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6102A - 立铣刀 - Google Patents

立铣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6102A
CN111886102A CN201880091632.XA CN201880091632A CN111886102A CN 111886102 A CN111886102 A CN 111886102A CN 201880091632 A CN201880091632 A CN 201880091632A CN 111886102 A CN111886102 A CN 111886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edge
end mill
diameter
outer peripheral
rota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16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夏菜子
小林豊
久木野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Hardmet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Hardmet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Hardmetal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Hardmet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86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6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10Shank-type cutters, i.e. with an integral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47/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mponent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28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tools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31/00Details of chucks, toolholder shanks or tool shanks
    • B23B2231/24Cooling or lubric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03Cutting heads comprised of different material than the shank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the head is detachable from the sha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72Rotatable in both dir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26/00Materials of tools or workpieces not comprising a metal
    • B23C2226/12Boron nitride
    • B23C2226/125Boron nitride cubic [CB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26/00Materials of tools or workpieces not comprising a metal
    • B23C2226/31Diamo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26/00Materials of tools or workpieces not comprising a metal
    • B23C2226/31Diamond
    • B23C2226/315Diamond polycrystalline [PC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50/00Compensating adverse effects during milling
    • B23C2250/12Cooling and 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立铣刀,其具有柄部和切削刃体部。切削刃体部设置在柄部上并且具有冷却剂供给通道。切削刃体部包括位于柄部侧的后端面以及与后端面相反的前端面。冷却剂供给通道具有在从后端面朝向前端面的方向上扩大的锥形部。

Description

立铣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铣刀。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No.2015-226953(PTL 1)描述了一种用于加工硬质脆性材料的立铣刀。在该立铣刀中,在切削刃部的中央处设置有油孔。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公开No.2015-226953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立铣刀包括柄部和切削刃主体部。切削刃主体部设置在柄部上并且具有冷却剂供给路径。切削刃主体部包括位于柄部侧的后端面以及与后端面相反的前端面。冷却剂供给路径具有在从后端面朝向前端面的方向上扩大的锥形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的切削刃主体部附近的放大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IV-IV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5是沿图3中的线V-V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铣刀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8是沿图6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立铣刀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10是沿图9中的线X-X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11是沿图9中的线XI-X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12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立铣刀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13是沿图12中的线XIII-XI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14是沿图12中的线XIV-XIV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15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的切削刃主体部附近的放大示意性透视图。
图16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17是沿图16中的线XVII-XV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18是沿图16中的线XVIII-XVI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19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立铣刀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0是沿图19中的线XX-XX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21是沿图19中的线XXI-XX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22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立铣刀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3是沿图22中的线XXIII-XXI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24是沿图22中的线XXIV-XXIV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25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立铣刀的切削刃主体部附近的放大示意性透视图。
图26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立铣刀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7是沿图26中的线XXVII-XV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28是沿图26中的线XXVIII-XXVI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29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立铣刀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30是沿图29中的线XXX-XXX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31是沿图29中的线XXXI-XXX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高速旋转下对硬质脆性材料进行加工时,存在切削刃部因摩擦热而磨损的可能性。由于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15-226953(PTL 1)所描述的立铣刀中仅设置油孔,因此无法有效地向切削刃部供给冷却剂。因此,在立铣刀中,不能充分抑制切削刃部的磨损,因此立铣刀的寿命短。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长寿命的立铣刀。
[本公开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长寿命的立铣刀。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概要]
首先,将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概要。
(1)根据本发明的立铣刀1包括柄部10和切削刃主体部50。切削刃主体部50设置在柄部10上并且具有冷却剂供给路径40。切削刃主体部50包括位于柄部10侧的后端面32以及与后端面32相反的前端面21。冷却剂供给路径40具有在从后端面32朝向前端面21的方向上扩大的锥形部41。
根据上述(1)所述的立铣刀1,冷却剂供给路径40具有在从后端面32朝向前端面21的方向上扩大的锥形部41。因此与不具有锥形部41的立铣刀相比,能够使冷却剂向切削刃末端猛烈地排出。因此,能够提高切削刃末端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的较长的寿命。
(2)在根据上述(1)所述的立铣刀1中,切削刃主体部50可以包括外周面33,该外周面与后端面32续接并且围绕旋转轴线A设置。
(3)在根据上述(2)所述的立铣刀1中,切削刃主体部50可以包括:基部30,该基部具有后端面32以及与该后端面32相反的底面31;以及切削刃部20,该切削刃部设置在底面31上。底面31与锥形部41续接,相对于锥形部41倾斜,并且与外周面33续接。因此,能够有效地向切削刃的末端附近供给冷却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末端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4)在根据上述(3)所述的立铣刀1中,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底面31与锥形部41之间的边界部34可以位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与外周面33之间。因此,能够向内周侧和外周侧两者上的切削刃有效地供给冷却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5)在根据上述(3)所述的立铣刀1中,底面31可以具有与锥形部41续接的第一底面部35以及与外周面33续接的第二底面部36。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从前端面21到第一底面部35的距离可以比从前端面21到第二底面部36的距离长。
(6)在根据上述(5)所述的立铣刀1中,第一底面部35可以与切削刃部20续接,并且与外周面33分离。从而,冷却剂可以被有效地供应到切削刃附近。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7)在根据上述(5)所述的立铣刀1中,第一底面部35可以与切削刃部20和外周面33中的每一者续接。从而,能够有效地向外周侧上的切削刃附近供给冷却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外周侧上的切削刃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8)在根据上述(5)所述的立铣刀1中,第一底面部35可以与切削刃部20分离,并且与外周面33续接。
(9)在根据上述(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立铣刀1中,外周面33可以设置有与底面31续接的外周凹槽38。从而,切屑和冷却剂可以被有效地排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末端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10)在根据上述(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立铣刀1中,当将切削刃部20在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高度定义为第一高度T1,并且将锥形部41在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深度定义为第一深度T2时,通过将第一高度T1除以第一深度T2获得的值可为0.1以上且200以下。
(11)在根据上述(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立铣刀1中,当将切削刃主体部50在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直径定义为第一直径D1,并且将锥形部41在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直径的最大值被定义为第二直径D2时,通过将第二直径D2除以第一直径D1获得的值可以为0.005以上且3以下。
(12)在根据上述(11)所述的立铣刀1中,冷却剂供给路径40可以具有筒状部42,该筒状部在后端面32侧与锥形部41续接并且沿着旋转轴线A延伸。当将筒状部42在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直径定义为第三直径D3时,通过将第三直径D3除以第一直径D1获得的值可为0.005以上且3以下。第二直径D2大于第三直径D3。
(13)在根据上述(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立铣刀1中,构成切削刃主体部50的材料可以是多晶金刚石、单晶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中的任一种。
(14)在根据上述(13)所述的立铣刀1中,构成切削刃主体部50的材料可以是多晶金刚石。多晶金刚石可以具有1μm以下的平均粒径。当工件由铁基材料制成时,由于金刚石和铁具有高反应性,所以切削刃可能被显著磨损。因此,因此,特别是在将切削刃主体部50由金刚石构成的立铣刀1用于由铁基材料制成的工件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抑制磨损的效果。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的细节]
在下文中,将基于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实施例。应当注意,以下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不重复其描述。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构造。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切削刃主体部50附近的放大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示意性正视图。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是用于对诸如硬质合金、淬火钢等硬质脆性材料进行加工的旋转切削工具。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构成为能够围绕旋转轴线A旋转,并且主要具有柄部10和切削刃主体部50。切削刃主体部50设置在柄部10上。切削刃主体部50的直径例如为6mm以下。切削刃主体部50具有切削刃侧冷却剂供给路径40。柄部10例如由第一柄部分11和第二柄部分12构成。第二柄部分12设置在第一柄部分11上。第一柄部分11和第二柄部分12均为柱状的。第一柄部分11的直径大于第二柄部分12的直径。
第一柄部分11具有第一主面11a、第二主面11b和第一外周部11c。第二主面11b是与第一主面11a相反的面。第一外周部11c围绕旋转轴线A设置。第二柄部分12具有第三主面12a、第四主面12b和第二外周部12c。第四主面12b是与第三主面12a相反的面。第一柄部分11的第一主面11a与第二柄部分12的第四主面12b接触。柄部10设置有柄部侧冷却剂供给路径43。柄部侧冷却剂供给路径43从第二主面11b延伸到第三主面12a。柄部侧冷却剂供给路径43与切削刃侧冷却剂供给路径40续接。从设置在第二主面11b上的柄部侧冷却剂供给路径43的开口导入冷却剂。冷却剂可以是液体,或者可以是气体。当冷却剂是液体时,该液体可以是水溶性的,或者可以是油溶性的。
如图2和图3所示,切削刃主体部50主要具有前端面21和后端面32。后端面32是位于柄部10侧的表面。后端面32面对柄部10。后端面32通过例如钎焊接合到柄部10的第三主面12a。前端面21是与后端面32相反的面。切削刃主体部50由基部30和切削刃部20构成。切削刃部20设置在基部30上。具体地,基部30具有后端面32、底面31和外周面33。底面31是与后端面32相反的面。底面31例如是与前端面21平行的面。底面31可以平行于与旋转轴线A垂直的平面。外周面33与底面31和后端面32中的每一个续接。外周面33围绕旋转轴线A设置。切削刃部20设置在底面31上。切削刃部20的数量例如为四个。在这种情况下,切削刃部20被布置在沿周向的0°、90°、180°和270°的位置处。切削刃部20的数量不受特别限制。切削刃部20的数量可以是六个,或者可以是八个。切削刃部20例如在周向上以规则的间隔布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切削刃部20主要具有前端面21、第一侧面22、第二侧面23、外周部28(见图4)、内周部27、第一底切削刃24、第二底切削刃25以及外周切削刃26。内周部27是第一侧面22与第二侧面23之间的脊线。第一底切削刃24是第一侧面22与前端面21之间的脊线。第二底切削刃25是第二侧面23与前端面21之间的脊线。外周切削刃26是外周部28与前端面21之间的脊线。如图3所示,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前端面21具有例如扇形形状。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第一底切削刃24和第二底切削刃25例如为直线状。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外周切削刃26例如为弧状。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立铣刀1朝向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的情况下(换个角度说,在从前端面21侧观察时立铣刀1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第一侧面22用作前刀面,并且第一底切削刃24和外周切削刃26分别用作有效切削刃。相反,在立铣刀1朝向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的情况下(换个角度说,在从前端面21侧观察时立铣刀1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第二侧面23用作前刀面,并且第二底切削刃25和外周切削刃26分别用作有效切削刃。
图4是沿图3中的线IV-IV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5是沿图3中的线V-V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冷却剂供给路径40具有锥形部41和筒状部42。锥形部41是在从后端面32朝向前端面21的方向上扩大的部分。锥形部41例如沿着相对于旋转轴线A倾斜的直线延伸。锥形部41的在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宽度在从后端面32朝向前端面21的方向上增大。锥形部41与底面31续接。底面31相对于锥形部41倾斜。筒状部42在基部30的后端面32侧与锥形部41续接。筒状部42沿旋转轴线A延伸。换个角度说,筒状部42围绕旋转轴线A。筒状部42与后端面32续接。
如图3所示,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底面31与锥形部41之间的边界部34可以位于比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更靠内周侧的位置。换个角度说,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底面31与锥形部41之间的边界部34位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与筒状部42之间的位置。如图4所示,当从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底面31与锥形部41之间的边界部34位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与旋转轴线A之间。
如图4所示,例如,当将切削刃部20在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高度定义为第一高度T1,并且将锥形部41在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深度定义为第一深度T2时,通过将第一高度T1除以第一深度T2所获得的值例如为0.1以上且200以下。通过将第一高度T1除以第一深度T2获得的值的上限可以是,但不特别限于,例如100以下,或50以下。通过将第一高度T1除以第一深度T2获得的值的下限可以是,但不特别限于,例如1以上,或10以上。应注意,切削刃部20的高度是在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从底面31到前端面21的距离。
当将切削刃主体部50在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直径定义为第一直径D1,并且将锥形部41在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直径的最大值定义为第二直径D2时,通过将第二直径D2除以第一直径D1所获得的值为例如为0.005以上且3以下。通过将第二直径D2除以第一直径D1获得的值的上限可以是,但不特别限于,例如1以下,或0.5以下。通过将第二直径D2除以第一直径D1获得的值的下限可以是,但不特别限于,例如0.01以上,或0.1以上。
当将筒状部42在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直径定义为第三直径D3时,通过将第三直径D3除以第一直径D1所获得的值例如为0.005以上且3以下。通过将第三直径D3除以第一直径D1获得的值的上限可以是,但不特别限于,例如1以下,或0.5以下。通过将第三直径D3除以第一直径D1获得的值的下限可以是,但不特别限于,例如0.01以上,或0.1以上。然而,第二直径D2大于第三直径D3。
构成切削刃主体部50的材料例如为多晶金刚石、单晶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优选地,构成切削刃主体部50的材料为无粘结剂多晶纳米金刚石烧结体。具体地,多晶金刚石的平均粒径为例如1μm以下。多晶金刚石的平均粒径例如可以是,但不特别限于,0.1μm以下,或0.05μm以下。作为测量粒径的方法,可以使用与日本专利No.5432610中披露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应当注意,多晶金刚石的D95粒径例如可以是1μm以下,0.1μm以下,或0.05μm以下。多晶金刚石的平均粒径和D95粒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量。
<多晶金刚石的粒径的测量方法>
多晶金刚石中的金刚石颗粒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10至500000倍的放大倍数基于摄影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来获得。由于金刚石是绝缘体,因此对于高倍率的SEM观察需要导电性薄膜的覆层,在通常的SEM观察中无法观察到这样的微小粒径。通过使用具有包括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的组合的高灵敏度检测器的SEM,将加速电压设定得极低(0.7至1.5kV),并将探测电流量增加到15至16.5pA,可以观察到放大2至100000倍的纹理。通过基于摄影图像进行图像分析,可以获得平均粒径和D95粒径。下面将描述详细的方法。
首先,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照片图像,测量构成烧结体的晶体颗粒的粒径分布。具体而言,使用图像分析软件(例如Scion公司出品ScionImage)提取各个颗粒,将提取的颗粒二值化,并计算各颗粒的面积(S)。然后,将各颗粒的粒径(D)计算为具有与之相同面积的圆的直径(D=2√(S/π))。随后,通过数据分析软件(例如,OriginLab出品的Origin、Paramecry Technology出品的Mathcad等)处理上述获得的粒径分布,从而可以计算平均粒径和D95粒径。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功能和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冷却剂供给路径40具有在从后端面32朝向前端面21的方向上扩大的锥形部41。因此与不具有锥形部41的立铣刀相比,能够使冷却剂向切削刃末端猛烈地排出。因此,能够提高切削刃末端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切削刃主体部50可以包括基部30和切削刃部20,该基部具有后端面32以及与后端面32相反的底面31,该切削刃部设置在底面31上。底面31可以与锥形部41续接,相对于锥形部41倾斜,并且与外周面33续接。由此,能够有效地向切削刃的末端附近供给冷却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末端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构成切削刃主体部50的材料可以是多晶金刚石。当工件由铁基材料制成时,由于金刚石和铁具有高反应性,所以切削刃可能被显著磨损。因此,特别是在将切削刃主体部50由金刚石构成的立铣刀1用于由铁基材料制成的工件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抑制磨损的效果。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构造。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铣刀1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不同点在于,底面31与锥形部41之间的边界部34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续接,其他方面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相同。以下,将主要描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不同的方面。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示意性正视图。图7是沿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8是沿图6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如图6所示,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底面31与锥形部41之间的边界部34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续接。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到旋转轴线A的距离可以与从底面31和锥形部41之间的边界部34到旋转轴线A的距离相同。如图7所示,锥形部41相对于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平面的倾斜角θ1例如为0°以上且80°以下。如图8所示,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径向上的底面31的长度大于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沿立铣刀1的径向上的底面31的长度。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铣刀1,能够有效地向内周侧上的切削刃供给冷却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构造。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立铣刀1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不同点在于,锥形部41与基部30的外周面33续接,其他方面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相同。以下,将主要描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不同的方面。
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示意性正视图。图10是沿图9中的线X-X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11是沿图9中的线XI-X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如图9和图11所示,锥形部41可以与基部30的外周面33续接。如图10所示,锥形部41可以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续接。锥形部41可以与第一侧面22和第二侧面23中的每一个续接。如图10所示,锥形部41相对于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平面的倾斜角θ2例如为10°以上且80°以下。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立铣刀1,能够有效地向外周侧上的切削刃供给冷却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构造。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立铣刀1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不同之点在于,底面31与锥形部41之间的边界部34位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与外周面33之间,其他方面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相同。以下,将主要描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不同的方面。
图12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示意性正视图。图13是沿图12中的线XIII-XI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14是沿图12中的线XIV-XIV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如图12所示,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底面31与锥形部41之间的边界部34位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与外周面33之间。换个角度说,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从底面31与锥形部41之间的边界部34到旋转轴线A的距离比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到旋转轴线A的距离长,并且比从外周面33到旋转轴线A的距离短。锥形部41可以与第一侧面22和第二侧面23中的每一个续接。如图13所示,锥形部41可以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续接。如图14所示,锥形部41与基部30的外周面33分离。如图13所示,锥形部41的相对于垂直于旋转轴线A的平面的倾斜角θ3°例如为10°以上且80°以下。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立铣刀1,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底面31与锥形部41之间的边界部34位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与外周面33之间。因此,能够向内周侧上和外周侧上的切削刃均有效地供给冷却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第五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构造。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1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不同点在于,底面31具有第一底面部35和第二底面部36,其他方面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相同。以下,将主要描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不同的方面。
图15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切削刃主体部附近的放大示意性透视图。图16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示意性正视图。图17是沿图16中的线XVII-XV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18是沿图16中的线XVIII-XVI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如图15和图16所示,底面31可以具有第一底面部35和第二底面部36。第一底面部35与锥形部41续接。第二底面部36与外周面33续接。第二底面部36位于比第一底面部35更靠外周侧的位置。如图16所示,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第二底面部36位于第一底面部35与外周面33之间。
如图17和图18所示,第二底面部36比第一底面部35更靠近前端面21。第一底面部35和第二底面部36中的每一个可以平行于前端面21。如图17和图18所示,当将在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从前端面21到第一底面部35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H1,并且将在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从前端面21到第二底面部36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H2时,第一距离H1可以大于第二距离H2。第一距离H1例如为0.1mm以上且3mm以下。第二距离H2例如为0.05mm以上且3mm以下。然而,第一距离H1大于第二距离H2。
如图18所示,基部30可以具有第三侧面37。第三侧面37与第一底面部35和第二底面部36中的每一个续接。第三侧面37例如沿着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延伸。如图16所示,第三侧面37可以是弯曲的。第三侧面37可以与第一侧面22和第二侧面23中的每一个续接。如图15所示,第一底面部35可以与第一侧面22和第二侧面23中的每一个续接。第二底面部36可以与第一侧面22和第二侧面23中的每一个续接。第一底面部35可以与切削刃部20续接,并且与外周面33分离。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1,第一底面部35与切削刃20续接且与外周面33分离。因此,能够有效地向切削刃附近供给冷却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第六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构造。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立铣刀1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底面部35与切削刃部20分离且与外周面33续接,其他方面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1相同。以下,将主要描述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1不同的方面。
图19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示意性正视图。图20是沿图19中的线XX-XX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21是沿图19中的线XXI-XX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如图19所示,第一底面部35可以与切削刃部20分离并与外周面33续接。如图20所示,第一底面部35和第二底面部36中的每一个可以位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与旋转轴线A之间。如图21所示,第一底面部35与锥形部41和外周面33续接。如图19所示,第二底面部36与外周面33续接,且与锥形部41分离。
如图19所示,第三侧面37可以与切削刃部20分离。第三侧面37可以具有平行于第一侧面22的部分。类似地,第三侧面37可以具有平行于第二侧面23的部分。第三侧面37可以具有位于切削刃部20的内周部27和锥形部41之间的部分。
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立铣刀1,能够有效地向外周侧上的切削刃附近供给冷却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第七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构造。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立铣刀1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底面部35与切削刃部20和外周面33中的每一个续接,其他方面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1相同。以下,将主要描述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立铣刀1不同的方面。
图22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示意性正视图。图23是沿图22中的线XXIII-XXI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24是沿图22中的线XXIV-XXIV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如图22所示,第一底面部35可以与切削刃部20和外周面33中的每一个续接。第二底面部36与外周面33续接,并且与切削刃部20分离。
如图22所示,第三侧面37可以与切削刃部20分离。第三侧面37可以具有平行于第一底切削刃24的部分。类似地,第三侧面37可以具有平行于第二底切削刃25的部分。如图24所示,第二底面部36与锥形部41分离。
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立铣刀1,第一底面部35可以与切削刃部20和外周面33中的每一个续接。因此,能够有效地向外周侧上的切削刃附近供给冷却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外周侧上的切削刃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第八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构造。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立铣刀1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不同点在于,外周面33设置有与底面31续接的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其他方面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相同。以下,将主要描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铣刀1不同的方面。
图25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切削刃主体部附近的放大示意性透视图。图26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示意性正视图。图27是沿图26中的线XXVII-XV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28是沿图26中的线XXVIII-XXVII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如图25和图26所示,外周面33可以设置有与底面31续接的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外周面33由弧形面39和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构成。每个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向内周侧凹入。每个弧形面39向外周侧突出。弧形面39与切削刃部20续接。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与切削刃部20分离。
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从底面31向柄部10延伸。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可以到达后端面32,或者可以与后端面32分离。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可以沿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延伸,或者可以围绕旋转轴线A螺旋地延伸。如图25所示,柄部10可以设置有柄部侧外周凹槽15。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可以与柄部侧外周凹槽15续接。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可以沿着柄部侧外周凹槽15延伸。如图28所示,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可以与冷却剂供给路径40的筒状部42平行地设置。底面31与锥形部41和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的每一个续接。如图26所示,底面31可以与外周面33的弧形面39续接。
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立铣刀1,外周面33设置有与底面31续接的外周凹槽38。因此,能够有效地排出切屑和冷却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前端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第九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九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构造。根据第九实施例的立铣刀1与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不同点在于,底面31具有第一底面部35和第二底面部36,其他方面与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立铣刀1相同。以下,将主要描述与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立铣刀1不同的方面。
图29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立铣刀1的示意性正视图。图30是沿图29中的线XXX-XXX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图31是沿图29中的线XXXI-XXXI截取的示意性端视图。如图29所示,底面31可以具有第一底面部35和第二底面部36。第一底面部35与锥形部41和外周面33的弧形部中的每一个续接。第二底面部36与外周面33的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续接。如图29所示,当从平行于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第二底面部36可被第一底面部35和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包围。
如图30和图31所示,第二底面部36比第一底面部35更靠近前端面21。第一底面部35和第二底面部36中的每一个可以平行于前端面21。如图29所示,基部30可以具有第三侧面37。如图31所示,第三侧面37与第一底面部35和第二底面部36中的每一个续接。第三侧面37例如沿与旋转轴线A平行的方向延伸。如图29所示,第一底面部35可以与切削刃部20和外周面33中的每一个续接。第二底面部36可以与外周面33的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续接,并且与切削刃部20分离。
如图29所示,第三侧面37可以与切削刃部20分离。第三侧面37可以具有平行于第一底切削刃24的部分。类似地,第三侧面37可以具有平行于第二底切削刃25的部分。如图31所示,第二底面部36与锥形部41分离。第三侧面37可以与外周面33的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续接。第一底面部35可以与外周面33的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8续接。
根据第九实施例的立铣刀1,能够有效地排出切屑和冷却剂。另外,能够有效地冷却外周侧上的切削刃。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切削刃前端的冷却效率,并且立铣刀1能够具有更长的寿命。
应注意,要通过在根据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的立铣刀进行适当加工的工件为由例如陶瓷、硬质合金、淬火钢等制成的模具。陶瓷的类型的实例包括氧化锆、铝等。烧结碳化物的类型的实例包括AF1、G5、G6等。淬火钢的类型的实例包括SKD11。
应理解的是,这里公开的实施例在每个方面都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而不是上述说明来限定,并且旨在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任何变型以及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含义。
附图标记列表
1:立铣刀;10:柄部;11:第一柄部;11a:第一主面;11b:第二主面;11c:第一外周部;12:第二柄部分;12a:第三主面;12b:第四主面;12c:第二外周部;15:柄部侧外周凹槽;20:切削刃部;21:前端面;22:第一侧面;23:第二侧面;24:第一底切削刃;25:第二底切削刃;26:外周切削刃;27:内周部;28:外周部;30:基部;31:底面;32:后端面;33:外周面;34:边界部;35:第一底面部;36:第二底面部;37:第三侧面;37a:第一部分;37b:第二部分;37c:第三部分;37d:第四部分;38:外周凹槽(切削刃侧外周凹槽);39:弧形面;40:冷却剂供给路径(切削刃侧冷却剂供给路径);41:锥形部;42:筒状部;43:柄部侧冷却剂供给路径;50:切削刃主体部;A:旋转轴线;D1:第一直径;D2:第二直径;D3:第三直径;H1:第一距离;H2:第二距离;R1:第一旋转方向;R2:第二旋转方向;T1:第一高度;T2:第一深度。

Claims (14)

1.一种立铣刀,包括:
柄部;以及
切削刃主体部,其设置在所述柄部上并且具有冷却剂供给路径,
所述切削刃主体部包括位于所述柄部侧的后端面以及与所述后端面相反的前端面,
所述冷却剂供给路径具有在从所述后端面朝向所述前端面的方向上扩大的锥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铣刀,其中,所述切削刃主体部包括外周面,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后端面续接并且围绕旋转轴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铣刀,其中,
所述切削刃主体部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具有所述后端面以及与所述后端面相反的底面;以及切削刃部,所述切削刃部设置在所述底面上;并且
所述底面与所述锥形部续接,相对于所述锥形部倾斜,并且与所述外周面续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铣刀,其中,当从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底面与所述锥形部之间的边界部位于所述切削刃部的内周部与所述外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铣刀,其中,
所述底面具有与所述锥形部续接的第一底面部以及与所述外周面续接的第二底面部,并且
当从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从所述前端面到所述第一底面部的距离比从所述前端面到所述第二底面部的距离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铣刀,其中,所述第一底面部与所述切削刃部续接,并且与所述外周面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铣刀,其中,所述第一底面部与所述切削刃部和所述外周面中的每一者续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铣刀,其中,所述第一底面部与所述切削刃部分离,并且与所述外周面续接。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立铣刀,其中,所述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底面续接的外周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立铣刀,其中,当将所述切削刃部在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高度定义为第一高度,并且将所述锥形部在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深度定义为第一深度时,通过将所述第一高度除以所述第一深度而获得的值为0.1以上且200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立铣刀,其中,当将所述切削刃主体部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直径定义为第一直径,并且将所述锥形部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直径的最大值定义为第二直径时,通过将所述第二直径除以所述第一直径获得的值为0.005以上且3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铣刀,其中,
所述冷却剂供给路径具有筒状部,所述筒状部在所述后端面侧与所述锥形部续接并且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延伸,
当将所述筒状部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直径定义为第三直径时,通过将所述第三直径除以所述第一直径获得的值为0.005以上且3以下,并且
所述第二直径大于所述第三直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立铣刀,其中,构成所述切削刃主体部的材料是多晶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中的任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铣刀,其中,
构成所述切削刃主体部的材料是多晶金刚石,并且
所述多晶金刚石具有1μm以下的平均粒径。
CN201880091632.XA 2018-03-22 2018-03-22 立铣刀 Pending CN1118861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11398 WO2019180872A1 (ja) 2018-03-22 2018-03-22 エンドミ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6102A true CN111886102A (zh) 2020-11-03

Family

ID=67986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1632.XA Pending CN111886102A (zh) 2018-03-22 2018-03-22 立铣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14124A1 (zh)
EP (1) EP3769889A1 (zh)
JP (1) JPWO2019180872A1 (zh)
CN (1) CN111886102A (zh)
TW (1) TW201940268A (zh)
WO (1) WO2019180872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7264A (en) * 1959-09-08 1962-06-05 Carl W Mossberg Coolant type milling cutter
US4564321A (en) * 1983-05-13 1986-01-14 Fuji Seiko Limited End-milling cutter with drilling capability
JPH0724654A (ja) * 1993-07-02 1995-01-27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ラップの加工方法
US20050152752A1 (en) * 2004-01-12 2005-07-14 Tran Toan D. Milling cutter
CN104209566A (zh) * 2013-05-30 2014-12-17 钴碳化钨硬质合金公司 具有高斜面角能力的端铣刀
JP2015226953A (ja) * 2014-05-31 2015-12-17 三菱日立ツール株式会社 小径エンドミル
WO2016170066A1 (de) * 2015-04-24 2016-10-27 Gühring KG Drehwerkzeug mit sich verjüngendem kühlmittelkanal sowie versetzt angeordneten kühlmittelaustrittsleitungen und diesbezügliches herstellverfahr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2119A (en) 1975-10-24 1977-04-26 Kobe Steel Ltd Coppr alloy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JPH11285912A (ja) * 1998-02-05 1999-10-19 Toshiba Corp エンドミ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切削加工法
JP2017080864A (ja) * 2015-10-30 2017-05-18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刃先交換式リーマおよびリーマ用インサート
JP6798663B2 (ja) * 2016-04-27 2020-12-09 住友電工ハードメタル株式会社 切削インサー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7264A (en) * 1959-09-08 1962-06-05 Carl W Mossberg Coolant type milling cutter
US4564321A (en) * 1983-05-13 1986-01-14 Fuji Seiko Limited End-milling cutter with drilling capability
JPH0724654A (ja) * 1993-07-02 1995-01-27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ラップの加工方法
US20050152752A1 (en) * 2004-01-12 2005-07-14 Tran Toan D. Milling cutter
CN104209566A (zh) * 2013-05-30 2014-12-17 钴碳化钨硬质合金公司 具有高斜面角能力的端铣刀
JP2015226953A (ja) * 2014-05-31 2015-12-17 三菱日立ツール株式会社 小径エンドミル
WO2016170066A1 (de) * 2015-04-24 2016-10-27 Gühring KG Drehwerkzeug mit sich verjüngendem kühlmittelkanal sowie versetzt angeordneten kühlmittelaustrittsleitungen und diesbezügliches herstellverfahr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80872A1 (ja) 2021-03-11
US20210114124A1 (en) 2021-04-22
WO2019180872A1 (ja) 2019-09-26
EP3769889A1 (en) 2021-01-27
TW201940268A (zh) 2019-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72321A1 (en) Ball endmill
CN102581366B (zh) 整体式陶瓷端铣刀
TWI436840B (zh) Ball cutter
JP7341058B2 (ja) エンドミル本体及びエンドミル
JP5814611B2 (ja) エンドミル
JP2021073101A (ja) 小径ドリル
WO2019073752A1 (ja) 回転切削工具
JP6029004B2 (ja) Pcdドリル
KR102002756B1 (ko) 절삭 인서트 및 날끝 교환식 회전 절삭 공구
EP4169643A1 (en) Tool and tool production method
WO2019087844A1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JP6179165B2 (ja) ラジアスエンドミル
JP2020040170A (ja) 回転切削工具
TW201940269A (zh) 端銑刀
JP2017087373A (ja) 回転切削工具
CN111886102A (zh) 立铣刀
JP2019141916A (ja) スクエアエンドミル
JP6212863B2 (ja) ラジアスエンドミル
JP2010274409A (ja) マシナブルセラミックス加工用小径ドリル
CN113102813B (zh) 旋转切削工具
CN108971589B (zh)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铣削加工的pcd铣刀
JP7512892B2 (ja) 硬質焼結体用の基材、硬質焼結体および切削工具
JP2011148066A (ja) 切削工具
JP2017196688A (ja) 回転切削工具
JP5873345B2 (ja) エンドミ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