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8473U - 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8473U
CN213588473U CN202021735507.9U CN202021735507U CN213588473U CN 213588473 U CN213588473 U CN 213588473U CN 202021735507 U CN202021735507 U CN 202021735507U CN 213588473 U CN213588473 U CN 213588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radiating
assembly
fin group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55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念欧
郦轲
李均厚
储文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55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8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8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8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组件及脱毛仪,该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片组、散热管及散热风扇;散热片组包括多个排列分布的散热翅片;散热管固定穿设散热片组;散热管与散热翅片相接触,以将制冷模块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翅片;在散热片组的厚度方向上,散热片组处于散热风扇与壳体组件的内壁之间;散热片组朝向散热风扇的一侧与散热风扇之间留有散热间隙。进入壳体组件的另一部分气流绕经散热片组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然后进入到散热片组与散热风扇之间的散热间隙,对散热片组面向散热风扇的一侧起到散热作用,从而提高了散热片组热量传导的均匀性,避免散热片组面向散热风扇的一侧过热,影响散热组件整体的散热效率,保证制冷模块对皮肤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毛处理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用于人体脱毛的脱毛仪,通过机器发出的光照射到待脱毛的表皮上将表皮上的毛进行脱出。但皮肤吸收脱毛仪所发出的光波能量后会出现灼热感。
为了确保降低在脱毛的过程中人体皮肤的灼热感,需要利用起冰敷效果的制冷模块来给脱毛部位的周围进行快速冷却。制冷模块上的热量需要被散热组件及时导出,才能对皮肤产生持续的有效冷却。
然而,现有的脱毛仪中的散热组件的热量传导不均匀,引起散热效率下降,对制冷模块的冷却效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热量传导均匀性、调高散热效率的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一种散热组件,应用于脱毛仪,所述脱毛仪包括制冷模块及壳体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散热片组,所述散热片组包括多个排列分布的散热翅片;
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固定穿设所述散热片组,以将所述制冷模块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翅片;及
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片组处于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之间;所述散热片组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与所述散热风扇之间留有散热间隙。
上述散热组件,通过散热管与制冷模块接触,散热管将制冷模块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组中的各个散热翅片,散热风扇的扇叶旋转引起散热片组附近的气体流动,气流经过散热翅片时带走散热翅片上的热量,让散热片组的温度下降,保证制冷模块能对皮肤产生持续冷却。在散热风扇的驱动下,壳体组件外的气流进入至壳体组件内,进入壳体组件内的一部分气流沿散热片组的厚度方向直接穿过散热片组,主要对散热片组面向壳体组件内壁的一侧起到散热作用。进入壳体组件的另一部分气流绕经散热片组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然后进入到散热片组与散热风扇之间的散热间隙,对散热片组面向散热风扇的一侧起到散热作用,从而提高了散热片组热量传导的均匀性,避免散热片组面向散热风扇的一侧过热,影响散热组件整体的散热效率,保证制冷模块对皮肤的冷却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具有保护壳;所述散热间隙处于所述散热片组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与所述散热风扇的保护壳之间;从而可对散热风扇中的扇叶提供保护及方便气流通过散热片组朝向散热风扇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呈框状的挡风件;所述挡风件沿所述散热片组的边缘分布,并位于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所述挡风件与所述保护壳相抵接;从而可阻挡脱毛仪的内部气流经过散热片组,使流经散热片组的气流与散热片组具有较大的温差,保证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风件的内壁与所述散热片组的至少一侧边缘之间设有引流间隙;从而在阻挡了内部高温气流经过散热片组的同时,为气流提供了进入散热间隙的通道,保证散热片组的散热均匀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组背向所述散热风扇的表面为对流面;所述挡风件按从所述散热风扇指向所述散热片组的方向,延伸通过所述对流面的所在平面;能进一步地避免壳体组件内部的高温气流进入到挡风件的内腔并与散热片组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的其中一个:
所述挡风件具有弹性;
在所述散热片组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挡风件远离所述散热风扇一侧的边缘具有弹性;从而降低了挡风件的生产升本或脱毛仪的装配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穿设所述挡风件且与所述挡风件固定连接;所述挡风件连接所述壳体组件;从而挡风件可对散热管及散热片组起到支撑作用。
一种脱毛仪,包括:壳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的出光组件、靠近所述出光组件设置的制冷模块及散热组件;所述出光组件用于产生具有脱毛效果的光波;所述制冷模块用于冷却受到光波照射的皮肤部位;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导出所述制冷模块上的热量;从而保证制冷模块的冷却效果,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进气网孔,所述进气网孔靠近所述散热片组设置;从而进气网孔对散热片组起到保护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引风管道,所述引风管道将所述散热风扇排出的气流引导至所述出光组件;从而可保证出光组件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脱毛仪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脱毛仪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散热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散热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散热组件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散热组件附近的气流方向示意图,其中,气流方向如箭头所示。
附图中各标号与含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脱毛仪;20、壳体组件;21、进气网孔;22、侧壳;23、套盖;24、出气网孔;40、制冷模块;41、导温板;50、散热组件;51、散热片组;511、散热翅片;512、对流面;52、散热管;521、固定块;53、散热风扇;531、散热间隙;532、保护壳;54、挡风件;541、引流间隙;61、储能件;62、控制主板;63、按钮组件;70、引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地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地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散热组件50,应用于脱毛仪100,该脱毛仪100包括制冷模块40及壳体组件20。该散热组件50包括:散热片组51、散热管52及散热风扇53;散热片组51包括多个排列分布的散热翅片511;散热管52固定穿设散热片组51;散热管52与散热翅片511相接触,以将制冷模块40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翅片511;在散热片组51的厚度方向上,散热片组51处于散热风扇53与壳体组件20的内壁之间;散热片组51朝向散热风扇53的一侧与散热风扇53之间留有散热间隙531。
通过散热管52与制冷模块40接触,散热管52将制冷模块40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组51中的各个散热翅片511,散热风扇53的扇叶旋转引起散热片组51附近的气体流动,气流经过散热翅片511时带走散热翅片511上的热量,让散热片组51的温度下降,保证制冷模块40能对皮肤产生持续冷却。在散热风扇53的驱动下,壳体组件20外的气流进入至壳体组件20内,进入壳体组件 20内的一部分气流沿散热片组51的厚度方向直接穿过散热片组51,主要对散热片组51面向壳体组件20内壁的一侧起到散热作用。进入壳体组件20的另一部分气流绕经散热片组51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然后进入到散热片组51 与散热风扇53之间的散热间隙531,对散热片组51面向散热风扇53的一侧起到散热作用,从而提高了散热片组51热量传导的均匀性,避免散热片组51面向散热风扇53的一侧过热,影响散热组件50整体的散热效率,保证制冷模块 40对皮肤的冷却效果。
请参阅图5及图6,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散热风扇53具有保护壳532;散热间隙531处于散热片组51朝向散热风扇53的一侧与散热风扇53的保护壳 532之间。通过设置保护壳532,从而可对散热风扇53中的扇叶提供保护,避免扇叶受损。同时散热间隙531能避免保护壳532与散热片组51抵靠,方便气流通过散热片组51朝向散热风扇53的一侧。
具体地,保护壳532具有进风口及出风口,保护壳532的进风口朝向散热片组51,保护壳532的出风口背向散热片组51,以将壳体组件20外部的气流吸入并经过散热片组51。具体地,散热片组51的厚度为在保护壳532的进风口与壳体组件20的内壁之间散热组件50的延伸长度。
请参阅图4至图6,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散热组件50还包括呈框状的挡风件54;在垂直散热片组51厚度方向的平面上,挡风件54沿散热片组51的边缘分布;挡风件54与保护壳532相抵接。
由于脱毛仪100中除制冷模块40外的其它部件也可能会在运行过程中发出热量并散发到壳体组件20的内腔中,若壳体组件20内的热气流被吸引到散热片组51上,则会影响壳体组件20外温度较低的气流进入壳体组件20并经过散热片组51,降低了散热片组51的散热效率。通过在散热片组51的边缘附近设置挡风件54,可阻挡脱毛仪100的内部气流经过散热片组51,使流经散热片组 51的气流与散热片组51具有较大的温差,保证散热组件50的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散热片组51的长度方向上或宽度方向上,挡风件54的内壁与散热片组51的两侧边缘之间设有引流间隙541,且引流间隙541与散热间隙531连通。
对于从壳体组件20外部进入到壳体组件20内的气流,一部分直接穿透散热片组51,另外一部分没有穿透散热片组51,而是经过引流间隙541进入到散热间隙531中,为散热片组51朝向散热风扇53的部分进行散热,保证散热片组51的散热均匀性,避免发生局部过热。通过设置引流间隙541,在阻挡了内部高温气流经过散热片组51的同时,为气流提供了进入散热间隙531的通道,保证散热片组51的散热均匀性。优选地,引流间隙541的宽度不小于2mm。
请参阅图6,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散热片组51背向散热风扇53的表面为对流面512;挡风件54按从散热风扇53指向散热片组51的方向,延伸通过对流面512的所在平面。由于挡风件54延伸通过对流面512的所在平面,通过挡风件54上远离散热风扇53一侧的边缘与壳体组件20的内壁向贴合,能在对流面512与壳体组件20内壁之间留下气流通入引流间隙541的空间,并能进一步地避免壳体组件20内部的高温气流进入到挡风件54的内腔并与散热片组51 相接触,确保经过散热片组51的气流完全来自壳体组件20外部的低温环境。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挡风件54具有弹性。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散热片组51的厚度方向上,挡风件54远离散热风扇53一侧的边缘具有弹性。
为防止相对高温的气流泄漏进入挡风件54内,需要保证挡风件54的边缘与壳体组件20的内壁良好贴合,若挡风件54采用硬质材料,则需要提高挡风件54及脱毛仪100的壳体组件20的加工精度,否则难以保证防漏风的效果,而高加工精度则会导致生产成本及装配升本的升高。由于挡风件54整体或其边缘具有弹性,当挡风件54的边缘与壳体组件20的内壁贴合时,通过挡风件54 边缘的弹性形变,能适应装配位置的差异,从而降低了挡风件54的生产升本或脱毛仪100的装配难度。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散热管52穿设挡风件54且与挡风件 54固定连接;挡风件54连接壳体组件20。由于挡风件54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壳体组件20,从而可对散热管52及散热片组51起到支撑作用。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脱毛仪100,包括:壳体组件20、设置在壳体组件20中的出光组件、靠近出光组件设置的制冷模块40及散热组件50;出光组件用于产生具有脱毛效果的光波;制冷模块40用于冷却受到光波照射的皮肤部位;散热组件50用于导出制冷模块40上的热量。
出光组件所发出的光波处于特定波段,毛囊吸收光波的能量后生长受到抑制,使体毛脱落。制冷模块40通过半导体制冷件对受到光波照射的皮肤部位进行冷却,避免受到照射的皮肤部位产生灼热感,散热组件50与半导体制冷件的发热面接触,以传导出发热面上的热量,让半导体制冷件的制冷面的温度更低。由于散热片组51与散热风扇53之间留有散热间隙531,具有良好的散热均匀性,因而能提高散热效率,保证制冷模块40的冷却效果。
具体地,散热管52靠近制冷模块40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块521,散热管52 通过固定块521连接制冷模块40;制冷模块40具有导温板41,导温板41贴合半导体制冷件的制冷面。进一步地,脱毛仪100还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储能件 61、用于控制散热风扇53或出光组件的控制主板62以及调整脱毛仪100运行状态的按钮组件63。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20上设有进气网孔21,进气网孔21靠近散热片组51设置。脱毛仪100外部的气流通过进气网孔21进入到壳体组件20内,进气网孔21对散热片组51起到保护作用。壳体组件20包括侧壳22,侧壳22成对设置;壳体组件20还包括套设在侧壳22外侧的套盖 23,套盖23靠近出光组件设置,套盖23提高了两个侧壳22之间的配合强度。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脱毛仪100还包括引风管道70,引风管道70将散热风扇53排出的气流引导至出光组件。气流从壳体组件20外进入并经过散热片组51及散热风扇53后,由引风管道70引导经过出光组件,气流经过出光组件,可降低出光组件的温度,以保证出光组件稳定运行。
具体地,出光组件可以是容置在引风管道70中,壳体组件20上还设有出气网孔24,经过出光组件的气流经出气网孔24输出到壳体组件20外。
本实施例中,通过散热管52与制冷模块40接触,散热管52将制冷模块40 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组51中的各个散热翅片511,散热风扇53的扇叶旋转引起散热片组51附近的气体流动,气流经过散热翅片511时带走散热翅片511 上的热量,让散热片组51的温度下降,保证制冷模块40能对皮肤产生持续冷却。在散热风扇53的驱动下,壳体组件20外的气流进入至壳体组件20内,进入壳体组件20内的一部分气流沿散热片组51的厚度方向直接穿过散热片组51,主要对散热片组51面向壳体组件20内壁的一侧起到散热作用。进入壳体组件 20的另一部分气流绕经散热片组51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然后进入到散热片组51与散热风扇53之间的散热间隙531,对散热片组51面向散热风扇53 的一侧起到散热作用,从而提高了散热片组51热量传导的均匀性,避免散热片组51面向散热风扇53的一侧过热,影响散热组件50整体的散热效率,保证制冷模块40对皮肤的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组件,应用于脱毛仪,所述脱毛仪包括制冷模块及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散热片组,所述散热片组包括多个排列分布的散热翅片;
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固定穿设所述散热片组,以将所述制冷模块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翅片;及
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片组处于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之间;所述散热片组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与所述散热风扇之间留有散热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具有保护壳;所述散热间隙处于所述散热片组朝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与所述散热风扇的保护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呈框状的挡风件;所述挡风件沿所述散热片组的边缘分布,并位于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所述挡风件与所述保护壳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的内壁与所述散热片组的至少一侧边缘之间设有引流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背向所述散热风扇的表面为对流面;所述挡风件按从所述散热风扇指向所述散热片组的方向,延伸通过所述对流面的所在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的其中一个:
所述挡风件具有弹性;
在所述散热片组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挡风件远离所述散热风扇一侧的边缘具有弹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穿设所述挡风件且与所述挡风件固定连接;所述挡风件连接所述壳体组件。
8.一种脱毛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的出光组件、靠近所述出光组件设置的制冷模块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组件;所述出光组件用于产生具有脱毛效果的光波;所述制冷模块用于冷却受到光波照射的皮肤部位;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导出所述制冷模块上的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进气网孔,所述进气网孔靠近所述散热片组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管道,所述引风管道将所述散热风扇排出的气流引导至所述出光组件。
CN202021735507.9U 2020-08-18 2020-08-18 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Active CN213588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5507.9U CN213588473U (zh) 2020-08-18 2020-08-18 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5507.9U CN213588473U (zh) 2020-08-18 2020-08-18 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8473U true CN213588473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5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5507.9U Active CN213588473U (zh) 2020-08-18 2020-08-18 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84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4641A (zh) * 2021-09-13 2023-03-17 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 美容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4641A (zh) * 2021-09-13 2023-03-17 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 美容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6132U (ja) 携帯式脱毛装置
CN211534779U (zh) 一种便携式脱毛仪
CN111700725A (zh) 脱毛仪
CN111743622A (zh) 便携的脱毛仪
CN213588473U (zh) 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CN213787756U (zh) 脱毛仪
CN214231502U (zh) 脱毛仪
CN114051366A (zh) 散热机构及脱毛仪
CN214908023U (zh) 家用脱毛仪
CN211097091U (zh) 脱毛仪
CN111685869A (zh) 脱毛仪
CN218552433U (zh) 脱毛仪
CN112451087A (zh) 脱毛仪的冷敷组件及脱毛仪
CN213789643U (zh) 脱毛仪
CN215189809U (zh) 冷却组件及脱毛仪
CN212326718U (zh) 脱毛仪
CN113509261A (zh) 带制冷的手持式半导体激光脱毛仪
CN112754652A (zh) 风道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CN218960915U (zh) 脱毛仪
CN112426223A (zh) 脱毛仪的冷敷组件及脱毛仪
CN215079588U (zh) 脱毛仪的冷敷组件及脱毛仪
CN215079587U (zh) 脱毛仪的冷敷组件及脱毛仪
CN218792475U (zh) 脱毛仪
CN218960916U (zh) 脱毛仪
CN216532299U (zh) 脱毛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