CN111987513A - 连接器和线束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7513A
CN111987513A CN202010451423.0A CN202010451423A CN111987513A CN 111987513 A CN111987513 A CN 111987513A CN 202010451423 A CN202010451423 A CN 202010451423A CN 111987513 A CN111987513 A CN 111987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or
housing
terminal accommodating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14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川知之
大石浩三
落合和之
藤平大辅
松田慎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87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75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4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front
    • H01R13/4365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front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35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opposite contact points, e.g. C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33Contact members made of resilient wi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8Short-circuiting members for bridging contacts in a counter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1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 H01R13/7032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making use of a separate bridging element directly cooperating with the terminal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检测器,其检测端子是否收纳在正规位置处。锁定部具有:抵接部,其锁定端子;和干涉部,其与检测器干涉,以防止检测器组装到壳体。当端子位于正规位置时,抵接部移位以将端子锁定在正规位置处,并且当端子不位于正规位置时,抵接部移位以离开端子。当端子位于正规位置时,干涉部随着抵接部一起移动至不与检测器干涉的位置,并且当端子不位于正规位置时,干涉部移位至与检测器干涉的位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线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9年5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9-097911并要求其优先权,并且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锁定部,利用该锁定部将收纳在端子容纳室内的端子锁定在正规位置处;以及检测器,其检测端子是否被收纳在正规位置处,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该连接器的线束。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检测器(例如前保持器),用以检测端子是否被收纳在端子容纳室中的正规位置处。例如,在背景技术的一种连接器中,前保持器安装在壳体中,使得前保持器能够在预设的配合方向上在临时锁定位置与最终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前保持器被布置为:当端子位于正规位置时(后文中也称为“正规插入位置”),前保持器能够移动到最终锁定位置,并且当端子位于中途插入位置时,前保持器不能移动到最终锁定位置。从而,在背景技术的连接器中,能够基于当端子位于中途插入位置时前保持器不能移动到最终锁定位置的事实来检测端子是否被收纳在正规位置处(换言之,端子是否处于中途插入状态)。
关于以上连接器具体参考专利文献JP5933380B和JP 5599300B。
发明内容
在通常的设置有这样的检测器的连接器中,用于将端子锁定到端子容纳室中的锁定部(例如矛杆)在端子的插入过程期间被推出到端子容纳室的外部,并且检测器(例如前保持器)与该锁定部进行接触从而防止检测器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换言之,用于锁定端子的锁定部(矛杆)具有限制检测器(前保持器)移动的功能。从连接器的小型化的角度,锁定部以这种方式具有多个功能的结构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各种功能各自要求的形状必须集成在单个锁定部上。因此,锁定部的设计自由度趋于降低。
例如,当锁定部(矛杆)的尺寸增大以提高端子的中途插入状态的检测准确性时,锁定部等的刚度增大,使得将端子收纳到端子容纳室内的操作可能是困难的。另外,锁定部的尺寸也取决于端子的尺寸。实际上,同样难以增大锁定部自身的尺寸。相反,当锁定部的尺寸减小以有助于收纳端子的操作时,锁定部的强度降低。从而,尽管端子处于中途插入状态,检测器(前保持器)也可以将锁定部推到一旁并且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从而降低端子的中途插入状态的检测准确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兼顾地实现将端子收纳到端子容纳室内时的可操作性以及检测端子的中途插入状态的高检测准确性,并且提供一种使用该连接器的线束。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以下项[1]至[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端子容纳室和锁定部,该锁定部将端子锁定在预设的正规位置;以及
检测器,根据所述检测器到所述壳体的组装,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端子是否被收纳在所述正规位置处,
所述锁定部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抵接所述端子以锁定所述端子;以及干涉部,该干涉部与所述检测器干涉,从而防止所述检测器组装到所述壳体,
当所述端子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抵接部移位以抵接所述端子,从而将所述端子锁定于所述正规位置,并且当所述端子不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抵接部离开所述端子,
所述干涉部随着所述抵接部的移位一起移动,并且被构造为:当所述端子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干涉部移位至不与所述检测器干涉的位置,并且当所述端子不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干涉部移位至与所述检测器干涉的位置。
[2]根据项[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多个所述端子容纳室,并且
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端子容纳室中的所述锁定部具有所述干涉部。
[3]根据项[1]或项[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锁定部具有:双支撑梁状的可弹性变形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在朝向端子容纳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以及所述抵接部和所述干涉部,该抵接部和干涉部设置为伴随所述支撑部而移动。
4.根据项[1]至项[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多个所述端子容纳室,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短路端子,该短路端子被构造为与容纳在所述多个端子容纳室之中的两个以上的端子容纳室内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端子接触,以将所述两个以上的端子电气短路,
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以上的端子容纳室内的所述锁定部具有所述抵接部和所述干涉部。
[5]一种线束,包括:
根据项[1]至项[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
电线,该电线被构造为具有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中的所述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关于项[1],壳体的锁定部包括:抵接部(例如矛杆的末端),其锁定端子;以及干涉部(例如肋或者突起),其与检测器(例如前保持器)干涉。从而,抵接部和干涉部能够彼此独立地设计,使得能够提高两个部分的设计自由度。例如,抵接部可以设计为具有使得易于将端子收纳到端子容纳室内的形状,而干涉部可以设计为具有足以确实防止检测器组装的大尺寸或高强度。因此,具有该构造的连接器能够兼顾地实现将端子收纳到端子容纳室内的可操作性以及检测端子的中途插入状态的高检测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关于项[2],与检测器干涉的干涉部设置在至少一个端子容纳室的锁定部中。因此,与干涉部分别设置在所有端子容纳室的锁定部中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制造壳体,以降低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关于项[3],锁定部具有如双支撑梁一样的形状。与如悬臂梁一样的锁定部相比,支撑梁状的锁定部作为梁而具有增强的强度。从而,锁定部能够更加牢固地锁定端子。然而,双支撑梁状的锁定部不像悬臂梁状地成形的锁定部一样具有自由端。从而,锁定部不能通过使自由端的末端面抵接检测器而防止检测器移动。因此,即使端子不位于正规位置,检测器也可以将梁推到一边,从而向最终锁定位置滑动。以这种方式,与悬臂梁状的锁定部相比,双支撑梁状地成形的锁定部能够确实牢固地锁定端子,但是在检测端子的中途插入状态时不能容易地增强准确性。然而,在具有该构造的连接器中,抵接部和干涉部能够设计为适于各个功能地成型和布置。因此,与锁定部简单地具有双支撑梁状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增强端子的中途插入状态的检测准确性,而不浪费能够牢固地锁定端子的优势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关于项[4],短路端子设置在壳体中。针对此点,在背景技术中已经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其具有短路端子,用以将指定端子互相电短路,以防止端子之间的不期望的电导通等(例如,参见日本专利No.5599300)。在背景技术这样的连接器中,短路端子通常组装在检测器的最终锁定位置附近。结果,在背景技术的连接器的结构中,难以兼顾地实现将端子收纳在端子容纳室内的可操作性以及检测端子的中途插入状态的高检测准确性。然而,在具有该构造的连接器中,用于锁定端子的抵接部和用于检测端子的中途插入状态的干涉部能够彼此独立地设计。从而,即使当短路端子设置在壳体中时,也能够兼顾地实现将端子收纳在端子容纳室内的可操作性以及检测端子的中途插入状态的高检测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关于项[5],壳体的锁定部包括:抵接部(例如矛杆的末端),其锁定端子;以及干涉部(例如肋或者突起),其与检测器(例如前保持器)干涉。从而,抵接部和干涉部能够彼此独立地设计,使得能够提高两个部分的设计自由度。例如,抵接部可以设计为具有使得易于将端子收纳到端子容纳室内的形状,而干涉部可以设计为具有足以确实防止检测器组装的大尺寸或高强度。因此,当使用如此构成的连接器时,能够适当地检测到端子的中途插入状态,使得能够提高线束的质量。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兼顾地实现将端子收纳在端子容纳室内的可操作性以及检测端子的中途插入状态的高检测准确性,并且提供使用该连接器的线束。
以上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如果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说明中的用于实施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时,本发明的细节将变得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根据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A是尚未装接前保持器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并且图3B是图3A中的A-A截面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短路端子的立体图;
图5A是图1所示的前保持器的立体图,图5B是图5A的B-B截面的立体图,并且图5C是图5A的C-C截面的立体图。
图6A是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前视图,并且图6B是图6A中的D部分的放大图;
图7A是尚未插入短路对象端子的图6B中的E-E截面的立体图,并且图7B是图7A中的H部分的放大图;
图8A是短路对象端子处于中途插入位置处的图6B中的在线F-F上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8B是短路对象端子处于正规插入位置的图6B中的在线F-F上截取的截面图;
图9A是短路对象端子处于中途插入位置的图6B中的在线G-G上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9B是短路对象端子处于正规插入位置的图6B中的在线G-G上截取的截面图;以及
图10A和图10B是根据变形例的对应于图7B的视图。
参考标记列表
1连接器
10壳体
14端子容纳室
15锁定部
15a双支撑梁部(支撑部)
15b矛杆部(抵接部)
15c肋部(干涉部)
20短路端子
30前保持器(检测器)
50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文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1和采用该连接器1的线束。如图1所示,连接器1的壳体10能够配合到配对连接器2的配对壳体70。当连接器1(壳体10)与配对连接器2(配对壳体70)配合时,容纳在壳体10中的端子(阴端子)50(参见图9A和9B以及图10A和10B)电连接到容纳在配对壳体70中的配对端子(阳端子)80,使得与端子50连接的电线(未示出)电连接到与配对端子80连接的电线(未示出)。
为了便于说明,在下文的说明中,如图1所示地定义“配合方向”、“宽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和“下”。“配合方向”、“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以直角互相相交。配合方向与连接器1配合到配对连接器2的方向一致。在连接器1中,将与配对连接器2配合的配合方向上的正面侧视为“前”侧,并且将在配合方向上与该正面侧相反的背面侧视为“后”侧。
如图1所示,连接器1被构造为包括壳体10、装接到壳体10的一对短路端子20以及装接到壳体10的前保持器30。下文将逐一描述构成连接器1的这些部件的构造。
首先,将描述壳体10。如图1所示,壳体10通过由树脂制成的外壳体10A、由树脂制成的内壳体10B以及由金属制成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弹簧60构成。在利用外壳体10A侧上的弹簧保持部63和内壳体10B上的弹簧保持部64抵着弹簧60的弹性力而在配合方向上保持弹簧60的状态下,内壳体10B的锁定突起62锁定到外壳体10A的锁定孔61。从而,壳体10完成组装。
如图2以及图3A和图3B所示,壳体10具有:端子容纳部11,其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由内壳体10B形成;以及外筒部13,其具有大致角筒状,并且由外壳体10A构成。端子容纳室11的外周经由向前侧开口的环状间隔12而被外筒部13覆盖。环状间隔12用作当装接前保持器30时前保持器30的框架部31(稍后将详细描述)所插入的空间。
在端子容纳室11中,如图3A所示,用于容纳端子50(参见图8A和8B以及图9A和9B)的端子容纳室14形成为在配合方向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多个端子容纳室14设置为在上下两级中在宽度方向上并排排列。具体地,在下级中,五个端子容纳室14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并排排列在端子容纳部11的除了其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部之外的中央区域中,并且在上级中,九个端子容纳室14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并排排列在端子容纳部11的宽度方向上的几乎整个区域上。
锁定部15设置在各个端子容纳室14中,从下侧面向端子容纳室14且在配合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如图7A和7B、图8A和8B以及图9A和9B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锁定部15具有:一对双支撑梁部15a,其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并排排列;以及矛杆部15b,其位于一对双支撑梁部15a之间,并且与一对双支撑梁部15a一体地设置。
双支撑梁部15a是在配合方向上延伸的双支撑的梁状的部分,并且是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变形的部分(展现弹性弯曲功能的部分)。矛杆部15b与双支撑梁部15a的上/下运动联动。另外,在双支撑梁部15a不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图8A所示的状态),矛杆部15b延伸为使得其末端侧能够稍微进入端子容纳室14内并且能够向上倾斜。矛杆部15b将从后侧插入到端子容纳室14内的端子50的预定的角部锁定到矛杆部15b的末端部。即,矛杆部15b是显示出防止端子50向后侧脱落的功能的部分(展现锁定功能的部分)。
当端子50位于端子容纳室14内的正规插入位置时(在矛杆部15b展现脱落防止功能的状态下),矛杆部15b的末端进入端子50的角部,使得双支撑梁部15a和矛杆部15b保持它们不弹性变形的状态(图7A、图7B、图8B和图9B所示的姿态,后文将称为“原始位置”)。当矛杆部15b位于其原始位置时,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3(稍后将详细描述)能够插入到面对矛杆部15b的下侧面(与端子容纳室14相反的一侧的侧面)的空间16(参见图8B)内。
另一方面,当端子50位于中途插入位置时(在矛杆部15b不展现脱落防止功能的状态下),矛杆部15b的末端不能进入端子50的角部。结果,双支撑梁部15a和矛杆部15b保持为它们向下(在远离端子容纳室14的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姿态(图8A和图9A所示的姿态)。在该情况下,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3与向下弹性变形的矛杆部15b的末端干涉,使得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3不能进入空间16。
如图3A所示,用于将一对短路端子20安装于其中的一对短路端子安装空间17形成在上下两级端子容纳室中的下级的五个端子容纳室14的宽度方向上的两外侧部分处。在与上级的九个端子容纳室14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部相邻地设置的一对端子容纳室14之中,各个短路端子安装空间17在上下方向上与对应的一个端子容纳室内的矛杆部15b的前方区域连通。
在以下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在上下方向上分别与短路端子安装空间17连通的一对端子容纳室14均可特别地称为“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并且插入到“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内的端子50可以特别称为“短路对象端子50”。另一方面,不是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的各个端子容纳室14可以称为“普通端子容纳室14”,并且不是短路对象端子50的各个端子50可以称为“普通端子50”。
如图3A和图3B所示,能够在宽度方向上弹性变形的一对悬臂梁状的弹性片18和19设置于端子容纳部11的下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在宽度方向上并排排列并且向前延伸。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突出的突起18a和19a分别形成在一对弹性片18和19中。突起18a和19a具有将前保持器30锁定到临时锁定位置和最终锁定位置的功能。
接着,将描述短路端子20。如图4所示,各个短路端子20一体地具有:平板状的基部21;以及一对可弹性变形的接触片22,其从基部21的前端部向上弯曲并且向后延伸。一对接触片22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并排排列。在各个接触片22的末端部(后端部)中,向上弯曲的接触部23形成在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稍微向上突出的被按压部24形成在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
短路端子20分别从前侧插入到壳体10的一对短路端子安装空间17内,并且安装在其中。在短路端子20安装在短路端子安装空间17内的状态下,一对接触部23分别触碰插入到接触部23上方位置处的一对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内的一对短路对象端子50,从而将所述一对短路对象端子50互相短路(参见图8B)。
一对被按压部24位于在该被按压部24上方的一对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的双支撑梁部15a的正下方,从而被向下弹性变形的双支撑梁部15a向下按压。顺便提及,稍后将详细描述此点。
接着,将描述前保持器30。如图5A至5C所示,由树脂制成的前保持器30具有角筒状的框架部31。在框架部31内侧,如平板状的检测板32与上下两级的端子容纳室相对应地与框架部31设置为一体且在上下两级中向后延伸。分别与上下两级的五个普通端子容纳室14相对应的检测部33(总共10个)设置在上下两级的检测板43的后端部中。
一对开口36设置在上级的检测板3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中的与一对短路端子安装空间17相对应的位置处且贯通检测板32。开口36设置为在前保持器30安装在空间10中的状态下,该开口36不妨碍壳体10的短路端子安装空间17与分别位于短路端子容纳空间17上方的一对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连通。
与一对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中的相应的一个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对应的一对检测部34(总共四个)设置在与上级的检测板32中的各个开口36的宽度方向两侧缘相邻的后端部处。以这种方式,检测部34设置在当短路端子20安装在短路端子安装空间17内时,该检测部34不妨碍短路端子20的操作的位置处。
在前保持器30的下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在配合方向上贯通前保持器30的一对通孔37和38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并排排列,具体如图5C所示。轴向向外突出的突起37a和38a分别形成在一对通孔37和38中。突起37a和38a具有将前保持器30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和最终锁定位置的功能(稍后将详细描述)。以上已经描述了构成连接器1的部件。
<将前保持器30安装在壳体10中>
接着,将描述将前保持器30安装在壳体10中的操作。首先,如图7A和7B等所示,将由橡胶制成的角筒状的密封圈40从前侧插入到壳体10的环状间隔12内,并且固定到端子容纳部11的外周的预设位置。多个(实施例中三个)环形唇形成在密封圈40的外周面中。环形唇具有当配对壳体70(参见图1)配合到壳体10时将配对壳体70与壳体10之间水密的功能。
接着,如图7A所示,将前保持器30从前侧插入到环状空间12内。在该情况下,壳体10的一对弹性片18和19分别插入到前保持器30的通孔37和38内。当前保持器30的插入继续进行时,弹性片18的突起18a触碰通孔37的突起37a。
在突起18a触碰突起37a之后,弹性片18随着插入的继续进行而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弹性变形,使得突起18a骑在突起37a上。其后,随着插入的继续进行,突起18a越过突起37a,使得弹性片18弹性恢复。从而,在突起18a位于突起37a的前侧并且突起19a位于突起38a的后侧的状态下,突起18a和突起19a分别与突起37a和突起38a卡合,使得前保持器30被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如图7A所示。
当在该状态下普通端子50插入到普通端子容纳室14从而到达正规插入位置时,矛杆部15b保持在如上所述的原始位置(图8B所示的姿态)。从而,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3(参见图5B)能够进入空间16内(图8B)。由于如此获得的状态,当在普通端子50位于正规插入位置的状态下向后推动临时锁定位置处的前保持器30时,检测部33进入空间16,使得前保持器30移动到最终锁定位置。在该情况下,越过通孔38的突起38a并且位于突起38a前侧的弹性片19的突起19a与通孔38的突起38a接合,使得前保持器30被保持在最终锁定位置处。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普通端子40位于中途插入位置的状态下,矛杆部15b保持在该矛杆部15b向下(在离开端子容纳室14的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姿态(参加图8A)。从而,矛杆部15b的末端与检测部33互相干涉,使得检测部33不能进入空间16。结果,前保持器30不能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以这种方式,能够基于前保持器30不能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的事实来容易地检测普通端子50的中途插入。
如上所述的前保持器30的临时锁定位置和最终锁定位置的操作仅适用于普通端子50与普通端子容纳室14之间的关系。稍后将描述短路对象端子50与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之间的关系中的与临时锁定位置和最终锁定位置相关的操作。
<利用锁定部15的双支撑梁部15a下推短路端子20>
接着,将描述利用锁定部15的双支撑梁部15a下推短路端子20的操作。如上所述,短路端子20的被按压部24位于在该短路端子20的上方处的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的双支撑梁部15a的正下方。
从而,如图8A和9A所示,当双支撑梁部15a和矛杆部15b在中途阶段向下弹性变形以将短路对象端子50收纳在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内时,向下弹性变形的双支撑梁部15a向下按压短路端子20的被按压部24。结果,被按压部24(并且因此接触片22)与双支撑梁部15a联动地被下推(向下弹性变形),使得如图8A所示,短路端子20的接触部23也向下移动(参见图8A中的黑色箭头)。下文中,该操作将称为“利用双支撑梁部15a下推短路端子20”。
当在保持“利用双支撑梁部15a下推短路端子20”的状态下进一步进行短路对象端子50的插入时,短路对象端子50的前端部开始触屏接触部23。其后,进一步向下推动接触部23的短路对象端子50骑在接触部23上,使得在保持接触部23触碰短路对象端子50的状态的同时进一步进行短路对象端子50的插入。然后,当短路对象端子50到达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的正规插入位置时,在保持接触部23与短路对象端子50触碰的状态下,双支撑梁部15a和矛杆部15b向上弹性恢复以返回到它们的原始位置(参见图8B)。
由于前述的“利用双支撑梁部15a下推短路端子20”,减小了由短路对象端子50下推的接触部23的下推量,并且也减小了当端子50与接触部23开始互相触碰时端子50与接触片23之间的接触角度。结果,能够减小端子插入力。
<短路对象端子50与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之间的关系中的前保持器30的操作>
在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肋部15c设置在端子容纳室14之中的各个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中,该肋部15c从锁定部15的各个双支撑梁部15a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一体地突出。在配合方向上延伸的双支撑梁部15a的后部区域中,肋部15c沿着双支撑梁部15a在配合方向上延伸。肋部15c分别设置在宽度方向上与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4(参见图5B,一共四个)相对应的位置处。以这种方式,矛杆部15b和肋部15c在连接器1中设置在彼此不同的位置处。
如图9A所示,在短路对象端子50位于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的中途插入位置的状态下,双支撑梁部15a和矛杆部15b保持它们向下(在离开端子容纳室14的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姿态(参见图8A)。因此,与双支撑梁部15a和矛杆部15b联动的肋部15c也保持肋部15c向下(在离开端子容纳室14的方向上)移位的状态。从而,肋部15c的前端面与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4干涉,使得检测部34不能更多地进入。结果,前保持器30不能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以这种方式,能够基于前保持器30不能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的事实容易地检测短路对象端子50的中途插入。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当在该状态下将短路对象端子50插入直至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的正规插入位置时,双支撑梁部15a和矛杆部15b向它们的原始位置(图8B所示的姿态)弹性恢复(向上)。从而,如图9B所示,与双支撑梁部15a和矛杆部15b联动的肋部15c也恢复到其原始位置(向上移动)。因此,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4能够进入肋部15c下方的区域,而不与肋部15c的前端面干涉。由于如此获得的状态,当在短路对象端子50位于正规插入位置的状态下向后推动位于临时锁定位置的前保持器30时,检测部34能够进入肋部15c下方的区域,与此同时前保持器30能够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
<作用/效果>
依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1和使用该连接器1的线束,壳体10的锁定部15具有:矛杆部15b,用于锁定端子50;以及肋部15c,其与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4干涉。从而,矛杆部15b和肋部15c能够彼此独立地设计,从而分别提高了设计这些部分的自由度。特别地,当矛杆部15b和肋部15c设置在彼此不同的位置时,能够分别进一步提高设计这些部分的自由度。例如,矛杆部15b可以设计为具有使得易于将端子50收纳到端子容纳室14内的形状,而肋部15c可以设计为具有足以确实地防止前保持器30的组装的大尺寸和高强度。因此,如此构造的连接器1能够兼顾地获得将端子50收纳到端子容纳室14内的可操作性以及检测端子50的中途插入状态的高检测准确性。
此外,根据连接器1,与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4干涉的肋部15c仅设置在端子容纳室14之中的至少每个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的锁定部15中。因此,与肋部15c分别设置在所有端子容纳室14的锁定部15中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制造壳体10,以降低连接器1的制造成本。
其他实施例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而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使用各种变形。例如,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而能够对本发明进行适当地修改、改进等。另外,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各构成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可以使用任意材料、任意形状、任意尺寸、任意数量、任意布置位置等,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即可。
在前述实施例中,与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4干涉的肋部15c仅设置在端子容纳室14之中的短路对象端子容纳室14的锁定部15中。然而,肋部15c还可以设置在端子容纳室14的任意普通端子容纳室14中。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中,各个锁定部15由如下部分构成:一对双支撑梁部15a;矛杆部15b,其位于一对双支撑梁部15a之间;以及肋部15c,其从双支撑梁部15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向外一体地突出,并且肋部15c与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4干涉,使得能够检测到短路对象端子50的中途插入状态。然而,锁定部15可以具有其他形态(例如,仅由悬臂状的矛杆部和肋部构成的形态),只要干涉部即锁定部15中的与任何抵接部不同的部分与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4干涉使得能够检测出短路对象端子50的中途插入状态即可。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中,从前侧安装在壳体10中的前保持器30用作“检测器”。然而,可以使用从后侧安装在壳体10中的后保持器作为“检测器”。
此外,根据前述实施例的连接器1可以用作线束的构成部件。更具体地,连接器1可以在构成车辆用安全气囊的充气机的操作电路的线束中使用,从而防止充气机由于静电等发生故障。
这里,在以下段落[1]至[5]中简要总结并列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述连接器1和线束的实施例的特征。
[1]一种连接器(1),包括:
壳体(10),该壳体具有端子容纳室(14)和锁定部(15),该锁定部将端子(50)锁定于预设的正规位置;以及
检测器(30),根据所述检测器(30)到所述壳体(10)的组装,所述检测器(30)检测所述端子(50)是否被收纳在所述正规位置处,
所述锁定部(15)具有:抵接部(15b),该抵接部抵接所述端子(50)以锁定所述端子(50);以及干涉部(15c),该干涉部(15c)与所述检测器(30)干涉从而防止所述检测器(30)组装到所述壳体(10),
当所述端子(50)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抵接部(15b)移位以抵接所述端子(50),从而将所述端子(50)锁定在所述正规位置,并且当所述端子(50)不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抵接部离开所述端子(50),
所述干涉部(15c)随着所述抵接部(15b)的移位一起移动,并且被构造为:当所述端子(50)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干涉部(15c)移位至不与所述检测器(30)干涉的位置,并且当所述端子(50)不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干涉部(15c)移位至与所述检测器(30)干涉的位置。
[2]根据项[1]所述的连接器(1),其中,
所述壳体(10)具有多个所述端子容纳室(14),并且
设置在所述多个所述端子容纳室(14)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端子容纳室(14)中的所述锁定部(15)具有所述干涉部(15c)。
[3]根据项[1]或项[2]所述的连接器(1),其中:
所述锁定部(15)具有双支撑梁状的可弹性变形的支撑部(15a),该支撑部在端子(50)向壳体(10)的容纳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抵接部(15b)和所述干涉部(15c)设置为随着所述支撑部(15a)一起移动。
[4]根据项[1]至项[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其中
所述壳体(10)具有多个所述端子容纳室(14),
所述连接器(1)还包括短路端子(20),该短路端子(20)被构造为接触容纳在所述多个端子容纳室(14)之中的两个以上端子容纳室内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端子(50),以将所述两个以上的端子(50)电气短路,
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以上端子容纳室(14)内的所述锁定部(15)具有所述抵接部(15b)和所述干涉部(15c)。
[5]一种线束,包括:
根据项[1]至项[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以及
电线,该电线被配置为具有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14)中的所述端子(50)。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端子容纳室和锁定部,该锁定部将端子锁定在预设的正规位置;以及
检测器,根据所述检测器到所述壳体的组装,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端子是否被收纳在所述正规位置处,
所述锁定部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抵接所述端子以锁定所述端子;以及干涉部,该干涉部与所述检测器干涉,从而防止所述检测器组装到所述壳体,
当所述端子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抵接部移位以抵接所述端子,从而将所述端子锁定于所述正规位置,并且当所述端子不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抵接部离开所述端子,
所述干涉部随着所述抵接部的移位一起移动,并且被构造为:当所述端子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干涉部移位至不与所述检测器干涉的位置,并且当所述端子不位于所述正规位置时,所述干涉部移位至与所述检测器干涉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多个所述端子容纳室,并且
设置在所述多个所述端子容纳室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端子容纳室中的所述锁定部具有所述干涉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锁定部具有:双支撑梁状的可弹性变形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在朝向端子容纳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以及所述抵接部和所述干涉部,该抵接部和干涉部设置为随着所述支撑部一起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多个所述端子容纳室,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短路端子,该短路端子被构造为与容纳在所述多个端子容纳室之中的两个以上的端子容纳室内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端子接触,以将所述两个以上的端子电气短路,
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以上的端子容纳室内的所述锁定部具有所述抵接部和所述干涉部。
5.一种线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
电线,该电线被构造为具有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室中的所述端子。
CN202010451423.0A 2019-05-24 2020-05-25 连接器和线束 Pending CN1119875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7911 2019-05-24
JP2019097911A JP2020194633A (ja) 2019-05-24 2019-05-24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7513A true CN111987513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41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1423.0A Pending CN111987513A (zh) 2019-05-24 2020-05-25 连接器和线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73711A1 (zh)
JP (1) JP2020194633A (zh)
CN (1) CN11198751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9469B2 (ja) * 2018-03-23 2021-11-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短絡用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4557A (en) * 1996-09-12 1999-08-31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10006861A1 (en) * 1999-12-27 2001-07-05 Yazaki Corporation Double locked terminal connector
CN1223051C (zh) * 1998-08-07 2005-10-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46652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20170117657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4557A (en) * 1996-09-12 1999-08-31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223051C (zh) * 1998-08-07 2005-10-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20010006861A1 (en) * 1999-12-27 2001-07-05 Yazaki Corporation Double locked terminal connector
CN10446652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20170117657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94633A (ja) 2020-12-03
US20200373711A1 (en) 2020-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06170B2 (en) Male and female connector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129863B (zh) 连接器
US685789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US6095843A (en) Connector fitting construction
US6027364A (en) Connector fitting construction with side ribs and corresponding side rib-receiving portions
US6386898B1 (en) Connector fitting construction
US6171130B1 (en)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CN109314349B (zh) 连接器
US2005022754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polarization
EP1176676B1 (en) Connector fitting structure
JP6649292B2 (ja) スプリング式コネクタ
CN111987513A (zh) 连接器和线束
US6422894B1 (en) Connector fitting detection construction
US6475015B1 (en)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CN111987502B (zh) 连接器和线束
WO2020195527A1 (ja) コネクタ
US10559924B2 (en) Connector
JP2008140731A (ja) コネクタ
CN112072373B (zh) 壳体
JP7103914B2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CN112563834B (zh) 连接器
JP7103913B2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JP2022023654A (ja) コネクタ
JP2020068149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