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0913A - 用于纯化包含残余丁烯的烃料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纯化包含残余丁烯的烃料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0913A
CN111960913A CN202010403062.2A CN202010403062A CN111960913A CN 111960913 A CN111960913 A CN 111960913A CN 202010403062 A CN202010403062 A CN 202010403062A CN 111960913 A CN111960913 A CN 111960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bent
mode
hydrocarbon stream
desorption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30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佩茨
G.施托赫尼奥尔
A.米勒
O.默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onik Operat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vonik Operat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onik Operat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Evonik Operation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960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0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7/00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7/12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adsorption, i.e. 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the aid of solids, e.g. with ion-exchang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7/00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7/12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adsorption, i.e. 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the aid of solids, e.g. with ion-exchangers
    • C07C7/13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adsorption, i.e. 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the aid of solids, e.g. with ion-exchangers by molecular-sieve techniqu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5/00Refining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with solid sorb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5/00Refining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with solid sorbents
    • C10G25/02Refining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with solid sorbents with ion-exchange material
    • C10G25/03Refining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with solid sorbents with ion-exchange material with 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s, e.g. molecular sieves
    • C10G25/05Removal of non-hydrocarbon compounds, e.g. sulfu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5/00Refining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with solid sorbents
    • C10G25/12Recovery of used adsorb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纯化包含残余丁烯的烃料流的方法。本发明的主题是在用于烯烃转化方法之前纯化烃料流以除去含氮、氧和/或硫的杂质的方法,以及所述纯化的烃料流的用途。

Description

用于纯化包含残余丁烯的烃料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是在用于烯烃转化工艺之前纯化烃料流以除去含氮、氧和/或硫的杂质的方法,以及所述纯化的烃料流的用途。
背景技术
在石化工业中通常使用包含具有最多8个碳原子的较轻烯烃的烃料流作为化学工艺的输入料流,所述化学工艺例如醚化、加氢甲酰化、异构化、低聚、烷基化、复分解、环氧化或(甲氧基)羰基化。所用的烃料流通常是例如源自蒸汽裂化器或催化裂化器的工业烃混合物。这些烃混合物通常含有ppm范围的含氮、氧和/或硫的杂质,所述杂质可充当上述化学工艺中所用催化剂的催化剂毒物。
由于它们的催化剂损害作用,例如通过杂质吸附在催化剂上而失活以及由此导致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和孔的堵塞,所述杂质的存在会对各自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具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并因此也对相应化学工艺的实施和经济性具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应当在进行所述化学工艺之前除去所述含氮、氧和/或硫的杂质。
从烃料流中除去含氮、氧和/或硫的杂质是本身已知的。通过使用特殊的吸附剂,将杂质从烃料流中充分除去,以延迟或完全防止用于下游化学工艺的催化剂的中毒。
用于除去杂质的吸附剂仅具有有限的吸收杂质的容量。并非用新的吸附剂替换用过的吸附剂,通常的做法是使吸附剂再生,例如使用惰性气体料流导过用过的吸附剂。
用于使这样的用过的吸附剂再生的另一方法由WO2013/013885A2已知,其设置在低聚上游。在此,来自低聚的产物料流导过所述用过的待再生的吸附剂,以使该吸附剂不含吸附的杂质。进行再生之后,所述再生的吸附剂可以再用于从输入料流中除去杂质。
在已知方法中的问题是惰性气体相对昂贵,并且不能在每个生产场所在没有较大支出的情况下以所需量提供。使用来自下游化学工艺,如低聚的产物料流来纯化烃料流的缺点是,所述产物料流由于杂质的解吸将被污染,从而阻碍产物的利用和/或销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设置在化学工艺上游的方法,其可用于将用过的吸附剂再生而没有上述缺点。
通过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方法实现了所基于的技术目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是用于纯化包含具有2至8个碳原子的烯烃的烃料流的方法,其中使纯化的烃料流经历至少一个方法步骤,所述方法步骤包括选自醚化、加氢甲酰化、低聚、(甲氧基)羰基化、烷基化、复分解和环氧化的烯烃转化以及产物分离,
其中在该方法中使用至少两种吸附剂,其中一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和一种吸附剂处于解吸模式,
其中在吸附模式中,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吸附剂,以从待纯化的烃料流中除去含氮、氧和/或硫的杂质,
其中在解吸模式中,使解吸料流在280℃至350℃的温度下导过吸附剂,以从吸附剂中解吸所吸附的杂质,和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之后取出且脱除所用的烯烃和在所述烯烃转化中形成的产物的烃料流用作解吸料流,该烃料流具有2至30重量%的所用的未转化的烯烃含量。
根据本发明的纯化方法涉及包含具有2至8个碳原子,优选3至6个碳原子,特别优选4个碳原子的烯烃的烃料流。合适的烯烃尤其是α-烯烃、正烯烃和环烯烃,优选正烯烃。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烯烃是正丁烯。
所述烯烃通常不以纯的形式用作反应物,而是以工业上可获得的混合物的形式。因此,本发明中另外使用的术语“烃料流”应理解为是指其涉及各种类型的混合物,其含有的相应烯烃的量使得能够以经济的方式进行纯化下游的可能的方法步骤。因此,所用的烃料流优选具有35至95重量%,优选70至95重量%的烯烃含量。
在所述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之后取出且脱除所用的烯烃和在所述烯烃转化中形成的产物的烃料流具有2至30重量%的所用的未转化的烯烃含量,因为所用烯烃的相当大部分已经在该至少一个方法步骤的转化方法中反应以产生各自的产物。由于随后的产物分离,优选仅少量的产物存在于所得的烃料流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之后取出且脱除所用的烯烃和在所述烯烃转化中形成的产物的烃料流具有最大500重量ppm,更优选最大300重量ppm,特别优选最大170重量ppm的产物含量。
作为具有3个碳原子的烯烃的丙烯通过石脑油的裂解在工业上大规模制备,并且是容易可得的基础化学品。具有5个碳原子的烯烃包含在来自精炼厂或裂化器的轻汽油级分中。含有具有4个碳原子的线性烯烃的工业混合物是来自精炼厂的轻汽油级分、来自FC裂化器或蒸汽裂化器的C4级分、来自费托合成的混合物、来自丁烷脱氢的混合物、或通过复分解形成或由其它工业工艺形成的混合物。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线性丁烯的混合物可以例如由蒸汽裂化器的C4级分获得。在此,在第一步中除去丁二烯。这通过丁二烯的萃取(蒸馏)或通过其选择性氢化来实现。在两种情况下,均得到几乎不含丁二烯的C4馏分,即所谓的萃余液I。在第二步中,例如通过与甲醇反应制备MTBE而从C4料流中除去异丁烯。此时不含异丁烯且不含丁二烯的C4馏分,即所谓的萃余液II,含有线性丁烯和任选丁烷。如果从中还分离出至少一部分所得1-丁烯,则得到所谓的萃余液III。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含C4烯烃的物质料流作为输入混合物供应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合适的烯烃混合物特别是萃余液I和萃余液II和萃余液III。
上述可使用的烃料流通常包含由于制备所致的杂质,即痕量的其它物质。这些特别包括含氮、氧和/或硫的杂质,特别是含氮杂质乙腈和丙腈、含氧杂质丙酮和甲醇和/或含硫杂质甲硫醇、乙硫醇、二甲基硫醚和二甲基二硫醚。
为了除去上述可能充当催化剂毒物的杂质,根据本发明使所用的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吸附剂,杂质被吸附到该吸附剂上。可使用的吸附剂是具有足够吸附容量和吸附稳定性的材料,特别是硅酸盐、氧化铝和沸石材料如沸石A(例如3A、4A、5A)、八面沸石(例如NaX、13X、NaY)、MFI(例如硅沸石-1、ZSM-5)、丝光沸石、菱沸石(例如SSZ-13)、镁碱沸石以及上述材料的涂覆有吸附活性金属/金属氧化物(例如Cu、Ni)的变体。也可以使用所述材料的混合物。吸附剂可以设置在耐压和耐温的容器中,特别是反应器中,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它们。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至少两种吸附剂,其各自总是处于不同的模式,即吸附模式或解吸模式。在具有两种吸附剂的实施方案中,一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和一种吸附剂处于解吸模式。所述两种吸附剂各自选自上述材料,并且可以相同或彼此不同。
吸附模式的特征在于,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吸附剂,以从待纯化的烃料流中除去含氮、氧和/或硫的杂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待纯化的烃料流在液相中导过至少一种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这可以实现特别好的烃料流纯化。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所述至少一种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的温度优选为0℃至60℃,优选10℃至50℃,特别优选20℃至40℃。在所述温度下,应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调节压力,以使得待纯化的烃料流存在于液相中。
在解吸模式中,根据本发明使解吸料流导过吸附剂,以从吸附剂中解吸所吸附的杂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解吸料流以与处于吸附模式的待纯化烃料流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流过所述吸附剂。吸附剂由此再生,并且在除去杂质之后可以再用作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条件是所述吸附剂此时能够再从待纯化的烃料流中以充分的程序吸收杂质。
根据本发明,解吸料流是已经从所述至少一个下游方法步骤中取出且脱除所用烯烃的烃料流,所述下游方法步骤在每种情况下包括选自醚化、加氢甲酰化、低聚、(甲氧基)羰基化、烷基化、复分解和环氧化的烯烃转化以及产物分离。因此,相应的烃料流不被氢化,因此该料流可能该含有相当大量的所用的未转化的烯烃。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可以存在多于一个,即至少两个方法步骤,其在通过吸附的纯化之后进行。此时,解吸料流是已经从纯化下游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中取出且脱除所用烯烃的烃料流,所述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在每种情况下包括选自醚化、加氢甲酰化、低聚、(甲氧基)羰基化、烷基化、复分解和环氧化的烯烃转化以及产物分离。
如果存在至少两个方法步骤,则可以在此在单个方法步骤(在两个方法步骤的情况下,例如第一方法步骤)之后、在两个方法步骤之后、或者在存在多于两个方法步骤的情况下在多于两个方法步骤之后,取出脱除所用烯烃的烃料流。如果从两个或更多个方法步骤中取出烃料流,则其相应地是各自脱除所用烯烃的料流的混合物。这使得能够可变地使用料流。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方法步骤”既包括所用烯烃的转化,也包括随后的所形成产物的分离(产物分离),例如蒸馏、膜分离、萃取或其组合,和任选的设置在烯烃转化上游的多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氢化或设置在烯烃转化上游的优选通过蒸馏方式的1-烯烃分离或烯烃-链烷烃分离。因此所述方法及其典型的工艺条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所述解吸料流是来自所述至少一个方法步骤的输出料流,该方法步骤包括烯烃转化和在烯烃转化之后进行的其中将形成的产物与剩余的烃料流分离的产物分离,所述剩余的烃料流在产物分离之后包含至少一部分所用的未转化的烯烃和烷烃。在加氢甲酰化或低聚中,例如随后将形成的醛或低聚物与未转化的烯烃和惰性烷烃分离。
在一个还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之后进行加氢甲酰化和/或低聚,以将烃料流进一步脱除烯烃,其中在分离出产物醛或产物低聚物之后,将来自加氢甲酰化和/或低聚的输出料流用作解吸料流。
加氢甲酰化,即烯烃与合成气反应形成醛,尤其在使用过渡金属和任选的有机含磷配体的情况下进行。可使用的过渡金属是铁、钌、铱、钴或铑,优选钴或铑。加氢甲酰化中的压力可以为10至400巴,优选15至250巴。加氢甲酰化中的温度优选为70℃至250℃,优选100℃至200℃。
低聚可以在50℃至200℃,优选60℃至180℃,优选60℃至130℃的温度下和在10至70巴,优选20至55巴的压力下进行。如果低聚应在液相中进行,则为此必须选择压力和温度参数,以使得反应物料流(所用的烯烃或烯烃混合物)存在于液相中。可用作低聚催化剂的特别是在由氧化铝、氧化硅或硅铝酸盐制成的无定形或结晶载体材料上的过渡金属如镍。
如上所述获得的解吸料流可以是液态或气态的,并且在液相或气相中导过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所述解吸料流优选在气相中。解吸料流导过所述至少一个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的温度优选高于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所述至少一个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的温度。这确保了尽可能多的所吸附的杂质再次排出,并且使所述吸附剂尽可能完全地再生。解吸模式中的温度为280℃至350℃,优选290℃至320℃。解吸模式中的压力可以为2至4巴,优选2.5至3.5巴。
在导过所述吸附剂之后,解吸料流被其从吸附剂中吸收的杂质污染。然后,所述被污染的解吸料流可以用作裂化方法中的共进料、用作合成气生成中的共进料、用作LPG(液化石油气)或用作燃料气体。然而,原则上也可以使被污染的解吸料流随后还导过吸附剂,例如不可逆吸附剂(在完全负载之后丢弃),并除去污染物,即包含在被污染的解吸料流中的含氮、氧和/或硫的杂质,以随后用于进一步的方法步骤,特别是烷基化、低聚或加氢甲酰化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以使用至少三种吸附剂,其中总是两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和一种吸附剂处于解吸模式,反之亦然,即总是两种吸附剂处于解吸模式和一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在该实施方案中,吸附剂也交替地处于吸附模式和解吸模式,条件是两种吸附剂处于相同模式。当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两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或解吸模式时,所述吸附剂可以连续地(串联)或并排地(并联)运行。优选的是具有三种吸附剂的实施方案,其中连续或并排地运行的两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所述三种吸附剂各自选自上述材料,并且可以相同或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用于纯化烃料流的方法中使用至少4种吸附剂,其中两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并且各一种吸附剂处于解吸模式和一种吸附剂处于备用模式。所述吸附剂特别是交替地处于吸附模式、解吸模式和备用模式,条件是总是两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所述处于吸附模式的两种吸附剂在此连续地运行。所述四种吸附剂各自选自上述材料,并且可以相同或彼此不同。
先前已经解吸或新使用的、并且目前既不处于解吸模式也不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处于备用模式。所述吸附剂保持在此状态下,并且如果需要可以转换到吸附模式。所述吸附剂优选在环境温度下保持在此状态下。所述吸附剂优选设置在耐压和耐温的容器中,特别是反应器中。所述容器优选用解吸料流填充,以避免可能的反应或沉积。压力特别是1.5至5巴。所述解吸料流优选以液态形式在备用模式中存在于容器中。在从备用模式切换到吸附模式时,存在的解吸料流此时可以被待纯化的烃料流相继置换。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吸附剂从吸附模式到解吸模式的切换,反之亦然。当然,吸附剂对杂质的吸收或吸附不具有无限的容量,而是在某一时刻达到其最大吸收容量,然后不再能够吸附进一步的杂质。最迟在这一时间点,优选已经提早地,必须更换吸附剂,以防止被污染的烃料流到达下游方法步骤。更换吸附剂仅出于经济原因就将是不利的。取而代之,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使用交替地处于吸附模式和解吸模式的至少两种吸附剂,以使得被污染的待纯化的烃料流总是导过具有足够容量以吸收杂质的吸附剂。
吸附剂的所述切换优选通过流量控制装置,尤其是阀序列来进行。由此可以完全停止待纯化的烃料流向目前仍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的进料,而同时打开待纯化的烃料流向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的进料,以使得全部待纯化的烃料流流过该吸附剂。这同样适用于解吸料流。因此,在切换之后,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在切换之前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并且在切换之后,解吸料流导过在切换之前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一旦烃料流在切换之后流过刚切换到吸附模式的吸附剂,则所述纯化的烃料流导向下游方法步骤。相应的设备技术方面的构造和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
从解吸模式到吸附模式的切换的替代实施方式是,待纯化的烃料流的进料被转向下一种吸附剂(同时终止解吸料流的进料),直到全部待纯化的烃料流流过该吸附剂,由此该吸附剂转换到吸附模式。为了防止由于先前用解吸料流解吸而仍然存在于吸附剂中的大量惰性烷烃到达所述至少一个方法步骤,将所述纯化的料流首先如被污染的解吸料流一样排出。只有在小于所述待纯化的料流在给定体积流量下在吸附剂中的最大停留时间计算量的特定时间之后,此时纯化的料流才供应到所述至少一个方法步骤。
可以控制吸附模式与解吸模式之间的切换,以实现将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在达到最大吸收容量之前就已转换到解吸模式。吸附剂从吸附模式到解吸模式的这种切换在此优选在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的特定时间之后,在特定量的杂质存在于导过吸附剂的烃料流中之后,或者在特定量的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吸附剂之后进行。另一种可能方式是,在第一吸附剂的下游测量导过第一吸附剂的烃料流中的杂质的量,并且在超过杂质的特定限值时进行从吸附模式到解吸模式的切换。
当存在三种吸附剂时,各吸附剂同样在吸附模式和解吸模式之间切换。各吸附剂从吸附模式到解吸模式(或反之亦然)切换的精确顺序取决于构造和运行模式。在此必须注意,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没有达到其最大吸收容量,而是在此之前已切换到解吸模式。当存在至少三种吸附剂时,可以根据上文所述的机制(例如时间、量)来控制切换。
如果(在存在至少三种吸附剂的情况下)两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和一种处于解吸模式,其中所述处于吸附模式的两种吸附剂连续地,即串联存在,则如下进行切换:
所述处于吸附模式的(串联中的)第一吸附剂,即首先与待纯化的烃料流接触并因此吸附最大部分杂质的吸附剂,在切换之后处于解吸模式。所述处于吸附模式的串联中的第二吸附剂在切换之后用作第一吸附剂,并且首先与待纯化的烃料流接触。先前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在切换之后是处于吸附模式的(串联中的)第二吸附剂。
在具有至少四种吸附剂的实施方案中还是,除了两种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和一种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之外,一种吸附剂处于备用模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待纯化的烃料流运行。这导致两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并连续地(串联)运行,并且各一种吸附剂处于解吸模式和先前解吸或新使用的吸附剂处于备用模式。在各模式之间,特别是在吸附模式和解吸模式和备用模式之间的切换如下进行:
所述处于吸附模式的(串联中的)第一吸附剂,即首先与待纯化的烃料流接触并因此吸附最大部分杂质的吸附剂,在切换之后处于解吸模式。所述处于吸附模式的(串联中的)第二吸附剂在切换之后用作(串联中的)第一吸附剂,并且首先与待纯化的烃料流接触。在切换之前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在切换之后处于备用模式,且在切换之前处于备用模式的吸附剂在切换之后是所述处于吸附模式的(串联中的)第二吸附剂。当存在至少四种吸附剂时,可以根据上文所述的机制(例如时间、数量)来控制切换。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用于纯化包含具有4个碳原子的烯烃,特别是正丁烯的烃料流的方法,其中使纯化的烃料流经历至少一个方法步骤,所述方法步骤包括选自醚化、加氢甲酰化、低聚、(甲氧基)羰基化、烷基化、复分解和环氧化的烯烃转化以及产物分离,
其中在该方法中使用至少两种吸附剂,其中一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和一种吸附剂处于解吸模式,
其中在吸附模式中,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吸附剂,以从待纯化的烃料流中除去含氮、氧和/或硫的杂质,
其中在解吸模式中,使解吸料流在280℃至350℃的温度下导过吸附剂,以从吸附剂中解吸所吸附的杂质,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之后取出且脱除所用的烯烃和在所述烯烃转化中形成的产物的烃料流用作解吸料流,该烃料流具有2至30重量%的所用的未转化的烯烃含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其中仅进行一个方法步骤的实施方案;
图2示出了其中进行两个方法步骤的实施方案;
图3示出了其中进行两个方法步骤的实施方案;
图4示出了其中进行两个方法步骤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考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附图中所示的工艺流程仅仅是优选的实施方案,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
图1示出了其中仅进行一个方法步骤的实施方案。在此,所用的烃料流(1)首先在吸附/解吸区(2)中导过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随后作为纯化的烃料流(3)供应到一个方法步骤,该方法步骤由其中进行烯烃各自转化的反应区(4)和随后用于分离出产物(8)的产物分离(5)组成。由产物分离(5)获得且脱除所用的烯烃和在转化中形成的产物(8)的烃料流然后用作在吸附/解吸区(2)中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的解吸料流(6),由此获得被解吸的杂质污染的解吸料流(7)。
图2示出了其中进行两个方法步骤的实施方案。在此,所用的烃料流(1)首先在吸附/解吸区(2)中导过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随后作为纯化的烃料流(3)供应到第一方法步骤,其由其中进行烯烃各自第一次转化的第一反应区(4)和随后用于分离出产物(8)的第一产物分离(5)组成。由第一产物分离获得的烃料流然后供应到第二方法步骤,其由其中进行烯烃各自第二次转化的第二反应区(9)和随后用于从第二次转化中分离出产物(11)的第二产物分离(10)组成。由第二产物分离(10)获得且脱除所用的烯烃和在转化中形成的产物的烃料流然后用作吸附/解吸区(2)中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的解吸料流(6),由此获得被解吸的杂质污染的解吸料流(7)。
图3示出了其中进行两个方法步骤的实施方案,其中一部分由第一产物分离获得的烃料流在第二方法步骤处绕行。在此,所用的烃料流(1)首先在吸附/解吸区(2)中导过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随后作为纯化的烃料流(3)供应到第一方法步骤,其由其中进行烯烃各自第一次转化的第一反应区(4)和随后用于分离出产物(8)的第一产物分离(5)组成。由第一产物分离获得的烃料流然后部分地作为解吸料流(6)的组成部分导向吸附/解吸区(2),并部分地供应到第二方法步骤,其由其中进行烯烃各自第二次转化的第二反应区(9)和随后用于从第二次转化中分离出产物(11)的第二产物分离(10)组成。由第二产物分离(10)获得且脱除所用的烯烃和在转化中形成的产物的烃料流和一部分由第一产物分离(5)获得的烃料流一起用作吸附/解吸区(2)中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的解吸料流(6),由此获得被解吸的杂质污染的解吸料流(7)。
图4示出了其中进行两个方法步骤的实施方案,其中仅一部分由第一产物分离获得的烃料流用作解吸料流。在此,所用的烃料流(1)首先在吸附/解吸区(2)中导过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随后作为纯化的烃料流(3)供应到第一方法步骤,其由其中进行烯烃各自第一次转化的第一反应区(4)和随后用于分离出产物(8)的第一产物分离(5)组成。由第一产物分离获得的烃料流然后部分地在第二方法步骤处绕行,并部分地供应到第二方法步骤,其由其中进行烯烃各自第二次转化的第二反应区(9)和随后用于从第二次转化中分离出产物(11)的第二产物分离(10)组成。在第二方法步骤处绕行的那部分由第一产物分离(5)获得的烃料流然后用作吸附/解吸区(2)中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的解吸料流(6),由此获得被解吸的杂质污染的解吸料流(7)。

Claims (15)

1.用于纯化包含具有2至8个碳原子的烯烃的烃料流的方法,其中使纯化的烃料流经历至少一个方法步骤,所述方法步骤包括选自醚化、加氢甲酰化、低聚、(甲氧基)羰基化、烷基化、复分解和环氧化的烯烃转化以及产物分离,
其中在该方法中使用至少两种吸附剂,其中一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和一种吸附剂处于解吸模式,
其中在吸附模式中,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吸附剂,以从待纯化的烃料流中除去含氮、氧和/或硫的杂质,
其中在解吸模式中,使解吸料流在280℃至350℃的温度下导过吸附剂,以从吸附剂中解吸所吸附的杂质,和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之后取出且脱除所用的烯烃和在所述烯烃转化中形成的产物的烃料流用作解吸料流,该烃料流具有2至30重量%的所用的未转化的烯烃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方法步骤之后取出且脱除所用的烯烃和在所述烯烃转化中形成的产物的烃料流具有最大500重量ppm,优选最大350重量ppm,特别优选最大170重量ppm的产物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用的烃料流具有35至95重量%的烯烃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如下进行吸附剂从吸附模式到解吸模式的切换,以使得在切换之后,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在切换之前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并且在切换之后,解吸料流导过在切换之前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的特定时间之后,在特定量的杂质存在于导过吸附剂的烃料流中和被吸附剂吸收之后,或者在特定量的待纯化的烃料流导过吸附剂之后进行切换,或者
其中在第一吸附剂的下游测量导过第一吸附剂的烃料流中的杂质的量,并且在超过杂质的特定限值时进行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方法中使用至少三种吸附剂,其中两种处于吸附模式和一种处于解吸模式,反之亦然,其中处于相同模式的两种吸附剂连续地(串联)或并排地(并联)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连续地(串联)存在的两种吸附剂处于吸附模式时,如下进行吸附与解吸模式之间的切换,以使得
处于吸附模式的第一吸附剂,即首先与待纯化的烃料流接触的吸附剂,在切换之后处于解吸模式;
处于吸附模式的第二吸附剂在切换之后用作第一吸附剂,并且首先与待纯化的烃料流接触;和
在切换之前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在切换之后用作处于吸附模式的第二吸附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方法中使用至少四种吸附剂,其中两种吸附剂交替地处于吸附模式并且各一种吸附剂处于解吸模式和一种吸附剂处于备用模式,
其中处于吸附模式的所述两种吸附剂连续地(串联)运行,
其中处于备用模式的吸附剂是先前解吸或新使用的吸附剂并且保持在备用模式直到下一次切换,
其中如下进行吸附和解吸和备用模式之间的切换,以使得处于吸附模式的第一吸附剂,即首先与待纯化的烃料流接触的吸附剂,在切换之后处于解吸模式;
处于吸附模式的第二吸附剂在切换之后用作第一吸附剂,并且首先与待纯化的烃料流接触;
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在切换之后处于备用模式;和
处于备用模式的吸附剂在切换之后用作处于吸附模式的第二吸附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纯化的烃料流在液相中导过至少一种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纯化的烃料流在0℃至60℃,优选10℃至50℃,特别优选20℃至40℃的温度下导过至少一种处于吸附模式的吸附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待通过所述方法纯化的烃料流包含具有4个碳原子的烯烃。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于解吸模式的解吸料流以与处于吸附模式的待纯化烃料流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导过所述吸附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已导过处于解吸模式的吸附剂的被污染的解吸料流用作裂化方法中的共进料、用作合成气生成中的共进料、用作LPG(液化石油气)或用作燃料气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被污染的解吸料流导过吸附剂并除去污染物,以随后用于进一步的方法步骤,特别烷基化、低聚或加氢甲酰化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吸附剂是不可逆的吸附剂。
CN202010403062.2A 2019-05-14 2020-05-13 用于纯化包含残余丁烯的烃料流的方法 Pending CN1119609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74289 2019-05-14
EP19174289.9 2019-05-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0913A true CN111960913A (zh) 2020-11-20

Family

ID=6654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3062.2A Pending CN111960913A (zh) 2019-05-14 2020-05-13 用于纯化包含残余丁烯的烃料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3792337B1 (zh)
CN (1) CN1119609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3082A (zh) * 2020-12-18 2022-06-21 赢创运营有限公司 再生氢化催化剂的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51A (zh) * 1988-08-31 1990-05-02 埃克森化学专利公司 直链烷烃的提纯方法
CN101535219A (zh) * 2006-07-24 2009-09-16 环球油品公司 从链烷烃物流中去除氧合物的方法
CN103796748A (zh) * 2011-07-25 2014-05-14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集成的腈毒物吸附及解吸系统
US20150025284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Chevron U.S.A. Inc. Oxygenate removal from light hydrocarbon processing
US20150065765A1 (en) * 2012-03-26 2015-03-05 Axens Process for purifying a hydrocarbon feed
CN106179177A (zh) * 2015-05-28 2016-12-07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从烯烃混合物中氢辅助吸附硫化合物
CN106795440A (zh) * 2014-10-09 2017-05-31 巴斯夫欧洲公司 吸附器再生方法
CN106795234A (zh) * 2014-10-09 2017-05-31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生产齐聚烯烃的方法
CN106795442A (zh) * 2014-10-09 2017-05-31 巴斯夫欧洲公司 提纯有机组合物的方法
CN107074690A (zh) * 2014-07-16 2017-08-18 巴斯夫公司 再生环路净化
CN108136368A (zh) * 2015-09-24 2018-06-08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用于烃原料中存在的含氮化合物的吸附剂的再生方法
US20180265790A1 (en) * 2015-12-15 2018-09-20 Uop Llc Processes for removing nitriles from a feed to an oligomerization zon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51A (zh) * 1988-08-31 1990-05-02 埃克森化学专利公司 直链烷烃的提纯方法
CN101535219A (zh) * 2006-07-24 2009-09-16 环球油品公司 从链烷烃物流中去除氧合物的方法
CN103796748A (zh) * 2011-07-25 2014-05-14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集成的腈毒物吸附及解吸系统
US20150065765A1 (en) * 2012-03-26 2015-03-05 Axens Process for purifying a hydrocarbon feed
US20150025284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Chevron U.S.A. Inc. Oxygenate removal from light hydrocarbon processing
CN107074690A (zh) * 2014-07-16 2017-08-18 巴斯夫公司 再生环路净化
CN106795440A (zh) * 2014-10-09 2017-05-31 巴斯夫欧洲公司 吸附器再生方法
CN106795234A (zh) * 2014-10-09 2017-05-31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生产齐聚烯烃的方法
CN106795442A (zh) * 2014-10-09 2017-05-31 巴斯夫欧洲公司 提纯有机组合物的方法
CN106179177A (zh) * 2015-05-28 2016-12-07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从烯烃混合物中氢辅助吸附硫化合物
CN108136368A (zh) * 2015-09-24 2018-06-08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用于烃原料中存在的含氮化合物的吸附剂的再生方法
US20180265790A1 (en) * 2015-12-15 2018-09-20 Uop Llc Processes for removing nitriles from a feed to an oligomerization zo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3082A (zh) * 2020-12-18 2022-06-21 赢创运营有限公司 再生氢化催化剂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92337B1 (de) 2024-02-07
EP3792337A1 (de) 202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06702A (en) Olefinic hydrocarbon separation process
US5245099A (en) PSA process for recovery or ethylene
US5675052A (en) Hydrocarbon alkylation process
JP2009545650A (ja) 保護床再生を伴うオレフィン品質向上方法
KR100608474B1 (ko) 아세틸렌계 물질의 흡착 및 흡착제의 재생에 의한 올레핀 정제 방법
US20120160742A1 (en) High Purity Heavy Normal Paraffins Utilizing Integrated Systems
CN106795234B (zh) 生产齐聚烯烃的方法
EP0964904B1 (en) Olefin purification by adsorption of acetylenics and 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
EP0590883B1 (en) Benzene removal from hydrocarbon streams
KR20170035934A (ko) 재생 루프 세정
US20030105376A1 (en) Purification of polyolefin feedstocks using multiple adsorbents
JPH0434976B2 (zh)
US10807018B2 (en) Process for purification of an organic composition
KR100228238B1 (ko) 고순도 이소부탄의 흡착분리정제장치 및 공정
CN111960913A (zh) 用于纯化包含残余丁烯的烃料流的方法
KR102368270B1 (ko) 흡착기의 재생 방법
CA2995299A1 (en) A process for regenerating an adsorbent for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present in a hydrocarbon feed
US10894921B2 (en) Product recovery process for adsorber regeneration
EP3204153B1 (en) Heat exchange process for adsorber regeneration
CN111943797A (zh) 纯化烃物流的方法
US6680419B2 (en) Process enhancing adsorbent capacity for acetylenic compounds
US20030105378A1 (en) Process for recovery of diene-free feedstocks from olefinic process streams
JP2002060760A (ja) オレフィン炭化水素分離方法
US20030105379A1 (en) Treatment of adsorbent to enhance adsorbent capacity for acetylenic compoun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mAhR

Applicant after: Evonik Oxenor Co.,Ltd.

Address before: essen

Applicant before: Evonik Operations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