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6730U - 高线夹送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线夹送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6730U
CN209156730U CN201821963773.XU CN201821963773U CN209156730U CN 209156730 U CN209156730 U CN 209156730U CN 201821963773 U CN201821963773 U CN 201821963773U CN 209156730 U CN209156730 U CN 209156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pinch roller
finishing mill
mill unit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637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任全
苏力
何立平
马志勇
范思石
刘炜
陈立坤
闫立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CHENG RUIXIN CHANGCA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CHENG RUIXIN CHANGCA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CHENG RUIXIN CHANGCA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CHENG RUIXIN CHANGCA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637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6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6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6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warding And Stor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线夹送辊装置,高线夹送辊装置包括:精轧机组;多个水箱,沿精轧机组的出件方向依次设置并均位于精轧机组的下游位置;精轧机组后夹送辊,设置在精轧机组的出件口处;多个水箱后夹送辊,每两个相邻水箱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水箱后夹送辊;吐丝机组件,沿出件方向设置在末端的水箱的下游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轧件的不冷段仅为约一个水箱的长度(约6米)大大少于常规控制的约50米,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轧件不冷段长度,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并保证了轧件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高线夹送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轧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线夹送辊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线材生产中,在精轧机轧制出成品后,需要对轧件进行水冷以得到更好产品的物理性能。现有的典型精轧机后生产线布置见图1。主要由精轧机组1、第一水箱2、第二水箱3、输送导槽4、第三水箱5、第四水箱6、吐丝机前夹送辊7、吐丝机8组成。
轧件从精轧机组1轧出后,依此经过第一水箱2至第四水箱6、输送导槽4、夹送辊进入吐丝机8将轧件吐丝成圈进入下游工序。
第一水箱2至第四水箱6有各自的控制阀组进行水箱冷却水的通水与断水。由于轧件通过水箱时需要克服水的阻力,因此现有的工艺控制方式均为轧件头部到达吐丝机前夹送辊7闭合,从而使精轧机组1与吐丝机8间轧件形成张力,随后第一水箱2至第四水箱6才进行通水,这样的方式主要是以防止轧件在水箱内抖动或者堆钢。
以上工艺布置及控制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轧件进入吐丝机8后方进行第一水箱2至第四水箱6的开水,这样轧件头部冷却强度不够,因此产品性能达不到要求(头部不冷段长度为从精轧机组1到吐丝机8的长度约50米)。在下游工序中需要将此50米长度的轧件减掉,这样降低了生产线的成材率。
2、在轧件头部向吐丝机8输送的过程中,轧件在水箱及输送导槽4内滑动,由于距离很长(约50米),轧件容易出现抖动甚至堆钢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线夹送辊装置,以达到能够有效减少轧件不冷段长度并保证了轧件在输送过程中稳定运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线夹送辊装置,包括:精轧机组;多个水箱,沿精轧机组的出件方向依次设置并均位于精轧机组的下游位置;精轧机组后夹送辊,设置在精轧机组的出件口处;多个水箱后夹送辊,每两个相邻水箱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水箱后夹送辊;吐丝机组件,沿出件方向设置在末端的水箱的下游位置。
进一步地,多个水箱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三水箱和第四水箱,精轧机组后夹送辊位于精轧机组的出件口与第一水箱之间,并且精轧机组后夹送辊靠近第一水箱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水箱后夹送辊,第一水箱后夹送辊与第一水箱的出件口和第二水箱的进件口均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水箱和第三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水箱后夹送辊,第二水箱后夹送辊与第二水箱的出件口连接,第二水箱后夹送辊与第三水箱的进件口通过输送导槽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水箱和第四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三水箱后夹送辊,第三水箱后夹送辊与第三水箱的出件口连接,第三水箱后夹送辊与第四水箱的进件口通过输送导槽连接。
进一步地,第四水箱通过输送导槽与吐丝机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吐丝机组件包括沿出件方向依次设置的吐丝机前夹送辊和吐丝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轧件的不冷段仅为约一个水箱的长度(约6米)大大少于常规控制的约50米,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轧件不冷段长度,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并保证了轧件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精轧机组;2、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输送导槽;5、第三水箱;6、第四水箱;7、吐丝机前夹送辊;8、吐丝机;31、精轧机组后夹送辊;32、第一水箱后夹送辊;33、第二水箱后夹送辊;34、第三水箱后夹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线夹送辊装置,包括:精轧机组1、多个水箱、精轧机组后夹送辊31、多个水箱后夹送辊和吐丝机组件。多个水箱沿精轧机组1的出件方向依次设置并均位于精轧机组1的下游位置。精轧机组后夹送辊31设置在精轧机组1的出件口处。每两个相邻水箱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水箱后夹送辊。吐丝机组件沿出件方向设置在末端的水箱的下游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轧件的不冷段仅为约一个水箱的长度(约6米)大大少于常规控制的约50米,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轧件不冷段长度,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并保证了轧件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运行。
具体地,多个水箱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箱2、第二水箱3、第三水箱5和第四水箱6,精轧机组后夹送辊31位于精轧机组1的出件口与第一水箱2之间,并且精轧机组后夹送辊31靠近第一水箱2设置。
精轧机组后夹送辊31能够将温度较高的出精轧机组1的轧件(约950℃)进行中心线对中后(与第一水箱2中心线对中)进入第一水箱2,能够更好进行轧件冷却。
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之间设置有第一水箱后夹送辊32,第一水箱后夹送辊32与第一水箱2的出件口和第二水箱3的进件口均连接。第二水箱3和第三水箱5之间设置有第二水箱后夹送辊33,第二水箱后夹送辊33与第二水箱3的出件口连接,第二水箱后夹送辊33与第三水箱5的进件口通过输送导槽4连接。第三水箱5和第四水箱6之间设置有第三水箱后夹送辊34,第三水箱后夹送辊34与第三水箱5的出件口连接,第三水箱后夹送辊34与第四水箱6的进件口通过输送导槽4连接。
轧件经过第一水箱后夹送辊32后(通过夹送辊电流信号判断),第一水箱2立即通水。同样,轧件经过第二水箱后夹送辊32后,第二水箱3立即通水,依此类推。
通过以上方式,轧件的不冷段仅为约一个水箱的长度(约6米)大大少于常规控制的约50米,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并且轧件的输送稳定性也大大提高,降低了轧线的事故率。
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夹送辊预先闭合的方式,即轧件头部尚未出精轧机组1所有夹送辊就均已经闭合到位,夹送辊的速度相比轧件的速度有一定的超前率(例如:超前率5%,超前率=(夹送辊速度-轧件速度)/轧件速度),此超前率用于补偿轧件瞬间咬入夹送辊后的动态速降。
具体地,第四水箱6通过输送导槽4与吐丝机组件连接。吐丝机组件包括沿出件方向依次设置的吐丝机前夹送辊7和吐丝机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线夹送辊工艺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高线夹送辊装置进行操作,高线夹送辊工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将精轧机组后夹送辊31和多个水箱后夹送辊均预先闭合到位;
步骤20、通过精轧机组后夹送辊31将精轧机组1送出的轧件进行中心对中后送入第一水箱2;
步骤30、待轧件头部进入第一水箱后夹送辊32后,对第一水箱2进行通水;待轧件头部进入第二水箱后夹送辊33后,对第二水箱3进行通水;待轧件头部进入第三水箱后夹送辊34后,对第三水箱5进行通水;
步骤40、待轧件头部进入吐丝机组件后,对第四水箱6进行通水。
通过以上的控制方式,轧件的不冷段仅为约一个水箱的长度(约6米)大大少于常规控制的约50米,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并且通过增加夹送辊进行新的工艺布置及改变原有的控制方式,轧件的输送稳定性也大大提高,降低了轧线的事故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轧件的不冷段仅为约一个水箱的长度(约6米)大大少于常规控制的约50米,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轧件不冷段长度,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并保证了轧件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Claims (7)

1.一种高线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精轧机组(1);
多个水箱,沿精轧机组(1)的出件方向依次设置并均位于精轧机组(1)的下游位置;
精轧机组后夹送辊(31),设置在精轧机组(1)的出件口处;
多个水箱后夹送辊,每两个相邻所述水箱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水箱后夹送辊;
吐丝机组件,沿出件方向设置在末端的所述水箱的下游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线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箱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箱(2)、第二水箱(3)、第三水箱(5)和第四水箱(6),精轧机组后夹送辊(31)位于精轧机组(1)的出件口与第一水箱(2)之间,并且精轧机组后夹送辊(31)靠近第一水箱(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线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之间设置有第一水箱后夹送辊(32),第一水箱后夹送辊(32)与第一水箱(2)的出件口和第二水箱(3)的进件口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线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水箱(3)和第三水箱(5)之间设置有第二水箱后夹送辊(33),第二水箱后夹送辊(33)与第二水箱(3)的出件口连接,第二水箱后夹送辊(33)与第三水箱(5)的进件口通过输送导槽(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线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水箱(5)和第四水箱(6)之间设置有第三水箱后夹送辊(34),第三水箱后夹送辊(34)与第三水箱(5)的出件口连接,第三水箱后夹送辊(34)与第四水箱(6)的进件口通过输送导槽(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线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水箱(6)通过输送导槽(4)与所述吐丝机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线夹送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吐丝机组件包括沿出件方向依次设置的吐丝机前夹送辊(7)和吐丝机(8)。
CN201821963773.XU 2018-11-27 2018-11-27 高线夹送辊装置 Active CN209156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3773.XU CN209156730U (zh) 2018-11-27 2018-11-27 高线夹送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3773.XU CN209156730U (zh) 2018-11-27 2018-11-27 高线夹送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6730U true CN209156730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40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63773.XU Active CN209156730U (zh) 2018-11-27 2018-11-27 高线夹送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67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3108A (zh) * 2019-11-19 2020-03-17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夹送辊的盘螺生产加工装置
CN111922101A (zh) * 2020-08-20 2020-11-13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线包型规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3108A (zh) * 2019-11-19 2020-03-17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夹送辊的盘螺生产加工装置
CN110883108B (zh) * 2019-11-19 2021-09-07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夹送辊的盘螺生产加工装置
CN111922101A (zh) * 2020-08-20 2020-11-13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线包型规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22101B (zh) * 2020-08-20 2024-05-28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线包型规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56730U (zh) 高线夹送辊装置
CN210586365U (zh) 一种线棒材生产线
CN103909095B (zh) 热轧机活套控制方法和用于热轧机的轧制方法
CN203227664U (zh) 冷轧线材生产线
CN105057348B (zh) Φ25mm带肋钢筋采用二切分轧制生产方法
CN103341487B (zh) 一种高速线材紧凑式无孔轧制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N102172634A (zh) 焊缝自动控制轧制的方法
CN104084421A (zh) 一种高速线材轧机无孔型轧制82b盘条的生产工艺
CN107377632A (zh) 一种缩小钢筋头尾尺寸差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操作方法
CN106944479B (zh) 一种薄带材单机架连轧机及实施方法
CN107321797A (zh) 短流程esp精轧机组在线换辊方法
CN108941196A (zh) 一种以200大断面方坯连续轧制小规格棒材的方法
CN205571839U (zh) 一种多功能轧制生产线
CN103394527B (zh) 一种提高高硅无取向电工钢轧制成材率的方法
CN212442552U (zh) 一种高产能高精度切分棒材生产线
CN106311762A (zh) 提高热轧薄带轧制稳定性的负荷分配方法
CN109174979A (zh) 一种提高线材成材率的水冷段布置方式
CN101722187A (zh) 一种工字轮大盘卷螺纹钢生产工艺方法
CN107745010A (zh) 一种镁合金炉卷轧制板、卷共线机组及加工生产线
CN109092906B (zh) 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
CN111872114A (zh) 一种高产能高精度切分棒材生产方法及生产线
CN204338571U (zh) 用于生产棒线材和型材的连铸-直接轧制装置
CN105921520A (zh) 一种冷连轧机甩机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3316478U (zh) 一种高速线材紧凑式无孔轧制生产线
CN202667242U (zh) 生产长材的连铸连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