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3654U - 美容仪 - Google Patents

美容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3654U
CN216253654U CN202122216532.7U CN202122216532U CN216253654U CN 216253654 U CN216253654 U CN 216253654U CN 202122216532 U CN202122216532 U CN 202122216532U CN 216253654 U CN216253654 U CN 216253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heat
heat dissipatio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65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貌家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165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3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3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3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的美容仪,包括:壳体,其包括出光区域且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打光组件,设于壳体内且限定出光源腔,打光组件包括设在光源腔内的发光件,发光件通过出光区域出光,光源腔的进风端与进风口之间形成相通的第一风道,光源腔构成第二风道,光源腔的出风端与出风口之间形成相通的第三风道;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设在壳体内,散热风扇用于驱动气流从进风口吸入第一风道,流入第一风道的气流至少部分经第二风道流向第三风道,且流入第三风道的气流自出风口排出;散热器,散热器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风道内。该美容仪中打光组件在至少部分散热器之前被气流吸热,有利于打光组件保持较低温度,而之后气流流经散热器,提高美容仪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美容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美容仪。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经济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也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于是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对健康和美的追求。在这种发展状态下,越来越多的美容仪出现在大众视野。例如可脱毛的美容仪,简称脱毛仪。
相关技术中,美容仪的散热组件包括鳍片,鳍片设置于风道的前侧,气流经过鳍片后再流经灯管,将灯管产生的热量带走,以降低灯管的温度,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但是经过鳍片升温后的气流,对灯管的降温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美容仪,通过优化内部结构排布,提升对发光件的降温保护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美容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出光区域,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打光组件,所述打光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打光组件内限定出光源腔,所述打光组件包括发光件,所述发光件设在所述光源腔内,所述发光件适于通过所述出光区域出光,所述光源腔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相连通的第一风道,所述光源腔构成第二风道,所述光源腔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相连通的第三风道;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风扇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第一风道,流入所述第一风道的气流至少部分经所述第二风道流向所述第三风道,且流入所述第三风道的气流自所述出风口排出;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风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美容仪,通过在打光组件内形成第二风道,第二风道通过第一风道与进风口相连通,第二风道通过第三风道与出风口相连通,这样散热风扇运转后,气流可流经第二风道,将打光组件的热量尽可能多地带走。同时散热器的设置可以吸收美容仪内部件的热量,由于散热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风道内,气流在对打光组件吸热后还能流经散热器吸热,这样打光组件在至少部分散热器之前被气流吸热,有利于打光组件保持较低温度,而之后气流流经散热器,充分利用气流的吸热能力,提高美容仪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大体呈U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第四风道,所述第四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吸入所述第一风道的气流部分从所述第四风道进入所述第三风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美容仪还包括:制冷件,所述制冷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制冷件具有冷端和热端,所述冷端与所述打光组件配合以形成热传递,所述热端与所述第四风道的风道壁相连或所述热端显露于所述第四风道内以形成热传递。
可选地,所述第四风道的过流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风道的过流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用于与所述打光组件相配合以导热;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设在所述第三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间隔开设置,所述散热器还包括传热连接件,所述传热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件,所述传热连接件弯折后连接所述第二散热件。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第四风道,所述第四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进入所述第一风道的气流至少部分从所述第四风道进入所述第三风道,所述第一散热件的远离所述打光组件的一侧显露于所述第四风道。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一端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四风道的相连处;或者,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间隔开,二者延伸线相交处位于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四风道的相连处。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一导引筋,所述第一导引筋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邻近所述第一风道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风道延伸,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通过所述第一导引筋分流至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四风道。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导引筋,所述第二导引筋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邻近所述第三风道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三风道延伸,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四风道内出风沿所述第二导引筋合流流入所述第三风道。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引筋和第二导引筋在邻近彼此的一端均设有挡筋,所述挡筋沿朝向所述打光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散热件卡在两所述挡筋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间隔开设置,所述散热器还包括传热连接件,所述传热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件相连,所述传热连接件伸至所述第二风道的出口端,并从所述第二导引筋的远离所述第一导引筋的一侧弯折,以连接所述第二散热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美容仪还包括:制冷件,所述制冷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制冷件具有冷端和热端,所述冷端与所述打光组件配合以形成热传递,所述热端与所述散热器配合以形成热传递。
具体地,所述制冷件为片状,所述散热器包括片状的第一散热件,所述制冷件在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为所述冷端和所述热端,所述第一散热件贴在所述热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第四风道,所述第四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所述制冷件和所述第一散热件依次夹在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四风道之间,所述第一散热件的远离所述制冷件的一侧显露于所述第四风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设在所述第三风道内,所述第二散热件包括至少一个鳍片,所述鳍片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游。
具体地,所述第三风道为细长状,所述鳍片沿所述第三风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鳍片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第三风道长度的二分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为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离心风扇沿轴向进风且沿径向出风,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离心风扇的相邻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扁平状,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或者邻近所述上表面设置,所述出光区域位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光组件还包括:热传导件,所述热传导件在朝向所述出光区域的一侧敞开,所述发光件设在所述热传导件内,所述热传导件用于传导热量;透光隔热件,所述透光隔热件位于所述热传导件敞开的一侧,以与所述热传导件之间形成所述光源腔。
具体地,所述打光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发光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热传导件相连。
具体地,所述热传导件的相对两端敞开,所述打光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热传导件间隔开的卡架,所述卡架位于所述热传导件的两端,所述发光件安装在所述卡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美容仪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美容仪一个方向的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美容仪另一个方向的截面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美容仪在隐藏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另一方面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结构的分解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打光组件及制冷件的分解图。
图8是另一实施例的美容仪的立体图。
图9是另一实施例的美容仪在隐藏壳体后的截面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美容仪的分解图。
图11是图9中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美容仪;
1、壳体;
111、安装开口;1121、出风口;1211、进风口;118、扣件;
181、第一导引筋;182、第二导引筋;183、挡筋;1831、第一挡筋;1832、第二挡筋;
2、散热组件;
21、散热器;
211、第一散热件;2115、第一插孔;
212、第二散热件;2121、鳍片;
213、传热连接件;2131、第一直段;2132、第二直段;2133、弯折段;
22、散热风扇;
3、制冷件;311、热端表面;321、冷端表面;
5、打光组件;
51、发光件;
52、热传导件;5212、隔热腔;522、出光口;
523、第一导冷部;524、第二导冷部;
53、透光隔热件;541、第一反光件;542、第二反光件;
55、支撑框;551、支撑凹槽;
58、安装支架;59、卡架;
6、透光冷敷件;
71、第一风道;72、第二风道;73、第三风道;74、第四风道;
81、内座;811、下壳部;812、接管;813、风道管;82、对接壳;
9、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美容仪100。
参阅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美容仪100,包括:壳体1、打光组件5和散热组件2。
壳体1包括出光区域,打光组件5设于壳体1内,打光组件5包括发光件51,发光件51适于通过出光区域出光。出光区域指的是壳体1上,可以让打光组件5的光线射出的区域,出光区域可以是壳体1上的开口(如后文提及的安装开口111),也可以将壳体1的一部分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该透明材料区构成出光区域。
可选地,本申请的美容仪100可以是脱毛仪,也可以是其他在美容过程中会使用打光组件5的仪器。
发光件51适于发出特定波长的光,发光件51发出的光通过出光区域出光并作用在用户的皮肤上,达到美容的目的。在一些示例中,发光件51可选用灯管,也可选用其他可发出特定波长光的发光件51,具体类型本申请不做限制。为方便后文结构描述,这里称打光组件5整体的出光方向为第一方向,即打光组件5的出光沿第一方向输出。
打光组件5内限定出光源腔,发光件51设在光源腔内。光源腔的进风端与进风口1211之间形成相连通的第一风道71,光源腔构成第二风道72,光源腔的出风端与出风口1121之间形成相连通的第三风道73。也就是说,壳体1内,进风口1211、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即光源腔)、第三风道73和出风口1121是依次连通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器21和散热风扇22。散热风扇22设在壳体1内,散热风扇22用于驱动气流从进风口1211吸入第一风道71,流入第一风道71的气流至少部分经第二风道72流向第三风道73,流入第三风道73的气流自出风口1121排出。散热器2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风道73内,即散热器21可以全部位于第三风道73内,散热器21也可以仅部分位于第三风道73内。当散热器21有一部分位于第三风道73内时,散热器21另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在第二风道72,或者不在任一风道内。散热器21是将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转移以避免影响部件正常工作的装置,本申请方案中散热器21采用的是风冷散热器。散热器21利用其较高的导热性能吸收热量,再利用其与空气的接触将热量发散至空气中。
也就是说,壳体1内具有散热风道,散热风道连通出风口1121和进风口1211。在散热风扇22工作的过程中,外界的常温空气经进风口1211进入壳体1中的散热风道内,随后沿着散热风道的延伸方向流动以带走热量,气流带着热量从出风口1121排出。实际上散热风道可以有一条流通路径,也可以有至少两条流通路径。例如图2所示的为一条流通路径的散热风道,为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第三风道73。又如图9所示的为两条流通路径的散热风道,一条为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第三风道73,另一条为第一风道71->第四风道74->第三风道73。本文中之所以将一个流通路径划分成多段,是为方便参照各风道描述部件的位置和布局。
本申请中光源腔指的是打光组件5的内有发光件51且能流通空气的腔室,第二风道72包括光源腔,第二风道72的长度不小于光源腔的长度,这里的长度指的是沿气流流动方向的路径长度。第二风道72上游,如果有气流分流,则该分流处为第二风道72的进风端,进风口1211至分流处之间为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下游,如果有气流合流,则该合流处为第二风道72的出风端,出风口1121至合流处之间为第三风道73。下文提及的第四风道74,它属于另一条流通路径并与第二风道72并联,第四风道74的进风端在上述气流分流处,第四风道74的出风端在上述气流合流处。本文中涉及到图9相关的实施例,满足这种划分方式。
当散热风道仅有一条流通路径,第二风道72的上下游没有分流或合流时,此时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和第三风道73的划分位置,满足两个条件即可:条件一、第二风道72包括光源腔,条件二、第三风道73内存在散热器21的至少部分。本文中涉及到图2相关的实施例,满足这种划分方式。进一步地,由于图2中散热风扇22连接进风口1211,散热风扇22朝向第二风道72出风,散热器21包括临近出风口1121的第二散热件212,下文在涉及图2的相关实施例中,可以将从进风口1211到散热风扇22的出风端划分为第一风道71,将散热风道中设有第二散热件212的部分、从第二散热件212到出风口1121的部分都划为第三风道73,第一风道71和第三风道73之间的部分划为第二风道72。
在本申请中,打光组件5和散热组件2均设置在壳体1内,一方面,上述组件不占用壳体1以外空间,确保美容仪100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便于收纳、携带;另一方面,壳体1可起到保护上述组件的作用,在美容仪100使用的过程中,外部坚硬物体不会对上述组件造成损伤,延长上述组件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美容仪100的使用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中散热器21的设计,可以让其快速吸收美容仪100内发热器件(具体不限)的热量,然后将热量发散到空气中,或者将热量通过壳体1向外传输,利用壳体发散到外部空气中,这样尽可能避免美容仪100内发热器件过热导致损坏,也尽可能避免发热器件将热量传输至其他器件导致损坏。
本申请中散热风扇22配合各风道的设计,让气流可以吹进光源腔,并带走发光件51的热量。这里从进风口1211,依次至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即光源腔)、第三风道73,最后至出风口1121,三风道的设计,可以让风道流经美容仪100内大部分发热器件,这样可以让美容仪100内大部分发热器件都能得到散热。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打光组件5内形成第二风道72,第二风道72通过第一风道71与进风口1211相连通,第二风道72通过第三风道73与出风口1121相连通,这样散热风扇22运转后,吸入的气流可流经第二风道72,将打光组件5的热量尽可能多地带走,尤其可较大程度避免发光件51过热而损坏。同时散热器21的设置可以吸收美容仪100内部件的热量,由于散热器2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风道73内,气流在对打光组件5吸热后还能流经散热器21吸热,充分利用气流的吸热能力,提高美容仪100的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将散热器21置于第一风道71,即散热器21位于光源腔的上游,由于散热器21会吸收发热器件的大量热量,流经散热器21的气流温度会快速上升,导致气流在进入光源腔后温度已经较高,对发光件51的降温效果有限。而本申请中,至少部分散热器21位于光源腔的下游,即气流先进入光源腔后流向该部分散热器21,气流进入光源腔前吸热量还较少,能保持较低温度,使光源腔尤其发光件51不致温度过高。这样从第二风道72排出的气流温度还不太高,该气流流经散热器21时仍能吸收大量热。因此本申请的排布,既能让打光组件5维持较低温度,又能充分发挥散热组件2的散热能力。
本申请中之所以这种散热方式效果突出,也在于它能匹配适应本申请的打光组件5和散热器21的结构、散热方式。
具体而言,打光组件5的热量主要来源自发热器件通电后的自发热,如发光件51发光的同时还会升温,发光件51的热量主要以热辐射方式传递至整个光源腔,发光件51也可以将热量传导至周围部件。光源腔内有气流流动时,会将光源腔内较高温度的空气置换成新鲜的低温空气,低温空气与发光件51之间热量交换,让发光件51不致过热。由于发光件51的表面积不大,发光件51与气流接触面积不大,因此温差对于发光件51散热速度的影响比重更大。
而散热器21通常是利用导热系数较大的缘故,在与发热器件接触后可以快速吸收发热器件的热量。散热器21通常表面较大(相对发热件51其表面积大得多),可以将热量与周围空气互换。而且由于散热器21表面积较大,散热器21表面的气流流量、流速对于散热器21散热速度的影响比重更大。因此从光源腔内排出的气流,即使已经吸收了打光组件5较多热量,在流经散热器21后,仍能带走较多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美容仪100还包括:制冷件3,制冷件3设于壳体1内,制冷件3具有冷端和热端,冷端与打光组件5接触。有的方案里制冷件3为半导体制冷件,基于帕尔帖原理,半导体制冷件通电后从冷端吸收热量从热端释放热量。半导体制冷件的原理为现有技术,这里不作赘述。还有的方案中,制冷件为液冷散热器,液体在循环中将热量进行转移。制冷件3的形状这里不作具体限制,制冷件3的冷端向打光组件5传递冷量,或者打光组件5的热量传导至制冷件3,从而降低打光组件5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
可选地,制冷件3的热端可以设置在散热风道内,散热风道内气流流经制冷件3的热端,从而带走制冷件3的热量,再将热量从出风口1121排出,达到散热的目的。当然本申请方案不限于此,有的方案中制冷件3的热端可以与壳体1接触,或者伸至壳体1表面以散热。
具体地,制冷件3的热端与散热器21配合以形成热传递,这样制冷件3的热量可以借助散热器21的高传热率性质输出热量,这样制冷件3才能将冷端的更多热量快带转移至热端,有助于提高制冷件3的热量转移能力。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制冷件3为片状,制冷件3的厚度两侧分别为冷端表面321和热端表面311。这里是指,制冷件3包括冷端表面321和热端表面311,且冷端表面321和热端表面311在制冷件3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也就是说,在制冷件3的厚度方向,制冷件3的一侧具有冷端表面321,制冷件3的另一侧具有热端表面311。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用于吸热,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用于散热。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与打光组件5接触,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与散热组件2接触。具体地,制冷件3的厚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制冷件3的厚度方向可以为图1中所示出的上下方向。
具体地,壳体1内设有第四风道74,第四风道74连通第一风道71和第三风道73,制冷件3和第一散热件211依次夹在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之间,第一散热件211的远离制冷件3的一侧显露于第四风道74。这样制冷件3吸收的热量,可以借助第一散热件211向流经的空气发散。可以理解的是,制冷件3的特点在于通电后,将冷端的热量转移至热端,甚至制冷件3的冷端温度可以低于周围空气温度,这样有利于利用热传导,进一步降低与冷端相连的打光组件5的温度。而第一散热件211是散热器21的一部分,散热器21的特点在于可以利用与空气接触面积发散热量,因此制冷件3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件211后,利用第一散热件211更好地将热量散至空气中,散热能力得到加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和第三风道73大体呈U形。这样设计后,一方面让散热风道整体较长,气流流经部件较多,可以提高气流利用率。另一方面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和第三风道73不用挤在一堆,避免壳体1整体过厚。
当然本申请方案不限于此,散热风道的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例如可以将第三风道73设置成L形,这样散热风道大体呈方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风扇22为离心风扇,离心风扇位于第一风道71内,离心风扇沿轴向进风且沿径向出风。采用离心风扇后,散热风扇22的轴向尺寸较小,而且离心风扇的径向出风吹向第一风道71,因此可以将离心风扇的轴线沿壳体1的厚度方向设置,这样可以减小壳体1的厚度。
离心风扇包括:蜗壳和离心轮,离心轮位于蜗壳内。在说明书附图的相关示例中,标号22指在蜗壳上,离心轮未示出。蜗壳可以看成是第一风道71的延续,甚至蜗壳也可以看成是第一风道71的一部分。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风道72和第三风道73位于离心风扇的相邻两侧,以图2为例,可以将第二风道72设置在离心风扇的下方,第三风道73设置在离心风扇的右侧。这样第二风道72和第三风道73不需要过于弯曲,二者内部安装部件较容易,避免余留空闲空间,美容仪100内部结构可以安排得非常紧凑。而且如此设置可以让离心风扇径向出风,出风从第一风道71进入第二风道72的路径短,降温效果明显。
当然本申请的散热风扇22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类型的风扇,例如可以是轴流风扇等。当散热风扇22是轴流时,可以将壳体1设置成相匹配的圆柱壳等,或者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壳体1为扁平状,出风口1121位于壳体1的上部,出光区域位于壳体1的下端。这样设置让美容仪100方便收纳,也方便手握美容仪100使用。当用户手握美容仪100时,下端朝向皮肤,出风口1121可在手上方,手不会挡住出风口1121,既不影响散热,又不会让热风吹手。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壳体1呈扁平的长方体,进风口1211设置在壳体1的前表面或者后表面上,壳体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是壳体1的最大两表面。当手握壳体1时如果手挡在进风口1211处,由于此处吸风,所以手感不会过热甚至发烫等。出光区域位于壳体1的下端,出风口1211的位置较灵活,出风口1211可以在壳体1的左侧面上,或者右侧面上,或者顶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有第四风道74,第四风道74连通第一风道71和第三风道73,吸入第一风道71的气流部分从第四风道74进入第三风道73。也就是说,本申请中在第一风道71和第三风道73,存在并联的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这样可以增加散热风道的长度,让气流可以为更多部件散热。
第四风道74的路径可以非常灵活,例如第四风道74可以直吹散热器21,这样散热器21可以不同方向过风,增加对散热器21的散热效果。又例如第四风道74可以路经打光组件5,例如打光组件5的表面暴露于第四风道74,这样可以加强对打光组件5的降温效果。
具体地,美容仪100在设有第四风道74时,美容仪100还可包括:制冷件3,制冷件3设于壳体1内,制冷件3具有冷端和热端,冷端与打光组件5配合以形成热传递,热端将热量传递至第四风道74,由第四风道74的气流带走热量。制冷件3的冷端向打光组件5传递冷量,打光组件5的热量传导至制冷件3后,可以降低打光组件5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制冷件3吸收热量后转移至第四风道74内气流,提高了第四风道74的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制冷件3的热端与第四风道74的风道壁相连,这样制冷件3将热量传递至风道壁,再由风道壁发散至第四风道74流经空气中。例如在图9的实施例中,散热器21包括第一散热件211,第一散热件211的一侧与制冷件3的热端相连,第一散热件211的另一侧表面显露于第四风道74中,第一散热件211参与第四风道74的形成,第一散热件211可称为第四风道74的风道壁。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制冷件3的热端显露于第四风道74内以形成热传递,这样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直接过风。
可选地,第四风道74的过流面积大于第二风道72的过流面积,这样第四风道74的过风量比第二风道72的过风量更大。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风道72的过流面积大小受打光组件5整体尺寸限制,但是第四风道74的受限少,因此这里将第四风道74的过流面积设置得更大,有利于减小风阻,降低能耗,同时增大散热风扇22的进风量。
进一步可选地,第四风道74相比第二风道72更靠近散热风扇22,这里,散热风扇22可以在第四风道74的上游或者下游,散热风扇22与第四风道74更靠近,这样散热风扇22的出风流入第四风道74,风阻小、损耗少,有助于增加散热风扇22的进风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散热风扇22位于第四风道74的上游或者下游,第四风道74比第二风道72短,这样风阻小、损耗少,有助于增加散热风扇22的进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散热器21包括: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第一散热件211用于与打光组件5相配合以导热,第二散热件212设在第三风道73内。这样第一散热件211可以将打光组件5的热量吸收,第二风道72内的气流也能带走打光组件5的热量,这样打光组件5能被两结构同时吸热,降温保护作用更好。
而且当打光组件5的部分热量被第一散热件211吸收后,第二风道72内气流温度不会过高,这样气流对发光件51的降温效果更好。
本申请的方案中,第一散热件211设置后,其散热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利用第二散热件212散热,或者另开风道散热,还可以将第二散热件212与壳体1接触并利用壳体1来散热,甚至第二散热件212能伸出壳体1来散热。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211与第二散热件212相连,这样第一散热件211可以将热量直接传递至第二散热件212。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散热件211与第二散热件212间隔开设置,散热器21还包括传热连接件213,传热连接件213的一端连接第一散热件211,传热连接件213弯折后连接第二散热件212。散开分布,使热量能向更大空间扩散。传热连接件213的设置,可以让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的相对位置的设置更加灵活,可以适应整体布局需要。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211设于打光组件5的背离出光方向的一侧,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沿第一方向排布,即散热器21在胶毛组件5的与出光方向相反的一侧,这样使壳体1的厚度可以不必过大。
具体地,第一散热件211与制冷件3的热端接触,传热连接件213用于将第一散热件211的热量传递向第二散热件212。这样制冷件3将冷量释放给打光组件5,将热量转移至第一散热件211后,由第一散热件211散热。第一散热件211同时也会将热量通过传热连接件213传递至第二散热件212,并由第二散热件212和传热连接件213将热量向外发散。
制冷件3与第一散热件211的配合,使美容仪100整体散热、降温保护效果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而言,制冷件3在通电后将冷量传递至打光组件5,不仅可以将冷量传递至发光件51,还会降低第二风道72内气流温度,这样在双重降温下发光件51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发光件51烧坏的几率进一步降低。而且温度下降后的气流再进入第三风道73,可以吸收第二散热件212更多的热量。即使气流总体吸热量相同,但是第一散热件211与制冷件3的热端接触后,对打光组件5的散热保护作用更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壳体1内设有第四风道74,第四风道74连通第一风道71和第三风道73,进入第一风道71的气流至少部分从第四风道74进入第三风道73,第一散热件211的远离打光组件5的一侧显露于第四风道74。这样第一散热件211吸收的热量可经第四风道74内的气流带出,第四风道74内排出的气流再进入第三风道73,流经第二散热件212,带带走第二散热件212的热量。这样设置,散热器21表面与流动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而且在光源腔的流通面积受结构限制时,通过增加第四风道74,可以增加气流流通面积,减小风阻。
当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和第三风道73大体呈U形排布时,第四风道74可以设置在上述三风道所围的空间内,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当第一散热件211与第二散热件212通过传热连接件213相连时,第一散热件211的热量不仅通过直接流经的气流散热,还能通过传热连接件213传递至第二散热件212,由第二散热件212与空气接触后进一步散热。
在上述方案中,当散热风道包括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第三风道73和第四风道74时,第一风道71内气流分流至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这样可以节省散热风扇22的数量。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的气流进入第三风道73后,可以在第三风道73仍保持分流状态,直至都从出风口1121排出。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的气流进入第三风道73后,也可以合流。或者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的出风端相连,即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的气流合流后进入第三风道73,这样混合后气流温度趋于均衡,整体吸热能力可以提高。而且混合时形成一定扰流,有助于气流流经边角和缝隙,带走更多热量。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9所示,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分别呈长条形,第一散热件211沿第二风道72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二散热件212沿第三风道73的长度方向设置。这样散热器21的延伸长度长,换热能力强。
具体地,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大体呈L形,这样二者挤占空间小,尤其当壳体1为扁平状时,L形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使壳体1厚度不会过大。
进一步地,当散热风道包括第四风道74时,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的连接处,或者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的延伸线连接处,位于第二风道72与第四风道74的相连处。可以理解的是,第四风道74的气流进入第三风道73时需要拐弯,而在第二风道72内气流的吹送下,第四风道74内气流更易拐入第三风道73,减小风阻。第二风道72与第四风道74的出风形成两股出风,两股出风直吹第二散热件212,这样混合后经第二散热件212的瞬时风速强,可带走更多热量。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一端连接,且连接处位于第二风道72与第四风道74的相连处,即第二风道72与第四风道74的出风端相连,第二风道72与第四风道74的出风混合后,流经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的连接处,再流经第二散热件212。这样两股出风直吹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的连接处,并经该连接处导引吹向第二散热件212,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的连接处风力冲击大,瞬时风速高,吸热能力强。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间隔开,二者延伸线相交处位于第二风道72与第四风道74的相连处。此时第二风道72与第四风道74的两股出风,直吹第二散热件212,风力强劲,吸热能力也较强。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当第一散热件211和第二散热件212间隔开,并通过传热连接件213相连时,传热连接件213的一部分位于第二风道72与第四风道74的相连处。这样传热连接件213的热量流经第二风道72与第四风道74的相连处,此时第二风道72与第四风道74的出风,可带走传热连接件213的热量,并在传热连接件213的导引下转弯,转弯后直吹第二散热件212,风力强劲,吸热能力较强。
更具体地,传热连接件213的截面积小于第二风道72与第四风道74的相连处的流通面积,这样传热连接件213不会堵住第三风道73的进风,而且可以起到导风作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壳体1内还设有第一导引筋181,第一导引筋181从第一散热件211的邻近第一风道71的一侧朝向第一风道71延伸。如图9中,第一导引筋181位于第一散热件211的左侧,第一导引筋181在向左的方向上向上延伸,可选地,第一导引筋181为弧形筋。第一风道71的出风通过第一导引筋181分流至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第一导引筋181让第一风道71的分流更加顺畅,减少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内气流相互串流的几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壳体1内还设有第二导引筋182,第二导引筋182从第一散热件211的邻近第三风道71的一侧朝向第三风道71延伸。如图9中,第二导引筋182位于第一散热件211的右侧,第二导引筋182在向右的方向上向上延伸,可选地,第二导引筋182为弧形筋。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内出风沿第二导引筋182合流流入第三风道73,第二导引筋182让合流更加顺畅,减少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内气流相互串流的几率。
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壳体1内设有第一导引筋181和第二导引筋182,第一导引筋181和第二导引筋182卡在第一散热件211的相对两侧,第一导引筋181在远离第一散热件211的方向上逐渐朝向第一风道71延伸,第一风道71的出风通过第一导引筋181分流至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第二导引筋182在远离第一散热件211的方向上逐渐朝向第三风道73延伸,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内出风沿第二导引筋182合流流入第三风道73。
以第一导引筋181和第二导引筋182对气流分流、合流,不需要单独设置导风管等部件,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第一导引筋181和第二导引筋182占用的散热风道的风道面积小,这样有利于减小风阻、降低噪音。
可选地,第一导引筋181和第二导引筋182均为弧形,有利于提高对气流导引的顺畅度,减小气流在转弯处的气压损耗。
具体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导引筋181和第二导引筋182在邻近彼此的一端均设有挡筋183,挡筋183沿朝向打光组件5的方向延伸,第一散热件211卡在两挡筋183之间。挡筋183的设置,可以作为定位件,而且可以配合第一导引筋181和第二导引筋182去完善风道设置。
更具体地,与第一导引筋181相连的挡筋183为第一挡筋1831,与第二导引筋182相连的挡筋183为第二挡筋1832。第一散热件211卡在第一挡筋1831和第二挡筋1832之间,第一挡筋1831和第二挡筋1832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第一散热件211的安装稳定性,而且可尽量多地堵住第一散热件211两端的空隙,减少气流灌入空隙导致的风损。
可选地,如图11所示,第一挡筋1831为两条,两条第一挡筋1831大体平行设置,两条第一挡筋1831的一端均连接第一导引筋181。与第二挡筋1832近的第一挡筋1831,用于止挡第一散热件211和制冷件3。与第二挡筋1832远的第一挡筋1831,用于导引第一风道71吹入的气流进入第二风道,使气流可以集中吹向发光件51。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1所示,第一散热件211与第二散热件212间隔开设置,散热器21还包括传热连接件213,传热连接件213的一端与第一散热件211相连,传热连接件213伸至第二风道72的出口端,并从第二导引筋182的远离第一导引筋181的一侧弯折,以连接第二散热件212。
这样设置,传热连接件213无需穿过第二导引筋182,方便装配。而且传热连接件213与第二导引筋182相配合,不仅可以导引气流流动方向,而且避免第二风道72和第四风道74气流混合时逆流的情况。另外,传热连接件213与第一散热件211相连后从第二风道72一侧伸出,然后绕过第二导引筋182朝向第三风道73延伸,使第二风道72吹出的气流先直吹此处的传热连接件213。而第二风道72吹出的气流温度较低,此处传热连接件213可以被气流带走大量热,吸热效果强。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散热器2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热连接件213为弯管,这样在连接第一散热件211与第二散热件212时,灵活布置传热连接件213的位置。
传热连接件213内设有导热介质,导热介质为流体,导热介质的传导率大于空气传导率。可选地,传热连接件213形成内部中空的结构,例如,传热连接件213形成为传热管,传热管内部设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用于将第一散热件211中的热量传递至第二散热件212中,达到对热端表面311散热的目的。这里所说的冷却介质可以是冷却水、冷却液或冷却气体中的一种。
具体地,如图6和图9所示,传热连接件213的一端插入至第一散热件211内。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插接配合,传热连接件213的安装固定,可以省掉螺接、焊接的工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传热连接件213与第一散热件211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处传热能力。
具体地,传热连接件21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散热件212表面,这样减少传热连接件213占用气流流过第二散热件212时的流通面积。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传热连接件213包括:第一直段2131、第二直段2132和弯折段2133,第一直段2131插进第一散热件211,第二直段2132连接在第二散热件212表面,弯折段2133连接第一直段2131和第二直段2132。直段的设计,使插接或者焊接省力、快速。
具体地,弯折段2133位于第二风道72与第三风道73的连通处,因此第二风道72和第三风道73的形状大体决定了传热连接件213的形状。如图2中,传热连接件213呈L形。
可选地,第二直段2132的远离弯折段2133的一端为尖端,这样当传递连接件213是管体时,尖端设计便于管端收缩封紧。
需要说明的是,在美容仪100批量化生产时,要求包括传递连接件213在内的各部件能够批量化生产。当传递连接件213为管体时,传递连接件213的批量化生产通常是将长管截出多根短管,每个短管两端封住,不让气流流入。传递连接件213两端封住,使用时气流不会吹入管内,避免灰尘杂质等滞留管内,减少了传递连接件213内部腐蚀几率,传递连接件213加工时对内壁的表面处理要求降低,降低了传递连接件213的加工成本。传递连接件213的一端缩成尖端后,管口面积减小,这样利用焊接等方式封住管口更加容易。有的方案中,传递连接件213为管体是因为内部盛装有导热介质,管体两端也需要封住,将管体的端部设置成尖端,管口面积减小了也容易封口,减少管口在冲击中裂开而漏液的几率。
进一步地,传热连接件213为一根,当然有的方案中也可以设置成两根或者更多。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散热件212包括至少一个鳍片2121,鳍片2121位于出风口1121的上游。这样可以保证气流充分与第二散热件212表面接触后,从出风口1121排出。
具体地,第二散热件21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鳍片2121,鳍片212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如此设计不仅可以让气流风阻小,气流量大,而且两个鳍片2121之间形成的通道,可以引导气流沿第一方向流动。
进一步地,第三风道73为细长状,鳍片2121沿第三风道7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鳍片2121的长度至少为第三风道73长度的二分之一,由此能够充分地对流经第三风道73的气流进行持续的换热。
具体地,第一散热件211为铝块,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散热件211挨近打光组件5,第一散热件211面积过大会阻碍打光组件5和制冷件3等,将其尺寸受限时,通过将第一散热件211设置成铝块,利用铝块的强导热能力,保证对打光组件5等的吸热。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件211沿第二风道72延伸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散热件212沿第三风道73延伸方向的尺寸。这样在充分利用内部空间的前提下,使壳体1的整体呈瘦长型,方便手握。
具体地,如图4和图1所示,第一散热件211上设有第一插孔2115,传热连接件213的第一直段2131插接在第一散热件211的第一插孔2115内。
可选地,第一插孔2115为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半圆柱孔,第一插孔2115在朝向制冷件3的一侧敞开,这样传热连接件213的第一直段2131与制冷件3的热端接触。
可选地,传热连接件213的管体采用铜管,铜管的导热系数比一般材料都高,比铝也高。利用其与制冷件3的热端接触,可以更高效地将热量导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打光组件5还包括:热传导件52和透光隔热件53,热传导件52在朝向出光区域的一侧敞开,发光件51设在热传导件52内,热传导件52用于传导热量。透光隔热件53位于热传导件52敞开的一侧,以与热传导件52之间形成光源腔。热传导件52的设置,可以将打光组件5内部的热量朝向散热器21传输,而透光隔热件53的设置,使光源腔内的热量尽可能少地向出光区域输出。
光源腔为发光件51的设置提供避让空间,将发光件51设置在光源腔内,一方面,光源腔用于限定光的传播方向,保证发光件51发出的光可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出并作用在用户的皮肤上,提高光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向热传导件52传递冷量,热传导件52将冷量传递至光源腔内,以对发光件51降温,在延长发光件51的使用寿命的用时,还改善了发光件51向其他组件传热的问题,例如,降低了发光件51向出光区域传热,保证出光区域的温度不会过高,从而减少在美容时的刺痛感,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热传导件52可选用金属或陶瓷等材质制成,使得热传导件52具有较好的导冷性能,以将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产生的冷量传递至光源腔内,达到对发光件51降温的目的。
可选地,如图2所示,出光区域形成为安装开口111,热传导件52在朝向出光区域敞开的一侧为出光口522。出光口522与制冷件3位于热传导件52的相对两侧。也就是说,出光口522开设在热传导件52上并远离制冷件3设置,以将发光件51发出的光朝向远离制冷件3的方向导向出光区域。制冷件3位于热传导件52的背离出光口522的一侧,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可以尽量增大制冷件3的设置面积,从而提高制冷件3的冷却效果。
可选地,结合图2和图7所示,美容仪100还包括透光冷敷件6,透光冷敷件6设于出光口522处且由安装开口111显露,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通过热传导件52向透光冷敷件6传递冷量。透光冷敷件6适于与用户皮肤直接接触,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通过热传导件52对透光冷敷件6降温,避免透光冷敷件6烫伤用户,从而减缓透光冷敷件6与用户皮肤接触时的刺痛感,达到冷敷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冷敷并不是指温度达到0℃,只要可让透光冷敷件6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用户体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感到透光冷敷件6发烫。
由此可知,本申请通过设置热传导件52,既能延长发光件51的使用寿命,又能对透光冷敷件6降温。
可选地,透光冷敷件6可选用蓝宝石制成,第一方面,蓝宝石具有优异的透光性,确保发光件51发出的光可通过透光冷敷件6作用在用户皮肤上,达到美容的目的;第二方面,蓝宝石具有较高的热传递系数,当热传导件52向透光冷敷件6传递冷量时,蓝宝石能够有效接收冷量并传递至用户皮肤上,缓解使用者美容时皮肤的疼痛感及灼热感;第三方面,蓝宝石的硬度极高,加工完成后不易划伤、变形,延长透光冷敷件6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8所示,壳体1上临近安装开口111设在扣件118,用于扣住透光冷敷件6,提高安装可靠性。
可选地,结合图2和图6所示,热传导件52的一侧敞开形成安装腔,发光件51设于安装腔内,透光隔热件53配合热传导件52后将安装腔划分开。透光隔热件53在朝向发光件51的一侧为光源腔,另一侧为隔热腔5212,光源腔和隔热腔5212沿着从制冷件3到出光口522的方向依次排列,发光件51设于光源腔。也就是说,发光件51设置在光源腔内,隔热腔5212设置在光源腔和透光冷敷件6之间,将发光件51限定在光源腔内,第一方面,确保发光件51靠近制冷件3设置,提高制冷效果;第二方面,光源腔可起到保护发光件51的作用,延长发光件51的使用寿命;第三方面,可增加发光件51与透光冷敷件6之间的距离,减小发光件51自身的热量对透光冷敷件6的影响,进一步减缓透光冷敷件6与用户皮肤接触时的刺痛感。
可选地,透光隔热件53的导热系数小于热传导件52的导热系数,透光隔热件53可起到隔热的作用,将发光件51的热量隔离在光源腔内,尽量避免发光件51自身的热量传递至透光冷敷件6上,使得透光冷敷件6具有良好的冷敷效果。
可选地,结合图2和图7所示,打光组件5还包括设于光源腔内的第一反光件541。第一反光件541用于将发光件51发出的光汇聚在透光隔热件53处,降低光损失,提高美容效果。
可选地,结合图2和图7所示,打光组件5还包括设于隔热腔5212内的第二反光件542。第二反光件542用于将从透光隔热件53处导出的光线汇聚在出光口522处,并通过出光口522传递至用户皮肤上,进一步降低光损失,提高美容效果。
可选地,第一反光件541和第二反光件542可以为反光涂料涂刷在安装腔的内壁上固化而成,或者可选地,第一反光件541和第二反光件542可以为反光材料件且设在安装腔的内壁处。
在具体的一些示例中,在保证发光件51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透光冷敷件6发出的前提下,为了节约美容仪100的生产成本,上述的第一反光件541和第二反光件542可选择性地只设置其中一个。
有利地,结合图2和图7所示,本申请同时在光源腔内设置第一反光件541,在隔热腔5212内设置第二反光件542,第一反光件541和第二反光件542配合对发光件51发出的光反射,提高光的利用率,使得更多的光线可以通过透光冷敷件6发出并作用在皮肤上,提高美容仪100的美容效果。
可选地,如图7所示,热传导件52包括第一导冷部523和两个第二导冷部524,第一导冷部523与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传热配合。以便于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所产生的冷量能够快速的传递至热传导件52上,提高制冷效果。
可选地,如图7所示,两个第二导冷部524间隔开设置。便于在热传导件52中形成安装腔,为发光件51的设置提供空间。
可选地,如图1所示,每个第二导冷部52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导冷部523相连,每个第二导冷部524的另一端与透光冷敷件6传热配合。如此设置,传递至第一导冷部523上的冷量即可通过两个第二导冷部524传递至透光冷敷件6上,以对透光冷敷件6降温,将透光冷敷件6传热配合在用户皮肤上能够有冰敷的效果,从而减少用户在美容时的刺痛感。这里第二导冷部524为两个,大体对称设置在透光冷敷件6两侧,有助于使透光冷敷件6的温度更加均匀,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由于第一导冷部523与制冷件3传热配合,第二导冷部524与透光冷敷件6传热配合,从而可以简化整体结构,提高传热效率,降低热量损失。
例如,可以将第一导冷部523的外表面与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面对面设置且通过导热胶粘接,实现二者的牢靠贴合,从而保证热传导件52与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热传导性能更好。
例如,可以将第二导冷部524的端面与透光冷敷件6的内表面,面对面设置且通过导热胶粘接,实现二者的牢靠贴合,从而保证热传导件52与透光冷敷件6的热传导性能更好。
可选地,如图1所示,安装腔形成在第一导冷部523与两个第二导冷部524之间。将发光件51设置在安装腔内,两个第二导冷部524和第一导冷部523配合在保护发光件51的同时还限定了光线的传播方向,避免光损失,提高美容效果,且两个第二导冷部524和第一导冷部523还可将冷量通过安装腔传递至发光件51上,降低发光件51自身的温度,延长发光件51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一导冷部523与两个第二导冷部524为一体件,从而简化结构,且保证第一导冷部523与两个第二导冷部524之间的热传递效果可靠。当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冷部523与第二导冷部524还可以为分体件且装配相连。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打光组件5还包括:支撑框55,支撑框55支撑在透光隔热件53和透光冷敷件6之间,支撑框55形成从光源腔向透光冷敷件6贯通的透光腔。这样可以支撑透光隔热件53和透光冷敷件6,保证二者的安装位置,确保透光隔热件53能密封住光源腔。
具体地,透光隔热件53和透光冷敷件6设在支撑框55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支撑框55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形成有支撑凹槽551,热传导件52的两侧配合在支撑凹槽551内,发光件51从热传导件52的长度方向上两端伸出。这样设置,支撑框55对透光隔热件53和透光冷敷件6的支撑面积大,支撑稳定。而且装配更加容易。
具体地,两个第二导冷部522分别配合在两侧的支撑凹槽551处,实现在支撑框55在宽度方向上的限位。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打光组件5还包括:安装支架58,发光件51安装在安装支架58上,安装支架58与热传导件52相连。此时安装支架58可选用导热材料,安装支架58可将发光件51的热量导向热传导件52,从而可以提高对发光件51的散热保护效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热传导件52的相对两端敞开,打光组件5还包括:与热传导件52间隔开的卡架59,卡架59位于热传导件52的两端,发光件51安装在卡架59上。由此,可以让卡架59的温度不易因温度降低而起凝露,提高对发光件51的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美容仪100包括:内座81,内座81设在壳体1内,打光组件5和散热器21安装在内座81内。内座81的设置,为打光组件5和散热器21的安装提供了定位位置,提高安装便利性、稳固性。
具体地,如图6所示,内座81包括:下壳部811、接管812和风道管813,下壳部811、接管812和风道管813为一体成型件。下壳部811向下敞开,打光组件5设在下壳部811内,出光区域位于下壳部811的下方。接管812连接在下壳部811的上方,接管812用于连接散热风扇22的出风端。风道管813连接在下壳部811的上方,风道管813与接管812间隔开,风道管813内限定出第三风道73,散热器21的至少部分位于风道管813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美容仪100包括:两个对接壳82,两个对接壳82沿壳体1的厚度方向相扣合,两个对接壳82相当于一个内座81。两个对接壳82设在壳体1内,打光组件5、散热风扇22、散热器21均设在两个对接壳82之间,两个对接壳82分别为一体成型件。将一体成型的内座81替换成两个对接壳82,方便散热风扇22安装、定位。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美容仪100还包括电路板9,电路板9设在壳体1内。具体地,电路板9设置在内座81上,或者电路板9设置在其中一个对接壳82上。
图1-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美容仪100的结构。
如图1-图7所示,美容仪100包括:壳体1、散热组件2、制冷件3、打光组件5、透光冷敷件6、内座81和电路板9。
其中,壳体1的下端敞开形成安装开口111,壳体1为扁平的长方体状,壳体1右侧上端形成有出风口1121,壳体1的前侧形成有进风口1211。
内座81包括一体成型的下壳部811、接管812和风道管813,下壳部811向下敞开,正对安装开口111。接管812和风道管813连接在下壳部811的上方且连通,接管812上端开口并连接散热风扇22,风道管813右侧开口以散热,并且连接出风口1121。电路板9固定连接在内座81的后侧,整个内座81在与电路板9和散热风扇22固定成一体后,可以从安装开口111塞入壳体1内。
制冷件3、散热器21和打光组件5安装在内座81内,三者可以连接成一体后,从下壳部811的底部开口塞入。
制冷件3包括冷端表面321和热端表面311,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向打光组件5传递冷量。
散热器21包括第一散热件211、第二散热件212和传热连接件213,传热连接件213的一端连接第一散热件211,传热连接件2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散热件212,第一散热件211与第二散热件212间隔开设置,散热器21整体呈L形。其中第一散热件211固定在制冷件3的热端表面311上。安装后,制冷件3和第一散热件211位于下壳部811,第二散热件212位于风道管813内。
打光组件5包括发光件51、热传导件52、透光隔热件53、第一反光件541和第二反光件542、安装支架和支撑框55,打光组件5设于下壳部811内并与制冷件3冷端表面321接触。
透光冷敷件6设于出光口522处且由安装开口111显露,制冷件3的冷端表面321通过热传导件52向透光冷敷件6传递冷量,以达到冷敷的效果。
图8-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美容仪100的结构。
第二实施例的美容仪100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美容仪100结构大体相同,相同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中安装座81替换成了两个对接壳82,实施例二的对接壳82形状与实施例一的安装座81形状不同。
在实施例一中,安装座81配合打光组件5、散热器21限定出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第三风道73。在实施例二中,对接壳82上设有第一导引筋181、第二导引筋182、第一挡筋1831、第二挡筋1832,配合打光组件5、散热器21后,限定出第一风道71、第二风道72、第三风道73、第四风道74。
另一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二中散热风扇22位于两个对接壳82之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3)

1.一种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出光区域,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打光组件,所述打光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打光组件内限定出光源腔,所述打光组件包括发光件,所述发光件设在所述光源腔内,所述发光件适于通过所述出光区域出光,所述光源腔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相连通的第一风道,所述光源腔构成第二风道,所述光源腔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相连通的第三风道;
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风扇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第一风道,流入所述第一风道的气流至少部分经所述第二风道流向所述第三风道,且流入所述第三风道的气流自所述出风口排出;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风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大体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四风道,所述第四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吸入所述第一风道的气流部分从所述第四风道进入所述第三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件,所述制冷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制冷件具有冷端和热端,所述冷端与所述打光组件配合以形成热传递,所述热端与所述第四风道的风道壁相连或所述热端显露于所述第四风道内以形成热传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风道的过流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风道的过流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
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用于与所述打光组件相配合以导热;
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设在所述第三风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间隔开设置,所述散热器还包括传热连接件,所述传热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件,所述传热连接件弯折后连接所述第二散热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四风道,所述第四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进入所述第一风道的气流至少部分从所述第四风道进入所述第三风道,所述第一散热件的远离所述打光组件的一侧显露于所述第四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一端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四风道的相连处;或者,
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间隔开,二者延伸线相交处位于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四风道的相连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一导引筋,所述第一导引筋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邻近所述第一风道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风道延伸,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通过所述第一导引筋分流至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四风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导引筋,所述第二导引筋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邻近所述第三风道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三风道延伸,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四风道内出风沿所述第二导引筋合流流入所述第三风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筋和第二导引筋在邻近彼此的一端均设有挡筋,所述挡筋沿朝向所述打光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散热件卡在两所述挡筋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间隔开设置,所述散热器还包括传热连接件,所述传热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件相连,所述传热连接件伸至所述第二风道的出口端,并从所述第二导引筋的远离所述第一导引筋的一侧弯折,以连接所述第二散热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件,所述制冷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制冷件具有冷端和热端,所述冷端与所述打光组件配合以形成热传递,所述热端与所述散热器配合以形成热传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件为片状,所述散热器包括片状的第一散热件,所述制冷件在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为所述冷端和所述热端,所述第一散热件贴在所述热端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四风道,所述第四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所述制冷件和所述第一散热件依次夹在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四风道之间,所述第一散热件的远离所述制冷件的一侧显露于所述第四风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设在所述第三风道内,所述第二散热件包括至少一个鳍片,所述鳍片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风道为细长状,所述鳍片沿所述第三风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鳍片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第三风道长度的二分之一。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为离心风扇,所述离心风扇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离心风扇沿轴向进风且沿径向出风,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离心风扇的相邻两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扁平状,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或者邻近所述上表面设置,所述出光区域位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光组件还包括:
热传导件,所述热传导件在朝向所述出光区域的一侧敞开,所述发光件设在所述热传导件内,所述热传导件用于传导热量;
透光隔热件,所述透光隔热件位于所述热传导件敞开的一侧,以与所述热传导件之间形成所述光源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光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发光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热传导件相连。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件的相对两端敞开,所述打光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热传导件间隔开的卡架,所述卡架位于所述热传导件的两端,所述发光件安装在所述卡架上。
CN202122216532.7U 2021-09-13 2021-09-13 美容仪 Active CN216253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6532.7U CN216253654U (zh) 2021-09-13 2021-09-13 美容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6532.7U CN216253654U (zh) 2021-09-13 2021-09-13 美容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3654U true CN216253654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82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6532.7U Active CN216253654U (zh) 2021-09-13 2021-09-13 美容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3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R033248A2 (es) Enfriador de agua
CN217138248U (zh) 美容仪
CN111700725A (zh) 脱毛仪
CN111743622A (zh) 便携的脱毛仪
CN214908023U (zh) 家用脱毛仪
CN214231502U (zh) 脱毛仪
CN216253654U (zh) 美容仪
CN215384556U (zh) 便携式脱毛仪
CN111821019A (zh) 双冷却通道的脱毛仪
WO2023035547A1 (zh) 美容仪
CN112451087A (zh) 脱毛仪的冷敷组件及脱毛仪
CN111685869A (zh) 脱毛仪
CN218960917U (zh) 脱毛仪
CN213190053U (zh) 脱毛仪
CN217138253U (zh) 脱毛仪
CN216535497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6933446U (zh) 美容仪
CN212326718U (zh) 脱毛仪
CN212729965U (zh) 一种冷敷机构及脱毛仪
WO2022082884A1 (zh) 一种冷敷机构及脱毛仪
CN217138249U (zh) 美容仪
CN217447994U (zh) 一种冷却驱动件及具有该冷却驱动件的脱毛仪
CN217138250U (zh) 美容仪
CN216962614U (zh) 美容仪
CN217612532U (zh) 一种嫩肤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