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8856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8856A
CN111948856A CN201911080193.5A CN201911080193A CN111948856A CN 111948856 A CN111948856 A CN 111948856A CN 201911080193 A CN201911080193 A CN 201911080193A CN 111948856 A CN111948856 A CN 111948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yer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d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01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8856B (zh
Inventor
纪仁海
纪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8944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80091A/zh
Priority to US15/931,594 priority patent/US11474398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948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8856A/zh
Priority to US17/942,191 priority patent/US1186048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8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8856B/zh
Priority to US18/512,050 priority patent/US20240085741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设置的一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一第三基板。一第一配向层设置于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并且具有一第一配向方向。一第二配向层,设置于第二基板的表面上。一第三配向层,设置于第三基板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具有一第三配向方向。一第四配向层,设置于第三基板靠近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第一配向方向与第三配向方向垂直。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控调光装置。
背景技术
调光装置又名电控调光装置、电控装置、智能调光装置,是一种电致变色电子装置,利用电压来控制功能性材料层的状态进而达到变色调光的目的。
现今对电控调光装置的开发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仍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尚待克服。举例来说,如何进一步调降调光装置在低透光状态的透光率以实现较佳的遮蔽效果,并获得调光装置在高透光状态和低透光状态之间更大的可调变范围,仍为本领域积极研究的项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在高透光状态和低透光状态之间具有较大的可调变范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配向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一表面上,并且具有一第一配向方向、一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第一基板设置、一第二配向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一表面上、一第三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具有靠近该第一基板的一第一表面以及靠近该第二基板的一第二表面、一第三配向层,设置于该第三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并且具有一第三配向方向,其中该第一配向方向与该第三配向方向垂直,以及一第四配向层,设置于该第三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
本发明利用配向层使液晶分子的排列发生特定角度的扭转,连带使得染料分子具有特定角度的扭转,可吸收特定偏振方向的光线,并减少该染料液晶层在低透光状态时的光线大视角漏光,达到较佳的遮光效果。也就是说,本发明可提升电控调光装置的高透光状态和低透光状态之间的可调变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图中共有的相同元件,而可以预期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发明的元件可不须特定叙述而将其利用于其他实施例。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本文的附图不应被理解为按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楚的表达与解释,附图通常被简化且省略了细节或元件,而本文附图与详述用于解释下文所讨论的原理,并以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至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于不同制程阶段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A、图7B和图8A、图8B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染料液晶层于施加电场和未施加电场时的液晶分子和染料分子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通过电子装置的路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子装置;50-第一染料液晶层;10-第一基板;52-第二染料液晶层;12-第一导电层;60-预切痕;12a-电极;62、64-切痕;14-第一配向层;70-第一导电胶;20-第二基板;72-第二导电胶;22-第二导电层;80-凹入部;22a-电极;82-凸出部;24-第二配向层;100-光线;30-第三基板
;1A-第一液晶盒;30a-第一表面;1B-第二液晶盒;30b-第二表面;14a-第一配向方向;32-第三导电层;24a-第二配向方向;32a-电极;34a-第三配向方向;34-第三配向层;38a-第四配向方向;36-第四导电层;50a、52a-液晶分子;36a-电极;50b、52b-染料分子;38-第四配向层;X-第一分量;40-框胶;Y-第二分量;42-虚设框胶;D1-方向;44-框胶;D2-方向;46-虚设框胶;W1、W2、W3-宽度;10a-上表面;50a’-轴向;10c、10d-侧壁;50b’-轴向;20a-下表面;20c、20d-侧壁;30c、30d-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以下的详细描述并同时结合附图可以理解本发明。须注意的是,为了使读者能容易了解及图式的简洁,本发明中的多张图式只绘出显示设备的一部分,且图式中的特定元件并非依照实际比例绘图。此外,图中各元件的数量及尺寸仅作为示意,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通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会使用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电子设备制造商可能会以不同的名称来指称相同的元件。本文并不意在区分那些功能相同但名称不同的元件。在下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含有」、「包括」与「具有」等词为开放式词语,因此其应被解释为「含有但不限定为…」之意。
应理解的是,当元件或膜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膜层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膜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膜层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膜层,或者两者之间可存在有其他元件或膜层。相对的,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膜层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膜层」时,两者之间不存在有插入的元件或膜层。
虽然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可用来描述或命名不同的构件,而此些构件并不以此些术语为限。此些术语仅用以区别说明书中的一构件与其他构件,无关于此些构件的制造顺序。权利要求中可不使用相同术语,并可依照权利要求中元件宣告的顺序,以「第一」、「第二」、「第三」等来取代。据此,在以下说明书中,第一构件在权利要求中可能为第二构件。
须知悉的是,以下所举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下,将数个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替换、重组、混合以完成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记载的透光率(transmittance,T)表示光线通过介质的能力,一般以通过介质的光通量对入射的光通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例如0%至100%,0%表示光线被介质完全吸收,100%表示光线完全通过介质。本文记载的「高透光状态」跟「低透光状态」系为相对关系,只要「高透光状态」的透光率高于「低透光状态」的透光率即可。于一实施例中,「高透光状态」跟「低透光状态」的透光率差值可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30%。于一实施例中,「高透光状态」为该电子装置于其可达到的最高透光率的状态,例如透光率可大约是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等于100%,或是介于上述数值界定的范围之间的透光率,「低透光状态」为该电子装置于其可达到的最低透光率的状态,例如透光率可大约是小于或等于20%且大于等于0%。「高透光状态」的透光率和「低透光状态」的透光率的比值为该电子装置的对比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例如是一种电控调光装置,可应用在建筑、汽车、室内装修、招牌、橱窗或光学器件等领域,但不限于此。
图1至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于不同制程阶段的结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电子装置1包括第一液晶盒1A,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三基板30,两基板之间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10的上表面10a上的第一导电层12以及第一配向层14,以及设置在第三基板30的下表面(定义为第一表面30a)上的第三导电层32以及第三配向层34。第一基板10和第三基板30之间还设置有框胶40,框胶40位在第一配向层14及第三配向层34的两侧,以密封出可填充光学介质层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框胶40所围出的空间可填充第一染料液晶层50,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第一基板10和第三基板30之间选择性设置虚设框胶42,并位在框胶40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和第三基板30之间可包括间隙物(photospacer,图未示),或者在第一基板10的表面10b和第二基板20的表面20b上可设有绝缘层、光学膜或抗反射层等,但不限于此。光学膜例如抗紫外线光膜、滤光膜或其他适合的光学膜,但不限于此。
第一液晶盒1A的制作步骤,例如先提供第一基板10,于第一基板10的上表面上以例如沉积、镀膜或涂布的方式形成第一导电层12,然后于第一导电层12上制作第一配向层14,接着形成框胶40与虚设框胶42,然后进行滴下式注入(one drop fill,ODF)制程,滴入染料液晶于框胶40包围的范围内,形成第一染料液晶层50,再将已形成有第三导电层32和第三配向层34的第三基板30贴合至第一基板10。在其他实施例中,先贴合第一基板10和第三基板30制作出容纳液晶的空间后,可采取真空吸入制程,将已混合染料的液晶注入。上述制作过程应为本领域习知,为了简化说明,详细步骤在此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第三基板30可在与第一基板10贴合前,可预先在相对于第一表面30a的第二表面30b上形成第四导电层36,以简化后续制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选择于贴合第一基板10和第三基板30后,再于第二表面30b上形成第四导电层36。
第一基板10和第三基板30可为硬质基板或可挠性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三基板的材料例如可包括玻璃、石英、蓝宝石、塑料,或其他适合的材料,或前述的组合。塑料材料例如包括聚亚酰胺材料(polyimide,PI)、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其他适合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但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基板10和第三基板30可为钠钙玻璃(soda-lime Glass)基板,但不限于此。
第一导电层12和第三导电层32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oxide,ITO)、锑掺杂氧化锡(antimony doped tin oxide,ATO)、氟掺杂氧化锡(fluorinedoped tin oxide,FTO),但不限于此。
第一配向层14和第三配向层34具有对液晶分子配向的能力,使液晶分子依特定配向方向排列。第一配向层14和第三配向层34的制作,例如将配向材料(例如聚亚酰胺,PI)涂布于基板,然后对该配向材料进行配向处理,例如刷磨式(rubbing)配向处理、光配向(photo alignment)处理、离子束配向(ion beam alignment)处理或电浆束配向(plasmabeam alignment)等,但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配向层14和第三配向层34的配向方向实质上互相垂直。
第一染料液晶层50包括液晶分子和至少一种染料分子。由于液晶材料的折射率异向性,不同偏振方向的光在经过液晶分子时会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液晶材料可对光的偏振方向产生调变。液晶分子可等效为长条状(长棒状),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光轴方向一致。另外,根据液晶分子的介电异方向性(dielectric anisotropy),液晶分子可以是正型(正介电异向性)或负型(负介电异向性)。在电场作用下若液晶分子的长轴与电场方向平行,为正型液晶。反之,在电场作用下若液晶分子的短轴与电场方向平行,为负型液晶。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染料液晶层50的液晶分子可以是向列型(Nematic)液晶、层列型(Smectic)液晶或是胆固醇型(Cholesteric)液晶,但不限于此。第一染料液晶层50中还可包括其他成分,例如掌性(chirality)分子或其他调整液晶性质的成分。
染料分子可选用任何合适的二色性染料(dichroic dye),例如是具有几何异向性的长棒状二色性染料,沿着染料分子的长轴和短轴方向对可见光的吸收具有异向性,尤其对偏光的选择性吸收更为明显。若光线分量与染料分子的长轴(吸光轴)平行时可被吸收,则为正型二色性染料。相反的,若光线分量与染料分子的短轴平行时可被吸收,则为负型二色性染料。染色分子具有长轴与短轴。掺杂在液晶中的染料分子取向与液晶取向有明显相关性,染料分子的长轴与液晶的长轴平行,例如图7A液晶的轴向50a’平行于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配向方向14a,染色分子的轴向50b’会随着液晶的轴向50a’一样平行于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配向方向14a,导致染料分子容易被液晶分子推动。因此,可利用控制电场来控制液晶取向,进而控制染料分子为吸收态取向或非吸收态取向。染料分子种类的选用需考虑与液晶分子具有良好的填充性和兼容性,也需考虑耐旋光性(光稳定度)和耐热性(热稳定度)。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染料分子的吸收波长介于可见光波段,例如介于380奈米至780奈米之间。染料分子例如是偶氮系(azo)或是葱醌系(anthraquinone)二色性染料。
可使用量测装置量测得知第一液晶盒1A、第二液晶盒1B或两者的组合的各项参数,例如间隙值(cell gap)、扭转角(twist angle)、预倾角(pre-title angle)、配向方向(rubbing direction)、光线通过第一液晶盒1A的相位延迟(retardation)、偏极化效率(polarizer efficiency)、透光率(transmittance)、吸光率(absorption)、去极化率(depolarization)、二色性(dichorism)等,但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配向层14的第一配向方向(例如图9的第一配向方向14a)和第三配向层34的第三配向方向(例如图9的第三配向方向34a)互相垂直,夹角约为90度±10度,或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液晶盒1A和第二液晶盒1B的厚度分别大约介于0.003毫米(mm)至0.03毫米之间,两者的组合的厚度大约介于1毫米至20毫米之间,但不限于此。液晶盒于此厚度范围内可有较佳的光学调变效果。
请参考图2,接着在第一液晶盒1A上进行第二液晶盒1B的制作,于第三基板30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二表面30b)上的第四导电层36上形成一第四配向层38,然后对第三基板30进行一预切步骤,以在第三基板30上形成预切痕60,定义出第三基板30(及其上的导电层)预定切除的部分。预切痕60大致上是位于框胶40与虚设框胶42之间。虚设框胶42可提供第三基板30的预定切除的部分暂时性支撑,避免其于后续制程中剥落。第四导电层36和第四配向层38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3,接着在第三基板30的第二表面30b上形成框胶44以及设置在框胶44外侧的虚设框胶46,在框胶44所围成的区域内形成第二染料液晶层52,然后提供表面形成有第二导电层22和第二配向层24的第二基板20,使第二基板20藉由框胶44和虚设框胶46而与第三基板30组合固定。液晶的注入方式可为,可于第二基板对组前进行滴下式注入(onedrop fill,ODF)制程或于第二基板对组后进行真空吸入制程,但不限于此。如图3所示,第二导电层22和第二配向层24设置在第二基板20的下表面20a上,朝向第三基板30。后续,对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进行一切割步骤,沿着切痕62切割第一基板10,沿着切痕64切割第二基板20,然后沿着切痕62、预切痕60和切痕64移除掉第一基板10、第三基板30和第二基板20预定切除的部分,获得如图4所示结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二染料液晶层52可与第一染料液晶层50包括相同的成分,例如相同的液晶分子和染料分子,但成分的比例可视需求适度调整。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可利用上述的预切和切割制程,使第一基板10、第三基板30和第二基板20的侧壁在与垂直于第一基板10上表面10a的法线方向(例如是第一基板10上表面10a的方向D1)上不对齐,也就是说,第一基板10、第三基板30和第二基板20的侧壁并不位在同一个垂直面上,此设计可以视需求调整第一导电层12、第三导电层32、第四导电层36和第二导电层22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例如图4所示,第三基板30的部分侧壁(图4右侧的侧壁30c)自第一基板10的侧壁10c和第二基板20的侧壁20c之间凹入,形成电子装置1的凹入部80。换句话说,在垂直于第一基板10表面的方向D1上,第一基板10的侧壁10c和第二基板20的侧壁20c凸出于第三基板30的侧壁30c,因此第三基板30不会重叠于第一导电层12和第二导电层22的某些部分,第一导电层12和第二导电层22的该些部分暴露于凹入部80中。第一导电层12和第二导电层22被暴露的的该些部分可分别设计为电极12a(参照图4的12a箭头的范围)和电极22a(参照图4的22a箭头的范围)或连接部,用来提供电连接的接触点。类似的,第三基板30的另一部分的侧壁(图4左侧的侧壁30d)自第一基板10的侧壁10d和第二基板20的侧壁20d之间凸出,形成电子装置1的凸出部82,因此第三基板30的第一表面30a上的第三导电层32与第二表面30b上的第四导电层36的某些部分会暴露出来,这些暴露出来的部分可分别设计为电极32a(参照图4的32a箭头的范围)和电极36a(参照图4的36a箭头的范围),提供与其他元件电连接的接触点。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沿着一方向D2(例如与第一基板10上表面10a平行的方向)的宽度W1可不同于第二基板20沿着方向D2的宽度W2,第一基板10的宽度W1也可不同于第三基板30沿着方向D2的宽度W3。例如,宽度W1可大于宽度W2与宽度W3。在某些实施例中,宽度W2可大于宽度W3。本发明各基板在同一方向上的宽度关系不以上述为限。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的侧壁10d和第二基板20的侧壁20d可在方向D1上对齐,第一基板10的侧壁10c和第二基板20的侧壁20c可在方向D1上不对齐。
请参考图5,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与图4的电子装置主要差异处在于,图5的电子装置可选择在凹入部80内设置第一导电胶70(可例如为银胶),覆盖住第三基板30的侧壁30c的一部分并且与第一导电层12的电极12a和第二导电层22的电极22a直接接触,以使第一导电层12和第二导电层22电连接。类似的,也可选择在凸出部82设置第二导电胶72(可例如为银胶),覆盖住第三基板30的侧壁30d的一部分并且覆盖至少一部分的第三导电层32的电极32a及覆盖至少一部分的第四导电层36的电极36a,使第三导电层32和第四导电层36电连接。
请参考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与前文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差异在于,图6所示电子装置1的第一基板10、第三基板30和第二基板20的侧壁在与第一基板10上表面10a平行的方向D2(例如水平方向)上逐层位移,形成阶梯状结构,于一侧(图6右侧)显露出第二导电层22的电极22a和第三导电层32的电极32a,于另一侧(图6左侧)显露出第四导电层36的电极36a和第一导电层12的电极12a,以便于后续电连接。图4至图6的结构仅为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预切和切割方式。可根据应用时的需求调整预切和切割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0和第三基板30的位置。
本发明可根据应用需求选择液晶分子和染料分子的种类,两者具有良好的填充性和兼容性,也具有良好的耐旋光性(光稳定度)和耐热性(热稳定度)。图7A、图7B和图8A、图8B说明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的第一液晶盒1A的第一染料液晶层50(或第二液晶盒1B的第二染料液晶层52)于无电场作用时和有电场作用时,其中的液晶分子50a和染料分子50b轴向的示意图。其中,图7A和图7B为使用正型的液晶分子50a混合正型的二色性染料50b,图8A和图8B为使用负型的液晶分子50a混合正型的二色性染料50b。为了便于理解,图7A、图7B和图8A、图8B中也标示了液晶分子50a的轴向50a’(光轴方向)以及染料分子50b的轴向50b’(吸光轴方向)。
请参考图7A,无电场作用时,在第一配向层14和第三配向层34之间的液晶分子50a若为正型,液晶分子50a的轴向50a’大致上是自然平行于第一配向层14的第一配向方向14a,并且在第一配向层14和第三配向层34之间逐层扭转,例如共扭转了90度±10度,连带使得染料分子50b的轴向50b’随着液晶分子50a的轴向50a’扭转。光线100沿着方向D1通过染料液晶层50时,其与染料分子50b的轴向50b’平行的分量会被染料分子50b逐层吸收,因而减少了光线100通过第一染料液晶层50的穿透率,此时电子装置为低透光状态(暗态)。请参考图7B,在第一导电层12和第三导电层32之间施加电场时,正型的液晶分子50a会扭转至轴向50a’平行于方向D1,连带使得染料分子50b也扭转至轴向50b’平行于方向D1。此时,光线100沿着方向D1通过第一染料液晶层50时,由于染料分子50b的轴向50b’大致平行于电场,液晶的轴向50a’与染料分子50b的轴向50b平行,因此大部分的光线100不会被染料分子50b的轴向50b’吸收。当染料分子50b的轴向50b’平行于电场时,染料分子50b的短轴垂直于电场,因此少部分的光线100被染料分子50b的短轴吸收。此时的电子装置为高透光状态(或亮态)。可藉由控制电场强度来调控液晶分子50a的倾角,进而调控电子装置介于高透光状态和低透光状态之间的透光度。
请参考图8A,在无电场作用下,第一配向层14和第三配向层34之间的液晶分子50a若为负型,液晶分子50a的轴向50a’大致上是自然垂直于第一配向层14的第一配向方向14a,连带使得染料分子50b的轴向50b’也垂直于第一配向层14的第一配向方向14a,光线100沿着方向D1通过第一染料液晶层50时并不会被染料分子吸收,此时电子装置为高透光状态(或亮态)。请参考图8B,在第一导电层12和第三导电层32之间施加具有方向D1的电场时,在电场作用下,负型的液晶分子50a的轴向50a’会扭转至平行于第一配向层14的第一配向方向14a,并且在第一配向层14和第三配向层34之间逐层扭转,例如共扭转了90度±10度,连带使得染料分子50b的轴向50b’随着液晶分子50a的轴向50a’扭转。光线100沿着方向D1通过第一染料液晶层50时,其与染料分子50b轴向50b’平行的分量会被染料分子50b逐层吸收,因而减少了光线100通过第一染料液晶层50的穿透率,此时电子装置为低透光状态(暗态)。
需注意的是,图7A、图7B、图8A和图8B所示液晶分子种类与排列状态仅为举例,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所包含的液晶分子种类与排列方式不限于图7A、图7B、图8A和图8B所示者。在其他本文未说明的实施样态中,也可选用负型的二色性染料掺杂至正型或负型的液晶分子中。于其他实施例中,其液晶分子种类及排列方式,以及染料分子的种类及排列方式,可视需求与导电层设计相互搭配调整之。
请参考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线通过例如图4所示电子装置1的路径示意图。为了简化图示,图9仅绘示了设置在电子装置1的第一基板10上第一配向层14、设置在第二基板20上的第二配向层24,以及设置在第三基板30上的第三配向层34和第四配向层38。为了便于理解,也绘示了位于第一配向层14和第三配向层34之间的第一染料液晶层50的液晶分子50a的轴向50a’(也可代表染料分子50b的轴向50b’),以及位于第四配向层38和第二配向层24之间的第二染料液晶层52的液晶分子52a的轴向52a’(也可代表染料分子52b的轴向52b’)。需注意的是,图9所示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仅为举例,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所包含的液晶分子种类与排列方式不限于图9所示者。
如图9所示,第一配向层14的第一配向方向14a和第三配向层34的第三配向方向34a互相垂直,夹角为90度±10度。第四配向层38的第四配向方向38a和第二配向层24的第二配向方向24a垂直,夹角为90度±10度。第一染料液晶层50中的液晶分子50a在第一配向层14和第三配向层34之间逐层扭转,例如从光轴50a’平行于第一配向方向14a逐层扭转至光轴50a’平行于第三配向方向34a,共扭转了90度±10度。染料分子50b也随着液晶分子50a逐层扭转,从轴向50b’平行于第一配向方向14a逐层扭转至轴向50b’平行于第三配向方向34a。类似的,第二染料液晶层52中的液晶分子52a在第四配向层38和第二配向层24之间逐层扭转,例如从光轴52a’平行于第四配向方向38a逐层扭转至光轴52a’平行于第二配向方向24a,共扭转了90度±10度。染料分子52b也随着液晶分子52a逐层扭转,从轴向52b’平行于第四配向方向38a逐层扭转至轴向52b’平行于第二配向方向24a。
从图9左侧以垂直于第一配向层14表面的方向D1射入的光线可包含两个偏振态的分量,分别与入射面配向层的配向方向平行的分量和与入射面配向层的配向方向垂直的分量,例如图9所示与第一配向层14的第一配向方向14a平行的第一分量X以及与第一配向方向14a垂直的第二分量Y。,当光线通过第一染料液晶层50时,光线的第一分量X被液晶分子50a极化而保持与染料分子50b的轴向50b’平行,因而被染料分子50b逐层吸收,第一分量X的能量因而减少。通过第一染料液晶层50后,光线由于被第一染料液晶层50极化而旋转了90度±10度,即第一分量X的方向在通过第一染料液晶层50后改变成垂直于第一配向方向14a和第四配向方向38a,第二分量Y的方向在通过第一染料液晶层50后改变成平行于第一配向方向14a和第四配向方向38a。
光线接着进入第二液晶层52,平行于第四配向方向38a的第二分量Y被液晶分子52a极化而保持与染料分子52b的轴向52b’平行而被染料分子52b逐层吸收,第二分量Y的能量因而减少。光线通过第二染料液晶层52后,由于被第二染料液晶层52极化而旋转了90度±10度,第一分量X因而变成平行于第四配向方向38a且垂直于第二配向方向24a,第二分量Y因而变成垂直于第四配向方向38a且平行于第二配向方向24a。光线在如上述过程通过第一染料液晶层50和第二染料液晶层52后,图9右侧剩余光线的第一分量X及第二分量Y的能量相较于光线自图9左侧入射之前,均变小。本发明藉由使光线连续通过电子装置的第一染料液晶层50和第二染料液晶层52,可有效地吸收光线不同方向的分量,进一步降低了光线在电子装置低透光状态时穿透率,获得较佳的光线遮蔽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电控调光装置藉由使液晶盒内相对的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为互相垂直,使液晶分子在未施加电场的状况下在两配向层之间逐层扭转,使液晶分子和染料分子可平行于配向层表面,也就是说使染料分子的吸光轴较能与入射光配向层的配向方向保持互相平行,因此提升了染料分子的吸光效率,并且减少大视角漏光。另一方面,本发明藉由共享第三基板来形成两层叠的液晶盒,以吸收特定偏振方向的光线,可进一步提升吸光率,还可降低整体液晶盒的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须知悉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下,可将数个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替换、重组、混合以完成其他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的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一配向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一表面上,并且具有一第一配向方向;
一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第一基板设置;
一第二配向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一表面上;
一第三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具有靠近该第一基板的一第一表面以及靠近该第二基板的一第二表面;
一第三配向层,设置于该第三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并且具有一第三配向方向,其中该第一配向方向与该第三配向方向垂直;以及
一第四配向层,设置于该第三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配向层具有一第二配向方向,该第二配向方向与该第三配向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四配向层具有一第四配向方向,该第四配向方向与该第三配向方向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括:
一第一染料液晶层位于该第一配向层与该第三配向层之间;以及
一第二染料液晶层位于该第二配向层与该第四配向层之间,其中该第一染料液晶层与该第二染料液晶层分别包括至少一种二色性染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染料液晶层与该第二染料液晶层分别包括正型液晶或负型液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括:
第一导电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一配向层之间;
第二导电层,位于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二配向层之间;
第三导电层,位于第三基板与该第三配向层之间;以及
第四导电层,位于第三基板与该第四配向层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垂直于该第一基板的该表面的法线方向上,该第三基板的一侧壁自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凹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导电胶覆盖该第三基板的该侧壁的一部分并且与该第一导电层及该第二导电层直接接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垂直于该第一基板的该表面的法线方向上,该第三基板的另一侧壁自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凸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导电胶覆盖该另一侧壁的一部分并且与该第三导电层和该第四导电层直接接触。
CN201911080193.5A 2019-05-17 2019-11-07 电子装置 Active CN111948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4430.1A CN116880091A (zh) 2019-05-17 2019-11-07 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US15/931,594 US11474398B2 (en) 2019-05-17 2020-05-14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alignment layers
US17/942,191 US11860481B2 (en) 2019-05-17 2022-09-12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alignment layers
US18/512,050 US20240085741A1 (en) 2019-05-17 2023-11-17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alignment layer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49168P 2019-05-17 2019-05-17
US62/849,168 2019-05-1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94430.1A Division CN116880091A (zh) 2019-05-17 2019-11-07 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8856A true CN111948856A (zh) 2020-11-17
CN111948856B CN111948856B (zh) 2023-08-08

Family

ID=73336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0193.5A Active CN111948856B (zh) 2019-05-17 2019-11-07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4885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6358A (zh) * 2021-04-25 2021-07-16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
US11809045B2 (en) 2021-07-01 2023-11-07 Innolux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80898A1 (en) * 1981-12-01 1983-06-08 Standard Telephones And Cable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JPH05142583A (ja) * 1991-11-20 1993-06-11 Fujitsu Ltd 反強誘電性液晶デイスプレイ
JPH07244293A (ja) * 1994-03-07 1995-09-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ライトバルブ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4302478A (ja) * 1996-12-17 2004-10-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型表示パネル、ビューファインダ、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US20160085108A1 (en) * 2013-05-08 2016-03-24 Merck Patent Gmbh Device for regulating the passage of energy
WO2018117721A1 (ko) * 2016-12-23 2018-06-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반사율 가변 미러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80898A1 (en) * 1981-12-01 1983-06-08 Standard Telephones And Cable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JPH05142583A (ja) * 1991-11-20 1993-06-11 Fujitsu Ltd 反強誘電性液晶デイスプレイ
JPH07244293A (ja) * 1994-03-07 1995-09-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ライトバルブ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4302478A (ja) * 1996-12-17 2004-10-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型表示パネル、ビューファインダ、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US20160085108A1 (en) * 2013-05-08 2016-03-24 Merck Patent Gmbh Device for regulating the passage of energy
WO2018117721A1 (ko) * 2016-12-23 2018-06-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반사율 가변 미러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6358A (zh) * 2021-04-25 2021-07-16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
US11809045B2 (en) 2021-07-01 2023-11-07 Innolux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8856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0481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alignment layers
JP7044069B2 (ja) 積層体、調光装置、調光部材、車両
US4443065A (en) Interference color compensation double layered twisted nematic display
JP7073249B2 (ja) 光の透過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US20050001959A1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010048501A1 (en) Fringe field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6425080B2 (ja) 光学デバイス
CN111948856B (zh) 电子装置
US11435642B2 (en) Smart window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the same
JP254689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2099261A (zh) 显示装置
JP2000352727A (ja) 光量調整フィルタ
JP6128269B1 (ja) 調光フィルム
WO2012086666A1 (ja)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50051400A (ko)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11841591B2 (en) Switchable window element
JP2018059985A (ja) 調光窓
US20200174312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106662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813222B2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H107857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H07333635A (ja)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CN209858898U (zh) 雾态透明液晶屏
KR100910565B1 (ko) 반투과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938038B1 (ko) 액정 표시 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