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8250U - 美容仪 - Google Patents

美容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8250U
CN217138250U CN202122217458.0U CN202122217458U CN217138250U CN 217138250 U CN217138250 U CN 217138250U CN 202122217458 U CN202122217458 U CN 202122217458U CN 217138250 U CN217138250 U CN 217138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fan
assembl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74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貌家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174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825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4772 priority patent/WO202303554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8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8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容仪,包括打光组件、制冷组件和散热风扇,打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打光组件在第一侧形成有出光口,打光组件内具有与出光口连通的打光通道,打光组件包括设于打光通道的发光件,制冷组件设于打光组件的第二侧,制冷组件包括制冷件,制冷件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冷端表面和热端表面,散热风扇设于制冷组件的背离打光组件的一侧,散热风扇的风扇出口朝向制冷组件设置,以沿着从热端表面到冷端表面的方向,向制冷组件直吹送风,从而加速制冷组件的散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美容仪,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美容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美容仪。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经济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于是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对健康和美的追求上。在这种发展状态下,越来越多的美容仪出现在大众视野。例如可脱毛的美容仪,简称脱毛仪。
脱毛仪主要由打光组件、散热组件和制冷组件等部分组成,打光组件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并作用在皮肤上,能够有效减缓毛发再生长周期,但是,由于打光组件在打光瞬间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因此,相关技术中通常设置制冷组件向打光组件传递冷量,以降低打光组件在工作时产生的温度,延长打光组件的使用寿命,而散热组件主要是对制冷组件进行散热,保证制冷组件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
但是,相关技术中散热组件在对制冷组件进行散热时,散热效果差,导致脱毛仪自身温度升高,一方面缩短了脱毛仪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降低制冷组件的制冷效果,制冷组件无法有效向打光组件传递冷量,导致脱毛仪在脱毛的过程中还会有烫伤用户的风险,降低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美容仪,所述美容仪散热效果好,可有效延长美容仪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美容仪,包括:打光组件,所述打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打光组件在所述第一侧形成有出光口,所述打光组件内具有与所述出光口连通的打光通道,所述打光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打光通道的发光件;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设于所述打光组件的所述第二侧,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件,所述制冷件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冷端表面和热端表面;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制冷组件的背离所述打光组件的一侧,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出口朝向所述制冷组件设置,以沿着从所述热端表面到所述冷端表面的方向,向所述制冷组件直吹送风,从而加速所述制冷组件的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美容仪,通过将散热风扇设置在制冷组件背离打光组件的一侧,使得散热风扇可以沿着从热端表面到冷端表面的方向,直吹制冷组件进行散热,减少散热风扇导出气流的换热时间,尽可能降低吹向制冷组件的气流的温度,进而使得制冷组件在传递冷量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导出,提高制冷组件的制冷效果,以加速对制冷组件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设于所述制冷件的背离所述打光组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制冷件之间,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热端表面配合传热,以加速所述制冷件的热端表面散热,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出口朝向所述第一散热件设置,以加速所述第一散热件散热。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散热件的背离所述散热风扇的厚度一侧表面朝向所述制冷件设置且完全覆盖所述热端表面。
在一些示例中,在与所述制冷件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投影面内,所述风扇出口的正投影覆盖且超出所述制冷组件的正投影。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美容仪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打光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散热风扇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进风侧腔室,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入口通过所述进风侧腔室与所述进风口连通;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打光组件配合,以使所述分隔件、所述壳体、所述散热风扇、所述打光组件之间限定出出风侧腔室,所述制冷组件设于所述出风侧腔室,所述风扇出口通过所述出风侧腔室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制冷组件的至少部分侧表面,和/或所述制冷组件的背离所述打光组件的一侧表面的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出风侧腔室。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美容仪还包括: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位于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制冷件之间,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热端表面配合传热,以加速所述制冷件的热端表面散热;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位于所述散热风扇的背离所述第一散热件的一侧;传热连接件,所述传热连接件包括第一传热端和第二传热端,所述第一传热端与所述第一散热件配合传热,所述第二传热端与所述第二散热件配合传热。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美容仪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打光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散热风扇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风扇为轴流风扇,且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进口朝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二散热件位于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进风口之间,以使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进口朝向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下游。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分隔件包括隔板部,所述隔板部为环形以围绕所述制冷组件的周侧面设置,所述隔板部的外环面与所述壳体密封配合,以使所述隔板部与所述壳体、所述制冷组件、所述散热风扇之间限定出位于所述出风侧腔室内的排风通道。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隔板部围绕所述制冷件的周侧面设置,且位于所述周侧面的厚度中心线的远离所述热端表面的一侧。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面,每个所述侧壁面上均形成有所述出风口,所述排风通道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制冷组件朝向两个所述侧壁面的两侧,每个所述排风通道连通对应侧的所述出风口。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隔板部的朝向所述排风通道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沿着从所述隔板部的内环面到外环面的方向,朝向所述出风口的边缘平滑延伸,以将所述风扇出口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向所述出风口导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美容仪还包括设于所述出光口处的透光冷敷件,所述打光组件包括:热传导件,所述热传导件限定出所述打光通道,所述透光冷敷件与所述热传导件配合传热;透光隔热件,所述透光隔热件设于所述打光通道内,且设于所述发光件与所述透光冷敷件之间,且所述透光隔热件与所述发光件、所述透光冷敷件分别间隔开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打光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打光通道内,且支撑在所述透光隔热件与所述透光冷敷件之间,以使所述支架、所述透光隔热件与所述透光冷敷件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打光通道的腔壁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止挡在所述透光隔热件的背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且所述透光隔热件的背离所述透光冷敷件的一侧与所述打光通道的腔壁之间形成第二隔热腔,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第二隔热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美容仪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美容仪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美容仪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区域Ⅰ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风扇与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等的装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等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组件和分隔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美容仪;
1、壳体;
112、侧壁面;1121、出风口;
121、端壁面;1211、进风口;
13、进风侧腔室;
14、出风侧腔室;
211、第一散热件;
212、第二散热件;
213、传热连接件;2131、第一传热端;2132、第二传热端;
22、散热风扇;222、风扇入口;223、风扇出口;224、风扇风道;
30、制冷组件;
3、制冷件;311、热端表面;321、冷端表面;
4、分隔件;41、隔板部;411、导流面;
5、打光组件;
51、发光件;
52、热传导件;
521、打光通道;5211、第二隔热腔;5212、第一隔热腔;5213、止挡部;
53、透光隔热件;
54、支架;
55、第一侧;522、出光口;
56、第二侧;
6、透光冷敷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美容仪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美容仪100,如图1所示,包括:打光组件5、制冷组件 30和散热风扇22。
其中,如图1所示,打光组件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55和第二侧56。例如在图1 所示的示例中,第一侧55和第二侧56可以是指打光组件5的上侧和下侧。当然,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第一侧55也可以是指打光组件5的左侧,当第一侧55为打光组件5 的左侧时,第二侧56即为打光组件5的右侧;或,第一侧55为打光组件5的前侧,相应地,第二侧56即为打光组件5的后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如图1和图4所示,打光组件5在第一侧55形成有出光口522,打光组件5内具有与出光口522连通的打光通道521,打光组件5包括设于打光通道521的发光件51。制冷组件30设于打光组件5的第二侧56,制冷组件30包括制冷件3,制冷件3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冷端表面321和热端表面311。例如,冷端表面321可以朝向打光组件 5设置且与打光组件5配合传热,以向打光组件5传递冷量。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配合传热”包括但不限于是:直接或间接面接触以实现传热。其中,间接接触可以通过导热件、导热胶等间接接触以提高传热效率。
制冷件3具体可为半导体制冷片、液冷散热器等,其具体结构为本领域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4所示,散热风扇22设于制冷组件30的背离打光组件5的一侧,即散热风扇 22与打光组件5分别位于制冷组件30的相对两侧,例如在图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打光组件5设于制冷组件30的下侧,散热风扇22设于制冷组件30的上侧,从而散热风扇22与打光组件5分别位于制冷组件30的相对两侧。散热风扇22的风扇出口223朝向制冷组件30设置,以沿着从热端表面311到冷端表面321的方向,向制冷组件30直送送风,从而加速制冷组件30的散热。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美容仪100,通过将打光组件5的第一侧55和第二侧56相对设置,且出光口522形成在打光组件5的第一侧55上,制冷组件30 设置在打光组件5的第二侧56,使得出光口522和制冷组件30分别位于打光组件5的相对两侧,这样,在美容仪100通过出光口522出光的过程中不会影响散热,在散热的过程中也不会影响美容仪100的出光,保证了出光和散热的独立性,且在出光的过程中可同步进行散热,降低美容仪100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设置发光件51,在使用美容仪100的过程中,打光组件5中的发光件51适于发出特定波长的光,发光件51发出的光通过出光口522出光并作用在用户的皮肤上,以达到美容的目的。由此可知,本申请在打光组件5的第一侧55形成有出光口522,就是保证发光件51发出的光可通过出光口522从壳体1内发出并作用在用户的皮肤上,出光口522主要起到避让光线的作用,以达到美容的目的。
在一些示例中,发光件51具体可为强脉冲光发射器或氙气灯,其具体结构为本领域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做赘述,发光件51适于发出420-1200nm波长的光,当然,发光件 51不限于只发出上述420-1200nm波长的光,所发出的波长可以依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发光件51发出的光作用在用户的皮肤上,以达到美容的目的。
通过在打光组件5内设置打光通道521,打光通道521为发光件51的设置提供避让空间,通过打光通道521将发光件51设置在打光组件5内,打光组件5可起到保护发光件51的作用,避免外部的尖锐物体掉落在发光件51上对发光件51造成损坏,延长发光件51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避免了外部的灰尘掉落在发光件51上影响发光件51的出光。且打光通道521还为光线的传播起导向作用,发光件51发出的光通过打光通道 521的延伸方向进行传播,直至传播至与打光通道521连通的出光口522处,以避免光线朝向其他位置传播,提高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美容效果。
因打光组件5的发光件51在出光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热量,因此,本申请设置制冷组件30,且在制冷组件30内设置具有冷端表面321和热端表面311的制冷件3,打光组件5相对热端表面311设置在冷端表面321的一侧,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向打光组件5传递冷量,以降低发光件51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一方面延长发光件51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防止打光组件5将热量传递至其他组件而导致用户在使用美容仪100时有灼痛感,提升用户体验。
众所周知,制冷件3在工作的过程中,若想保证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就要保证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散发掉,因此,本申请设置散热风扇22,散热风扇22用于加快气流的流动以达到对制冷组件30进行散热的目的,从而保证制冷件3具有较好的制冷效果,以有效向打光组件5传递冷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将散热风扇22的风扇出口223朝向制冷组件30设置,这样,从风扇出口223导出的气流可直接作用在制冷组件30上,增加散热风扇22导出至制冷组件30上的气流量,并达到直吹的目的,使得制冷组件30能够在较短地时间内被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通过将散热风扇22设于制冷组件30的背离打光组件5的一侧,使得散热风扇22相对于制冷组件3远离打光组件5设置,从而可以具有较大的空间设置散热风扇22和规划散热风道,使得选用较大规格的散热风扇22和设计相对较长的散热风道成为可能,从而提升散热效率。并且,可以尽量减少散热风扇22在对制冷件3进行散热时所附带的热量对打光组件5的影响,使得打光组件5自身的温度不会过高,进一步延长打光组件5的使用寿命,降低美容仪100在使用过程中对皮肤带来的灼痛感,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相关技术,本申请的美容仪100通过将散热风扇22的风扇出口 223朝向制冷组件30设置,风扇出口223导出的气流可直接作用在制冷组件30上,并达到直吹的目的,提高散热效果,从而确保冷端表面321能够有效地向打光组件5传递冷量,降低打光组件5自身的温度,一方面延长打光组件5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避免了用户在使用美容仪100时的灼痛感,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制冷组件30还包括第一散热件211,第一散热件211设于制冷件3的背离打光组件5的一侧,且位于散热风扇22与制冷件3之间,第一散热件211与热端表面311配合传热,以加速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 散热,散热风扇22的风扇出口223朝向第一散热件211设置,以加速第一散热件211 散热。因第一散热件211与热端表面311配合传热,这样,热端表面311产生的热量即可传递至第一散热件211上,以降低热端表面311的温度,达到对热端表面311进行散热的目的,且散热风扇22的风扇出口223朝向第一散热件211设置,从风扇出口223 导出的气流可直接作用在第一散热件211上,并达到直吹的目的,使得第一散热件211 能够在较短地时间内被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由此可知,本申请的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所产生的热量可直接传递至第一散热件211上,散热风扇22在工作的过程中,散热风扇22的风扇出口223正对第一散热件 211出风,以达到对制冷组件30进行散热的目的,保证制冷组件30中的制冷件3能够较为有效地向打光组件5传递冷量。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第一散热件211设于制冷件3的背离打光组件5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散热件211远离冷端表面321设置并靠近热端表面311,第一散热件211 在与热端表面311配合传热的前提下,还可保证第一散热件211所附带的热量不会对打光组件5造成影响,也就是不会导致打光组件5的温度升高,延长打光组件5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一散热件211的背离散热风扇221的厚度一侧表面朝向制冷件3设置且覆盖热端表面311。由此,将第一散热件211覆盖热端表面311设置,可增加第一散热件211和热端表面311之间的传热面积,以便第一散热件211更快速、全面地吸收热端表面311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将第一散热件211设置为与热端表面311贴合、即直接或间接无间隙配合,例如,第一散热件211与热端表面311直接接触,或者,第一散热件211与热端表面311 通过导热胶等间接接触,这样,热端表面311上的热量可充分传递至第一散热件211上,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进而提高效率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与制冷件3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投影面内,风扇出口223的正投影覆盖且超出制冷组件30的正投影。即风扇出口223的正投影覆盖制冷组件30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且风扇出口223的正投影的局部位于制冷组件30的正投影所在区域之外。需要说明的是,风扇出口223的正投影与制冷组件30的正投影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计各自的具体形状。
如此设置,一方面可增加风扇出口223的面积,进而增加出风量;另一方面,当气流从风扇出口223被导出时,确保气流能够全面直吹制冷组件30,以此保证朝向风扇出口223设置的制冷组件30的各处均能被气流吹到,也就是朝向风扇出口223设置的制冷组件30的各处均能被同时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例如,制冷件3的厚度方向可以是图1中所示出的上下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美容仪100还包括壳体1,壳体1上形成有进风口1211和出风口1121。进风口1211和出风口1121可实现壳体1内部的气流与外部常温气流的连通,当散热风扇22启动工作时,外界的常温气流可经进风口1211 进入壳体1内并与壳体1内的气流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经出风口1121排出,保证热量通畅稳定的排出,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打光组件5、制冷组件30和散热风扇22均设于壳体1内。以合理化利用壳体1内部空间,一方面可确保装配完成后的美容仪100结构更加紧凑、小巧,便于收纳和携带,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壳体1还可起到保护上述组件(打光组件5、制冷组件30和散热风扇22)的作用,延长上述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美容仪100的使用成本。
可选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散热风扇22与壳体1之间限定出进风侧腔室13,散热风扇22的风扇入口222通过进风侧腔室13与进风口1211连通。也可以理解为,散热风扇22与壳体1间隔设置形成进风侧腔室13,当外部的常温气流通过进风口1211 进入壳体1内时,至少部分会进入进风侧腔室13,再通过进风侧腔室13进入风扇入口 222,从而保证从进风口1211进入的气流可顺利流动至风扇入口222,在散热风扇22 的作用下,向制冷组件30进行送风,以加速制冷组件30的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美容仪100还包括分隔件4,分隔件4设于壳体1内且与打光组件5配合,以使分隔件4、壳体1、散热风扇22、打光组件5之间限定出出风侧腔室14,制冷组件30设于出风侧腔室14,风扇出口223通过出风侧腔室14与出风口1121连通。出风侧腔室14的形成为气流的排出形成空间,从风扇入口222进入散热风扇22内的气流通过风扇出口223排出后,可通过出风侧腔室14流动至出风口1121处,并通过出风口1121导出至壳体1的外侧,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并且,由于分隔件4、壳体1、散热风扇22、打光组件5之间限定出出风侧腔室 14,从而可以简化结构、提高结构紧凑性,并且将制冷组件30设于出风侧腔室14,使得制冷组件30能够有效利用排风散热。
可选地,制冷组件30的至少部分侧表面暴露于出风侧腔室14。当气流在出风侧腔室14内流动的过程中,可带走暴露在出风侧腔室14内的制冷组件30的侧表面上的热量,进一步对制冷组件30进行散热。当然,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制冷组件30的外表面上包裹导热层,导热层暴露于出风侧腔室14内,此时,制冷组件30可以利用导热层借助排风散热,从而实现有效散热。
可选地,制冷组件30的背离打光组件5的一侧表面的至少部分暴露于出风侧腔室14。当气流在出风侧腔室14内流动的过程中,可带走暴露在出风侧腔室14内的制冷组件30部分表面上的热量,进一步对制冷组件30进行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快速地将制冷组件30上的热量导出,提高散热效率,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将制冷组件30的部分侧表面以及制冷组件30背离打光组件5的一侧表面的至少部分均暴露在出风侧腔室14,从而更好地保证气流在出风侧腔室14内流动时,可同时将制冷组件30的部分侧表面上的热量以及制冷组件30背离打光组件5的一侧表面上的部分热量导出至壳体1外。
可选地,如图1、图4和图7所示,美容仪100包括第一散热件211、第二散热件 212和传热连接件213,第一散热件211第一散热件211位于散热风扇22与制冷件3之间,第一散热件211与热端表面311配合传热,以加速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散热。第二散热件212位于散热风扇22的背离第一散热件211的一侧,传热连接件213包括第一传热端2131和第二传热端2132,第一传热端2131与第一散热件211配合传热,第二传热端2132与第二散热件212配合传热。
也就是说,传热连接件213的一端与第一散热件211配合传热,传热连接件213的另一端与第二散热件212配合传热,这样,热端表面311传递至第一散热件211上的热量即可通过传热连接件213传递至第二散热件212上,因第二散热件212设置在散热风扇22背离第一散热件211的一侧,由此可保证热量朝向远离热端表面311的方向进行传递,减少热量对热端表面311的影响,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第二散热件212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进风侧腔室13,从进风口1211进入进风侧腔室13的常温气流可作用在第二散热件212上与第二散热件212进行换热,达到对第二散热件212进行散热的目的,从而减少壳体1内部的热量,达到对壳体1的内部进行降温的目的,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第一散热件211、第二散热件212和传热连接件213均设于壳体1内,一方面壳体1用于保护第一散热件211、第二散热件212和传热连接件213,延长第一散热件211、第二散热件212和传热连接件213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小第一散热件 211和第二散热件212之间的距离,提高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散热件211、第二散热件212的材质不限,例如可以为铝合金部件或者铜合金部件等。
可选地,第一传热端2131穿设于第一散热件211,并由第一散热件211的表面显露出,以与制冷件3配合传热。增加第一传热端2131与第一散热件211的接触面积,确保第一散热件211上的热量可快速传递至第一传热端2131上,从而提高散热效率,且显露出的第一传热端2131可直接与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配合传热,这样制冷件3 上的部分热量即可直接传递至第一传热端2131上,无需先传递至第一散热件211上,随后再通过第一散热件211传递至第一传热端2131上,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第二传热端2132穿设于第二散热件212。增加第二传热端2132与第二散热件212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从第一散热件211和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传递至第二传热端2132的热量可通过第二传热端2132快速传递至第二散热件212上,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如图7所示,传热连接件213为多个,多个传热连接件213间隔设置。多个传热连接件213可分别吸收第一散热件211以及热端表面311上不同位置处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可选地,传热连接件213可为实心管或适于填充传热介质的空心管,以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当传热连接件213为适于填充传热介质的空心管时,空心管内填充的传热介质是冷却水、冷却液或冷却气体中的一种,以加速热量传递,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第二散热件212上形成有贯穿的气流间隙。气流间隙可增加第二散热件212 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通风散热效率,并保证从进风口1211进入进风侧腔室13的气流可顺利穿过第二散热件212朝向出风口1121的方向流动。在具体的示例中,第二散热件212可由多个散热鳍片间隔设置而成,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之间形成贯穿的气流间隙。在散热的过程中,散热风扇22运转,以加快导出第二散热件212上的热量。当然,在另一示例中,也可在第二散热件212上可设多个贯穿的通孔作为气流间隙,以增加第二散热件212与气流的接触面积。
可选地,如图2所示,美容仪100还包括壳体1,壳体1上形成有进风口1211和出风口1121,打光组件5、制冷组件30和散热风扇22均设于壳体1内,散热风扇22为轴流风扇,且散热风扇22的风扇进口朝向进风口1211设置,第二散热件212位于散热风扇22与进风口1211之间,以使散热风扇22的风扇进口朝向第二散热件212设置,出风口1121位于第一散热件211的下游。从进风口1211进入壳体1内的气流可朝向散热风扇22的风扇进口流动,因第二散热件212位于散热风扇22与进风口1211之间,朝向散热风扇22的风扇进口流动的气流可流经第二散热件212进行换热,达到对第二散热件212进行散热的目的,换热后的气流在通过出风口1121流至壳体1外部,从而降低壳体1内的温度。
可选地,如图6所示,传热连接件213由散热风扇22的外部绕过。因第一散热件 211位于散热风扇22与制冷件3之间且第二散热件212设于散热风扇22背离第一散热件211的一侧,可以理解为,散热风扇22设置在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之间,沿散热风扇22的外部绕过的传热连接件213可以避让散热风扇22,保证散热风扇 22可准确地设置在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之间,这样,可确保装配完成后的美容仪100结构紧凑、小巧,便于收纳和携带,提升用户体验,且减小散热风扇22、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之间的间距,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散热风扇22的风扇入口222正对第二散热件212设置,散热风扇22的风扇出口223正对第一散热件211设置,且散热风扇22还包括从风扇入口222延伸到风扇出口223的风扇风道224(风扇风道224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7)。在散热风扇22运转的过程中,从进风口1211进入壳体1内的气流首先对第二散热件212上的热量进行换热,随后再通过风扇入口222进入散热风扇22内,散热风扇22内的风扇风道224用于限定气流的流动路径,以对气流的流动起导向作用,确保从风扇入口222进入散热风扇22内的气流可顺利从风扇出口223中流出,并作用在第一散热件211上,以对第一散热件211进行散热,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如图8所示,分隔件4包括隔板部41,隔板部41为环形以围绕制冷组件 30的周侧面设置,隔板部41的外环面与壳体1密封配合(包括直接接触地密封配合、以及间接接触地密封配合),以使隔板部41与壳体1、制冷组件30、散热风扇22之间限定出位于出风侧腔室14内的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用于限定气流的流动方向,在散热风扇22的作用下,确保出风侧腔室14内的气流可沿着排风通道的延伸方向进行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围设在制冷组件30周侧的隔板部41,且隔板部41的外环面与壳体1密封配合,隔板部41、制冷组件30和壳体1配合,用于限定气流的流动方向,结合图2和图4所示,当气流从风扇出口223中流出,并朝向隔板部41流动时,流动至隔板部41处的气流无法流动至打光组件5上,从而保证出风侧腔室14内的热量不会流动至打光组件5上对打光组件5造成影响,由此保证打光组件5自身的温度不会过高,进一步延长打光组件5的使用寿命,并最大化降低美容仪100在使用过程中对皮肤带来的灼痛感,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结合图4和图8所示,隔板部41围绕制冷件3的周侧面设置,且位于周侧面的厚度中心线的远离热端表面311的一侧。也就是说,隔板部41相对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靠近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设置,以充分利用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的冷量,对打光组件5进行降温,改善冷量向排风通道流失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分隔件4相对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远离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设置,以增加分隔件4 与热端表面311之间的距离,尽量避免热端表面311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分隔件4上,达到阻隔热端表面311向打光组件5传热的目的,进一步延长打光组件5的使用寿命,并提升用户体验。其中,可选用非导热材料制作分隔件4,以提高隔热效果。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结构优化,使得分隔件4可以采用导热材料加工而成。
可选地,如图2所示,壳体1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面112,每个侧壁面112上均形成有出风口1121,排风通道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制冷组件30朝向两个侧壁面 112的两侧,每个排风通道连通对应侧的出风口1121。两个排风通道可同时对制冷组件 30的两侧进行散热,使得热端表面311上的热量能及时被导出,且两个出风口1121可极大地提升壳体1内部被导出的热量,提升美容仪100的散热性能,并且由于美容仪100 的散热性能提高,美容仪100的工作温度降低,用户在使用美容仪100时不会因美容仪 100发烫而影响用户体验。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还包括端壁面121,进风口1211形成在端壁面 121上。气流通过端壁面121流入壳体1内,以对壳体1内的热量进行散热,随后通过侧壁面112上的出风口1121流出壳体1,达到散热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将进风口1211设置在端壁面121上,出风口1121设置在侧壁面112上,还可增加进风口1211与出风口1121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气流在壳体1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如图4所示,隔板部41的朝向排风通道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导流面411,导流面411沿着从隔板部41的内环面到外环面的方向,朝向出风口1121的边缘平滑延伸,以将风扇出口223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向出风口1121导流。导流面411用于提高散热效率,当散热风扇22对制冷组件30进行散热时,壳体1内的热量可通过导流面411快速朝向出风口1121吹出。朝向出风口1121的边缘平滑延伸的导流面411不会对气流的流动造成阻隔,随后再通过壳体1上的出风口1121传递至壳体1的外部,达到散热的目的,并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美容仪100还包括设于出光口522处的透光冷敷件6。透光冷敷件6适于与用户皮肤直接接触,提升用户体验。
在具体的示例中,透光冷敷件6设于出光口522处且由出光口522显露,便于与用户的皮肤接触。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打光组件5包括热传导件52,热传导件52限定出打光通道521,透光冷敷件6与热传导件52配合传热。热传导件52用于将自身的冷量传递至透光冷敷件6上,避免透光冷敷件6烫伤用户,从而减缓透光冷敷件6与用户皮肤接触时的刺痛感,达到冷敷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冷敷并不是指温度达到0℃,只要保证透光冷敷件6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用户体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感到透光冷敷件6发烫。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热传导件52设于制冷件3的背离第一散热件211 的一侧,且热传导件52的一端直接或间接接触冷端表面321,热传导件52的另一端直接或间接接触透光冷敷件6,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通过热传导件52向透光冷敷件6 传递冷量。以对透光冷敷件6进行降温,当透光冷敷件6与用户的皮肤接触时,避免透光冷敷件6烫伤用户,从而减缓透光冷敷件6与用户皮肤接触时的刺痛感,达到冷敷的效果。
可选地,透光冷敷件6可选用蓝宝石制成,第一方面,蓝宝石具有优异的透光性,确保发光件51发出的光可通过透光冷敷件6作用在用户皮肤上,达到美容的目的;第二方面,蓝宝石具有较高的热传递系数,当热传导件52向透光冷敷件6传递冷量时,蓝宝石能够有效接收冷量并传递至用户皮肤上,缓解用户美容时皮肤的疼痛感及灼热感;第三方面,蓝宝石的硬度极高,加工完成后不易划伤、变形,延长透光冷敷件6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热传导件52内限定出打光通道521,发光件51设置在打光通道521内,当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向热传导件52传递冷量时,热传导件52会将部分冷量传递至打光通道521内,以对发光件51降温,在延长发光件51使用寿命的用时,还避免了发光件51向其他组件传热,从而避免用户在使用美容仪100时被烫伤的风险。
由此可知,本申请通过设置热传导件52,既能延长发光件51的使用寿命,又能对透光冷敷件6进行降温。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打光组件5包括透光隔热件53,透光隔热件53设于打光通道521内,且设于发光件51与透光冷敷件6之间。透光隔热件53一方面用于过滤特定波长的光波,另一方面用于阻隔热量的传递,在阻隔热量传递的过程中,一方面降低发光件51在发光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透光冷敷件6上,减缓透光冷敷件6 与用户皮肤接触时的刺痛感;另一方面,避免热传导件52传递至透光冷敷件6上的冷量传递至发光件51上,避免冷量损失,提高制冷效果,以有效延长发光件51的使用寿命并达到冰敷的效果。
可选地,如图4所示,透光隔热件53与发光件51、透光冷敷件6分别间隔开设置。增加发光件51和透光冷敷件6之间的距离,避免热量的相互传递,且上述设置还可减少发光件51传递至透光隔热件53上的热量,并减少透光冷敷件6传递至透光隔热件53 上的冷量,进一步阻隔热量的传递。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打光组件5还包括支架54,支架54的至少部分位于打光通道521内,且支撑在透光隔热件53与透光冷敷件6之间,以使支架54、透光隔热件53与透光冷敷件6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5212。支架54保证透光隔热件53与透光冷敷件6之间能够可靠地具有一定的间距,这样,可有效避免透光隔热件53向透光冷敷件6传递热量,从而减缓透光冷敷件6与用户皮肤接触时的刺痛感,达到冷敷的效果。
可选地,第一隔热腔5212的侧壁上设置有反光件,反光件用于将从透光隔热件53处导出的光线汇聚在透光冷敷件6处,并通过透光冷敷件6传递至用户皮肤上,降低光损失,提高美容效果。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打光通道521的腔壁包括止挡部5213,止挡部5213止挡在透光隔热件53的背离支架54的一侧。也就是说,透光隔热件53的一侧设置有支架54,透光隔热件53的另一侧设置有止挡部5213,止挡部5213和支架54配合用于对透光隔热件53进行限位,保证透光隔热件53在打光通道521内位置稳定,能够有效隔绝热量的传递。
在一些示例中,止挡部5213可一体成型在打光通道521的腔壁上,这样就无需在打光通道521内单独安装定位件以形成止挡部5213,有效简化打光组件5的结构,并实现对透光隔热件53的限位。
可选地,如图4所示,透光隔热件53的背离透光冷敷件6的一侧与打光通道521 的腔壁之间形成第二隔热腔5211,发光件51设于第二隔热腔5211。也就是说,发光件 51设置在第二隔热腔5211内,第一隔热腔5212设置在第二隔热腔5211和透光冷敷件 6之间,将发光件51限定在第二隔热腔5211内,第一方面,确保发光件51靠近制冷件 3设置,提高制冷效果;第二方面,第二隔热腔5211可起到保护发光件51的作用,延长发光件51的使用寿命;第三方面,可增加发光件51与透光冷敷件6之间的距离,减小发光件51自身的热量对透光冷敷件6的影响,进一步减缓透光冷敷件6与用户皮肤接触时的刺痛感。
可选地,第二隔热腔5211的侧壁上也设置有反光件,反光件用于将发光件51发出的光汇聚在透光隔热件53处,进一步降低光损失,提高美容效果。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示例中美容仪100的结构。
如图1所示,美容仪100可以包括:壳体1、第一散热件211、第二散热件212、传热连接件213(传热连接件213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6)、散热风扇22、制冷组件30、分隔件4、打光组件5和透光冷敷件6。
其中,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面112以及端壁面121,每个侧壁面112上均形成有出风口1121,进风口1211形成在端壁面121上。
分隔件4设于壳体1内,且分隔件4的隔板部41为环形以围绕制冷组件30的周侧面设置,以使分隔件4、壳体1、散热风扇22、打光组件5之间限定出出风侧腔室14。
如图1所示,打光组件5包括发光件51、热传导件52、透光隔热件53、支架54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55、第二侧56,发光件51设置在热传导件52限定出的打光通道 521内,适于发出通过第一侧55上的出光口522发出特地波长的光,透光冷敷件6与热传导件52配合传热,透光隔热件53设于打光通道521内并位于发光件51与透光冷敷件6之间,支架54支撑在透光隔热件53与透光冷敷件6之间。
制冷组件30设于打光组件5的第二侧56,包括制冷件3,制冷件3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冷端表面321和热端表面311,冷端表面321朝向打光组件5设置且与打光组件5配合传热,以向打光组件5传递冷量。
制冷组件30的部分侧表面以及制冷组件30背离打光组件5的一侧表面的至少部分均暴露在出风侧腔室14。
散热风扇22设于制冷组件30的背离打光组件5的一侧,散热风扇22的风扇出口223朝向制冷组件30设置,在与制冷件3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投影面内,风扇出口223 的正投影覆盖且超出制冷组件30的正投影,以向制冷组件30直吹送风,从而加速制冷组件30的散热。
第一散热件211设于散热风扇22与制冷件3之间,用于与热端表面311配合传热,且第一散热件211完全覆盖且直接或间接贴合热端表面311,以加速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散热。
第二散热件212设于散热风扇22的背离第一散热件211的一侧,传热连接件213 设于壳体1内且包括第一传热端2131和第二传热端2132,第一传热端2131与第一散热件211配合传热,第二传热端2132与第二散热件212配合传热。
图7中显示了两个传热连接件213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上面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三个或者更多个传热连接件213 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美容仪100的其他构成例如制冷件3的制冷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光组件,所述打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打光组件在所述第一侧形成有出光口,所述打光组件内具有与所述出光口连通的打光通道,所述打光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打光通道的发光件;
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设于所述打光组件的所述第二侧,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件,所述制冷件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冷端表面和热端表面;
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制冷组件的背离所述打光组件的一侧,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出口朝向所述制冷组件设置,以沿着从所述热端表面到所述冷端表面的方向,向所述制冷组件直吹送风,从而加速所述制冷组件的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
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设于所述制冷件的背离所述打光组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制冷件之间,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热端表面配合传热,以加速所述制冷件的热端表面散热,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出口朝向所述第一散热件设置,以加速所述第一散热件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背离所述散热风扇的厚度一侧表面朝向所述制冷件设置且完全覆盖所述热端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制冷件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投影面内,所述风扇出口的正投影覆盖且超出所述制冷组件的正投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打光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散热风扇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进风侧腔室,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入口通过所述进风侧腔室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打光组件配合,以使所述分隔件、所述壳体、所述散热风扇、所述打光组件之间限定出出风侧腔室,所述制冷组件设于所述出风侧腔室,所述风扇出口通过所述出风侧腔室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的至少部分侧表面,和/或所述制冷组件的背离所述打光组件的一侧表面的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出风侧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位于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制冷件之间,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热端表面配合传热,以加速所述制冷件的热端表面散热;
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位于所述散热风扇背离所述第一散热件的一侧;
传热连接件,所述传热连接件包括第一传热端和第二传热端,所述第一传热端与所述第一散热件配合传热,所述第二传热端与所述第二散热件配合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打光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散热风扇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风扇为轴流风扇,且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进口朝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二散热件位于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进风口之间,以使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进口朝向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下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括隔板部,所述隔板部为环形以围绕所述制冷组件的周侧面设置,所述隔板部的外环面与所述壳体密封配合,以使所述隔板部与所述壳体、所述制冷组件、所述散热风扇之间限定出位于所述出风侧腔室内的排风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部围绕所述制冷件的周侧面设置,且位于所述周侧面的厚度中心线的远离所述热端表面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面,每个所述侧壁面上均形成有所述出风口,所述排风通道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制冷组件朝向两个所述侧壁面的两侧,每个所述排风通道连通对应侧的所述出风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部的朝向所述排风通道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沿着从所述隔板部的内环面到外环面的方向,朝向所述出风口的边缘平滑延伸,以将所述风扇出口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向所述出风口导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仪还包括设于所述出光口处的透光冷敷件,所述打光组件包括:
热传导件,所述热传导件限定出所述打光通道,所述透光冷敷件与所述热传导件配合传热;
透光隔热件,所述透光隔热件设于所述打光通道内,且设于所述发光件与所述透光冷敷件之间,且所述透光隔热件与所述发光件、所述透光冷敷件分别间隔开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光组件还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打光通道内,且支撑在所述透光隔热件与所述透光冷敷件之间,以使所述支架、所述透光隔热件与所述透光冷敷件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光通道的腔壁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止挡在所述透光隔热件的背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且所述透光隔热件的背离所述透光冷敷件的一侧与所述打光通道的腔壁之间形成第二隔热腔,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第二隔热腔。
CN202122217458.0U 2021-09-13 2021-09-13 美容仪 Active CN217138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7458.0U CN217138250U (zh) 2021-09-13 2021-09-13 美容仪
PCT/CN2022/074772 WO2023035547A1 (zh) 2021-09-13 2022-01-28 美容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7458.0U CN217138250U (zh) 2021-09-13 2021-09-13 美容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8250U true CN217138250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59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7458.0U Active CN217138250U (zh) 2021-09-13 2021-09-13 美容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8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36932A1 (zh) 一种脱毛仪
WO2021003950A1 (zh)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CN114051366A (zh) 散热机构及脱毛仪
CN213606858U (zh) 一种脱毛仪
WO2021196506A1 (zh) 一种脱毛仪以及半导体制冷片
CN217138250U (zh) 美容仪
CN210901827U (zh) 一种脱毛仪手柄
CN218552433U (zh) 脱毛仪
CN111821019A (zh) 双冷却通道的脱毛仪
CN217138248U (zh) 美容仪
WO2023035547A1 (zh) 美容仪
CN217138253U (zh) 脱毛仪
CN112515318A (zh) 一种脱毛仪手柄
CN216136023U (zh) 脱毛仪
CN213190053U (zh) 脱毛仪
CN213910500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3609440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6962614U (zh) 美容仪
CN217138249U (zh) 美容仪
CN113729930A (zh) 一种脱毛仪
CN216933446U (zh) 美容仪
CN216253654U (zh) 美容仪
CN219461384U (zh) 脱毛装置
CN217447994U (zh) 一种冷却驱动件及具有该冷却驱动件的脱毛仪
CN219461386U (zh) 一种美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