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7225A -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27225A CN111927225A CN202010930691.0A CN202010930691A CN111927225A CN 111927225 A CN111927225 A CN 111927225A CN 202010930691 A CN202010930691 A CN 202010930691A CN 111927225 A CN111927225 A CN 1119272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disc
- opening device
- handle
- return spring
- hood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05—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for motor c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包括轴套、支架、设置在仪表台上的安装座和把手,所述轴套依次贯穿安装座、支架后并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形成可拆卸的安装体;所述把手包括连接的把手部和轴部,其轴部穿过轴套后连接有转动盘,轴部径向向外套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转动盘的盘面上,另一端连接在安装座上;支架上固定有软轴总成,软轴总成的软线端连接有卡头,所述转动盘的边缘上设置有容线槽,边缘上还设置有卡槽,卡头卡接在卡槽处。本发明所述的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是设置在仪表台上的,优化了空间布局,并且是通过旋转的方式来完成引擎盖第一道锁的开启,相对现有的轴向施力开始方式具有很好的省力效果,具有很高的操作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擎盖开启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客车的引擎盖一般设置有两道锁,第一道锁是车内引擎盖开启装置,绝大部份客车的引擎盖开启装置都设置在驾驶员左侧的仪表台下面,当拉开车内引擎盖开启装置后,车辆的引擎盖会向上弹起20~30mm的位移;第二道锁为设置在引擎盖锁下方的一个弯钩小拉手,拉动小拉手能顺势抬起引擎盖,如此便打开了引擎盖。
现有的客车引擎盖开启方式,其第一道锁大都是通过用手拉动引擎盖开启装置来达成目的,一方面由于没有省力的力矩结构,只通过轴向用力拉动开关,非常吃力;另一方面引擎盖开启装置都是独立于仪表台外的,美观程度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来解决,接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阐述。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包括轴套、支架、设置在仪表台上的安装座和把手,所述轴套依次贯穿安装座、支架后并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形成可拆卸的安装体;所述把手包括连接的把手部和轴部,其轴部穿过轴套后连接有转动盘,轴部径向向外套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转动盘的盘面上,另一端连接在安装座上;支架上固定有软轴总成,软轴总成的软线端连接有卡头,所述转动盘的边缘上设置有容线槽,边缘上还设置有卡槽,卡头卡接在卡槽处,软轴总成的软线随着转动盘的转动而盘卷在容线槽内。
优选地,所述转动盘的下盘面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翻起的折边作为限位边;保证开启时的开启方向始终唯一。
优选地,所述的回位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不施加力于对把手时,转动盘在回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其上的定位块始终紧贴在支架的限位边上。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轴部端部设置有螺纹段,在临近螺纹段的轴部上设置有配合面,配合面在轴部上呈现台阶状,配合面与转动盘的中部连接,轴部端部的螺纹段外延至转动盘的另一侧并与第二自锁螺母螺纹连接,转动盘与第二自锁螺母之间增设有平垫片;进而将转动盘紧固在轴部的配合面上,转动盘与把手联动。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轴部在靠近配合面处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弹性挡圈放置在限位槽处;弹性挡圈将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把手在其轴向上只能在一定的小范围内运动,进而保证转动盘与软线的作用力方向始终在容线槽内,避免了转动盘在收线时出现软线打滑现象。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开槽,软轴总成放置在开槽处,并通过支架两侧设置的第一自锁螺母将软轴总成固定在支架上;使得软轴总成安装拆卸便捷。
优选地,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为直线的插销端,分别插在转动盘、安装座上开设的销孔处。
优选地,所述插销端的长度与销孔的深度保证了在转动盘转动过程中,插销端与销孔始终处于配合状态。
所述销孔贯穿转动盘、安装座,所述回位弹簧两端的插销端穿过销孔后,在穿过销孔的一端再次弯折;以确保插销端与销孔始终处于配合状态。
优选地,所述转动盘的边缘上设置的卡槽数量为多个,通过设置的多个卡槽便于软线长度的调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是设置在仪表台上的,优化了空间布局,并且是通过旋转的方式来完成引擎盖第一道锁的开启,相对现有的轴向施力开始方式具有很好的省力效果,具有很高的操作感;通过回位弹簧的作用,在打开引擎盖第一道锁后会自动关闭;还能通过调整软轴总成的头部与转动盘的安装孔位,可以适配软轴的长度;通过设置的弹性挡圈的限位作用可以保证使用过程的稳定性;通过转动盘的限位块和支架的限位块的作用,使得打开方向唯一,保证了操作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第一自锁螺母1、第二自锁螺母2、平垫片3、转动盘4、弹性挡圈5、软轴总成6、回位弹簧7、第三自锁螺母8、支架9、安装座10、轴套11、螺栓12、把手13、把手部131、轴部132、配合面133、限位槽134、容线槽41、卡槽42、定位块43、销孔44、插销端71、限位边91、开槽92。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包括有第一自锁螺母1、第二自锁螺母2、平垫片3、转动盘4、弹性挡圈5、软轴总成6、回位弹簧7、第三自锁螺母8、支架9、安装座10、轴套11、螺栓12、把手13;本实施例所述的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设置在仪表台上,不再单独设置,仪表台上设置有对接安装座10的安装位,安装座10通过螺纹连接在仪表台上,所述轴套11依次贯穿安装座10、支架9后,通过依次贯穿支架9、安装座10、轴套11的螺栓12与第三自锁螺母8的配合紧固连接形成可拆卸的安装体;所述把手13包括连接的把手部131和轴部132,其轴部132穿过安装体的轴套11螺纹连接在转动盘4的中部,施加旋转力作用于把手部131,将通过轴部132带动转动盘4转动,轴部132径向向外套设回位弹簧7,回位弹簧7的一端连接在转动盘4的盘面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架9或安装座10上,转动的转动盘4将改变回位弹簧7的形变程度;所述的软轴总成6通过第一自锁螺母1固定在支架9上,其上的软线端连接在转动盘4上,为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的软线端连接有卡头14,转动盘4的边缘上设置有下陷的容线槽41,边缘上还设置有卡槽42,卡头14卡接在卡槽42处,软轴总成6的软线盘卷在容线槽41内。
在需要打开车前盖时,通过转动把手13的把手部131,把手13连同转动盘4转动,转动盘4转动过程中,卡在其卡槽42处的卡头14牵动软轴总成6的软线,软轴总成6的软件将顺着转动盘4的容线槽41盘卷在容线槽41处,进而软线将拉动车前盖的锁止机构,开启车前盖。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转动盘4的下盘面设置有定位块43,所述支架9的一侧设置有翻起的折边作为限位边91,所述的回位弹簧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不施加力于对把手13时,转动盘4在回位弹簧7的回复力作用下,其上的定位块43始终紧贴在支架9的限位边91上,本发明所述的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在未施加作用力时始终处于关闭状态,而在开启时,由于限位边91与定位块43的存在,使得开启方向一定。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绝大多数驾驶者的惯用手为右手,本实施例的转动盘4的开启方向为顺时针转动。
所述把手13的轴部132端部设置有螺纹段,在临近螺纹段的轴部132上设置有配合面133,配合面133在轴部132上呈现台阶状,配合面133与转动盘4的中部连接,轴部132端部的螺纹段外延至转动盘4的另一侧并与第二自锁螺母2螺纹连接,转动盘4与第二自锁螺母2之间增设有平垫片3,进而将转动盘4紧固在轴部132的配合面133上,转动盘4与把手13联动。
所述把手13的轴部132在靠近配合面133处还设置有限位槽134,所述弹性挡圈5放置在限位槽134处,将把手13安装在安装座10上后,将弹性挡圈5安装在限位槽134处,弹性挡圈5将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把手13在其轴向上只能在一定的小范围内运动,进而保证转动盘4与软线的作用力方向始终在容线槽41内,避免了转动盘4在收线时出现软线打滑现象。
所述软轴总成6通过第一自锁螺母1固定在支架9上,支架9上设置有一开槽92,软轴总成6放置在开槽92处,并通过支架9两侧的第一自锁螺母1将软轴总成6固定在支架9上,使得软轴总成6安装拆卸便捷。
所述回位弹簧7的两端为直线的插销端71,分别插在转动盘4、安装座10上开设的销孔44处,在转动盘4转动过程中,推动回位弹簧7两端的插销端,进而压缩或使恢复回位弹簧7,值得注意的是,在压缩回位弹簧7时,回位弹簧7两端的插销端71与销孔44存在相对位移,为防止的插销端71从销孔44处滑出,所述插销端71的长度与销孔44的深度都足够长,保证在转动盘4转动过程中,插销端71与销孔44始终处于配合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销孔44贯穿转动盘4、安装座10,所述回位弹簧7两端的插销端71穿过销孔44后,在穿过销孔44的一端再次弯折,以确保插销端71与销孔44始终处于配合状态。
所述转动盘4的边缘上设置的卡槽42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三,通过设置的多个卡槽42便于软线长度的调整。
本发明所述的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是设置在仪表台上的,优化了空间布局,并且是通过旋转的方式来完成引擎盖第一道锁的开启,相对现有的轴向施力开始方式具有很好的省力效果,具有很高的操作感;通过回位弹簧的作用,在打开引擎盖第一道锁后会自动关闭;还能通过调整软轴总成的头部与转动盘的安装孔位,可以适配软轴的长度;通过设置的弹性挡圈的限位作用可以保证使用过程的稳定性;通过转动盘的限位块和支架的限位块的作用,使得打开方向唯一,保证了操作的正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套(1)、支架(9)、设置在仪表台上的安装座(10)和把手(13),所述轴套(11)依次贯穿安装座(10)、支架(9)后并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形成可拆卸的安装体;所述把手(13)包括连接的把手部(131)和轴部(132),其轴部(132)穿过轴套(11)后连接有转动盘(4),轴部(132)径向向外套设有回位弹簧(7),回位弹簧(7)的一端连接在转动盘(4)的盘面上,另一端连接在安装座(10)上;支架(9)上固定有软轴总成(6),软轴总成(6)的软线端连接有卡头(14),所述转动盘(4)的边缘上设置有容线槽(41),边缘上还设置有卡槽(42),卡头(14)卡接在卡槽(42)处,软轴总成(6)的软线随着转动盘(4)的转动而盘卷在容线槽(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4)的下盘面设置有定位块(43),所述支架(9)的一侧设置有翻起的折边作为限位边(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弹簧(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不施加力于对把手(13)时,转动盘(4)在回位弹簧(7)的回复力作用下,其上的定位块(43)始终紧贴在支架(9)的限位边(9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的轴部(132)端部设置有螺纹段,在临近螺纹段的轴部(132)上设置有配合面(133),配合面(133)在轴部(132)上呈现台阶状,配合面(133)与转动盘(4)的中部连接,轴部(132)端部的螺纹段外延至转动盘(4)的另一侧并与第二自锁螺母(2)螺纹连接,转动盘(4)与第二自锁螺母(2)之间增设有平垫片(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的轴部(132)在靠近配合面(133)处还设置有限位槽(134),所述弹性挡圈(5)放置在限位槽(134)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9)上设置有一开槽(92),软轴总成(6)放置在开槽(92)处,并通过支架(9)两侧设置的第一自锁螺母(1)将软轴总成(6)固定在支架(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弹簧(7)的两端为直线的插销端(71),分别插在转动盘(4)、安装座(10)上开设的销孔(44)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端(71)的长度与销孔(44)的深度保证了在转动盘(4)转动过程中,插销端(71)与销孔(44)始终处于配合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孔(44)贯穿转动盘(4)、安装座(10),所述回位弹簧(7)两端的插销端(71)穿过销孔(44)后,在穿过销孔(44)的一端再次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条所述的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4)的边缘上设置的卡槽(42)数量为多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30691.0A CN111927225A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30691.0A CN111927225A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27225A true CN111927225A (zh) | 2020-11-13 |
Family
ID=73308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30691.0A Pending CN111927225A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2722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10078A (zh) * | 2020-11-30 | 2021-04-06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机盖锁 |
CN112610079A (zh) * | 2020-11-30 | 2021-04-06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开机盖锁 |
CN113739402A (zh) * | 2021-08-30 | 2021-12-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面板体组件、机柜空调和机柜 |
-
2020
- 2020-09-07 CN CN202010930691.0A patent/CN11192722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10078A (zh) * | 2020-11-30 | 2021-04-06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机盖锁 |
CN112610079A (zh) * | 2020-11-30 | 2021-04-06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开机盖锁 |
CN112610079B (zh) * | 2020-11-30 | 2021-11-26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开机盖锁 |
CN112610078B (zh) * | 2020-11-30 | 2021-11-26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盖锁 |
CN113739402A (zh) * | 2021-08-30 | 2021-12-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面板体组件、机柜空调和机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27225A (zh) |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 | |
US4732417A (en) | Door handle | |
JPH07501769A (ja) | 可動式グローブコンパートメント | |
CN212478865U (zh) |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 | |
US1597837A (en) | Antirattler for windows | |
CN108590338B (zh) | 轴向闭锁锁具 | |
CN213262161U (zh) | 后视总成 | |
US20020017171A1 (en) | Oil filter wrench | |
CN212583467U (zh) | 内扣手总成及车辆 | |
CN209924609U (zh) | 可内藏的保险箱手柄 | |
CN211900076U (zh) | 一种离合装置及其门锁 | |
US3016255A (en) | Leaf spring knob retainer | |
CN220220491U (zh) | 一种电动转盘和座椅 | |
CN214220908U (zh) | 一种汽车把手的左转动臂 | |
CN220764040U (zh) | 一种汽车手动遮阳帘的拉手结构 | |
JPS6343535Y2 (zh) | ||
US6047440A (en) | Non-rotating pinion cap | |
JPS5813871A (ja) | 自動車のドア用ハンドル | |
CN104712199B (zh) | 带有拉拽把手的车门内把手装置 | |
KR100230205B1 (ko) | 접철 가능한 파킹 브레이크 레버 | |
US2334580A (en) | Flush type door handle | |
JP3059771U (ja) | ア―ス棒の改良構造 | |
CN220816525U (zh) | 电子换挡锁死开启装置 | |
CN116811685A (zh) | 一种电动转盘和座椅 | |
KR0123754Y1 (ko) | 자동차용 뒷좌석 팔받침대 잠금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