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6855B - 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6855B
CN111876855B CN202010557094.8A CN202010557094A CN111876855B CN 111876855 B CN111876855 B CN 111876855B CN 202010557094 A CN202010557094 A CN 202010557094A CN 111876855 B CN111876855 B CN 1118768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compensation
raw materials
color mixing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70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76855A (zh
Inventor
陈顺明
姚雪强
仓伟
何明星
吴发意
张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zhou Weida Group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zhou Weida Group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zhou Weida Group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zhou Weida Group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70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68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6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6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76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6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1/00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e.g. for continuous process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及其工艺,设备包括承载箱、设置于所述承载箱上方且绕所述承载箱旋转的抓棉组件和设置于所述承载箱一侧的混色装置,所述抓棉组件连通所述混色装置,还包括补偿组件,疏散组件;工艺包括上棉工序,抓棉工序,补棉工序,打散工序,抬升工序以及混色工序。通过设置补偿组件实现对抓棉组件吸取原料时甩出的棉原料进行收集并集中补偿至原料区靠近支撑柱侧的区域,同时有效实现了气流纺色纺前混色的上棉工序、抓棉工序、补棉工序、打散工序、抬升工序及混色工序的自动化,大大提升了混色原料的吸取和混合效率,且混合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流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气流纺人造棉是一种丝质的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所构成,而纤维素是构成植物主要组成部分的有机化合物。此种纤维呈齿圆形。正是由于它是一种纤维素纤维,故许多性能都与其他纤维例如棉和亚麻纤维的性能相同。
专利号为CN201510147271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纺织样品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色纺纱快速打样对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先将各色原料按比例称取总量为250克的打样量;2)人工手扯混合打样的原料,确保各色混合均匀;3)在梳棉机上通过上棉箱罗拉预开松,达到进一步的各色原料混合及开松作用;4)梳理成条;5)并条;6)气流纺成纱。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抓包机混色抓棉工作中,气流纺牛仔棉甩出导致原料配比出现差异,以及抓棉装置的两端进棉吸力一定而布面面积不同,导致靠近抓棉装置转轴侧的原料被吸取成空腔,进而导致抓棉工作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通过设置补偿组件对原料区靠近支撑柱的区域集中补棉,以及设置疏散组件对原料区的原料进行疏散,从而解决了在抓包机混色抓棉工作中,气流纺牛仔棉甩出导致原料配比出现差异,以及抓棉装置的两端进棉吸力一定而布面面积不同,导致靠近抓棉装置转轴侧的原料被吸取成空腔,进而导致抓棉工作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包括:承载箱、设置于所述承载箱上方且绕所述承载箱旋转的抓棉组件和设置于所述承载箱一侧的混色装置,所述抓棉组件连通所述混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补偿组件,所述补偿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箱内部且绕该承载箱旋转的补偿单元和配合所述补偿单元为其收集棉花的集棉单元;
疏散组件,所述疏散组件包括与所述集棉单元传动连接且位于所述集棉单元侧方设置的转动件和配合所述转动件设置且相对所述转动件转动的打散件;
所述承载箱包括箱体,水平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底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中心的支撑柱以及多个沿所述支撑柱径向辐射设置的竖板,所述底板相对所述支撑柱可升降设置,所述竖板将所述箱体分隔出原料区和补偿区。
作为改进,所述原料区和补偿区相互间隔交错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原料区一侧的竖板上设置有补偿门,另一侧的竖板上开设有通过槽,所述补偿门铰接于所述竖板上。
作为改进,所述补偿单元包括:
承托盘,所述承托盘旋转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且其穿设于所述通过槽,所述承托盘设置为沿所述支撑柱径向辐射发散的骨架结构;
刮板,所述刮板铰接于所述承托盘的骨架结构上。
作为改进,所述刮板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该刮板旋转的第一驱动单元。
作为改进,所述集棉单元包括设置为锥形螺杆结构,所述集棉单元沿所述支撑柱径向设置,所述集棉单元由所述抓棉组件传动旋转。
作为改进,所述打散件设置为辊筒状,所述打散件的辊筒外侧壁上沿其圆周均布设置有若干的齿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工艺,本发明有效实现了气流纺色纺前混色的上棉工序、抓棉工序、补棉工序、打散工序、抬升工序及混色工序的自动化,且补棉工序对原料区靠近支撑柱侧的区域集中补充原料,大大提升了混色原料的吸取和混合效率,且混合更加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棉工序,人工将不同颜色的原棉料分别填充至承载箱中的各个原料区内;
步骤二,抓棉工序,抓棉组件罩设于所述承载箱上方,且其绕所述承载箱沿同一回转方向回转,所述抓棉组件依次从各个所述原料区内吸取原料;
步骤三,补棉工序,抓棉组件经过原料区吸取原料后,一部分原料从抓棉组件被甩出掉落至补偿区,补偿组件中的集棉单元将原料收集至补偿单元,补偿单元旋转将原料送入原料区;
步骤四,打散工序,疏散组件由集棉单元联动运动,疏散组件中的打散件既绕承载箱中的支撑柱旋转,又自身发生自转,打散所述原料区顶部的原料;
步骤五,抬升工序,承载箱内的底板可升降设置,所述抓棉组件旋转一周,即联动所述底板匀速上升一定的距离;
步骤六,混色工序,所述抓棉组件将吸取的原料送入混色装置进行混合调色。
作为改进,步骤三中,补偿单元设置于原料区靠近所述支撑柱侧。
作为改进,所述打散件设置若干的齿牙用于勾起位于所述打散件下方的原料并疏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补偿组件实现对抓棉组件吸取原料时甩出的棉原料进行收集并集中补偿至原料区靠近支撑柱侧的区域,同时有效实现了气流纺色纺前混色的上棉工序、抓棉工序、补棉工序、打散工序、抬升工序及混色工序的自动化,大大提升了混色原料的吸取和混合效率,且混合更加均匀;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疏散组件对刚完成抓棉工作的原料区表面进行抚顺,进而保证下一个抓棉工作时,与之前抓棉工作的环境一致,抓棉组件抓取棉的量一定,进一步提高抓棉工作的均匀性;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抓棉组件联动传动集棉单元运动,实现抓棉组件在周转工作时,同步驱动集棉单元自动转动,两个工作的联系紧密,同步性高;另一方面减少额外动力输出,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均匀抓棉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气流纺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抓棉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抓棉组件与补偿组件配合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D向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6中E向局部示意图;
图8为补偿组件工作示意图之一;
图9为补偿组件工作示意图之二;
图10为补偿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抓棉工作俯视示意图;
图12为吸风抓棉不均匀现象示意图;
图13为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包括:
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包括:承载箱1、设置于所述承载箱1上方且绕所述承载箱1旋转的抓棉组件2和设置于所述承载箱1一侧的混色装置5,所述抓棉组件2连通所述混色装置5,还包括:
补偿组件3,所述补偿组件3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箱1内部且绕该承载箱1旋转的补偿单元31和配合所述补偿单元31为其收集棉花的集棉单元32;
疏散组件4,所述疏散组件4包括与所述集棉单元32传动连接且位于所述集棉单元32侧方设置的转动件41和配合所述转动件41设置且相对所述转动件41转动的打散件42;
所述承载箱1包括箱体11,水平设置于所述箱体11内的底板12,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12中心的支撑柱13以及多个沿所述支撑柱13径向辐射设置的竖板14,所述底板12相对所述支撑柱13可升降设置,所述竖板14将所述箱体11分隔出原料区111和补偿区112。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2和12所示,抓棉组件2绕支撑柱13旋转抓料时,由于抓棉组件2按一定的角速度运转,其靠近支撑柱13的一端吸附棉原料的体积与靠近承载箱1圆周的一端吸附棉原料的体积相同,但原料区111为扇形区,靠近支撑柱13的面积小,棉原料被吸走确定的体积后,棉原料下降的深度远大于靠近承载箱1圆周的一端的棉原料下降的深度,补偿组件3用于将原料区111近支撑柱13一端的棉原料作补偿,解决了棉原料深度不一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区111和补偿区112相互间隔交错设置。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区111一侧的竖板14上设置有补偿门141,另一侧的竖板14上开设有通过槽142,所述补偿门141铰接于所述竖板14上。
需要说明的是,原料区111的区域面积应大于或等于补偿区112的区域面积,补偿区112的区域通过实际测算足够覆盖抓棉组件2所甩出的原料。
值得说明的是,补偿门141与竖板14之间通过弹性连接回复,补偿门141优先设置为向上翻转,一是有利于将原料区111内的原料抬升,二是补偿门141底部形成的空间用于补偿单元31进入。
如图6至图10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补偿单元31包括:
承托盘311,所述承托盘311旋转套设于所述支撑柱13上,且其穿设于所述通过槽142,所述承托盘311设置为沿所述支撑柱13径向辐射发散的骨架结构;
刮板312,所述刮板312铰接于所述承托盘311的骨架结构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槽142设置为略大于承托盘311厚度,且通过槽142的缝隙足够小,棉原料无法自由通过槽142的槽口。
还需要说明的是,承托盘311距离所述抓棉组件2的吸风口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抓棉组件2的吸风距离,即底板12运动至承托盘311时停止运动后,底板12上留存的原料能够被抓棉组件2完全吸取。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312靠近所述支撑柱1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该刮板312旋转的第一驱动单元313。
具体而言,第一驱动单元313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3上的驱动电机3131、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3上的齿条组3132以及设置于所述刮板312的铰接轴上的第一齿轮3133,所述驱动电机3131驱动所述抓棉组件2旋转且同步驱动所述承托盘311旋转,所述齿条组3132包括驱动所述第一齿轮3133逆时针旋转的第一齿条31321和驱动所述第一齿轮3133顺时针旋转的第二齿条31322,所述第一齿条31321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补偿区112内,所述第二齿条31322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原料区111内。
需要说明的是,补偿单元31的水平高度高于原料区111的原料上表面,补偿单元31将补偿的原料送入原料区111的原料上方,同时补偿单元31顺利经过通过槽142离开原料区111;此外,补偿单元31送入原料区111的棉原料是松散的,因此打散件42不需将补偿的原料作二次打散工作。
如图4、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集棉单元32包括设置为锥形螺杆结构,所述集棉单元32沿所述支撑柱13径向设置,所述集棉单元32由所述抓棉组件2传动旋转。
具体而言,所述集棉单元32设置锥形结构,其坐落于所述补偿区112内,所述集棉单元32靠近所述支撑柱13的端部约束于所述补偿区112两侧的竖板14上转动,所述集棉单元32的另一端设置第二齿轮321啮合所述抓棉组件2的半齿圈21传动。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件41设置连杆传动,包括驱动连杆411,所述驱动连杆411的端部套设于所述集棉单元32上,所述驱动连杆411上设置有第三齿轮412,该第三齿轮412与所述半齿圈21可配合设置,所述转动件41设置弹性自动复位。
此外,半齿圈21配合所述第三齿轮412的啮合齿数设定为驱动所述第三齿轮412旋转150度~180度。
进一步地,所述打散件42设置为辊筒状,所述打散件42的辊筒外侧壁上沿其圆周均布设置有若干的齿牙421。
需要说明的是,齿牙421用于将位于所述打散件42下方的原料翻动至所述打散件42的上方,且其对棉原料疏散,使得抓棉组件2每次吸取的原料松散均匀。
实施例二
如图1、2和13所示,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棉工序,人工将不同颜色的原棉料分别填充至承载箱1中的各个原料区111内;
步骤二,抓棉工序,抓棉组件2罩设于所述承载箱1上方,且其绕所述承载箱1沿同一回转方向回转,所述抓棉组件2依次从各个所述原料区111内吸取原料;
步骤三,补棉工序,抓棉组件2经过原料区111吸取原料后,一部分原料从抓棉组件2被甩出掉落至补偿区112,补偿组件3中的集棉单元32将原料收集至补偿单元31,补偿单元31旋转将原料送入原料区111;
步骤四,打散工序,疏散组件4由集棉单元32联动运动,疏散组件4中的打散件42既绕承载箱1中的支撑柱13旋转,又自身发生自转,打散所述原料区111顶部的原料;
步骤五,抬升工序,承载箱1内的底板12可升降设置,所述抓棉组件2旋转一周,即联动所述底板12匀速上升一定的距离;
步骤六,混色工序,所述抓棉组件2将吸取的原料送入混色装置5进行混合调色。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补偿单元31设置于原料区111靠近所述支撑柱13侧。
进一步地,所述打散件42设置若干的齿牙421用于勾起位于所述打散件42下方的原料并疏散。
工作过程:
如图1、2、11和12所示,首先将需要梳棉的原料均匀放置在承载箱1内,抓棉组件2对承载箱1的原料区111内原料进行抓棉工作,随着原料逐渐减少,抓棉组件2联动驱动底板12上升,保持抓棉组件2的入口与原料始终相接触;
抓棉组件2在转动的过程中,一部分原料会从抓棉组件2落入补偿区112,抓棉组件2可配合驱动集棉单元32旋转,集棉单元32将落入至补偿区112的原料集中传输至补偿单元31,补偿单元31相对支撑柱13旋转,将收集的原料送入原料区111靠近支撑柱13侧的区域,该区域因抓棉组件2吸取扫过的面积重叠,容易产生原料凹陷腔,补偿的原料用于填补该凹陷腔,最后抓棉组件2将棉原料送入混色装置5均匀混色。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包括:承载箱(1)、设置于所述承载箱(1)上方且绕所述承载箱(1)旋转的抓棉组件(2)和设置于所述承载箱(1)一侧的混色装置(5),所述抓棉组件(2)连通所述混色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补偿组件(3),所述补偿组件(3)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箱(1)内部且绕该承载箱(1)旋转的补偿单元(31)和配合所述补偿单元(31)为其收集棉花的集棉单元(32);
疏散组件(4),所述疏散组件(4)包括与所述集棉单元(32)传动连接且位于所述集棉单元(32)侧方设置的转动件(41)和配合所述转动件(41)设置且相对所述转动件(41)转动的打散件(42);
所述承载箱(1)包括箱体(11),水平设置于所述箱体(11)内的底板(12),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12)中心的支撑柱(13)以及多个沿所述支撑柱(13)径向辐射设置的竖板(14),所述底板(12)相对所述支撑柱(13)可升降设置,所述竖板(14)将所述箱体(11)分隔出原料区(111)和补偿区(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区(111)和补偿区(112)相互间隔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区(111)一侧的竖板(14)上设置有补偿门(141),另一侧的竖板(14)上开设有通过槽(142),所述补偿门(141)铰接于所述竖板(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31)包括:
承托盘(311),所述承托盘(311)旋转套设于所述支撑柱(13)上,且其穿设于所述通过槽(142),所述承托盘(311)设置为沿所述支撑柱(13)径向辐射发散的骨架结构;
刮板(312),所述刮板(312)铰接于所述承托盘(311)的骨架结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12)靠近所述支撑柱(1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该刮板(312)旋转的第一驱动单元(3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棉单元(32)设置为锥形螺杆结构,所述集棉单元(32)沿所述支撑柱(13)径向设置,所述集棉单元(32)由所述抓棉组件(2)传动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件(42)设置为辊筒状,所述打散件(42)的辊筒外侧壁上沿其圆周均布设置有若干的齿牙(42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用于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棉工序,人工将不同颜色的原料分别填充至承载箱(1)中的各个原料区(111)内;
步骤二,抓棉工序,抓棉组件(2)罩设于所述承载箱(1)上方,且其绕所述承载箱(1)沿同一回转方向回转,所述抓棉组件(2)依次从各个所述原料区(111)内吸取原料;
步骤三,补棉工序,抓棉组件(2)经过原料区(111)吸取原料后,一部分原料从抓棉组件(2)被甩出掉落至补偿区(112),补偿组件(3)中的集棉单元(32)将原料收集至补偿单元(31),补偿单元(31)旋转将原料送入原料区(111);
步骤四,打散工序,疏散组件(4)由集棉单元(32)联动运动,疏散组件(4)中的打散件(42)既绕承载箱(1)中的支撑柱(13)旋转,又自身发生自转,打散所述原料区(111)顶部的原料;
步骤五,抬升工序,承载箱(1)内的底板(12)可升降设置,所述抓棉组件(2)旋转一周,即联动所述底板(12)匀速上升一定的距离;
步骤六,混色工序,所述抓棉组件(2)将吸取的原料送入混色装置(5)进行混合调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补偿单元(31)设置于原料区(111)靠近所述支撑柱(13)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件(42)设置若干齿牙(421)用于勾起位于所述打散件(42)下方的原料并疏散。
CN202010557094.8A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Active CN111876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7094.8A CN111876855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7094.8A CN111876855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6855A CN111876855A (zh) 2020-11-03
CN111876855B true CN111876855B (zh) 2021-04-27

Family

ID=73157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7094.8A Active CN111876855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68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7821B (zh) * 2021-02-23 2022-03-15 佛山市三水湘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混棉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32085C3 (de) * 1978-07-21 1981-08-13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4050 Mönchengladba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stellen von Fasermischungen
DE4214658B4 (de) * 1991-08-16 2005-05-12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Öffnervorrichtung zum Abtragen von Faserflocken ab Faserballen
DE4422574A1 (de) * 1993-09-24 1995-03-30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btragen von Faserflocken von Textilfaserballen, z. B. Baumwolle, Chemiefasern o. dgl.
DE10230603B4 (de) * 2002-07-08 2017-06-14 Trützschler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ereivorbereitungsmaschine, z.B. Reiniger, Öffner, Karde o. dgl., zur Reinigung von Fasergut
WO2006086911A1 (de) * 2005-02-21 2006-08-2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lockenspeisung und flockenspeicher.
DE102005013076A1 (de) * 2005-03-18 2006-10-05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Abtragen des Fasergutes von Textifaserballen aus Spinngut, z. B. Baumwolle, Chemiefasern und dgl.
CN204434795U (zh) * 2014-12-05 2015-07-01 张家港柏硕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圆盘抓棉机
CH712410A1 (de) * 2016-04-29 2017-10-31 Rieter Ag Maschf Ballenöffner.
CN106567166B (zh) * 2016-11-15 2018-06-05 江苏普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纺制精梳落棉纱的方法
CN206970756U (zh) * 2017-06-28 2018-02-06 南通咏春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圆盘式抓棉机
CN109234853A (zh) * 2018-12-06 2019-01-18 滁州霞客环保色纺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自动抓棉装置及其方法
CN110055629B (zh) * 2019-04-29 2020-09-29 东阳市俊华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一种抓棉打手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6855A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6855B (zh) 一种气流纺色纺前混色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CN210407065U (zh) 一种虾片饲料加工用原料混合机
CN110894627A (zh) 一种高效地服装生产用棉絮原料加工开松机
CN114369000B (zh) 环保型腐殖酸氨生产装置
JP2021092005A (ja) 自動化梳綿装置
CN114990756B (zh) 用于服饰加工的纺织纱线导向梳理与上色装置
CN215241733U (zh) 一种粉料等比例混合装置
CN112695417B (zh) 一种梳棉机分梳装置
CN218232671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防堵塞混棉机
CN212152495U (zh) 一种棉纱纺织梳理设备
CN210684022U (zh) 气流纺牛仔棉色纺前混色抓棉装置
CN216260200U (zh) 一种有阻燃胶涂层的化纤布生产用涂料配置装置
CN212741614U (zh) 一种混棉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造的色度均匀的纺丝
CN209082050U (zh) 一种具有多个开松辊的纺织用环保开棉机
CN112138998A (zh) 一种医用修复面膜生产用搅拌过滤装置
CN217288236U (zh) 一种纺织物用大仓混料机构装置
CN208901859U (zh) 一种复合肥生产用具有筛选功能的烘干装置
CN216129711U (zh) 一种无纺布用混棉机
CN220977248U (zh) 一种棉花清花装置
CN215404710U (zh) 一种棉纱生产用可防止棉絮飞花逸散的多仓混棉机
CN220162892U (zh) 一种环保型的丙纶长丝制备原料混合装置
CN109967369A (zh) 一种色选机进料用梳理机
CN215150739U (zh) 一种用于pp板原料颗粒的共混装置
CN219430205U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均匀混棉设备
CN109621816A (zh) 一种抗菌拉链生产用抗菌材料与拉链基材混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