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6964A - 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6964A
CN111846964A CN202010585634.3A CN202010585634A CN111846964A CN 111846964 A CN111846964 A CN 111846964A CN 202010585634 A CN202010585634 A CN 202010585634A CN 111846964 A CN111846964 A CN 111846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rotating shaft
top surface
wheel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56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冰
曾坤蓉
靳建平
吴珅珅
师娟娟
孙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zu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ozu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zu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ozu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5856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69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46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696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1/00Conveying articles through pipes or tubes by fluid flow or pressure; Conveying articles over a flat surface, e.g. the base of a trough, by jets located in the surface
    • B65G51/04Conveying the articles in carriers having a cross-section approximating that of the pipe or tube; Tube mail systems

Abstract

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包括环形闭合的运输管道,运输管道内设有两条沿其长度方向的闭合的呈上下对称分布的截面为U型的轨道,轨道的开口朝向运输管道中心轴线方向,轨道的水平部均固定连接运输管道的内壁,运输管道的顶面固定安装两根沿其长度方向的电线,两根电线分别位于运输管道内顶面轨道的前后两侧。本发明采用铺设在地下的运输管道作为胶囊运输车的行驶通道,同时采用第一车轮作为行驶轮,采用位于车厢上方的第二车轮作为制动轮,对第一车轮、第二车轮进行明确分工,且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切换,从而使得整个胶囊运输车的使用更加自动化。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进行科技研发,基于现在地铁技术的成熟,以及现在面临的地面交通拥堵问题,而物流行业大多是以速度作为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地下进行物流运输逐渐成为当下很多物流电商企业的研究课题,但是在地下进行物流运输能够有效的提高物流速度,且能够有效的缓解当下的地面交通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包括环形闭合的运输管道,运输管道内设有两条沿其长度方向的闭合的呈上下对称分布的截面为U型的轨道,轨道的开口朝向运输管道中心轴线方向,轨道的水平部均固定连接运输管道的内壁,运输管道的顶面固定安装两根沿其长度方向的电线,两根电线分别位于运输管道内顶面轨道的前后两侧;运输管道内设有胶囊运输车,胶囊运输车包括位于中间的车厢、位于车厢左右两侧的箱式的车头以及位于车头远离车厢中部一侧的弧形壳,所述的车头内为空心结构,车头内均设有竖向的伸缩轴,伸缩轴的固定部两端均贯穿车头的对应侧且与之通过密封轴承连接,伸缩轴的活动部和固定部不发生相对转动,车头内均设有驱动对应的伸缩轴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其中一个车头内固定安装控制器,车头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水平的第一框体,第一框体上下通透,第一框体靠近车头一侧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竖向的弹性伸缩杆的活动端,弹性伸缩杆的固定端均固定连接车头的对应侧,第一框体内中部均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周均固定套装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车轮,第一车轮包括靠近第一转轴中部的第一圆柱形部和远离第一转轴中部的第二圆柱形部,第二圆柱形部的外径大于第一圆柱形部的外径;第一转轴的中部均固定套装第一伞齿轮,位于同一个车头外侧的两第一伞齿轮均位于对应的伸缩轴的同侧,伸缩轴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呈上下对称分布的L型的固定板,伸缩轴的活动端均贯穿对应侧的固定板的水平部且与之轴承连接,固定板的竖直部均套设于对应的第一转轴外周且与之轴承连接,固定板位于两第一车轮之间,伸缩轴的活动端均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均与对应侧的第一伞齿轮啮合配合,位于左侧的车头上方的第一框体的顶面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电刷,电刷始终与对应侧的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的车厢内设有呈前后对称分布的可移动的L型的置物架,车厢的前后两侧均开口,置物架的竖直部均位于靠近车厢中部的一侧,两置物架竖直部相对的一侧通过两根前后方向的弹簧连接,车厢内设有与置物架相对应的移动导向结构,移动导向结构使得置物架只能沿前后方向移动且对置物架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车厢内中部设有竖向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车厢的顶面和底面且均与之接触配合,车厢外设有两个呈上下对称分布的连接块,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侧的连接块的水平部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三伞齿轮,第二转轴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水平的第二框体,第二框体内中部均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均贯穿对应侧的连接块的竖直部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三转轴的外周均固定套装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二车轮,第二车轮包括靠近第三转轴中部的第三圆柱形部和远离第三转轴的第四圆柱形部,第二车轮的第四圆柱形部外周均开设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弹力绳的一端,弹力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框体的对应侧内壁;第三转轴的外周均固定套装第四伞齿轮,第四伞齿轮分别能与对应侧的第三伞齿轮啮合配合,两第四伞齿轮分别位于第二转轴的两侧,车厢的中部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C型的连接架,连接架的竖直部均贯穿车厢的顶面和底面且分别与之接触配合,连接架的水平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框体的对应侧,连接架的水平部靠近车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竖向的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均固定连接车厢的对应侧,车厢前后两侧底面均铰接安装门扇,门扇的外侧分别与车厢的前后两侧平齐,门扇的铰接处均安装扭簧,车厢内均设有门扇的锁止结构;第二转轴的外周套设有套管,套管位于车厢内,套管的两端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车厢的内壁,套管位于两置物架之间,套管内中部固定安装棘轮柱,第二转轴的中部外周铰接两个沿其轴线对称的棘爪,棘爪的铰接处均安装扭簧,棘爪同时与棘轮柱啮合配合,套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横杆,横杆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拨杆,拨杆的上下两端均套装滚轮,滚轮均能与置物架的竖直部接触配合,电动伸缩杆、锁止结构、第一动力装置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电刷电性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第三凹槽、电动插销、插槽,车厢内顶面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数个竖向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均固定安装电动插销,门扇的顶面均开设与第三凹槽一一对应的插槽,电动插销均能与对应的插槽插接配合,电动插销与控制器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所述的移动导向结构包括滑槽、滑块,车厢的左右侧壁下部均开设两条呈前后对称分布的滑槽,滑槽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滑块,滑块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置物架的水平部对应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车头内一侧均固定安装输出轴朝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装第一齿轮,伸缩轴的固定部中部均固定套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齿轮啮合配合,电机均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所述的置物架的水平部均开设数个左右方向的第五凹槽,第五凹槽内均设有与之转动配合的转动棍,位于同一个置物架水平部的转动辊呈前后均匀分布,转动棍的顶面均位于对应的置物架的水平部顶面上方,第五凹槽内均设有驱动对应的转动辊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连接,第二动力装置均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适用于地下物流运输;如图1所示,运输管道的沿线分布有多个物流枢纽站,运输管道对应每个物流枢纽站的位置两侧均开口,电线与市电连接,两根电线中一根为零线一根为火线,在使用过程中,如图3所示,弹性伸缩杆均处于伸长状态,使得第一车轮的第一圆柱形部的外周分别与轨道的外端始终保持接触配合,且轨道均位于对应的两个第一车轮的第二圆柱形部之间,同时弹性伸缩杆使得电刷始终与电线电性连接,为整个胶囊运输车进行供电;在行驶过程中,位于车厢左侧的第一动力装置驱动对应的伸缩轴转动,同时由于第一伞齿轮与对应的第二伞齿轮啮合配合,且由于位于同一车头上方和下方的两第一伞齿轮位于对应的伸缩轴的同侧,从而使得伸缩轴的转动,带动对应的两根第一转轴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位于车头上方和下方的第一车轮均向沿轨道同一个方向移动,即可带动整个胶囊运输车沿轨道向逆时针方向移动;此时两置物架的水平部上方均放置有运输的货物,且两置物架均位于车厢内,且两横杆均与置物架的竖直部平行,且拨杆的滚轮不与置物架竖直部接触;位于车厢上下两侧的电动伸缩杆的伸长长度一致,第二车轮均不与轨道接触,弹力绳处于水平状态且均未缠绕在对应的环形凹槽外周,两横杆处于水平状态,弹簧均处于正常状态,棘爪位于棘轮柱中部,门扇均处于竖直状态,锁止结构将门扇进行锁止;当胶囊运输车即将进入物流枢纽站需要进行制动时,第一动力装置停止驱动对应的伸缩轴转动,不再向胶囊运输车提供前进的动力,同时位于车厢上方的电动伸缩杆逐渐伸长,位于车厢下方的电动伸缩杆逐渐收缩,连接架均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框体、第二转轴均随之向上移动,位于车厢上方的第二车轮的第三圆柱形部外周与位于运输管道内上方的轨道的下端接触配合,同时由于胶囊运输车的移动惯性,位于车厢上方的第二车轮在与轨道接触的过程中均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弹力绳均缠绕于环形凹槽外周加速胶囊运输车减速,且由于两个第四伞齿轮分布位于第二转轴的两侧,使得位于车厢上方和下方的第二车轮在制动过程中均沿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二车轮外周的弹力绳的缠绕方向相同;第二车轮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沿其轴线朝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棘爪与棘轮柱啮合配合,棘爪随第二转轴转动却无法带动棘轮柱及套管转动,在制动过程中,车厢内保持行驶时的状态;当胶囊运输车到达物流枢纽站时,胶囊运输车完全制动停止移动;此时车厢两侧的开口处与运输管道中物流枢纽站的开口处重合,锁止结构解开对门扇的锁止,位于车厢上方的电动伸缩杆逐渐收缩,位于车厢下方的电动伸缩杆逐渐伸长,同时位于车厢上方的第二车轮逐渐与运输管道上方的轨道分离,在弹力绳的弹力作用下,第二车轮均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逐渐释放弹力绳,且此时第二车轮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沿其轴线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棘爪与棘轮柱啮合配合,从而使得棘爪带动棘轮柱转动,套管随棘轮柱转动,套管的转动带动横杆及拨杆、滚轮均随之转动,拨杆对应的滚轮随套管转动从而向外侧推动置物架的竖直部,从而使得置物架在移动导向结构的作用下向远离车厢中部的一侧移动,同时置物架的移动推动门扇沿对应的铰接点向外侧翻转,弹簧逐渐被拉伸,当弹簧的弹力与移动导向结构对置物架的作用力等于拨杆及滚轮对置物架的推力时,且门扇处于水平状态时,拨杆及滚轮无法继续将置物架向外侧推动,从而使得套管无法继续转动,棘轮柱与棘爪啮合配合,从而将第二转轴及第二车轮锁住,使得第二车轮无法继续转动,弹力绳停止释放,此时电动伸缩杆停止伸长或收缩,工作人员将置物架上方的货物卸下,或是向置物架上继续装上货物,货物处理完成后,位于车厢上方的电动伸缩杆收缩,位于车厢下方的电动伸缩杆逐渐伸长,第二转轴逐渐向下移动,使得棘爪随第二转轴向下移动逐渐与棘轮柱分离,套管与第二转轴之间无连接关系,拨杆不再向置物架提供向外侧的推力,置物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逐渐收回至车厢内,且门扇在扭簧的作用下恢复竖直状态,锁止结构将门扇锁止;第二转轴继续向下移动,使得位于车厢下方的第二车轮与运输管道内下方的轨道接触,此时环形凹槽内缠绕的弹力绳未完全释放,使得弹力绳继续释放带动对应的第二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车轮的转动使得整个胶囊运输车随之逐渐向左侧移动,胶囊运输车启动后,位于左侧车头内的第一动力装置继续驱动对应的伸缩轴转动,继续行驶,位于车厢上方的电动伸缩杆伸长,位于车厢下方的电动伸缩杆收缩,使得第二车轮均不与轨道接触,回复行驶状态,从而继续行驶,进行运输;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采用铺设在地下的运输管道作为胶囊运输车的行驶通道,同时采用第一车轮作为行驶轮,进行正常行驶,采用位于车厢上方的第二车轮作为制动轮,位于车厢下方的第二车轮作为胶囊运输车的启动轮,且结合电动伸缩杆的调节,从而对制动状态和启动状态进行切换,对第一车轮、第二车轮进行明确分工,且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切换,从而使得整个胶囊运输车的使用更加自动化;同时本发明中弹力绳在制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积蓄能量,且在调节电动伸缩杆的伸长与收缩的过程中,将弹力绳积蓄的能量进行分步释放并利用,在第二转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先将弹力绳积蓄的能量应用于驱动第二转轴转动,同时利用棘爪与棘轮柱的啮合配合,驱动套管转动,从而将置物架推出,进行卸货和装货;然后当位于车厢下方的第二车轮与轨道接触时,将弹力绳积蓄的剩余能量作为整个胶囊运输车的启动能量,从而使得有效的利用胶囊运输车在进行制动过程中的能量,不仅绿色环保,且节约能源;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采用地下进行物流运输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且能够提升物流运送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D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沿E-E线剖视图的放大图;图4是图2B向视图的放大图;图5是图2C向视图的放大图;图6是图5沿A-A线剖视图的放大图;图7是图3Ⅰ局部的放大图;图8是图5Ⅱ局部的放大图;图9是图6Ⅲ局部的放大图;图10是胶囊运输车进入物流枢纽站的卸货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如图所示,包括环形闭合的运输管道1,运输管道1内设有两条沿其长度方向的闭合的呈上下对称分布的截面为U型的轨道3,轨道3的开口朝向运输管道1中心轴线方向,轨道3的水平部均固定连接运输管道1的内壁,运输管道1的顶面固定安装两根沿其长度方向的电线4,两根电线4分别位于运输管道1内顶面轨道3的前后两侧;运输管道1内设有胶囊运输车2,胶囊运输车2包括位于中间的车厢5、位于车厢5左右两侧的箱式的车头6以及位于车头6远离车厢5中部一侧的弧形壳17,所述的车头6内为空心结构,车头6内均设有竖向的伸缩轴7,伸缩轴7的固定部两端均贯穿车头6的对应侧且与之通过密封轴承连接,伸缩轴7的活动部和固定部不发生相对转动,车头6内均设有驱动对应的伸缩轴7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其中一个车头6内固定安装控制器8,车头6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水平的第一框体9,第一框体9上下通透,第一框体9靠近车头6一侧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竖向的弹性伸缩杆10的活动端,弹性伸缩杆10的固定端均固定连接车头6的对应侧,第一框体9内中部均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的外周均固定套装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车轮12,第一车轮12包括靠近第一转轴11中部的第一圆柱形部13和远离第一转轴11中部的第二圆柱形部14,第二圆柱形部14的外径大于第一圆柱形部13的外径;第一转轴11的中部均固定套装第一伞齿轮15,位于同一个车头6外侧的两第一伞齿轮15均位于对应的伸缩轴7的同侧,伸缩轴7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呈上下对称分布的L型的固定板16,伸缩轴7的活动端均贯穿对应侧的固定板16的水平部且与之轴承连接,固定板16的竖直部均套设于对应的第一转轴11外周且与之轴承连接,固定板16位于两第一车轮12之间,伸缩轴7的活动端均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18,第二伞齿轮18均与对应侧的第一伞齿轮15啮合配合,位于左侧的车头6上方的第一框体9的顶面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电刷19,电刷19始终与对应侧的电线4电性连接;所述的车厢5内设有呈前后对称分布的可移动的L型的置物架34,车厢5的前后两侧均开口,置物架34的竖直部均位于靠近车厢5中部的一侧,两置物架34竖直部相对的一侧通过两根前后方向的弹簧20连接,车厢5内设有与置物架34相对应的移动导向结构,移动导向结构使得置物架34只能沿前后方向移动且对置物架34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车厢5内中部设有竖向的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的两端分别贯穿车厢5的顶面和底面且均与之接触配合,车厢5外设有两个呈上下对称分布的连接块23,第二转轴22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侧的连接块23的水平部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二转轴2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三伞齿轮24,第二转轴2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水平的第二框体25,第二框体25内中部均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三转轴26,第三转轴26均贯穿对应侧的连接块23的竖直部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三转轴26的外周均固定套装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二车轮27,第二车轮27包括靠近第三转轴26中部的第三圆柱形部21和远离第三转轴26的第四圆柱形部50,第二车轮27的第四圆柱形部外周均开设环形凹槽28,环形凹槽2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弹力绳29的一端,弹力绳2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框体25的对应侧内壁;第三转轴26的外周均固定套装第四伞齿轮30,第四伞齿轮30分别能与对应侧的第三伞齿轮24啮合配合,两第四伞齿轮30分别位于第二转轴22的两侧,车厢5的中部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C型的连接架31,连接架31的竖直部均贯穿车厢25的顶面和底面且分别与之接触配合,连接架31的水平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框体25的对应侧,连接架31的水平部靠近车厢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竖向的电动伸缩杆32的活动端,电动伸缩杆32的固定端均固定连接车厢5的对应侧,车厢5前后两侧底面均铰接安装门扇33,门扇33的外侧分别与车厢5的前后两侧平齐,门扇33的铰接处均安装扭簧,车厢5内均设有门扇33的锁止结构;第二转轴22的外周套设有套管35,套管35位于车厢5内,套管35的两端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车厢5的内壁,套管35位于两置物架34之间,套管35内中部固定安装棘轮柱36,第二转轴22的中部外周铰接两个沿其轴线对称的棘爪37,棘爪37的铰接处均安装扭簧,棘爪37同时与棘轮柱36啮合配合,套管35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横杆38,横杆38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拨杆39,拨杆39的上下两端均套装滚轮,滚轮均能与置物架34的竖直部接触配合,电动伸缩杆32、锁止结构、第一动力装置分别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8与电刷19电性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地下物流运输;如图1所示,运输管道1的沿线分布有多个物流枢纽站,运输管道1对应每个物流枢纽站的位置两侧均开口,电线4与市电连接,两根电线4中一根为零线一根为火线,在使用过程中,如图3所示,弹性伸缩杆10均处于伸长状态,使得第一车轮12的第一圆柱形部13的外周分别与轨道3的外端始终保持接触配合,且轨道3均位于对应的两个第一车轮12的第二圆柱形部14之间,同时弹性伸缩杆10使得电刷19始终与电线4电性连接,为整个胶囊运输车2进行供电;在行驶过程中,位于车厢5左侧的第一动力装置驱动对应的伸缩轴7转动,同时由于第一伞齿轮15与对应的第二伞齿轮18啮合配合,且由于位于同一车头6上方和下方的两第一伞齿轮15位于对应的伸缩轴7的同侧,从而使得伸缩轴7的转动,带动对应的两根第一转轴11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位于车头6上方和下方的第一车轮12均向沿轨道3同一个方向移动,即可带动整个胶囊运输车2沿轨道3向逆时针方向移动;此时两置物架34的水平部上方均放置有运输的货物,且两置物架34均位于车厢5内,且两横杆38均与置物架34的竖直部平行,且拨杆39的滚轮不与置物架34竖直部接触;位于车厢5上下两侧的电动伸缩杆32的伸长长度一致,第二车轮27均不与轨道3接触,弹力绳29处于水平状态且均未缠绕在对应的环形凹槽28外周,两横杆38处于水平状态,弹簧20均处于正常状态,棘爪37位于棘轮柱36中部,门扇33均处于竖直状态,锁止结构将门扇33进行锁止;当胶囊运输车2即将进入物流枢纽站需要进行制动时,第一动力装置停止驱动对应的伸缩轴7转动,不再向胶囊运输车2提供前进的动力,同时位于车厢5上方的电动伸缩杆32逐渐伸长,位于车厢5下方的电动伸缩杆32逐渐收缩,连接架31均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框体25、第二转轴22均随之向上移动,位于车厢5上方的第二车轮27的第三圆柱形部21外周与位于运输管道1内上方的轨道3的下端接触配合,同时由于胶囊运输车2的移动惯性,位于车厢5上方的第二车轮27在与轨道3接触的过程中均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弹力绳29均缠绕于环形凹槽28外周加速胶囊运输车2减速,且由于两个第四伞齿轮30分布位于第二转轴22的两侧,使得位于车厢5上方和下方的第二车轮27在制动过程中均沿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二车轮27外周的弹力绳29的缠绕方向相同;第二车轮27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22转动沿其轴线朝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棘爪37与棘轮柱36啮合配合,棘爪37随第二转轴22转动却无法带动棘轮柱36及套管35转动,在制动过程中,车厢5内保持行驶时的状态;当胶囊运输车2到达物流枢纽站时,胶囊运输车2完全制动停止移动;此时车厢5两侧的开口处与运输管道1中物流枢纽站的开口处重合,锁止结构解开对门扇33的锁止,位于车厢5上方的电动伸缩杆32逐渐收缩,位于车厢5下方的电动伸缩杆32逐渐伸长,同时位于车厢5上方的第二车轮27逐渐与运输管道1上方的轨道3分离,在弹力绳29的弹力作用下,第二车轮27均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逐渐释放弹力绳29,且此时第二车轮27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22沿其轴线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棘爪37与棘轮柱36啮合配合,从而使得棘爪37带动棘轮柱36转动,套管35随棘轮柱36转动,套管35的转动带动横杆38及拨杆39、滚轮均随之转动,拨杆39对应的滚轮随套管35转动从而向外侧推动置物架34的竖直部,从而使得置物架34在移动导向结构的作用下向远离车厢5中部的一侧移动,同时置物架34的移动推动门扇33沿对应的铰接点向外侧翻转,弹簧20逐渐被拉伸,当弹簧20的弹力与移动导向结构对置物架34的作用力等于拨杆39及滚轮对置物架34的推力时,且门扇33处于水平状态时,拨杆39及滚轮无法继续将置物架34向外侧推动,从而使得套管35无法继续转动,棘轮柱36与棘爪37啮合配合,从而将第二转轴22及第二车轮27锁住,使得第二车轮27无法继续转动,弹力绳29停止释放,此时电动伸缩杆32停止伸长或收缩,工作人员将置物架34上方的货物卸下,或是向置物架34上继续装上货物,货物处理完成后,位于车厢5上方的电动伸缩杆32收缩,位于车厢5下方的电动伸缩杆32逐渐伸长,第二转轴22逐渐向下移动,使得棘爪37随第二转轴22向下移动逐渐与棘轮柱36分离,套管35与第二转轴22之间无连接关系,拨杆39不再向置物架34提供向外侧的推力,置物架34在弹簧20的弹力作用下逐渐收回至车厢5内,且门扇33在扭簧的作用下恢复竖直状态,锁止结构将门扇33锁止;第二转轴22继续向下移动,使得位于车厢5下方的第二车轮27与运输管道1内下方的轨道3接触,此时环形凹槽28内缠绕的弹力绳29未完全释放,使得弹力绳29继续释放带动对应的第二车轮27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车轮27的转动使得整个胶囊运输车2随之逐渐向左侧移动,胶囊运输车2启动后,位于左侧车头6内的第一动力装置继续驱动对应的伸缩轴7转动,继续行驶,位于车厢5上方的电动伸缩杆32伸长,位于车厢5下方的电动伸缩杆32收缩,使得第二车轮27均不与轨道3接触,回复行驶状态,从而继续行驶,进行运输;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采用铺设在地下的运输管道1作为胶囊运输车2的行驶通道,同时采用第一车轮12作为行驶轮,进行正常行驶,采用位于车厢5上方的第二车轮27作为制动轮,位于车厢5下方的第二车轮27作为胶囊运输车的启动轮,且结合电动伸缩杆32的调节,从而对制动状态和启动状态进行切换,对第一车轮12、第二车轮27进行明确分工,且在控制器8的控制下进行切换,从而使得整个胶囊运输车2的使用更加自动化;同时本发明中弹力绳29在制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积蓄能量,且在调节电动伸缩杆32的伸长与收缩的过程中,将弹力绳29积蓄的能量进行分步释放并利用,在第二转轴2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先将弹力绳29积蓄的能量应用于驱动第二转轴22转动,同时利用棘爪37与棘轮柱36的啮合配合,驱动套管35转动,从而将置物架34推出,进行卸货和装货;然后当位于车厢5下方的第二车轮27与轨道3接触时,将弹力绳29积蓄的剩余能量作为整个胶囊运输车2的启动能量,从而使得有效的利用胶囊运输车在进行制动过程中的能量,不仅绿色环保,且节约能源;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采用地下进行物流运输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且能够提升物流运送速度。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第三凹槽40、电动插销41、插槽42,车厢5内顶面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数个竖向的第三凹槽40,第三凹槽40内均固定安装电动插销41,门扇33的顶面均开设与第三凹槽40一一对应的插槽42,电动插销41均能与对应的插槽42插接配合,电动插销41与控制器8连接。在行驶过程中,门扇33均处于竖直状态,电动插槽41均与对应的插槽42插接配合,将门扇33进行锁止,从而方便胶囊运输车2进行移动,当到达站点需要卸货时,电动插销41均与对应的插槽42分离,门扇33在置物架34的移动下沿对应的铰接点翻转,从而进行卸货。
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导向结构包括滑槽43、滑块44,车厢5的左右侧壁下部均开设两条呈前后对称分布的滑槽43,滑槽43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滑块44,滑块44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置物架34的水平部对应侧。在行驶过程中,滑块44均位于对应的滑槽43靠近车厢5中部的一侧,置物架34均位于车厢5内,当到达站点需要卸货时,置物架34在拨杆39的作用下分别向车厢5外侧移动,置物架34在移动的过程中其两侧对应的滑块44均沿对应的滑槽43前后移动,从而使得置物架34的移动进行导向与限位。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电机45、第一齿轮46、第二齿轮47,车头6内一侧均固定安装输出轴朝上的电机45,电机45的输出轴固定套装第一齿轮46,伸缩轴7的固定部中部均固定套装第二齿轮47,第二齿轮47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齿轮46啮合配合,电机45均分别与控制器8连接。行驶过程中,在控制器8的控制下,胶囊运输车2在进行逆时针方向移动时,位于车厢5左侧车头6内的电机45工作,由于第二齿轮47与对应的第一齿轮46啮合配合,电机45输出轴的转动驱动对应的伸缩轴7转动。
更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置物架34的水平部均开设数个左右方向的第五凹槽,第五凹槽内均设有与之转动配合的转动棍48,位于同一个置物架34水平部的转动辊48呈前后均匀分布,转动棍48的顶面均位于对应的置物架34的水平部顶面上方,第五凹槽内均设有驱动对应的转动辊48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连接,第二动力装置均分别与控制器8连接。初始状态时,货物位于对应的置物架34水平部上方,当胶囊运输车2到达站点需要进行卸货时,门扇33均处于水平状态,置物架34在对应的拨杆39的推动下向车厢5两侧移动,置物架34与外部相通,同时第二动力装置驱动对应的转动辊48转动,将置物架34上方的货物向车厢5外侧进行传送,从而能够使得卸货更加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闭合的运输管道(1),运输管道(1)内设有两条沿其长度方向的闭合的呈上下对称分布的截面为U型的轨道(3),轨道(3)的开口朝向运输管道(1)中心轴线方向,轨道(3)的水平部均固定连接运输管道(1)的内壁,运输管道(1)的顶面固定安装两根沿其长度方向的电线(4),两根电线(4)分别位于运输管道(1)内顶面轨道(3)的前后两侧;运输管道(1)内设有胶囊运输车(2),胶囊运输车(2)包括位于中间的车厢(5)、位于车厢(5)左右两侧的箱式的车头(6)以及位于车头(6)远离车厢(5)中部一侧的弧形壳(17),所述的车头(6)内为空心结构,车头(6)内均设有竖向的伸缩轴(7),伸缩轴(7)的固定部两端均贯穿车头(6)的对应侧且与之通过密封轴承连接,伸缩轴(7)的活动部和固定部不发生相对转动,车头(6)内均设有驱动对应的伸缩轴(7)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其中一个车头(6)内固定安装控制器(8),车头(6)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水平的第一框体(9),第一框体(9)上下通透,第一框体(9)靠近车头(6)一侧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竖向的弹性伸缩杆(10)的活动端,弹性伸缩杆(10)的固定端均固定连接车头(6)的对应侧,第一框体(9)内中部均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的外周均固定套装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一车轮(12),第一车轮(12)包括靠近第一转轴(11)中部的第一圆柱形部(13)和远离第一转轴(11)中部的第二圆柱形部(14),第二圆柱形部(14)的外径大于第一圆柱形部(13)的外径;第一转轴(11)的中部均固定套装第一伞齿轮(15),位于同一个车头(6)外侧的两第一伞齿轮(15)均位于对应的伸缩轴(7)的同侧,伸缩轴(7)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呈上下对称分布的L型的固定板(16),伸缩轴(7)的活动端均贯穿对应侧的固定板(16)的水平部且与之轴承连接,固定板(16)的竖直部均套设于对应的第一转轴(11)外周且与之轴承连接,固定板(16)位于两第一车轮(12)之间,伸缩轴(7)的活动端均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18),第二伞齿轮(18)均与对应侧的第一伞齿轮(15)啮合配合,位于左侧的车头(6)上方的第一框体(9)的顶面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电刷(19),电刷(19)始终与对应侧的电线(4)电性连接;所述的车厢(5)内设有呈前后对称分布的可移动的L型的置物架(34),车厢(5)的前后两侧均开口,置物架(34)的竖直部均位于靠近车厢(5)中部的一侧,两置物架(34)竖直部相对的一侧通过两根前后方向的弹簧(20)连接,车厢(5)内设有与置物架(34)相对应的移动导向结构,移动导向结构使得置物架(34)只能沿前后方向移动且对置物架(34)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车厢(5)内中部设有竖向的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的两端分别贯穿车厢(5)的顶面和底面且均与之接触配合,车厢(5)外设有两个呈上下对称分布的连接块(23),第二转轴(22)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侧的连接块(23)的水平部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二转轴(2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三伞齿轮(24),第二转轴(2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水平的第二框体(25),第二框体(25)内中部均轴承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三转轴(26),第三转轴(26)均贯穿对应侧的连接块(23)的竖直部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三转轴(26)的外周均固定套装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第二车轮(27),第二车轮(27)包括靠近第三转轴(26)中部的第三圆柱形部(21)和远离第三转轴(26)的第四圆柱形部(50),第二车轮(27)的第四圆柱形部外周均开设环形凹槽(28),环形凹槽(2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弹力绳(29)的一端,弹力绳(2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框体(25)的对应侧内壁;第三转轴(26)的外周均固定套装第四伞齿轮(30),第四伞齿轮(30)分别能与对应侧的第三伞齿轮(24)啮合配合,两第四伞齿轮(30)分别位于第二转轴(22)的两侧,车厢(5)的中部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C型的连接架(31),连接架(31)的竖直部均贯穿车厢(25)的顶面和底面且分别与之接触配合,连接架(31)的水平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框体(25)的对应侧,连接架(31)的水平部靠近车厢(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竖向的电动伸缩杆(32)的活动端,电动伸缩杆(32)的固定端均固定连接车厢(5)的对应侧,车厢(5)前后两侧底面均铰接安装门扇(33),门扇(33)的外侧分别与车厢(5)的前后两侧平齐,门扇(33)的铰接处均安装扭簧,车厢(5)内均设有门扇(33)的锁止结构;第二转轴(22)的外周套设有套管(35),套管(35)位于车厢(5)内,套管(35)的两端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车厢(5)的内壁,套管(35)位于两置物架(34)之间,套管(35)内中部固定安装棘轮柱(36),第二转轴(22)的中部外周铰接两个沿其轴线对称的棘爪(37),棘爪(37)的铰接处均安装扭簧,棘爪(37)同时与棘轮柱(36)啮合配合,套管(35)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横杆(38),横杆(38)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拨杆(39),拨杆(39)的上下两端均套装滚轮,滚轮均能与置物架(34)的竖直部接触配合,电动伸缩杆(32)、锁止结构、第一动力装置分别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8)与电刷(19)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第三凹槽(40)、电动插销(41)、插槽(42),车厢(5)内顶面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数个竖向的第三凹槽(40),第三凹槽(40)内均固定安装电动插销(41),门扇(33)的顶面均开设与第三凹槽(40)一一对应的插槽(42),电动插销(41)均能与对应的插槽(42)插接配合,电动插销(41)与控制器(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导向结构包括滑槽(43)、滑块(44),车厢(5)的左右侧壁下部均开设两条呈前后对称分布的滑槽(43),滑槽(43)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滑块(44),滑块(44)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置物架(34)的水平部对应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电机(45)、第一齿轮(46)、第二齿轮(47),车头(6)内一侧均固定安装输出轴朝上的电机(45),电机(45)的输出轴固定套装第一齿轮(46),伸缩轴(7)的固定部中部均固定套装第二齿轮(47),第二齿轮(47)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齿轮(46)啮合配合,电机(45)均分别与控制器(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架(34)的水平部均开设数个左右方向的第五凹槽,第五凹槽内均设有与之转动配合的转动棍(48),位于同一个置物架(34)水平部的转动辊(48)呈前后均匀分布,转动棍(48)的顶面均位于对应的置物架(34)的水平部顶面上方,第五凹槽内均设有驱动对应的转动辊(48)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连接,第二动力装置均分别与控制器(8)连接。
CN202010585634.3A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 Withdrawn CN1118469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5634.3A CN111846964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5634.3A CN111846964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6964A true CN111846964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8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5634.3A Withdrawn CN111846964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4696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4542A (zh) * 2020-08-25 2020-11-13 苏州哲思达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物流传输系统上的传输筒定位装置
CN113233201A (zh) * 2021-05-20 2021-08-10 山东泛泰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运输的气动管道输送机
CN113998468A (zh) * 2021-11-12 2022-02-01 四川虫洞物联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运输管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6285A (en) * 1976-07-30 1978-02-15 Kajima Corp Device for braking capsule in capsule transporting apparatus
DE3045539A1 (de) * 1979-12-04 1981-06-11 Philippe Besançon Doubs Regnier Vorrichtung zur transferierung von geldmitteln fuer geldtransportfahrzeuge
JPH06255776A (ja) * 1992-08-18 1994-09-13 Kyokuto Kaihatsu Kogyo Co Ltd カプセル輸送装置におけるカプセル回収方法及び装置
JPH11118942A (ja) * 1997-10-20 1999-04-3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地中レーダ装置
JP2000001219A (ja) * 1998-06-12 2000-01-07 Tokyo Denki Komusho Co Ltd 圧縮空気を利用した輸送システム
EP1052202B1 (en) * 1999-05-06 2004-03-31 ROMACO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products from a manufacturing unit to a packaging unit
US20040244633A1 (en) * 2003-05-08 2004-12-09 Witmer Warner H. Cats-constrained airpla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20100083864A1 (en) * 2008-10-08 2010-04-08 Patrick Joseph Flynn Pneutrain pneumatic mass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20170066457A1 (en) * 2015-02-08 2017-03-09 Hyperloop Technologies, Inc. Deployable decelerator
CN206955093U (zh) * 2017-07-14 2018-02-02 文安县朔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车
CN207416826U (zh) * 2017-11-21 2018-05-29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运输车系统
CN207844465U (zh) * 2018-01-15 2018-09-11 王建雄 一种管道物流运输系统
CN207943507U (zh) * 2018-01-31 2018-10-09 西南交通大学 地下货物转运站
CN109680715A (zh) * 2019-01-04 2019-04-26 亳州学院 一种地下物流运输管道
US20190193882A1 (en) * 2017-03-31 2019-06-27 The Boeing Company Vacuum volume re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acuum tube vehicle station
CN110255097A (zh) * 2019-06-03 2019-09-20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与地下物流系统结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陆侧装卸系统
US20200001899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Inc. Tub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using a gaseous mixture of air and hydrogen
CN110681594A (zh) * 2019-10-29 2020-01-14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0949973A (zh) * 2019-11-19 2020-04-03 广东互动电子网络媒体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下空间的物流运送方法及系统
CN111098869A (zh) * 2020-01-13 2020-05-05 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物流管道运输工具
CN210594204U (zh) * 2019-05-20 2020-05-22 黄山徽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物流传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6285A (en) * 1976-07-30 1978-02-15 Kajima Corp Device for braking capsule in capsule transporting apparatus
DE3045539A1 (de) * 1979-12-04 1981-06-11 Philippe Besançon Doubs Regnier Vorrichtung zur transferierung von geldmitteln fuer geldtransportfahrzeuge
JPH06255776A (ja) * 1992-08-18 1994-09-13 Kyokuto Kaihatsu Kogyo Co Ltd カプセル輸送装置におけるカプセル回収方法及び装置
JPH11118942A (ja) * 1997-10-20 1999-04-3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地中レーダ装置
JP2000001219A (ja) * 1998-06-12 2000-01-07 Tokyo Denki Komusho Co Ltd 圧縮空気を利用した輸送システム
EP1052202B1 (en) * 1999-05-06 2004-03-31 ROMACO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products from a manufacturing unit to a packaging unit
US20040244633A1 (en) * 2003-05-08 2004-12-09 Witmer Warner H. Cats-constrained airpla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20100083864A1 (en) * 2008-10-08 2010-04-08 Patrick Joseph Flynn Pneutrain pneumatic mass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20170066457A1 (en) * 2015-02-08 2017-03-09 Hyperloop Technologies, Inc. Deployable decelerator
US20190193882A1 (en) * 2017-03-31 2019-06-27 The Boeing Company Vacuum volume re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acuum tube vehicle station
CN206955093U (zh) * 2017-07-14 2018-02-02 文安县朔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车
CN207416826U (zh) * 2017-11-21 2018-05-29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运输车系统
CN207844465U (zh) * 2018-01-15 2018-09-11 王建雄 一种管道物流运输系统
CN207943507U (zh) * 2018-01-31 2018-10-09 西南交通大学 地下货物转运站
US20200001899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Inc. Tub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using a gaseous mixture of air and hydrogen
CN109680715A (zh) * 2019-01-04 2019-04-26 亳州学院 一种地下物流运输管道
CN210594204U (zh) * 2019-05-20 2020-05-22 黄山徽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物流传送装置
CN110255097A (zh) * 2019-06-03 2019-09-20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与地下物流系统结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陆侧装卸系统
CN110681594A (zh) * 2019-10-29 2020-01-14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0949973A (zh) * 2019-11-19 2020-04-03 广东互动电子网络媒体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下空间的物流运送方法及系统
CN111098869A (zh) * 2020-01-13 2020-05-05 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物流管道运输工具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成林等: "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发展模式及相关技术要求", 《物流技术》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4542A (zh) * 2020-08-25 2020-11-13 苏州哲思达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物流传输系统上的传输筒定位装置
CN111924542B (zh) * 2020-08-25 2021-08-31 崔海燕 一种医用物流传输系统上的传输筒定位装置
CN113233201A (zh) * 2021-05-20 2021-08-10 山东泛泰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运输的气动管道输送机
CN113998468A (zh) * 2021-11-12 2022-02-01 四川虫洞物联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运输管
CN113998468B (zh) * 2021-11-12 2024-04-05 四川虫洞物联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运输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46964A (zh) 一种地下胶囊物流运输枢纽站
CN101476402B (zh) 超薄型全浮动式机械手存取车装置
CA1215222A (en) Automatic system for assembly and welding of motor vehicle bodies
CN202967269U (zh) 一种仓储搬运输送装置
CN110065515B (zh) 一种便于装卸货的铁路货运车厢
CN107165450B (zh) 传送式搬运车
JPH09118277A (ja) 車の搬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1077529A1 (ja) ラック走行式コイル搬送装置
CN115321118A (zh) 一种摆渡车
CN108313083B (zh) 货运动车智能装载系统及智能货运动车
CN207416835U (zh)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CN113942803A (zh) 一种伸缩式移动站台车
CN207416873U (zh) 一种转向架及物流运输车
CN220722506U (zh) 一种电传动轨道车
CN212201496U (zh) 组合式搬运器
CN213355919U (zh) 一种用于空调生产线的rgv小车移动装置
CN105347062B (zh) 可遥控式厢式车装卸系统
CN212692678U (zh) 一种多工位装填装置
CN220702318U (zh) 一种车门积放存储小车用地面推车机
CN108163483B (zh) 端部空间回转运动系统
CN215973581U (zh) 一种化学品运输升降车
CN217620554U (zh) 一种车轴放置架
CN214778724U (zh) 一种低轨重载rgv
CN219905785U (zh) 一种rgv小车和输送设备之间的过渡机构
CN220411806U (zh) 用于运输焦罐的横移车的牵引装置及焦罐的运输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