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7354B - 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7354B
CN111937354B CN201980023253.1A CN201980023253A CN111937354B CN 111937354 B CN111937354 B CN 111937354B CN 201980023253 A CN201980023253 A CN 201980023253A CN 111937354 B CN111937354 B CN 111937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 address
station
packet data
earth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32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7354A (zh
Inventor
福田多伸
平木真木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37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7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7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7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7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 earth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78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broadband data service to individual earth stations
    • H04B7/18584Arrangements for data networking, i.e. for data packet routing, f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6Layer 2 routing, e.g. in Ethernet based M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bstract

本发明的数据通信方法中,一个地球站将发送方的L2地址发送到其它地球站(或HUB站),其它地球站(或HUB站)将发送了发送方的L2地址的一个地球站与L2地址相关联,并存储于L2地址管理表格,从包含目标的L2地址的分组数据即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参照L2地址管理表格,其它地球站(或HUB站)向所关联的地球站发送目标分组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二层网络)内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使用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来经由HUB站进行分组数据通信(分组通信)的分组交换传输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6或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对于以全网状的方式进行连接的地球站间的通信高效化,记载有利用SCPC(Single Channel PerCarrier:单频道单载波)调制解调器来进行1对N连接的方式。在一般的LAN通信等中所处理的通常的分组数据通信中,利用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地址等L2地址来进行目标控制,因此,在通过卫星回路的通信中,也进行基于相同数据(L2地址)的传送控制,由此成为亲和性较高的实现方式。
此外,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存在有DAMA(Demand Assignment Multiple Access:按需指配时分多重连接)方式的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DAMA方式的卫星通信系统中,管制站分配地球站的回路,分配了回路的多个地球站(发送站或接收站)经由卫星回路进行数据通信(IP通信)。DAMA方式在需要时进行回路分配,并且可以在回路使用后解除分配并重新进行分配,因此,有可以确保回路话务这样的特征。根据这样的特征,对于以往以来使用了DAMA方式的卫星通信系统,即使在紧急时或灾害时也不依赖于移动电话回路等地上系统的回路,因此适合用于紧急通信而被广泛用于防灾用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4-2078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577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7-2086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使用了以往的卫星回路的分组数据通信中,采用以下方法:同一子网内(二层网络内)的终端彼此始终向面向的全部地球站传送分组数据,在接收到的地球站内放弃不需要的分组数据。然而,在卫星回路的频带较少的情况下、或卫星回路为低速的情况下(例如,使用了频谱扩散的通信),向不需要接收分组数据的相对的地球站也始终传送分组数据,由此成为压迫卫星回路的频带的主要原因。如此,在使用了以往的卫星回路的分组数据通信中,存在有无法向通信用户提供足够的通信速度,从而可能阻碍其它通信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涉及可以使用L2地址来抑制分组数据的发送(传送)的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是利用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的多个地球站间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地球站将发送方的L2地址发送到其它地球站的L2地址发送步骤;其它地球站将发送了发送方的L2地址的那一个地球站与L2地址相关联,并存储于L2地址管理表格中的L2地址存储步骤;以及从包含目标的L2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参照L2地址管理表格,其它地球站向所关联的地球站发送目标分组数据的数据发送步骤。
本发明所涉及的HUB站是通过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的多个地球站间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用的HUB站,其特征在于,包括:L2地址存储部,该L2地址存储部将发送方的L2地址存储于L2地址管理表格,该发送方的L2地址由一个地球站从包含本站的L2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中读取出并且与发送了发送方分组数据的一个地球站相关联;以及HUB站收发部,该HUB收发部接收从一个地球站发送来的发送方分组数据,从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并参照L2地址管理表格,向所关联的地球站发送目标分组数据。
本发明所涉及的地球站是利用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多个地球站中的一个,其特征在于,包括:L2地址存储部,该L2地址存储部将发送方的L2地址存储于L2地址管理表格,该发送方的L2地址由其它地球站从包含本站的L2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中读取出并且与发送了发送方分组数据的其它地球站相关联;以及收发部,该收发部接收从其它地球站发送来的发送方分组数据,从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并参照L2地址管理表格,向所关联的地球站发送目标分组数据。
本发明所涉及的地球站是利用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多个地球站中的一个,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球站收发部,该地球站收发部将包含本站的L2地址、即与本站相连接的通信终端的L2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至其它地球站,接收从其它地球站发送来的包含目标的L2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目标分组数据;以及L2地址确认部,该L2地址确认部从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并在目标的L2地址不是本站的L2地址时放弃目标分组数据。
技术效果
如以上那样地,根据本发明,能获得通过使用L2地址管理表格来减少不需要的分组数据的发送(传送)的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变形例)。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变形例)。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回路分配后)。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回路分配后)。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序列例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序列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接收站进行说明。在图中,同一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优选为DAMA方式的卫星通信系统。以DAMA方式的卫星通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具有由HUB站11(中枢站)和地球站12所构成的多个通信站1、卫星2(卫星站2)、管制站3。与HUB站11和地球站12分别连接的通信终端4(HUB站通信终端4a、通信终端4b)也可以包含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中。各地球站12使用通信回路5经由HUB站11进行分组数据通信(分组数据的收发)。HUB站11也可以称作中心站11或中继站11。此外,地球站12也可以说是分组数据通信的发送站12,也可以说是接收站12。另外,在本申请中,HUB站11也可以不作为HUB发挥功能,而是作为地球站12发挥功能。即,也可以在地球站12间交换本站的L2地址(与本站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的L2地址)。当然,地球站12也可以是HUB站11。在该情况下,其它地球站12利用通信回路5在同一子网内经由HUB站11进行分组数据通信。
在图1至图6中,在管制站3中,DAMA控制部31经由控制回路用调制解调器32,使用经由卫星2的控制回路33从通信站1接收卫星通信系统的回路分配的请求。DAMA控制部31经由控制回路33将进行分配后的通信回路5通知至通信站1。在接受了回路分配的多个通信站1中,在地球站12间实施经由HUB站11的分组数据通信。HUB站11在多个通信站1中经由卫星2向多个地球站12传送分组数据通信。控制回路33是请求分配通信回路的回路,因此也被称为CSC回路33。CSC意指Common Signaling Channel(公共信令信道)。
在图1至图6中,HUB站11具有HUB站收发部13(收发部13)、L2地址存储部14(存储部14)、通信用调制解调器15(调制解调器15)、卫星GW16(卫星网关16)、HUB站控制部17。HUB站控制部17对HUB站收发部13(收发部13)和L2地址存储部14进行控制。HUB站控制部17对作为通信站1的动作(卫星通信系统的回路分配的请求)和作为HUB站11的动作进行控制。地球站12具有地球站控制部18(地球站收发部18)、L2地址确认部19(确认部19)、通信用调制解调器20(调制解调器20)、卫星GW21(卫星网关21)、地球站控制部22(地球站12侧)。地球站控制部22对地球站控制部18(地球站收发部18)和L2地址确认部19(确认部19)进行控制。地球站控制部22对作为通信站1的动作(卫星通信系统的回路分配的请求)和作为地球站12的动作进行控制。
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是图1所示的功能框的变形例。在图2中,例示了通信站1具有HUB站11(中枢站)和地球站12双方的功能的情况。即,在该情况下,收发部具有HUB站收发部13和地球站收发部18的功能。通信用调制解调器具有通信用调制解调器15和通信用调制解调器20的功能。卫星GW(卫星网关)具有卫星GW16和卫星GW21的功能。通信站控制部(控制部)具有HUB站控制部17和地球站控制部22的功能。如图2所示那样地,L2地址存储部14和L2地址确认部19可以为一体的,也可以为分开的。此外,在图2中,将L2地址存储部14和L2地址确认部19的功能与来自卫星GW的功能分开地进行图示。即,L2地址存储部14也可被设置在作为通向通信回路5的网关而发挥功能的卫星GW16(卫星GW21)。同样地,L2地址确认部19也可被设置在作为通向通信回路的网关而发挥功能的卫星GW21(卫星GW16)。
同样地,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是图1所示的功能框的变形例。在图3中,例示了在管制站3中有通信站1(HUB站11)的功能的情况。即,该情况下的HUB站11中,可以说管制站控制部17a除了HUB站控制部17的功能以外,还具有管制站3的功能。虽然省略了管制站3中有地球站12的功能的情况的图示,但是在该情况下的地球站12中,可以说管制站控制部18a除了地球站控制部18的功能以外,还具有管制站3的功能。省略了将图2所示的功能框图和图3所示的功能框图相组合而得到的功能框图的图示。在实施方式1中,以图1所示的功能框图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HUB站11是通过经由卫星2的通信回路5在同一子网(二层网络)内的多个地球站12间进行分组通信的数据通信用的HUB站。L2地址存储部14将发送方的L2地址存储于L2地址管理表格141,该发送方的L2地址由地球站12从包含本站的L2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中读取出,并与发送了发送方分组数据的地球站12相关联。发送方分组数据是作为L2地址存储部14的存储动作(L2地址存储步骤)的触发的分组数据。这可以说是HUB站11学习地球站12(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另外,所谓地球站12的L2地址,是指与地球站1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因此,如果与地球站1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变为另一个终端,则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改变,因而地球站12的L2地址也改变。另外,在与地球站1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有多个的情况下,L2地址也为多个。
HUB站收发部13接收从地球站12发送来的发送方分组数据,从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并参照L2地址管理表格141来将目标分组数据发送至所关联的地球站12。目标分组数据是作为HUB站收发部13的发送动作(L2地址发送步骤)的触发的分组数据。另外,目标的L2地址也是与地球站1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因而,由于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改变,所以地球站12的L2地址也改变。另外,在与地球站1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有多个的情况下,L2地址也为多个。
通信终端4(HUB站通信终端4a)与HUB站收发部13相连接。通信终端4(HUB站通信终端4a)进行分组数据的生成、收发处理。HUB站收发部13具有通信用调制解调器15(调制解调器15)和卫星GW16(卫星网关16)。通信用调制解调器15(调制解调器15)与HUB站11的天线部相连接,经由通信回路5(卫星回路5)来进行分组数据(发送方分组数据、目标分组数据)的收发(传送)。卫星GW16在调制解调器15与HUB站通信终端4a之间桥接分组数据并分配到合适的通信回路5,即,作为通向通信回路5(卫星回路5)的网关而发挥功能。与图2相同,在图1和图3中,将L2地址存储部14的功能与卫星GW16的功能分开地进行图示。即,L2地址存储部14也可被设置在作为通向通信回路5的网关而发挥功能的卫星GW16。
地球站12是通过经由卫星2的通信回路5在同一子网(二层网络)内经由HUB站11进行分组通信的多个地球站12中的一个。多个地球站12(发送站12、接收站12)由地球站121、地球站122、……、地球站12n-1、地球站12n这n个地球站所构成。n是正整数。在本申请中,以n=3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通信终端4(通信终端4b)与地球站控制部18相连接。地球站控制部18具有通信用调制解调器20(调制解调器20)和卫星GW21(卫星网关21)。通信用调制解调器20(调制解调器20)与地球站12的天线部相连接,经由通信回路5(卫星回路5)并经由HUB站11进行分组数据(发送方分组数据、目标分组数据)的收发。在图1至图4中,以单点划线来表示的通信回路5(卫星回路5)是被分配在HUB站11与地球站121之间的回路。以双点划线来表示的通信回路5(卫星回路5)是被分配在HUB站11与地球站122之间的回路。以虚线来表示的通信回路5(卫星回路5)是被分配在HUB站11与地球站123之间的回路。
地球站收发部18将包含本站的L2地址、即与本站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至HUB站11,并且接收从HUB站11发送来的包含目标的L2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目标分组数据。L2地址确认部19从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并在目标的L2地址不是本站的L2地址时放弃目标分组数据。如前所述,在与地球站1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有多个的情况下,L2地址也为多个,因而L2地址确认部19所进行的确认也是以本站的L2地址有多个这一情况作为前提来进行的。
使用图1和图3,来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的回路分配进行说明。通信站1使用控制回路33向管制站3发送回路分配的请求。如前所述,管制站3使用控制回路33从通信站1接收卫星通信系统的回路分配的请求。管制站3将进行分配后的通信回路5通知给通信站1(回路分配步骤)。接着,使用图4至图6,来对回路分配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图4和图5所示的HUB站11和进行分组数据的传送处理(将接收到的发送方分组数据作为目标分组数据来进行传送(发送)的处理)的HUB站通信终端4a相连接。也可将HUB站通信终端4a设为HUB站11的一部分。调制解调器15被设置于每个地球站121、地球站122、地球站123,并且进行向卫星2的数据收发。卫星GW16将发送数据分配给合适的通信回路5(卫星回路5)。图4和图5所示的地球站12(地球站121、地球站122、地球站123)与进行分组数据(发送方分组数据)的发送处理和分组数据(目标分组数据)的接收处理的通信终端4b相连接。也可将通信终端4b设为地球站12的一部分。调制解调器20进行向卫星2的分组数据的收发。卫星GW21将接收数据(目标分组数据)传送到通信终端4b。在通信终端4b进行使用了通信回路5(卫星回路5)的分组数据通信的情况下,成为卫星GW的网关,并经由HUB站收发部13将分组数据发送给其它地球站12。即,卫星GW21在调制解调器20与通信终端4b之间桥接分组数据并分配到合适的通信回路5,即,作为通向通信回路5(卫星回路5)的网关而发挥功能。与图2相同,在图1和图3中,将L2地址确认部19的功能与卫星GW21的功能分开地进行图示。即,L2地址确认部19也可以被设置在作为通向通信回路的网关而发挥功能的卫星GW21。图5所示的虚线示出地球站121、地球站122、地球站123这三个站与HUB站11之间的通信数据(分组数据)的双向流动。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的序列例如图6所示。即,是通过经由卫星2的通信回路5在同一子网内的多个地球站12间经由HUB站11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序列例。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具有L2地址发送步骤、L2地址存储步骤、数据发送步骤。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的L2地址发送步骤是地球站12将发送方的L2地址发送至HUB站11的步骤。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的L2地址存储步骤是HUB站11将发送了发送方的L2地址的地球站12与该L2地址相关联并存储于L2地址管理表格141的步骤。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的数据发送步骤是从包含目标的L2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并参照L2地址管理表格141,由HUB站11将目标分组数据发送(传送)至所关联的地球站12的步骤。此外,数据发送步骤是在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没有相关联的地球站12时,HUB站收发部13将目标分组数据发送至与通信回路5相连接的全部地球站12的步骤。当在任意地球站12未进行L2地址发送步骤的状态下执行数据发送步骤时,不参照L2地址管理表格141,而将目标分组数据发送至与通信回路5相连接的全部地球站12即可。这是因为在L2地址发送步骤之前执行数据发送步骤时,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未存储有L2地址。
另外,在L2地址发送步骤中,地球站12将包含本站的L2地址(与地球站1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到HUB站11,在L2地址存储步骤中,从发送方分组数据中读取出L2地址,并与发送了发送方分组数据的地球站12相关联。L2地址发送步骤可以仅为了向HUB站11发送L2地址而对发送方分组数据进行发送,也可以与经由HUB站11向其它地球站12发送分组数据用的通信一起进行。在与向其它地球站12发送分组数据用的通信一起进行的情况下,发送方分组数据也可以说是目标分组数据。在该情况下,分组数据中包含发送方的L2地址和目标的L2地址。
此外,L2地址发送步骤是至少在HUB站11和多个地球站12之间经由卫星2确立通信回路5之后进行的步骤。即,地球站控制部18至少在与HUB站11经由卫星2确立通信回路5之后对发送方的L2地址(发送方分组数据)进行发送。同样地,HUB站收发部13至少在与地球站12之间经由卫星2确立通信回路5之后对发送方的L2地址(发送方分组数据)进行接收。在该情况下,地球站控制部18在确立通信回路5之后的初始通信中对发送方的L2地址(发送方分组数据)进行发送。同样地,HUB站收发部13在确立通信回路5之后的初始通信中对发送方的L2地址(发送方分组数据)进行接收。如果在确立通信回路5之后的初始通信中进行L2地址发送步骤,则可减少刚确立通信回路5后不需要的分组数据的发送,但也可考虑到地球站12的数量,在初始通信中,缩减实施L2地址发送步骤的地球站12的数量并进行实施等。如前所述,也可与用于向其它地球站12发送分组数据的通信一起进行L2地址发送步骤。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也可以在数据发送步骤之后加上地球站12接收目标分组数据的接收步骤。数据接收步骤是地球站收发部18接收从HUB站11发送来的目标分组数据,并且L2地址确认部19读取目标的L2地址,在目标的L2地址不是面向本站时时放弃该数据。如前所述,在与地球站1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有多个的情况下,L2地址也为多个,因而接收步骤也是以本站的L2地址有多个这一情况作为前提来进行的。对于地球站12中实施了L2地址发送步骤的地球站12,不从HUB站11发送(传送)除了以本站为目标以外的分组数据(目标分组数据),因此也可以使L2地址确认部19的功能停止。在该情况下,数据接收步骤可以说是在L2地址发送步骤之后,使通过从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出目标的L2地址来进行的对放弃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停止的步骤。L2地址确认部19在地球站收发部18将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至HUB站11之后,使地球站收发部18通过从接收到的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来进行的对放弃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停止。在该情况下,判断停止包含读取目标的L2地址这一动作本身停止的情况、以及读取目标的L2地址但不进行放弃判断的情况这两种。在不将L2地址确认部19形成于地球站12的情况下,由于不像以往那样地存在目标的通信终端4b,因而也可以设为在地球站12内进行放弃的结构。即,即使不存在L2地址确认部19,也能够实施数据接收步骤。
目前为止,利用图1所示的功能框图的结构来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前所述那样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也可以是图2所示的功能框图的结构。即,多个通信站1无需分别针对HUB站11和地球站12分开地进行运用。利用通信回路5在同一子网内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多个地球站12中的一个具有L2地址存储部14和收发部13即可。同样地,数据通信方法也成为利用通信回路5在同一子网内的多个地球站12间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方法。L2地址存储部14将发送方的L2地址存储于L2地址管理表格,该发送方的L2地址由其它地球站12从包含本站的L2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中读取出,并与发送了发送方分组数据的其它地球站12相关联。收发部13接收从其它地球站12发送来的发送方分组数据,从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并参照L2地址管理表格141来将目标分组数据发送至所关联的地球站12。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不仅可以包含数据接收步骤,也可以包含上述的回路分配步骤。此外,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也可以不包含数据接收步骤,而仅包含回路分配步骤。另外,说明了如果与地球站1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变为另一个终端,则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改变,因而地球站12的L2地址也改变,这样的情况会在实施方式2中进行说明。这可以说是HUB站11再学习地球站12(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但是,即使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中,回路分配步骤和数据接收步骤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相同。
使用图6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进行更具体地说明。如图6所示,与HUB站11相连接的HUB站通信终端4a和地球站121、地球站122、地球站123的各通信终端4b经由通信回路来实现同一子网内的分组数据通信。图6省略通信回路5的图示,对多个地球站12与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HUB站11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对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的步骤进行说明。由HUB站11的卫星GW16管理L2地址管理表格141,并具有根据其内容将分组数据传送至HUB站11内的调制解调器15的功能。在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构成为写入有作为从发送方分组数据中得到的目标分组数据的目标的L2地址、与设置有具有该L2地址的通信终端4b的地球站12(地球站121、地球站122、地球站123)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作为<L2地址管理表格1>例示的那样,在初始状态下是没有登录任何内容的状态。因此,如图6所示,即使以地球站121为目标(严格来说是以与地球站121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为目标)的分组数据从HUB站11发送或者经由HUB站11发送,在初始状态下,HUB站11也不具有地球站121的L2地址的信息,因此,将分组数据发送至全部地球站12。在除了地球站121以外的地球站122和地球站123中,在接收到以地球站121为目标的分组数据之后放弃。
在与HUB站11相对的地球站12(地球站121、地球站122、地球站123)中,如果从通信终端4b发送分组数据(以HUB站11为目标、经由HUB站11以其它地球站12为目标的分组数据),则在地球站12内的卫星GW21中,经由调制解调器20将该分组数据通过通信回路5传送到HUB站11侧。该分组数据中,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被记载作为发送方L2地址。在图6中,示出了从与地球站121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传送分组数据,并由HUB站11侧的卫星GW16进行学习的状态。在接收到通过HUB站11侧的卫星GW16和通信回路5传送来的上述的分组数据时,读取该分组数据中写入的发送方L2地址,并如<L2地址管理表格2>所例示的那样地,将符合的地球站12登录于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
在从HUB站11发送或经由HUB站11发送以地球站121为目标的分组数据时,如果是<L2地址管理表格2>的例示,则地球站121被关联,因而HUB站11的HUB站通信终端4a无需向全部地球站12发送分组数据。在发送分组数据时,HUB站11的卫星GW16从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L2地址,并且在L2地址管理表格141内检索该目标L2地址。在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登录有目标L2地址与地球站12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仅以该地球站12为目标来传送分组数据,而不向除了该地球站12以外的地球站12传送。在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未登录有目标L2地址与地球站12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在该时刻以连接通信回路5的全部地球站12为目标来传送分组数据。
如此,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可以说是涉及经由利用卫星通信系统的卫星回路5,在同一子网(二层网络)内的分组数据通信中利用L2地址学习的分组传送方式。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明根据从地球站12侧接收分组数据,在HUB站11或地球站12侧限制分组数据的传送目标,因此,抑制分组数据传送至卫星回路5的传送量,从而可以提高卫星回路5的利用效率。详细而言,可将向不需要传送的地球站12传送或发送分组数据抑制为最小限度,从而可有效活用卫星回路5的频带。此外,也可以说是在地球站12之间通过同一子网(二层)相连接的结构中,通过L2地址学习进行发送量限制(频带高效化)。
实施方式2.
以下,使用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进行说明。在图中,同一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实施方式1和2在以下方面上是共通的。由HUB站11的卫星GW16(L2地址存储部14)管理L2地址管理表格141。此外,在L2地址管理表格1411中,构成为写入有作为目标的地球站12的L2地址,在初始状态下是没有登录任一个地球站12的状态。虽然在实施方式2中,也以图1所示的功能框图的结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但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也可以是图2所示的功能框图和图3所示的功能框图的结构。
以实施方式1和2之间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未说明的部分,实施方式1和2是共通的。实施方式2是HUB站11再学习地球站12(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除此以外,基本上实施方式1和2为共通的。在实施方式2中,可以说是对与地球站1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变为另一个终端并且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改变时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
使用图7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进行具体地说明。在实施方式1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图6与图7之间的差异在于,图7中,与地球站121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向地球站122移动。在此之前的动作是共通的,因而省略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当从发送方分组数据中读取出的发送方的L2地址是从与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所关联的地球站12不同的另一地球站12发送来时,L2地址存储部14重新将L2地址与另一地球站12进行关联,并且更新L2地址管理表格141。此外,在与本站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变更时,L2地址确认部19将变更后的L2地址作为本站的L2地址来对放弃目标分组数据进行判断。
对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的步骤进行说明。在与地球站121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移动至地球站122之后,在与HUB站11相对的地球站12(地球站121、地球站122、地球站123)中,如果从与地球站12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发送分组数据(以HUB站11为目标、经由HUB站11以其它地球站12为目标的分组数据),则在地球站12内的卫星GW21中,经由调制解调器20将该分组数据通过通信回路5传送到HUB站11侧。该分组数据中,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被记载作为发送方L2地址。在图7中,示出了从与地球站122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传送分组数据,并且由HUB站11侧的卫星GW16进行再学习的状态。
在接收到通过HUB站11侧的卫星GW16和通信回路5传送来的上述的分组数据时,读取该分组数据中写入的发送方L2地址,并且如<L2地址管理表格3>所示那样地,将符合的地球站12登录于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即,删除之前登录的地球站121,登录地球站122。在再学习的动作中,除了删除的动作以外,基本上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卫星GW16中的L2地址存储部14(L2地址存储步骤)的动作相同。
即,可以说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L2地址存储步骤中,当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已关联的L2地址是从另外的地球站12作为发送方的L2地址发送来时,重新将L2地址与另外的地球站12进行关联,并且更新L2地址管理表格141。
从HUB站11发送或经由HUB站11发送以地球站122为目标的分组数据时,如果是<L2地址管理表格3>的例示,则地球站122被关联,因而HUB站11的HUB站通信终端4a无需向全部地球站12发送分组数据。在发送分组数据时,HUB站11的卫星GW16从分组数据中读取出目标L2地址,并且在L2地址管理表格141内检索该目标L2地址。在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登录有目标L2地址与地球站12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仅以该地球站12为目标来传送分组数据,而不向除了该地球站12以外的地球站12传送。在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未登录有目标L2地址与地球站12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在该时刻以连接通信回路5的全部地球站12为目标来传送分组数据。
另外,在与本站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变更时,L2地址确认部19不仅将变更后的L2地址作为本站的L2地址来对放弃目标分组数据进行判断,还可以进行如下的动作。在地球站收发部18将包含变更后的L2地址作为本站的L2地址地球站的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至HUB站11之后,L2地址确认部19也可使通过从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来进行的对放弃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停止。放弃判断的停止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相同。
目前为止,说明了通信终端4b所连接的地球站12变更的情况,但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即使在简单地移除通信终端4b的情况下,也能够如以下那样地进行应对。在与地球站121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被从地球站121移除时,通过地球站12内的卫星GW21,经由调制解调器20将表示被移除的L2地址的分组数据通过通信回路5传送至HUB站11侧。该分组数据中,通信终端4b的L2地址被记载作为发送方L2地址。在接收到通过HUB站11侧的卫星GW16和通信回路5传送来的上述的分组数据时,读取该分组数据中写入的发送方L2地址,并且登录于L2地址管理表格141中以了解通信终端4b从该地球站12移除的情况。
即,登录了通信终端4b被从登录的地球站121移除这一情况。即使以地球站121为目标(严格来说是以与地球站121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为目标)的分组数据从HUB站11发送或者经由HUB站11发送,HUB站11根据地球站121的L2地址的信息,登录了通信终端4b被从地球站121移除这一情况,因此,不将分组数据发送至全部地球站12,而是由HUB站11的HUB站收发部13进行放弃。此外,也可以通过发送分组数据来向除了地球站121以外的地球站122和地球站123广播通信终端4b被从地球站121移除这一情况。该广播也可以以登录了通信终端4b被从地球站121移除这一情况作为触发来实施。
如此,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即使在与通信终端4b相连接的地球站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抑制分组数据传送至卫星回路5的传送量,从而可以提高卫星回路5的利用效率。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在L2地址确认部19(接收步骤)将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至HUB站11或地球站12之后,可以仅进行以下动作中的任一方:使通过从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L2地址来进行的对放弃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停止的动作、和在与本站相连接的通信终端4b变更时将变更后的L2地址作为本站的L2地址来进行对放弃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的动作。
如此,实施方式1和2所涉及的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在同一子网内(二层网络内)的通信终端彼此经由卫星回路进行分组数据通信时,不需要每次都始终向相对的全部地球站传送分组数据并在接收到的地球站内放弃不需要的分组数据。很多情况下,卫星回路的通信频带比地上设备内的通信回路要少,从而可以抑制由于将作为不需要接收分组数据的相对站即地球站也作为目标来始终传送分组数据导致卫星回路的频带受迫这一情况。因此,可将向不需要接收的相对站即地球站的分组数据传送抑制为最小限度,因而实现卫星回路频带的有效活用。
标号说明
1··通信站(HUB站、地球站),11··HUB站(中心站、中继站),12··地球站(发送站、接收站),2··卫星(卫星站),3··管制站,31··DAMA控制部(DAMA控制装置、DAMA控制器),32··控制回路用调制解调器,33··控制回路(CSC回路),4··通信终端,4a··HUB站通信终端,4b··通信终端,5··通信回路(卫星回路),121~12n··地球站(发送站、接收站),13··HUB站收发部(收发部、HUB站收发机、收发机),14··L2地址存储部(存储部、L2地址存储装置、存储装置),141··L2地址管理表格,15··通信用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16··卫星GW(卫星网关),17··HUB站控制部(通信站控制部、控制部、HUB站控制装置、通信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信站控制器、HUB站控制器),17a··管制站控制部(管制站控制装置、管制站控制器),18··地球站收发部(收发部、地球站收发机、收发机),18a··管制站控制部(管制站控制装置、管制站控制器),19··L2地址确认部(确认部、L2地址确认机、确认机、L2地址确认装置、确认装置),20··通信用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21··卫星GW(卫星网关),22··地球站控制部(通信站控制部、控制部、地球站控制装置、通信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信站控制器、地球站控制器)。

Claims (29)

1.一种数据通信方法,通过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的多个地球站间进行分组数据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所述地球站将发送方的MAC地址发送到其它的所述地球站的MAC地址发送步骤;
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将发送了发送方的MAC地址的一个所述地球站与该MAC地址相关联并且存储于MAC地址管理表格中的MAC地址存储步骤;以及
从包含目标的MAC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MAC地址,并且参照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由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将所述目标分组数据发送至所关联的所述地球站的数据发送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发送步骤中,当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中没有相关联的所述地球站时,将所述目标分组数据发送至与所述通信回路相连接的全部的所述地球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数据发送步骤在所述MAC地址发送步骤之前执行时,将所述目标分组数据发送至与所述通信回路相连接的全部的所述地球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数据接收步骤,该数据接收步骤接收从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发送来的所述目标分组数据,读取目标的MAC地址,并且在所述目标的MAC地址不是面向本站时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数据接收步骤中,在所述MAC地址发送步骤之后,使通过从所述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出目标的MAC地址来对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停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数据接收步骤,该数据接收步骤接收从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发送来的所述目标分组数据,读取目标的MAC地址,并且在所述目标的MAC地址不是面向本站时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数据接收步骤中,在所述MAC地址发送步骤之后,使通过从所述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出目标的MAC地址来对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停止。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MAC地址发送步骤中,一个所述地球站将包含本站的MAC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到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在所述MAC地址存储步骤中,从所述发送方分组数据中读取出MAC地址,并且与发送了所述发送方分组数据的一个所述地球站相关联。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MAC地址存储步骤中,当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中已关联的MAC地址是从另外的所述地球站作为发送方的MAC地址发送来时,重新与另外的所述地球站进行关联,并且更新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另外的所述地球站是HUB站,并且通过所述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经由所述HUB站进行分组数据通信。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MAC地址存储步骤中,当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中已关联的MAC地址是从另外的所述地球站作为发送方的MAC地址发送来时,重新与另外的所述地球站进行关联,并且更新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另外的所述地球站是HUB站,并且通过所述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经由所述HUB站进行分组数据通信。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另外的所述地球站是HUB站,并且通过所述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经由所述HUB站进行分组数据通信。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另外的所述地球站是HUB站,并且通过所述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经由所述HUB站进行分组数据通信。
15.一种HUB站,是通过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的多个地球站间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用的HUB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MAC地址存储部,该MAC地址存储部将发送方的MAC地址存储于MAC地址管理表格中,该发送方的MAC地址由一个所述地球站从包含本站的MAC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中读取出,并且与发送了所述发送方分组数据的一个所述地球站相关联;以及
HUB站收发部,该HUB站收发部接收从一个所述地球站发送来的所述发送方分组数据,从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MAC地址,并且参照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来将所述目标分组数据发送至所关联的所述地球站。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HUB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HUB站收发部在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中没有相关联的所述地球站时,将所述目标分组数据发送至与所述通信回路相连接的全部的所述地球站。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HUB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MAC地址存储部在从所述发送方分组数据中读取出的发送方的MAC地址是从与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中所关联的一个所述地球站不同的另外的所述地球站发送来时,重新与另外的所述地球站进行关联,并且更新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
18.如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HUB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MAC地址存储部被设置在作为通向所述通信回路的网关而发挥功能的卫星GW。
19.一种地球站,是通过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多个地球站中的一个地球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MAC地址存储部,该MAC地址存储部将发送方的MAC地址存储于MAC地址管理表格中,该发送方的MAC地址由其它的所述地球站从包含本站的MAC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中读取出,并且与发送了所述发送方分组数据的其它的所述地球站相关联;以及
收发部,该收发部接收从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发送来的所述发送方分组数据,从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MAC地址,并且参照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来将所述目标分组数据发送至所关联的所述地球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球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部在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中没有相关联的所述地球站时,将所述目标分组数据发送至与所述通信回路相连接的全部的所述地球站。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地球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MAC地址存储部在从所述发送方分组数据中读取出的发送方的MAC地址是从与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中所关联的其它的所述地球站不同的另外的所述地球站发送来的时,重新与另外的所述地球站进行关联,并且更新所述MAC地址管理表格。
22.如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MAC地址存储部被设置在作为通向所述通信回路的网关而发挥功能的卫星GW。
23.一种地球站,是通过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多个地球站中的一个地球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球站收发部,该地球站收发部将包含本站的MAC地址即与本站相连接的通信终端的MAC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至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并且接收从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发送来的包含目标的MAC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目标分组数据;以及
MAC地址确认部,该MAC地址确认部从所述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MAC地址,并且在所述目标的MAC地址不是本站的MAC地址时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
所述MAC地址确认部在将所述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至其它的所述地球站之后,使通过从所述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MAC地址来进行的对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停止。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地球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MAC地址确认部在与本站相连接的所述通信终端变更时,将变更后的MAC地址作为本站的MAC地址来进行对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
25.一种地球站,是通过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多个地球站中的一个地球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球站收发部,该地球站收发部将包含本站的MAC地址即与本站相连接的通信终端的MAC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至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并且接收从所述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发送来的包含目标的MAC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目标分组数据;以及
MAC地址确认部,该MAC地址确认部从所述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MAC地址,并且在所述目标的MAC地址不是本站的MAC地址时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
所述MAC地址确认部在与本站相连接的所述通信终端变更时,将变更后的MAC地址作为本站的MAC地址来进行对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并且在所述地球站收发部将包含变更后的MAC地址作为本站的MAC地址的所述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至所述其它的所述地球站之后,使通过从所述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MAC地址来进行的对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停止。
26.一种地球站,是通过经由卫星的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进行分组数据通信的多个地球站中的一个地球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球站收发部,该地球站收发部将包含本站的MAC地址即与本站相连接的通信终端的MAC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发送方分组数据发送至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并且接收从所述其它的所述地球站发送来的包含目标的MAC地址在内的分组数据即目标分组数据;以及
MAC地址确认部,该MAC地址确认部从所述目标分组数据中读取目标的MAC地址,并且在所述目标的MAC地址不是本站的MAC地址时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
所述MAC地址确认部在与本站相连接的所述通信终端变更时,将变更后的MAC地址作为本站的MAC地址来进行对放弃所述目标分组数据的判断。
27.如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站,其特征在于,
其它的所述地球站是HUB站,并且通过所述通信回路在同一子网内经由所述HUB站进行分组数据通信。
28.如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地球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MAC地址确认部被设置在作为通向所述通信回路的网关而发挥功能的卫星GW。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地球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MAC地址确认部被设置在作为通向所述通信回路的网关而发挥功能的卫星GW。
CN201980023253.1A 2018-04-04 2019-01-23 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Active CN1119373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2492 2018-04-04
JP2018-072492 2018-04-04
PCT/JP2019/002031 WO2019193814A1 (ja) 2018-04-04 2019-01-23 データ通信方法、hub局及び地球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7354A CN111937354A (zh) 2020-11-13
CN111937354B true CN111937354B (zh) 2022-04-01

Family

ID=68100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3253.1A Active CN111937354B (zh) 2018-04-04 2019-01-23 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5590B2 (zh)
JP (1) JP6847302B2 (zh)
CN (1) CN111937354B (zh)
DE (1) DE112019001794T5 (zh)
WO (1) WO2019193814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6081A (en) * 1984-12-14 1987-11-10 Vitalink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idging local area networks
CN1139844A (zh) * 1995-03-15 1997-01-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卫星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358381A (zh) * 2000-01-19 2002-07-10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站和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方法
EP1429474A2 (en) * 1998-05-20 2004-06-16 Inmarsat Lt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7208630A (ja) * 2006-02-01 2007-08-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衛星通信システム
CN101039279A (zh) * 2004-02-18 2007-09-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以及分组传送路径最佳化方法
CN201733305U (zh) * 2010-07-12 2011-02-02 北京爱科迪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多业务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
CN102349318A (zh) * 2009-03-18 2012-02-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通信装置、中继方法以及通信方法
CN103826322A (zh) * 2012-11-14 2014-05-28 通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分组连接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97541B2 (ja) 1990-11-30 2000-01-11 株式会社東芝 衛星パケット交換伝送方式
JP3175062B2 (ja) * 1992-08-11 2001-06-1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衛星通信方式
JPH06350497A (ja) * 1993-06-07 1994-12-22 Hitachi Commun Syst Inc 単一チャネル衛星同報通信方法と親局衛星通信地球局および子局衛星通信地球局、並びに衛星同報通信システム
JP2730484B2 (ja) * 1994-04-12 1998-03-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衛星通信方式
JP3653722B2 (ja) 2000-08-09 2005-06-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Scpc衛星通信におけるip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7715311B2 (en) * 2003-08-26 2010-05-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oint-to-multipoint data transmission
US7693075B2 (en) * 2003-12-24 2010-04-06 Intel Corporation Updating address tables
EP1744499A1 (en) * 2004-05-18 2007-0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ccess network system and subscriber data route control method
US9735859B1 (en) * 2013-11-27 2017-08-15 Vt Idirec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addresses of communication devices within a satellite network
CN104661276B (zh) * 2014-12-19 2018-04-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基于ip的多波束卫星移动通信路由选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6081A (en) * 1984-12-14 1987-11-10 Vitalink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idging local area networks
CN1139844A (zh) * 1995-03-15 1997-01-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卫星通信系统及方法
EP1429474A2 (en) * 1998-05-20 2004-06-16 Inmarsat Lt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358381A (zh) * 2000-01-19 2002-07-10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站和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方法
CN101039279A (zh) * 2004-02-18 2007-09-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以及分组传送路径最佳化方法
JP2007208630A (ja) * 2006-02-01 2007-08-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衛星通信システム
CN102349318A (zh) * 2009-03-18 2012-02-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通信装置、中继方法以及通信方法
CN201733305U (zh) * 2010-07-12 2011-02-02 北京爱科迪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多业务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
CN103826322A (zh) * 2012-11-14 2014-05-28 通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分组连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9001794T5 (de) 2020-12-31
CN111937354A (zh) 2020-11-13
JPWO2019193814A1 (ja) 2020-07-02
US11665590B2 (en) 2023-05-30
JP6847302B2 (ja) 2021-03-24
US20210144586A1 (en) 2021-05-13
WO2019193814A1 (ja)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79350B1 (en)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1180042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data through IAB nodes in 5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0636628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1799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eater in a power line network
US7321569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oint-to-point and point-to-multipoint use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KR100299208B1 (ko) 위성통신시스템에서의신호처리방법
US20090213778A1 (en) Fragmentation and Packing for Wireless Multi-User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US20040166898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inter-network interfacing apparatus
US11272567B2 (en) Adaptation handling for layer-2-based sidelink relay
US880474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based on a relay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91350B (zh) 无线链路控制业务数据单元传输方法和iab节点
US8711756B2 (en) Efficient relay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dure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1001250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937354B (zh) 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CN101523814B (zh) 无线网
JP2019521540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1869133B (zh) 多播分发目标指定方法、发送站以及接受站
US728049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a main station and a cluster of mobile stations
CN114731194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改进的重传处理
JP5783896B2 (ja) データ伝送装置、及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KR20240015104A (ko) 하이브리드 서비스 품질 플로우
CN111801984A (zh) 网络地址指定方法、管制站和地球站
JP2016201688A (ja) 親局装置、子局装置、衛星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回線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