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2299U - 脱毛仪 - Google Patents

脱毛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2299U
CN216532299U CN202122265053.4U CN202122265053U CN216532299U CN 216532299 U CN216532299 U CN 216532299U CN 202122265053 U CN202122265053 U CN 202122265053U CN 216532299 U CN216532299 U CN 216532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efrigeration
assembly
hair removal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50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念欧
郦轲
李均厚
储文进
廖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650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2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2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2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毛仪,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脱毛组件、散热组件、制冷组件及控制电路板,外壳上开设进风口、出风口和出光口,脱毛组件可向出光口发出特定波长的光,制冷组件设置在出光口处进行制冷降温,散热组件包括脱毛导热散热组件、制冷导热散热组件及散热风扇,脱毛导热散热组件与脱毛组件贴合;制冷导热散热组件与制冷组件贴合;脱毛仪定义一自进风口至出风口的通风风道,制冷导热散热组件、散热风扇及脱毛导热散热组件在通风风道上顺次布置。本申请的脱毛仪中,散热组件构成通风风道,脱毛组件设置在通风风道外,防尘、防漏光,无需设置风道件,节省整机空间。

Description

脱毛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美容护理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毛仪。
背景技术
脱毛仪通过将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到人体皮肤表面,在人体皮肤表面产生热量,使人体皮肤上的毛囊因吸收到足量的光能而坏死,达到毛发脱落的效果。脱毛仪在对人体进行脱毛处理时,石英灯管及石英灯管外的聚光罩瞬间会产生高能热量,因此,脱毛仪需具备较强的散热性能,否则,脱毛仪的局部高温会导致机器融化,造成机器破坏,有使用安全的风险;另一方面,脱毛仪发出的光本身会有灼烧感和疼痛感,因此需要“冰感”缓解疼痛感,产生“冰感”的制冷组件也需要进行散热。
现在市面脱毛仪带“冰感”功能多为使用半导体制冷。此方案的制冷部件为半导体制冷片(亦称TEC制冷片),工作时,半导体制冷片一端是冷面,反面为热面。制冷片工作时,若热面热量导出越快,冷面的“冷”就越强,冰敷效果就越佳,脱毛仪使用体感就越佳。制冷片冷面贴合冷敷部,热面贴合导热组件;脱毛仪工作时,冷面的“冷”传致冷敷部,让冷敷部与皮肤接触时对皮肤进得降温,热面的“热”传致导热组件,散热机构将导热组件的热量导到机器外部空气中。
市面上现有的脱毛仪中,制冷片的散热方案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制冷片散热组件贴合风扇进风口面,脱毛部布置在风道中;风道一端连通风扇出风口,一端连通脱毛仪出风口。风扇运转工作时,空气从脱毛仪进风口进入,经过制冷片散热组件,带走其热量,并从风扇出风口排出到风道中,经过风道及风道中的脱毛部,此时空气会将脱毛部产生的热量带走,最终都从脱毛仪出风口排到外部空气中。
第二种,制冷片散热组件镶进风扇内成为风扇的一部分,脱毛部布置在风道中;风道一端连通风扇出风口,一端连通脱毛仪出风口。风扇运转工作时,空气从脱毛仪进风口进入,经过制冷片散热组件带走其热量,并从风扇出风口排出到风道中,经过风道及风道中的脱毛部,此时空气会将脱毛部产生的热量带走,最终都从脱毛仪出风口排到外部空气中。
第三种,制冷片散热组件局部放置在风道中,脱毛部布置在风道中;风道一端连通风扇出风口,一端连通脱毛仪出风口。风扇运转工作时,空气从脱毛仪进风口进入,从风扇出风口排出到风道中,按顺序经过风道的制冷片散热组件及风道中的脱毛部,此时空气会将制冷片散热组件及脱毛部的热量带走,最终都从脱毛仪出风口排到外部空气中。
以上三种制冷片的散热方案,均会导致空气中的灰尘及水汽进入污染聚光罩,从而影响聚光罩的光线反射均匀性及强度。而且,石英灯管产生光部分会沿风道从脱毛仪出风口射出,这些漏光会刺激眼睛造成不适,影响使用舒适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尘、防漏光的脱毛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毛仪,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脱毛组件、散热组件、制冷组件及控制电路板,所述外壳上开设进风口、出风口和出光口,所述脱毛组件可向所述出光口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所述制冷组件设置在所述出光口处进行制冷降温,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脱毛导热散热组件、制冷导热散热组件及散热风扇,所述脱毛导热散热组件与所述脱毛组件贴合,以将所述脱毛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并散出;所述制冷导热散热组件与所述制冷组件贴合,以将所述制冷组件的热量传导并散出;所述脱毛仪定义一自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通风风道,所述制冷导热散热组件、所述散热风扇及所述脱毛导热散热组件在所述通风风道上顺次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毛导热散热组件包括脱毛部第一导热块、脱毛部传热件及脱毛部散热件,所述脱毛部第一导热块将所述脱毛组件包住且置于所述通风风道外,所述脱毛部第一导热块为高导热系数且不导电材质,所述脱毛部传热件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脱毛部第一导热块与所述脱毛部散热件,所述脱毛部散热件设置在所述通风风道上且贴合于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毛部传热件为热管,所述脱毛部散热件为散热鳍片,所述脱毛导热散热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脱毛部传热件的一端插入所述脱毛部散热件,所述密封件封装所述脱毛部散热件在所述通风风道上设有通风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导热散热组件包括制冷部导热板、制冷部传热件及制冷部散热件,所述制冷部导热板所述制冷部散热件采用高导热系数材质,所述制冷部传热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制所述冷部导热板、所述制冷部散热件,所述制冷部散热件套设在所述散热风扇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部散热件具有套设在所述散热风扇外的制冷部散热件侧框,所述制冷部散热件与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进风口相对的面上设有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及制冷部散热件散热骨位,所述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的一侧对着所述进风口、一侧朝向所述风扇进风口,所述制冷部散热件散热骨位在与所述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所在的面上间隔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部传热件为热管,所述制冷部传热件分别与所述制冷部导热板、所述制冷部散热件侧框焊接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部散热件为设置在所述通风风道上的散热鳍片,所述制冷部传热件为热管,所述制冷部传热件一端连接所述制冷部导热板、另一端插入所述制冷部散热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为轴流风扇或蜗壳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进风口、风扇出风口成直线或成直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脱毛导热散热组件、所述制冷导热散热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固定;所述脱毛组件及所述制冷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毛组件包括发射体、聚光罩、聚光罩导热块、灯管固定架、滤光片、透光晶体及导热硅胶片,所述发射体设置在所述聚光罩内,所述发射体的两端从所述聚光罩中穿出并用所述灯管固定架固定,所述聚光罩导热块包裹在所述聚光罩外,所述滤光片、所述透光晶体设在所述述聚光罩的开口侧,所述透光晶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且前端嵌入所述外壳内,所述导热硅胶片设置在所述滤光片与所述聚光罩导热块之间;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片及导冷片,所述导冷片一面贴附在所述制冷片的冷面上、另一面与所述透光晶体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所述制冷部散热件为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或陶瓷材料制成,所述热传导件为热管或均温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风道及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安装在所述脱毛组件上并吸收所述脱毛组件产生的热量,所述散热块设置在所述风道内部,所述风扇、所述制冷部散热件、所述风道在所述通风风道上顺次设置,所述风扇的风扇进风口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制冷部散热件连通所述风扇的风扇出风口与所述风道的风道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部散热件与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所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制冷部散热件、所述风道围合形成所述通风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部散热件包括导热板部及导热槽部,所述导热板部自所述导热槽部一侧延伸而出,所述导热槽部覆盖在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上端面上,所述导热板部的下端面与安装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电容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槽部呈倒U形槽状,所述倒U形槽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散热齿,所述导热槽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风扇出风口、所述风道进风口相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风道及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安装在所述脱毛组件上并吸收所述脱毛组件产生的热量,所述散热块设置在所述风道内部,所述风扇与所述制冷部散热件和所述风道拼合结构在所述通风风道上顺次设置,所述风扇的风扇进风口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扇的风扇出风口朝向所述制冷部散热件和所述风道拼合结构的一端,所述风道的风道出风口朝向所述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风道及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安装在所述脱毛组件上并吸收所述脱毛组件产生的热量,所述散热块设置在所述风道内部,所述制冷部散热件、所述风扇、所述风道在所述通风风道上顺次设置,所述制冷部散热件的导热块进风口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制冷部散热件的导热块出风口朝向所述风扇的风扇进风口,所述风扇的风扇处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的风道进风口,所述风道的风道出风口朝向所述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毛组件包括发射体、聚光罩、聚光罩导热块、灯管固定架、滤光片、聚光罩支架,所述发射体设置在所述聚光罩内,所述发射体的两端安装有所述灯管固定架,所述聚光罩两侧设置有聚光罩导热块,所述滤光片设置在所述聚光罩的前端开口处,所述发射体、所述聚光罩、所述聚光罩导热块、所述灯管固定架及所述滤光片均安装在所述聚光罩支架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片、制冷片支架、导冷片及冷敷件,所述制冷片通过制冷片支架安装到所述导冷片上,所述冷敷件的前端面与使用者的皮肤贴合,所述导冷片与所述冷敷件相贴合,所述制冷片的冷面与所述导冷片贴合,所述制冷片的冷面与所述导热组件贴合。
本申请的脱毛仪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脱毛仪中,制冷片散热组件、散热风扇、脱毛部散热组件形成通风风道,脱毛组件设置在通风风道外,空气中的灰尘及水汽不会进入污染聚光罩,发射体产生光也不会从通风风道,此通风风道两端分别连通脱毛仪的进风口、出风口,如此脱毛仪中无需设置传统的风道件,节省整机空间;散热组件本身构成通风风道,通风风道长度较短,风阻亦较小,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也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散热效率;散热风扇位置不受像有传统风道的限制,有利于控制电路板的布局及整机造型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脱毛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脱毛仪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的脱毛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脱毛仪去掉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脱毛仪去掉外壳后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制冷脱毛导热散热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制冷脱毛导热散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的制冷脱毛导热散热组件与散热风扇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脱毛仪表示风流动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的脱毛仪表示风流动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脱毛仪中的散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散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脱毛仪中的散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散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标号如下:
外壳10(其中,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嘴盖13、进风口14、出风口15、出光口16、电源孔17);脱毛组件20(其中,发射体21、聚光罩22、聚光罩导热块23、灯管固定架24、滤光片25、透光晶体26、导热硅胶片27);散热组件30(其中,脱毛导热散热组件31、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散热风扇 33;脱毛部第一导热块311、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脱毛部传热件313、脱毛部散热件314、密封件315;制冷部导热板321、制冷部传热件322、制冷部散热件323;制冷部第一导热板体3211、制冷部第二导热板体3212;第一热管3221、第二热管3222;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3231、制冷部散热件散热骨位3232、制冷部散热件侧框3233;扇叶331、风扇框332、风扇进风口333、风扇出风口 334);制冷组件40(其中,制冷片41、导冷片42);安装支架50(其中,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控制电路板60;电容70;电源连接座80;脱毛仪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的实现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一种脱毛仪,用于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破坏皮肤上的毛囊脱去毛发。请参阅图1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的脱毛仪100包括外壳10以及设置在外壳10内的脱毛组件20、散热组件30、制冷组件40、安装支架50控制电路板 60、电容70及电源连接座80。脱毛组件20通电后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用于破坏皮肤毛囊;散热组件30用于对脱毛组件20、制冷组件40进行导热并散热;制冷组件40设置在出光口处对脱毛组件20的透光晶体26进行制冷降温;安装支架50设置在外壳10内部,用于脱毛组件20、散热组件30、制冷组件40的安装固定;控制电路板60与脱毛组件20、散热组件30的散热风扇33、制冷组件40、电容70及电源连接座80电连接,对各个电子器件进行控制。
具体地,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及嘴盖13,第一壳体11 与第二壳体12在上下方向上扣合形成腔体将脱毛组件20、散热组件30、制冷组件40、安装支架50、控制电路板60及电容70容置在内,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一侧形开口安装嘴盖13,以供脱毛组件20发出的光从出光口16 照射需进行脱毛的皮肤上。外壳10上还分别开设有进风口14和出风口15,以供外部(冷)空气进入外壳10和内部(热)空气排出外壳10外。在图示实施例中,进风口14开设在第一壳体11的上,出风口15开设在第二壳体15上,进风口14、出风口15靠近出光口16。外壳10上还电源孔17,电源孔17通向电源连接座80,用于外接电源为脱毛仪100供电。
脱毛组件20设置在壳体10内,包括发射体21、聚光罩22、聚光罩导热块 23、灯管固定架24、滤光片25、透光晶体26及导热硅胶片27。发射体21设置在聚光罩22内,发射体21的两端从聚光罩22两侧的灯管孔中穿出并用灯管固定架24分别从两端固定。聚光罩22被聚光罩导热块23包裹,能将聚光罩 22的热量传递至聚光罩导热块23。滤光片25设置在聚光罩22的前端开口处,以在过滤发射体21发出来的光波的同时亦将聚光罩22前方开口封堵住,使得聚光罩22内侧形成密封空间。滤光片25朝向出光口16的一侧设有透光晶体 26,透光晶体26安装在安装支架50上且前端嵌入嘴盖13上的出光口16内并与使用者皮肤接触。滤光片25的朝向聚光罩22、聚光罩导热块23的面在上边缘、下边缘设有导热硅胶片27,导热硅胶片27设置在滤光片25与聚光罩导热块23之间,使滤光片25与聚光罩导热块23的边缘贴合紧密并起到导热的作用。发射体21通电后发出的光在聚光罩22内向前端的开口聚拢,经由前端的滤光片25进行过滤后,经由透光晶体26从出光口16向外照射。聚光罩导热块23 的材质为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或非金属,贴合聚光罩22,能将聚光罩22热量导走。灯管固定架24的材质为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材质,一端焊接固定在控制电路板60上,另一端焊接固定发射体21,这样即可固定发射体21亦可将发射体21与控制电路板60形成供电回路。
制冷组件40包括制冷片41和导冷片42,制冷片41贴附在冷片42上,导冷片42贴附在透光晶体26上并安装在嘴盖13内。透光晶体26的前端面与使用者的皮肤贴合,制冷片41冷面与导冷片42贴合,将“冷”传致导冷片42、透光晶体26,让透光晶体26与皮肤接触时对皮肤进得降温;制冷片41的热面与散热组件30贴合,将热面的“热”传导至散热组件30,通过散热组件30将热量散出到脱毛仪100外部。
散热组件30设置脱毛组件20及制冷组件40后端,包括脱毛导热散热组件 31、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及散热风扇33。脱毛导热散热组件31与脱毛组件20 (的聚光罩导热块23)贴合,将脱毛组件20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并向外散发;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与制冷组件40(的制冷片41的热面)贴合,将制冷组件 40的热量传导并向外散发;散热风扇33包括扇叶331及风扇框332,扇叶331 可转动地安装在风扇框332内,风扇框332的两相对面分别开设风扇进风口 333、风扇出风口334,脱毛导热散热组件31、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分别贴合于散热风扇33的风扇出风口334、风扇进风口333。
脱毛导热散热组件31包括脱毛部第一导热块311、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脱毛部传热件313、脱毛部散热件314及密封件315,脱毛部第一导热块311与聚光罩导热块23贴合,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与脱毛部第一导热块311贴合,脱毛部传热件313连接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与脱毛部散热件314,脱毛部散热件314外设有密封件315将多块散热片封装在内。在图示实施例中,脱毛部第一导热块311、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脱毛部传热件313、脱毛部散热件314及密封件315形成整体,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与脱毛部传热件313的一端焊接连接,传热件313紧配插进散热件314固定,或者两者间焊接固定。密封件315将脱毛部散热件314密封,只留上下两个通风孔。在图示实施例中,脱毛部传热件313为热管,脱毛部散热件314为散热鳍片,更具体地,脱毛部传热件313采用两根U形热管分别连接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与脱毛部散热件314。在其它实施例中,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可以省略,脱毛部第一导热块311不经由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直接与脱毛部传热件313连接进行传热。聚光罩导热块23上热量可通过脱毛部第一导热块311、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脱毛部传热件313、脱毛部散热件314 顺次传导。脱毛部第一导热块311的材质为导热系数较高且不导电的非金属材质,如陶瓷,脱毛部第一导热块311将脱毛组件20全部包在里面,贴合聚光罩导热块23及灯管固定架24,并将其热量导至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中。
请结合参阅图6、图7和图8,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包括制冷部导热板321、制冷部传热件322及制冷部散热件323,制冷部传热件322的两端分别连接制冷部导热板321、制冷部散热件323。制冷部导热板321与制冷片41的热面贴合,制冷部散热件323与散热风扇33连接,制冷部传热件322将热量由制冷部导热板321传导至制冷部散热件323。在图示实施例中,制冷部导热板321、制冷部传热件322及制冷部散热件323焊接成整体。制冷片41的热面的热量通过制冷部导热板321、制冷部传热件322、制冷部散热件323顺次传导。制冷部散热件323套设于散热风扇33上,扇叶331转动时,风从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3231 进入,经过制冷部散热件散热骨位3232,此时风亦吹制冷部散热件323的内侧腔体,最终风跟制冷部散热件323的热量通过散热风扇33向外排出。
更具体地,制冷部导热板321包括相互连接的制冷部第一导热板体3211 和制冷部第二导热板体3212,制冷部传热件322包括第一热管3221和第二热管3222;制冷部第一导热板体3211通过第一热管3221与制冷部散热件323连接,制冷部第二导热板体3212通过第二热管3222与制冷部散热件323连接。制冷部散热件323呈具有开口的风扇套盖,散热风扇33从开口处嵌套入制冷部散热件323内。制冷部散热件323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制冷部散热件323 与散热风扇33的扇叶331相对的面上设有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3231及制冷部散热件散热骨位3232,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3231一侧对着进风口14、一侧朝向扇叶331的进风面,制冷部散热件散热骨位3232在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3231 所在面间隔分布,制冷部散热件侧框3233围合在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3231及制冷部散热件散热骨位3232所在面的四周。第一热管3221和第二热管3222 均连接至制冷部散热件侧框3233。
在图示实施例中,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与散热风扇33分别设置在控制电路板60两侧,控制电路板60上形成供散热风扇33的风扇框332穿过的开口,散热风扇33穿过开口嵌入至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的制冷部散热件323内。
安装支架50包括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第一支架51与第二支架52 在上下方向上扣合并通过紧固件与控制电路板60固定。第一支架51贴附并安装于控制电路板60的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所在的第一侧。制冷组件40安装在第一支架51上的开设的开口内,制冷部导热板321通过紧固件与第一支架51 固定连接并使制冷部导热板321与制冷组件40的制冷片41的热面贴合。第二支架52安装于第一支架51上,将脱毛部第一导热块311、脱毛部第二导热块 312及脱毛部传热件313其中一根热管位于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上的部分盖住。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装配后在朝向出光口16处形成可将透光晶体 26夹持住的开口,透光晶体26固定在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之间并伸出进入嘴盖13内。
请结合参阅图10和至图11,进入脱毛仪100内部的风定义一自进风口14 至出风口15的通风风道(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的制冷部散热件323、散热风扇33、脱毛导热散热组件31的在通风风道上顺次布置,即脱毛仪100内部的风按照进风口14→制冷部散热件323→散热风扇33→脱毛部散热件314→出风口15的通风风道进行流动。制冷片散热组件32、脱毛部散热组件31、散热风扇33此三件形成通风风道,此通风风道两端分别连通脱毛仪100的进风口14、出风口15,这样即可取消传统的风道件,亦可将风道距离长度做短。风道短且形状规则意味着风阻亦小,通风散热效率高。制冷组件40 产生热量远低于脱毛组件20,为保护散热风扇33过热,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 放至风扇进风口333,脱毛导热散热组件31放至风扇出风口334。
脱毛组件20的发射体21产生的光照射到滤光片25,滤光片25处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27传导至聚光罩导热块23。发射体21所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聚光罩22、聚光罩导热块23传导至脱毛导热散热组件31,另一部分通过灯管固定架24传导至脱毛导热散热组件31。具体地,发射体21产生的光照射到滤光片25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27传导至聚光罩导热块23;发射体21发热产生热量通过聚光罩22、聚光罩导热块23或灯管固定架24传导至脱毛部第一导热块311,再通过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脱毛部传热件313、脱毛部散热件314进入通风风道,在通风风道上散热风扇33的出风经由出风口 15将热量散到脱毛仪100外部。
制冷组件40的制冷片41的冷面与导冷片42相贴,导冷片贴附到透光晶体 26上,制冷片41产生的“冷”通过导冷片42传递至透光晶体26,使与透光晶体26相接触的皮肤表面感受的冷感。制冷片41的热面与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 接触,通过制冷导热散热组件32、散热风扇33为制冷片41散热。具体地,制冷片41的热面与制冷部导热板321接触,将制冷片41的热量传导至制冷部导热板321,再通过制冷部传热件322、制冷部散热件323将热量顺次传导至通风风道。传导至制冷部散热件323的热量在散热风扇33通过进风口14、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3231进风时,被嵌入在制冷部散热件323内的散热风扇33带走,经由脱毛导热散热组件31的脱毛部散热件314、出风口15被散到脱毛仪100 外部。
脱毛仪100工作时,外部的风从外壳10上的进风口14吸进制冷部散热件 323的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3231、风扇进风口333,经散热风扇33的扇叶331 运转,风从风扇出风口334输出至脱毛部散热件314,此时,脱毛部散热件314 上来自脱毛组件20的热量、制冷部散热件323上来自制冷组件40的热量随着风的流动,由出风口15带走至脱毛仪100的外部。
请结合参阅图12和图13,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脱毛仪中的散热组件30中,散热风扇33采用轴流风扇,轴流风扇的风扇进风口333、风扇出风口334成一直线。制冷片散热组件32一头连接制冷片41的发热区域,另一头贴合风扇进风口333;脱毛部散热组件31一头连接脱毛组件20的发热区域,另一头贴合风扇出风口334。更具体地,进风口14、轴流风扇的风扇进风口333、风扇出风口334、出风口15成一直线,脱毛部散热件314、制冷部散热件323均采用散热鳍片,脱毛部传热件313采用热管且连接至脱毛组件20的发热部分,制冷部传热件322采用热管且连接至制冷组件40的发热部分。
请结合参阅图14和图15,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脱毛仪中的散热组件30中散热风扇33采用蜗壳风扇,蜗壳风扇的风扇进风口333、风扇出风口334成一直角。制冷片散热组件32一头连接制冷片41的发热区域,另一头贴合风扇进风口333;脱毛部散热组件31一头连接脱毛组件20的发热区域,另一头贴合风扇出风口334。更具体地,进风口14、蜗壳风扇的风扇进风口333与风扇出风口334、出风口15垂直布置,脱毛部传热件313采用热管且通过脱毛部第二导热块312连接至脱毛组件20的发热部分,制冷部传热件322采用热管且通过制冷部导热板321连接至制冷组件40的发热部分,脱毛部散热件314、制冷部散热件323均采用散热鳍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的脱毛仪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制冷片散热组件、散热风扇、脱毛部散热组件形成通风风道,脱毛组件设置在通风风道外,空气中的灰尘及水汽不会进入脱毛组件内污染聚光罩,发射体产生的光也不会从通风风道漏出,此通风风道两端分别连通脱毛仪的进风口、出风口,如此脱毛仪中无需设置传统的风道件,节省整机空间;
(2)脱毛组件被脱毛部第一导热块包裹住,可完全杜绝外部空气中的灰尘水汽,也杜绝发射体通过风道漏光的现象;
(3)散热组件本身构成通风风道,通风风道长度较短,风阻亦较小,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也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散热效率;散热效率高也意味着热量都快速排到空气中,脱毛仪整机温度不高、不会烫手,同时冷敷件冰敷效果越佳,脱毛仪使用体感就越佳;
(4)散热风扇位置不受像有传统风道的限制,有利于控制电路板的布局及整机造型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之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脱毛仪,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脱毛组件、散热组件、制冷组件及控制电路板,所述外壳上开设进风口、出风口和出光口,所述脱毛组件可向所述出光口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所述制冷组件设置在所述出光口处进行制冷降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脱毛导热散热组件、制冷导热散热组件及散热风扇,所述脱毛导热散热组件与所述脱毛组件贴合,以将所述脱毛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并散出;所述制冷导热散热组件与所述制冷组件贴合,以将所述制冷组件的热量传导并散出;所述脱毛仪定义一自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通风风道,所述制冷导热散热组件、所述散热风扇及所述脱毛导热散热组件在所述通风风道上顺次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毛导热散热组件包括脱毛部第一导热块、脱毛部传热件及脱毛部散热件,所述脱毛部第一导热块将所述脱毛组件包住且置于所述通风风道外,所述脱毛部第一导热块为高导热系数且不导电材质,所述脱毛部传热件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脱毛部第一导热块与所述脱毛部散热件,所述脱毛部散热件设置在所述通风风道上且贴合于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出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毛部传热件为热管,所述脱毛部散热件为散热鳍片,所述脱毛导热散热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脱毛部传热件的一端插入所述脱毛部散热件,所述密封件封装所述脱毛部散热件在所述通风风道上设有通风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导热散热组件包括制冷部导热板、制冷部传热件及制冷部散热件,所述制冷部导热板所述制冷部散热件采用高导热系数材质,所述制冷部传热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制所述冷部导热板、所述制冷部散热件,所述制冷部散热件套设在所述散热风扇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散热件具有套设在所述散热风扇外的制冷部散热件侧框,所述制冷部散热件与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进风口相对的面上设有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及制冷部散热件散热骨位,所述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的一侧对着所述进风口、一侧朝向所述风扇进风口,所述制冷部散热件散热骨位在与所述制冷部散热件进风口所在的面上间隔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传热件为热管,所述制冷部传热件分别与所述制冷部导热板、所述制冷部散热件侧框焊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散热件为设置在所述通风风道上的散热鳍片,所述制冷部传热件为热管,所述制冷部传热件一端连接所述制冷部导热板、另一端插入所述制冷部散热件中。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为轴流风扇或蜗壳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进风口、风扇出风口成直线或成直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脱毛导热散热组件、所述制冷导热散热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固定;所述脱毛组件及所述制冷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毛组件包括发射体、聚光罩、聚光罩导热块、灯管固定架、滤光片、透光晶体及导热硅胶片,所述发射体设置在所述聚光罩内,所述发射体的两端从所述聚光罩中穿出并用所述灯管固定架固定,所述聚光罩导热块包裹在所述聚光罩外,所述滤光片、所述透光晶体设在所述述聚光罩的开口侧,所述透光晶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且前端嵌入所述外壳内,所述导热硅胶片设置在所述滤光片与所述聚光罩导热块之间;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片及导冷片,所述导冷片一面贴附在所述制冷片的冷面上、另一面与所述透光晶体贴合。
CN202122265053.4U 2021-09-16 2021-09-16 脱毛仪 Active CN216532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5053.4U CN216532299U (zh) 2021-09-16 2021-09-16 脱毛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5053.4U CN216532299U (zh) 2021-09-16 2021-09-16 脱毛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2299U true CN216532299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0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5053.4U Active CN216532299U (zh) 2021-09-16 2021-09-16 脱毛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2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6132U (ja) 携帯式脱毛装置
CN213994603U (zh) 一种脱毛仪
CN220530111U (zh) 脱毛仪及皮肤处理设备
CN111700725A (zh) 脱毛仪
CN214231502U (zh) 脱毛仪
CN112533554B (zh) 一种脱毛仪以及半导体制冷片
CN216136023U (zh) 脱毛仪
CN112055799B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片及脱毛仪
CN216566016U (zh) 脱毛仪
CN218552433U (zh) 脱毛仪
CN216532299U (zh) 脱毛仪
CN211097091U (zh) 脱毛仪
CN218960917U (zh) 脱毛仪
CN216535497U (zh) 一种脱毛仪
WO2021196506A1 (zh) 一种脱毛仪以及半导体制冷片
CN213588473U (zh) 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CN218784026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脱毛仪
CN214128771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2326718U (zh) 脱毛仪
CN210901827U (zh) 一种脱毛仪手柄
CN217525347U (zh) 脱毛仪
CN218960915U (zh) 脱毛仪
CN214017806U (zh) 冰敷脱毛仪
CN218960916U (zh) 脱毛仪
CN217447994U (zh) 一种冷却驱动件及具有该冷却驱动件的脱毛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