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7481A - 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及包含该集尘装置的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及包含该集尘装置的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7481A
CN111947481A CN202010285286.8A CN202010285286A CN111947481A CN 111947481 A CN111947481 A CN 111947481A CN 202010285286 A CN202010285286 A CN 202010285286A CN 111947481 A CN111947481 A CN 111947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llecting
dust collection
collection module
dust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52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7481B (zh
Inventor
李振云
李相麟
黄宰东
文相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osan Heavy Industries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osan Heavy Industries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0565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23076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0796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23021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Doosan Heavy Industries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osan Heavy Industries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47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7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7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7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1Pretreatment of the gases prior to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 B03C3/014Addition of water; Heat exchange, e.g. by conden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C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OUT CHEMICAL INTERACTION
    • F28C1/00Direct-contact trickle coolers, e.g. cooling towers
    • F28C1/16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precipitation or mist formation, outside the coo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B03C3/0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 B03C3/08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characterised by presence of stationary flat electrodes arranged with their flat surfaces parallel to the gas str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B03C3/16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we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36Controlling flow of gases or vapour
    • B03C3/368Controlling flow of gases or vapour by other than static mechanical means, e.g. internal ventilator or recyc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03C3/41Ionising-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03C3/45Collecting-electrodes
    • B03C3/47Collecting-electrodes flat, e.g. plates, discs, gr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66Applications of electricity supply techniques
    • B03C3/70Applications of electricity supply techniques insulating in electric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74Cleaning the electrodes
    • B03C3/78Cleaning the electrodes by was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86Electrode-carry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88Cleaning-out collected part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C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OUT CHEMICAL INTERACTION
    • F28C1/00Direct-contact trickle coolers, e.g. cooling towers
    • F28C1/06Direct-contact trickle coolers, e.g. cooling towers with both counter-current and cross-curr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5/00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5/00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 F28F25/02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for distributing, circulating, and accumulating liquid
    • F28F25/08Splashing boards or grids, e.g. for converting liquid sprays into liquid films; Elements or beds for increasing the area of the contact surface
    • F28F25/087Vertical or inclined sheets; Supports or spa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10Ionising electrode has multiple serrated ends or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5/00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 F28F2025/005Liquid collection; Liquid treatment; Liquid recirculation; Addition of make-up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5/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 F28F2265/24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for electrical ins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包括:集尘模块,包括被施加电压的多个放电极、以及配置在所述放电极之间并被接地的集尘极;清洗水供应单元,向所述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及框架总成,支持所述集尘模块;所述集尘模块包括形成有使所述放电极插入的多个下插槽而支持所述放电极的第一设置梁,所述框架总成可以包括沿所述放电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并支持所述第一设置梁并且通过所述第一设置梁对所述放电极施加电压的下框架。

Description

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及包含该集尘装置的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除灰尘及水分的集尘装置及包含该集尘装置的冷却塔。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空调设备、冷冻、冷藏装置等设备运行的冷冻机或产业用热交换器会产生废热,为了消除该废热而需要利用冷却介质将废热排放到大气。冷却塔的冷却方式可以区分成使温度低于冷却对象流体的大气空气强制对流进行显热冷却的气冷式冷却、利用冷却水与空气的接触所致蒸发潜热进行冷却的蒸发式冷却,蒸发冷却方式的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大于任何其它冷却装置并且具有经济效益,因此被广泛应用。
冷却塔通常如下区分,即,使空气垂直朝上流动而冷却水则垂直朝下流动的逆流式(counter flow type)冷却塔、使空气近乎水平地流动而冷却水则垂直朝下流动的横流式(cross flow type)冷却塔,冷却水的流动方式则如下区分,即,冷却水与空气在开放的填充物流动而进行蒸发热交换的开放式、在冷却流体(冷却水或制冷剂)于管内流动的密封型冷却螺旋管的外表面上使冷却水与空气接触而进行蒸发热交换的密封式。
由于该冷却塔放出饱和湿空气而存在着产生白烟的问题。白烟是因为温度变高的高温多湿的饱和湿空气离开冷却塔后在和外部的相对冷的空气碰撞的过程中冷却到露点以下使得过饱和的水蒸气看起来像烟气的现象。白烟主要在温暖的排气和冷的外部空气混合的寒冷天气出现。白烟是纯粹的水蒸气而不是大气污染物质,但冷却塔设置在住宅区时居民很可能会将白烟误认为产业污染物质而针对环境提出抗议,也可能造成视觉上的妨碍或者在冬季由于水蒸气的浸入而使得窗户结冰,若冷却塔周边毗邻公路,则冬季冷凝的白烟下落到公路上而使得公路发生结冰现象。
另一方面,冷却塔在吸入空气并将其排放的过程中并不会净化而直接排放,因此需要开发出利用冷却塔清除微细灰尘的技术。
发明内容
以前述技术背景为基础,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清除微液滴与灰尘的集尘装置及冷却塔。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可以包括:集尘模块,包括被施加电压的多个放电极、以及配置在所述放电极之间并被接地的集尘极;清洗水供应单元,向所述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及框架总成,支持所述集尘模块;所述集尘模块包括形成有使所述放电极插入的多个下插槽而支持所述放电极的第一设置梁,所述框架总成包括下框架,该下框架沿所述放电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支持所述第一设置梁,并且通过所述第一设置梁对所述放电极施加电压。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框架总成还可以包括具有下绝缘碍子、以及贯穿所述下绝缘碍子的端子棒的绝缘连接件,所述下框架能以悬挂在所述绝缘连接件的方式安装。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框架总成还可以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墙面并且使多个所述绝缘连接件插入的管型大梁,所述下绝缘碍子置放在所述管型大梁内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管型大梁安装了向所述管型大梁内部供应清污用空气的清污空气供应管,在所述管型大梁的下部形成有排放清污空气的排放孔,所述下绝缘碍子可以通过所述排放孔往下突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绝缘连接件的下部形成有往下喷射空气的孔,所述端子棒通过所述孔往下突出,在所述端子棒安装了支持所述下框架的锚,可以通过所述端子棒对所述下框架施加电压。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放电极安装有沿所述放电极的宽度方向连续的第一补强杆,所述第一补强杆形成为从所述放电极的两侧侧端突出而支持于所述第一设置梁,所述第一设置梁包括下梁与结合在所述下梁的上梁,所述下梁包括底部、以及从所述底部的两侧侧端折弯并且往上突出的2个侧墙,所述下插槽只形成于所述侧墙。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第二设置梁包括下板、从所述下板折弯并且往上连续的侧板、从所述侧板折弯并且和所述下板相对地配置的上板、以及从所述下板折弯并在所述下板的下部和所述下板相对地配置的支持板,在所述下板与所述侧板以插入方式安装所述第二补强杆,所述第二补强杆的下端抵接于所述支持板的上表面而被支持。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以对所述集尘模块施加了压力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预应力锁定件(prestress lockingmember),所述预应力锁定件可以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绝缘碍子、以结合方式安装在所述绝缘碍子并往下突出的加压杆、以及安装在所述加压杆并且对所述集尘模块加压的加压支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集尘极的下表面形成有位于比其它部分更靠下方的位置而使得清洗水汇集的最下端部,在所述最下端部的正下方可以安装排放导件,该排放导件形成对从所述集尘极流下的清洗水进行收容的渠道。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排放导件能沿所述集尘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集尘极的下部形成有固定用孔,在所述固定用孔以插入方式安装挂架固定杆,在所述挂架固定杆以结合方式安装有支持所述排放导件的支持用挂架,所述支持用挂架包括往上突出而使所述集尘极的下部插入的多个连接用突起,在所述连接用突起形成有使所述挂架固定杆插入的支持孔。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态的冷却塔可以包括:壳体,形成有供气体流入的流入口和排放气体的排放口;热交换单元,毗邻所述流入口地配置;洒水单元,配置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上部,向所述热交换单元喷射冷却水;集尘模块,包括被施加电压的多个放电极、以及配置在所述放电极之间并被接地的集尘极;及清洗水供应单元,向所述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集尘模块位于比所述热交换单元更靠上方的位置,在所述壳体形成有往上突出的集尘空间,所述集尘模块可以安装在所述集尘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壳体的外墙可以附着有利用光产生电的太阳能面板。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冷却塔还可以包括:形成有使所述放电极插入的多个下插槽而支持所述放电极的第一设置梁;以及沿所述放电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并支持所述第一设置梁并且通过所述第一设置梁对所述放电极施加电压的下框架。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冷却塔还可以包括具有下绝缘碍子、以及贯穿所述下绝缘碍子的端子棒的绝缘连接件,所述下框架能以悬挂在所述绝缘连接件的方式安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冷却塔还可以包括以对所述集尘模块施加了压力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预应力锁定件(prestresslocking member)。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集尘极的下表面形成有位于比其它部分更靠下方的位置而使得清洗水汇集的最下端部,在所述最下端部的正下方可以安装排放导件,该排放导件形成对从所述集尘极流下的清洗水进行收容的渠道。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排放导件能沿所述集尘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所述集尘极的下部可形成有固定用孔,在所述固定用孔以插入方式安装有挂架固定杆,在所述挂架固定杆以结合方式安装有支持所述排放导件的支持用挂架,所述支持用挂架包括往上突出而使所述集尘极的下部插入的多个连接用突起,在所述连接用突起形成有使所述挂架固定杆插入的支持孔。
如前所述,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冷却塔内安装静电式湿式集尘装置而能够有效清除微液滴与灰尘。而且,由于集尘模块安装在热交换单元的上部而能够有效清除微液滴与灰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却塔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却塔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与框架总成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放电极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极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中的放电极、支持部及框架总成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在第一设置梁支持放电极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设置梁与集尘极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框架总成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缘连接件与下框架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侧上支持架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央上支持架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支持用挂架与排放导件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冷却塔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一设置梁与放电极的局部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一设置梁与放电极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施加各式各样的修改,还能具有各种实施例,本说明书将示出特定实施例并在详细说明中进行详细说明。然而,这并非要将本发明局限在特定的实施形态,应理解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畴内所包含的所有变换、等同物及替代物均属于本发明。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仅为说明特定实施例而使用,不得因此局限本发明。除非在句子的脉理中可以明显地加以区分,否则单数表现方式也包括复数的情形。本发明的“包括”或“具有”等术语只是指定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零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不得视为事先排除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它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零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的存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请注意,附图中的同一构成要素将尽量使用同一附图标记。而且,下面将省略可能引起本发明主旨混淆的公知功能及构成要素的详细说明。根据同样的理由,附图中一部分构成要素可能会较为夸张或概略地图示或予以省略。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却塔。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却塔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却塔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与图2,本第一实施例的冷却塔1000是一种使空气从外部流入并且使空气与冷却水接触而将冷却水予以冷却的装置。冷却塔1000可以包括壳体1200、集尘装置101、热交换单元1400、洒水单元1500、百叶窗1600以及送风机1700。而且,集尘装置101可以包括集尘模块100、框架总成200以及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
壳体1200大约呈长方体形状,以具有内部空间的箱子形状形成。而且,壳体1200能以圆筒形、多角柱之类的各种形状形成。壳体1200的两侧侧面形成有使空气流入的流入口1210,壳体1200的上部可形成有排放空气的排放口1220。在壳体1200的侧墙及上面可以安装太阳能面板1810,太阳能面板1810产生的电力则可以用来驱动集尘模块。
百叶窗1600配置在流入口1210,不仅引导空气的流入,还能阻止冷却水脱离。百叶窗1600以能够旋转的多个板构成,能依靠百叶窗的旋转来控制空气的流入方向和流入量。
送风机1700安装在形成于壳体1200上部的排放管1230内部,使空气移动而从流入口1210流入并且从排放口1220排出。送风机1700可以包括扇叶与马达,配置在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的上部。
热交换单元1400凭借着空气与冷却水的接触使冷却水蒸发而利用蒸发潜热将冷却水加以冷却。为此,热交换单元1400可以包括填充物,填充物能以弯曲的板构成或者由多孔性材料构成。
壳体1200内可以安装2个热交换单元1400,热交换单元1400毗邻流入口1210地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热交换单元1400可以配置在4面或者壳体1200以圆柱形成时也能以圆环构成。
另一方面,热交换单元1400也能不采取直接热交换方式而是采取间接热交换方式将冷却水加以冷却。为此,热交换单元1400可以包括使冷却水移动的管,可以通过管与空气的热交换将冷却水加以冷却。本发明并不限定热交换单元1400的结构,可以适用广为人知的各种结构的热交换单元。
洒水单元1500向热交换单元1400喷射冷却水,可以包括冷却水移动管路与喷嘴。洒水单元1500所喷射的冷却水在热交换单元1400通过和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然后贮存在壳体1200下部。另一方面,通过百叶窗1600流入的空气沿近乎水平的方向在热交换单元1400流动而和冷却水完成了热交换后通过送风机1700被排放到外部。
贮存在壳体1200下部的冷却水被供应到冷却负载设备(未图示),通过冷却负载设备吸热的高温冷却水为了冷却而供应到洒水单元1500,反复进行该循环过程。
壳体1200的上部形成有往上突出的集尘空间1250,集尘模块100安装在集尘空间1250内。集尘空间1250的上部形成有排放管1230。
集尘模块100可位于比热交换单元1400及洒水单元1500更靠上方的位置,可位于送风机1700的下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集尘模块100也可位于送风机1700的上部。集尘模块100可位于壳体1200的宽度方向中央,热交换单元1400与洒水单元1500能位于比集尘模块100更靠壳体1200的外侧的位置。即,集尘模块100与热交换单元1400在上下方向不重叠,因此清洗水不会往热交换单元1400移动。
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位于集尘模块100的上部,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向集尘模块100供应清洗水,由此使附着在集尘极13的灰尘脱离。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从贮存在壳体1200下部的冷却水接受水,从集尘模块100脱离的清洗水则和冷却水一起贮存在壳体1200的下部。
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只在集尘模块100没有被施加电压时运行,在进行集尘模块100的清洗作业期间,洒水单元1500也中断运行。因此,清洗水供应单元1300与洒水单元1500交替运行,喷射冷却水时不喷射清洗水,喷射清洗水时不喷射冷却水,送风机1700也不运行。因此,不会因为清洗水而发生白烟。
若如同本第一实施例一样地在冷却塔1000的上部安装集尘模块100,则集尘模块100能够捕集上升的微液滴(mist)而防止白烟的发生。而且,通过集尘模块100捕集空气中的灰尘而能够净化空气。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与框架总成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放电极的主视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极的主视图。
请参阅图3至图6,集尘模块100包括放电极12、集尘极13、第一拉杆16、第二拉杆17、第一设置梁14、第二设置梁15及中央设置梁18。集尘模块100在被拉杆16、17与设置梁14、15、18固定的状态下能以框架总成200为媒介安装在壳体1200内部。
放电极12以平板形状构成,放电极12上形成有多个开口122。开口122能以四边形形状构成,在放电极12的边部形成多个放电销。放电销能以针状形成,能沿着放电极12的外侧端部及开口122以隔离方式排列多个。
放电极12包括安装在板的下部的第一补强杆121,第一补强杆121结合在第一设置梁14并支持放电极12。第一补强杆121比放电极12的宽度更长地形成而从放电极12的两侧侧端突出。而且,在放电极12能形成有使第二拉杆17通过的多个第一孔123。
而且,在放电极12的两侧下部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设置梁14的切割槽125。将第一补强杆121与切割槽125的上端一起插入第一设置梁14而予以固定。
集尘极13以平板构成,集尘极13形成有使第一拉杆16贯穿的多个第二孔133。集尘极13包括配置在上部并且支持集尘极13的第二补强杆131。第二补强杆131比集尘极13的宽度更长地形成而从集尘极13的两侧侧端突出。
多个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互相平行地配置,放电极12以等距配置在多个集尘极13之间。集尘极13与放电极12的间距G1可以是50mm~70mm。
集尘极13的两侧下部侧端形成有回避槽135,第一设置梁14安装成在形成有回避槽135的部分通过。回避槽135的上端形成于比第一补强杆更靠上方的位置,从而能够防止集尘极13和放电极12短路。
对放电极12施加高电压,凭此,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之间发生电晕放电并且产生静电力。空气与液滴在发生了电晕放电与静电力的领域移动的过程中粒子状物质和凭借电晕放电生成的离子(电子)结合而带电,带电的粒子状物质则凭借静电力附着在集尘极13。凭此,灰尘及微液滴附着在集尘极13而从排放空气中被清除。
另一方面,集尘极13的下端134可以对于地面倾斜地形成,倾斜的部分中形成有位于最下面的最下端部138。最下端部138可以成为集尘极13的中央,也可以成为集尘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侧端。最下端部138的上部可形成有固定用孔137。
集尘极13的下端134形成为随着从两侧侧端接近宽度方向的中央而相对于地面朝下倾斜。凭此,集尘极13的中央部分位于比两侧侧端更靠下方的位置,沿着集尘极13的表面流动的清洗水则沿着集尘极13的下端汇聚到位于最低处的集尘极13的中央部分的最下端部138。
第一拉杆16以夹入方式结合地安装在多个放电极12,贯穿形成于集尘极13的第二孔133地安装而不接触于集尘极13。在放电极12的上部安装多个第一拉杆16,在放电极12的下部也以结合方式安装多个第一拉杆16。
第一拉杆16的长度方向端部形成有螺纹,第一拉杆16中的配置在下部的第一拉杆16固定在下支持架51,第一拉杆16中的配置在上部的第一拉杆16则固定在上支持架61。
另一方面,第二拉杆17以夹入方式结合地安装在多个集尘极13,第二拉杆17贯穿形成于放电极12的第一孔123地安装而不接触于放电极12。
在集尘极13的上部与下部分别结合第二拉杆17,第二拉杆17的长度方向端部可固定在集尘极13。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第二拉杆17也可以固定在壳体1200内的其它部件。
第一拉杆16与第二拉杆17上可以安装用于保持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的间距的间隔器。安装在放电极12的间隔器贯穿第二孔133并且长度方向端部则和放电极12的表面抵接地安装,安装在集尘极13的间隔器贯穿第一孔123并且长度方向端部则和集尘极13的表面抵接地安装。
图7是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中放电极与支持部及框架总成的立体图,图8是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在第一设置梁支持放电极的状态的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设置梁与集尘极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请参阅图7至图9,第一设置梁14沿放电极12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第一设置梁14形成有使放电极12的侧端插入的多个下插槽143。第一补强杆121插入并安装在第一设置梁14,第一补强杆121贯穿第一设置梁14地安装,第一补强杆121的下端被第一设置梁14的底部支持。
第一设置梁14可以包括下梁141与结合在下梁141的上梁142。下梁141包括底部141a、和从底部141a的两侧侧端折弯并且向上部突出的2个侧墙141b、141c。另一方面,上梁142包括抵接于底部141a的下支持部142a、从下支持部142a折弯并且和位于外侧的侧墙141c抵接的外支持部142b、从外支持部142b往上倾斜地折弯的倾斜部142c、从倾斜部142c折弯而平行于底部141a地配置的上支持部142d、以及从上支持部142d折弯而往下连续的内支持部142e。第一设置梁14上存在的水分能通过倾斜部142c轻易排放到外侧。
下插槽143只形成于侧墙141b、141c,底部141a则不形成下插槽143。而且,上梁142也形成有下插槽143,但下插槽143形成于下支持部142a与外支持部142b。形成于下梁141的下插槽143和形成于上梁142的下插槽143互相连接,第一补强杆121贯穿形成于外侧侧墙141b的下插槽143和形成于外支持部142b的下插槽143而突出。
若上梁142与下梁141结合,则第一设置梁14以一侧侧面切开的管形状形成。如前所述地,若将第一设置梁14分成上梁142与下梁141地,则能将放电极12轻易焊接到下梁141。即,若将放电极12焊接到下梁141后将上梁142结合到下梁141并且将上梁142焊接到放电极12,则第一设置梁14能以管形状形成并且放电极12能稳定地固定在第一设置梁14上。
而且,第一补强杆121能使用和第一设置梁14相同的材料制作并且比放电极12的厚度更厚地形成。凭此,第一补强杆121能轻易焊接到第一设置梁14。放电极12的厚度需要最小化,电导性则要优异,若放电极12的电导性高并且厚度薄,则难以焊接。如前所述,依据本第一实施例,由于放电极12包括第一补强杆121,所以放电极12能轻易焊接到第一设置梁14。
第二设置梁15沿集尘极13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第二设置梁15形成有使集尘极13的侧端插入的多个上插槽156。上插槽156在第二设置梁15的长度方向以隔离方式配置,第二设置梁15可位于比第一设置梁14更靠上方的位置。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集尘极13的上端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安装了以T字形状形成并且形成有使集尘极13的上端中央插入的多个插槽的中央设置梁18。
第二补强杆131固定在集尘极13的上端,第二补强杆131插入并安装在第二设置梁15。第二补强杆131贯穿第二设置梁15地安装,第二补强杆131的下端得到第二设置梁15的支持。
第二设置梁15包括下板151、从下板151折弯并往上连续的侧板152、从侧板152折弯并且和下板151相对地配置的上板153以及配置在下板151下部的支持板154。第二补强杆131插入并安装在下板151与侧板152的一部分,第二补强杆131的下端则和支持板154的上表面抵接。第二补强杆131能以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二设置梁15。
如前所述,本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100凭借第一拉杆16、第二拉杆17、第一设置梁14、第二设置梁15以及中央设置梁18保持放电极12与集尘极13的间距并且稳定地被固定。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框架总成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缘连接件与下框架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0与图11,框架总成200包括下框架30、管型大梁48、外侧上支持架61、下支持架51、预应力锁定件70及绝缘连接件40。
下框架30沿放电极12及集尘极13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并且得到绝缘连接件40的支持。2个下框架30平行地配置,各个下框架30上安装2个绝缘连接件40。下框架30形成有往下框架30的侧方向突出的多个支架35,第一设置梁14置放在支架35上。下框架30以高压被带电并且第一设置梁14与放电极12也通过下框架30以高压被带电。在此,放电极12的带电电压可以是25000V~75000V。
另一方面,下支持架51沿下框架30所隔离的方向连续而置放在2个下框架30上,下支持架51分别配置在集尘模块100的外侧与中央。下支持架51包括位于下框架30上的侧端突出部51a、往下突出而与下框架30的侧面抵接的下突出部51b、以及固定第一拉杆16的支持棒51c。
与第一拉杆16结合的多个连接器55则安装在下支持架51,连接器55以螺纹方式结合在第一拉杆16而固定第一拉杆16。第一拉杆16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固定在配置于外侧的下支持架5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则固定在配置于中央的下支持架51。
如前所述,依据本第一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拉杆16紧固到下支持架,能将集尘模块100轻易地固定安装到框架总成200。
另一方面,在下框架30安装绝缘连接件40,在绝缘连接件40安装对放电极12施加高电压的端子棒42、和用于绝缘的下绝缘碍子41。绝缘连接件40的下部可以形成有往下喷射空气的孔,端子棒42通过该孔往下突出并固定在下框架30。在端子棒42安装了用于支持下框架30的锚43。
凭此,通过下框架30与第一设置梁14对放电极12施加高电压。而且,下框架30以悬挂在绝缘连接件40的结构安装。
绝缘连接件40插入并安装在具有内部空间的管型大梁48,管型大梁48沿相同于下框架30的方向连续形成。管型大梁48可固定安装在壳体1200的内墙,清污空气供应管49可以安装在管型大梁48。管型大梁48的下部可形成有排放清污空气的排放孔44。
在管型大梁48的内部安装了支持下绝缘碍子41的支架46,下绝缘碍子41置放在支架46上。在绝缘连接件40连接了施加高电压的电源,端子棒42则以下绝缘碍子41为媒介固定地安装在管型大梁48而被绝缘。端子棒42贯穿下绝缘碍子41的中心地安装,在端子棒42的上端可以连接并安装供电线。凭此,端子棒42以高压被带电,管型大梁48则可以被接地。
第二设置梁15固定在管型大梁48的上表面,第二设置梁15的下端能以焊接之类的方式固定地安装在管型大梁48。第二设置梁15沿与管型大梁48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连续配置。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侧上支持架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央上支持架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12与图13,外侧上支持架61配置在集尘模块100的上侧但分别配置在集尘模块100的两侧外侧端。中央上支持架63配置在外侧上支持架61之间并且可位于集尘模块100的中央上部。
在外侧上支持架61与中央上支持架63安装了使第一拉杆16结合的多个连接器65(示于图10),连接器65以螺纹方式结合在第一拉杆16而固定第一拉杆16。第一拉杆16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固定在外侧上支持架6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则固定在中央上支持架63。
外侧上支持架61包括互相相对地配置的前面板611与背面板612、以及连接前面板611与背面板612的支持板613。前面板611与背面板612以平板形成,支持板613则能以曲面板形成。支持板613形成有用于排放清洗水的多个孔619。而且,前面板611可形成有使连接器结合的孔618。
背面板612的高度低于前面板611的高度,在背面板612中的和预应力锁定件70结合的部分,形成有往下突出的结合板615。结合板615位于外侧上支持架6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
而且,外侧上支持架61还包括补强肋617,补强肋617位于前面板611与背面板612之间,通过抵接于前面板611与背面板612的内面而给予支持。补强肋617在外侧上支持架61的长度方向以隔离方式配置多个。
另一方面,中央上支持架63包括往下连续的2个墙面631、632、以及连接墙面631、632并且以曲面构成的支持面633。墙面631、632形成有使连接器65插入的多个槽635,支持面633可以形成有用于排放清洗水的多个孔636。
外侧上支持架61上连接并安装了加压支持的预应力锁定件(prestress rockingmember)70,预应力锁定件70为了减少集尘模块100的振动而以适用了往内侧对外侧上支持架61加压的压力的状态固定安装。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预应力锁定件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14与图15,预应力锁定件70固定在壳体1200的内墙,包括外壳73、安装在外壳73内的绝缘碍子75、以结合方式安装在绝缘碍子75的加压杆71、以及结合在加压杆71的加压支架72。
外壳73以具有内部空间的圆柱形状形成,在外壳73的一侧安装了用于固定到壳体1200的托架76。而且,在外壳73安装空气流入口731,在空气流入口731上能以连接方式安装清污空气供应管79。流入外壳73内部的清污空气往下排放,从而防止水分所造成的短路。
绝缘碍子75可以包括固定在外壳73的上部的上碍子75a、固定在外壳73的下部的下碍子75b、以及连接上碍子75a与下碍子75b的绝缘管75c。加压杆71固定安装在绝缘碍子75并且向预应力锁定件70的下部突出。加压杆71的下部形成有用于和加压支架72紧固的螺纹。
加压支架72固定在加压杆71的下部,加压支架72包括用于和加压杆71固定的内支持板721。内支持板721以螺纹方式和加压杆71结合。加压支架72通过抵接于外侧上支持架61而将外侧上支持架61往集尘模块100的内侧加压。
如同本第一实施例。如前所述地,若外侧上支持架61以被预应力锁定件70加压的状态安装,则能有效地减少集尘模块100的振动。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冷却塔。图16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支持用挂架与排放导件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16,除了在集尘模块安装了支持用挂架250与排放导件210以外,本第二实施例的冷却塔的结构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冷却塔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在集尘模块的下部安装了用来收集集尘极13所排放的被污染的清洗水的支持用挂架250与排放导件210。集尘极13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固定用孔137,沿集尘极13的叠层方向连续的挂架固定杆230则以插入方式安装到固定用孔137。挂架固定杆230结合于支持用挂架250而将支持用挂架250固定到集尘极13。
支持用挂架250包括沿集尘极13的叠层方向连续的下支持杆251、以及从下支持杆251往上突出而使集尘极13的下端插入的连接用突起252。连接用突起252形成有使集尘极13的下端插入的连接槽254,连接槽254形成有使挂架固定杆230插入的支持孔253。
连接用突起252能由隔离的2个板构成,可以在板之间形成连接槽254。连接用突起252在下支持杆251的长度方向以隔离方式排列并且结合到各个集尘极13的下端。支持孔253连接于固定用孔137,挂架固定杆230贯穿支持孔253与固定用孔137地安装。凭此,支持用挂架250能稳定地固定在集尘极13的下端。
排放导件210配置在集尘极13的宽度方向中央,排放导件210的宽度可以小于集尘极13的宽度地形成。例如,排放导件210的宽度可以是集尘极13的宽度的1/100~1/10。
排放导件210的上部开放而内侧则形成有使清洗水移动的渠道。排放导件210形成为中央部分的底部高于两侧侧端部分的底部,随着从中央接近两侧侧端,底部逐渐变低。
凭此,流入排放导件210的清洗水可以往排放导件2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侧端移动。排放导件210的两侧侧端可以连接并安装用于排放清洗水的排放管(未图示)。
集尘极13的下端倾斜地形成以便使中央部分往下突出,凭此,沿着集尘极13的表面流动的清洗水沿着集尘极13的下端汇聚到位于最低处的集尘极13的中央部分的最下端部。汇聚到集尘极13的中央部分的下端的清洗水则进入排放导件210而能够排放到外部。
如前所述,依据本第二实施例,在集尘极13的下端安装支持用挂架250及排放导件210,从而能够最小限度地妨碍气体的流动,并且稳定地排放清洗水,能防止含有杂质的清洗水污染冷却水。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冷却塔。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冷却塔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7,本第三实施例的冷却塔3000是一种使空气从外部流入并且使空气与冷却水接触而将冷却水予以冷却的装置。冷却塔3000可以包括壳体3200、集尘模块100、热交换单元3400、洒水单元3500、清洗水供应单元3300、百叶窗3600以及送风机3700。
壳体3200大约呈长方体形状,以具有内部空间的箱子形状形成。而且,壳体3200能以圆筒形、多角柱之类的各种形状形成。壳体3200的两侧侧面形成有使空气流入的流入口3210,壳体3200的上部可形成有排放空气的排放口3220。
百叶窗3600配置在流入口3210,不仅引导空气的流入,还能阻止冷却水脱离。百叶窗3600以能够旋转的多个板构成,能依靠百叶窗的旋转控制空气的流入方向和流入量。
送风机3700安装在形成于壳体3200上部的排放管3230内部,使空气移动而从流入口3210流入并且从排放口3220排出。送风机3700可以包括扇叶与马达,配置在清洗水供应单元3300的上部。
热交换单元3400凭借空气与冷却水的接触使冷却水蒸发而利用蒸发潜热将冷却水加以冷却。为此,热交换单元3400可以包括填充物,填充物能以弯曲的板构成或者由多孔性材料构成。
壳体3200内可以安装2个热交换单元3400,热交换单元3400毗邻流入口3210地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热交换单元3400可以配置在4面或者壳体3200以圆柱形成时也能以圆环构成。
洒水单元3500向热交换单元3400喷射冷却水,可以包括冷却水移动管路与喷嘴。洒水单元3500所喷射的冷却水在热交换单元3400通过和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然后贮存在壳体3200下部。另一方面,通过百叶窗3600流入的空气沿近乎水平的方向在热交换单元3400流动而和冷却水完成了热交换后通过送风机3700被排放到外部。
贮存在壳体3200下部的冷却水被供应到冷却负载设备(未图示),通过冷却负载设备吸热的高温冷却水为了冷却而供应到洒水单元3500,反复进行该循环过程。
壳体3200的上部形成有往上突出的集尘空间3250,集尘模块100安装在集尘空间3250。集尘空间3250的上部形成有排放管3230。
集尘模块100位于比热交换单元3400更靠上方的位置,可位于送风机3700的下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集尘模块100也可位于送风机3700的上部。由于集尘模块100及清洗水供应单元3300的结构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导引件3810在热交换单元3400之间往上突出地形成,导引件3810能以随着接近上端而宽度逐渐减小的楔子形状形成。导引件3810可以连续到热交换单元3400的高度的2/3乃至3/3地形成。导引件3810以使通过热交换单元3400后往壳体3200的中央流入的空气互相不碰撞而是向壳体3200的上部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为此,导引件3810的上部形成有倾斜面而且随着朝向上方而宽度变小。而且,导引件3810以使从上部下落的清洗水不往左右方向扩散地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
另一方面,在壳体3200的底部安装了能将贮存冷却水的空间与贮存清洗水的空间隔开的内部水槽3820。在内部水槽3820的内侧贮存清洗水,在内部水槽3820的外侧贮存冷却水。凭此,能够防止含有灰尘的清洗水污染冷却水的情形。贮存在内部水槽3820的清洗水被排放或者经过净化后重新供应到清洗水供应单元3300。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集尘模块。图18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一设置梁与放电极的局部立体图。
请参阅图18,除了第一设置梁以外,本第四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结构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第一设置梁440沿放电极12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第一设置梁440形成有使放电极12的侧端插入的多个下插槽443。第一补强杆121插入并安装在第一设置梁440,第一补强杆121贯穿第一设置梁440地安装,第一补强杆121的下端被第一设置梁440支持。
第一设置梁440包括具有圆形截面的管状支持管441、和固定在支持管441下端的下支持板442。支持管441形成有多个下插槽443,第一补强杆121与放电极12的侧端则插入于下插槽443。
另一方面,下支持板442以平板形态形成并且固定安装在支持管441下端。下支持板442通过抵接于第一补强杆121的下表面而支持第一补强杆121。
如前所述,依据本第四实施例,能更加轻易地结合第一设置梁440与放电极12。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集尘模块。图19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第一设置梁与放电极的局部立体图。
请参阅图19,除了第一补强杆530的结构以外,本第五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的结构和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集尘模块相同,因此省略针对相同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放电极12包括安装在板的下部的第一补强杆530,第一补强杆530结合在第一设置梁14并支持放电极12。第一补强杆530比放电极12的宽度更长地形成而从放电极12的两侧侧端突出。第一补强杆530能以第一焊接部551为媒介接合到第一设置梁14。
第一补强杆530形成有往上突出的支持用突起531。支持用突起531贯穿第一设置梁14的上端地安装,能以焊接方式接合在第一设置梁14。凭此,支持用突起531以第二焊接部552为媒介接合到第一设置梁14。
第一设置梁14沿放电极12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第一设置梁14形成有使放电极12的侧端插入的多个下插槽143。第一补强杆530插入并安装在第一设置梁14,第一补强杆530贯穿第一设置梁14地安装,第一补强杆530的下端被第一设置梁14支持。
第一设置梁14可以包括下梁141与结合在下梁141的上梁142。第一焊接部551将第一补强杆530中的沿放电极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的部分与下梁141予以固定,第二焊接部552则固定支持用突起531与上梁142。
如前所述,依据本第五实施例,由于第一补强杆530形成有支持用突起531,第一补强杆530凭借第一焊接部551及第二焊接部552而固定于第一设置梁14,因此放电极12能更稳定地被固定。
如前所述,前文通过有限的实施例与附图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备一般知识者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与权利要求书的等值范围内实现各种修改及变形。

Claims (20)

1.一种冷却塔用集尘装置,该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安装在冷却塔,该冷却塔具有热交换单元及向所述热交换单元喷射冷却水的洒水单元,该冷却塔用集尘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
集尘模块,包括被施加电压的多个放电极、以及配置在所述放电极之间并被接地的集尘极;
清洗水供应单元,向所述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及
框架总成,支持所述集尘模块;
所述集尘模块包括形成有使所述放电极插入的多个下插槽而支持所述放电极的第一设置梁,
所述框架总成包括下框架,该下框架沿所述放电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支持所述第一设置梁,并且通过所述第一设置梁对所述放电极施加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总成还包括具有下绝缘碍子、以及贯穿所述下绝缘碍子的端子棒的绝缘连接件,所述下框架以悬挂在所述绝缘连接件的方式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总成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墙面并且使多个所述绝缘连接件插入的管型大梁,所述下绝缘碍子置放在所述管型大梁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型大梁安装了向所述管型大梁内部供应清污用空气的清污空气供应管,在所述管型大梁的下部形成有排放清污空气的排放孔,
所述下绝缘碍子通过所述排放孔往下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连接件的下部形成有往下喷射空气的孔,所述端子棒通过所述孔往下突出,在所述端子棒安装了支持所述下框架的锚,
通过所述端子棒对所述下框架施加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放电极安装有沿所述放电极的宽度方向连续的第一补强杆,所述第一补强杆形成为从所述放电极的两侧侧端而支持于所述第一设置梁,
所述第一设置梁包括下梁与结合在所述下梁的上梁,
所述下梁包括底部、以及从所述底部的两侧侧端折弯并且往上突出的2个侧墙,所述下插槽只形成于所述侧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置梁包括下板、从所述下板折弯并且往上连续的侧板、从所述侧板折弯并且和所述下板相对地配置的上板、以及从所述下板折弯并在所述下板的下部和所述下板相对地配置的支持板,
在所述下板与所述侧板以插入方式安装所述第二补强杆,所述第二补强杆的下端抵接于所述支持板的上表面而被支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以对所述集尘模块施加了压力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预应力锁定件,
所述预应力锁定件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绝缘碍子、以结合方式安装在所述绝缘碍子并往下突出的加压杆、以及安装在所述加压杆并且对所述集尘模块加压的加压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尘极的下表面形成有位于比其它部分更靠下方的位置而使得清洗水汇集的最下端部,在所述最下端部的正下方安装有排放导件,该排放导件形成对从所述集尘极流下的清洗水进行收容的渠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放导件沿所述集尘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尘极的下部形成有固定用孔,在所述固定用孔以插入方式安装有挂架固定杆,
在所述挂架固定杆以结合方式安装有支持所述排放导件的支持用挂架,所述支持用挂架包括往上突出而使所述集尘极的下部插入的多个连接用突起,在所述连接用突起形成有使所述挂架固定杆插入的支持孔。
12.一种具有集尘模块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形成有供气体流入的流入口和排放气体的排放口;
热交换单元,毗邻所述流入口地配置;
洒水单元,配置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上部,向所述热交换单元喷射冷却水;
集尘模块,包括被施加电压的多个放电极、以及配置在所述放电极之间并被接地的集尘极;及
清洗水供应单元,向所述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集尘模块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模块位于比所述热交换单元更靠上方的位置,在所述壳体形成有往上突出的集尘空间,所述集尘模块安装在所述集尘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集尘模块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外墙附着有利用光产生电的太阳能面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集尘模块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塔还包括:形成有使所述放电极插入的多个下插槽而支持所述放电极的第一设置梁;以及沿所述放电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并支持所述第一设置梁并且通过所述第一设置梁对所述放电极施加电压的下框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集尘模块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塔还包括具有下绝缘碍子、以及贯穿所述下绝缘碍子的端子棒的绝缘连接件,所述下框架以悬挂在所述绝缘连接件的方式安装。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集尘模块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塔还包括以对所述集尘模块施加了压力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预应力锁定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集尘模块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尘极的下表面形成有位于比其它部分更靠下方的位置而使得清洗水汇集的最下端部,在所述最下端部的正下方安装排放导件,该排放导件形成对从所述集尘极流下的清洗水进行收容的渠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有集尘模块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放导件沿所述集尘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有集尘模块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尘极的下部形成有固定用孔,在所述固定用孔以插入方式安装挂架固定杆,
在所述挂架固定杆以结合方式安装有支持所述排放导件的支持用挂架,所述支持用挂架包括往上突出而使所述集尘极的下部插入的多个连接用突起,在所述连接用突起形成有使所述挂架固定杆插入的支持孔。
CN202010285286.8A 2019-05-14 2020-04-13 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及包含该集尘装置的冷却塔 Active CN1119474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56573A KR102230763B1 (ko) 2019-05-14 2019-05-14 집진 모듈을 갖는 냉각탑
KR10-2019-0056573 2019-05-14
KR10-2019-0079676 2019-07-02
KR1020190079676A KR102230219B1 (ko) 2019-07-02 2019-07-02 공조 시스템용 집진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7481A true CN111947481A (zh) 2020-11-17
CN111947481B CN111947481B (zh) 2023-03-24

Family

ID=7323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5286.8A Active CN111947481B (zh) 2019-05-14 2020-04-13 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及包含该集尘装置的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41400B2 (zh)
CN (1) CN1119474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7441A (zh) * 2019-05-20 2020-11-20 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集尘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3751B2 (en) 2019-08-01 2021-09-21 Infinite Cooling Inc. Panels for use in collecting fluid from a gas stream
JP2022542346A (ja) 2019-08-01 2022-10-03 インフィニット クーリ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流体をガス流から収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1466943B2 (en) * 2019-08-13 2022-10-11 Rodney Applegate High performance ceramic cooling tower fill system and retainers
WO2021173178A1 (en) 2020-02-27 2021-09-02 Infinite Cooling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species from a gas strea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95799A (ja) * 2007-10-18 2009-05-07 Midori Anzen Co Ltd 電気集塵機
CN103816771A (zh) * 2014-03-26 2014-05-28 南京宇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有湿式电除雾器的吸收塔
CN104061799A (zh) * 2013-03-18 2014-09-24 Gnbs工程有限公司 减少烟羽的冷却塔
CN205236180U (zh) * 2015-12-31 2016-05-18 辽宁理工职业学院 静电场水回收装置
CN107110607A (zh) * 2014-08-04 2017-08-29 Jse&E 株式会社 具有白烟降低装置的冷却塔
CN206578074U (zh) * 2017-02-22 2017-10-24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变电站端子箱带电清洗装置
CN207102901U (zh) * 2017-11-15 2018-03-16 邯郸市创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小型除尘油烟空气净化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42262A (en) * 1947-08-30 1951-02-2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US4502872A (en) * 1983-03-31 1985-03-05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Discharge electrode wire assembly for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JP3508827B2 (ja) 1998-10-01 2004-03-22 日立プラント建設株式会社 排煙処理システム
KR100688945B1 (ko) 2002-12-23 2007-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조기 집진 장치
JP2009034599A (ja) 2007-08-01 2009-02-19 Panasonic Corp 電気集塵装置
KR20100091734A (ko) 2009-02-11 2010-08-19 이은관 공기정화기
DK2471602T3 (en) * 2010-12-29 2014-03-03 Alstom Technology Ltd Electrical shielding device for structures near high voltage parts of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JP2012205974A (ja) 2011-03-29 2012-10-25 Panasonic Corp 電気集塵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外気処理装置
CN102559289B (zh) 2011-12-29 2014-01-15 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生物质合成气冷却、洗涤工艺及系统
KR20140148287A (ko) 2013-06-21 2014-12-31 주식회사 지앤비에스엔지니어링 백연 저감 냉각탑
KR101657971B1 (ko) 2015-04-13 2016-09-20 최상희 백연저감 엘리미네이터 장치
KR20170076944A (ko) 2015-12-24 2017-07-05 (주)에코솔루텍 수평형 습식 전기집진기의 수막형성장치
KR101949984B1 (ko) 2017-06-19 2019-04-29 주식회사 경인기계 백연 저감 냉각탑
CN110960958B (zh) * 2018-10-01 2023-01-17 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集尘模块、脱硫装置及集尘模块的安装方法
KR102079796B1 (ko) * 2018-10-04 2020-02-20 두산중공업 주식회사 집진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탈황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95799A (ja) * 2007-10-18 2009-05-07 Midori Anzen Co Ltd 電気集塵機
CN104061799A (zh) * 2013-03-18 2014-09-24 Gnbs工程有限公司 减少烟羽的冷却塔
CN103816771A (zh) * 2014-03-26 2014-05-28 南京宇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有湿式电除雾器的吸收塔
CN107110607A (zh) * 2014-08-04 2017-08-29 Jse&E 株式会社 具有白烟降低装置的冷却塔
CN205236180U (zh) * 2015-12-31 2016-05-18 辽宁理工职业学院 静电场水回收装置
CN206578074U (zh) * 2017-02-22 2017-10-24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变电站端子箱带电清洗装置
CN207102901U (zh) * 2017-11-15 2018-03-16 邯郸市创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小型除尘油烟空气净化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7441A (zh) * 2019-05-20 2020-11-20 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集尘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41400B2 (en) 2023-01-03
US20200360935A1 (en) 2020-11-19
CN111947481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47481B (zh) 冷却塔用集尘装置及包含该集尘装置的冷却塔
CN104061799B (zh) 减少烟羽的冷却塔
KR101349114B1 (ko) 백연 저감 냉각탑
US11541401B2 (en) Dust collecting tower apparatus
KR102088373B1 (ko) 백연 저감 냉각탑
KR101781185B1 (ko) 백연 저감 냉각탑
US11524305B2 (e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apparatus
KR102230763B1 (ko) 집진 모듈을 갖는 냉각탑
KR102162809B1 (ko) 냉각탑용 집진 장치
KR20100095890A (ko) 미세먼지용 공기정화장치
CN103191832A (zh) 一种复式卧式湿式电除尘器
KR102230219B1 (ko) 공조 시스템용 집진 장치
CN110960958B (zh) 集尘模块、脱硫装置及集尘模块的安装方法
CN109432972B (zh) 一种预荷电脱硫装置
CN210875790U (zh) 线管式静电净化装置
KR102225473B1 (ko) 집진 장치
KR102327163B1 (ko) 전기집진식 유증기 응축 회수장치
KR102154993B1 (ko) 미세먼지 등 유해물질 제거 기능을 구비한 구조물
KR102521340B1 (ko) 냉각탑의 혼합부 구조
KR102167675B1 (ko) 냉각봉 세척이 가능한 제습장치
KR102521341B1 (ko) 수증기 포집 용수 절감 냉각탑
KR20010064116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집진기 고정장치
KR102248274B1 (ko) 공조 장치
KR20190036516A (ko) 부유먼지 걸름장치가 구비된 태양광발전모듈
KR100473757B1 (ko) 노즐분사형 냉각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