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9929A - 转体桥合龙装置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体桥合龙装置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9929A
CN111979929A CN202010883674.6A CN202010883674A CN111979929A CN 111979929 A CN111979929 A CN 111979929A CN 202010883674 A CN202010883674 A CN 202010883674A CN 111979929 A CN111979929 A CN 111979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hell
box
closure
steel
swivel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36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星智
仲维玲
杜越
刘建新
周笔剑
梁之海
王存宝
李曙光
尤楠
程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8836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799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79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9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08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by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bridge or bridge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体桥合龙装置及施工方法,转体桥包括两个箱梁,两个箱梁间隔设置形成具有间隙的合龙段,转体桥合龙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钢壳以及第二钢壳,两个第一钢壳与两个箱梁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一钢壳的形状和与其对应的箱梁外表面形状相匹配,第一钢壳包括预埋部和安装部,预埋部内设置有多块第一加强板,多块第一加强板预埋至箱梁内;第二钢壳设置于第一钢壳内,第二钢壳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多块第二加强板,第二钢壳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钢壳的安装部上,以补偿间隙。该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用于转体桥合龙装置。本发明无需设置挂篮和吊架,减小了既有线“天窗”占用时间,极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且无需设置绝缘保护机构,降低了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转体桥合龙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体桥合龙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铁路和公路领域,线路在穿越既有铁路、公路、航道或高深峡谷时,为减小施工难度、缩小对既有线路的干扰和降低安全风险等,一般采用转体桥施工。但是,在传统的桥梁转体施工过程中,其合龙段一般采用挂篮或吊架法施工,在转体工序完成后,其挂篮或吊架在走行、后退过程中仍需占耗大量既有线“天窗”时间,对下方既有线运营干扰较大,增加了不确定安全风险因素,安全隐患较大;为保证挂篮或吊架施工安全,需要设置绝缘防护棚架,往往梁底距下方设备间隙空间不足,且当调整下方空间间隙时,则势必或抬高线路,增加投资,提高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转体桥合龙装置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转体桥合龙段施工中,采用吊篮或吊架的方法安全隐患较大且施工成本较高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转体桥合龙装置,所述转体桥包括两个箱梁,两个所述箱梁间隔设置形成具有间隙的合龙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包括:
两个第一钢壳,两个所述第一钢壳与两个所述箱梁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第一钢壳的形状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箱梁外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钢壳包括预埋部和安装部,所述预埋部内设置有多块第一加强板,多块所述第一加强板预埋至所述箱梁内;
第二钢壳,所述第二钢壳设置于所述第一钢壳内,所述第二钢壳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多块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钢壳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钢壳的所述安装部上,以补偿所述间隙。
优选地,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内模机构,所述内模机构包括合龙内模和内模拉杆,所述合龙内模与所述箱梁内模连接,所述内模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合龙内模连接,所述内模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钢壳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骨架机构,所述骨架结构包括第一劲性骨架和第二劲性骨架,所述第一劲性骨架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箱梁的底板上,所述第二劲性骨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箱梁的顶板上。
优选地,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扁担梁和吊杆,所述扁担梁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所述箱梁上,所述吊杆的一端与所述扁担梁连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合龙内模与所述第二钢壳的内底板连接,且所述吊杆与所述合龙内模连接,并通过楔子与螺栓实现所述合龙内模的顶板的高程调节。
优选地,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外模拉杆,所述外模拉杆贯穿所述合龙内模以及第二钢壳,且所述外模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钢壳的两侧内腹板对应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所述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加强板安装至所述预埋部,将所述第一钢壳安装至所述箱梁上;
对所述预埋部进行混凝土浇筑;
转体施工;
在所述第二钢壳内部安装所述第二加强板,并将第二钢壳安装至所述安装部上,以将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装配并补偿所述间隙;
安装所述合龙段钢筋骨架及合龙内模;
对所述合龙段进行混凝土浇筑,以使所述转体桥合龙。
优选地,所述安装所述合龙段钢筋骨架及合龙内模的步骤,包括:
安装所述合龙内模,并在两个所述箱梁的底板上架设所述第一劲性骨架;
将所述外模拉杆连接在所述第一钢壳的两侧,以加固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
安装所述支撑机构,以加固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
安装所述内模拉杆,所述内模拉杆将所述合龙内模与所述第一钢壳连接;
在两个所述箱梁的顶板上架设所述第二劲性骨架。
优选地,所述安装所述支撑机构,以加固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钢壳上安装所述吊杆;
在两个所述箱梁的顶板上架设所述扁担梁;
将所述吊杆与所述扁担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钢壳安装至所述箱梁上,将所述第一加强板安装至所述预埋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表面依次进行喷砂打磨和铝丝喷涂;
对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进行防锈处理。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进行防锈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的表面依次进行环氧富锌防锈底漆喷涂、云铁环氧中间漆喷涂和氟碳树脂面漆喷涂,以在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表面形成所述防腐层。
本发明在第一钢壳的预埋部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板,第一钢壳与箱梁原外模紧密贴合,然后对箱梁主体进行浇筑,使得第一加强板预埋至箱梁内,保证第一钢壳固定在箱梁上,再进行箱梁转体,以使两个箱梁相对形成合龙段,此时分别预埋在两个箱梁内的两个第一钢壳之间形成有间隙,再按照设计图纸,对第二钢壳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对第二钢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钢壳的安装部进行焊接,接着在第二钢壳和第一钢壳的连接边间隔布置加固锚栓,加固锚栓之间的间距约50cm,确保第一钢壳和第二钢壳紧密连接,无较大裂缝,然后再用玻璃胶沿第一钢壳和第二钢壳的连接边缘涂抹密封,以补偿两个第一钢壳之间形成的间隙,在第二钢壳内表面设置第二加强板提高第二钢壳的强度,提高了钢壳的刚度,避免第二钢壳发生变形。本发明的转体桥合龙装置无需设置挂篮和吊架,减小了既有线“天窗”占用时间,极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且无需设置绝缘保护机构,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中步骤S60的细化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中步骤S63的细化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转体桥合龙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转体桥合龙装置的内部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转体桥合龙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转体桥合龙装置的第一钢壳和第二钢壳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箱梁 3 内模机构
1 第一钢壳 31 合龙内模
11 第一加强板 32 内模拉杆
12 预埋部 4 骨架机构
13 安装部 41 第一劲性骨架
14 外模拉杆 42 第二劲性骨架
2 第二钢壳 421 第二连接钢板
21 第二加强板 5 支撑机构
22 锚固套 51 扁担梁
23 锚栓 52 吊杆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转体桥合龙装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所示,转体桥包括两个箱梁100,两个箱梁100间隔设置形成具有间隙的合龙段,转体桥合龙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钢壳1以及第二钢壳2,两个第一钢壳1与两个箱梁100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一钢壳1的形状和与其对应的箱梁100外表面形状相匹配,第一钢壳1包括预埋部12和安装部13,预埋部12内设置有多块第一加强板11,多块第一加强板11预埋至箱梁100内;第二钢壳2设置于第一钢壳1内,第二钢壳2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多块第二加强板21,第二钢壳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钢壳1的安装部13上,以补偿间隙。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第一钢壳1的预埋部12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板11,第一钢壳1与箱梁100原外模紧密贴合,然后对箱梁100主体进行浇筑,使得第一加强板11预埋至箱梁100内,保证第一钢壳1固定在箱梁100上,再进行箱梁100转体,以使两个箱梁100相对形成合龙段,此时分别预埋在两个箱梁100内的两个第一钢壳1之间形成有间隙,再按照设计图纸,对第二钢壳2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接着在第二钢壳2和第一钢壳1的连接边间隔布置加固锚栓23,加固锚栓23之间的间距约50cm左右,确保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紧密连接,无较大裂缝,然后再用玻璃胶沿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的连接边缘涂抹密封,以补偿两个第一钢壳1之间形成的间隙,在第二钢壳2内表面设置第二加强板21提高第二钢壳2的强度,提高了钢壳的刚度,避免第二钢壳2发生变形。本实施例的转体桥合龙装置无需设置挂篮和吊架,减小了既有线“天窗”占用时间,极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且无需设置绝缘保护机构,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实施例的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精确加工,再对第一加强板11和第二加强板21进行单独加工,对第一加强板11和第二加强板21安装时,可以适当调整安装位置,以避免第一加强板11和第二加强板21与波纹管和钢筋骨架干涉,第一加强板11上预留有U型槽口用于箱梁100换向钢筋穿过。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内模机构3,内模机构3包括合龙内模31和内模拉杆32,合龙内模31与箱梁100内模连接,内模拉杆32的一端与合龙内模31连接,内模拉杆32的另一端与第一钢壳1连接。内模拉杆32将合龙内模31和第一钢壳1连接在一起,合龙内模31包括腹板模板、中隔墙模板和顶板模板,依次进行腹板内模、中隔墙内模以及顶板内模的安装,保证合龙内模31的支撑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骨架机构4,骨架结构包括第一劲性骨架41和第二劲性骨架42,第一劲性骨架41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箱梁100的底板上,第二劲性骨架4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箱梁100的顶板上。两个箱梁100的底板上均预埋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钢板,第一劲性骨架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箱梁100的第一连接钢板连接,使得第一劲性骨架41稳固的架设在合龙段上;两个箱梁100的顶板上均预埋有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钢板421,第二劲性骨架42的两端分别于两个箱梁100的第二连接钢板421连接,第一劲性骨架41和第二劲性骨架4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劲性骨架41沿箱梁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第二劲性骨架42沿箱梁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劲性骨架41和第二劲性骨架4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劲性骨架41相对于箱梁100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劲性骨架42也相对于箱梁10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使得第二劲性骨架42稳固的架设在合龙段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5,支撑机构5包括扁担梁51和吊杆52,扁担梁51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箱梁100上,吊杆52的一端与扁担梁51连接,吊杆52的另一端穿过合龙内模31与第二钢壳2的内底板连接,且吊杆52与合龙内模31连接。吊杆52对同时对第二钢壳2和合龙内模31起悬吊作用,并通过楔子与螺栓实现合龙内模31顶板的高程调节;吊杆52的下端与第二钢壳2通过锚固套22管焊接在一起,吊杆52的上端与扁担梁51螺纹连接,支撑机构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机构5沿箱梁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机构5数量为六个,六个支撑机构5相相对于箱梁100中心线对称布置,可以适当调整单个支撑机构5的位置,以避免与波纹管和钢筋骨架发生干涉。吊杆52配合扁担梁51对整个转体桥合龙装置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转体桥合龙装置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外模拉杆14,外模拉杆14贯穿合龙内模31以及第二钢壳2,且外模拉杆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钢壳1的两侧内腹板对应连接。外模拉杆14横设于第一钢壳1内,对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起到了横向支撑的作用,防止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发生变形,进一步地提高了转体桥合龙装置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将第一加强板11安装至预埋部12,将第一钢壳1安装至箱梁100上;
进行第一钢壳1安装,通过采取对拉或支顶技术,确保第一钢壳1与原箱梁100外模紧密贴合,然后进行箱梁100梁体外侧纵换向钢筋安装、加劲肋安装焊接、波纹管安装和内侧钢筋安装、箱梁100的内模安装和第一连接钢板和第二连接钢板421的预埋,第一加强板11安装可适当移动调整设计位置,确保第一加强板11不与预应力冲突、换向钢筋全部入槽或穿过第一加强板11预留的U型槽口;
步骤S40,对预埋部12进行混凝土浇筑;
对预埋部12进行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标准选用合适的混凝土进行浇筑,预埋部12所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当与箱梁100所用的混凝土等级相等,一般采用C50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生,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梁端凿毛、模板拆除、预应力张拉压浆、称重、配重、遮板栏杆安装等转体前准备工作。
步骤S50,转体施工;
当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后,进行转体施工。
步骤S60,在第二钢壳2内部安装第二加强板21,并将第二钢壳2安装至安装部13上,以将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装配并补偿间隙;
正式转体完成后,对第一钢壳1壳体焊接接地钢筋,然后与箱梁100梁体的预留接地钢筋、端子进行接通,然后再将箱梁100梁体与墩身接地钢筋进行连接,然后进行电阻测定确保钢壳接地有效,避免触电安全风险。
接地安装后,利用叉车或吊车悬挂等方式进行第二钢壳2吊装,然后按照设计搭接要求进行第二钢壳2定位,定位完成后,对第二钢壳2边缘位置的壳体内进行焊接、并沿第二钢壳2边缘安装加固锚栓23,没两个加固锚栓23的间距50cm左右,确保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搭接紧密,无较大缝隙,然后利用玻璃胶沿壳体边缘密封,同时进行第二加强板21的安装。
步骤S70,安装合龙段钢筋骨架及合龙内模31;
壳体定位安装牢固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波纹管、梁体纵换向钢筋和钢筋骨架放样弹线,放样时考虑第二加强板21与预应力波纹管、梁体纵换向钢筋和钢筋骨架的干涉,同样可以对第二加强板21进行适当位置调整,然后按照弹线进行先纵向钢筋安装、后换向钢筋安装、再对钢壳焊接时造成的防涂体系破损进行补充,最后进行预应力波纹管、梁体内侧钢筋和中隔墙钢筋安装。
步骤S80,对合龙段进行混凝土浇筑,以使转体桥合龙。
完成上述过程的同时,完成球铰封盘、梁体体系转换,然后在当天气温最低时进行预张拉,再进行梁体配重,最后采用汽车泵、叉车和料斗进行合龙段混凝土浇筑,为防止混凝土不密实等缺陷,混凝土采用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的洗石微膨胀混凝土,同时采用大、小直径振捣棒联合振捣。
合龙段混凝土浇筑、养生完成后,解除内模等骨架的安装,再拆除钢壳、内模的悬吊和支撑体系,对取出的预留孔灌注支座砂浆回填,对不能拆除的部分进行切槽5cm后再进行切除,然后采用铁科H型等高强材料修补,然后在龄期和强度均达到要求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压浆。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步骤S60包括:
步骤S61,安装合龙内模31,并在两个箱梁100的底板上架设第一劲性骨架41;
在两个箱梁100的底板上安装第一劲性骨架41搭设,第一劲性骨架41的两端与预埋至箱梁100底板上的第一连接钢板连接;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劲性骨架41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劲性骨架41相对于箱梁100中心线对称设置,使得第一劲性骨架41稳固的架设在两个箱梁100的底板上。
步骤S62,将外模拉杆14连接在第一钢壳1的两侧,以加固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
底板、腹板和中隔墙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外模拉杆14的安装,外模拉杆14采用Φ32mm精轧螺纹钢、连接套筒、腹板和顶板底部的垫板和螺栓安装;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外模拉杆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外模拉杆14并排设置,对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起到了横向支撑的作用,防止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发生变形,进一步地提高了转体桥合龙装置的安全性。
步骤S63,安装支撑机构5,以加固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
第二壳体定位安装牢固后,在错开钢筋和预应力波纹管位置进行支撑机构5的安装,支撑机构5的数量应根据梁体合龙段现浇自重、模板向外涨力进行计算,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竖向设置六排支撑机构5配合一排两根外模拉杆14进行悬吊和对拉,进一步提升了第一钢壳1、第二钢壳2以及合龙内模31的结构稳定性。
步骤S64,安装内模拉杆32,内模拉杆32将合龙内模31与第一钢壳1连接;
进行内模拉杆32的焊接,用于支撑稳固合龙内模31,且便于后续拆除同时需对深入混凝土的部分杆进行预埋波纹套管防护,再进行梁体内部腹板、中隔墙和顶板模板安装,然后利用垫板、螺栓将模板调整至设计位置,再进行顶板、翼缘板钢筋绑扎。
步骤S65,在两个箱梁100的顶板上架设第二劲性骨架42。
最后安装第二劲性骨架42;第二劲性骨架42的两端与预埋至箱梁100底板上的第二连接钢板421连接;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劲性骨架4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劲性骨架42相对于箱梁100中心线对称设置,使得第二劲性骨架42稳固的架设在两个箱梁100的底板上。
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步骤S63包括:
步骤S631,在第二钢壳2上安装吊杆52;
步骤S632,在两个箱梁100的顶板上架设扁担梁51;
步骤S633,将吊杆52与扁担梁51连接。
在错开钢筋和预应力波纹管位置进行吊杆52的锚固套22的焊接,其锚固套22和吊杆52的数量应根据梁体合龙段现浇自重、模板向外涨力进行计算,然后在箱梁100顶板上进行扁担梁51安装、吊杆52上垫板和防滑螺栓安装,使得吊杆52的山孤单与扁担梁51稳固连接。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竖向需设置6排扁担梁51,18根吊杆52(每根扁担梁51配置3根吊杆52),以配合横向需设置1排2根的外模拉杆14进行悬吊和对拉。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步骤S30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对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表面依次进行喷砂打磨和铝丝喷涂;
步骤S20,对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进行防锈处理。
对第一钢壳1表面进行喷砂打磨和铝丝喷涂,每道工序不少于两遍,使得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的表面干净光滑,方便对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进行防锈处理,进行防锈处理后的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具有良好的防腐防锈性能,且在将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运输至现场过程中,应采用长挂车运输,为减小运输和调转时对钢壳防腐体系损坏以及模板挠度变形,在每层钢壳表面支垫破旧棉被,并利用柔软线绳将其与车体固定牢靠。
进一步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对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的表面依次进行环氧富锌防锈底漆喷涂、云铁环氧中间漆喷涂和氟碳树脂面漆喷涂,以在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表面形成防腐层。
环氧富锌防锈底漆喷涂、云铁环氧中间漆喷涂和氟碳树脂面漆喷涂,每道工序不少于两遍,使其防腐防锈能力大大提高,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钢壳维护频次,减小了对营业线的运营安全风险。在第一钢壳1入场后需严格进行尺寸、防腐体系喷涂质量检查,避免第一钢壳1和第二钢壳2出现不合格的现象。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转体桥合龙装置,所述转体桥包括两个箱梁,两个所述箱梁间隔设置形成具有间隙的合龙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包括:
两个第一钢壳,两个所述第一钢壳与两个所述箱梁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第一钢壳的形状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箱梁外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钢壳包括预埋部和安装部,所述预埋部内设置有多块第一加强板,多块所述第一加强板预埋至所述箱梁内;
第二钢壳,所述第二钢壳设置于所述第一钢壳内,所述第二钢壳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多块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钢壳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钢壳的所述安装部上,以补偿所述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桥合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内模机构,所述内模机构包括合龙内模和内模拉杆,所述合龙内模与所述箱梁内模连接,所述内模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合龙内模连接,所述内模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钢壳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桥合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骨架机构,所述骨架结构包括第一劲性骨架和第二劲性骨架,所述第一劲性骨架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箱梁的底板上,所述第二劲性骨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箱梁的顶板上。
4.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体桥合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扁担梁和吊杆,所述扁担梁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所述箱梁上,所述吊杆的一端与所述扁担梁连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合龙内模与所述第二钢壳的内底板连接,且所述吊杆与所述合龙内模连接,并通过楔子与螺栓实现所述合龙内模的顶板的高程调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体桥合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还包括外模拉杆,所述外模拉杆贯穿所述合龙内模以及第二钢壳,且所述外模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钢壳的两侧内腹板对应连接。
6.一种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转体桥合龙装置,所述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加强板安装至所述预埋部,将所述第一钢壳安装至所述箱梁上;
对所述预埋部进行混凝土浇筑;
转体施工;
在所述第二钢壳内部安装所述第二加强板,并将第二钢壳安装至所述安装部上,以将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装配并补偿所述间隙;
安装所述合龙段钢筋骨架及合龙内模;
对所述合龙段进行混凝土浇筑,以使所述转体桥合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所述合龙段钢筋骨架及合龙内模的步骤,包括:
安装所述合龙内模,并在两个所述箱梁的底板上架设所述第一劲性骨架;
将所述外模拉杆连接在所述第一钢壳的两侧,以加固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
安装所述支撑机构,以加固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
安装所述内模拉杆,所述内模拉杆将所述合龙内模与所述第一钢壳连接;
在两个所述箱梁的顶板上架设所述第二劲性骨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所述支撑机构,以加固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钢壳上安装所述吊杆;
在两个所述箱梁的顶板上架设所述扁担梁;
将所述吊杆与所述扁担梁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钢壳安装至所述箱梁上,将所述第一加强板安装至所述预埋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表面依次进行喷砂打磨和铝丝喷涂;
对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进行防锈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体桥合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进行防锈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的表面依次进行环氧富锌防锈底漆喷涂、云铁环氧中间漆喷涂和氟碳树脂面漆喷涂,以在所述第一钢壳和所述第二钢壳表面形成所述防腐层。
CN202010883674.6A 2020-08-27 2020-08-27 转体桥合龙装置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19799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3674.6A CN111979929A (zh) 2020-08-27 2020-08-27 转体桥合龙装置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3674.6A CN111979929A (zh) 2020-08-27 2020-08-27 转体桥合龙装置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9929A true CN111979929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40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3674.6A Pending CN111979929A (zh) 2020-08-27 2020-08-27 转体桥合龙装置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7992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1369A (zh) * 2010-11-12 2011-04-13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跨各种道路的桥梁合拢段钢壳施工方法
CN104746434A (zh) * 2015-03-31 2015-07-01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不拆除外模的合龙段模板系统
CN108411767A (zh) * 2018-02-06 2018-08-17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闭合式合拢钢壳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8183549U (zh) * 2018-05-04 2018-12-04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转体桥合龙段钢壳
CN213417596U (zh) * 2020-08-27 2021-06-11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转体桥合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1369A (zh) * 2010-11-12 2011-04-13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跨各种道路的桥梁合拢段钢壳施工方法
CN104746434A (zh) * 2015-03-31 2015-07-01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不拆除外模的合龙段模板系统
CN108411767A (zh) * 2018-02-06 2018-08-17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闭合式合拢钢壳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8183549U (zh) * 2018-05-04 2018-12-04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转体桥合龙段钢壳
CN213417596U (zh) * 2020-08-27 2021-06-11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转体桥合龙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东生等: "《岩溶高原湖盆区城市快速路施工新技术—哨关路工程施工实践》", 30 April 2018 *
贾优秀: "跨既有铁路转体连续梁钢壳法合龙技术", 《施工技术》 *
陈俊波: "钢壳合龙技术在跨越既有铁路施工中的应用", 《铁路技术创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4945B (zh) 树形钢管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149706B (zh) 一种现浇暗梁及叠合板拼接的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86237B (zh) 拱桥施工方法
CN109183614B (zh) 一种电缆槽主承载t梁复合材料人行道及其安装方法
CN103711082B (zh) 跨座式单轨交通用高架段的施工方法
CN109680604A (zh) 一种预制t梁伸缩缝端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12211113A (zh) 高桥墩大跨度钻石造型盖梁现浇施工方法
CN114770706A (zh) 一种新型轻型t梁预制装备及预制安装施工方法
CN112324131B (zh) 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及其施工工法
CN110904854B (zh) 适应拆迁进度的拱桥施工方法
CN106545115B (zh)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施工方法
CN111979929A (zh) 转体桥合龙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3417596U (zh) 转体桥合龙装置
CN115305833A (zh) 一种盖梁施工系统及方法
CN215407528U (zh) 一种组合式高压线防护架
CN113512944A (zh) 一种利用托架与挂篮的刚构桥边跨施工方法
CN211949121U (zh) 组合楼盖连接一次性整体浇筑的施工结构
CN219887196U (zh) 一种不规则中庭孔洞装配式快速临时封堵结构
CN212507542U (zh) 一种预应力钢管支撑结构
CN213979900U (zh) 一种地铁工程型钢桁架单侧支撑侧墙模架体系
CN211874020U (zh) 一种停车充电集约综合体结构
CN210032727U (zh) 高架车站施工用支撑架
CN213683191U (zh) 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
CN211922324U (zh) 一种预制盖梁湿接缝施工吊模系统
CN113668388B (zh) 一种基于车载装备的墩梁协同整体快速安装及拆除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