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3884A - 一种脱毛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毛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3884A
CN111973884A CN202010839726.XA CN202010839726A CN111973884A CN 111973884 A CN111973884 A CN 111973884A CN 202010839726 A CN202010839726 A CN 202010839726A CN 111973884 A CN111973884 A CN 111973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shell
fan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97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德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ngw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angw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angw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angw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97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738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73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3884A/zh
Priority to JP2023512261A priority patent/JP2023544964A/ja
Priority to KR1020237009064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53651A/ko
Priority to EP20950135.2A priority patent/EP4201479A1/en
Priority to AU2020464140A priority patent/AU2020464140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33896 priority patent/WO2022036932A1/zh
Priority to CA3190086A priority patent/CA3190086A1/en
Priority to CN202110582268.0A priority patent/CN113144436A/zh
Priority to US18/170,565 priority patent/US20230210596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16Skin treatment other than tan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16Skin treatment other than tanning
    • A61N5/0617Hair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743Type of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reatment sites
    • A61B2017/00747Dermatology
    • A61B2017/00752Hair removal or transpla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05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05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 A61B2018/00011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 A61B2018/00017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with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3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particular body parts
    • A61B2018/00452Skin
    • A61B2018/00476Hair foll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 A61B2018/1807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light other than laser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2005/002Cool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64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64Details
    • A61N2005/0665Refl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64Details
    • A61N2005/0667Fil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毛仪,脱毛仪包括脱毛仪主体、外壳、第一进风通道及第二进风通道,脱毛仪主体内置于外壳中;脱毛仪主体包括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第一进风通道将制冷组件与外界连通以对制冷组件进行吸风散热,第二进风通道将发热组件与外界连通以对发热组件进行吸风散热。本发明中涉及的脱毛仪设有两个独立的进风通道,有效增强了脱毛仪的散热性能,提高了脱毛仪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脱毛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毛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毛仪。
【背景技术】
脱毛仪是一种舒适、安全的时尚家居脱毛仪器。脱毛仪采用先进的光脱毛技术,有效地阻止身体各部位毛发再生长,实现永久性脱毛。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脱毛仪内都会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会直接影响脱毛仪的冷敷效果及脱毛仪的耐用性,然而传统脱毛仪中的散热装置散热性能不佳,使得脱毛仪的耐用性降低。虽然市面上部分脱毛仪设置了一个独立的进风通道,但是一个进风通道的进风量难以满足脱毛仪内部机构散热的需求,并且受限于散热装置的结构,无法及时地将脱毛仪内部需要散热的元器件的热量导出,散热性能低下。
为解决上述问题,亟待提供一款新型的脱毛仪。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脱毛仪只设置一个进风通道使得进风通道的进风量受限并导致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毛仪。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脱毛仪,所述脱毛仪包括脱毛仪主体、外壳、第一进风通道及第二进风通道,所述脱毛仪主体内置于所述外壳中;所述脱毛仪主体包括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将所述制冷组件与外界连通以对所述制冷组件进行吸风散热,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将所述发热组件与外界连通以对所述发热组件进行吸风散热。
优选地,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风机壳体及散热壳体;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孔,所述制冷组件设于所述进风孔与所述风机壳体之间,外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进风孔及所述制冷组件后被吸入所述风机壳体中以界定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以降低所述制冷组件的温度;所述散热壳体上设有入风孔,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风机壳体连接并界定一过风腔,所述发热组件设于所述过风腔中,外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入风孔及所述发热组件后被吸入所述风机壳体中以界定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以降低所述发热组件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用于吸风的风机,所述风机内置于所述风机壳体中;所述风机壳体进一步包括风机外壳,所述风机外壳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并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所述风机外壳外周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制冷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空气流通;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风机外壳中并转动吸风,外部空气分别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第二进风口被吸入所述风机外壳中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灯管和反光杯,所述灯管置于所述反光杯中;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反光杯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片状机构,所述片状机构两两界定一散热间隙。
优选地,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热管、制冷片、导热基片及散热片组件,所述散热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散热片,所述导热基片定位于所述散热壳体上,所述热管与所述导热基片连接,所述散热片组件设于所述热管上,所述制冷片嵌设于所述散热壳体上;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用于冰敷的透光晶体,所述制冷片包括制冷面和发热面,所述发热面与所述导热基片紧贴,所述制冷面与所述透光晶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环形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环形壳体界定一进风腔,所述散热壳体设有至少一入风孔,所述入风孔设于所述进风腔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散热壳体卡接,所述环形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环形壳体之间设有用于进风的入风间隙,所述进风腔通过所述入风孔与所述过风腔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所述环形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入风通孔,所述入风通孔与所述过风腔通过所述入风孔连通,外部空气依次从所述入风通孔及所述入风孔被吸入所述过风腔中。
优选地,所述风机外壳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至少一小孔以界定所述第二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透光晶体为蓝宝石。
优选地,所述进风孔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被吸入的外部空气与从所述入风孔被吸入的外部空气于所述风机外壳中汇聚并从所述出风孔排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横截面面积。
优选地,所述风机壳体进一步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为两端互通且中间窄两端宽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风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导风机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壳体连接以界定所述过风腔。
优选地,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滤光镜片及遮光片,所述透光晶体、所述滤光镜片、所述遮光片、所述发热组件及所述散热件依次设于所述散热壳体中。
优选地,所述透光晶体与所述滤光镜片之间设有一硅胶密封圈以界定一密封腔体。
优选地,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风机壳体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设有一限位孔,所述风机壳体远离所述制冷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限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散热片组件外周侧套设一吸风罩,所述吸风罩对应所述进风孔处设有限风对通孔,所述限风对通孔分别与所述进风孔及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风机组件,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脱毛仪;所述风机组件进一步包括风机及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叶、第二风叶及电机,所述风机壳体包括风机外壳,所述风机外壳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并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侧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风机外壳外周侧设有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风机外壳设有一隔离板机构,所述第一风叶及所述第二风叶分设于所述隔离板机构相对的两侧,所述电机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叶连接;所述制冷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空气流通;外部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被吸入所述风机外壳中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且外部空气从所述第二进风口被吸入所述风机外壳中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隔离板机构界定一第一风腔,所述第二进风口及所述隔离板机构界定一第二风腔;所述第一风叶设于所述第一风腔中,所述第二风叶设于所述第二风腔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腔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机构设有一电机安装槽,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电机安装槽中。
优选地,所述电机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叶连接;所述第一风叶包括若干个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以所述转轴为轴心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第二风叶包括若干个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以所述转轴为轴心呈螺旋状分布且与所述第一叶片的朝向反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脱毛仪,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包括两条独立的进风通道,并通过在风机外壳上开设两个独立的进风口构建两个独立进风通道以实现同时对制冷组件和发热组件进行吸风散热,解决了无法兼顾多个发热部件同时散热的问题,使得脱毛仪的散热性能得到了增强,提高了脱毛仪的耐用性和安全性;风机外壳中的风机转动吸风使得空气形成快速流动的气流,流动的气流分别经由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流入,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脱毛仪内部机构的风量大大增加,强大而充足的流动气流能够及时地将脱毛仪内部的发热部件及制冷组件上的热量及时地带走,并通过脱毛仪第二壳体上开设的出风孔导出,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的散热性能;进一步地说,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互相独立,经过第一进风通道的气流会将设于第一进风口处的制冷组件的热量带走,起到了加速冷却制冷组件的作用,进而使得与制冷组件相连的导热基片及制冷片上的热量被及时导出,以提高制冷片的制冷效率,使得脱毛仪在使用时冰敷效果更佳,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受;并且,吸入第二进风通道的外部空气会经过发热组件并将发热组件以及散热件的热量带走,起到了加速冷却发热组件以及散热件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互相独立的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分别对脱毛仪内不同部位通过流动的气流进行散热,使得设置在脱毛仪内部的各部件中的热量均能及时地被导出,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的散热性能,使得脱毛仪的耐用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使用更加方便,并且由于脱毛仪的散热性能提高,使得脱毛仪的工作温度降低,使用者在使用脱毛仪时不会因为脱毛仪发烫而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2)在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中,热管通过导热基片与制冷片相连,导热基片为能够导热的材料制成,导热基片将制冷片的发热面产生的热量通过接触散热的方式传递给热管,热管能够更加及时地将制冷片的发热面所产生的热量吸走,以提高制冷片制冷面的制冷效率;通过将制冷组件设置在第一进风口处,使得热管及散热片中的热量在被空气吸收后通过风机转动吸风及时地排出脱毛仪,提高了制冷组件的散热效率,有效地避免了发热组件因过热而影响脱毛仪的正常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的稳定性。
(3)在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中,与发热组件对应设置的散热件设有多个片状机构,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件上,散热件的各片状机构之间形成散热间隙,散热间隙能够有效地增加散热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散热件中的热量能够高效地被空气吸收,提高了散热件的散热性能;同理地,热管上套设的散热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散热片,相邻散热片之间形成过风间隙,散热片之间的过风间隙同样起到了增加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作用,使得热管传递到散热片组件中的热量能够及时地被空气吸收,提高了热管的散热性能,以使得制冷片的发热面产生的热量导出效率提高,提升了制冷片的制冷效果,增强了脱毛仪的实用性。
(4)在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中,第一壳体与环形壳体之间留有用于进风的环形的入风间隙,并且在外壳对应第一进风口处设有用于进风的进风孔,进风孔和入风间隙可同时进风,加大了进风量,提升了散热性能;脱毛仪外部的空气通过入风间隙和进风孔吸入到脱毛仪内部,最终由热空气形成的气流从风机外壳上的出风口吹出并经过外壳上的出风孔排出脱毛仪外,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风机转动将外部空气从入风间隙及进风孔吸入脱毛仪内部,吸入的空气在脱毛仪的各内部机构之间流动并吸收各机构的热量,最终由出风孔排出,实现了脱毛仪空气循环散热的功能,有效避免了脱毛仪中的元器件因过热而造成损坏,增强了脱毛仪的耐用性,使得脱毛仪更为实用;进一步地,由入风间隙吸入的外部空气沿第一壳体内壁方向吹过,源源不断的气流及时地将第一壳体以及进风腔的热量带走,使得第一壳体的温度趋于稳定不会过热,避免了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过热的第一壳体导致不适的问题,有效地优化了使用者的脱毛体验。
(5)在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中,透光晶体由蓝宝石制成,蓝宝石具有热传递系数高及透光率高的优点,由于蓝宝石热传递系数高使得由蓝宝石制成的透光晶体具有优良的导冷及储冷特性;通过制冷片对透光晶体进行制冷,蓝宝石制成的透光晶体利用其优良的导冷及储冷特性使其能够有效地对使用者皮肤进行冰敷,达到了缓解使用者脱毛时皮肤的疼痛感及灼热感的目的,使用者通过脱毛仪进行脱毛时的体验感受因此得到了优化。
(6)在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中,外壳上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入风通孔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只需要满足入风通孔与进风腔连通的条件即可,这种设计的优点主要在于其灵活性,厂家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入风通孔的位置和形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审美。
(7)在本发明涉及的脱毛仪中,通过将透光晶体、滤光镜片、遮光片、发热组件及散热件在散热壳体中依次设置有效增强了脱毛仪出光头组件的稳定性,避免了脱毛仪在使用过程中内部零件松动导致无法正常使用而发生故障,提高了脱毛仪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在透光晶体与滤光镜片之间设置用于密封的硅胶密封圈,使得透光晶体、硅胶密封圈及滤光镜片形成一个密闭的密封腔体,在压紧安装的过程中密封腔体中的空气被挤出,使得透光晶体与滤光镜片之间形成真空,避免了滤光镜片与透光晶体之间空气遇冷凝结形成水珠从而导致人体触电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的安全性能。
(8)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采用吸风的方式对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进行散热,在风机转动抽风的作用下,外界的常温空气首先经过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以带走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的热量,随后,吸收了热量的空气被吸入风机壳体中并最终通过风机排出脱毛仪的外壳;传统的吹风散热是通过风机转动吹风形成高速气流,利用高速气流吹拂高热元器件以达到散热的目的,然而高速气流在带走高热元器件热量的同时会形成高热气流,高热气流长时间吹拂在脱毛仪内部的某一局部区域,将会造成该区域温度急剧升高最终导致该区域零部件过热损坏,而本发明采用的吸风散热方式通过风机将经过高热元器件(即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的高热气流直接吸入风机壳体中,使得高热气流不会在脱毛仪内部结构中过多停留,并且由于风机壳体的独特结构使得流经第二进风通道的高热气流汇聚于导风机构中(即导风机构对高热气流起到了限制的作用),由于导风机构附近不存在重要的易损元器件,所以即使导风机构的温度升高也不会导致附近元器件损坏;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传统的吹风散热方式,本发明中通过风机吸风的散热方式避免了传统吹风散热容易使热量集中导致局部区域温度过高造成脱毛仪中元器件过热损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脱毛仪的耐用性及安全性。
(9)当风机组件应用于脱毛仪主体中时,将制冷组件设于第一进风口处,且使得发热组件与第二进风口空气流通,即可通过风机组件a对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同时进行吸风散热;进一步地说,经过制冷组件的外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被吸入风机外壳中并从第一出风口排出,且经过发热组件的外部空气从第二进风口被吸入风机外壳中并从第二出风口排出,以达到排出热空气的目的,并且由于第一风腔与第二风腔互相独立,使得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更为顺畅,不会因为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同时进风而产生乱流影响出风效率;更进一步地说,外部的常温空气经过制冷组件后从第一进风口被吸入第一风腔中,以对设于第一进风口处的制冷组件进行吸风散热;设于散热壳体上的入风孔、导风机构、风机外壳上开设的第二进风口依次相通,使得第二进风通道进风更为顺畅,并且外部的常温空气经过发热组件后从第二进风口被吸入第二风腔中以对过风腔中的发热组件进行吸风散热,达到了双向吸风散热的目的。
(10)第一风腔与第二风腔互相独立,使得第一风叶与第二风叶的转动吸风互不影响,提高了吸风效率;隔离板机构设有一电机安装槽,电机设于电机安装槽中,这种结构节省了电机的安装空间,使得风机组件的体积更小,节约了脱毛仪主体占用的空间;第二风叶包括若干个第二叶片,第二叶片以转轴为轴心呈螺旋状分布且与第一叶片的朝向反向,当电机的转轴转动时,第一风叶及第二风叶同时朝同一方向转动,由于第一风叶的第一叶片与第二风叶的第二叶片朝向相反使得第一风叶可与第二风叶在转动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也可同时吸风;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相对设置且叶片朝向相反的第一风叶及第二风叶,使得风机组件可通过一个电机及两个风叶实现双向吸风,相较于传统的双电机双风叶实现双向吸风的风机组件结构更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之脱毛仪主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之脱毛仪主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之脱毛仪主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之导风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之风机及风机外壳结构示意图一;
图7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之风机及风机外壳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之第一壳体及环形壳体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的内部风道走向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的内部风道走向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1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脱毛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风机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风机组件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风机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风机组件之风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4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风机组件之风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例标号:10、脱毛仪;11、脱毛仪主体;111、电路板组件;1111、限位孔;12、风机;13、风机壳体;14、散热壳体;130、风机外壳;131、第一进风口;132、第二进风口;133、出风口;134、导风机构;135、安装板;1341、导风槽;1342、水滴形壳体;1343、通气口;100、制冷组件;101、热管;102、散热片;181、灯管;182、反光杯;104、散热件;1041、片状机构;1042、散热间隙;106、制冷片;1061、制冷面;1062、发热面;107、导热基片;108、吸风罩;109、限风对通孔;141、入风孔;15、外壳;151、第一壳体;152、第二壳体;153、环形壳体;16、入风间隙;1021、过风间隙;1521、出风孔;1522、进风孔;17、进风腔;18、发热组件;19、过风腔;20、透光晶体;21、硅胶密封圈;22、滤光镜片;23、遮光片;24、密封腔体;
第二实施例标号:10a、脱毛仪;11a、脱毛仪主体;15a、外壳;151a、第一壳体;152a、第二壳体;153a、环形壳体;1521a、出风孔;1522a、进风孔;16a、入风格栅;
第三实施例标号:10b、脱毛仪;11b、脱毛仪主体;15b、外壳;151b、第一壳体;152b、第二壳体;153b、第三壳体;1521b、出风孔;1522b、进风孔;16b、入风孔。
第四实施例标号:c、风机组件;12c、风机;13c、风机壳体;121c、电机;1211c、转轴;122c、第一风叶;1221c、第一叶片;123c、第二风叶;1231c、第二叶片;130c、风机外壳;131c、第一进风口;132c、第二进风口;133c、第一出风口;134c、第二出风口;135c、隔离板机构;1351c、电机安装槽;136c、第一风腔;137c、第二风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发明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9,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毛仪10,脱毛仪10包括脱毛仪主体11;脱毛仪主体11包括风机12、风机壳体13、透光晶体、制冷组件100及发热组件18;风机壳体13进一步包括风机外壳130,风机外壳13130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131,并在第一进风口131相对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132,风机外壳130外周侧开设有出风口133;制冷组件100与透光晶体连接且设于第一进风口131处,发热组件18与第二进风口132空气流通;风机12设于风机外壳130中并转动吸风,外部空气分别从第一进风口131及第二进风口132被吸入风机外壳130中并从出风口133排出;风机壳体13进一步包括导风机构134,导风机构134为两端互通且中间窄两端宽的结构;脱毛仪主体11进一步包括散热壳体14,导风机构134一端与第二进风口132连通,导风机构134另一端与散热壳体14连接并界定一过风腔19,发热组件18设于过风腔19中。
具体地,外部空气依次经过进风1522孔及制冷组件100后被吸入风机壳体13中以界定第一进风通道,以降低制冷组件100的温度;散热壳体14上设有入风孔141,散热壳体14与风机壳体13连接并界定一过风腔19,发热组件18设于过风腔19中,外部空气依次经过入风孔141及发热组件18后被吸入风机壳体13中以界定第二进风通道,以降低发热组件18的温度;风机外壳130上开设的第一进风口131、第二进风口132依次相通,使得第一进风通道进风更为顺畅,以对设于第一进风口131处的制冷组件100进行吸风散热;散热壳体14设有至少一个入风孔141,设于散热壳体14上的入风孔141、导风机构134、风机外壳130上开设的第二进风口132依次相通,使得第二进风通道进风更为顺畅,以对过风腔19中的发热组件18进行吸风散热;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风机外壳130上开设两个独立的进风口构建两个独立进风通道以实现同时对制冷组件100和发热组件18进行吸风散热,解决了无法兼顾多个发热部件同时散热的问题,使得脱毛仪10的散热性能得到了增强,提高了脱毛仪10的耐用性和安全性;风机壳体13中的风机12转动吸风使得空气形成快速流动的气流,流动的气流分别经由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流入,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脱毛仪10内部机构的风量大大增加,强大而充足的流动气流能够及时地将脱毛仪10内部的发热部件及制冷组件100上的热量及时地带走,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10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说,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10采用吸风的方式对发热组件18及制冷组件100进行散热,在风机12转动抽风的作用下,外界的常温空气首先经过发热组件18及制冷组件100以带走发热组件18及制冷组件100的热量,随后,吸收了热量的空气被吸入风机壳体13中并最终通过风机12排出脱毛仪10的外壳15;传统的吹风散热是通过风机12转动吹风形成高速气流,利用高速气流吹拂高热元器件以达到散热的目的,然而高速气流在带走高热元器件热量的同时会形成高热气流,高热气流长时间吹拂在脱毛仪10内部的某一局部区域,将会造成该区域温度急剧升高最终导致该区域零部件过热损坏,而本发明采用的吸风散热方式通过风机12将经过高热元器件(即发热组件18及制冷组件100)的高热气流直接吸入风机壳体13中,使得高热气流不会在脱毛仪10内部结构中过多停留,并且由于风机壳体13的独特结构使得流经第二进风通道的高热气流汇聚于导风机构134中(即导风机构134对高热气流起到了限制的作用),由于导风机构134附近不存在重要的易损元器件,所以即使导风机构134的温度升高也不会导致附近元器件损坏;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传统的吹风散热方式,本发明中通过风机12吸风的散热方式避免了传统吹风散热容易使热量集中导致局部区域温度过高造成脱毛仪10中元器件过热损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脱毛仪10的耐用性及安全性。
请结合参阅图4-图5,脱毛仪主体11进一步包括透光晶体20、滤光镜片22、遮光片23及散热件104;透光晶体20、滤光镜片22、遮光片23、发热组件18及散热件104依次层叠并压紧设于散热壳体14中;透光晶体20与滤光镜片22之间设有硅胶密封圈21以界定一密封腔体24;通过将透光晶体20、滤光镜片22、遮光片23、发热组件18及散热件104在散热壳体14中依次层叠并压紧有效增强了脱毛仪10内部零件的稳定性,避免了脱毛仪10在使用过程中内部零件松动导致无法正常使用而发生故障,提高了脱毛仪10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在透光晶体20与滤光镜片22之间设置用于密封的硅胶密封圈21,使得透光晶体20、硅胶密封圈21及滤光镜片22形成一个密闭的密封腔体24,在压紧安装的过程中密封腔体24中的空气被挤出,使得透光晶体20与滤光镜片22之间形成真空,避免了滤光镜片22与透光晶体20之间空气遇冷凝结形成水珠从而导致人体触电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10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透光晶体20由蓝宝石制成,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铝,众所周知蓝宝石具有热传递系数高及透光率高的优点,由于蓝宝石热传递系数高使得由蓝宝石制成的透光晶体20具有优良的导冷及储冷特性;通过制冷片106对透光晶体20进行制冷,蓝宝石制成的透光晶体20利用其优良的导冷及储冷特性使其能够有效地对使用者皮肤进行冰敷,达到了缓解使用者脱毛时皮肤的疼痛感及灼热感的目的,使用者通过脱毛仪10进行脱毛时的体验感受因此得到了优化。
请结合参阅图4-图5,发热组件18包括灯管181和反光杯182,灯管181置于反光杯182中;散热件104与反光杯182连接;制冷组件100包括热管101及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片102,散热片组件套设于热管101上;制冷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制冷片106及导热基片107,导热基片107定位于散热壳体14上,热管101与导热基片107连接;制冷片106包括制冷面1061和发热面1062,发热面1062与导热基片107紧贴,制冷面1061与透光晶体连接;制冷片106嵌设于散热壳体14上。
可选地,脱毛仪主体11进一步包括电路板组件111,电路板组件111与风机壳体13连接;电路板组件111设有一限位孔1111,风机壳体13远离制冷组件100的一端设于限位孔1111中,这种设计进一步优化了脱毛仪10的内部结构,节省了更多的内部空间,有利于缩小脱毛仪10的体积。
具体地,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互相独立,经过第一进风通道的气流会将设于第一进风口131处的制冷组件100的热量带走,起到了加速冷却制冷组件100的作用,进而使得与制冷组件100相连的导热基片107及制冷片106上的热量被及时导出,以提高制冷片106的制冷效率,使得脱毛仪10在使用时冰敷效果更佳,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受;并且,吸入第二进风通道的外部空气会经过发热组件18并将发热组件18以及散热件104的热量带走,起到了加速冷却发热组件18以及散热件104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互相独立的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分别对脱毛仪10内不同部位通过流动的气流进行散热,使得设置在脱毛仪10内部的各部件中的热量均能及时地被导出,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10的散热性能,使得脱毛仪10的耐用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使用更加方便,并且由于脱毛仪10的散热性能提高,使得脱毛仪10的工作温度降低,使用者在使用脱毛仪10时不会因为脱毛仪10发烫而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4,热管101通过导热基片107与制冷片106相连,导热基片107为能够导热的材料制成,导热基片107将制冷片106的发热面1062产生的热量通过接触散热的方式传递给热管101,热管能够更加及时地将制冷片106的发热面1062所产生的热量吸走,以提高制冷片106制冷面1061的制冷效率;通过将制冷组件100设置在第一进风口131处,使得热管101及散热片102中的热量在被空气吸收后通过风机12转动吸风及时地排出脱毛仪10,提高了制冷组件100的散热效率,有效地避免了发热组件18因过热而影响脱毛仪10的正常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10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阅图4-图5,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与发热组件18相连的散热件104设有多个片状机构1041,发热组件18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件104上,散热件104的各片状机构1041之间形成散热间隙1042,散热间隙1042能够有效地增加散热件104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散热件104中的热量能够高效地被空气吸收,提高了散热件104的散热性能;同理地,热管101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散热片102(即散热片组件),相邻散热片102之间形成过风间隙1021,散热片102之间的过风间隙1021同样起到了增加散热片10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作用,使得热管101传递到散热片102中的热量能够及时地被空气吸收,提高了热管101的散热性能,以使得制冷片106的发热面1062产生的热量导出效率提高,提升了制冷片106的制冷效果,增强了脱毛仪10的实用性。
请结合参阅图5-图6,导风机构134一端设有导风槽1341,另一端设有扁平的水滴形壳体1342,导风机构134为中间窄两端宽的结构,导风槽1341包括一长槽和颈状导气管(即中部聚拢机构),颈状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导风槽1341和水滴形壳体1342连通,长槽与颈状导气管连接处设有通气口1343,在风机12转动的吸风作用下,空气从入风孔141处流入并经过发热组件18以及散热件104并将热量带走,流经发热组件18以及散热件104的气流在进入长槽时将优先喷射到长槽的槽底,气流受到自通风口中发出的源于风机12转动产生的吸力而改变流向,从而生成沿长槽槽底方向流动并向通风口处汇聚的高速气流,高速气流最终于通气口1343处聚拢并由颈状导气管流入水滴形壳体1342中,即过风腔19中的发热组件18的热量被导出,实现了散热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沿长槽底部方向流动的高速气流有效地延长了空气与发热组件18以及散热件104的接触时间,使得空气拥有足够的时间将发热组件18以及散热件104的热量充分地吸收,并且,通过使气流流过导风槽1341的槽底作为延长空气流动路径这一技术手段,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延长风管以实现延长空气流动路径的方案节省了脱毛仪10内部的空间,并且更有利于缩小脱毛仪10体积以及更好地布置其设计空间,同时延长了气流与发热元器件的接触时间,进一步增强了脱毛仪10的散热性能。
请参阅图4-图7a,由于制冷组件100处的热量通常高于发热组件100的热量,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散热;开设于风机外壳130上的第一进风口13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进风口132的横截面面积,以使风机12从第一进风口131吸风的效率高于从第二进风口131吸风的效率,使得设于第一进风口131处的制冷组件100的散热效率较高,以优先对制冷组件100进行吸风散热;可以理解的是,从第一进风口131进风的第一进风通道的吸风效率高于从第二吸风口132进风的第二进风通道的吸风效率,即第一进风通道为主进风通道,主要用于对热量较高的制冷组件100吸风散热,而第二进风通道为副进风通道,其主要用于发热组件18的吸风散热,两者并不相同,且互相独立。
可选地,风机外壳130进一步包括安装板135,安装板135设有至少一小孔(图未示)以界定第二进风口132,即第二进风口132可以是由多个小孔界定的用于进风的进风口。
作为一种变形实施例,开设于风机外壳130上的第一进风口131的横截面面积等于第二进风口132的横截面面积,即风机12从第一进风口131吸风的效率等于从第二进风口131吸风的效率,以同时对制冷组件100及发热组件18进行高效率的吸风散热。
请结合参阅图7-图1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涉及的一种脱毛仪10进一步包括外壳15,脱毛仪主体11设于外壳15中,外壳15包括第一壳体151、第二壳体152和环形壳体153,第一壳体151与散热壳体14卡接,环形壳体153与第二壳体152连接,第一壳体151与环形壳体153之间设有用于进风的入风间隙16;第一壳体151与环形壳体153界定一进风腔17,入风孔141设于进风腔17中,进风腔17通过入风孔141与过风腔19连通;第二壳体152对应出风口133处设有出风孔1521,吸入脱毛仪10内部的外部气体最终从出风孔1521导出。
具体地,第一壳体151与环形壳体153之间留有用于进风的环形的入风间隙16,并且在第二外壳15对应第一进风口131处设有用于进风的进风孔1522,进风孔1522和入风间隙16可同时进风,加大了进风量,提升了散热性能;脱毛仪10外部的空气通过入风间隙16和进风孔1522吸入到脱毛仪10内部,最终由热空气形成的气流从风机外壳130上的出风口133吹出并经过外壳15上的出风孔1521排出脱毛仪10外,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风机12转动将外部空气从入风间隙16及进风孔1522吸入脱毛仪10内部,吸入的空气在脱毛仪10的各内部机构之间流动并吸收各机构的热量,最终由第二壳体152上的出风孔1521处排出,实现了脱毛仪10空气循环散热的功能,有效避免了脱毛仪10中的元器件因过热而造成损坏,增强了脱毛仪10的耐用性,使得脱毛仪10更为实用;进一步地,由入风间隙16吸入的外部空气沿第一壳体151内壁方向吹过,源源不断的气流及时地将第一壳体151以及进风腔17的热量带走,使得第一壳体151的温度趋于稳定不会过热,避免了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过热的第一壳体151导致不适的问题,有效地优化了使用者的脱毛体验。
可选地,第二壳体152与环形壳体153一体成型,也可以拆分并互相独立。
作为一种变形实施例,外壳15包括第一壳体151、第二壳体152和环形壳体153,第一壳体151、第二壳体152与环形壳体153一体成型;第一壳体151和/或第二壳体152上开设有入风通孔,入风通孔与进风腔17通过入风孔141连通,外部空气依次从入风通孔及入风孔141被吸入进风腔17中;可以理解的是,入风通孔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只需要满足入风通孔与进风腔17连通的条件即可,这种设计的优点主要在于其灵活性,厂家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入风通孔的位置和形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审美。
请结合参阅图4及图9,散热片组件外周侧套设一吸风罩108,吸风罩108对应进风孔1522处设有限风对通孔109,限风对通孔109分别与进风孔1522及第一进风口131连通;进一步地,吸风罩108周侧将散热片102与脱毛仪10内部空间隔离,限风对通孔109将吸风罩108贯通,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其中一开口对应进风孔1522设置,另一开口对应第一进风口131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当风机12转动吸风时,由于吸风罩108周侧将散热片102与脱毛仪10内部空间隔离,所以只会吸入脱毛仪10外部的常温空气,而不会将脱毛仪10内部的热空气吸入吸风罩108中,提高了散热效率并有效避免了热空气循环利用导致内部元器件过热的问题;进一步地,外部空气通过限风对通孔109对应进风孔1522设置的开口被吸入吸风罩108中以对散热片102进行散热,随后吸收了热量的外部空气从限风对通孔109对应第一进风口131设置的开口处通过第一进风口131被吸入风机壳体13中以实现热量的导出。
可选地,制冷组件100设于进风孔1522与风机壳体13之间,使得风机12转动吸风时能够将制冷组件100的热量及时散出,即吸风散热更加顺畅。
请参阅图11a,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毛仪10a,脱毛仪10a包括外壳15a及用于脱毛和散热的脱毛仪主体11a,脱毛仪主体11a的结构及原理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脱毛仪主体11相同;脱毛仪主体11a内置于外壳15a中;外壳15a包括第一壳体151a、第二壳体152a及环形壳体153a,第一壳体151a与环形壳体153a拼接,第二壳体152a与环形壳体153a拼接或一体成型;第二壳体152a外周侧设有用于进风的入风格栅16a及用于出风的出风孔1521a,第二壳体152a上还设有用于进风的进风孔1522a;脱毛仪10a通过进风孔1522a和入风格栅16a同时进风以对脱毛仪主体11a中的发热机构进行散热,提高了脱毛仪主体11a的进风效率,随后脱毛仪主体11a将热空气从出风孔1521a排出外壳15a,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进一步地,脱毛仪10a的外壳15a为L形的曲柄状结构,体型小巧,方便使用者握持。
请参阅图11b,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毛仪10b,脱毛仪10b包括外壳15b及用于脱毛和散热的脱毛仪主体11b,脱毛仪主体11b的结构及原理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脱毛仪主体11相同;脱毛仪主体11b内置于外壳15b中;外壳15b包括第一壳体151b、第二壳体152b及第三壳体153b,第一壳体151b与第三壳体153b拼接,第二壳体152b与第三壳体153b拼接或一体成型;第二壳体152b外周侧设有用于进风的进风孔1522b及用于出风的出风孔1521b,第一壳体151b周侧设有用于进风的入风孔16b;脱毛仪10b通过进风孔1522b和入风孔16b同时进风以对脱毛仪主体11b中的发热机构进行散热,提高了脱毛仪主体11b的进风效率,随后脱毛仪主体11b将热空气从出风孔1521b排出外壳15b,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请结合参阅图12-图14a,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组件c,该风机组件c包括风机壳体13c及风机12c,风机壳体13c包括风机外壳130c,风机12c包括第一风叶122c、第二风叶123c及电机121c,风机外壳130c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131c,并在第一进风口131c相对侧设有第二进风口132c,风机外壳130c外周侧设有第一出风口133c及第二出风口134c;风机外壳130c设有一隔离板机构135c,第一风叶122c及第二风叶123c分设于隔离板机构135c相对的两侧,电机121c一端与第一风叶122c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风叶123c连接;第一进风口131c及隔离板机构135c界定一第一风腔136c,第二进风口132c及隔离板机构135c界定一第二风腔137c;第一风叶122c设于第一风腔136c中,第二风叶123c设于第二风腔137c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腔136c与第二风腔137c互相独立,使得第一风叶122c与第二风叶123c的转动吸风互不影响,提高了吸风效率;第一出风口133c与第一风腔136c对应设置,第二出风口134c与第二风腔137c对应设置;隔离板机构135c设有一电机安装槽1351c,电机121c设于电机安装槽1351c中,这种结构节省了电机121c的安装空间,使得风机组件c的体积更小,节约了脱毛仪主体11占用的空间;电机121c包括转轴1211c,转轴1211c一端与第一风叶122c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风叶123c连接;第一风叶122c包括若干个第一叶片1221c,第一叶片1221c以转轴1211c为轴心呈螺旋状分布;第二风叶123c包括若干个第二叶片1231c,第二叶片1231c以转轴1211c为轴心呈螺旋状分布且与第一叶片1221c的朝向反向,当电机121c的转轴1211c转动时,第一风叶122c及第二风叶123c同时朝同一方向转动,由于第一风叶122c的第一叶片1221c与第二风叶123c的第二叶片1231c朝向相反使得第一风叶122c可与第二风叶123c在转动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也可同时吸风;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相对设置且叶片朝向相反的第一风叶122c及第二风叶123c,使得风机组件c可通过一个电机121c及两个风叶实现双向吸风,相较于传统的双电机双风叶实现双向吸风的风机方案结构更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风机组件c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的脱毛仪主体11。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相关内容,当风机组件c应用于脱毛仪主体11中时,将制冷组件100设于第一进风口131c处,且使得发热组件18与第二进风口132c空气流通,即可通过风机组件c对发热组件18及制冷组件100同时进行吸风散热;进一步地说,经过制冷组件100的外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31c被吸入风机外壳130c中并从第一出风口133c排出,且经过发热组件18的外部空气从第二进风口132c被吸入风机外壳130c中并从第二出风口134c排出,以达到排出热空气的目的,并且由于第一风腔136c与第二风腔137c互相独立,使得第一出风口133c及第二出风口134c的出风更为顺畅,不会因为第一进风口131c及第二进风口132c同时进风而产生乱流影响出风效率;更进一步地说,外部的常温空气经过制冷组件100后从第一进风口131c被吸入第一风腔136c中,以对设于第一进风口131c处的制冷组件100进行吸风散热;设于散热壳体14上的入风孔141、导风机构134、风机外壳130c上开设的第二进风口132c依次相通,使得第二进风通道进风更为顺畅,并且外部的常温空气经过发热组件18后从第二进风口132c被吸入第二风腔137c中以对过风腔19中的发热组件18进行吸风散热。
可选地,电机121c为双轴承的无刷直流电机,电机121c的转轴1211c上套设有两个轴承(图未示),其中一个轴承靠近第一风叶122c设置,另一个轴承靠近第二风叶123c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脱毛仪,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包括两条独立的进风通道,风机外壳上开设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依次相通,使得第一进风通道进风更为顺畅,以对设于第一进风口处的制冷组件进行吸风散热;散热壳体设有至少一个入风孔,并且入风孔、导风机构、风机外壳上开设的第二进风口依次相通,使得第二进风通道进风更为顺畅,以对过风腔中的发热组件进行吸风散热;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风机外壳上开设两个独立的进风口构建两个独立进风通道以实现同时对制冷组件和发热组件进行吸风散热,解决了无法兼顾多个发热部件同时散热的问题,使得脱毛仪的散热性能得到了增强,提高了脱毛仪的耐用性和安全性;风机外壳中的风机转动吸风使得空气形成快速流动的气流,流动的气流分别经由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流入,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脱毛仪内部机构的风量大大增加,强大而充足的流动气流能够及时地将脱毛仪内部的发热部件及制冷组件上的热量及时地带走,并通过脱毛仪第二壳体上开设的出风孔导出,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的散热性能;进一步地说,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互相独立,经过第一进风通道的气流会将设于第一进风口处的制冷组件的热量带走,起到了加速冷却制冷组件的作用,进而使得与制冷组件相连的导热基片及制冷片上的热量被及时导出,以提高制冷片的制冷效率,使得脱毛仪在使用时冰敷效果更佳,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受;并且,吸入第二进风通道的外部空气会经过发热组件并将发热组件以及散热件的热量带走,起到了加速冷却发热组件以及散热件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互相独立的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分别对脱毛仪内不同部位通过流动的气流进行散热,使得设置在脱毛仪内部的各部件中的热量均能及时地被导出,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的散热性能,使得脱毛仪的耐用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使用更加方便,并且由于脱毛仪的散热性能提高,使得脱毛仪的工作温度降低,使用者在使用脱毛仪时不会因为脱毛仪发烫而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2)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中,导风机构一端设有导风槽,另一端设有扁平的水滴形壳体,导风机构为中间窄两端宽的结构,导风槽包括一长槽和颈状导气管(即中部聚拢机构),颈状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导风槽和水滴形壳体连通,长槽与颈状导气管连接处设有通气口,在风机转动的吸风作用下,空气从入风孔处流入并经过发热组件以及散热件并将热量带走,流经发热组件以及散热件的气流在进入长槽时将优先喷射到长槽的槽底,气流受到自通风口中发出的源于风机转动产生的吸力而改变流向,从而生成沿长槽槽底方向流动并向通风口处汇聚的高速气流,高速气流最终于通气口处聚拢并由颈状导气管流入水滴形壳体中,即过风腔中的发热组件的热量被导出,实现了散热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沿长槽底部方向流动的高速气流有效地延长了空气与发热组件以及散热件的接触时间,使得空气拥有足够的时间将发热组件以及散热件的热量充分地吸收,并且,通过使气流流过导风槽的槽底作为延长空气流动路径这一技术手段,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延长风管以实现延长空气流动路径的方案节省了脱毛仪内部的空间,并且更有利于缩小脱毛仪体积以及更好地布置其设计空间,同时延长了气流与发热元器件的接触时间,进一步增强了脱毛仪的散热性能。
(3)在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中,热管通过导热基片与制冷片相连,导热基片为能够导热的材料制成,导热基片将制冷片的发热面产生的热量通过接触散热的方式传递给热管,热管能够更加及时地将制冷片的发热面所产生的热量吸走,以提高制冷片制冷面的制冷效率;通过将制冷组件设置在第一进风口处,使得热管及散热片中的热量在被空气吸收后通过风机转动吸风及时地排出脱毛仪,提高了制冷组件的散热效率,有效地避免了发热组件因过热而影响脱毛仪的正常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的稳定性。
(4)在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中,与发热组件对应设置的散热件设有多个片状机构,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件上,散热件的各片状机构之间形成散热间隙,散热间隙能够有效地增加散热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散热件中的热量能够高效地被空气吸收,提高了散热件的散热性能;同理地,热管上套设的散热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散热片,相邻散热片之间形成过风间隙,散热片之间的过风间隙同样起到了增加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作用,使得热管传递到散热片组件中的热量能够及时地被空气吸收,提高了热管的散热性能,以使得制冷片的发热面产生的热量导出效率提高,提升了制冷片的制冷效果,增强了脱毛仪的实用性。
(5)在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中,第一壳体与环形壳体之间留有用于进风的环形的入风间隙,并且在第二壳体对应第一进风口处设有用于进风的进风孔,进风孔和入风间隙可同时进风,加大了进风量,提升了散热性能;脱毛仪外部的空气通过入风间隙和进风孔吸入到脱毛仪内部,最终由热空气形成的气流从风机外壳上的出风口吹出并经过外壳上的出风孔排出脱毛仪外,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风机转动将外部空气从入风间隙及进风孔吸入脱毛仪内部,吸入的空气在脱毛仪的各内部机构之间流动并吸收各机构的热量,最终由第二壳体上的出风孔处排出,实现了脱毛仪空气循环散热的功能,有效避免了脱毛仪中的元器件因过热而造成损坏,增强了脱毛仪的耐用性,使得脱毛仪更为实用;进一步地,由入风间隙吸入的外部空气沿第一壳体内壁方向吹过,源源不断的气流及时地将第一壳体以及进风腔的热量带走,使得第一壳体的温度趋于稳定不会过热,避免了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过热的第一壳体导致不适的问题,有效地优化了使用者的脱毛体验。
(6)在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中,透光晶体由蓝宝石制成,蓝宝石具有热传递系数高及透光率高的优点,由于蓝宝石热传递系数高使得由蓝宝石制成的透光晶体具有优良的导冷及储冷特性;通过制冷片对透光晶体进行制冷,蓝宝石制成的透光晶体利用其优良的导冷及储冷特性使其能够有效地对使用者皮肤进行冰敷,达到了缓解使用者脱毛时皮肤的疼痛感及灼热感的目的,使用者通过脱毛仪进行脱毛时的体验感受因此得到了优化。
(7)在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中,外壳上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入风通孔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只需要满足入风通孔与进风腔连通的条件即可,这种设计的优点主要在于其灵活性,厂家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入风通孔的位置和形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审美。
(8)在本发明涉及的脱毛仪中,通过将透光晶体、滤光镜片、遮光片、发热组件及散热件在散热壳体中依次层叠并压紧有效增强了脱毛仪出光头组件的稳定性,避免了脱毛仪在使用过程中内部零件松动导致无法正常使用而发生故障,提高了脱毛仪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在透光晶体与滤光镜片之间设置用于密封的硅胶密封圈,使得透光晶体、硅胶密封圈及滤光镜片形成一个密闭的密封腔体,在压紧安装的过程中密封腔体中的空气被挤出,使得透光晶体与滤光镜片之间形成真空,避免了滤光镜片与透光晶体之间空气遇冷凝结形成水珠从而导致人体触电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脱毛仪的安全性能。
(9)本发明提供的脱毛仪采用吸风的方式对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进行散热,在风机转动抽风的作用下,外界的常温空气首先经过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以带走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的热量,随后,吸收了热量的空气被吸入风机壳体中并最终通过风机排出脱毛仪的外壳;传统的吹风散热是通过风机转动吹风形成高速气流,利用高速气流吹拂高热元器件以达到散热的目的,然而高速气流在带走高热元器件热量的同时会形成高热气流,高热气流长时间吹拂在脱毛仪内部的某一局部区域,将会造成该区域温度急剧升高最终导致该区域零部件过热损坏,而本发明采用的吸风散热方式通过风机将经过高热元器件(即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的高热气流直接吸入风机壳体中,使得高热气流不会在脱毛仪内部结构中过多停留,并且由于风机壳体的独特结构使得流经第二进风通道的高热气流汇聚于导风机构中(即导风机构对高热气流起到了限制的作用),由于导风机构附近不存在重要的易损元器件,所以即使导风机构的温度升高也不会导致附近元器件损坏;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传统的吹风散热方式,本发明中通过风机吸风的散热方式避免了传统吹风散热容易使热量集中导致局部区域温度过高造成脱毛仪中元器件过热损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脱毛仪的耐用性及安全性。
(10)当风机组件应用于脱毛仪主体中时,将制冷组件设于第一进风口处,且使得发热组件与第二进风口空气流通,即可通过风机组件a对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同时进行吸风散热;进一步地说,经过制冷组件的外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被吸入风机外壳中并从第一出风口排出,且经过发热组件的外部空气从第二进风口被吸入风机外壳中并从第二出风口排出,以达到排出热空气的目的,并且由于第一风腔与第二风腔互相独立,使得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更为顺畅,不会因为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同时进风而产生乱流影响出风效率;更进一步地说,外部的常温空气经过制冷组件后从第一进风口被吸入第一风腔中,以对设于第一进风口处的制冷组件进行吸风散热;设于散热壳体上的入风孔、导风机构、风机外壳上开设的第二进风口依次相通,使得第二进风通道进风更为顺畅,并且外部的常温空气经过发热组件后从第二进风口被吸入第二风腔中以对过风腔中的发热组件进行吸风散热,达到了双向吸风散热的目的。
(11)第一风腔与第二风腔互相独立,使得第一风叶与第二风叶的转动吸风互不影响,提高了吸风效率;隔离板机构设有一电机安装槽,电机设于电机安装槽中,这种结构节省了电机的安装空间,使得风机组件的体积更小,节约了脱毛仪主体占用的空间;第二风叶包括若干个第二叶片,第二叶片以转轴为轴心呈螺旋状分布且与第一叶片的朝向反向,当电机的转轴转动时,第一风叶及第二风叶同时朝同一方向转动,由于第一风叶的第一叶片与第二风叶的第二叶片朝向相反使得第一风叶可与第二风叶在转动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也可同时吸风;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相对设置且叶片朝向相反的第一风叶及第二风叶,使得风机组件可通过一个电机及两个风叶实现双向吸风,相较于传统的双电机双风叶实现双向吸风的风机组件结构更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Claims (21)

1.一种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毛仪包括脱毛仪主体、外壳、第一进风通道及第二进风通道,所述脱毛仪主体内置于所述外壳中;
所述脱毛仪主体包括发热组件及制冷组件,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将所述制冷组件与外界连通以对所述制冷组件进行吸风散热,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将所述发热组件与外界连通以对所述发热组件进行吸风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风机壳体及散热壳体;
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孔,所述制冷组件设于所述进风孔与所述风机壳体之间,外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进风孔及所述制冷组件后被吸入所述风机壳体中以界定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以降低所述制冷组件的温度;
所述散热壳体上设有入风孔,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风机壳体连接并界定一过风腔,所述发热组件设于所述过风腔中,外部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入风孔及所述发热组件后被吸入所述风机壳体中以界定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以降低所述发热组件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用于吸风的风机,所述风机内置于所述风机壳体中;
所述风机壳体进一步包括风机外壳,所述风机外壳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并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所述风机外壳外周侧开设有出风口;
所述制冷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空气流通;
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风机外壳中并转动吸风,外部空气分别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第二进风口被吸入所述风机外壳中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灯管和反光杯,所述灯管置于所述反光杯中;
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反光杯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片状机构,所述片状机构两两界定一散热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热管、制冷片、导热基片及散热片组件,所述散热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散热片,所述导热基片定位于所述散热壳体上,所述热管与所述导热基片连接,所述散热片组件设于所述热管上,所述制冷片嵌设于所述散热壳体上;
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用于冰敷的透光晶体,所述制冷片包括制冷面和发热面,所述发热面与所述导热基片紧贴,所述制冷面与所述透光晶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环形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环形壳体界定一进风腔,所述散热壳体设有至少一入风孔,所述入风孔设于所述进风腔中;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散热壳体卡接,所述环形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环形壳体之间设有用于进风的入风间隙,所述进风腔通过所述入风孔与所述过风腔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所述环形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入风通孔,所述入风通孔与所述过风腔通过所述入风孔连通,外部空气依次从所述入风通孔及所述入风孔被吸入所述过风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外壳进一步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至少一小孔以界定所述第二进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晶体为蓝宝石。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
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被吸入的外部空气与从所述入风孔被吸入的外部空气于所述风机外壳中汇聚并从所述出风孔排出。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横截面面积。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体进一步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为两端互通且中间窄两端宽的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导风机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壳体连接以界定所述过风腔。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滤光镜片及遮光片,所述透光晶体、所述滤光镜片、所述遮光片、所述发热组件及所述散热件依次设于所述散热壳体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晶体与所述滤光镜片之间设有一硅胶密封圈以界定一密封腔体。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毛仪主体进一步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风机壳体连接;
所述电路板组件设有一限位孔,所述风机壳体远离所述制冷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限位孔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件外周侧套设一吸风罩,所述吸风罩对应所述进风孔处设有限风对通孔,所述限风对通孔分别与所述进风孔及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
18.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脱毛仪;
所述风机组件进一步包括风机及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叶、第二风叶及电机,所述风机壳体包括风机外壳,所述风机外壳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并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侧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风机外壳外周侧设有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风机外壳设有一隔离板机构,所述第一风叶及所述第二风叶分设于所述隔离板机构相对的两侧,所述电机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叶连接;
所述制冷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空气流通;外部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被吸入所述风机外壳中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且外部空气从所述第二进风口被吸入所述风机外壳中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隔离板机构界定一第一风腔,所述第二进风口及所述隔离板机构界定一第二风腔;
所述第一风叶设于所述第一风腔中,所述第二风叶设于所述第二风腔中;
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腔对应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机构设有一电机安装槽,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电机安装槽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叶连接;
所述第一风叶包括若干个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以所述转轴为轴心呈螺旋状分布;
所述第二风叶包括若干个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以所述转轴为轴心呈螺旋状分布且与所述第一叶片的朝向反向。
CN202010839726.XA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脱毛仪 Pending CN1119738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9726.XA CN111973884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脱毛仪
JP2023512261A JP2023544964A (ja) 2020-08-19 2020-12-04 脱毛装置
KR1020237009064A KR20230053651A (ko) 2020-08-19 2020-12-04 탈모 장치
EP20950135.2A EP4201479A1 (en) 2020-08-19 2020-12-04 Depilating instrument
AU2020464140A AU2020464140A1 (en) 2020-08-19 2020-12-04 Depilating instrument
PCT/CN2020/133896 WO2022036932A1 (zh) 2020-08-19 2020-12-04 一种脱毛仪
CA3190086A CA3190086A1 (en) 2020-08-19 2020-12-04 Hair-removal apparatus
CN202110582268.0A CN113144436A (zh) 2020-08-19 2021-05-27 一种脱毛仪
US18/170,565 US20230210596A1 (en) 2020-08-19 2023-02-17 Hair-removal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9726.XA CN111973884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脱毛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3884A true CN111973884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52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9726.XA Pending CN111973884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脱毛仪
CN202110582268.0A Pending CN113144436A (zh) 2020-08-19 2021-05-27 一种脱毛仪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2268.0A Pending CN113144436A (zh) 2020-08-19 2021-05-27 一种脱毛仪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10596A1 (zh)
EP (1) EP4201479A1 (zh)
JP (1) JP2023544964A (zh)
KR (1) KR20230053651A (zh)
CN (2) CN111973884A (zh)
AU (1) AU2020464140A1 (zh)
CA (1) CA3190086A1 (zh)
WO (1) WO202203693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1722A1 (zh) * 2020-07-30 2022-02-03 深圳市洋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WO2022036932A1 (zh) * 2020-08-19 2022-02-24 深圳市洋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脱毛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2753A1 (zh) * 2021-11-15 2023-05-19 深圳由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脱毛仪
IL309229A (en) 2021-11-15 2024-02-01 Shenzhen Ulike Smart Electronics Co Ltd Hair removal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572304U (zh) * 2018-10-22 2019-11-01 深圳市美莱雅科技有限公司 高散热效果的冰敷光子脱毛仪
CN209464502U (zh) * 2018-12-04 2019-10-08 中山市金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脱毛仪
ES2952941T3 (es) * 2019-07-07 2023-11-07 Shenzhen Ulike Smart Electronics Co Ltd Dispositivo de depilación portátil
JP3227030U (ja) * 2020-04-21 2020-07-30 株式会社クールプロジェクト 光照射器
CN111973884A (zh) * 2020-08-19 2020-11-24 深圳市洋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脱毛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1722A1 (zh) * 2020-07-30 2022-02-03 深圳市洋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WO2022036932A1 (zh) * 2020-08-19 2022-02-24 深圳市洋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脱毛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01479A1 (en) 2023-06-28
WO2022036932A1 (zh) 2022-02-24
US20230210596A1 (en) 2023-07-06
CN113144436A (zh) 2021-07-23
AU2020464140A1 (en) 2023-04-27
KR20230053651A (ko) 2023-04-21
CA3190086A1 (en) 2022-02-24
JP2023544964A (ja) 2023-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73884A (zh) 一种脱毛仪
CN213606858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1534779U (zh)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CN213609440U (zh) 一种脱毛仪
CN114051366A (zh) 散热机构及脱毛仪
CN214231502U (zh) 脱毛仪
CN213606834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3606833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3910500U (zh) 一种脱毛仪
US20230173298A1 (en) Portable hair-removal apparatus
CN209750149U (zh) 一种双驱动电吹风
CN218552433U (zh) 脱毛仪
CN213606857U (zh)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CN213606856U (zh)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CN114209141B (zh) 一种低损耗飓风筒
CN213606855U (zh)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CN217138249U (zh) 美容仪
CN217138250U (zh) 美容仪
CN219271109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3912002U (zh)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CN217241216U (zh) 散热结构及脱毛仪
CN218784026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脱毛仪
CN214156457U (zh) 一种水离子电吹风机
CN216930634U (zh) 散热机构及脱毛仪
CN219803786U (zh) 一种散热机构冰点脱毛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