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0364B - 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0364B
CN111880364B CN202010773053.2A CN202010773053A CN111880364B CN 111880364 B CN111880364 B CN 111880364B CN 202010773053 A CN202010773053 A CN 202010773053A CN 111880364 B CN111880364 B CN 1118803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duct
heat
cooling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30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0364A (zh
Inventor
高城邦彦
座光寺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80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0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0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0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6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 F21V29/65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the gas flowing in a closed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6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 F21V29/6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fans
    • F21V29/67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fans the fans being used for int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21V29/76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parallel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comb-like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8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the elements having apertures, ducts or channels, e.g. heat radiation ho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13Plural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4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multiple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效地冷却光源部的照明装置及投影仪。光源装置具备:光源部;受热部,受到在光源部产生的热;以及散热部,使从受热部传导而来的热散热,其中,散热部具有:多个板状体,沿着由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规定的平面延伸,并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各自交叉的第三方向上分别相对地配置;连接部,位于多个板状体中第二方向侧,并与受热部连接;开口部,位于散热部中第二方向的反方向侧的与连接部对应的位置;以及屏蔽部,位于散热部中第二方向的反方向侧的、开口部的周围。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本申请是优先权日为2015年12月29、申请日为2016年12月23日、申请号为2016112165095、发明名称为“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投影仪”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相关申请的引证
2015年12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257670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现今,已知一种投影仪,其具备: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对从该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形成对应图像信息的图像;以及投射光学装置,在屏幕等被投射面上放大投射所形成的图像。作为用于这样的投影仪的光源装置,已知一种下述的光源装置,其合成蓝色波长区域的激光及由该激光激发的荧光物质产生的红色波长区域到绿色波长区域的光,从而射出白色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光源装置具备壳体部、以及保持于该壳体部的两个光源部和一个荧光体单元。其中,光源部具有1个以上的固体光源,荧光体单元接收来自光源部的光,生成并射出白色光。
在这样的光源装置中,在每个光源部的后方侧设置有散热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8485号公报
然而,固体光源由于点亮时产生热,而高温状态持续则寿命缩短,因此需要适当的冷却。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光源装置中,对于配置于具有1个以上的固体光源的光源部的后方侧(光出射侧的相反侧)的散热器,若向该散热器的后方侧的面送出冷却气体,则仅部分的冷却气体会在光源部中流通,其它冷却气体未在光源部流通就穿过翅片间而排出。为此,存在光源部的冷却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部分,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冷却光源部的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射出光的光源部;受到在所述光源部产生的热的受热部;以及使从所述受热部传导而来的热散热的散热部,其中,所述散热部具有:多个板状体,沿着由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规定的平面延伸,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各自交叉的第三方向上分别相对地配置;连接部,位于所述多个板状体中所述第二方向一侧,并与所述受热部连接;开口部,位于所述散热部中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侧的与所述连接部对应的位置;以及屏蔽(遮蔽)部,位于所述散热部中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侧的、所述开口部的周围。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这样的光源部,能够例示具有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固体光源的构成、具有超高压水银灯等光源灯的构成。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在沿着第二方向向散热部输送冷却气体的情况下,该冷却气体被屏蔽部屏蔽而从开口部导入散热部内。该冷却气体沿第二方向在多个板状体之间输送,而该开口部位于对应于与受热部连接的连接部的位置。为此,沿第二方向在多个板状体间输送的冷却气体以最短距离输送至从受热部被传导热而成为高温的连接部。由此,通过输送该冷却气体,能够高效地冷却连接部。因此,通过屏蔽部能够将冷却气体导向开口部,由此,能够可靠且有效地向连接部输送冷却气体,因此,能够高效地冷却受热部,进而冷却光源部。另外,由于这样地冷却光源部,因此,能够实现光源部、进而光源装置的长寿命化。
在上述第一方面中,优选地,经由所述开口部输送至所述散热部的内部的冷却气体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多个板状体之间输送。
根据这样的构成,如上所述,经由开口部输送至散热部的内部的冷却气体沿着第二方向输送,从而能够可靠地将该冷却气体输送到连接部。因此,能够可靠且高效地冷却受热部及光源部。
在上述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屏蔽部位于所述散热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侧的面上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部位和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侧的部位中的至少任一部位上。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延长经由开口部导入散热部内并冷却了连接部的冷却气体通过各板状体之间而向第一方向以及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输送的流路。因此,能够高效地冷却从连接部被传导有热的多个板状体。
在上述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为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以下。
在此,在开口部的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从受热部被传导热的连接部的第一方向的尺寸的情况下,易于产生未输送至该连接部的冷却气体,使连接部的冷却效率降低。
相对于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可靠地将从开口部导入的冷却气体的大概全部输送到连接部。因此,能够增多向连接部输送的冷却气体的流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受热部及光源部的冷却效率。
在上述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散热部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而言所述第一方向侧及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侧中的至少任一侧上具有将输送而来的冷却气体排出至外部的排出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经由开口部导入的冷却气体输送到连接部后,通过多个板状体之间,向连接部的第一方向侧或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侧输送而从排出部排出。由此,能够使冷却了连接部后的冷却气体无滞留地向第一方向侧和第一方向侧的反方向侧中的至少一侧输送。因此,能够可靠地向各板状体之间输送冷却气体,从而能够提高这些板状体的冷却效率,进而提高受热部及光源部的冷却效率。此外,通过无滞留地输送冷却气体,从而能够提高该冷却气体的流速。因此,在这一点上,也能够提高经由连接部传导的热的冷却效率,进而能够提高受热部及光源部的冷却效率。
在上述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排出部在所述散热部中位于与所述连接部所位于的面相同的面。
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在管道与排出部连接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包括光源装置和该管道的照明装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增大。
在上述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排出部分别位于所述散热部中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面及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侧的端面。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向各板状体的沿着第一方向的整面输送冷却气体。因此,能够提高各板状体的冷却效率,进而提高受热部及光源部的冷却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光源装置;管道,向所述散热部输送的冷却气体及冷却所述散热部后的冷却气体中至少任一方在所述管道的内部输送;风扇,设置于所述管道,用于向所述散热部输送冷却气体;以及多个光学部件,作用于从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能够实现与上述第一方面涉及的光源装置同样的效果。并且,通过风扇,能够向散热部可靠地输送冷却气体。
在上述第二方面中,优选地,具备两个所述光源装置以及合成从两个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的光合成部件。
根据这样的构成,从两个光源装置射出并分别通过光合成部件合成的光从照明装置射出。由此,与采用一个光源装置的照明装置相比,能够增加射出的光量。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涉及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照明装置;对从所述照明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以及投射经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的投射光学装置。
根据上述第三方面,由于能够实现和上述第二方面的照明装置同样的效果,因此,能够构成可稳定地投射图像的投影仪。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均匀照明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3是从光出射侧观察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光出射侧的相反侧观察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从光出射侧的相反侧观察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及光源冷却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从光出射侧观察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及光源冷却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向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散热部及管道输送的冷却气体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散热部及管道的变形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所具备的照明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所具有的光源装置及光源冷却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及光源冷却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投影仪、34(34B、34G、34G)…光调制装置、36…投射光学装置、4、4A…照明装置、5(5A、5B)…光源装置、51…光源部、511…基板、513…平行化透镜、514…支承部件、514A…面、52…受热部、52A…面、53…散热部、54…主体部、541…板状体、54A、54B、54C、54D…端面、54A1…连接部、54A2、54C1、54D1…排出部、54B1…开口部、54B2…屏蔽部、61…远焦(无焦)光学系统(光学部件)、62…均质光学系统(光学部件)、63…第一相位差元件(光学部件)、64…光分离装置(光学部件)、65…第二相位差元件(光学部件)、66…第一聚光元件(光学部件)、67…扩散装置(光学部件)、68…第二聚光元件(光学部件)、69…波长转换装置(光学部件)、71、73…管道、72…风扇、L1、L2…尺寸、PM…光合成部件、+X…方向(第三方向)、+Y…方向(第一方向)、+Z…方向(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投影仪的简要构成]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1的构成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1是一种投射型显示装置,其对由后述的均匀照明装置31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形成对应图像信息的图像,并将该图像放大投射到屏幕等被投射面PS上。如图1所示,该投影仪1具备构成外部包装的外装壳体2以及容纳于该外装壳体2内的图像投射装置3。此外,虽省略了图示,但投影仪1除冷却发热体的冷却装置之外,还具备控制投影仪1的控制装置以及向电子部件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
这样的投影仪1的特征之一在于具有能够高效地冷却后述的光源部51的光源装置5及照明装置4。
[图像投射装置的构成]
图像投射装置3形成并投射上述图像。该图像投射装置3具备均匀照明装置31、色分离装置32、平行化透镜33、光调制装置34、色合成装置35及投射光学装置36。
其中,均匀照明装置31射出对光调制装置34均匀照明的白色的照明光WL。此外,将在后面详细叙述均匀照明装置31的构成。
色分离装置32将从均匀照明装置31入射的照明光WL分离成红、绿及蓝的色光LR、LG、LB。该色分离装置32具备二向色镜321、322、反射镜323、324、325和中继透镜326、327、以及将这些容纳于内部的光学部件用壳体328。
二向色镜321从上述照明光WL分离蓝色光LB及其它的色光(绿色光LG及红色光LR)。分离出的蓝色光LB通过反射镜323反射,并被导至平行化透镜33(33B)。
二向色镜322从分离出的上述其它的色光分离绿色光LG及红色光LR。分离出的绿色光LG被导至平行化透镜33(33G)。并且,分离出的红色光LR经由中继透镜326、反射镜324、中继透镜327及反射镜325而被导至平行化透镜33(33R)。
需要注意的是,平行化透镜33(将红、绿及蓝的各色光用的平行化透镜分别设为33R、33G、33B)使入射的光平行。
光调制装置34(将红、绿及蓝的各色光用的光调制装置分别设为34R、34G、34B)分别对入射的上述色光LR、LG、LB进行调制,形成对应图像信息的各色光LR、LG、LB的图像光。这些光调制装置34各自例如构成为具备调制入射的光的液晶面板、以及配置在该液晶面板的入射侧及出射侧的一对偏光板。
在色合成装置35合成从各光调制装置34R、34G、34B入射的各色光LR、LG、LB的图像光。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的色合成装置35由十字分色棱镜构成。
投射光学装置36将在色合成装置35中合成的图像光放大投射于上述被投射面PS。作为这样的投射光学装置36,例如能够采用由镜筒以及配置在该镜筒内的多个透镜构成的组透镜。
[均匀照明装置的构成]
图2是示出均匀照明装置31的构成的示意图。
如前所述,均匀照明装置31向色分离装置32射出白色的照明光WL。如图2所示,该均匀照明装置31具有照明装置4及均匀化装置8,照明装置4具有光源装置5、照明光生成装置6以及后述的光源冷却装置7(参照图5及图6)。
[光源装置的构成]
光源装置5具有射出激发光的光源部51。
光源部51具有基板511、为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并排列在该基板511上的多个固体光源512及对应各固体光源512而分别设置的平行化透镜513,向照明光生成装置6射出为蓝色光的激发光。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固体光源512是射出峰值波长为440nm的激发光的LD,但也可以采用射出峰值波长为446nm的激发光的LD,还可以混合分别射出峰值波长为440nm及446nm的激发光的LD。从这些固体光源512射出的激发光由平行化透镜513平行化,并入射到照明光生成装置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各固体光源512射出的激发光是S偏振光。
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图示,但光源装置5具备连接于基板511的受热部52和连接于该受热部52的散热部53。关于此,在后文详细叙述。
[照明光生成装置的构成]
照明光生成装置6从入射自光源装置5的激发光生成作为白色光的照明光WL,并向均匀化装置8射出该照明光WL。该照明光生成装置6具备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的远焦光学系统(afocal optical system)61、均质光学系统(homogenizer optical system)62、第一相位差元件63、光分离装置64、第二相位差元件65、第一聚光元件66、扩散装置67、第二聚光元件68及波长转换装置6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源装置5的光源部51、远焦光学系统61、均质光学系统62、第一相位差元件63、第二相位差元件65、第一聚光元件66及扩散装置67配置在照明光轴Ax1上。并且,第二聚光元件68及波长转换装置69配置在与该照明光轴Ax1交叉的照明光轴Ax2上。此外,光分离装置64配置在照明光轴Ax1和照明光轴Ax2的交叉部分。
远焦光学系统61调整从光源部51入射的激发光的光束直径。该远焦光学系统61具备透镜611、612。通过该远焦光学系统61的激发光入射到均质光学系统62。
均质光学系统62与后述的各聚光元件66、68协作,使扩散装置67及波长转换装置69各自的被照明区域中的激发光的照度分布均匀化。该均质光学系统62具备多个小透镜分别在与光轴交叉的面内排列成矩阵状的一对多透镜阵列621、622。从该均质光学系统62射出的激发光入射到第一相位差元件63。
第一相位差元件63是1/2波长板。该第一相位差元件63将入射的为S偏振光的激发光的一部分转换为P偏振光而射出混合有S偏振光和P偏振光的激发光。该激发光入射到光分离装置64。
光分离装置64是棱镜型的PBS(Polarizing Beam Splitter:偏振光束分光器),分别形成为大致三角柱状的棱镜641、642在对应于斜边的界面相贴合,由此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该界面相对于照明光轴Ax1及照明光轴Ax2各自倾斜约45°。并且,光分离装置64中在位于第一相位差元件63侧(即光源部51侧)的棱镜641的界面形成有偏光分离层643。
偏光分离(polarization separation)层643具有波长选择性的偏光分离特性。具体而言,偏光分离层643具有使包含在激发光中的S偏振光及P偏振光中一方反射并使另一方透过而分离这些偏振光的特性。并且,偏光分离层643具有不管偏振状态如何均使在波长转换装置69产生的荧光(包含绿色光及红色光的光)透过的特性。
通过这样的光分离装置64,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相位差元件63入射的激发光中,P偏振光沿着照明光轴Ax1透过至第二相位差元件65侧,S偏振光沿着照明光轴Ax2向第二聚光元件68侧反射。
第二相位差元件65是1/4波长板,将从光分离装置64入射的激发光(直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将从第一聚光元件66入射的激发光(圆偏振光)转换为直线偏振光。
第一聚光元件66是使透过第二相位差元件65的激发光聚光(集束)于扩散装置67的光学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三个透镜构成。然而,构成第一聚光元件66的透镜的个数不限于3个。
扩散装置67以与在波长转换装置69生成及射出的荧光同样的扩散角,使入射的激发光扩散反射。虽省略了图示,但该扩散装置67具有使入射光朗伯反射的反射板、以及使该反射板旋转并冷却的旋转装置。
通过这样的扩散装置67扩散反射的激发光经由第一聚光元件66再次入射到第二相位差元件65。在被该扩散装置67反射时,入射到扩散装置67的圆偏振光成为逆向的圆偏振光,在透过第二相位差元件65的过程中,转换为偏振方向相对于从光分离装置64入射的P偏振光的激发光旋转90°的S偏振光的激发光。然后,该激发光由上述偏光分离层643反射,沿着照明光轴Ax2作为蓝色光入射到均匀化装置8。即,通过扩散装置67扩散反射的激发光通过光分离装置64而沿照明光轴Ax2方向射出。
如上所述,第二聚光元件68及波长转换装置69配置在照明光轴Ax2上。
从第一相位差元件63经由偏光分离层643入射到第二聚光元件68的S偏振光的激发光会聚于波长转换装置69。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聚光元件68与上述第一聚光元件66同样地,作为具有三个透镜的透镜组而构成,但不限定透镜的个数。
波长转换装置69将入射的激发光转换为荧光。该波长转换装置69具备波长转换元件691及旋转装置695。
其中,旋转装置695由使波长转换元件691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电机等构成。
波长转换元件691具有基板692、在该基板692上位于激发光的入射侧的面的荧光体层693及反射层694。
基板692从激发光的入射侧观察大致形成为圆形。该基板692能够由金属、陶瓷等构成。
荧光体层693是包含被入射的激发光激发而射出荧光(例如在500nm~700nm的波长区域具有峰值波长的荧光)的荧光体的波长转换层。
在该荧光体层693产生的荧光的一部分向第二聚光元件68侧射出,另一部分向反射层694侧射出。
反射层694配置在荧光体层693和基板692之间,使从该荧光体层693入射的荧光向第二聚光元件68侧反射。
这样的从波长转换元件691射出的荧光是非偏振光。该荧光经由第二聚光元件68入射到光分离装置64的偏光分离层643,并沿着照明光轴Ax2透过偏光分离层643而入射到均匀化装置8。
这样,从光源装置5(光源部51)射出并入射到光分离装置64的激发光中,P偏振光透过第二相位差元件65而通过上述扩散装置67扩散反射后,再次透过第二相位差元件65而转换为S偏振光,并通过光分离装置64反射到均匀化装置8侧。
另一方面,从光源装置5射出并入射到光分离装置64的激发光中,S偏振光通过波长转换装置69波长转换为荧光后,透过光分离装置64而向均匀化装置8侧射出。
即,作为激发光的一部分的蓝色光和荧光(包含绿色光及红色光的光)在光分离装置64合成,并作为白色的照明光WL入射到均匀化装置8。为此,光分离装置64也可以称作光合成装置。
[均匀化装置的构成]
均匀化装置8除使与入射至作为均匀照明装置31的被照明区域的各光调制装置34(34R、34G、34B)的光的光轴交叉的面内的照度均匀化之外,还具有使偏振方向一致的功能。该均匀化装置8具备分别配置在照明光轴Ax2上的第一透镜阵列81、第二透镜阵列82、偏光转换元件83及重叠透镜84。
第一透镜阵列81具有第一透镜811在与照明光轴Ax2交叉的面内排列为矩阵状的构成,其将入射的照明光WL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
第二透镜阵列82具有对应于第一透镜811的第二透镜821在与照明光轴Ax2交叉的面内排列为矩阵状的构成。该第二透镜阵列82与重叠透镜84一起使被各第一透镜811分割的多个部分光束重叠于各光调制装置34。
偏光转换元件83配置在第二透镜阵列82和重叠透镜84之间,其使上述多个部分光束的偏振方向一致。由偏振方向经该偏光转换元件83而变为一致的多个部分光束形成的照明光WL经由重叠透镜84而入射到上述色分离装置32。
[光源装置的构成]
图3是示出从光出射侧观察到的光源装置5的立体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图3中,除省略了构成散热部53的盖部件55的图示之外,考虑到便于观察,仅对平行化透镜513及容纳部5141的一部分标注了符号。
如图3所示,光源装置5具备上述光源部51、连接于该光源部51的支承部件514的受热部52、和连接于该受热部52的散热部53。
[光源部的构成]
光源部51除分别具有上述基板511、固体光源512及平行化透镜513之外,还具有支承它们的支承部件514。
支承部件514大致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具有多个为大致圆筒状的孔部的容纳部5141,固体光源512(在图3中省略图示)及平行化透镜513分别各一个地容纳于容纳部5141。这些容纳部5141在支承部件514中的、与上述照明光轴Ax1交叉的矩形状的面514A上沿着该面514A的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排列,由此,容纳于各容纳部5141的固体光源512及平行化透镜513在与照明光轴Ax1交叉的平面内排列为矩阵状。
并且,在支承部件514中,在与来自固体光源512的激发光的出射方向相反的方向一侧配置有上述基板511。
这样的支承部件514通过具有导热性的金属形成。为此,支承部件514除具有稳定地支承基板511、固体光源512及平行化透镜513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使通过与它们接触而传导的热散热并将该热传导到受热部52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光源部51射出的激发光的前进方向作为+Z方向,将分别与该+Z方向交叉的两个方向作为+X方向及+Y方向。这些+X方向及+Y方向中,将沿着上述面514A的长边方向的一方向作为+X方向,将沿着该面514A的短边方向的一方向作为+Y方向。更详细叙述的话,以面514A的长边方向为左右方向,短边方向为上下方向来观察该面514A时,将从左往右的方向作为+X方向,将从下往上的方向作为+Y方向。此外,在面514A具有矩形之外的形状的情况、或任意排列固体光源512、平行化透镜513的情况下,将分别与+Z方向交叉、且相互交叉的两方向中的一方作为+X方向、另一方作为+Y方向即可。
另外,将+Z方向的相反方向作为-Z方向。-X方向及-Y方向也同样。
此外,+Y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方向,+Z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方向,+X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方向。
[受热部的构成]
受热部52是通过具有导热性的材料(例如金属)形成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平板状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514相比,+X方向及+Y方向的尺寸形成得更大。该支承部件514的-Z方向侧的面(与面514A相反一侧的面)以支承部件514的长边方向与受热部52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方式与该受热部52的+Z方向侧的面52A的大致中央能导热地连接。由此,在光源部51产生的热经由支承部件514传导到受热部52。
[散热部的构成]
图4是示出从光出射侧的相反侧观察到的光源装置5的立体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图4中,省略了关于构成散热部53的盖部件55的图示。
散热部53以能导热的方式连接于受热部52,将自该受热部52传导而来的热向通过后述的风扇72的驱动而输送的冷却气体散热,由此,冷却受热部52,进而冷却光源部51。
如图3及图4所示,该散热部53具有主体部54、以及将该主体部54连接于后述的光源冷却装置7的管道71的盖部件55(参照图5及图6)。
[主体部的构成]
主体部54是所谓的散热器(heat sink),其中,沿着由+Y方向及+Z方向所规定的YZ平面的多个板状体541沿+X方向相对配置。
如图4所示,该主体部54在-Z方向侧的端面54B(连接多个板状体541的-Z方向侧的端部而成的端面54B)具有开口部54B1及屏蔽部54B2。
开口部54B1是板状体541间的间隙露出的部分,是将从-Z方向侧送来的冷却气体导入主体部54内的部分。该开口部54B1从端面54B的+X方向侧的端部一直形成到-X方向侧的端部,以便向所有的板状体541输送冷却气体。从-Z方向侧观察,这样的开口部54B1位于与受热部52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Y方向的端面54B的大致中央。详述的话,在从-Z方向侧观察散热部53的情况下,开口部54B1定位成该开口部54B1的中心位置与受热部52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
屏蔽部54B2在端面54B上位于开口部54B1的周围,屏蔽从-Z方向侧沿着+Z方向输送的冷却气体的一部分,使该冷却气体经由上述开口部54B1导入主体部54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屏蔽部54B2是端面54B中开口部54B1以外的部分,其位于在+Y方向侧及-Y方向侧夹着位于端面54B的大致中央的开口部54B1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从-Z方向侧观察散热部53(主体部54)的情况下,开口部54B1的中心位置从主体部54的中心位置向+Y方向侧或-Y方向侧偏离时,各屏蔽部54B2的+Y方向的尺寸也根据该开口部54B1的中心位置而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的屏蔽部54B2通过在端面54B安装平板状部件而形成。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使各板状体541的-Z方向侧的端部分别向同方向(例如+X方向)折弯而形成。
并且,如图3及图4所示,主体部54在+Z方向侧的端面54A(连接多个板状体541的+Z方向侧的端部而成的端面54A)具有连接部54A1及排出部54A2。
连接部54A1是以能导热的方式与上述受热部52的-Z方向侧的端面连接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54A1位于端面54A的+Y方向的大致中央。该连接部54A1的+Y方向的尺寸与受热部52的+Y方向的尺寸大致一致。这样的连接部54A1与屏蔽部54B2同样地既可以通过安装平板状部件而构成,也可以通过折弯各板状体541而构成,还可以是没有进行任何附加及加工的部位。
排出部54A2在端面54A中位于连接部54A1以外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夹着连接部54A1的方式设有两处。这些排出部54A2是沿着+Y方向的板状体541之间的间隙露出于外部的部分,换言之,是排出经由开口部54B1导入主体部54内而输送到连接部54A1的冷却气体的部位。这些排出部54A2与后述的管道71的导入口相对配置,经由排出部54A2而排出的冷却气体经由该导入口导入管道71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各板状体541间的间隙在主体部54的+Y方向侧的端面54C及-Y方向侧的端面54D露出,但这些端面54C、54D被后述的盖部件55覆盖而封闭。然而,不限于此,端面54C、54D也可以通过安装平板状部件或将板状体541折弯等而封闭。
[盖部件的构成]
图5及图6是示出光源装置5和光源冷却装置7的立体图。其中,图5是从该光源装置5的光出射侧的相反侧(-Z方向侧)观察光源装置5及光源冷却装置7的立体图,图6是从该光出射侧(+Z方向侧)观察光源装置5及光源冷却装置7的立体图。
如图5及图6所示,盖部件55从-Z方向侧覆盖与光源部51及受热部52连接的主体部54,并安装于构成光源冷却装置7的管道71。
如图5所示,该盖部件55在对应开口部54B1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551,该开口部551具有和该开口部54B1同样的形状及尺寸。此外,盖部件55中-Z方向侧的面55B上的开口部551以外的部分构成为屏蔽冷却气体,以防冷却气体从开口部551以外的部分流入盖部件55内。通过这样的方式,该开口部551以外的部分也能够称作盖部件55中的屏蔽部。
在盖部件55的+X方向及-X方向的端面的+Z方向侧的位置形成有凹部552,在该凹部552内嵌入上述受热部52。为此,除传导到受热部52的热的一部分直接传导到盖部件55散热之外,由于该盖部件55与主体部54连接,从而传导到该主体部54的热的一部分也通过盖部件55散热。
并且,盖部件55在+Z方向侧的端面且夹着光源部51及受热部52的位置具有与管道71的第一管道部711连接的连接部553、以及与第二管道部712连接的连接部554。虽省略了图示,但在这些连接部553、554上的对应上述排出部54A2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部,由此,从排出部54A2排出的冷却气体经由该开口部排出到散热部53的外部。
[光源冷却装置的构成]
如上所述,光源冷却装置7与光源装置5的散热部53连接,将冷却气体输送到该散热部53,从而冷却该散热部53,进而冷却受热部52及光源部51。如图5及图6所示,该光源冷却装置7具有管道71及风扇72。
管道71具备分别沿+Z方向延伸的第一管道部711和第二管道部712、以及连接这些第一管道部711和第二管道部712并使在该第一管道部711和第二管道部712内输送的冷却气体合流的合流部713,由此,从-X方向侧观察形成为横向的大致U字状。而且,在第一管道部711和第二管道部712之间的空间SP配置容纳照明光生成装置6的壳体(省略图示)、或者色分离装置32的光学部件用壳体328的一部分。
第一管道部711中的与合流部713相反一侧的端部(-Z方向侧的端部)作为连接上述连接部553的连接部7111而构成,第二管道部712中的与合流部713相反一侧的端部(-Z方向侧的端部)作为连接上述连接部554的连接部7121而构成。
在图5及图6中虽省略了图示,但在这些连接部7111、7121上形成有导入口7112、7122,导入口7112、7122将经由排出部54A2及上述开口部从散热部53排出的冷却气体导入各管道部711、712内(参照图7)。
合流部713使在各第一管道部711和第二管道部712内输送的冷却气体合流而排出至管道71外。在该合流部713的+Z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排出该冷却气体的排气口7131,在该排气口7131内配置有风扇72。
风扇72吸引经由管道71而导入到散热部53内的冷却气体,使其从排气口7131排出。
[通过风扇的驱动而形成的冷却气体的流动]
图7是示出驱动风扇72时向散热部53及管道71输送的冷却气体的流动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图7中,省略了盖部件55的图示。
如图7所示,当驱动风扇72时,散热部53外的冷却气体F经由开口部551、54B1导入该散热部53内、即主体部54内。该冷却气体F通过板状体541间的间隙,向+Z方向前进,到达相对于该开口部54B1位于+Z方向并与受热部52连接的连接部54A1。
在此,开口部54B1的+Y方向的尺寸L1为与受热部52连接的连接部54A1的+Y方向的尺寸L2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尺寸L1小于该尺寸L2。进而,设定开口部54B1的位置,以使在从-Z方向侧观察散热部53(主体部54)的情况下,开口部54B1的+Y方向的端缘位于连接部54A1的+Y方向侧的端缘的-Y方向侧,并且开口部54B1的-Y方向的端缘位于连接部54A1的-Y方向侧的端缘的+Y方向侧。
为此,导入散热部53内的冷却气体F向对应受热部52的连接部54A1的部位S输送,有效地冷却连接部54A1,进而冷却受热部52及光源部51。
然后,输送到部位S的冷却气体F被风扇72进一步吸引,一部分冷却气体F1向+Y方向在板状体541间输送,其它的冷却气体F2向-Y方向在板状体541间输送。此时,传导到板状体541的热向冷却气体F1、F2传导,由此,冷却该板状体541,进而冷却主体部54。
而且,通过板状体541间向+Y方向侧在主体部54内输送的冷却气体F1经由排出部54A2及连接部553导入第一管道部711内。而且,同样地通过板状体541间向-Y方向侧在主体部54内输送的冷却气体F2经由排出部54A2及连接部554导入第二管道部712内。
导入这些管道部711、712内的冷却气体F1、F2分别向+Z方向在管道部711、712内输送而到达合流部713,经由该合流部713的排气口7131通过风扇72而排出。
这样,光源装置5被冷却。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1,具有以下效果。
在散热部53的主体部54的-Z方向侧的端面54B上,屏蔽向该端面54B输送的冷却气体而使冷却气体仅经由开口部54B1导入主体部54内的屏蔽部54B2位于该开口部54B1的周围。并且,从-Z方向侧观察,开口部54B1位于与被传导受热部52的热的连接部54A1对应的位置。由此,能够使经由光源装置5的开口部551、54B1导入散热部53(主体部54)内的冷却气体以最短距离输送至高温的连接部54A1。因此,能高效地冷却该连接部54A1,并高效地冷却受热部52,进而高效地冷却光源部51。
如上所述,经由开口部551、54B1输送到散热部53(主体部54)的内部的冷却气体沿着+Z方向在多个板状体541之间输送。由此,如上所述,能够将该冷却气体可靠地输送到相对于开口部551位于+Z方向侧的连接部54A1。因此,能高效地冷却连接部54A1,进而能可靠且高效地冷却受热部52及光源部51。
在主体部54的-Z方向侧的端面54B,屏蔽部54B2以夹着开口部54B1的方式位于+Y方向侧及-Y方向侧。由此,能够使经由开口部54B1导入的冷却气体沿着板状体541之间向+Y方向及-Y方向输送的流路延长。因此,能够高效地冷却从连接部54A1被传导热的多个板状体541。
在此,在开口部54B1的+Y方向的尺寸大于从受热部52被传导热的连接部54A1的+Y方向的尺寸的情况下,易于产生未输送到该连接部54A1的冷却气体,降低连接部54A1的冷却效率。相对于此,开口部54B1的+Y方向的尺寸L1小于与受热部52的+Y方向的尺寸大致一致的连接部54A1的+Y方向的尺寸L2。由此,能够可靠地将从开口部54B1导入的冷却气体的大致全部输送到连接部54A1。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部54A1、进而提高受热部52及光源部51的冷却效率。
构成散热部53的主体部54在相对于连接部54A1而言+Y方向侧及-Y方向侧具有将输送到连接部54A1的冷却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出部54A2。由此,能够使冷却连接部54A1后的冷却气体无滞留地向+Y方向侧及-Y方向侧输送。因此,能够沿着板状体541可靠地输送冷却气体,从而能够提高这些板状体541的冷却效率,进而提高受热部52及光源部51的冷却效率。并且,由于像这样地使冷却气体无滞留地流通输送并排出,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气体的流速,在这一点上,也能够提高经由连接部54A1传导的热的冷却效率,进而提高受热部52及光源部51的冷却效率。
排出部54A2在散热部53的主体部54中位于与连接部54A1相同的端面54A。由此,能够抑制具备光源装置5和具有连接于该光源装置5的排出部54A2的管道71的光源冷却装置7的照明装置4在+Y方向上的尺寸变大。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
在上述光源装置5及光源冷却装置7中,散热部53的主体部54在+Z方向侧的端面54A的+Y方向侧及-Y方向侧具有排出部54A2,该散热部53通过盖部件55的+Z方向侧的端面中位于+Y方向侧及-Y方向侧的连接部553、554而与第一管道部711及第二管道部712连接。然而,不限于此,散热部53和管道71的连接位置也可以是其它位置。
图8是示出散热部53及管道71的变形的示意图。
例如,来自散热部53的冷却气体的排出方向也可以不是+Z方向,而是如图8所示为+Y方向及-Y方向。这种情况下,将主体部54的端面54A中设定有排出部54A2的部位封闭,而开放上述端面54C、54D,在该端面54C、54D设定排出冷却气体的排出部54C1、54D1。同样地,在覆盖主体部54的盖部件55中,也在对应该排出部54C1、54D1的位置设定与和管道71连接的连接部553、554同样的连接部555、556。
另一方面,在该第一管道部711的-Z方向侧的端部附近且-Y方向侧的部位设定管道71的第一管道部711所具有的连接部7111,在该第二管道部712的-Z方向侧的端部附近且+Y方向侧的部位设置第二管道部712所具有的连接部7121。
然后,以这些连接部7111、7121和所述排出部54C1、54D1相对的方式将散热部53连接于管道71,当驱动风扇72时,与上述同样地,导入散热部53的主体部54内的冷却气体F通过板状体541之间的间隙而向+Z方向前进,到达连接部54A1的上述部位S。
然后,一部分冷却气体F1向+Y方向在板状体541之间输送,经由设置于主体部54的+Y方向侧的端面54C的排出部54C1及连接部555、7111而流入第一管道部711内。并且,其它的冷却气体F2向-Y方向在板状体541之间输送,经由设置于主体部54的-Y方向侧的端面54D的排出部54D1及连接部556、7121而流入第二管道部712内。导入这些管道部711、712内的冷却气体F1、F2与上述同样地向+Z方向分别在管道部711、712内输送,经由合流部713的排气口7131而通过风扇72排出。
根据具有这样的光源装置5及光源冷却装置7的照明装置4,除能够实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向板状体541的沿着+Y方向的整个面输送冷却气体。因此,能够提高各板状体541的冷却效率,进而提高受热部52及光源部51的冷却效率。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具有和上述投影仪1同样的构成,但在设置有两个光源装置5、且这两个光源装置5连接于一个管道这一点上与上述投影仪1不同。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说明过的部分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仪所具备的照明装置4A的局部的示意图。另外,图10是示出该照明装置4A所具有的光源装置5A、5B及光源冷却装置7A的立体图。进而,图11是示出从图10所示的状态卸下盖部件55后的光源装置5A、5B及光源冷却装置7A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仪除代替照明装置4而具有照明装置4A之外,具有和上述投影仪1同样的构成及功能。
并且,如图9所示,照明装置4A具备两个光源装置5(5A、5B)及光合成部件PM,进而,如图10及图11所示,除代替光源冷却装置7而具备光源冷却装置7A之外,具有和上述照明装置4同样的构成及功能。
[光源冷却装置的构成]
如图10及图11所示,光源冷却装置7A除代替管道71而具有管道73之外,具有与上述光源冷却装置7同样的构成。
管道73与上述管道71同样地,具有分别沿着+Z方向延伸的第一管道部731和第二管道部732、以及在+Z方向侧连接该第一管道部731和第二管道部732而使在这些第一管道部731和第二管道部732内输送的冷却气体合流并排出的合流部713。
如图9及图10所示,第一管道部731及第二管道部732的-Z方向侧的端部与上述第一管道部711及第二管道部712同样地,作为与光源装置5A的连接部553、554连接的连接部7311、7321而构成。
并且,在第一管道部731及第二管道部732各自的+X方向侧的端面的-Z方向侧的部位,与光源装置5B的连接部553、554连接的连接部7313、7323设置成从该端面向+X方向突出。
如图10所示,在这些连接部7311、7321的、与光源装置5A的排出部54A2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导入口7312、7322,在连接部7313、7323的、与光源装置5B的排出部54A2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导入口7314、7324。
安装在这样的管道73上的光源装置5A、5B配置成激发光的出射方向彼此交叉。而且,如图9所示,上述光合成部件PM配置成与光源装置5A、5B各自相对。这些光源装置5A、5B中的一方配置在上述照明光轴Ax1上。
该光合成部件PM使从光源装置5A、5B中的一光源装置沿着照明光轴Ax1射出的激发光透过,而使从另一光源装置射出的激发光沿着照明光轴Ax1反射,从而合成这些激发光。经由这样的光合成部件PM的激发光入射到上述远焦光学系统61。
[冷却气体的流动]
在图10及图11所示的上述光源冷却装置7A中,当驱动位于合流部713内的风扇72时,冷却气体经由光源装置5A、5B的开口部551、54B1流入散热部53内。如上所述,该冷却气体在主体部54的板状体541之间输送而到达与受热部52连接的连接部54A1的部位S后,一部分冷却气体向+Y方向侧输送,其它冷却气体向-Y方向侧输送。
在光源装置5A中向+Y方向侧输送的冷却气体经由排出部54A2及连接部553、7311流入第一管道部731内,向-Y方向侧输送的冷却气体经由排出部54A2及连接部554、7321流入第二管道部732内。
在光源装置5B中向+Y方向侧输送的冷却气体经由排出部54A2及连接部553、7313流入第一管道部731内,向-Y方向侧输送的冷却气体经由排出部54A2及连接部554、7323流入第二管道部732内。
流入这些第一管道部731和第二管道部732内的冷却气体在合流部713合流,通过风扇72而从排气口7131排出至外部。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仪,除了能够达到与上述投影仪1相同的效果外,还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光源装置5A配置成从光源部51射出的激发光向+Z方向前进,光源装置5B配置成从光源部51射出的激发光向-X方向前进。而且,光源装置5A所具有的板状体541沿着YZ平面,光源装置5B所具有的板状体541沿着XY平面。即,即便各光源装置5A、5B的板状体541向+Y方向或-Y方向延伸,也不会干涉各光源装置5A、5B。
由此,能够以各光源装置5A、5B的板状体541不相互干涉的方式将这些光源装置5A、5B靠近配置。因此,能够抑制因设置两个光源装置5A、5B而导致的照明装置4A的大型化。
照明装置4A具有上述光源装置5A、5B、以及合成从这些光源装置5A、5B射出的光的光合成部件PM。由此,能够将从这些光源装置5A、5B射出的光作为一个光束加以利用,与具有一个光源装置5的照明装置4相比,能够增加射出的光量。因此,能够形成及投射亮度更高的图像。
[实施方式的变形]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能够达成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均包含于本发明之内。
散热部53构成为具有作为散热器的主体部54和覆盖该主体部54并使主体部54安装于管道71、73的盖部件55。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果主体部54能直接安装于管道71、73等的话,则也可以没有盖部件55。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以排出部54A2和管道71、73的连接部7111、7121、7311、7313、7321、7323相对的方式连接散热部53(主体部54)时,封闭该主体部54的端面54C、54D即可。
从-Z方向侧观察散热部53的情况下,设为开口部54B1位于端面54B的+Y方向的大致中央,屏蔽部54B2在+Y方向侧及-Y方向侧配置成夹着开口部54B1。并且,开口部551对应开口部54B1而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开口部54B1、551的位置可以是主体部54及盖部件55的-Z方向侧的面内的任意位置,屏蔽部54B2的位置如果是位于开口部54B1的周围的话,也可以是任意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周围表示的是与开口部54B1的端缘连接的位置,未必要包围开口部54B1。并且,如上所述,在屏蔽部54B2相对于开口部54B1位于+Y方向侧及-Y方向侧的情况下,各屏蔽部54B2的+Y方向的尺寸既可以各自不同,也可以相同。
开口部54B1的+Y方向的尺寸L1设为小于受热部52及连接部54A1的+Y方向的尺寸L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经由开口部54B1导入主体部54内的冷却气体如果能够输送到连接部54A1(尤其是部位S)的话,则上述尺寸L1既可以与上述尺寸L2相同,也可以大于该尺寸L2。并且,在风扇对散热部53(主体部54)喷出冷却气体的情况等下,对该散热部53输送冷却气体的方向相对于+Z方向向+Y方向侧或-Y方向侧、或者向+X方向侧或-X方向侧倾斜时,也可以在该冷却气体的输送方向上使开口部54B1的位置相对于连接部54A1错开。
导入主体部54内向连接部54A1输送的冷却气体设为经由相对于该连接部54A1位于+Y方向侧及-Y方向侧的排出部54A2或排出部54C1、54D1排出到主体部54的外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排出部54A2、54C1、54D1中仅一个设置在主体部54。这种情况下,开口部54B1也可以构成为在端面54B中位于与该一个排出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侧。进而,在管道连接于端面54B的情况下,排出部也可以位于端面54B。即,排出部可以在主体部54中的任意位置。
连接于光源装置5的管道71、73如上所述设为形成为横向的大致U字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对应上述排出部54A2的位置、个数适当变更。另外,也可以代替上述光源冷却装置7、7A的管道71、73及风扇72而采用、或追加地采用连接于开口部551、54B1并引导冷却气体的管道以及向该管道内送出冷却气体的风扇。另外,也可以不设置管道71、73本身,而是在投影仪1的外装壳体2的内表面与容纳照明光生成装置6的壳体(省略图示)的外表面、或光学部件用壳体328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却光源装置5的冷却气体的流路。
投影仪1设为具备分别具有液晶面板的三个光调制装置34(34R、34G、34B)。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使用了2个以下或者4个以上的光调制装置的投影仪。
另外,光调制装置34使用了光束入射面和光束出射面不同的透过型液晶面板,但也可以使用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相同的反射型液晶面板。并且,如果是能调制入射光束而形成对应图像信息的图像的光调制装置的话,则也可以使用采用了微镜的器件、例如利用了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器件)等的器件等液晶以外的光调制装置。
进而,构成图像投射装置3的各光学部件的配置也不限于上述图1及图2所示的配置,可以是其它配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5具备具有为LD的固体光源512的光源部5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采用具有LED等其它固体光源的光源部,也可以采用具有光源灯的光源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照明装置4、4A的光学部件,举出了远焦光学系统61、均质光学系统62、第一相位差元件63、光分离装置64、第二相位差元件65、第一聚光元件66、扩散装置67、第二聚光元件68及波长转换装置69。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可以对应具有光源装置5的照明装置的用途适当变更光学部件的功能及构成。
进而,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光源装置5及照明装置4、4A适用于投影仪1的例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涉及的光源装置也可以用在照明器具及汽车等的前照灯等上。

Claims (8)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射出光的光源;
照明光生成装置,该照明光生成装置具有将入射的第一波长的光转换为与所述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的波长转换元件,并由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生成照明光;
容纳所述照明光生成装置的壳体;
与所述光源连接并受到在所述光源产生的热的受热部;
与所述受热部连接并将从所述受热部传导而来的热散热的散热部;以及
与所述散热部连接并且供冷却所述散热部后的冷却气体流通的管道,
所述散热部具有:
多个板状体,沿着由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规定的平面延伸,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分别相对地配置;
第一屏蔽部,位于所述多个板状体中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的位置;
第二屏蔽部,位于所述多个板状体中所述第二方向的反方向的位置且位于所述多个板状体中相对于所述第一屏蔽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的位置;
第一排出部,位于所述多个板状体中所述第二方向的位置;以及
第二排出部,位于所述多个板状体中所述第二方向的位置且位于所述多个板状体中相对于所述第一排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的位置,
所述管道具有与所述第一排出部连接的第一管道以及与所述第二排出部连接的第二管道,
容纳包括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所述照明光生成装置的所述壳体配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生成装置具备:
扩散装置,使入射的光扩散反射;以及
光分离装置,将入射的光分离为朝向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光和朝向所述扩散装置的光,
容纳包括所述扩散装置及所述光分离装置的照明光生成装置的所述壳体配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具备覆盖所述多个板状体的一部分并与所述管道连接的盖部件,
所述盖部件构成所述管道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屏蔽部对应的位置,
所述第二排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屏蔽部对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具有使在所述第一管道中流通的所述冷却气体与在所述第二管道中流通的所述冷却气体合流的合流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具备经由所述管道而使所述冷却气体在所述散热部中流通的风扇,
所述风扇是对在所述合流部合流的所述冷却气体进行排气的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具备第一光源装置和第二光源装置,
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具有:沿着第一射出方向射出光的所述光源即第一光源、所述受热部以及所述散热部,
所述第二光源装置具有:沿着与所述第一射出方向交叉的第二射出方向射出光的所述光源即第二光源、所述受热部以及所述散热部,
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所具有的所述散热部的所述第一排出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装置所具有的所述散热部的所述第一排出部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光源装置所具有的所述散热部的所述第二排出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源装置所具有的所述散热部的所述第二排出部连接。
8.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对从所述照明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以及
透射经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的投射光学装置。
CN202010773053.2A 2015-12-29 2016-12-23 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Active CN1118803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7670A JP6701732B2 (ja) 2015-12-29 2015-12-29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5-257670 2015-12-29
CN201611216509.5A CN106980222A (zh) 2015-12-29 2016-12-23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16509.5A Division CN106980222A (zh) 2015-12-29 2016-12-23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0364A CN111880364A (zh) 2020-11-03
CN111880364B true CN111880364B (zh) 2022-04-19

Family

ID=5908625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4000.2A Active CN111880365B (zh) 2015-12-29 2016-12-23 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CN201611216509.5A Pending CN106980222A (zh) 2015-12-29 2016-12-23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CN202010773053.2A Active CN111880364B (zh) 2015-12-29 2016-12-23 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4000.2A Active CN111880365B (zh) 2015-12-29 2016-12-23 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CN201611216509.5A Pending CN106980222A (zh) 2015-12-29 2016-12-23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17303B2 (zh)
JP (1) JP6701732B2 (zh)
CN (3) CN1118803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88381B2 (ja) 2017-04-06 2021-06-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9128465A (ja) * 2018-01-25 2019-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WO2019150698A1 (ja) * 2018-02-02 2019-08-08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及び照明装置
JP7216558B2 (ja) * 2019-01-30 2023-02-0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JP2022146685A (ja) * 2021-03-22 2022-10-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07753U (en) * 1999-03-02 2000-10-01 West Victory Ind Co Ltd Improvement of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for CPU
CN101661212A (zh) * 2008-08-29 2010-03-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机架构
CN102279510A (zh) * 2010-06-14 2011-12-1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投影机
CN102540678A (zh) * 2010-12-14 2012-07-0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JP2012203350A (ja) * 2011-03-28 2012-10-22 Casio Comput Co Ltd 冷却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8752B2 (ja) * 1996-10-04 2004-1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US6837608B2 (en) * 2001-11-23 2005-01-04 Benq Corporation Heat-sinking apparatus for light pipe
JP4100012B2 (ja) * 2002-03-13 2008-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EP1583362B1 (en) * 2004-03-29 2010-07-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jector comprising a compact light source cooling system.
JP4874041B2 (ja) * 2005-09-28 2012-02-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1025557A (zh) * 2006-02-24 2007-08-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JP4172503B2 (ja) * 2006-06-15 2008-10-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175392B2 (ja) * 2006-06-15 2008-1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863835B2 (ja) * 2006-10-19 2012-01-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08122472A (ja) * 2006-11-08 2008-05-29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8181776A (ja) * 2007-01-25 2008-08-07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WO2009008166A1 (ja) * 2007-07-12 2009-01-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画像表示装置
CN101101439B (zh) * 2007-07-25 2010-10-1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散热处理导风装置
CN101408302A (zh) * 2007-10-11 2009-04-15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具良好散热性能的光源模组
KR101266874B1 (ko) * 2008-05-20 2013-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투사장치
CN201527532U (zh) * 2008-10-30 2010-07-14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的光源散热模块
JP2011133789A (ja) * 2009-12-25 2011-07-07 Casio Computer Co Ltd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EP2384108B1 (en) * 2010-04-27 2014-01-15 Giga-Byte Technology Co., Ltd. Dust-disposal heat-dissipation device with double cooling fans
JP5429079B2 (ja) * 2010-06-30 2014-02-2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5835067B2 (ja) * 2011-07-04 2015-12-24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プロジェクタ
EP2664958B1 (en) * 2012-05-18 2015-10-28 Ricoh Company, Ltd.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CN202709991U (zh) * 2012-07-10 2013-01-30 万向钱潮(上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绝对式多圈转动角度的检测装置
JP6236891B2 (ja) 2013-06-07 2017-11-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413362B2 (ja) * 2013-06-21 2018-10-31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光源装置を用いた光学エンジン
CN104516178B (zh) * 2013-09-29 2016-08-1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机模块
EP3141951B1 (en) * 2014-04-08 2018-10-17 Sony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15052791A (ja) * 2014-10-15 2015-03-1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07753U (en) * 1999-03-02 2000-10-01 West Victory Ind Co Ltd Improvement of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for CPU
CN101661212A (zh) * 2008-08-29 2010-03-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机架构
CN102279510A (zh) * 2010-06-14 2011-12-1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投影机
CN102540678A (zh) * 2010-12-14 2012-07-0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JP2012203350A (ja) * 2011-03-28 2012-10-22 Casio Comput Co Ltd 冷却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01732B2 (ja) 2020-05-27
CN111880364A (zh) 2020-11-03
CN111880365B (zh) 2022-02-25
US9817303B2 (en) 2017-11-14
US20170184949A1 (en) 2017-06-29
CN111880365A (zh) 2020-11-03
CN106980222A (zh) 2017-07-25
JP2017120348A (ja) 2017-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0364B (zh) 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CN114384748B (zh) 投射装置
US20150029466A1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CN108541297B (zh) 光转换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8375869B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JP2019074695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US10845685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210401984U (zh) 投影仪
JP7107351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813118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7151213A (ja) 光学装置、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8124443A (ja)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4384749B (zh) 投射装置
CN114384744B (zh) 投射装置
JP7552950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0134897A (ja) 冷却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US20240255750A1 (en) Phosphor unit,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15616843A (zh) 光源装置、投影仪以及冷却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