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4993A - 一种轴承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4993A
CN111894993A CN202010842882.1A CN202010842882A CN111894993A CN 111894993 A CN111894993 A CN 111894993A CN 202010842882 A CN202010842882 A CN 202010842882A CN 111894993 A CN111894993 A CN 111894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earing
plate
lubricating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28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登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8428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49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4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499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5/00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 F16C35/04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in the case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5/06Mounting or dismounting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Fixing them onto shaft or in housing
    • F16C35/067Fixing them in a ho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7/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 F16N7/14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the lubricant being conveyed from the reservoir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具体涉及轴承安装领域,包括轴承座和固定安装在轴承座内部的轴承,所述轴承座自上而下分为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之间设置有防松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润滑机构,通过注油通道使得注油孔的内部充满润滑油,如此便可以通过按压压油板,带动活塞板向注油孔的方向移动,进而挤压润滑油向导油通道的方向移动,这时候防漏板向下将出油孔暴露出来,进而便可以将润滑油导入溢流槽内,然后通过溢流孔向轴承的滚珠方向渗透,如此便完成了润滑作业,这样无需在润滑的时候将轴承进行拆卸,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可以在注油孔内充入预留润滑油,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润滑作业,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的作用应该是支撑,即字面解释用来承轴的,但这只是其作用的一部分,支撑其实质就是能够承担径向载荷,也可以理解为它是用来固定轴的,就是固定轴使其只能实现转动,而控制其轴向和径向的移动,电机没有轴承的话根本就不能工作,因为轴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而电机工作时要求轴只能作转动,从理论上来讲不可能实现传动的作用,不仅如此,轴承还会影响传动,为了降低这个影响在高速轴的轴承上必须实现良好的润滑,有的轴承本身已经有润滑,叫做预润滑轴承,而大多数的轴承必须有润滑油,负责在高速运转时,由于摩擦不仅会增加能耗,更可怕的是很容易损坏轴承,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的说法是片面的,因为有种叫滑动轴承的东西;轴承的润滑方法,分为脂润滑和油润滑,为了使轴承很好地发挥机能,首先,要选择适合使用条件、使用目的的润滑方法,若只考虑润滑,油润滑的润滑性占优势,但是,脂润滑有可以简化轴承周围结构的特长,将脂润滑和油润滑的利弊比较,润滑时要特别注意用量,不管是油润滑还是脂润滑,量太少润滑不充分影响轴承寿命,量太多会产生大的阻力,影响转速。
目前传统的轴承的安装步骤是较为繁琐,也就造成了轴承的拆卸作业也较为繁琐,同时有些轴承需要将其拆卸下来进行润滑,这样就很不利于工人进行操作,对轴承的润滑作业造成了困扰,借此我们提出一种轴承安装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安装结构,通过设置有润滑机构,通过注油通道使得注油孔的内部充满润滑油,如此便可以通过按压压油板,带动活塞板向注油孔的方向移动,进而挤压润滑油向导油通道的方向移动,这时候防漏板向下将出油孔暴露出来,进而便可以将润滑油导入溢流槽内,然后通过溢流孔向轴承的滚珠方向渗透,如此便完成了润滑作业,这样无需在润滑的时候将轴承进行拆卸,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可以在注油孔内充入预留润滑油,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润滑作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包括轴承座和固定安装在轴承座内部的轴承,所述轴承座自上而下分为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之间设置有防松机构,所述轴承座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数量为两个,且密封圈过盈配合在轴承座的内部,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位于轴承的两侧,所述轴承的周向侧开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内部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顶部与上座体之间设置有润滑机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滑机构包括有在上座体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压油通道,所述压油通道的内底壁、对应溢流孔的位置开设有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位于溢流孔的正上方,所述压油通道分为压油孔和注油孔,所述压油孔的内部设置有压油机构,所述注油孔的内底壁与导油通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防漏油机构,且注油孔的一侧开设有注油通道,所述注油通道的水平向轴截面为弧形设置,且注油通道远离注油孔的一端内部装设有堵油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油机构包括压油板和活塞板,所述压油板和活塞板均位于压油通道的内部,且活塞板的外表面与压油通道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压油板和活塞板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压油板和活塞板的侧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周向侧装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关于连杆的水平轴线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压油通道的内壁、对应各个限位块的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入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装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的侧面和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漏油机构包括有环形缺口和位于环形缺口内部的防漏板,所述防漏板为圆形结构,且防漏板的外表面与环形缺口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防漏板的底部与环形缺口之间装设有多个弹簧二,多个所述弹簧二在防漏板的底部呈圆周阵列式分布设置,所述环形缺口的内表面环绕开设有多个出油孔,所述出油孔的顶部开口位于防漏板的下方,且出油孔的底部开口与导油通道相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堵油嘴螺纹连接于注油通道的开口处,且堵油嘴上开设有注油口。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松机构包括有锁紧螺栓和开设于上座体的侧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内六角形凹槽,所述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的尾端为六角形设置,且锁紧螺栓的尾端位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锁紧螺栓的尾端距离安装槽之间形成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的内部装设有防松板,所述防松板为六角形结构,且防松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与锁紧螺栓的外表面和安装槽的内表面相贴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松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关于防松板的水平向轴截面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定位槽的内部装设有定位板,所述安装槽的内表面、对应定位板的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装设有弹簧三,所述定位板的尾侧与弹簧三固定连接,且定位板的头侧插入固定槽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板为凸型结构,且定位槽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空槽,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均插入对应的空槽的内部,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装设有拨动杆。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有润滑机构,通过注油通道使得注油孔的内部充满润滑油,如此便可以通过按压压油板,带动活塞板向注油孔的方向移动,进而挤压润滑油向导油通道的方向移动,这时候防漏板向下将出油孔暴露出来,进而便可以将润滑油导入溢流槽内,然后通过溢流孔向轴承的滚珠方向渗透,如此便完成了润滑作业,这样无需在润滑的时候将轴承进行拆卸,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可以在注油孔内充入预留润滑油,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润滑作业,实用性较强;
2、通过设置有防松机构,对上座体和下座体进行加强连接稳固效果,避免锁紧螺栓在固定连接时发生松动,影响轴承与轴承座的装配稳固效果,在防松时,利用防松板卡接在安装槽与锁紧螺栓的尾端之间,对锁紧螺栓进行限位,使其不能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了防松效果,且防松效果较为理想,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润滑机构的局部横剖图。
图4为本发明润滑机构的局部纵剖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防松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定位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轴承座、2轴承、11上座体、12下座体、3防松机构、4密封圈、5溢流槽、6溢流孔、7润滑机构、71压油通道、72导油通道、73压油孔、74注油孔、75压油机构、76防泄油机构、77注油通道、78堵油嘴、751压油板、752活塞板、753连杆、754限位块、755限位槽、756弹簧一、761环形缺口、762防漏板、763弹簧二、764出油孔、31锁紧螺栓、32安装槽、33卡接孔、34防松板、35定位槽、36定位板、37固定槽、38弹簧三、39空槽、310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8,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包括轴承座1和固定安装在轴承座1内部的轴承2,轴承座1自上而下分为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之间设置有防松机构3,轴承座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4,密封圈4的数量为两个,且密封圈4过盈配合在轴承座1的内部,两个密封圈4分别位于轴承2的两侧,轴承2的周向侧开设有溢流槽5,溢流槽5的内部开设有溢流孔6,在安装轴承2时,这时候的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处于分离的状态,将轴承2放入下座体12的内部,然后再将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进行固定连接后,轴承2过盈配合在轴承座1的内部,然后在轴承2的两侧装配上密封圈4即可,溢流孔6的顶部与上座体11之间设置有润滑机构7。
润滑机构7包括有在上座体11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压油通道71,压油通道71的内底壁、对应溢流孔6的位置开设有导油通道72,导油通道72位于溢流孔6的正上方,压油通道71分为压油孔73和注油孔74,压油孔73的内部设置有压油机构75,注油孔74的内底壁与导油通道7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防漏油机构76,且注油孔74的一侧开设有注油通道77,注油通道77的水平向轴截面为弧形设置,且注油通道77远离注油孔74的一端内部装设有堵油嘴78,可以理解为,注油通道77的设置是为了向注油孔74内充入润滑油,在进行添加润滑油时,通过压油机构75向注油孔74施加气压,这时候的注油通道77处于封闭的状态,然后这时候防漏油机构76便会发生状态改变,使得油得以从出油孔764进入溢流槽5的内部,最终通过溢流孔6向轴承2的滚珠方向渗透,如此便完成了润滑作业,这样无需在润滑的时候将轴承2进行拆卸,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可以在注油孔74内充入预留润滑油,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润滑作业,实用性较强。
压油机构75包括压油板751和活塞板752,压油板751和活塞板752均位于压油通道71的内部,且活塞板752的外表面与压油通道71的内表面相贴合,压油板751和活塞板752之间设置有连杆753,连杆753的两端分别与压油板751和活塞板752的侧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连杆753的周向侧装设有两个限位块754,两个限位块754关于连杆753的水平轴线呈对称分布设置,压油通道71的内壁、对应各个限位块754的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755,限位块754插入限位槽755,限位槽755的内部装设有弹簧一756,弹簧一75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754的侧面和限位槽755的内壁固定连接,在压油时,实际上是给予注油孔74内的润滑油一个压力,使其可以挤压防漏油机构76发生状态改变,得以顺利的将润滑油导入溢流槽5的内部,在进行压油时,手动按压压油板751,压油板751发生线性运动,进而活塞板752向注油孔74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限位块754在限位槽755的内部移动,对活塞板752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同时弹簧一756发生收缩,以便于当压油完毕后,利用弹簧一756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压油板751回到初始位置。
防漏油机构76包括有环形缺口761和位于环形缺口761内部的防漏板762,防漏板762为圆形结构,且防漏板762的外表面与环形缺口761的内表面相贴合,防漏板762的底部与环形缺口761之间装设有多个弹簧二763,多个弹簧二763在防漏板762的底部呈圆周阵列式分布设置,环形缺口761的内表面环绕开设有多个出油孔764,出油孔764的顶部开口位于防漏板762的下方,且出油孔764的底部开口与导油通道72相通,当防漏油机构76遭受到来自于压油机构75的气压时,这时候防漏板762受力在环形缺口761的内部发生移动,进而弹簧二763发生收缩,防漏板763移动至出油孔764的下方,这样润滑油便可以通过多个出油孔764进入溢流槽5的内部,如此便完成了润滑作业,当不需要在润滑时,防漏板762在弹簧二763的作用下是将导油通道72的进口端封闭的,避免润滑油用量过多,影响轴承2转速。
堵油嘴78螺纹连接于注油通道77的开口处,且堵油嘴78上开设有注油口,堵油嘴78的设置是为了对注油通道77进行封闭,避免润滑油遭受污染。
防松机构3包括有锁紧螺栓31和开设于上座体11的侧面的安装槽32,安装槽32为内六角形凹槽,上座体11与下座体12之间通过锁紧螺栓31固定连接,锁紧螺栓31的尾端为六角形设置,且锁紧螺栓31的尾端位于安装槽32的内部,锁紧螺栓31的尾端距离安装槽32之间形成卡接孔33,卡接孔33的内部装设有防松板34,防松板34为六角形结构,且防松板34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与锁紧螺栓31的外表面和安装槽32的内表面相贴合,设置有防松机构3,对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进行加强连接稳固效果,避免锁紧螺栓31在固定连接时发生松动,影响轴承2与轴承座1的装配稳固效果,在防松时,利用防松板34卡接在安装槽32与锁紧螺栓31的尾端之间,对锁紧螺栓31进行限位,使其不能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了防松效果,且防松效果较为理想,实用性较强。
防松板34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定位槽35,两个定位槽35关于防松板34的水平向轴截面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设置,定位槽35的内部装设有定位板36,安装槽32的内表面、对应定位板36的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37,定位槽35的内部装设有弹簧三38,定位板36的尾侧与弹簧三38固定连接,且定位板36的头侧插入固定槽37内,如此设置是为了防松板34进行限位,当防松板34位于卡接孔33的内部时,利用弹簧三38的弹性使得定位板36卡入固定槽37,进而实现了对防松板34的限位目的。
定位板36为凸型结构,且定位槽35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空槽39,定位板36的两侧均插入对应的空槽39的内部,如此设置是为了对定位板36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定位板36的顶部装设有拨动杆310,如此设置是为了方便对定位板36施加作用力,方便工人操作。
工作原理:在安装轴承2时,这时候的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处于分离的状态,将轴承2放入下座体12的内部,然后再将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进行固定连接后,轴承2过盈配合在轴承座1的内部,然后在轴承2的两侧装配上密封圈4即可,然后当需要润滑时,手动按压压油板751,压油板751发生线性运动,进而活塞板752向注油孔74的方向移动,这时候防漏板762受力在环形缺口761的内部发生移动,进而弹簧二763发生收缩,防漏板763移动至出油孔764的下方,这样润滑油便可以通过多个出油孔764进入溢流槽5的内部,终通过溢流孔6向轴承2的滚珠方向渗透,如此便完成了润滑作业,当需要进行防松作业时,在锁紧螺栓31安装完成后,通过移动拨动杆310,使得定位板36位于安装槽35的内部,当整个防松板34位于卡接孔33的内部后,松开拨动杆310,利用弹簧三38的回复力,使得定位板36卡入固定槽37的内部,如此便完成了防松作业。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包括轴承座(1)和固定安装在轴承座(1)内部的轴承(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自上而下分为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所述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之间设置有防松机构(3),所述轴承座(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的数量为两个,且密封圈(4)过盈配合在轴承座(1)的内部,两个所述密封圈(4)分别位于轴承(2)的两侧,所述轴承(2)的周向侧开设有溢流槽(5),所述溢流槽(5)的内部开设有溢流孔(6),所述溢流孔(6)的顶部与上座体(11)之间设置有润滑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7)包括有在上座体(11)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压油通道(71),所述压油通道(71)的内底壁、对应溢流孔(6)的位置开设有导油通道(72),所述导油通道(72)位于溢流孔(6)的正上方,所述压油通道(71)分为压油孔(73)和注油孔(74),所述压油孔(73)的内部设置有压油机构(75),所述注油孔(74)的内底壁与导油通道(7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防漏油机构(76),且注油孔(74)的一侧开设有注油通道(77),所述注油通道(77)的水平向轴截面为弧形设置,且注油通道(77)远离注油孔(74)的一端内部装设有堵油嘴(7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油机构(75)包括压油板(751)和活塞板(752),所述压油板(751)和活塞板(752)均位于压油通道(71)的内部,且活塞板(752)的外表面与压油通道(71)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压油板(751)和活塞板(752)之间设置有连杆(753),所述连杆(753)的两端分别与压油板(751)和活塞板(752)的侧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连杆(753)的周向侧装设有两个限位块(754),两个所述限位块(754)关于连杆(753)的水平轴线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压油通道(71)的内壁、对应各个限位块(754)的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755),所述限位块(754)插入限位槽(755),所述限位槽(755)的内部装设有弹簧一(756),所述弹簧一(75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754)的侧面和限位槽(755)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油机构(76)包括有环形缺口(761)和位于环形缺口(761)内部的防漏板(762),所述防漏板(762)为圆形结构,且防漏板(762)的外表面与环形缺口(761)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防漏板(762)的底部与环形缺口(761)之间装设有多个弹簧二(763),多个所述弹簧二(763)在防漏板(762)的底部呈圆周阵列式分布设置,所述环形缺口(761)的内表面环绕开设有多个出油孔(764),所述出油孔(764)的顶部开口位于防漏板(762)的下方,且出油孔(764)的底部开口与导油通道(72)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油嘴(78)螺纹连接于注油通道(77)的开口处,且堵油嘴(78)上开设有注油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机构(3)包括有锁紧螺栓(31)和开设于上座体(11)的侧面的安装槽(32),所述安装槽(32)为内六角形凹槽,所述上座体(11)与下座体(12)之间通过锁紧螺栓(31)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螺栓(31)的尾端为六角形设置,且锁紧螺栓(31)的尾端位于安装槽(32)的内部,所述锁紧螺栓(31)的尾端距离安装槽(32)之间形成卡接孔(33),所述卡接孔(33)的内部装设有防松板(34),所述防松板(34)为六角形结构,且防松板(34)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与锁紧螺栓(31)的外表面和安装槽(32)的内表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板(34)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定位槽(35),两个所述定位槽(35)关于防松板(34)的水平向轴截面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定位槽(35)的内部装设有定位板(36),所述安装槽(32)的内表面、对应定位板(36)的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37),所述定位槽(35)的内部装设有弹簧三(38),所述定位板(36)的尾侧与弹簧三(38)固定连接,且定位板(36)的头侧插入固定槽(37)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6)为凸型结构,且定位槽(35)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空槽(39),所述定位板(36)的两侧均插入对应的空槽(39)的内部,所述定位板(36)的顶部装设有拨动杆(310)。
CN202010842882.1A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轴承安装结构 Withdrawn CN1118949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2882.1A CN111894993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轴承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2882.1A CN111894993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轴承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4993A true CN111894993A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30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2882.1A Withdrawn CN111894993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轴承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499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2014A (zh) * 2020-12-21 2021-04-16 临沂市拓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监控摄像头
CN112814856A (zh) * 2020-12-29 2021-05-18 安徽涌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风电轴承座
CN113294672A (zh) * 2021-05-14 2021-08-24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滚动体匀油装置及轴承滚动体匀油方法
CN113550982A (zh) * 2021-08-18 2021-10-26 盐城支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轴承卡合紧固的轴承座
CN116293360A (zh) * 2023-01-31 2023-06-23 江苏蒙哥马利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维护的新型曳引电梯结构
CN118145424A (zh) * 2024-05-09 2024-06-07 厦门揽力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纤维缠绕轴承自润滑缠绕机及缠绕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2014A (zh) * 2020-12-21 2021-04-16 临沂市拓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监控摄像头
CN112672014B (zh) * 2020-12-21 2022-07-05 临沂市拓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监控摄像头
CN112814856A (zh) * 2020-12-29 2021-05-18 安徽涌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风电轴承座
CN112814856B (zh) * 2020-12-29 2022-11-01 安徽涌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风电轴承座
CN113294672A (zh) * 2021-05-14 2021-08-24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滚动体匀油装置及轴承滚动体匀油方法
CN113550982A (zh) * 2021-08-18 2021-10-26 盐城支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轴承卡合紧固的轴承座
CN116293360A (zh) * 2023-01-31 2023-06-23 江苏蒙哥马利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维护的新型曳引电梯结构
CN116293360B (zh) * 2023-01-31 2023-09-08 江苏蒙哥马利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维护的新型曳引电梯结构
CN118145424A (zh) * 2024-05-09 2024-06-07 厦门揽力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纤维缠绕轴承自润滑缠绕机及缠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4993A (zh) 一种轴承安装结构
CN21634340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变速箱用圆锥滚子轴承
CN107755543A (zh) 一种冲床专用自润滑型冲压模具导柱
CN114776701A (zh) 一种便于注油的滚珠轴承
CN117249170B (zh) 具有防漏油润滑密封结构的电机轴承单元
CN211110524U (zh) 一种稳绳润滑装置
CN204610558U (zh) 一种双法兰直线轴承组件
CN102506065A (zh) 一种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CN215366797U (zh) 一种便于润滑的拉索桥梁支座
CN213513132U (zh) 免维护齿轨轮机构
CN209876470U (zh) 磨床床身直线导轨全程自润滑结构
CN210648113U (zh) 低磨损双层导套
CN212003956U (zh) 一种自润滑的圆柱滚珠轴承
CN209414422U (zh) 一种储油缓释润滑的电机
CN222163221U (zh) 一种带有自润滑结构的轴承
CN220622505U (zh) 一种外圈带凹槽的轴承结构
CN221537639U (zh) 一种高耐磨性的轧机滑板
CN218645123U (zh) 一种便于润滑的铸件导轨座装置
CN222163262U (zh) 一种螺旋压力机注油结构
CN211145118U (zh) 一种复合耐磨轴瓦
CN215562884U (zh) 一种挖掘机动臂根部的销轴连接机构及挖掘机
CN219101025U (zh) 一种耐磨不锈钢铰链
CN220037246U (zh) 一种曲轴止推片
CN219673105U (zh) 一种高润滑轴承套
CN215720194U (zh) 一种深沟球轴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