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6866A - 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6866A
CN111846866A CN202010674497.0A CN202010674497A CN111846866A CN 111846866 A CN111846866 A CN 111846866A CN 202010674497 A CN202010674497 A CN 202010674497A CN 111846866 A CN111846866 A CN 111846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rrecting device
deviation correcting
double
dev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44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慧丹
刘自然
钟日新
缪朴
彭霞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Hongwang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Hongwang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Hongwang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Hongwang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744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68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46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6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33Position of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所述方法分别在钢带传输的产线上各个设定的位置设置相应的单辊纠偏装置、双辊纠偏装置以及三辊纠偏装置,并通过钢带传输线上各处设置的红外线感应装置进行检测钢带实时的偏移情况,当钢带发生偏移时,该红外线感应装置将偏移以及具体的偏移量发送给控制系统,此时控制系统可根据检测结构进行控制相应的纠偏装置,以进行纠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系统。本发明通过采用智能的监控以取代传统钢带产线上纠偏装置人为控制的方式,以提高钢带传输线上钢带纠偏的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不锈钢带生产均采用连续式传输的方式进行,这种生产加工方式生产效率高,因此被大量地推广使用。钢带在生产线上传输,由于钢带传输线通常比较长,这就造成传输线上的钢带难免会出现偏移,偏移的钢带不利于生产线上固定设置的设备进行加工,从而影响钢带加工质量,因此需要解决钢带偏移的问题。
为此,本申请人公开过各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比如:在中国专利CN201720267176.2中,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钢带传输线上的单辊纠偏装置;在中国专利CN201720267115.6中,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钢带传输线上的双辊纠偏装置;而在中国专利CN201720267113.7中,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钢带传输线上的三辊纠偏装置。以上三种纠偏装置均能一定程度地解决钢带传输线上钢带偏移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纠偏装置均是机械地设置在钢带传输线上,通常需要人为地调节以控制其纠偏量,各个装置之间无相互协同的效果,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及系统,以提高钢带传输线上钢带纠偏的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入口段,设置单辊纠偏装置与其前端的活套段连接,使从活套段出来的钢带经过该单辊纠偏装置后传入后端产线;
在工艺段的出入口处,设置双辊纠偏装置,使产线上传输的钢带在进入工艺段时,从工艺段的入口处经过该双辊纠偏装置传入工艺段,钢带传出工艺段时,从工艺段的出口处经过另一双辊纠偏装置传出;
在工艺段的中部位置,设置至少一个三辊纠偏装置,使位于该处的钢带须经过该三辊纠偏装置;
在出口段,设置另一单辊纠偏装置与其后端的活套段连接,使从产线出来的钢带经过该单辊纠偏装置后传出至后端的活套段;
还包括若干个红外线感应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所述若干个红外线感应装置按照设定的位置沿产线传输的方向设置,用于检测其当前位置处钢带的偏移情况,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和所述各单辊纠偏装置、双辊纠偏装置以及三辊纠偏装置,当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检测到钢带的偏移时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该反馈结果以控制相应的纠偏装置进行纠偏调整。
进一步地,当前后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距离小于100米时,该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线中部设有一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当前后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距离大于100米时,该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线的相应等分位置设有至少二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连接。
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于钢带传输产线最前端的第一活套、设于钢带传输产线中部的工艺段以及设于钢带传输产线最后端的第二活套,所述第一活套后端连接一第一单辊纠偏装置,所述工艺段的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后端设有一第一双辊纠偏装置,所述工艺段的后端设有一第二双辊纠偏装置,所述工艺段的中部设有一个以上三辊纠偏装置,所述第二活套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后设有一第二单辊纠偏装置;
还包括红外线感应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一双辊纠偏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双辊纠偏装置与所述三辊纠偏装置之间、所述三辊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二单辊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线上均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第二单辊纠偏装置、第一双辊纠偏装置、第二双辊纠偏装置和三辊纠偏装置均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距离小于100米,其间中部设有一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与所述三辊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距离大于100米,其间相应等分位置设有至少二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上设有第一无线模块,所述控制系统设有第二无线模块,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方法分别在钢带传输的产线上各个设定的位置设置相应的单辊纠偏装置、双辊纠偏装置以及三辊纠偏装置,并通过钢带传输线上各处设置的红外线感应装置进行检测钢带实时的偏移情况,当钢带发生偏移时,该红外线感应装置将偏移以及具体的偏移量发送给控制系统,此时控制系统可根据检测结构进行控制相应的纠偏装置,以进行纠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系统。本发明通过采用智能的监控以取代传统钢带产线上纠偏装置人为控制的方式,以提高钢带传输线上钢带纠偏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
11—第一单辊纠偏装置;
12—第二单辊纠偏装置;
21—第一双辊纠偏装置;
22—第二双辊纠偏装置;
30—三辊纠偏装置;
40—红外线感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入口段,设置单辊纠偏装置与其前端的活套段连接,使从活套段出来的钢带经过该单辊纠偏装置后传入后端产线;
在工艺段的出入口处,设置双辊纠偏装置,使产线上传输的钢带在进入工艺段时,从工艺段的入口处经过该双辊纠偏装置传入工艺段,钢带传出工艺段时,从工艺段的出口处经过另一双辊纠偏装置传出;
在工艺段的中部位置,设置至少一个三辊纠偏装置,使位于该处的钢带须经过该三辊纠偏装置;
在出口段,设置另一单辊纠偏装置与其后端的活套段连接,使从产线出来的钢带经过该单辊纠偏装置后传出至后端的活套段;
还包括若干个红外线感应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所述若干个红外线感应装置按照设定的位置沿产线传输的方向设置,用于检测其当前位置处钢带的偏移情况,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和所述各单辊纠偏装置、双辊纠偏装置以及三辊纠偏装置,当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检测到钢带的偏移时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该反馈结果以控制相应的纠偏装置进行纠偏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单辊纠偏装置、双辊纠偏装置以及三辊纠偏装置的结构均采用现有设计,且在一些描述中统称为纠偏装置。在本发明中,上述纠偏装置与现有的纠偏装置唯一不同的是,现有的纠偏装置无需安装通信模块,而本发明的上述纠偏装置均需要安装通信模块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至于如何设置所述通信模块为本发明所用,技术人员采用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公开技术方案即可实现,由于该技术不涉及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因此此处并不赘述。
进一步地,当前后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距离小于100米时,该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线中部设有一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当前后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距离大于100米时,该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线的相应等分位置设有至少二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连接。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于钢带传输产线最前端的第一活套、设于钢带传输产线中部的工艺段以及设于钢带传输产线最后端的第二活套,所述第一活套后端连接一第一单辊纠偏装置11,所述工艺段的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11后端设有一第一双辊纠偏装置21,所述工艺段的后端设有一第二双辊纠偏装置22,所述工艺段的中部设有一个以上三辊纠偏装置30,所述第二活套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22后设有一第二单辊纠偏装置12;
还包括红外线感应装置40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11与所述第一双辊纠偏装置21之间、所述第一双辊纠偏装置21与所述三辊纠偏装置30之间、所述三辊纠偏装置30与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2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22与所述第二单辊纠偏装置12之间的传输线上均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40,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40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11、第二单辊纠偏装置12、第一双辊纠偏装置21、第二双辊纠偏装置22和三辊纠偏装置30均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11与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21之间的传输距离小于100米,其间中部设有一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40;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22与所述三辊纠偏装置30之间的传输距离大于100米,其间相应等分位置设有至少二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40。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40上设有第一无线模块,所述控制系统设有第二无线模块,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40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分别在钢带传输的产线上各个设定的位置设置相应的单辊纠偏装置、双辊纠偏装置以及三辊纠偏装置,并通过钢带传输线上各处设置的红外线感应装置进行检测钢带实时的偏移情况,当钢带发生偏移时,该红外线感应装置将偏移以及具体的偏移量发送给控制系统,此时控制系统可根据检测结构进行控制相应的纠偏装置,以进行纠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系统。本发明通过采用智能的监控以取代传统钢带产线上纠偏装置人为控制的方式,以提高钢带传输线上钢带纠偏的自动化程度。
只要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的思想,对本发明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入口段,设置单辊纠偏装置与其前端的活套段连接,使从活套段出来的钢带经过该单辊纠偏装置后传入后端产线;
在工艺段的出入口处,设置双辊纠偏装置,使产线上传输的钢带在进入工艺段时,从工艺段的入口处经过该双辊纠偏装置传入工艺段,钢带传出工艺段时,从工艺段的出口处经过另一双辊纠偏装置传出;
在工艺段的中部位置,设置至少一个三辊纠偏装置,使位于该处的钢带须经过该三辊纠偏装置;
在出口段,设置另一单辊纠偏装置与其后端的活套段连接,使从产线出来的钢带经过该单辊纠偏装置后传出至后端的活套段;
还包括若干个红外线感应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所述若干个红外线感应装置按照设定的位置沿产线传输的方向设置,用于检测其当前位置处钢带的偏移情况,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和所述各单辊纠偏装置、双辊纠偏装置以及三辊纠偏装置,当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检测到钢带的偏移时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该反馈结果以控制相应的纠偏装置进行纠偏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后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距离小于100米时,该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线中部设有一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当前后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距离大于100米时,该两个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线的相应等分位置设有至少二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连接。
4.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于钢带传输产线最前端的第一活套、设于钢带传输产线中部的工艺段以及设于钢带传输产线最后端的第二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套后端连接一第一单辊纠偏装置,所述工艺段的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后端设有一第一双辊纠偏装置,所述工艺段的后端设有一第二双辊纠偏装置,所述工艺段的中部设有一个以上三辊纠偏装置,所述第二活套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后设有一第二单辊纠偏装置;
还包括红外线感应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一双辊纠偏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双辊纠偏装置与所述三辊纠偏装置之间、所述三辊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二单辊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线上均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第二单辊纠偏装置、第一双辊纠偏装置、第二双辊纠偏装置和三辊纠偏装置均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辊纠偏装置与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距离小于100米,其间中部设有一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所述第二双辊纠偏装置与所述三辊纠偏装置之间的传输距离大于100米,其间相应等分位置设有至少二个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上设有第一无线模块,所述控制系统设有第二无线模块,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CN202010674497.0A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18468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4497.0A CN111846866A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4497.0A CN111846866A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6866A true CN111846866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83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4497.0A Pending CN111846866A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4686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147A (ja) * 1994-06-29 1996-01-1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鋼帯のセンタ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2060174A (zh) * 2010-11-19 2011-05-18 杭州富如德科技有限公司 远距离输送高温物料冷却成型机钢带纠偏系统
CN202527484U (zh) * 2012-02-29 2012-11-14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纠偏装置的活套车
CN203021664U (zh) * 2012-12-03 2013-06-26 东营帮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钢带连续镀铜带卷纠偏装置
CN204453969U (zh) * 2015-01-19 2015-07-08 肇庆远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纠偏控制系统
CN205011821U (zh) * 2015-07-31 2016-02-03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优质超薄热镀锌带钢连续生产线
CN205275729U (zh) * 2015-10-30 2016-06-0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电镀锡及电镀铬的联合机组
CN205739658U (zh) * 2016-07-14 2016-11-30 江西凯安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铜带加工的导向纠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147A (ja) * 1994-06-29 1996-01-1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鋼帯のセンタ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2060174A (zh) * 2010-11-19 2011-05-18 杭州富如德科技有限公司 远距离输送高温物料冷却成型机钢带纠偏系统
CN202527484U (zh) * 2012-02-29 2012-11-14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纠偏装置的活套车
CN203021664U (zh) * 2012-12-03 2013-06-26 东营帮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钢带连续镀铜带卷纠偏装置
CN204453969U (zh) * 2015-01-19 2015-07-08 肇庆远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纠偏控制系统
CN205011821U (zh) * 2015-07-31 2016-02-03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优质超薄热镀锌带钢连续生产线
CN205275729U (zh) * 2015-10-30 2016-06-0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电镀锡及电镀铬的联合机组
CN205739658U (zh) * 2016-07-14 2016-11-30 江西凯安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铜带加工的导向纠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5482B (zh) 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CN103372583A (zh) 一种热轧卷取张力的控制方法
CN204453969U (zh) 一种纠偏控制系统
CN208628122U (zh) 一种微间隙轧制系统
CN111846866A (zh) 一种钢带传输线的智能纠偏方法及系统
CN202174408U (zh) 一种钛及钛合金带卷加工设备组合系统
CN106144719A (zh) 一种覆膜机上收卷自动对边装置
CN110854423A (zh) 卷绕设备及其极片入料装置
CN202433437U (zh) 一种脉冲信号峰值电平检测系统
CN203678835U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冷连轧工艺及其机组
CN209973868U (zh) 一种标签印刷纠偏机构
CN208471184U (zh) 钢带自动输送装置
CN206533256U (zh) 一种用于电机定子绕线装置的输线装置
CN204842461U (zh) 一种可有效降低辊耗的h型钢轧边机配辊孔型结构
CN201343325Y (zh) 带有纠偏装置的张紧传送机构
CN212475125U (zh) 一种用于传送系统的校正装置
CN203737757U (zh) 一种刀具弯度的自动矫直装置
CN206108300U (zh) 纸管输送排列机构
CN204508347U (zh) 一种覆膜机上收卷自动对边装置
CN205113873U (zh) 包装袋喷码与热转印一体机
CN202754499U (zh) 输送装置
CN2654238Y (zh) 无头轧制设备的钢坯夹送装置
CN105598184B (zh) 一种清洗段张力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1906805U (zh) 一种改进的连铸拉矫机压辊
CN200972594Y (zh) 轧机倍尺剪控制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