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3985A -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3985A
CN111873985A CN201910454983.9A CN201910454983A CN111873985A CN 111873985 A CN111873985 A CN 111873985A CN 201910454983 A CN201910454983 A CN 201910454983A CN 111873985 A CN111873985 A CN 111873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ire
control
model
fron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49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73985B (zh
Inventor
赵彬
李何为
于微波
李响
劳红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4549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3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3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3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73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3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02Control of vehicle driving st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2050/0001Details of the control system
    • B60W2050/0019Control system elements or transfer functions
    • B60W2050/0028Mathematical models, e.g. for simulation
    • B60W2050/0031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vehi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本发明利用分布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即十四自由度车辆操纵模型、UniTire轮胎模型、电机控制模型以及驾驶员模型设计了车辆状态与参数在线估计系统、质心侧偏角观察器、稳定性判断系统、集成协调底盘控制模型、模型预测控制、考虑约束的多步中心矫正内点优化算法;通过分析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得到参考状态轨迹、参考期望控制变量的离线优化系统。本发明将主动前轮转向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两种控制方法结合起来,通过优化车辆底盘控制结构、合理设计集成底盘控制算法和优化调度电机的力矩分配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使用的汽车大多为燃油型汽车,随着资源的减少和环境问题的加剧,新能源汽车最终将取代燃油汽车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电动汽车以其零排放、低污染、高效率等优势,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现如今,主要的量产车型根据动力总成分为电机前置前驱、电机后置后驱、双电机前后轴独立驱动,但是,无论是前轮主动转向还是后轮主动转向都只能提供一个控制输入:前轮修正转向角或者后轮转向角。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是汽车侧向动力学中的两个重要变量。为了提高车辆动力学性能,需要同时控制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而概念阶段的动力总成是由四轮电机分布驱动的,它使得车辆可以通过分配各个轮胎纵向力的比例提供直接横摆力矩,这种分布驱动电动汽车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电动汽车最终驱动形式。本发明所针对的具有主动转向的四轮分布驱动电动汽车是典型的过驱动系统,如何提高车辆的操控性成为了集成底盘控制的一个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具有主动前轮转向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提供了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车辆底盘控制结构、合理设计集成底盘控制算法和优化调度电机的力矩分配实现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解决了现有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为确定影响车辆侧向稳定性的相关状态量,以车身运动平面的四轮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为基础,对车辆转向、加速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将主动前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作为控制输入,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视为状态变量,分析前轮主动转向和横摆力矩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步骤二、针对所研究的四轮驱动电动汽车集成底盘控制,利用相关的动力学模型,包括十四自由度车辆模型、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和驾驶员模型,以上述模型为基础进行模型验证;
步骤三、建立集成底盘控制模型;
步骤四、建立模型预测控制;
步骤五、为获得车辆的稳定性区域,通过经典的相平面分析法来驱动车辆稳定性控制区域,通过不同初始β及质心侧偏角、γ即横摆角速度的初始条件激励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从而获得车辆的稳定区域,再通过相平面中稳定区域规律的研究从而设计车辆稳定性判据,以该判据为基础,通过集成底盘控制策略,自上而下统一平衡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步骤六、为构建车辆状态及参数估计系统,利用基于信息融合的车身纵向速度观测器和基于复合轮胎模型的质心侧偏角观测器,对质心侧偏角观测来说,基于动力学方法的观测难点是轮胎侧向力的观测,通过复合轮胎模型建立轮胎侧向力的估计,通过动力学方法直接观测车身侧偏角;
步骤七、为获得期望状态的反馈,根据四轮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建立了参考状态轨迹;选择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用于参考期望值作为模型预测指标J的反馈;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用于车身的稳定性控制;
步骤八、为验证集成底盘控制方法控制效果,建立了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实时动态仿真平台,通过高/低附路面蛇形绕桩实验、加速实验、双移线实验和路面分离实验,依此对集成底盘控制方法控制效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方法如下:
车辆在二自由度模型下,轮胎纵向力所提供的横摆力矩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21
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Fxi为各个车轮纵向力,δf为主动前轮转向角,△δf为主动前轮转向的增益,△δf的可控区间小于3°,这样轮胎侧向力在近似线性区间内,因此前轮主动转向△δf很小,近似为零,式(1.1)可简化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22
式中,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31
Fxi=[Fxfl Fxfr Fxrl Fxrr]T
(1.2)
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
通过式(1.2)得到的由轮胎纵向力提供的横摆力矩与前轮转角和纵向轮胎力有关,然而该项并没有考虑轮胎的弹性变形因素,假设轮胎的弹性变形恢复时间可表示为一阶惯性环节,该力矩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32
式中,τ为一阶时间常数,s为拉普拉斯算子,则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33
车辆在二自由度模型下,轮胎侧向力所提供的横摆力矩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34
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Fyi为各个车轮侧向力,δf为主动前轮转向角,△δf为主动前轮转向的增益,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根据轮胎动力学,轮胎的侧向力由轮胎侧偏刚度和轮胎侧偏角近似简化得
Fyi=kyiαyi (1.6)
式中,kyi、αi分别表示轮胎复合工况下的侧偏刚度和侧偏角,轮胎的侧偏角可由前轮转角δf、Δδf和轮心前进速度uwi和轮心侧向速度vwi表示,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35
式中,轮心的前进速度uwi和侧向速度vwi由车身CG速度和横摆角速度表示
[vwfl vwfr vwrl vwrr]T=Vy+[lfr lfr -lrr -lrr]T (1.8)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47
式中,Vx、Vy分别为车辆纵向、侧向速度,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r为横摆角速度;
由式(1.8)、(1.9)表示的轮胎侧偏角是横摆角速度的非线性函数,假设横摆角速度对轮心前进速度的影响很小,简化后的轮胎前进速度uwi可近似为车身CG的纵向速度Vx,有
[uwfl uwfr uwrl uwrr]T=Vx (1.10)
因此,将式(1.8)、(1.10)带入式(1.6),简化后的轮胎侧向力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41
采用式(1.11)表示的轮胎侧向力Fyi与前轮转角δf、△δf、车身纵向速度uwi、侧向速度vwi和侧偏刚度kyi有关,因此使用状态观测等方法通过对基本变量的观测获得轮胎的侧向力;但是该方法得到的轮胎侧向力是一种准静态轮胎力模型,无法表达轮胎侧向力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将轮胎侧向力的变化率考虑到动力学模型中,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42
轮胎侧向力的变化率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43
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项由侧偏刚度的变化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44
引起,第二项由侧偏角的变化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45
引起;根据对复合工况动力学模型分析,当无量纲轮胎力较小时,轮胎的侧偏刚度变化很小,如果考虑轮胎的松弛特性,在较短的控制周期内其变化也很小,变化率近似为零,因此忽略侧偏刚度变化率的影响,则轮胎侧向力的变化率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46
进一步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51
轮胎侧偏角αyi的变化率与前轮转角δf、纵向速度Vx、侧向速度Vy及横摆角速度的变化率r有关;车辆的前轮转角由驾驶员输入获得,假设前轮转角的变化率很小,式(1.14)第一项近似为零;车辆侧向速度与极限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通常车辆的侧向速度很小,因此侧向速度的变化率也很小;由于车辆纵向速度的变化率出现在侧偏角的分母项中,在车身纵向速度较大情况下,车辆侧偏角的变化受纵向速度的变化影响很小,因此轮胎侧向力的变化主要受车身横摆角速度的变化影响,即与横摆角加速度有关,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52
式中,kyi为采用轮胎复合工况动力学分析的侧偏刚度,αyi为车轮侧偏角,r为横摆角速度;
为了得到轮胎侧向力提供的横摆力矩的状态方程,将式(1.5)微分,并将式(1.7)、(1.8)、(1.10)、(1.15)带入,整理得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53
式中,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54
kyi=diag([kyfl kyfr kyrl kyrr])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55
上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δf和△δf为主动前轮转向角,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kyi为个车轮侧偏刚度,Vx和Vy分别为车辆纵向和侧向速度,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56
为车身的横摆角加速度,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61
式(1.17)第一项用于表示当前时刻由轮胎纵向力和侧向力产生的横摆力矩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62
第二项为对车身施加的附加横摆力矩△MZ,IZ为车辆绕Z轴的转动惯量;由于附加横摆力矩是由控制输出产生的,式(1.17)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一步预测功能横摆角加速度的表达形式;
其中,横摆角加速度可以通过主动前轮转向及车轮驱动力矩集成控制产生,写成矩阵形式,有
△Mz=(kyfl+kyfr)lf△δf+△ATi (1.18)
式中,kyi为侧偏刚度,lf为前轮半轴距,△δf为主动前轮转角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63
Ti=[Tfl Tfr Trl Trr]T
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re为横摆角速度,向量Ti为控制输出的驱动、制动力矩;
式(1.4)、(1.16)、(1.17)建立了横摆角速度与横摆力矩的关系,为了更好的控制车辆的操控性能,将车身的质心侧偏角β也作为状态变量考虑到模型中,根据车辆动力学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64
式中,ay为侧向加速度,Vx为车辆纵向速度,函数f(Δδf)为通过主动前轮转向对车辆质心侧偏角的主动控制用于对参考目标的跟踪控制,假设车身的质心侧偏角速度与轮胎侧向力呈线性关系,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65
式中,ki为车轮侧偏刚度,Δδf为主动前轮转角,mt为整车质量,Vx为车辆纵向速度。由于f(△δf)产生的侧偏角速度是由主动前轮转向产生的,与车身横摆运动相似,该项也具有一步预测功能。
所述步骤四的具体方法如下: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建立如下的性能指标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71
目标函数(1.21)中Np为预测步长,第一项Yref为系统期望的参考输出,Yk为预测模型输出,使得系统的被控输出接近参考输入,表征了偏差最小化;目标函数第二项Uk为预测控制输出,Ud为驾驶员期望的转向和力矩分布,该项用于为目标函数J提供一个二次的参考期望输出,第二项表征了控制最小化,优化目标J第三项Uk-1为前一时刻预测控制的输出,保障控制输出的动作不要过大,使得系统具有一定的柔性;正定矩阵Q、R、T是分配权矩阵函数用于反映各项性能指标在总性能指标的权重,Q、R、T可以是固定常数或时变矩阵,Q、R、T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73
R=diag(rβ rfl rfr rrl rrr)
T=diag(tβ tfl tfr trl trr) (1.22)
需要指出的目标函数J既包含了目标参考期望控制项Ud,又在Yk项中包含了车辆主动前轮转向和横摆力矩的控制输出;因此目标函数J可以在车辆稳定情况下通过调节Q、R阵分布权重使系统预测输出Uk接近期望输出Ud;同样,当车辆接近极限工况下,通过调节Q、R阵各项分布权重,使目标函数J达到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和主动转向控制上的一致;
根据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假设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步长等于预测步长,则状态空间方程在预测步长Np内的预测状态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72
式中,Xk为系统第k步预测控制状态,X0为系统的初始状态,Uk为系统的预测控制输出,Wk为系统的扰动输入;
为了减小预测控制的计算量,假设系统在预测步长内扰动输入不变,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86
离散化的状态空间方程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81
Yk=CXk (1.25)
将式(1.23)带入式(1.25)可得预测输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82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83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84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85
整理后,式(1.26)可写成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91
假设模型的期望参考输出Yd、期望的转向和力矩分布Ud在预测步长内不变,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92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93
将式(1.27)、(1.29)带入式(1.21),得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94
式中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95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96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97
展开并整理得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98
式中,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99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09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集成底盘控制在双移线,高/低附着路面,分离路面等各种极限工况下均能很好的控制车辆的滑移率,质心侧偏角等各种影响车辆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使得车辆稳定性大大提高。
2)本发明集成底盘控制由于自上而下统一的全局目标函数,因此多执行器动作的协调性得以保证。利用内点优化算法实时求解,计算时间上速度优势明显,实时性较好,车辆的操纵性更强。
3)本发明集成底盘控制建立了考虑动力学约束的底盘一体化控制策略,通过模型预测在线滚动优化实现底盘集成控制;控制策略集中控制,使得各执行器具有良好的同步性、一致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各执行器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四轮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示意图;
图2为十四自由度车辆模型示意图;
图3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示意图;
图4为驾驶员模型示意图;
图5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集成底盘控制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6a为低附着路面车辆的运行轨迹曲线图;
图6b为低附着路面车辆的横摆角速度曲线图;
图6c为低附着路面车辆的质心侧偏角曲线图;
图6d为低附着路面车辆的相平面曲线图;
图7a为高附着路面车辆的横摆角速度曲线图;
图7b为高附着路面车辆的质心侧偏角曲线图;
图7c为高附着路面车辆的相平面曲线图;
图7d为高附着路面车辆的附加前轮转角曲线图;
图7e为高附着路面车辆的侧向加速度曲线图;
图7f为高附着路面车辆的前轮转角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为确定影响车辆侧向稳定性的相关状态量,以车身运动平面的四轮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为基础,对车辆转向、加速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将主动前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作为控制输入,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视为状态变量,分析前轮主动转向和横摆力矩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步骤二、针对所研究的四轮驱动电动汽车集成底盘控制,利用相关的动力学模型,包括十四自由度车辆模型、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和驾驶员模型,以上述模型为基础进行模型验证;
步骤三、建立集成底盘控制模型;
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方法如下:
车辆在二自由度模型下,轮胎纵向力所提供的横摆力矩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11
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Fxi为各个车轮纵向力,δf为主动前轮转向角,Δδf为主动前轮转向的增益;△δf的可控区间小于3°,这样轮胎侧向力在近似线性区间内,因此前轮主动转向△δf很小,近似为零,式(1.1)可简化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15
式中,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12
Fxi=[Fxfl Fxfr Fxrl Fxrr]T
(1.2)
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
通过式(1.2)得到的由轮胎纵向力提供的横摆力矩与前轮转角和纵向轮胎力有关,然而该项并没有考虑轮胎的弹性变形因素,假设轮胎的弹性变形恢复时间可表示为一阶惯性环节,该力矩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13
式中,τ为一阶时间常数,s为拉普拉斯算子,则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14
车辆在二自由度模型下,轮胎侧向力所提供的横摆力矩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21
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Fyi为各个车轮侧向力,δf为主动前轮转向角,Δδf为主动前轮转向的增益,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根据轮胎动力学,轮胎的侧向力由轮胎侧偏刚度和轮胎侧偏角近似简化得
Fyi=kyiαyi (1.6)
式中,kyi、αi分别表示轮胎复合工况下的侧偏刚度和侧偏角,轮胎的侧偏角可由前轮转角δf、△δf和轮心前进速度uwi和轮心侧向速度vwi表示,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22
式中,轮心的前进速度uwi和侧向速度vwi由车身CG速度和横摆角速度表示
[vwfl vwfr vwrl vwrr]T=Vy+[lfr lfr -lrr -lrr]T (1.8)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23
式中,Vx、Vy分别为车辆纵向、侧向速度,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r为横摆角速度;
由式(1.8)、(1.9)表示的轮胎侧偏角是横摆角速度的非线性函数,假设横摆角速度对轮心前进速度的影响很小,简化后的轮胎前进速度uwi可近似为车身CG的纵向速度Vx,有
[uwfl uwfr uwrl uwrr]T=Vx (1.10)
因此,将式(1.8)、(1.10)带入式(1.6),简化后的轮胎侧向力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24
采用式(1.11)表示的轮胎侧向力Fyi与前轮转角δf、△δf、车身纵向速度uwi、侧向速度vwi和侧偏刚度kyi有关,因此使用状态观测等方法通过对基本变量的观测获得轮胎的侧向力;但是该方法得到的轮胎侧向力是一种准静态轮胎力模型,无法表达轮胎侧向力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将轮胎侧向力的变化率考虑到动力学模型中,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31
轮胎侧向力的变化率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32
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项由侧偏刚度的变化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33
引起,第二项由侧偏角的变化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34
引起;根据对复合工况动力学模型分析,当无量纲轮胎力较小时,轮胎的侧偏刚度变化很小,如果考虑轮胎的松弛特性,在较短的控制周期内其变化也很小,变化率近似为零,因此忽略侧偏刚度变化率的影响,则轮胎侧向力的变化率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35
进一步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36
轮胎侧偏角αyi的变化率与前轮转角δf、纵向速度Vx、侧向速度Vy及横摆角速度的变化率r有关;车辆的前轮转角由驾驶员输入获得,假设前轮转角的变化率很小,式(1.14)第一项近似为零;车辆侧向速度与极限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通常车辆的侧向速度很小,因此侧向速度的变化率也很小;由于车辆纵向速度的变化率出现在侧偏角的分母项中,在车身纵向速度较大情况下,车辆侧偏角的变化受纵向速度的变化影响很小,因此轮胎侧向力的变化主要受车身横摆角速度的变化影响,即与横摆角加速度有关,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37
式中,kyi为采用轮胎复合工况动力学分析的侧偏刚度,αyi为车轮侧偏角,r为横摆角速度;
为了得到轮胎侧向力提供的横摆力矩的状态方程,将式(1.5)微分,并将式(1.7)、(1.8)、(1.10)、(1.15)带入,整理得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41
式中,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42
kyi=diag([kyfl kyfr kyrl kyrr])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43
上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δf和△δf为主动前轮转向角,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kyi为个车轮侧偏刚度,Vx和Vy分别为车辆纵向和侧向速度,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47
为车身的横摆角加速度,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44
式(1.17)第一项用于表示当前时刻由轮胎纵向力和侧向力产生的横摆力矩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45
第二项为对车身施加的附加横摆力矩ΔMZ,IZ为车辆绕Z轴的转动惯量;由于附加横摆力矩是由控制输出产生的,式(1.17)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一步预测功能横摆角加速度的表达形式;
其中,横摆角加速度可以通过主动前轮转向及车轮驱动力矩集成控制产生,写成矩阵形式,有
ΔMz=(kyfl+kyfr)lfΔδf+△ATi (1.18)
式中,kyi为侧偏刚度,lf为前轮半轴距,△δf为主动前轮转角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46
Ti=[Tfl Tfr Trl Trr]T
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re为横摆角速度,向量Ti为控制输出的驱动、制动力矩;
式(1.4)、(1.16)、(1.17)建立了横摆角速度与横摆力矩的关系,为了更好的控制车辆的操控性能,将车身的质心侧偏角β也作为状态变量考虑到模型中,根据车辆动力学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51
式中,ay为侧向加速度,Vx为车辆纵向速度,函数f(△δf)为通过主动前轮转向对车辆质心侧偏角的主动控制用于对参考目标的跟踪控制,假设车身的质心侧偏角速度与轮胎侧向力呈线性关系,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52
式中,ki为车轮侧偏刚度,△δf为主动前轮转角,mt为整车质量,Vx为车辆纵向速度。由于f(Δδf)产生的侧偏角速度是由主动前轮转向产生的,与车身横摆运动相似,该项也具有一步预测功能。
步骤四、建立模型预测控制;
所述步骤四的具体方法如下: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建立如下的性能指标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53
目标函数(1.21)中Np为预测步长,第一项Yref为系统期望的参考输出,Yk为预测模型输出,使得系统的被控输出接近参考输入,表征了偏差最小化;目标函数第二项Uk为预测控制输出,Ud为驾驶员期望的转向和力矩分布,该项用于为目标函数J提供一个二次的参考期望输出,第二项表征了控制最小化,优化目标J第三项Uk-1为前一时刻预测控制的输出,保障控制输出的动作不要过大,使得系统具有一定的柔性;正定矩阵Q、R、T是分配权矩阵函数用于反映各项性能指标在总性能指标的权重,Q、R、T可以是固定常数或时变矩阵,Q、R、T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54
R=diag(rβ rfl rfr rrl rrr)
T=diag(tβ tfl tfr trl trr) (1.22)
需要指出的目标函数J既包含了目标参考期望控制项Ud,又在Yk项中包含了车辆主动前轮转向和横摆力矩的控制输出;因此目标函数J可以在车辆稳定情况下通过调节Q、R阵分布权重使系统预测输出Uk接近期望输出Ud;同样,当车辆接近极限工况下,通过调节Q、R阵各项分布权重,使目标函数J达到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和主动转向控制上的一致;
根据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假设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步长等于预测步长,则状态空间方程在预测步长Np内的预测状态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61
式中,Xk为系统第k步预测控制状态,X0为系统的初始状态,Uk为系统的预测控制输出,Wk为系统的扰动输入;
为了减小预测控制的计算量,假设系统在预测步长内扰动输入不变,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62
离散化的状态空间方程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63
Yk=CXk (1.25)
将式(1.23)带入式(1.25)可得预测输出为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64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71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72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73
整理后,式(1.26)可写成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74
假设模型的期望参考输出Yd、期望的转向和力矩分布Ud在预测步长内不变,有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75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76
将式(1.27)、(1.29)带入式(1.21),得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77
式中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78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79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710
展开并整理得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81
式中,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82
Figure BDA0002076323970000183
步骤五、为获得车辆的稳定性区域,通过经典的相平面分析法来驱动车辆稳定性控制区域,通过不同初始β及质心侧偏角、γ即横摆角速度的初始条件激励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从而获得车辆的稳定区域,再通过相平面中稳定区域规律的研究从而设计车辆稳定性判据,以该判据为基础,通过集成底盘控制策略,自上而下统一平衡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步骤六、为构建车辆状态及参数估计系统,利用基于信息融合的车身纵向速度观测器和基于复合轮胎模型的质心侧偏角观测器,对质心侧偏角观测来说,基于动力学方法的观测难点是轮胎侧向力的观测,通过复合轮胎模型建立轮胎侧向力的估计,通过动力学方法直接观测车身侧偏角;
步骤七、为获得期望状态的反馈,根据四轮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建立了参考状态轨迹;选择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用于参考期望值作为模型预测指标J的反馈;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用于车身的稳定性控制;
步骤八、为验证集成底盘控制方法控制效果,建立了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实时动态仿真平台,通过高/低附路面蛇形绕桩实验、加速实验、双移线实验和路面分离实验,依此对集成底盘控制方法控制效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参阅图1—图5,本发明的集成底盘综合控制框架包括:模块一,期望控制动作模块;模块二,参考模型模块;模块三,模型预测控制目标函数模块。
本发明选择车身运动和车轮运动作为动力学建模的基本运动自由度(共8个),8自由度运动模型可以有效描述车身的横摆运动、侧向运动和车轮的旋转运动,利用包含侧向和横摆运动的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作为理论分析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设计具有统一目标函数的集成底盘控制策略并对其主优化目标的动力学约束问题和二次规划问题进行优化求解。
本发明的预测控制采用滚动方式反复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得到的控制输出就是最优反馈控制律,本质上也是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只是采用了不同于传统最优控制的方法。选择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用于参考期望值作为模型预测指标J的反馈,采用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包括侧向和横摆两个自由度。由于目标函数中状态反馈是基于的质心侧偏角,本发明建立了侧向和横摆运动的状态空间方程,推出车身质心侧偏角的期望状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基于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的‘人-车’闭环双移线试验工况和高附着路面角阶跃工况)验证本发明的真实有效性:
在双移线试验工况下,对比不控制和AFS+DYC控制对车辆侧向稳定性的影响。路面附着系数为0.3,车速为70km/h,驾驶员预瞄时间1s,神经反应延时时间0.2s,试验符合Consumers Union规定的“短双移线工况”。结果如图6所示。
在上述工况下,不控制的车辆会完全失稳,无法通过此段路径;加入AFS+DYC控制的车辆,可以顺利通过此段路径。
图6a为车辆的运行轨迹。可以看出,车辆行进到第一弯道时,不控制的车辆位移更好的接近理想路径,而AFS+DYC的车辆轨迹有些滞后。对于此问题,是因为车辆在进入弯道后,AFS+DYC开始对车辆施加横摆和侧向运动控制,此时车辆的侧偏角较小,导致车辆轨迹滞后。
图6b为车辆的横摆角速度。不控制的车辆横摆角速度大于AFS+DYC控制的横摆角速度,并且不控制横摆角速度在逐渐发散,车辆最终失稳;而AFS+DYC的横摆角速度受主动控制,车辆是稳定的。
图6c、6d为质心侧偏角和相平面曲线,从图6c可以看出,AFS+DYC底盘集成控制的侧偏角一直处于受控状态,侧偏角很小,而不控制的车辆侧偏角是发散的,车辆最终失稳,可见车辆的侧偏角对车辆的侧向稳定至关重要;图6d为相平面图,AFS+DYC的相图最终收敛到原点,整个控制过程是稳定的;不加控制的相轨迹逐渐发散,车辆最终失稳。
图7是路面附着系数采用高附路面,附着系数0.85,车速120km/h时角阶跃情况下的车辆稳定性对比。此时侧向加速度达到0.84g,见图7e,表明车辆在极限工况下;图7a为横摆角速度控制曲线,角阶跃情况下两种底盘集成控制算法对车辆期望的横摆角速度跟踪都较好,当T=2-4s时,AFS+DYC控制的横摆角速度更好的跟踪了期望值;图7b、c为质心侧偏角对比曲线,在极限工况稳态时,AFS+DYC最大侧偏角为-2.47deg,而DYC控制的质心侧偏角达到-2.73deg,AFS+DYC控制时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小于DYC控制,图7f是前轮转角曲线。

Claims (3)

1.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为确定影响车辆侧向稳定性的相关状态量,以车身运动平面的四轮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为基础,对车辆转向、加速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将主动前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作为控制输入,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视为状态变量,分析前轮主动转向和横摆力矩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步骤二、针对所研究的四轮驱动电动汽车集成底盘控制,利用相关的动力学模型,包括十四自由度车辆模型、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和驾驶员模型,以上述模型为基础进行模型验证;
步骤三、建立集成底盘控制模型;
步骤四、建立模型预测控制;
步骤五、为获得车辆的稳定性区域,通过经典的相平面分析法来驱动车辆稳定性控制区域,通过不同初始β及质心侧偏角、γ即横摆角速度的初始条件激励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从而获得车辆的稳定区域,再通过相平面中稳定区域规律的研究从而设计车辆稳定性判据,以该判据为基础,通过集成底盘控制策略,自上而下统一平衡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步骤六、为构建车辆状态及参数估计系统,利用基于信息融合的车身纵向速度观测器和基于复合轮胎模型的质心侧偏角观测器,对质心侧偏角观测来说,基于动力学方法的观测难点是轮胎侧向力的观测,通过复合轮胎模型建立轮胎侧向力的估计,通过动力学方法直接观测车身侧偏角;
步骤七、为获得期望状态的反馈,根据四轮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建立了参考状态轨迹;选择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用于参考期望值作为模型预测指标J的反馈;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用于车身的稳定性控制;
步骤八、为验证集成底盘控制方法控制效果,建立了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实时动态仿真平台,通过高/低附路面蛇形绕桩实验、加速实验、双移线实验和路面分离实验,依此对集成底盘控制方法控制效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方法如下:
车辆在二自由度模型下,轮胎纵向力所提供的横摆力矩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21
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Fxi为各个车轮纵向力,δf为主动前轮转向角,△δf为主动前轮转向的增益,可控区间小于3°,这样轮胎侧向力在近似线性区间内,因此前轮主动转向△δf很小,近似为零,式(1.1)可简化为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22
式中,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23
Fxi=[Fxfl Fxfr Fxrl Fxrr]T
(1.2)
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
通过式(1.2)得到的由轮胎纵向力提供的横摆力矩与前轮转角和纵向轮胎力有关,然而该项并没有考虑轮胎的弹性变形因素,假设轮胎的弹性变形恢复时间可表示为一阶惯性环节,该力矩表示为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24
式中,τ为一阶时间常数,s为拉普拉斯算子,则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25
车辆在二自由度模型下,轮胎侧向力所提供的横摆力矩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31
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Fyi为各个车轮侧向力,δf为主动前轮转向角,Δδf为主动前轮转向的增益,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根据轮胎动力学,轮胎的侧向力由轮胎侧偏刚度和轮胎侧偏角近似简化得
Fyi=kyiαyi (1.6)
式中,kyi、αi分别表示轮胎复合工况下的侧偏刚度和侧偏角,轮胎的侧偏角可由前轮转角δf、△δf和轮心前进速度uwi和轮心侧向速度vwi表示,有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32
式中,轮心的前进速度uwi和侧向速度vwi由车身CG速度和横摆角速度表示
[vwfl vwfr vwrl vwrr]T=Vy+[lfr lfr -lrr -lrr]T (1.8)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33
式中,Vx、Vy分别为车辆纵向、侧向速度,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r为横摆角速度;
由式(1.8)、(1.9)表示的轮胎侧偏角是横摆角速度的非线性函数,假设横摆角速度对轮心前进速度的影响很小,简化后的轮胎前进速度uwi可近似为车身CG的纵向速度Vx,有
[uwfl uwfr uwrl uwrr]T=Vx (1.10)
因此,将式(1.8)、(1.10)带入式(1.6),简化后的轮胎侧向力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34
采用式(1.11)表示的轮胎侧向力Fyi与前轮转角δf、△δf、车身纵向速度uwi、侧向速度vwi和侧偏刚度kyi有关,因此使用状态观测等方法通过对基本变量的观测获得轮胎的侧向力;但是该方法得到的轮胎侧向力是一种准静态轮胎力模型,无法表达轮胎侧向力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将轮胎侧向力的变化率考虑到动力学模型中,有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41
轮胎侧向力的变化率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42
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项由侧偏刚度的变化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43
引起,第二项由侧偏角的变化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44
引起;根据对复合工况动力学模型分析,当无量纲轮胎力较小时,轮胎的侧偏刚度变化很小,如果考虑轮胎的松弛特性,在较短的控制周期内其变化也很小,变化率近似为零,因此忽略侧偏刚度变化率的影响,则轮胎侧向力的变化率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45
进一步有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46
轮胎侧偏角αyi的变化率与前轮转角δf、纵向速度Vx、侧向速度Vy及横摆角速度的变化率r有关;车辆的前轮转角由驾驶员输入获得,假设前轮转角的变化率很小,式(1.14)第一项近似为零;车辆侧向速度与极限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通常车辆的侧向速度很小,因此侧向速度的变化率也很小;由于车辆纵向速度的变化率出现在侧偏角的分母项中,在车身纵向速度较大情况下,车辆侧偏角的变化受纵向速度的变化影响很小,因此轮胎侧向力的变化主要受车身横摆角速度的变化影响,即与横摆角加速度有关,有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47
式中,kyi为采用轮胎复合工况动力学分析的侧偏刚度,αyi为车轮侧偏角,r为横摆角速度;
为了得到轮胎侧向力提供的横摆力矩的状态方程,将式(1.5)微分,并将式(1.7)、(1.8)、(1.10)、(1.15)带入,整理得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51
式中,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52
kyi=diag([kyfl kyfr kyrl kyrr])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53
上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δf和Δδf为主动前轮转向角,lf为前轮半轴矩,lr为后轮半轴矩,kyi为个车轮侧偏刚度,Vx和Vy分别为车辆纵向和侧向速度,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56
为车身的横摆角加速度,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54
式(1.17)第一项用于表示当前时刻由轮胎纵向力和侧向力产生的横摆力矩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57
第二项为对车身施加的附加横摆力矩ΔMZ,IZ为车辆绕Z轴的转动惯量;由于附加横摆力矩是由控制输出产生的,式(1.17)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一步预测功能横摆角加速度的表达形式;
其中,横摆角加速度可以通过主动前轮转向及车轮驱动力矩集成控制产生,写成矩阵形式,有
△Mz=(kyfl+kyfr)lf△δf+ΔATi (1.18)
式中,kyi为侧偏刚度,lf为前轮半轴距,Δδf为主动前轮转角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55
Ti=[Tfl Tfr Trl Trr]T
式中,twf为前轮轮距,twr为后轮轮距,re为横摆角速度,向量Ti为控制输出的驱动、制动力矩;
式(1.4)、(1.16)、(1.17)建立了横摆角速度与横摆力矩的关系,为了更好的控制车辆的操控性能,将车身的质心侧偏角β也作为状态变量考虑到模型中,根据车辆动力学有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61
式中,ay为侧向加速度,Vx为车辆纵向速度,函数f(Δδf)为通过主动前轮转向对车辆质心侧偏角的主动控制用于对参考目标的跟踪控制,假设车身的质心侧偏角速度与轮胎侧向力呈线性关系,有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62
式中,ki为车轮侧偏刚度,Δδf为主动前轮转角,mt为整车质量,Vx为车辆纵向速度。由于f(△δf)产生的侧偏角速度是由主动前轮转向产生的,与车身横摆运动相似,该项也具有一步预测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具体方法如下: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建立如下的性能指标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63
目标函数(1.21)中Np为预测步长,第一项Yref为系统期望的参考输出,Yk为预测模型输出,使得系统的被控输出接近参考输入,表征了偏差最小化;目标函数第二项Uk为预测控制输出,Ud为驾驶员期望的转向和力矩分布,该项用于为目标函数J提供一个二次的参考期望输出,第二项表征了控制最小化,优化目标J第三项Uk-1为前一时刻预测控制的输出,保障控制输出的动作不要过大,使得系统具有一定的柔性;正定矩阵Q、R、T是分配权矩阵函数用于反映各项性能指标在总性能指标的权重,Q、R、T可以是固定常数或时变矩阵,Q、R、T定义如下: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74
R=diag(rβrfl rfr rrl rrr)
T=diag(tβtfl tfr trl trr) (1.22)
需要指出的目标函数J既包含了目标参考期望控制项Ud,又在Yk项中包含了车辆主动前轮转向和横摆力矩的控制输出;因此目标函数J可以在车辆稳定情况下通过调节Q、R阵分布权重使系统预测输出Uk接近期望输出Ud;同样,当车辆接近极限工况下,通过调节Q、R阵各项分布权重,使目标函数J达到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和主动转向控制上的一致;
根据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假设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步长等于预测步长,则状态空间方程在预测步长Np内的预测状态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71
式中,Xk为系统第k步预测控制状态,X0为系统的初始状态,Uk为系统的预测控制输出,Wk为系统的扰动输入;
为了减小预测控制的计算量,假设系统在预测步长内扰动输入不变,有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72
离散化的状态空间方程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73
Yk=CXk (1.25)
将式(1.23)带入式(1.25)可得预测输出为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81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82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83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84
整理后,式(1.26)可写成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85
假设模型的期望参考输出Yd、期望的转向和力矩分布Ud在预测步长内不变,有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86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87
将式(1.27)、(1.29)带入式(1.21),得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88
式中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91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92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93
展开并整理得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94
式中,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95
Figure FDA0002076323960000096
CN201910454983.9A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873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4983.9A CN111873985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4983.9A CN111873985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3985A true CN111873985A (zh) 2020-11-03
CN111873985B CN111873985B (zh) 2021-07-20

Family

ID=73154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4983.9A Active CN111873985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3985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2410A (zh) * 2020-12-15 2021-03-30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稳定状态预测的汽车侧向稳定性提升方法
CN112659921A (zh) * 2020-12-14 2021-04-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独立驱动电动车优化控制器设计方法
CN112706756A (zh) * 2020-11-25 2021-04-27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轮毂电机驱动越野车横摆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12784355A (zh) * 2020-12-21 2021-05-11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十四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
CN112793560A (zh) * 2020-12-31 2021-05-1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转矩矢量控制的无人驾驶车安全性与操稳性控制方法
CN113460088A (zh) * 2021-07-26 2021-10-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非线性轮胎和驾驶员模型的无人车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13830094A (zh) * 2021-09-16 2021-12-24 江苏大学 一种考虑多源输入信息的车辆质心侧偏角自适应融合与补偿方法
CN114044003A (zh) * 2021-12-21 2022-02-15 吉林大学 前后双轴转向车辆的循迹控制方法
CN113635780B (zh) * 2021-08-17 2023-09-08 长春工业大学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驱动节能与操稳底盘一体化控制方法
CN117125079A (zh) * 2023-08-28 2023-11-2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23240760A1 (zh) * 2022-06-16 2023-12-21 常州工学院 面向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控制的经济型优化策略构建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4255A (zh) * 2013-10-22 2015-04-29 沈阳工业大学 四轮全驱电动汽车底盘主动安全集成控制系统动态解耦方法
CN104787039A (zh) * 2015-04-13 2015-07-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车身稳定控制方法
WO2018056207A1 (ja) * 2016-09-23 2018-03-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及び車両制御方法
CN107953841A (zh) * 2017-12-18 2018-04-2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底盘集成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4255A (zh) * 2013-10-22 2015-04-29 沈阳工业大学 四轮全驱电动汽车底盘主动安全集成控制系统动态解耦方法
CN104787039A (zh) * 2015-04-13 2015-07-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车身稳定控制方法
WO2018056207A1 (ja) * 2016-09-23 2018-03-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及び車両制御方法
CN107953841A (zh) * 2017-12-18 2018-04-2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底盘集成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6756B (zh) * 2020-11-25 2022-03-29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轮毂电机驱动越野车横摆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12706756A (zh) * 2020-11-25 2021-04-27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轮毂电机驱动越野车横摆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12659921A (zh) * 2020-12-14 2021-04-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独立驱动电动车优化控制器设计方法
CN112659921B (zh) * 2020-12-14 2022-11-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独立驱动电动车优化控制器设计方法
CN112572410A (zh) * 2020-12-15 2021-03-30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稳定状态预测的汽车侧向稳定性提升方法
CN112572410B (zh) * 2020-12-15 2022-11-15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稳定状态预测的汽车侧向稳定性提升方法
CN112784355A (zh) * 2020-12-21 2021-05-11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十四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
CN112793560A (zh) * 2020-12-31 2021-05-1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转矩矢量控制的无人驾驶车安全性与操稳性控制方法
CN112793560B (zh) * 2020-12-31 2022-08-19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转矩矢量控制的无人驾驶车安全性与操稳性控制方法
CN113460088A (zh) * 2021-07-26 2021-10-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非线性轮胎和驾驶员模型的无人车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13635780B (zh) * 2021-08-17 2023-09-08 长春工业大学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驱动节能与操稳底盘一体化控制方法
CN113830094A (zh) * 2021-09-16 2021-12-24 江苏大学 一种考虑多源输入信息的车辆质心侧偏角自适应融合与补偿方法
CN113830094B (zh) * 2021-09-16 2024-04-30 常州工学院 一种考虑多源输入信息的车辆质心侧偏角自适应融合与补偿方法
CN114044003A (zh) * 2021-12-21 2022-02-15 吉林大学 前后双轴转向车辆的循迹控制方法
CN114044003B (zh) * 2021-12-21 2024-01-23 吉林大学 前后双轴转向车辆的循迹控制方法
WO2023240760A1 (zh) * 2022-06-16 2023-12-21 常州工学院 面向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控制的经济型优化策略构建方法
CN117125079A (zh) * 2023-08-28 2023-11-2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3985B (zh) 202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3985B (zh)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集成底盘控制方法
CN111890951B (zh) 智能电动汽车轨迹跟踪与运动控制方法
CN111806427B (zh) 一种四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综合控制方法
Wang et al. Coordination control of differential drive assist steering and 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for four-wheel-independent-drive EV
CN107719372B (zh) 基于动态控制分配的四驱电动汽车动力学多目标控制系统
CN108482363B (zh) 车辆横摆稳定性预测模型控制方法
CN104773170B (zh) 一种车辆稳定性集成控制方法
De Novellis et al. Torque vector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 with individually controlled motors: State-of-the-art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CN110481343B (zh) 四轮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力矩补偿的组合二阶滑模控制方法
CN111391822B (zh) 一种极限工况下汽车横纵向稳定性协同控制方法
CN107380161A (zh) 一种辅助驾驶员实现理想行驶轨迹的主动转向控制装置
Liu et al. A real-time NMPC strategy for electric vehicle stability improvement combining torque vectoring with rear-wheel steering
CN113221257B (zh) 考虑控制区域的极限工况下车辆横纵向稳定控制方法
CN112829766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的自适应路径跟踪方法
Deng et al. Torque vectoring algorithm based on mechanical elastic electric wheels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tability and economy
CN111158264A (zh) 面向车载应用的模型预测控制快速求解方法
Jalali Stability control of electric vehicles with in-wheel motors
Jin et al. Robust guaranteed cost state-delayed control of yaw stability for four-wheel-independent-drive electric vehicles with active front steering system
Yu et al. Nonlinear control of active four wheel steer-by-wire vehicles
CN114987537A (zh) 基于神经网络动力学的自动驾驶车辆道路自适应漂移控制系统与方法
Xu et al. Integrated optimal control of distributed in-wheel motor drive electric vehicle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stability and economy
Tong et al.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for four-wheel independently driven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nd sliding model control
Wang et al. Multi-objective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trajectory tracking for four-in-wheel-motor drive electric vehicle with differential steering
Huang et al. Torque Fault-Tolerant Hierarchical Control of 4WID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Improved MPC and SMC
Németh et al. Trajectory tracking based on independently controlled variable-geometry suspension for in-wheel electric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