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7159B -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7159B
CN111847159B CN202010325416.6A CN202010325416A CN111847159B CN 111847159 B CN111847159 B CN 111847159B CN 202010325416 A CN202010325416 A CN 202010325416A CN 111847159 B CN111847159 B CN 111847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etection
user
door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54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47159A (zh
Inventor
野田周平
横井谦太朗
木村纱由美
田村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47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7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47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7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24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 B66B13/26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between closing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 B66B13/301Details of door s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37Performance analy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通过一台摄像机来实现多个检测功能。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具备设置在乘用轿厢内、具有超广角镜头、至少对所述乘用轿厢内的整体进行拍摄的摄像机(12),该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具备检测区域设定部(22a)和检测处理部(22b)。所述检测区域设定部(22a)在由所述摄像机(12)拍摄到的图像上设定至少两个以上的检测区域。所述检测处理部(22b)对由所述检测区域设定部(22a)设定好的每个检测区域执行与所述乘用轿厢的运行动作相关的检测处理。

Description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9-086118(申请日:2019年4月26日)为基础,基于该申请而享有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括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系统:在电梯的乘用轿厢内、候梯厅预先设置摄像机,根据由这些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来检测使用者的上下动作、候梯厅的等待人数,并使其反映在电梯的运行控制中。
发明内容
上述系统的大多数是使用摄像机的拍摄图像来实现单一的检测功能,为了实现多个不同的检测功能,每个成为传感对象的区域都需要摄像机。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能够用一台摄像机实现多个检测功能。
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具备设置在乘用轿厢内、具有超广角镜头、至少对所述乘用轿厢内的整体进行拍摄的摄像机,该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具有检测区域设定部和检测处理部。所述检测区域设定部在由所述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上设定至少两个以上的检测区域。所述检测处理部对由所述检测区域设定部设定好的每个检测区域执行与所述乘用轿厢的运行动作相关的检测处理。
根据所述那样的构成的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能够用一台摄像机实现多个检测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乘用轿厢内的出入口周边部分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摄像机的拍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所述拍摄图像中设定的多个检测区域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实际空间中的坐标系的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使用者检测系统的整体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在图6的步骤S15中执行的检测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与检测区域E1对应的检测处理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与检测区域E2对应的检测处理的图。
图1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使用了单开型的轿厢门的乘用轿厢内的出入口周边部分的构成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所述单开型的轿厢门的开闭动作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与检测区域E3对应的检测处理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与检测区域E4对应的检测处理的图。
图14是表示在图6的步骤S17中执行的对应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作为应用例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此外,公开的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变形当然包含在公开的范围内。为了使说明更加明确,在附图中,有时将各部分的尺寸、形状等相对于实际的实施方式进行变更而示意性地表示。在多个附图中,对对应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数字,有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的构成的图。此外,在这里,以一台乘用轿厢为例进行说明,但即使是多台乘用轿厢也具有相同的构成。
在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上部设置有摄像机12。具体而言,摄像机12以镜头部分朝向正下方的方式设置在覆盖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上部的门楣板11a中。摄像机12具有例如鱼眼镜头等超广角镜头,以180度以上的视场角对包含乘用轿厢11内的拍摄对象进行广范围地拍摄。摄像机12能够在1秒内连续拍摄数帧(例如30帧/秒)的图像。
此外,摄像机12的设置场所只要在轿厢门13附近,不在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上部也可。例如,只要是在靠近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的天花板面等能够拍摄包括乘用轿厢11内的地板面整个区域的轿厢室内整体和开门时出入口附近的候梯厅15的场所即可。
在各层的候梯厅15中,在乘用轿厢11的到达口开闭自如地设置有候梯厅门14。候梯厅门14在乘用轿厢11到达时与轿厢门13卡合而进行开闭动作。此外,动力源(门马达)位于乘用轿厢11侧,候梯厅门14仅跟随轿厢门13进行开闭。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在打开轿厢门13时候梯厅门14也打开,在关闭轿厢门13时候梯厅门14也关闭。
由摄像机12连续拍摄的各图像(影像)由图像处理装置20实时地进行解析处理。此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起见,是将图像处理装置20从乘用轿厢11中取出进行表示,但实际上,图像处理装置20与摄像机12一起被收纳在门楣板11a中。
图像处理装置20包括存储部21和检测部22。存储部21依次保存由摄像机12拍摄到的图像,并且具有用于暂时保存检测部22的处理所需的数据的缓冲区域。此外,在存储部21中,也可以保存作为对拍摄图像的预处理而实施了失真校正、放大缩小、部分剪切等处理的图像。
检测部22使用摄像机12的拍摄图像来检测处于乘用轿厢11内、候梯厅15的使用者。若在功能上划分该检测部22,则由检测区域设定部22a和检测处理部22b构成。此外,它们既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等硬件来实现,还可以并用软件以及硬件来实现。
检测区域设定部22a在摄像机12的拍摄图像上设定用于检测使用者(使用电梯的人)或物体的至少两个以上的检测区域。这里所说的“物体”包括例如使用者的衣服、行李、以及轮椅等移动体。进一步地,还包括例如轿厢内的操作按钮、灯、显示设备等与电梯设备相关的设备类。此外,关于检测区域的设定方法,将在后面参照图3及图4进行详细说明。
检测处理部22b对由该检测区域设定部22a设定好的每个检测区域执行与乘用轿厢11的运行动作相关的检测处理。“与乘用轿厢11的运行动作相关的检测处理”是根据乘用轿厢11的门开闭等运行状态来检测使用者或物体的处理,包括乘用轿厢11的开门动作中或关门动作中、升降动作中、运行停止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运行状态。关于该检测处理,也将在后面参照图3及图4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也可以使电梯控制装置30具有图像处理装置2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功能。
电梯控制装置30由具备CPU、ROM、RAM等的计算机构成。电梯控制装置30控制设置在乘用轿厢11中的各种设备类(目的楼层按钮、照明等)的动作。另外,电梯控制装置30具备运行控制部31、门开闭控制部32和通知部33。运行控制部31进行乘用轿厢11的运行控制。门开闭控制部32控制乘用轿厢11到达候梯厅15时的轿厢门13的门开闭。详细地说,在乘用轿厢11到达候梯厅15时门开闭控制部32打开轿厢门13,在经过规定时间后门开闭控制部32关闭轿厢门13。
在此,例如在轿厢门13的开门动作中由检测处理部22b检测到使用者或物体的情况下,门开闭控制部32进行用于避免门事故(被拉进门暗箱事故)的门开闭控制。具体而言,门开闭控制部32使轿厢门13的开门动作暂时停止,或者向反方向(关门方向)移动,或者使轿厢门13的开门速度变慢。通知部33根据检测处理部22b的检测结果,来唤起乘用轿厢11内的使用者的注意。
图2是表示乘用轿厢11内的出入口周边部分的构成的图。
轿厢门13开闭自如地设置在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在图2的例子中,示出了两扇门双开类型的轿厢门13,构成轿厢门13的两扇门板13a、13b沿着出入口方向(水平方向)相互向相反方向进行开闭动作。此外,所谓“出入口”与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相同。
在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的两侧设有正面柱41a、41b,与门楣板11a一起包围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正面柱”也称为出入口柱或出入口框,一般在里侧设有用于收纳轿厢门13的门暗箱。在图2的例子中,在轿厢门13打开时,一方的门板13a被收纳在设置于正面柱41a的里侧的门暗箱42a中,另一方的门板13b被收纳在设置于正面柱41b的里侧的门暗箱42b中。
在正面柱41a、41b的一方或双方上设置有显示器43、配设有目的楼层按钮44等的操作板45、扬声器46。在图2的例子中,在正面柱41a上设置有扬声器46,在正面柱41b上设置有显示器43、操作板45。
这里,在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上部的门楣板11a的中央部,设置有具有鱼眼镜头等超广角镜头的摄像机12。
图3是表示摄像机12的拍摄图像的一例的图。示出了在轿厢门13(门板13a、13b)和候梯厅门14(门板14a、14b)全开的状态下,从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上部以180度以上的视场角拍摄轿厢室内整体和出入口附近的候梯厅15的情况。上侧是候梯厅15,下侧是乘用轿厢11内。
在候梯厅15中,在乘用轿厢11的到达口的两侧设置有门套17a、17b,在该门套17a、17b之间的地板面16上沿着候梯厅门14的开闭方向配设有具有规定宽度的带状的候梯厅门槛18。另外,在乘用轿厢11的地板面19的出入口侧沿着轿厢门13的开闭方向配设有具有规定宽度的带状的轿厢门槛47。
在此,对映出在拍摄图像中的乘用轿厢11内和候梯厅15设定用于检测使用者或物体的检测区域E1~E4。
·检测区域E1是用于检测乘用轿厢11内的使用者的乘梯状态(使用者的乘梯位置、乘梯人数等)的区域(乘梯检测区域),至少设定为地板面19的整个区域。此外,也可以使该检测区域E1包含包围轿厢室内的正面柱41a、41b、侧面48a、48b以及背面49。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检测区域E1与地板面19的横向宽度W1、纵向宽度W2一致地设定。另外,对于正面柱41a、41b、侧面48a、48b以及背面49,检测区域E1被设定到距地板面19的高度h1的位置。高度h1是任意的。
·检测区域E2-1、E2-2是用于事先检测开门动作中的使用者被门夹的区域(被门夹检测区域),被设定在正面柱41a、41b的内侧侧面41a-1、41b-1。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检测区域E2-1、E2-2在正面柱41a、41b的内侧侧面41a-1、41b-1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D1、D2而设定为带状。上述宽度D1、D2例如设定为与内侧侧面41a-1、41b-1的横向宽度(短边方向的宽度)相同或稍小。可以是与上述宽度D1、D2相同的值,也可以是不同的值。另外,检测区域E2-1、E2-2被设定到距离地板面19高度h2的位置。高度h2是任意的,可以是与h1相同的值,也可以是不同的值。
·检测区域E3是用于检测候梯厅15的状况(使用者的等待位置、等待人数等)的区域(候梯厅状况检测区域),被设定在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周边。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检测区域E3被设定为在从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到候梯厅15的方向上具有规定的距离L1。图中的W0是出入口的横向宽度。此外,检测区域E3的形状可以是具有与W0同等或W0以上的横向(X方向)的尺寸的矩形,也可以是除去了门套17a、17b的死角的梯形。另外,检测区域E3的纵向(Y方向)以及横向(X方向)的尺寸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与轿厢门13的开闭动作对应地动态地变更的尺寸。
·检测区域E4是用于检测从候梯厅15接近乘用轿厢11中的使用者或物体的区域(接近检测区域),被设定在候梯厅15的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附近。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检测区域E4被设定为在从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向候梯厅15的方向上具有规定的距离L2(L1>L2)。检测区域E3的形状可以是具有与W0同等或W0以上的横向(X方向)的尺寸的矩形,也可以是除去了门套17a、17b的死角的梯形。检测区域E4也可以包含在检测区域E3中,与轿厢门13的开闭动作相应地与检测区域E3联动地动态变更。
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在拍摄图像上设定了4个检测区域E1~E4的例子,但也可以更细致地设定检测区域。例如,也可以沿着轿厢门槛47设定检测区域。在轿厢门13为两扇门双开类型的情况下,该检测区域作为用于事先检测关门动作中的被门间夹的区域使用。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图2所示的乘用轿厢11内的操作板45上预先设定检测区域,检测操作板45上的各种按钮的状态。
检测区域设定部22a根据乘用轿厢11的各构成部的设计值、摄像机12固有的参数值,来进行拍摄图像的三维坐标计算,判定在拍摄图像上的哪里拍摄到了什么,在作为检测对象的场所设定检测区域。
如图5所示,所谓三维坐标是以与轿厢门13水平的方向为X轴,以从轿厢门13的中心向候梯厅15的方向(与轿厢门13垂直的方向)为Y轴,以乘用轿厢11的高度方向为Z轴的情况下的坐标。
接着,详细说明本系统的动作。
图6是示出本系统中的整体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作为初始设定,由图像处理装置20所具备的检测部22的检测区域设定部22a执行检测区域设定处理(步骤S11)。例如在设置摄像机12时、或者调整摄像机12的设置位置时,如下执行该检测区域设定处理。
即,在由摄像机12拍摄到的图像上,检测区域设定部22a设定图3所示的多个检测区域E1~E4。如上所述,检测区域E1作为“乘梯状况检测区域”使用,至少设定为地板面19的整个区域,也可以设定为包括包围轿厢室内的正面柱41a、41b、侧面48a、48b以及背面49。
检测区域E2-1、E2-2作为“被门夹检测区域”使用,被设定在正面柱41a、41b的内侧侧面41a-1、41b-1上。检测区域E3作为“候梯厅状况检测区域”使用,从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朝向候梯厅15的方向而设定。检测区域E4作为“接近检测区域”使用,被设定在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附近。
根据乘用轿厢11的各构成部的设计值、摄像机12的固有值,来算出在拍摄图像上映出地板面19、正面柱41a、41b以及候梯厅15等的区域。
·出入口的宽度(轿厢的出入口的横向宽度)
·门的高度
·柱的宽度
·门的类型(双开/右侧或左侧的单开)
·地板、墙壁的面积
·摄像机相对于出入口的相对位置(三维)
·摄像机的角度(3轴)
·摄像机的视场角(焦距)
检测区域设定部22a根据这些值算出在拍摄图像上映出检测对象的区域。例如,如果是正面柱41a、41b,则检测区域设定部22a假设正面柱41a、41b从出入口(出入口)的两端垂直竖立,并根据摄像机12相对于出入口的相对位置、角度、视场角来算出正面柱41a、41b的三维坐标。
此外,例如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轿厢门槛47的轿厢内侧的两端分别预先放置标记m1、m2,以该标记m1、m2的位置为基准求出正面柱41a、41b的三维坐标。或者,也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求出轿厢门槛47的轿厢内侧的两端部的位置,以该位置为基准求出正面柱41a、41b的三维坐标。
检测区域设定部22a将正面柱41a、41b的三维坐标投影为拍摄图像上的二维坐标,求出拍摄图像上的映出正面柱41a、41b的区域,在该区域内设定检测区域E2-1、E2-2。详细地说,检测区域设定部22a沿着正面柱41a、41b的内侧侧面41a-1、41b-1的长边方向设定具有规定的宽度D1、D2的检测区域E2-1、E2-2。
检测区域E2-1、E2-2的设定处理可以在打开轿厢门13的状态下执行,也可以在关闭轿厢门13的状态下执行。在关闭轿厢门13的状态下,在摄像机12的拍摄图像中没有映入候梯厅15,相应地容易设定检测区域E2-1、E2-2。
此外,通常,轿厢门槛47的横向宽度(短边方向的宽度)比轿厢门13的厚度宽。因此,即使轿厢门13处于全闭状态,轿厢门槛47的一端侧也映入拍摄图像。因此,能够以该一端侧的位置为基准来确定正面柱41a、41b的位置,从而设定检测区域E2-1、E2-2。
对于其他的检测区域E1、E3、E4也同样,根据乘用轿厢11的各构成部的设计值、摄像机12的固有值来求出在拍摄图像上映出检测对象的各区域,在这些区域内设定检测区域E1、E3、E4。
接着,对乘用轿厢11运行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当乘用轿厢11到达任意层的候梯厅15时(步骤S12的“是”),电梯控制装置30打开轿厢门13(步骤S13)。
此时(轿厢门13的开门动作中),通过具有超广角镜头的摄像机12以规定的帧率(例如30帧/秒)对乘用轿厢11内和候梯厅15进行拍摄。图像处理装置20按时间序列获取由摄像机12拍摄到的图像,将这些图像依次保存在存储部21中(步骤S14),并且实时地执行如下的检测处理(步骤S15)。此外,也可以进行失真校正、放大缩小、图像的一部分的剪切等作为对拍摄图像的预处理。
图7表示与在上述步骤S15中执行的检测处理相关的流程图。
通过图像处理装置20所具备的检测部22的检测处理部22b针对每个检测区域执行检测处理。即,检测处理部22b通过从由摄像机12以时间序列得到的多个拍摄图像中分别提取检测区域E1~E4内的图像,并对这些图像进行解析处理,来进行与各检测区域E1~E4对应的检测处理。
(a)与检测区域E1对应的检测处理
如图8所示,检测处理部22b对设定在乘用轿厢11的地板面19上的检测区域E1内的图像进行解析处理,检测包含乘用轿厢11内的使用者的乘梯位置、乘梯人数等的乘梯状况(步骤S21)。
图8的P1~P5模拟地表示使用者的图像。另外,关于乘梯位置,也可以不是检测一个人一个人的正确的位置,而是例如检测在乘用轿厢11的地板面19上使用者集中的场所。另外,关于乘梯人数,也可以不是检测正确的人数,而是例如将使用者相对于乘用轿厢11的地板面19所占的比例作为轿厢内的拥挤度来检测。
这样,通过使用检测区域E1内的图像来检测乘梯状况,例如在使用者集中在轿厢门13前的情况下,能够对乘用轿厢11内的使用者进行引导以使其向里挤。另外,在大量使用者乘梯而处于拥挤状况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抑制对该乘用轿厢11的候梯厅呼叫的分配等的运行控制。
另外,如图3所示,通过预先设定包括包围轿厢室内的正面柱41a、41b、侧面48a、48b以及背面49在内的检测区域E1,能够更详细地检测例如使用者与正面柱41a、41b接触的状况等乘用轿厢11内的使用者的乘梯状况。
此外,关于对图像进行解析处理来检测使用者或物体的方法,除了例如对基本图像和拍摄图像进行比较的差分法之外,还有以块为单位追随使用者或物体的运动的运动检测方法等。作为其他方法,也可以根据检测区域内的图像来识别电梯结构物以外的物体,并根据该识别结果来判断使用者或物体的存在。物体识别的方法可以是一般公知的方法。例如,有深度学习、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
(b)与检测区域E2对应的检测处理
检测处理部22b对设定在正面柱41a、41b的内侧侧面41a-1、41b-1上的检测区域E2-1、E2-2内的图像进行解析处理,在开门时进行被轿厢门13夹检测(步骤S22)。这里所说的“被轿厢门13夹检测”,是在两扇门双开类型的轿厢门13中,事先检测开门时使用者被拉入门暗箱42a、42b的情况。即,例如如图9所示,在开门时使用者将手放在正面柱41a的内侧侧面41a-1上时,在该手被拉进门暗箱42a之前进行检测。
此外,即使是图10所示的单开类型也是同样的。
图10是表示使用了两扇门单开类型的轿厢门的乘用轿厢内的出入口周边部分的构成的图。在该例中,在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开闭自如地设置有两扇门单开类型的轿厢门13。如图11所示,轿厢门13具有两块门板13a、13b,它们沿着出入口方向向相同方向进行开闭动作。
在轿厢门13为单开类型的情况下,门暗箱42a仅设置在出入口的一侧。在图10的例子中,在出入口的左侧设有门暗箱42a,在开门时,两个门板13a、13b以重叠的状态收纳在门暗箱42a中。
在该情况下,由于摄像机12具有超广角镜头而能够在宽范围内进行拍摄,所以不需要使其靠近门暗箱42a侧,只要设置在出入口的中央部即可。在由该摄像机12拍摄的图像上,对门暗箱42a侧的正面柱41a预先设定检测区域E2-1。由此,例如在使用者的手位于门暗箱42a附近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检测区域E2-1内的图像来检测其状态。
此外,在图10中,如果对另一个正面柱41b也预先设定检测区域E2-2,就能够将关门时轿厢门13的侧端部碰撞的事故(门碰撞事故)防患于未然。
(c)与检测区域E3对应的检测处理
如图12所示,检测处理部22b对设定在候梯厅15的周边的检测区域E3内的图像进行解析处理,来检测包含候梯厅15中的使用者的等待位置、等待人数等的候梯厅状况(步骤S23)。
图12的P1~P4模拟地表示使用者的图像。另外,关于等待位置,也可以不是检测一个人一个人的正确的位置,而是检测使用者集中的场所。另外,关于等待人数,也可以不是检测正确的人数,而是例如将检测区域E3内使用者相对于乘用轿厢11的地板面19所占的比例作为候梯厅15的拥挤度来检测。
这样,通过使用检测区域E3内的图像来检测候梯厅状况,例如在候梯厅15有大量使用者等待的情况下,为了使尽可能多的使用者乘梯,能够对乘用轿厢11内的使用者进行引导以使其向里挤。
(d)与检测区域E4对应的检测处理
检测处理部22b对设定在候梯厅15的乘用轿厢11的出入口附近的检测区域E4内的图像进行解析处理,来检测开门时从候梯厅15接近乘用轿厢11过程中的使用者或物体(步骤S24)。
详细地说,对于按时间序列从摄像机12得到的各图像,检测处理部22b通过以块为单位比较检测区域E4内的图像,来检测从轿厢门13的中心向候梯厅15的方向、即Y轴方向移动过程中的使用者的脚下位置的运动。
图13示出了这种状态。
图13是用于说明基于图像比较的运动检测的图。图13的(a)示意性地表示在时间tn拍摄到的图像的一部分,图13的(b)示意性地表示在时间tn+1拍摄到的图像的一部分。图中的P1、P2是在拍摄图像上被检测为有运动的使用者的图像部分,实际上是通过图像比较被检测为有运动的块的集合体。
在图像部分P1、P2中提取与轿厢门13最近的有运动的块Bx,通过追踪该块Bx的Y坐标来判定有无乘梯意图。在该情况下,如果在Y轴方向上作出如虚线所示的等距线(与轿厢门13平行的等间隔的水平线),则可知块Bx与轿厢门13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
在图13的例子中,最接近轿厢门13的有运动的块Bx的检测位置从yn→yn-1变化,可知具有乘梯意图的使用者在接近轿厢门13。
另外,例如也可以增加针对每个检测区域检测使用者的移动轨迹、使用者的属性(轮椅、婴儿车、高龄者等)的处理。
回到图6,当对每个检测区域执行检测处理时,这些检测处理的结果被从图像处理装置20输出到电梯控制装置30(步骤S16)。电梯控制装置30接收每个检测区域的检测结果,由此来执行与各个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应处理(步骤S17)。
在上述步骤S17中执行的对应处理按每个检测区域而不同,例如如果是检测区域E1,则是与乘用轿厢11内的乘梯状况对应的处理。具体而言,例如在使用者集中在轿厢门13前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30通过通知部33对乘用轿厢11内的使用者进行引导,以使其向里挤等。另外,在大量使用者乘梯而处于拥挤状况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30通过运行控制部31进行抑制对该乘用轿厢11候梯厅呼叫的分配等的运行控制。
作为一例,参照图14说明在检测区域E2-1、E2-2内检测到使用者或物的情况下的对应处理。
在轿厢门13的开门动作中,当在设定于正面柱41a、41b的内侧侧面41a-1、41b-1的检测区域E2-1、E2-2内检测到使用者或物体的存在时(步骤S31的“是”),电梯控制装置30的门开闭控制部32暂时停止轿厢门13的开门动作,在几秒钟后从该停止位置再次开始开门动作(步骤S32)。此外,也可以使轿厢门13的开门速度比通常慢,或者使轿厢门13向反方向(关门方向)稍微移动后再开始开门动作。
另外,电梯控制装置30的通知部33通过乘用轿厢11内的扬声器46进行语音广播,唤起使用者注意以使其离开门暗箱42a、42b(步骤S33)。此外,通知的方法不限于语音广播,例如可以显示“门暗箱附近危险,请立即离开。”这样的消息,也可以同时使用语音广播和消息显示。进一步地,也可以鸣响警告音。
在检测区域E2-1、E2-2内检测到使用者或物的存在的期间,反复进行上述处理。由此,例如在使用者将手放置在门暗箱42a附近的情况下,能够将被拉进门暗箱42a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在检测区域E2-1、E2-2内没有检测到使用者或物体的存在的情况下(步骤S31的“否”),电梯控制装置30在轿厢门13的全开后进行关门动作,在关门结束后使乘用轿厢11朝向目的楼层出发(步骤S34)。
此外,即使在检测区域E2-1、E2-2内没有检测到使用者或物体的存在,例如如果在检测区域E4内检测到使用者的接近,则电梯控制装置30执行在使用者搭乘乘用轿厢11之前的期间维持开门状态、或者使轿厢门13的开门速度比通常慢等对应处理。即,电梯控制装置30根据在各检测区域E1~E4中得到的检测结果,来进行与各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应处理。
进一步地,在乘用轿厢11停止在各层的候梯厅15时,通过在检测区域E3、E4追踪使用者的移动,能够按各层检测搭乘乘用轿厢11的使用者的人数(乘梯人数)、从乘用轿厢11下梯的人数(下梯人数),能够将该检测结果反映到乘用轿厢11的运行控制中。
此外,在图6的流程图中,是假设在乘用轿厢11的开门动作中对每个区域进行检测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乘用轿厢11的关门动作中也同样。即,在关门动作中对每个检测区域E1~E4进行检测处理,执行与该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应处理。由此,例如在轿厢门13关闭的途中,在检测区域E3检测到使用者的情况下,能够再次打开轿厢门13使使用者乘梯。
另外,在乘用轿厢11的升降动作中(移动中)也可以适用。在该情况下,设定在乘用轿厢11内的检测区域E1、E2成为检测对象,在乘用轿厢11的升降动作中(移动中)对这些区域的每一个进行检测处理,执行与该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应处理即可。
进一步地,即使在因某种原因而使乘用轿厢11的运行停止时也能够适用。在该情况下,设定在乘用轿厢11内的检测区域E1、E2也成为检测对象。例如,在因地震而使乘用轿厢11在关门状态下紧急停止时,如果根据乘用轿厢11的地板面19上设定的检测区域E1内的图像来检测使用者的乘梯人数等,并向未图示的监视中心通报,就能够迅速地应对轿厢内的关入事故。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具有超广角镜头的摄像机,在该摄像机的拍摄图像上设定多个检测区域,分别进行不同的检测处理的构成,由此,不需要多台摄像机,仅用一台摄像机就能够实现多个检测功能。由此,能够以廉价且简易的构成提高电梯的安全性、便利性。
(应用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1台乘用轿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具有多台乘用轿厢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图15是表示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图,表示对多台(这里是A~D号机的4台)乘用轿厢进行群管理的构成。
在各号机的乘用轿厢51a~51d中,与图1所示的乘用轿厢11同样,分别设置有具有鱼眼镜头等超广角镜头的摄像机12a~12d。摄像机12a对乘用轿厢51a内进行拍摄,并且在开门时对乘用轿厢51a的出入口附近的候梯厅进行拍摄,将该拍摄图像发送到图像处理装置20a。摄像机12b~12d也同样,分别对乘用轿厢51b~51d内进行拍摄,并且在开门时对乘用轿厢51b~51d的出入口附近的候梯厅进行拍摄,将该拍摄图像发送到图像处理装置20b~20d。
图像处理装置20a~20d与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20同样,具备在拍摄图像上设定多个检测区域,并且对这些检测区域的每一个执行检测处理的功能。
在此,在各号机的电梯控制装置30a~30d中,分别根据从图像处理装置20a~20d得到的每个区域的检测结果进行门开闭控制,但在作为上位装置的群管理控制装置50中,例如也可以进行如下所述的控制。
(1)对候梯厅呼叫的分配控制
在产生了新的候梯厅呼叫时,根据作为检测结果从图像处理装置20a~20d输出的乘梯人数(拥挤度),对各号机的乘用轿厢51a~51d中比较空闲的乘用轿厢分配该候梯厅呼叫。
(2)乘用轿厢的休止
根据作为检测结果从图像处理装置20a~20d输出的乘用轿厢的状况,对发生了某种异常的乘用轿厢的运行进行休止控制。
(3)乘用轿厢在特定楼层的待机
根据作为检测结果从图像处理装置20a~20d输出的使用者的有无,使使用者未搭乘的乘用轿厢预先在特定楼层待机。特定楼层包含使用者的乘梯频率高的基准楼层等。
根据以上所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能够用一台摄像机实现多个检测功能。
此外,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非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内,并且包含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具备设置在乘用轿厢内、具有用于从所述乘用轿厢内广范围地进行拍摄的镜头、且能够对所述乘用轿厢内和候梯厅进行拍摄的摄像机,该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检测区域设定部,其在由所述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上对于所述乘用轿厢内和所述候梯厅设定至少两个以上的检测区域;
检测处理部,其对由该检测区域设定部设定好的每个检测区域执行与所述乘用轿厢的运行动作相关的检测处理;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该检测处理部的检测结果,对每个所述检测区域执行不同的对应处理,作为所述对应处理,至少包含所述乘用轿厢的运行控制和所述乘用轿厢的门的开闭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机对所述乘用轿厢内的整体和所述乘用轿厢的出入口附近的候梯厅进行拍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乘用轿厢的运行动作相关的检测处理中包含所述乘用轿厢的开门动作中或关门动作中的使用者或物体的检测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乘用轿厢的运行动作相关的检测处理中包含所述乘用轿厢的升降动作中的使用者或物体的检测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乘用轿厢的运行动作相关的检测处理中包含所述乘用轿厢停止中的使用者或物体的检测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区域设定部至少在所述乘用轿厢的地板面上设定第一检测区域,在所述乘用轿厢的门附近设定第二检测区域,
所述检测处理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检测所述乘用轿厢内的使用者的乘梯状况,
所述检测处理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事先检测使用者被所述乘用轿厢的门夹的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区域设定部至少在所述乘用轿厢的出入口周边的候梯厅设定第三检测区域,在所述候梯厅的所述乘用轿厢的出入口附近设定第四检测区域,
所述检测处理部根据所述第三检测区域的图像,检测所述候梯厅的使用者的等待状况,
所述检测处理部根据所述第四检测区域的图像,检测接近所述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使用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机设置在所述乘用轿厢的出入口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对应处理中包含有唤起所述乘用轿厢内的使用者的注意的通知处理。
CN202010325416.6A 2019-04-26 2020-04-23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Active CN1118471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6118 2019-04-26
JP2019086118A JP7009411B2 (ja) 2019-04-26 2019-04-26 エレベータの利用者検知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7159A CN111847159A (zh) 2020-10-30
CN111847159B true CN111847159B (zh) 2022-03-15

Family

ID=70390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5416.6A Active CN111847159B (zh) 2019-04-26 2020-04-23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30443A1 (zh)
JP (1) JP7009411B2 (zh)
CN (1) CN111847159B (zh)
SG (1) SG10202003723X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54743B1 (en) * 2020-01-24 2023-06-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s with camera mount
KR102277107B1 (ko) * 2021-01-07 2021-07-13 이연근 탑승승객을 예측하여 지능적으로 절전운행을 제어하는 엘리베이터 절전운행 제어장치 및 그 절전운행 제어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3484A (ja) * 2001-03-29 2002-10-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2020823A (ja) * 2010-07-13 2012-02-0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ドアの安全装置
CN108622777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乘梯探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5404A (ja) 2004-03-15 2005-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WO2009031376A1 (ja) * 2007-09-04 2009-03-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利用者検出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制御方法
JP2016102023A (ja) 2014-11-28 2016-06-02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8158842A (ja) 2018-05-29 2018-10-1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画像解析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3484A (ja) * 2001-03-29 2002-10-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2020823A (ja) * 2010-07-13 2012-02-0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ドアの安全装置
CN108622777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乘梯探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0202003723XA (en) 2020-11-27
CN111847159A (zh) 2020-10-30
EP3730443A1 (en) 2020-10-28
JP2020179995A (ja) 2020-11-05
JP7009411B2 (ja)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47159B (zh)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JP723011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利用者検知システム
JP6242966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CN111704012A (zh)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JP704356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利用者検知システム
JP2013043711A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降検出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並びにエレベータの乗降検出方法
CN112429609B (zh) 电梯的使用者探测系统
CN117246862A (zh) 电梯系统
CN112441490B (zh) 电梯的使用者探测系统
CN112340560B (zh) 电梯的使用者探测系统
CN112441497B (zh) 电梯的使用者探测系统
CN112456287B (zh) 电梯的使用者探测系统
CN113911868B (zh)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CN111704013A (zh)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JP7282952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2551292A (zh) 电梯的使用者探测系统
CN115557361A (zh) 电梯的门控制装置
CN112520525A (zh) 电梯的使用者探测系统
CN117185072A (zh) 电梯系统
CN115108425A (zh)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462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