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2433U - 脱毛仪 - Google Patents

脱毛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2433U
CN218552433U CN202222623754.5U CN202222623754U CN218552433U CN 218552433 U CN218552433 U CN 218552433U CN 202222623754 U CN202222623754 U CN 202222623754U CN 218552433 U CN218552433 U CN 218552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dissipation
fins
channel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37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献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shi Meike Intelligen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shi Meike Intelligen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shi Meike Intelligen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shi Meike Intelligen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37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2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2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2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毛仪,包括壳体、光源组件、接触件、风扇、制冷组件和散热件,壳体具有连通于外界的安装腔,光源组件设于安装腔内,接触件连接于壳体且用于光源组件的出光,风扇设于壳体内且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第一风口连通于外界,制冷组件设于壳体内且连接于接触件,散热件设于壳体内且导热连接于晶体,散热件包括分隔板和设于分隔板一侧的至少两个散热凸起,相邻散热凸起间隔设置且与分隔板形成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连通于第二风口和外界,分隔板的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连通于第二风口和安装腔。上述脱毛仪,分隔板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空气分隔,以改善脱毛仪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脱毛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毛仪。
背景技术
激光脱毛仪可利用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刺激毛囊,光能被吸收后,转化为破坏毛囊组织的热能,对皮肤毛囊进行破坏从而达到脱毛效果。然而光线的热能容易使皮肤产生疼痛感,因此在出光口周围通常设置制冷件,以对皮肤进行适当地降温。而且,为避免光源组件过热,一般还需对工作过程中的光源组件进行散热。
相关技术中,在脱毛仪的工作工程中,散热组件用于为制冷件散热,与散热组件进行热交换的空气,被风扇引导至光源组件,与光源组件进行热交换后,再被引导至外界,由于进入光源组件处的空气已经是被散热组件加热后的空气,这会降低对光源组件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毛仪,以改善脱毛仪的散热效果。
一种脱毛仪,包括:
壳体,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连通于外界;
光源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接触件,连接于所述壳体且用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
风扇,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连通于外界;
制冷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于所述接触件;以及
散热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于所述制冷组件,所述散热件包括分隔板和设于所述分隔板一侧的至少两个散热凸起,相邻所述散热凸起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分隔板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二风口和外界;所述分隔板的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二风口和所述安装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翅片设于所述分隔板的背离所述散热凸起的一侧,相邻所述第一翅片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分隔板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安装腔隔断,且所述第三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二风口和外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侧,所述第三气道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风口通过所述第一气道连通于外界,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气道连通于外界,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第三通道通过所述第三气道连通于外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与所述第一翅片设于所述分隔板的同侧,相邻所述第二翅片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分隔板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翅片、所述第二翅片与所述分隔板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组装成型的第一散热体和第二散热体,所述第一散热体具有所述分隔板和所述散热凸起,所述第二散热体包括安装板及与所述安装板一体成型的至少两个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翅片设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且相邻所述第一翅片与所述安装板、所述分隔板形成第三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通道从所述分隔板的第一方向的靠近所述第二风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风口的方向延伸,并弯曲绕回至所述分隔板的第一方向的靠近所述风扇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通道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翅片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圆弧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一体成型于所述分隔板的靠近所述风扇的一端,所述第一通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风口,所述挡板于所述第一方向遮挡所述第二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件包括接触部以及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晶体,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件,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冷面连接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晶体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热面连接于所述分隔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毛仪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反光罩和发光件,所述反光罩具有朝向所述晶体和所述发光件的反射面,所述反光罩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脱毛仪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覆盖所述安装腔且位于所述晶体和所述发光件之间。
以上脱毛仪,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脱毛仪的散热件包括分隔板和设于分隔板一侧的至少两个散热凸起,相邻散热凸起间隔设置且与分隔板形成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连通于第二风口和外界,分隔板的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连通于第二风口和安装腔,脱毛仪在工作过程中,风扇可引导第一风口、第二风口、第一通道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制冷组件及接触件进行散热,且风扇可以引导第一风口、第二风口、第二通道和安装腔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光源组件进行散热以降低光源组件的温度。由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设于分隔板的相对两侧,分隔板可以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空气分隔,防止与光源组件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及与制冷组件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在光源组件处或制冷组件处混合而降低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脱毛仪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脱毛仪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脱毛仪的剖视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散热件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散热件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组装后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散热件的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散热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的脱毛仪的爆炸图;
图9为图8所示脱毛仪的散热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脱毛仪;11、壳体;11a、安装腔;11b、第一气道;11c、第二气道;11d、第三气道;11e、第四气道;12、光源组件;121、发光件;123、反光罩;13、制冷组件;14、风扇;14a、第一风口;14b、第二风口;15、散热件;15a第一通道;15b、第二通道;15c、第三通道;151、分隔板;153、散热凸起;155、第一翅片;157、第二翅片;158、第一散热体;159、第二散热体;1591、安装板;1595、挡板;161、第一支撑架;163、第二支撑架;165、滤光片;167、接触件;17、接触件;171、接触部;173、晶体;181、储能电容;183、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毛仪10,脱毛仪10可用于发出光线,并对皮肤进行照射,以脱除人体表面的毛发。
同时参考图2,脱毛仪10包括壳体11、光源组件12、制冷组件13、风扇14和散热件15,光源组件12、制冷组件13、风扇14和散热件15安装于壳体11内,并由壳体11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大致呈椭圆盒状且其材质可以为非金属例如塑胶。同时参考图3和图4,壳体11具有安装腔11a,安装腔11a连通于外界,也即空气可以在外界与安装腔11a之间流动。光源组件12设于安装腔11a内,壳体11设置有供光源组件12出光的出光区(图未标)。光源组件12可包括发光件121及罩设于发光件121的反光罩123,反光罩123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且其具有反射率相对较高的反射面,反射面可以为圆柱面且朝向发光件121。发光件121通电发光时,反射面可将发光件121的射向背侧的光线反射至出光区,以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脱毛仪10包括设于壳体11内的第一支撑架161和第二支撑架163,第一支撑架161与第二支撑架163围合形成安装腔11a。反光罩123连接于第一支撑架161和第二支撑架163中的至少一者。第一支撑架161和第二支撑架163配合的结构,有利于光源组件12的装配,且安装腔11a的成型也较为容易,形状更可控。脱毛仪10还可包括滤光片165,滤光片165覆盖安装腔11a,且用于过滤发光件121发出的紫外线等有害光线,以避免这些有害光线对皮肤细胞造成伤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脱毛仪10包括连接于壳体11的接触件17,接触件17连接于壳体11且用于光源组件12的出光。制冷组件13连接于接触件17,散热件15连接于制冷组件13。接触件17可包括接触部171和连接于接触部171的晶体173,滤光片165位于晶体173和发光件121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触部171连接于壳体11的一端,晶体173穿设于接触部171并用于光源组件12的出光,接触部171的出光孔即界定了光源组件12的出光区。晶体173可以为蓝宝石,其也可用于过滤紫外线等有害光线,晶体173可连接于制冷组件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触部171为金属件例如不锈钢件,其与制冷组件13可导热连接,也即接触部171的热量可传导至制冷组件13。导热连接可以采用直接接触的方式,也可增加中间连接件例如热管、导热片或者导热胶等。接触部171可以进一步导热连接于散热件15,以利用散热件15对接触部171和晶体173进行散热,防止晶体173和接触部171的温度过高,提升使用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冷组件13可以包括半导体制冷件,其通电后可形成制冷面和发热面,同时结合图5,制冷面连接于晶体173或金属材质的接触部171,发热面连接于散热件15从而可以将晶体173和金属材质的接触部171的热量传导至散热件15,以降低晶体173和接触部171的温度。在接触部171贴合于皮肤时对皮肤起到冷敷效果,减轻脱毛过程中的灼痛感,提升使用的舒适度。散热件15也可将晶体173传导至散热件15的热量散发至外界,以使晶体173的温度保持在相对较低的状态。
脱毛仪10还可包括设于壳体11内的储能电容181和主板183,光源组件12、风扇14和制冷组件13电性连接于主板183,储能电容181可以为主板183、光源组件12、风扇14及制冷组件13等供电。脱毛仪10还可包括设于壳体11的按键(图未标),按键不限于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按键可用于控制脱毛仪10的工作状态。例如,用户按压按键后,可启动脱毛仪10,脱毛仪10的光源组件12发出光线,将接触件17贴合至身体表面后,光线照射至皮肤,即可脱除人体表面的毛发。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接触部171可以为塑胶件,晶体173的暴露于外界的表面可以和接触部171的一侧平齐,从而可以利用晶体173暴露的表面接触皮肤,通过制冷组件13对晶体173进行降温,并结合散热件15的散热,可利用晶体173对皮肤起到冷敷效果,减轻脱毛过程中激光造成的灼痛感,提升使用的舒适度。
再参考图2和图3,风扇14设于壳体11内且具有第一风口14a和第二风口14b,第一风口14a连通于外界。风扇14可经由第一风口14a吸入空气,再从第二风口14b排出,风扇14亦可经由第二风口14b吸入空气,再经由第一风口14a排出。
散热件15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其具有相对较好的散热性能。同时参考图6和图7,散热件15包括分隔板151和设于分隔板151一侧的至少两个散热凸起153,相邻散热凸起153间隔设置且与分隔板151形成第一通道15a,第一通道15a连通于第二风口14b和外界。分隔板151的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通道15b,第二通道15b连通于第二风口14b和安装腔11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隔板151叠置于第一支撑架161,使得第一通道15a与安装腔11a隔断。进一步,分隔板151连接于制冷组件13,制冷组件13的热量可以传导至分隔板15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凸起153呈条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散热凸起153可以呈片状或柱状。
再参考图2和图3,壳体11具有第一气道11b、第二气道11c和第三气道11d,第一气道11b和第二气道11c设于壳体11的同侧,第三气道11d设于壳体11的另一侧,且第一风口14a通过第一气道11b连通于外界,第一通道15a通过第二气道11c连通于外界,安装腔11a通过第三气道11d连通于外界。风扇14可通过第一风口14a从第一气道11b吸入空气,再从第二风口14b经由第一通道15a、第二气道11c排出,利用散热凸起153增大散热件15的散热面积,并对晶体173进行散热。在接触部171采用金属材质且与散热件15导热连接的实施方式中,散热件15也对接触部171进行散热。当然,在此过程中,从第二风口14b吹出的空气还可经由第二通道15b进入安装腔11a,再经由第三气道11d排出,从而对光源组件12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以这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1的与晶体173相对的另一端还可设置第四气道11e,从第二风口14b流出的空气,可被散热件15或周围的相关部件反弹而向第四气道11e流动,从而为主板183及其上的电子器件散热。
当然,风扇14亦可从第三气道11d吸入空气,经由安装腔11a、第二通道15b、第二风口14b,再经由第一风口14a、第一气道11b排出,从而对光源组件12进行散热;在此过程中,风扇14也从第二气道11c吸入空气,经由第一通道15a、第一气道11b排出,从而对晶体173进行散热。在接触部171采用金属材质且与散热件15导热连接的实施方式中,散热件15也对接触部171进行散热。
在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气道11b和第二气道11c、第三气道11d均为小孔状。参考图8,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气道11b为设置于壳体11的缝隙,第二气道11c、第三气道11d为设置于壳体11的孔,这种结构可以使得脱毛仪10的外观较为简洁,且缝隙可以具有相对较大的长度,以避免用户握持时对第一气道11b造成封堵。
继续参考图6和图7,在第一实施例中,散热件15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翅片155,第一翅片155设于分隔板151的背离散热凸起153的一侧,相邻第一翅片155间隔设置且与分隔板151形成第三通道15c,第三通道15c与安装腔11a隔断,且第三通道15c连通于第二风口14b和外界。为便于描述,可认为散热件15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通道15a从分隔板151的第一方向的靠近第二风口14b的一端向远离第二风口14b的方向延伸,并弯曲绕回至分隔板151的第一方向的靠近风扇14的一端,例如第一通道15a呈U形。第二通道15b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通道15c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
具体地,在第一实施例中,散热件15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翅片157,第二翅片157与第一翅片155设于分隔板151的同侧,相邻第二翅片157间隔设置且与分隔板151形成上述的第二通道15b,第一翅片155、第二翅片157与分隔板151一体成型。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通道15b呈直形。第一翅片155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段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另一段,两段呈圆弧过渡,以使第三通道15c大致呈L形。
分隔板151可以呈矩形薄板状,散热凸起153可以呈条状,多个散热凸起153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散热凸起153与分隔板151形成第一通道15a。第一翅片155和第二翅片157可以呈薄片状且分别与分隔板151垂直设置,且具有适宜的高度,以增大散热件15的散热表面积。多个第一翅片155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第一翅片155与分隔板151形成第三通道15c,多个第二翅片157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第二翅片157与分隔板151形成第二通道15b。
参考图8和图9,在第二实施例中,散热件15包括组装成型的第一散热体158和第二散热体159,第一散热体158具有分隔板151和散热凸起153,第二散热体159包括安装板1591及与安装板1591一体成型的至少两个第一翅片155,第一翅片155设于安装板1591与分隔板151之间,且相邻第一翅片155与安装板1591、分隔板151形成第三通道15c。组装成型的方式,不限于螺纹连接,或者粘接,或者卡接。
进一步,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散热件15可以包括挡板1595,挡板1595一体成型于分隔板151的靠近风扇14的一端,第一通道15a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通于第二风口14b,挡板1595于第一方向遮挡第二端第一通道15a内的空气,从第一端向第二端流动时,遇到挡板1595的阻挡,可以被引导向第二气道11c流动。
结合图2和图3,在脱毛仪10工作过程中,风扇14可引导第一气道11b、第一风口14a、第二风口14b、第一通道15a和第二气道11c的空气流动,并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以对制冷组件13进行散热,也即对晶体173进行散热,使得晶体173的温度保持在相对较低的状态。例如,风扇14可从第一气道11b吸入空气,并引导空气顺次流经第一风口14a、第二风口14b和第一通道15a,并从第二气道11c流出。
在此过程中,风扇14还可引导第一气道11b、第一风口14a、第二风口14b、第二通道15b、安装腔11a和第二气道11c的空气流动,并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以对光源组件12进行散热,防止光源组件12的温度过高。例如,风扇14可从第一气道11b吸入空气,并引导空气顺次流经第一风口14a、第二风口14b、第二通道15b和安装腔11a,并从第二气道11c流出。
相关技术中,在脱毛仪10的工作过程中,常采用的一种散热方案(参考专利CN208114942U)是:散热件15用于为制冷组件13进行散热,与散热件15进行热交换的空气被风扇14引导而进入光源组件12所在的安装腔11a内,再进一步被风扇14引导至外界。这种散热方式造成了与散热件15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与安装腔11a内的空气产生了混合,降低了光源组件12的散热效果。另一种散热方案则是:与光源组件12进行热交换的空气被风扇14引导而经过散热件15,再进一步被风扇14引导至外界。这种散热方式造成了与光源组件12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与散热件15处的空气产生了混合,由于散热件15需要为制冷组件13和晶体173进行散热,这样也会降低制冷组件13和晶体173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脱毛仪10在工作过程中,风扇14可引导第一气道11b、第一风口14a、第二风口14b、第一通道15a和第二气道11c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制冷组件13进行散热,且风扇14可以引导第一气道11b、第一风口14a、第二风口14b、第二通道15b、安装腔11a与第三气道11d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光源组件12进行散热以降低光源组件12的温度。由于第一通道15a和第二通道15b被分隔板151隔断,因此可以防止与光源组件12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及与制冷组件13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在光源组件12处或制冷组件13处混合而降低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15a的空气直接流至外界,第二通道15b的空气经安装腔11a流至外界,第一通道15a和第二通道15b被分隔板151隔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被散热件15加热的全部空气,再为光源组件12或制冷组件13进行散热的方案,可以提升散热效率,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而且,在此过程中,风扇14还可以引导第一气道11b、第一风口14a、第二风口14b、第三通道15c与第三气道11d内的空气流动,进一步增大散热件15的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散热件15的散热效率。第三通道15c与安装腔11a的隔断,以及第三通道15c通过分隔板151与第一通道15a的隔断,也可避免第三通道15c的内被加热的空气再用于为制冷组件13或光源组件12进行散热,以提升散热效率。
上述脱毛仪10,由于散热件15包括分隔板151和设于分隔板151一侧的至少两个散热凸起153,相邻散热凸起153间隔设置且与分隔板151形成第一通道15a,第一通道15a连通于第二风口14b和外界,分隔板151的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通道15b,第二通道15b连通于第二风口14b和安装腔11a,脱毛仪10在工作过程中,风扇14可引导第一风口14a、第二风口14b、第一通道15a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从而对晶体173进行散热,且风扇14可以引导第一风口14a、第二风口14b、第二通道15b和安装腔11a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光源组件12进行散热以降低光源组件12的温度。由于第一通道15a和第二通道15b分别设于分隔板151的相对两侧,分隔板151可以将第一通道15a和第二通道15b内的空气分隔,防止吸收了晶体173或光源组件12中的一者的热量的全部空气,再对光源组件12和晶体173中的另一者进行散热而降低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脱毛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具有安装腔(11a),所述安装腔(11a)连通于外界;
光源组件(12),设于所述安装腔(11a)内;
接触件(17),连接于所述壳体(11)且用于所述光源组件(12)的出光;
风扇(14),设于所述壳体(11)内且具有第一风口(14a)和第二风口(14b),所述第一风口(14a)连通于外界;
制冷组件(13),设于所述壳体(11)内且连接于所述接触件(17);以及
散热件(15),设于所述壳体(11)内且连接于所述制冷组件(13),所述散热件(15)包括分隔板(151)和设于所述分隔板(151)一侧的至少两个散热凸起(153),相邻所述散热凸起(153)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分隔板(151)形成第一通道(15a),所述第一通道(15a)连通于所述第二风口(14b)和外界;所述分隔板(151)的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通道(15b),所述第二通道(15b)连通于所述第二风口(14b)和所述安装腔(11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15)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翅片(155),所述第一翅片(155)设于所述分隔板(151)的背离所述散热凸起(153)的一侧,相邻所述第一翅片(155)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分隔板(151)形成第三通道(15c),所述第三通道(15c)与所述安装腔(11a)隔断,且所述第三通道(15c)连通于所述第二风口(14b)和外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具有第一气道(11b)、第二气道(11c)和第三气道(11d),所述第一气道(11b)和所述第二气道(11c)设于所述壳体(11)的同侧,所述第三气道(11d)设于所述壳体(11)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风口(14a)通过所述第一气道(11b)连通于外界,所述第一通道(15a)通过所述第二气道(11c)连通于外界,所述安装腔(11a)和所述第三通道(15c)通过所述第三气道(11d)连通于外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15)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翅片(157),所述第二翅片(157)与所述第一翅片(155)设于所述分隔板(151)的同侧,相邻所述第二翅片(157)间隔设置且与所述分隔板(151)形成所述第二通道(15b),所述第一翅片(155)、所述第二翅片(157)与所述分隔板(151)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15)包括组装成型的第一散热体(158)和第二散热体(159),所述第一散热体(158)具有所述分隔板(151)和所述散热凸起(153),所述第二散热体(159)包括安装板(1591)及与所述安装板(1591)一体成型的至少两个第一翅片(155),所述第一翅片(155)设于所述安装板(1591)与所述分隔板(151)之间,且相邻所述第一翅片(155)与所述安装板(1591)、所述分隔板(151)形成第三通道(15c)。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15)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通道(15a)从所述分隔板(151)的第一方向的靠近所述第二风口(14b)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风口(14b)的方向延伸,并弯曲绕回至所述分隔板(151)的第一方向的靠近所述风扇(14)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15b)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通道(15c)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155)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圆弧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15)包括挡板(1595),所述挡板(1595)一体成型于所述分隔板(151)的靠近所述风扇(14)的一端,所述第一通道(15a)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风口(14b),所述挡板(1595)于所述第一方向遮挡所述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17)包括接触部(171)以及与所述接触部(171)连接的晶体(173),所述制冷组件(13)包括半导体制冷件,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冷面连接于所述接触部(171)和所述晶体(173)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热面连接于所述分隔板(15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毛仪包括第一支撑架(161)和第二支撑架(163),所述第一支撑架(16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63)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11a);所述光源组件(12)包括反光罩(123)和发光件(121),所述反光罩(123)具有朝向所述晶体(173)和所述发光件(121)的反射面,所述反光罩(123)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6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63)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脱毛仪包括滤光片(167),所述滤光片(167)覆盖所述安装腔(11a)且位于所述晶体(173)和所述发光件(121)之间。
CN202222623754.5U 2022-09-29 2022-09-29 脱毛仪 Active CN218552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3754.5U CN218552433U (zh) 2022-09-29 2022-09-29 脱毛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3754.5U CN218552433U (zh) 2022-09-29 2022-09-29 脱毛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2433U true CN218552433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3754.5U Active CN218552433U (zh) 2022-09-29 2022-09-29 脱毛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24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7475A (zh) * 2023-06-09 2023-11-10 深圳市美时美刻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强脉冲光治疗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7475A (zh) * 2023-06-09 2023-11-10 深圳市美时美刻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强脉冲光治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6132U (ja) 携帯式脱毛装置
CN213312969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7430165U (zh) 脱毛仪
CN218552433U (zh) 脱毛仪
CN214908023U (zh) 家用脱毛仪
CN112055799B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片及脱毛仪
CN219089629U (zh) 脱毛仪
CN218960917U (zh) 脱毛仪
CN111685869A (zh) 脱毛仪
CN216566016U (zh) 脱毛仪
CN217566294U (zh) 优化散热脱毛仪
CN216136023U (zh) 脱毛仪
CN216535497U (zh) 一种脱毛仪
WO2021196506A1 (zh) 一种脱毛仪以及半导体制冷片
CN218960915U (zh) 脱毛仪
CN220917481U (zh) 强脉冲光治疗仪
CN220876901U (zh) 强脉冲光治疗仪
CN219354144U (zh) 脱毛仪
CN216930634U (zh) 散热机构及脱毛仪
CN220632207U (zh) 强脉冲光治疗仪
CN218792475U (zh) 脱毛仪
CN219271109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6357932U (zh) 一种冰点脱毛机的散热机构
CN216532299U (zh) 脱毛仪
CN216317962U (zh) 一种光学脱毛模组的电容感应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