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8381A - 无线站和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站和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8381A
CN1358381A CN01800083A CN01800083A CN1358381A CN 1358381 A CN1358381 A CN 1358381A CN 01800083 A CN01800083 A CN 01800083A CN 01800083 A CN01800083 A CN 01800083A CN 1358381 A CN1358381 A CN 1358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station
communication
radio
cable network
data pa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0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3545C (zh
Inventor
溝口康彦
浦山憲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58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8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35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54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6Special purpose or proprietary protocols or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站和一种通过无线电来进行数据发送/接收操作的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在一个识别分组产生部分(14)中,这样一种方法被用于产生识别分组,该分组具有广播地址被作为目的地址、并且对应数据站的MAC地址被作为源地址的数据格式,将这样的分组发送到无线网络中,由此检测回路以保持正常通信状态。

Description

无线站和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站和一种用于通过无线电完成数据发送/接收操作的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特别是一种无线站和一种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该方法用于检测由多个有线网络通过无线电连接所构成的无线电或无线网络中的有线网络之间所形成的回路,以保持正常的通信状态。
背景技术
在由IEEE(电子及电气工程师协会)802.11国际规定的无线电或无线LAN(局域网)中,连接到有线网络的无线站在特定功能体被提供作为接入点的状态下被加以识别。
接入点对在可进行无线通信范围(在这里被称作服务区)内存在的多个其他无线站、以及通过线路与接入点本身相连的多个通信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无线站在多个接入点的管理上是独立的。当通过多个接入点对无线站进行管理时,在通信中会由于回路的形成等而产生不便。因为这个原因,在由IEEE802.11所规定的无线电或无线LAN中,对无线站的管理只通过在同一服务区内某一确定的接入点来进行。换句话说,数据站在逻辑上是与服务区内由其他接入点完成管理的其他无线站相分离的。
接入点可以发送通信数据分组,该分组通过线路被从连接到接入点自身的通信终端设备传输到接入点自身完成管理的其他无线站。可选的,接入点可以发送通信数据分组,该分组通过线路被从接入点自身完成管理的无线站传输到连接到接入点的通信终端设备。
在由IEEE802.11所规定的无线电LAN中,接入点单一地与被接入点管理的无线站相互对应。因为这个原因,在IEEE802.11标准化的无线电LAN中,与由一个接入点完成管理的网络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之一,完成上述接入点和一个与由其他接入点完成管理的网络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点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由此防止出现回路及其他,并完成共有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如上所述,IEEE802.11标准化的无线电或无线LAN中,为了使在分离或不同接入点控制(管理)下的无线站完成通信,有必要将接入点通过线路彼此相连。
然而在存在多个接入点的情况下,对用户来说,将这些多个接入点通过线路彼此相连是很麻烦的工作。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将这些接入点通过无线电相连而被解决。但是在例如一个与某一接入点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通过线路被连接到已与其他接入点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的情况下,这个网络是既通过无线通信又通过有线通信而连接的。结果,网络中传输的通信数据分组有可能会形成回路。
发明公开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站和一种分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其中当多个有线网络通过无线电相连以构成无线电(无线)网络时,这样一种方法被用于检测在其中通信数据分组被无限循环的无线回路,以此来保持正常的通信状态。
计划实现该目标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站,该无线站通过线路被连接到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一有线网络,并通过无线电连接到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二有线网络,并且被应用于发送/接收通信数据分组,无线站包括一个识别分组产生部分,用于产生具有预定通信数据分组形式的识别分组,一个无线通信部分,用于发送/接收无线通信部分和第二有线网络之间的通信数据分组,一个有线通信部分,用于发送/接收有线通信部分和第一有线网络之间的通信数据分组,一个识别分组检测部分,用于检测识别分组产生部分所产生的识别分组,以及一个控制部分,用于控制识别分组产生部分产生识别分组并控制识别分组检测部分对识别分组进行检测。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该方法通过无线电在与由多个通过线路相互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一有线网络相连接的第一无线站,和与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二有线网络相连接的第二无线站之间发送/接收通信数据分组,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包括一个识别分组产生步骤,其中第一无线站产生具有预定通信数据分组形式的识别分组,一个发送步骤,其中第一无线站将在识别分组产生步骤中生成的识别分组发送到第一有线网络或是第二无线站,一个判别步骤,其中第一无线站判别是否从第二无线站或第一有线网络所接收到的通信数据分组是识别分组,以及一个步骤,其中在通信数据分组是识别分组的情况下,第一无线站改变第一无线站和第二无线站之间的通信模式(形式)。
更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数据分组,该分组通过无线电被在与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一有线网络相连的第一无线站,和与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二有线网络相连的第二无线站之间发送/接收,该通信数据分组包括一个目的地址信号,其中表示发送目标的目的地址表示所有连接到第一有线网络和第二有线网络的通信终端设备,一个无线发送源地址信号,当通过无线电进行发送/接收操作时,指示发送源的通信终端设备,一个有线目的地址信号,指示连接到第一有线网络和第二有线网络的多个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目标的通信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有线发送源地址信号,指示连接到第一有线网络和第二有线网络的多个通信终端设备发送源的通信终端设备,其中有线发送源地址信号与有线目的地址信号是相同的。
更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无线)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用于在与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一有线网络相连接的一个无线站,和与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二有线网络相连接的一个无线站之间发送/接收通信数据分组,该无线网络系统包括一个识别分组产生部分,其中无线站产生识别分组,它是具有预定信号形式的通信数据分组,以及一个识别分组检测部分,用于从通信数据分组中检测识别分组。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网络设备,该设备被用于通过无线电在第一有线网络和第二有线网络之间进行通信数据分组的传输,该无线电网络设备包括一个回路检测分组产生部分,产生具有预定形式的通信数据分组,用于检测通信数据分组回路,以及一个检测部分,用于从接收到的通信数据分组中检测回路检测分组。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和由本发明所获得的更为实用的优点将通过参考附图所做的描述而更为清楚。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是显示被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站的无线网络系统结构的视图;
图2是显示通过符合10BASE5的有线LAN电缆传输的通信数据分组的帧结构的模型图;
图3是显示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站的方框图;
图4a和4b是显示分别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中通信数据分组的帧格式的模型图;
图5是显示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站所构成的无线网络系统,在电源被打开时以及从睡眠状态开始时,对回路进行检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站所构成的无线网络系统中,周期性检测回路的处理的流程图。
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结合对附图的参考,将详细给出对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站、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通信数据分组以及无线网络系统所作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网络系统是由,例如一个连接到由多个通过以太网(注册商标)相互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有线网络的无线站,和一个连接到其它相似有线网络上的无线站所构成的。换句话说,这个无线网络系统是一个用于通过无线电发送/接收通信数据分组的无线LAN(局域网),并且在无线站产生具有在发出这种分组之前所确定的预定信号形式的识别分组(回路扫描分组),这就有可能对有线网络间的回路进行检测。在无线站接收到通过网络被循环并被送回的识别分组的情况下,它改变例如用于通信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操作中的无线通信信道,或是改变通信数据分组加密中的密钥等,由此消除网络回路。
而在本发明中,将公开由一个无线站产生并检测识别分组的情况,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无线站根本上具有彼此等价的功能,而不必考虑这些无线站所连接的有线网络,因此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这些无线站不会被用于有区别的状态。
应用了本发明的无线网络系统1如图1所示。无线网络系统1是一个无线网络系统,包括连接到各有线网络上的无线站10和无线站20,以及通信终端装置分别作为个体与之相连的无线站50a到50d,并且被应用于通过无线电发送/接收在这些无线电或无线站之间的通信数据分组。在本说明书中,无线网络系统1将作为符合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所规定的以太网标准的网络而被说明。
在无线网络系统1中,无线站10通过传输路径30a被连接到一个由通信终端设备40a到40c所组成的有线网络上,在传输路径30a中,具有分组结构的通信数据被传输。无线站20也以与无线站10相似的方式,通过一条传输路径30b连接到由通信终端设备40d到40f所组成的有线网络上。
在这个实例中,通信终端装置40a到40d表示例如数据处理单元,如个人计算机或打印机等。需要注意的是连接到无线站50a、50b、50c和50d的通信终端装置可能会预先具有与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站相对应功能的结构。
传输路径30a和30b是,例如符合10BASE5的有线LAN电缆。就更为实用的方面来说,这种传输路径用于完成通信数据分组的传输,这些分组的帧格式符合IEEE802.3所规定的CSMA/CD(载波侦听多路接入/冲突检测)类型LAN。
如图2所示,有线LAN电缆中,通信数据分组的帧格式包括用于建立同步的PA(报头),SFD(帧首定界符),DA(目的地址),SA(源地址),指示发送数据长度的L(长度),发送数据,当数据没有达到最小帧长度时用于调整被增加帧长度的PAD,以及用于检测帧差错的FCS(帧校验序列)。
在由图1中虚线所表示的可通信范围(下文中被称作服务区)100内,由于无线站10、无线站20以及无线站50a到50d具有彼此相似的通信形式,因此它们可以通过无线电进行通信。通信形式彼此相似意味着各个无线站具有彼此相似的无线通信信道,并且还意味着它们在加密通信数据分组中具有相同的密钥。
无线站10、无线站20以及无线站50a到50d具有各自的部分,这将结合对例如图3的参考而被描述。尽管如上所述,为了方便,通过标记无线站10、无线站20、无线站50a……而对各个无线站进行区分,但由于这种无线站根本上具有相互等价的功能,因此它们不会被用于区别的方式,现在将通过使用无线站10来对无线站的结构进行描述。
无线站10包括一个无线LAN接口部分(在下文被称作无线LANI/F)12,用于完成各个无线站之间通过天线11所进行的无线通信,一个连接到传输路径30a,并被适应于完成在传输路径30a上的数据传输的有线LAN接口部分(在下文被称作有线LAN I/F)13,一个识别分组产生部分14,用于产生具有先前已确定的预定信号形式的识别分组,一个识别分组检测部分15,用于判定是否接收到的通信数据分组是识别分组,以及一个控制电路16,包括用于管理上述部分的CPU,存储被CPU所执行的不同的程序及其他的ROM,以及被用作CPU工作区的RAM等。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无线站10中,无线LAN I/F12不仅完成无线站10和无线站20以及无线站50a到50d之间通信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操作,而且还向无线网络发出由识别分组产生部分14生成的识别分组。有线LAN I/F13对在有线LAN I/F13与通信终端设备40a到40c之间,经过传输路径30a的通信数据分组进行发送/接收。识别分组产生部分14生成用于回路检测的识别分组。有关识别分组的细节将在以后被描述,它具有数据格式,其中广播地址被作为目的地址,并且无线站10自身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被作为发送源地址。识别分组检测电路15判定是否从有线LAN I/F13送出的通信数据分组是识别分组。
由如上所述各个部件所构成的无线站10可以完成无线站10与各个通过线路连接到无线站10自身的通信终端设备40a到40c之间,通过传输路径30a所进行的通信数据分组的传输。此外,无线站可以完成在无线站10和无线站20以及无线站50a到无线站50d之间,通过无线电所进行的通信数据分组的传输。例如,当通信终端设备40a把通信数据分组发送到通信终端设备40f时,从通信终端设备40a发出的通信数据分组通过传输路径30a而被发送到无线站10,并被从无线站10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无线站20。最后,这种通信数据分组由无线站20送出,经过传输路径30b,到达通信终端40f。
现在将给出有关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中通信数据分组帧格式的说明。有线网络中通信数据分组的帧格式如图4a中所示,无线网络中通信数据分组的帧格式如图4b所示。
图4a中所示的帧格式表示符合IEEE802.3规定的CSMA/CD(载波侦听多路接入/冲突检测)类型LAN的帧格式,这在对图2的参考中已被说明。图2所示的目的地址DA在图4中是被作为有线目的地址DA而被说明的,并且(发送)源地址SA在图4中是被作为有线(发送)源地址SA而被说明的。在这种情况下,NID表示网络ID,它是一个用于使无线站间通信成为可能的标识(ID)。因此,在各个无线站中,网络ID不同的通信数据分组无法进行相互之间的发送/接收操作。
当通过无线电完成通信数据分组的传输时,表示无线网络中目的地址的无线目的地址DA和表示无线网络中(发送)源地址的无线(发送)源地址SA被加入到图4b所示的有线网络帧格式所规定的有线目的地址DA和有线(发送)源地址SA之前。
因此,在通信终端设备40a向通信终端设备40f发送通信数据分组的情况下,这个通信数据分组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有线目的地址DA是通信终端设备40f的MAC地址,并且有线(发送)源地址SA是通信终端设备40a的MAC地址。另外,无线目的地址DA被作为无线站20的MAC地址,无线(发送)源地址SA被作为无线站10的MAC地址。
无线站10包括用于存储上述MAC地址的各个部件。换句话说,无线站10包括,如图3所示,一个无线MAC地址保持部分17a,用来保持用于无线电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目的地址DA和无线(发送)源地址SA,以及一个有线MAC地址保持部分17b,用来保持用于线路发送和接收的有线目的地址(DA)和有线(发送)源地址SA。更进一步,无线站10包括一个识别保持部分18,用于保持网络ID,以及一个地址表保持部分19,用于将各个通信终端设备地址和无线站地址之间的对应作为地址表来保持。
当无线站10接收到经过无线网络和传输路径30a的通信数据分组时,它基于在接收到的通信数据分组中所描述的MAC地址而获知无线站10自身和构成无线网络的无线站的MAC地址,以及连接到无线站10自身的有线网络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并把它们存入地址表保持部分19中。
在有线网络是复杂构成的情况下,会出现连接到分离或不同有线网络的通信终端设备在空间上彼此混合的情况。因为这个原因,会出现无法识别哪些通信终端设备是同一有线网络部件的情况。这时,会有各个有线网络彼此连接的情况,这样回路是由网络中一部分形成的。
考虑例如在无线网络系统1中,传输路径30a和传输路径30b是通过传输路径30c而连接的情况。这时,从无线站10通过无线电所发出的通信数据分组被发送到与无线站50a到50d相连的各个通信终端设备上,并被发送到无线站20。这样发送的通信数据分组被提供(分发)给通信终端设备40d到40f。特别的,在通信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址是广播地址的情况下,通信数据分组通过传输路径30c被发送给通信终端设备40c,并被发送到无线站10。更进一步,当通信数据分组通过无线电再次被无线站10发送时,它在这个无线网络系统中无限循环。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网络系统1中,为了检测这种网络的回路,具有预定信号形式的通信数据分组,也就是识别分组,被在网络中循环。在由识别分组产生部分14生成的识别分组中,无线目的地址DA尤其被作为广播地址并且所有无线(发送)源地址SA、有线目的地址DA以及有线(发送)源地址SA被作为无线站10的地址。因此,在回路是在网络的一部分中被形成的情况下,识别分组返回到作为发送源的无线站10。
结合对附图5和6的参考,对当无线网络系统1是由如上所述的无线站所组成时的处理进行描述。无线站10和无线站20从根本上讲具有彼此等价的功能,这样它们不会被用于区分的模式,现在对无线站10中各个部件的操作进行说明。在无线站10生成识别分组并将其发送到无线网络中的情况下,所作处理如图5所示。
无线站10中的识别分组产生部分14生成识别分组。这时,识别分组产生部分14生成的识别分组处于无线目的地址DA被作为广播地址,无线(发送)源地址SA、有线目的地址DA以及有线(发送)源地址被作为无线站10的MAC地址的状态。识别分组产生部分14送出识别分组,这样被产生到无线LAN I/F12中。在无线LAN I/F12中,识别分组被重新写为无线帧格式。有线LAN I/F12通过广播将从识别分组产生部分14发来的识别分组发送到无线网络中。
现在对无线站10检测回路的处理进行描述。一开始,当无线站10电源被打开以及当从睡眠状态开始时,被执行的回路检测操作如图5所示。
当电源打开时,在步骤S1无线站10设置其自身应参与的服务区的主信号。无线站10自身参与的区域表示图1中虚线所指示的服务区范围100,并且主信号表示一个从完成区域管理的无线站发出的信号。主信号可以是,例如信标信号,并且网络ID被包括在主信号中。另外,网络ID是用于具体指定无线网络的标识(ID),可以相互通信的无线站具有相同的网络ID。
其后,在步骤S2中,无线站10尝试对服务区100的主信号进行检测。无线站10首先在无线通信信道n尝试检测主信号。在主信号并未被检测到的情况下,无线通信信道被改变成n+1(步骤S3),从而在无线通信信道n+1对主信号尝试进行再一次检测。在主信号没有被检测到的情况下,无线站10改变无线通信信道,直到达到无线通信信道频带的最大值,以在每个对应的信道上(步骤S4)尝试对主信号检测。在即使整个无线通信信道的频带都被检索,也没有检测到主信号的情况下,无线站10自身充当主要设备来支持构成新的网络。
另一方面,在步骤S2的处理中主信号被检测到的情况下,由无线站10所进行的处理移动到步骤S6,通过广播向由无线站20和无线站50a到50d所构成的无线网络发送识别分组。
至于识别分组,在图4b所示的上述通信数据分组中,无线目的地址DA被作为广播地址,并且无线(发送)源地址SA、有线目的地址DA以及有线(发送)源地址SA被作为无线站10的地址。这样,这个识别分组被提供(分发)给无线站20和无线站50a到50d,还被提供(分发)给通过线路与无线站10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40a到40c。
对被通过有线网络发送到无线网络的通信数据分组的接收意味着与无线站10相连的有线网络以及与无线站20相连的有线网络是相互连接的,从而形成回路。
因此,在步骤S7无线站10检测通过有线网络的识别分组的情况下,该无线网络系统1在任何地方都形成回路。在无线站10检测到回路的情况下,它离开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来检测是否在其他无线通信信道上具有与无线站10相同网络ID的主信号。换句话说,从步骤S3开始的一系列步骤被重复。在无线站检测到具有相同网络ID的主信号的情况下,它在步骤S6向被检测网络发出用于回路检测的识别分组。
在步骤S7无线站10没有检测到回路的情况下,它参与到网络中,在这个网络中具有该网络ID的主信号是被共享的(步骤S8)。
另一方面,在无线站10没有检测到与无线站10自身具有相同网络ID的主信号的情况下,无线站10自身充当区域主站,在这个无线通信信道构造新的服务区域。无线站10发送包含无线站10自身网络ID的主信号。此外,在与无线站10具有相同的网络ID的主信号没有被检测到,并且新近没有无线通信信道被创建的情况下,无线站10释放无线链接(步骤S5)。
更进一步,除了电源被打开的时候之外,无线站10还周期性的执行回路检测。这是因为当在有线LAN是10BASE-T时,在对检测结构改变等的尝试之后紧跟着的是无线站的移动(其中并未包括电源的开/关)或连接信号的改变。无线站10周期性进行的回路检测的过程如图6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假定无线站10以大约几分钟的时间间隔执行回路检测过程。
在步骤S11,无线站10通过广播向无线站20和无线站50a到50d发出识别分组。
在步骤S12无线站10检测回路的情况下,它离开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信道,来检测在其他无线通信信道上是否有与无线站10相同网络ID的主信号(步骤S13)。无线站将无线通信信道改变成例如n+1(步骤S14),并尝试在无线通信信道n+1上再一次检测主信号。在没有主信号被检测到的情况下,无线站10改变无线通信信道,直到相应的频带达到无线通信信道频带的最大值(步骤S15),从而在每个相应的信道上尝试检测主信号。
在即使无线站10检索了所有无线通信信道频带,也没有检测到主信号的情况下,无线站10自身充当区域主站,在这个无线通信信道构造新的服务区。无线站10以将其自身网络ID包含在主信号中的方式来发送无线站10自身的网络ID。另外,在没有检测到具有相同网络ID的主信号,并且新近没有无线通信信道被创建的情况下,无线站10释放无线连接(步骤S16)。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主信号被检测到的情况下,无线站10重复步骤S11的处理,通过广播向由无线站20和无线站50a到50d构成的无线网络发出识别分组。在步骤S12回路没有被检测到的情况下,无线站10继续参与到网络中,在这个网络中具有该网络ID的主信号被共享(步骤S17)。
如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网络系统1,通过图5和6中所示处理来检测无线网络系统1在与无线站10通过线路相连的有线网络和与无线站20通过线路相连的有线网络之间形成回路,从而改变网络ID,该网络ID使得无线站10和无线站20之间的无线通信成为可能,由此改变无线通信信道,从而改变无线站10和无线站20之间的通信状态。这样,无线网络系统1中通信数据分组无限循环的无限回路被取消(消除)。这时,无线站10和无线站20之间的无线通信被释放并且连接仅仅通过传输路径30c来进行。然而,由于没有产生网络间通信被打断的情况,因此得以保持正常的通信状态。
尽管在本发明中已经说明,在已被参考图5进行说明的回路检测处理的步骤S6中,识别分组首先被广播到由无线站20和无线站50a到50d所构成的无线网络中,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实施。即使无线站10首先将识别分组发到有线网络,也有可能对无线网络系统1的回路进行检测。在这种情况下,当无线站10通过有线网络接收到识别分组时,回路形成。
这时,无线站10允许识别分组的有线目的地址DA和有线(发送)源地址SA作为无线站10自身的MAC地址,这与识别分组首先被发送到无线网络的情况是相似的。
例如,在传输路径30a和传输路径30b被传输路径30c连接,从而形成回路的情况下,从无线站10发送到有线网络的识别分组通过传输路径30c和传输路径30b被发送到无线站20。由于该识别分组的有线目的地址DA是无线站10的地址,因此无线站20将该识别分组的无线目的地址DA作为无线站10的MAC地址加入,从而将其通过无线电发送。在无线站10从无线站20接收到该识别分组的情况下,回路被检测,从而通过图5和6所示的处理来消除回路。
在上述情况中,检测有线网络间的回路也是可能的。这样,可以得到正常通信状态被保持的相似优点。
需要指出的是,如上所述,无线站10,无线站20以及无线站50a到50d可以被用于没有被区分的方式。换句话说,即使是无线站20完成如上所述无线站10中的处理,或是各个无线站完成上述处理,相似的优点也可以得到。
另外,尽管在本发明中已经给出了有关当无线站如图5所示检测回路时,无线站改变无线通信信道,由此消除网络回路的情况,但即使除了无线通信信道的改变外,密钥在加密通信数据分组中也被改变,仍有可能消除网络回路。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得到与检测有线网络间回路相似的优点,这样得以保持正常的通信状态。
工业适用性
在本发明中,在第一有线网络和第二有线网络的各个部分被连接,从而形成回路的情况下,这样一种方法用于检测被形成的回路,以改变无线站之间无线通信的通信模式(形式),这就有可能消除通信数据分组在无线网络系统内被无限循环的无线回路。这时,尽管有线网络间的回路部分保持继续连接,但由于无线站之间的无线通信被释放,因而能保持正常的通信状态。

Claims (19)

1.一种无线站,通过线路连接到由多个通信终端设备通过线路彼此相连所组成的第一有线网络上,并通过无线电连接到由多个通信终端设备通过线路彼此相连所组成的第二有线网络上,并且该无线站适应于发送/接收通信数据分组,
该无线站包括:
识别分组产生装置,用于产生具有预定通信数据分组形式的识别分组;
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发送/接收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有线网络之间的通信数据分组;
有线通信装置,用于发送/接收有线通信装置和第一有线网络之间的通信数据分组;
识别分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识别分组产生装置所产生的识别分组;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识别分组产生装置产生识别分组并控制识别分组检测装置检测识别分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站,其中当识别分组被识别分组检测装置检测到时,控制装置改变无线通信装置中的通信模式(形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站,包括选择器装置,用于从多个无线通信信道中选择用于通信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操作的无线通信信道。
其中控制装置在选择器装置处选择无线通信信道,从而改变通信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站,包括加密装置,用于在密钥的基础上,对在加密装置和第二有线网络间通过无线电发送/接收的通信数据分组进行加密,
其中控制装置改变加密装置中的密钥,由此改变通信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站,其中通信数据分组包括一个有线目的地址部分,表示在第一有线网络中的多个通信终端设备和第二有线网络中多个通信终端设备中充当通信数据分组目的的通信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有线发送源地址部分,指示通信数据分组的发送源的通信终端设备,并且
其中识别分组检测装置对应于有线目的地址部分和有线发送源地址部分来设置相同的地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站,其中有线目的地址部分和有线发送源地址部分分别是数据站的地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站,包括无线地址添加装置,用于在通过无线电进行发送/接收操作时,向被从无线通信装置发送到第二有线网络的通信数据分组中添加指示目的的无线目的地址,以及在通过无线电进行发送/接收操作时,向被从无线通信装置发送到第二有线网络的通信数据分组中添加指示发送源的无线发送源地址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站,其中识别分组的无线目的地址部分是广播地址,其中连接到无线站的多个通信终端设备中每一个,以及连接到有线网络的多个通信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都被作为目的。
9.一种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该方法通过无线电发送/接收在与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一有线网络相连接的第一无线站,和与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二有线网络相连接的第二无线站之间的通信数据分组,该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包括:
一个识别分组产生步骤,其中第一无线站产生具有预定通信数据分组形式的识别分组;
一个发送步骤,其中第一无线站把在识别分组产生步骤中生成的识别分组发送到第一有线网络或是第二无线站;
一个判别步骤,其中第一无线站判别是否从第二无线站或第一有线网络所接收到的通信数据分组是识别分组,以及
一个步骤,在通信数据分组是识别分组的情况下,第一无线站改变第一无线站和第二无线站之间的通信模式(形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包括一个选择步骤,从多个无线通信信道中选择用于通信数据分组传输的无线通信信道,
由此基于选择步骤中所选择的无线信道来改变通信模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包括一个基于密钥对通信数据分组进行加密的加密步骤,
由此基于被用于加密步骤中的密钥来改变通信模式。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其中在识别分组产生步骤中,识别分组是以包含表示充当通信数据分组目的的通信终端设备的有线目的地址部分,并包含表示连接到第一有线网络和第二有线网络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发送源通信终端设备的有线发送源地址部分的方式而产生的,由此设置与有线目的地址部分和有线发送源地址部分相同的地址。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分组发送/接收方法,其中在发送步骤中,在识别分组被发送到第二无线站时,当通过无线电进行发送/接收操作时,充当目的的无线目的地址部分,和当通过无线电进行发送/接收操作时,充当发送源的无线发送源地址部分被加入到识别分组中。
14.一种通信数据分组,该分组通过无线电在与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一有线网络相连接的第一无线站,和被与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二有线网络相连接的第二无线站之间被发送/接收,
该通信数据分组包括:
一个目的地址信号,其中指示发送目标的目的地址指示所有连接到第一有线网络和第二有线网络的通信终端设备;
一个无线发送源地址信号,当通过无线电进行发送/接收操作时,指示发送源的通信终端设备;
一个有线目的地址信号,指示连接到第一有线网络和第二有线网络的多个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目标的通信终端设备;以及
一个有线发送源地址信号,指示连接到第一有线网络和第二有线网络的多个通信终端设备的发送源的通信终端设备,
其中有线发送源地址信号与有线目的地址信号是相同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数据分组,其中有线目的地址信号是发出通信数据分组的数据站的地址。
16.一种无线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用于发送/接收在连到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一有线网络的一个无线站,和连接到由多个通过线路彼此相连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组成的第二有线网络的一个无线站之间的通信数据分组,
其中无线站包括识别分组产生装置,用于产生作为具有预定信号形式的通信数据分组的识别分组,以及识别分组检测装置,用于从通信数据分组中检测识别分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中连接到第一有线网络的无线站和连接到第二有线网络的无线站之间的通信模式基于识别分组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而被改变。
18.一种无线网络设备,该设备被用于通过无线电进行第一有线网络和第二有线网络之间通信数据分组的传输,
该无线电网络设备包括:
回路检测分组产生装置,产生用于检测通信数据分组回路的,具有预定形式的通信数据分组;以及
检测装置,用于从接收到的通信数据分组中检测回路检测分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网络设备,其中通信模式基于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而被改变。
CNB018000835A 2000-01-19 2001-01-19 无线站和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5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123/00 2000-01-19
JP14123/2000 2000-01-19
JP2000014123 2000-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8381A true CN1358381A (zh) 2002-07-10
CN1193545C CN1193545C (zh) 2005-03-16

Family

ID=18541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008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545C (zh) 2000-01-19 2001-01-19 无线站和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21651B2 (zh)
EP (1) EP1164750A1 (zh)
KR (1) KR20010102454A (zh)
CN (1) CN1193545C (zh)
WO (1) WO200105435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0040C (zh) * 2002-08-28 2009-01-07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通信网以及网络单元中消息路径的测试方法
CN1874281B (zh) * 2005-05-18 2011-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具有有线和无线网络的网络环境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CN103079248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安移通网络公司 在网状网络中防止循环的方法和系统
CN111937354A (zh) * 2018-04-04 2020-11-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935287T2 (de) * 1998-01-16 2007-11-0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Infrastruktur für drahtlose lans
US7173923B2 (en) * 2000-03-17 2007-02-06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ecurity in multipl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7173922B2 (en) 2000-03-17 2007-02-06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occupying overlapping physical spaces
DE60212890T2 (de) * 2001-02-21 2006-11-16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Mehrstrecken-Paket-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JP2002290418A (ja) * 2001-03-27 2002-10-04 Toshiba Corp 無線装置
DE60319191T2 (de) * 2002-10-01 2009-02-12 Nec Infrontia Corp., Kawasaki Brückenvorrichtung und Brückenverfahren
US7672228B1 (en) * 2003-03-19 2010-03-02 Extreme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loop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P1634466A4 (en) * 2003-05-28 2011-03-16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IMPROVED WIRELESS NETWORK CELL CONTROLLER
JP4478686B2 (ja) * 2003-05-28 2010-06-09 シンボ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バックアップセルコントローラ
US20040253969A1 (en) * 2003-06-06 2004-12-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Technique for discovery using a wireless network
KR100609142B1 (ko) 2003-12-27 2006-08-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유무선 장치간의 고속 실시간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매체접근 제어 장치
GB2415860B (en) * 2004-06-30 2007-04-18 Nokia Corp A method of providing a radio service at a remote terminal
US7263079B2 (en) * 2004-07-30 2007-08-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joining the correct wireless network
JP4741975B2 (ja) * 2005-05-18 2011-08-10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中継ポータルを使用して有線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データを送受信する方法
US7164285B1 (en) * 2005-08-12 2007-01-16 Stratex Networks, Inc. Directional power detection by quadrature sampling
CA2651551C (en) * 2006-06-07 2013-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address methods,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4918335B2 (ja) * 2006-11-13 2012-04-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9060322B2 (en) * 2011-10-25 2015-06-16 Aruba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loops in mesh networks
US9456037B2 (en) 2013-09-30 2016-09-27 Sonos, Inc. Identifying a useful wired connection
JP6870260B2 (ja) 2016-09-27 2021-05-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235878B (zh) * 2020-09-28 2023-11-07 北京和峰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自组网管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37587C (en) * 1994-12-08 1999-03-23 Murray Charles Baker Broadcast/multicast filtering by the bridge-based access point
JPH08335948A (ja) * 1995-06-06 1996-12-17 Japan Radio Co Ltd Lan及びlan用中継装置
DE19848342A1 (de) * 1998-10-21 2000-04-27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Lokales Netzwerk mit einem Brücken-Terminal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zwischen mehreren Sub-Netzwerken und zur Schleifendetektio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0040C (zh) * 2002-08-28 2009-01-07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通信网以及网络单元中消息路径的测试方法
CN1874281B (zh) * 2005-05-18 2011-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具有有线和无线网络的网络环境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CN103079248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安移通网络公司 在网状网络中防止循环的方法和系统
CN111937354A (zh) * 2018-04-04 2020-11-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CN111937354B (zh) * 2018-04-04 2022-04-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据通信方法、hub站和地球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10102454A (ko) 2001-11-15
CN1193545C (zh) 2005-03-16
US20030012164A1 (en) 2003-01-16
WO2001054353A1 (fr) 2001-07-26
US7221651B2 (en) 2007-05-22
EP1164750A1 (en) 2001-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3545C (zh) 无线站和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方法
US11304127B2 (en) Beaconing and capability and basic service set parameter announcement for multi-band operation
US6914890B1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sequenc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US7676236B2 (en)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scheduling in an ad hoc network
CN101491151B (zh) 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02357C (zh) 用于组播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lan系统中的相应方法
CN100508656C (zh) 无线控制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US2013002813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on based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wap) and an access device in a hybrid wired/wireless network
US20070060132A1 (en) Wireless ad hoc communication with different power levels for message header and payload
CN1126931A (zh) 提供同步通信环境的方法和装置
CN1478337A (zh) 具有干扰预测的多路跳频网络
CN101023684A (zh) 用于无线接入点的最不拥塞的信道扫描的方法和装置
KR20060024333A (ko) 패킷 통신방법 및 패킷 통신장치
CN101491152A (zh) 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WO2005027555A1 (ja)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パケット通信装置
CN1957562A (zh) 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传输信号的方法
CN1650178A (zh) 用于分组交换蜂窝网络中的上行链路宏分集的方法和设备
CN1255956C (zh) 使用动态信道分配的共享通信系统的动态发射机训练方法
CN1902860B (zh) 网络拓扑形成
CN100364340C (zh) 混合有线/无线网络中最佳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系统
WO200402744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on based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wap) and an access device in a hybrid wired/wireless network
EP1543433B1 (en)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in a hybrid wire/wireless network
CN102318413A (zh) 在无线网络的设备之间交换消息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CN1292602C (zh) 一种增加无线通信系统业务信道的方法
CN113316192B (zh) 基于链路设置的多链路调度策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