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2792B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2792B
CN111862792B CN202010706622.1A CN202010706622A CN111862792B CN 111862792 B CN111862792 B CN 111862792B CN 202010706622 A CN202010706622 A CN 202010706622A CN 111862792 B CN111862792 B CN 111862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layer
display pan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66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2792A (zh
Inventor
宋常健
武思平
李维维
刘胜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66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2792B/zh
Priority to US17/263,111 priority patent/US11758703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7137 priority patent/WO20220166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2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2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2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2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72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81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散热层,设置于衬底远离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所述散热层内的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了流通的通道,散热介质在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处理,带走显示面板的热量,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温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缓解了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元器件集成度越来越高,电子产品内元器件区域热流密度也越来越大。对于车载显示器件,显示面板不仅要承受屏幕自身工作产生的热量,还要承受夏季车内高温环境的热量,若不及时散热,将会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影响显示面板的工作和正常的使用。
因此,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缓解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
散热层,设置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散热层包括多个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包括贯通所述散热管道两端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散热管道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散热管道和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散热管道,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散热管道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交错编织设置。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散热管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散热层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以及多个间隔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平行相对设置,所述间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连接;所述间隔板的至少一条中轴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或所述第二散热板、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板共同围成所述散热通道。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间隔板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垂直连接。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存在至少一个所述间隔板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成锐角设置。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散热管道的外径小于等于2厘米,所述散热管道的厚度小于1厘米。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和所述间隔板的厚度均小于1厘米,所述散热层的厚度小于等于2厘米。
同时,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散热层,设置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内通有散热介质;
冷却机,包括散热介质入口、散热介质出口,所述散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散热介质入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冷却机用于对散热通道出口传输来的所述散热介质进行冷却处理,并将冷却处理后的所述散热介质输入至所述散热通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散热层,设置于衬底远离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所述散热层内的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了流通的通道,散热介质在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处理,带走显示面板的热量,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温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缓解了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本申请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侧]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和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是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针对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110、驱动电路层120、以及显示功能层130;
散热层200,设置于衬底110远离驱动电路层120的一侧,用于对显示面板100进行散热,散热层200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散热层200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210,散热通道210用于通过散热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在衬底远离驱动电路层的一侧设置散热层,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了流通的通道,通过散热介质在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处理,带走显示面板的热量,降低显示面板的温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缓解了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散热层200包括多个散热管道220,所述散热管道22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散热管道221和多个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二散热管道222,所述第一方向a和所述第二方向b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a上贯通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第一散热通道211;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b上贯通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第二散热通道212。
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材料为具有良好导热效果的金属材料,如金属铜、金属铝等。用于传递显示面板和散热介质中的热量,实现热交换。
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交错编织设置,形成网络状的散热层。由图中来看,从上到下第奇数行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位于从左到右第奇数行的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之上,同时位于从左到右第偶数行的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之下;从上到下第偶数行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位于从左到右第奇数行的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之下,同时位于从左到右第偶数行的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之上。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请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具体为图2中AA’方向或BB’方向的截面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或/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截面形状为中空的圆环,即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或/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形状为中空的圆柱,且所述中空结构也为圆柱。在本实施方案中,还可以是,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或/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形状为中空的圆柱,且所述中空结构为多棱柱;相应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或/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截面形状是中空结构为多边形,外围为圆形的环状。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散热管道221或/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外形设置为圆柱状,圆柱的外围圆弧结构能够在交错编织设置中,提供良好的滑动效果,避免由于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之间的摩擦,造成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损伤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案中,可以如图2和图4所示,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接触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接触设置,这样在同样面积的显示模组中,可以设置更多的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更多的流通空间,将会有更多的散热介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更有利于对显示面板的散热。也可以是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和/或相邻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间隔设置,即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不接触,和/或相邻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的截面尺寸也与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截面尺寸相同。这样,形状和尺寸均相同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交错编织设置,形成的所述散热层200的表面将更加平整,内部结构将更加均匀稳固。
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外径D小于等于2厘米,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厚度H小于1厘米。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请参照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具体为图2中AA’方向或BB’方向的截面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或/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截面形状为中空的四方环,即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或/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形状为中空的四棱柱,且所述中空结构也为四棱柱。在本实施方案中,还可以是,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或/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形状为中空的多棱柱,且所述中空结构为任意柱状结构;相应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或/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截面形状是中空结构为任意几何图形,外围为相应多边形的环状。
在本实施方案中,可以如图2和图5所示,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接触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接触设置,这样在同样面积的显示模组中,可以设置更多的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更多的流通空间,将会有更多的散热介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更有利于对显示面板的散热。也可以是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和/或相邻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间隔设置,即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不接触,和/或相邻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的截面尺寸也与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截面尺寸相同。这样,形状和尺寸均相同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和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交错编织设置,形成的所述散热层200的表面将更加平整,内部结构将更加均匀稳固。
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外径D小于等于2厘米,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的厚度H小于1厘米。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由多个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所述第一散热管道221,和多个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所述第二散热管道222交错编织设置,且形成网络状,网络状的散热层为显示面板提供了所述第一方向a和所述第二方向b上的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充足的流通空间,使得大量的散热介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有利于对显示面板的散热,降低显示面板的温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缓解了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同时,网络状的散热层从结构上来看更为稳固,抗压抗弯折等物理性能更好,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稳定性。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散热层200包括多个散热管道220,所述散热管道220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沿第二方向b排列,所述第一方向a和所述第二方向b相互垂直。所述散热管道220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a上贯通所述所述散热管道220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散热通道210。
图4、图5同样具体为图3中CC’方向的截面图,本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可参照第一种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由多个沿第一方向a延伸、沿第二方向b排列的散热管道220构成,所述散热管道220为显示面板提供了所述第一方向a上的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充足的流通空间,使得大量的散热介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有利于对显示面板的散热,降低显示面板的温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缓解了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至图9,图6至图9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四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散热层200包括第一散热板201、第二散热板202、以及多个间隔板203。所述第一散热板201和所述第二散热板202平行相对设置,所述间隔板203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201和所述第二散热板202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连接;所述间隔板203的至少一条中轴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
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和所述间隔板203为一体成型设置。
在第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间隔板203和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板203共同围成所述散热通道210。
请参照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散热通道210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散热通道210垂直于所述散热通道210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圆形。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道210的尺寸均相同。
请参照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散热通道210的形状为四棱柱形,所述散热通道210垂直于所述散热通道210延伸方向的截面为矩形。进一步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的方向上,所述间隔板203等间距设置,所述散热通道210的尺寸均相同。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的方向上,所述间隔板203也可以是非等间距设置,即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板203的间距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
在第二种实施方案中,存在至少一个所述间隔板203与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成锐角设置。
请参照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或所述第二散热板202,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板203共同围成所述散热通道210,所述散热通道的形状为三棱柱,所述散热通道210垂直于所述散热通道210延伸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道210的尺寸均相同。
请参照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板203共同围成所述散热通道210,所述散热通道210的形状为四棱柱,所述散热通道210垂直于所述散热通道210延伸方向的截面为梯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板201的厚度H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的厚度H2、所述间隔板203的厚度H3均小于1厘米,所述第一散热板201和所述第二散热板202之间的最远距离D1、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板203之间的最远距离D2均小于等于2厘米。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由相对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以及在所述第一散热板201和所述第二散热板202之间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间隔板203构成,所述第一散热板201和/或所述第二散热板202、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板203共同围成所述散热通道210,所述散热通道210为散热介质提供充足的流通空间,使得大量的散热介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有利于对显示面板的散热,降低显示面板的温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缓解了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同时,所述第一散热板201、所述第二散热板202以及所述间隔板203一体成型,简化了工艺流程。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散热层,设置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内通有散热介质;
冷却机,包括散热介质入口、散热介质出口,所述散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散热介质入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冷却机用于对散热通道出口传输来的所述散热介质进行冷却处理,并将冷却处理后的所述散热介质输入至所述散热通道。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以及与所述显示模组内的散热层连通的冷却机,所述散热层内的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了流通的通道,通过冷却机对流通所述散热层内的散热介质进行循环冷却处理,冷却后的散热介质在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处理,带走显示面板的热量,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温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缓解了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介质为气体散热介质,如氮气、氟利昂等。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介质为液体散热介质,如水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由于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因此具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具备的有益效果,具体工作原理及实施方式请参照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散热层,设置于衬底远离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散热层包括规则设置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所述散热层内的散热通道为散热介质提供了流通的通道,散热介质在显示面板的衬底侧流通,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处理,带走显示面板的热量,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温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缓解了现有车载显示装置存在热量集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
散热层,设置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层包括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用于通过散热介质;
其中,所述散热层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以及多个间隔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平行相对设置,所述间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连接;所述间隔板的至少一条中轴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或所述第二散热板、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板共同围成所述散热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垂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一个所述间隔板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成锐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和所述间隔板的厚度均小于1厘米,所述散热层的厚度小于等于2厘米。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以及显示功能层;散热层,设置于所述衬底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的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层包括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内通有散热介质;
冷却机,包括散热介质入口、散热介质出口,所述散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散热介质入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冷却机用于对散热通道出口传输来的所述散热介质进行冷却处理,并将冷却处理后的所述散热介质输入至所述散热通道。
CN202010706622.1A 2020-07-21 2020-07-21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862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6622.1A CN111862792B (zh) 2020-07-21 2020-07-21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7/263,111 US11758703B2 (en) 2020-07-21 2020-08-05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20/107137 WO2022016619A1 (zh) 2020-07-21 2020-08-05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6622.1A CN111862792B (zh) 2020-07-21 2020-07-21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2792A CN111862792A (zh) 2020-10-30
CN111862792B true CN111862792B (zh) 2021-06-22

Family

ID=73001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6622.1A Active CN111862792B (zh) 2020-07-21 2020-07-21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58703B2 (zh)
CN (1) CN111862792B (zh)
WO (1) WO20220166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3092B (zh) * 2021-12-09 2024-02-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89313B1 (ko) * 2003-09-24 2006-06-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08673B1 (ko) * 2005-03-23 2007-04-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모듈
CN200965439Y (zh) 2006-07-12 2007-10-24 捷飞有限公司 均温板模块
KR101043506B1 (ko) * 2009-05-13 2011-06-23 주식회사 유나티앤이 냉각장치가 구비된 전광판
KR102120763B1 (ko) * 2013-05-09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사이니지
CN205800807U (zh) 2016-06-17 2016-12-14 武汉科技大学 用于车载液晶仪表的平板式散热器
CN110573946B (zh) * 2017-04-23 2022-03-04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CN107624027B (zh) * 2017-10-16 2020-06-23 王小红 一种车载led电子显示器冷却系统
CN108196397A (zh) 2018-01-02 2018-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板、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37363B (zh) * 2019-01-31 2020-05-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的背板结构、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060576A (zh) * 2019-04-30 2019-07-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494014A (zh) * 2019-07-30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散热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75760A (zh) * 2019-09-30 2020-01-1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95082A (zh) 2020-03-10 2020-06-16 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相变抑制传热散热器及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2792A (zh) 2020-10-30
US20220304199A1 (en) 2022-09-22
WO2022016619A1 (zh) 2022-01-27
US11758703B2 (en)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68789B1 (en) Heat exchanger
US6843307B2 (en) Heat pipe unit and heat pipe type heat exchanger
CN101212884B (zh) 散热装置
JP5394405B2 (ja) 熱交換器
US10619951B2 (en) Phase transition suppression heat transfer plate-based heat exchanger
US20030178188A1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TWI768877B (zh) 均溫板結構
US20170336152A1 (en) Double-sided cooler for cooling both sides of electronic component
EP3855106B1 (en) Fractal heat exchanger with channel
CN111862792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30240177A1 (en) Nested heat exchanger
WO2023001012A1 (zh) 一种算力板和数据处理设备
US20180010860A1 (en) Multi-pipe three-dimensional plusating heat pipe
CN112584671A (zh) 用于冷却电子构件的均温板
CN114885576A (zh) 散热系统及电子元件
RU2662459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с жидким теплоносителем (варианты)
CN110779371A (zh) 一种流体进出口优化分布的水冷管板式换热器
KR20190106245A (ko)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열교환장치
US20240064937A1 (en) Immersion cooling system
CN214892775U (zh) 水冷散热板以及服务器
CN217275754U (zh) 一种换热器及车辆
CN210512768U (zh) 一种用于水冷散热器的冷却管
CN218583850U (zh) 一种基于内部热交换的复合式热交换器
CN110779372B (zh) 一种圆柱肋片间距变化的水冷管板式换热器
CN215333094U (zh) 一种高性能汽车散热器主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