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5615A - 安全气囊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全气囊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5615A
CN111845615A CN201910352940.XA CN201910352940A CN111845615A CN 111845615 A CN111845615 A CN 111845615A CN 201910352940 A CN201910352940 A CN 201910352940A CN 111845615 A CN111845615 A CN 111845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airbag
impact surface
occupant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29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45615B (zh
Inventor
王挺
孟强
杨群印
董旭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to CN2019103529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5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45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5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45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5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气囊和车辆。该安全气囊包括:气袋,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和气体发生器,其用于对气袋充气以使气袋膨胀而进入展开状态;其中,气袋包括冲击表面,冲击表面被构造为当处于展开状态时面向乘客并且在乘客朝向其移动时受到乘客的头部的冲击,以及,气袋还包括位于冲击表面上的突伸部,突伸部包括叠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和第二层两者的边缘分别在突伸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连接在一起,突伸部具有与气袋连接的开口,当处于展开状态时,突伸部从冲击表面朝向乘客突伸一段距离,并且在乘客的头部冲击冲击表面的情形下突伸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一者抵靠乘客的头部的侧面,使得乘客的头部容纳在冲击表面和突伸部限定的空间中。

Description

安全气囊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中的安全装置,具体地,涉及安全气囊,以及,还涉及包括该安全气囊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中广泛采用安全气囊作为保护乘员的安全装置。安全气囊包括,例如,布置在方向盘中的安全气囊,布置在仪表盘中的安全气囊,以及,布置在车辆顶部的顶置式安全气囊。当车辆发生碰撞或受到冲击时,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便会接收到经由连接到气体发生器的线束传送来的信号,从而发生爆破。接着,爆破所产生的气体将使安全气囊的被折叠的气袋迅速充气,充气后的气袋发生膨胀,以保护乘员免受冲击所带来的伤害。
然而,碰撞期间,乘员的头部以及胸部可能滑动离开安全气囊的气袋,由此不再位于安全气囊的气袋的保护区域内,并且转而撞击到车辆内部的其他结构而受到伤害。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气囊难以确保碰撞期间乘员位于气袋的保护区域内,可靠性和安全性较低。
因此,期望一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安全气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安全气囊。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其包括:
气袋,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和
气体发生器,其用于对所述气袋充气以使所述气袋膨胀而进入展开状态;
其中,所述气袋包括冲击表面,所述冲击表面被构造为当处于展开状态时面向乘客并且在乘客朝向其移动时受到乘客的头部的冲击,以及,
所述气袋还包括位于所述冲击表面上的突伸部,所述突伸部包括叠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两者的边缘分别在所述突伸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连接在一起,所述突伸部具有与所述气袋连接的开口,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突伸部从所述冲击表面朝向乘客突伸一段距离,并且在乘客的头部冲击所述冲击表面的情形下所述突伸部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中一者抵靠乘客的头部的侧面,使得乘客的头部容纳在所述冲击表面和所述突伸部限定的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突伸部的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两者的边缘在背离所述气袋的一侧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突伸部包括第一突伸部和第二突伸部,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突伸部和所述第二突伸部在乘客的头部冲击所述冲击表面的情形下分别位于乘客的头部的左侧和右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突伸部和所述第二突伸部的彼此相向的侧面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冲击表面倾斜的倾斜面,并且使得两个所述倾斜面从所述冲击表面开始以彼此远离的方式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突伸部和所述第二突伸部分别包括在所述冲击表面处间隔开一段距离的多个所述突伸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突伸部和所述第二突伸部各自的多个所述突伸部在远离所述冲击表面的一侧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冲击表面与所述突伸部被构造为由一片织物制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突伸部从所述冲击表面朝向乘客突伸的距离被构造为与乘客的头部的尺寸相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突伸部的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两者的边缘以缝制的方式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上述的安全气囊,并且,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在所述车辆的仪表盘中。
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能够防止乘员的头部以及胸部滑动离开安全气囊的气袋,以确保碰撞期间乘员位于气袋的保护区域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气囊。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另外实施例的安全气囊。
图3(a)和图3(b)示出用于制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气囊和车辆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安全气囊适用于车辆中。作为示例,本发明的安全气囊可以安装在车辆的仪表盘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气囊。以下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气囊。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包括气袋10和气体发生器(未示出)。气袋1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以及,气体发生器用于对气袋10充气以使气袋10膨胀而进入展开状态。为了清楚地看到气袋10的结构,图1中示出的气袋10处于展开状态。能够从图1中示出的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气袋10观察到,气袋10包括冲击表面100,该冲击表面100被构造为当处于展开状态时面向乘客并且在乘客朝向其移动时受到乘客的头部的冲击,以及,气袋10还包括位于冲击表面100上的突伸部200。以下详细介绍突伸部200。
如图1所示,突伸部200包括两列突伸部,每列突伸部包括两个突伸部,即,分别位于左边的第一突伸部201和位于右边的第二突伸部202,并且,第一突伸部201和第二突伸部202分别包括在冲击表面100处间隔开一段距离的两个突伸部。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突伸部201和两个第二突伸部202相同,以下将以四个突伸部中的第一突伸部201为例进行描述,能够理解,针对第一突伸部201的描述适用于其他三个突伸部。
继续参照图1,第一突伸部201包括叠置的第一层201a和第二层201b,第一层201a和第二层201b两者的边缘分别在第一突伸部201的第一侧201c和第二侧201d连接在一起,并且,突伸部201的第一层201a和第二层201b两者的边缘在背离气袋10的一侧连接在一起。换言之,在图1所述的气袋10的放置方位中,第一突伸部201包括上下叠置的两层,并且,上下叠置的两层的边缘在第一突伸部201的左侧、右侧以及前侧连接在一起。此外,第一突伸部201具有与气袋10连接的开口,在图1中,该开口位于第一突伸部201的后侧且不可见,并且能够理解,设置该开口以用于实现第一突伸部201和气袋10两者之间的流体连通,从而实现第一突伸部201被充气而膨胀进入展开状态。
以下描述突伸部200在展开状态下的工作过程。
继续参照图1,当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突伸部201和第二突伸部202在乘客的头部冲击冲击表面100的情形下分别位于乘客的头部的左侧和右侧。具体地,当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突伸部201从冲击表面100朝向乘客突伸一段距离,并且在乘客的头部冲击冲击表面100的情形下,第一突伸部201的第一侧201c和第二侧201d中的第二侧201d抵靠乘客的头部的左侧面,类似地,第二突伸部20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第一侧抵靠乘客的头部的右侧面,换言之,第一突伸部201和第二突伸部202的相对两侧分别抵靠乘客的头部的左右两个侧面,使得乘客的头部容纳在冲击表面100和第一突伸部201和第二突伸部202限定的空间中。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第一突伸部201和第二突伸部202的彼此相向的侧面被构造为相对于冲击表面100倾斜的倾斜面,并且使得两个倾斜面从冲击表面100开始以彼此远离的方式延伸。从图1所示的气袋10的顶部观察,突伸部200具有三角形的形状,当乘客的头部向突伸部200施加图1中左右方向上的力时,在图1的俯视方向上具有三角形的形状的突伸部200能够更有力的支撑乘客的头部,以确保乘客的头部始终容纳在冲击表面100和第一突伸部201和第二突伸部202限定的空间中。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另外实施例的安全气囊。以下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另外实施例的安全气囊。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示出的安全气囊与图1中示出的安全气囊仅有部分区别,以下主要描述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描述以避免冗余。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装置10′包括第一突伸部201′和第二突伸部202′,并且,第一突伸部201′和第二突伸部202′各自的两个突伸部在远离冲击表面的一侧连接在一起,由此,两个第一突伸部201′作为整体支撑乘客的头部的左侧,两个第二突伸部202′作为整体支撑乘客的头部的右侧,作为整体的两个突伸部能够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以确保乘客的头部始终容纳在冲击表面100和第一突伸部201和第二突伸部202限定的空间中。
图3(a)和图3(b)示出用于制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的方法。以下参照图3(a)和图3(b)描述用于制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图3(a)和图3(b)示出的方法可以用于制作图1和图2中示出的安全气囊。
如图3(a)所示,将冲击表面100的一段折叠出上下两层201a和201b,并且,间隔开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折叠动作以再次形成上下两层。如图3(b)所示,沿着图3(a)中示出的虚线裁剪折叠结构,并且将裁剪后的上下两层的边缘连接在一起,由此形成第一突伸部201和第二突伸部202。而且,将冲击表面所在的织物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此外,将气袋的左侧面、右侧面连接到冲击表面所在的织物上以形成气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气袋的突伸部的两层的连接方法包括缝制、粘贴等。
能够理解,在图3(a)和图3(b)示出的制作方法中,气袋的冲击表面与突伸部被构造为由一片织物制造。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装置不限于此,气袋的冲击表面与突伸部还可以构造为分离的两个部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突伸部从冲击表面朝向乘客突伸的距离被构造为与乘客的头部的尺寸相关,例如,突伸部从冲击表面朝向乘客突伸乘客的头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此外,尽管图1和图2示出的安全气囊的气袋包括两列突伸部(即,第一突伸部和第二突伸部),并且每列突伸部包括两个突伸部,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装置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可以在气袋的冲击表面设置仅仅一列突伸部,以及,该列突伸部可以包括仅仅一个或者多于两个的突伸部。另外,图1中示出的突伸部在图1的俯视方向上观察具有三角形的形状,但是,本发明的安全装置不限于此,例如,突伸部在图1的俯视方向上观察还可以具有矩形、梯形等其他形状。同时,尽管参照图1和图2描述了突伸部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但是,本发明的安全装置不限于此,突伸部还可以具有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其他层。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气囊中,由于气袋在冲击表面上设置了突伸部,突伸部包括叠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和第二层两者的边缘分别在突伸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连接在一起,在展开状态下,突伸部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第一侧或第二侧抵靠乘客的头部的侧面,使得乘客的头部容纳在冲击表面和突伸部限定的空间中。因此,本发明的安全气囊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在例如发生倾斜碰撞的情形下,能够防止乘员的头部以及胸部滑动离开安全气囊的气袋,以确保碰撞期间乘员位于气袋的保护区域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如前,尽管说明中已经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含义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安全气囊,其包括:
气袋,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和
气体发生器,其用于对所述气袋充气以使所述气袋膨胀而进入展开状态;
其中,所述气袋包括冲击表面,所述冲击表面被构造为当处于展开状态时面向乘客并且在乘客朝向其移动时受到乘客的头部的冲击,以及,
所述气袋还包括位于所述冲击表面上的突伸部,所述突伸部包括叠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两者的边缘分别在所述突伸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连接在一起,所述突伸部具有与所述气袋连接的开口,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突伸部从所述冲击表面朝向乘客突伸一段距离,并且在乘客的头部冲击所述冲击表面的情形下所述突伸部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中一者抵靠乘客的头部的侧面,使得乘客的头部容纳在所述冲击表面和所述突伸部限定的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突伸部的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两者的边缘在背离所述气袋的一侧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突伸部包括第一突伸部和第二突伸部,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突伸部和所述第二突伸部在乘客的头部冲击所述冲击表面的情形下分别位于乘客的头部的左侧和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第一突伸部和所述第二突伸部的彼此相向的侧面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冲击表面倾斜的倾斜面,并且使得两个所述倾斜面从所述冲击表面开始以彼此远离的方式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第一突伸部和所述第二突伸部分别包括在所述冲击表面处间隔开一段距离的多个所述突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第一突伸部和所述第二突伸部各自的多个所述突伸部在远离所述冲击表面的一侧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冲击表面与所述突伸部被构造为由一片织物制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突伸部从所述冲击表面朝向乘客突伸的距离被构造为与乘客的头部的尺寸相关。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突伸部的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两者的边缘以缝制的方式连接。
10.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并且,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在所述车辆的仪表盘中。
CN201910352940.XA 2019-04-29 2019-04-29 安全气囊和车辆 Active CN111845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2940.XA CN111845615B (zh) 2019-04-29 2019-04-29 安全气囊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2940.XA CN111845615B (zh) 2019-04-29 2019-04-29 安全气囊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5615A true CN111845615A (zh) 2020-10-30
CN111845615B CN111845615B (zh) 2023-08-22

Family

ID=72965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2940.XA Active CN111845615B (zh) 2019-04-29 2019-04-29 安全气囊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4561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3956Y (zh) * 2006-04-07 2008-06-18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竖直凹槽的安全气囊
WO2008084605A1 (ja) * 2007-01-12 2008-07-1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376377A (zh) * 2007-08-31 2009-03-0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头部保护气囊
US20100045007A1 (en) * 2007-02-14 2010-02-25 Auto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100156076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Takata Corporation Airbag, airbag device, and vehicle
CN103029673A (zh) * 2011-10-05 2013-04-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顶安全气囊装置
KR20140083547A (ko) * 2012-12-26 2014-07-0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조수석 에어백
DE102016213662A1 (de) * 2015-07-30 2017-02-0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Insassen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CN106573592A (zh) * 2014-04-30 2017-04-19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充气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模块、汽车部件及具有这样的安全气囊的汽车乘客约束系统
CN107444328A (zh) * 2016-05-04 2017-12-0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一种包括可展开的扩展部的乘客安全气囊
US20180001863A1 (en) * 2016-06-30 2018-01-04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3956Y (zh) * 2006-04-07 2008-06-18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竖直凹槽的安全气囊
WO2008084605A1 (ja) * 2007-01-12 2008-07-1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100045007A1 (en) * 2007-02-14 2010-02-25 Auto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1376377A (zh) * 2007-08-31 2009-03-0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头部保护气囊
US20100156076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Takata Corporation Airbag, airbag device, and vehicle
CN103029673A (zh) * 2011-10-05 2013-04-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顶安全气囊装置
KR20140083547A (ko) * 2012-12-26 2014-07-0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조수석 에어백
CN106573592A (zh) * 2014-04-30 2017-04-19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充气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模块、汽车部件及具有这样的安全气囊的汽车乘客约束系统
DE102016213662A1 (de) * 2015-07-30 2017-02-0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Insassen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CN107444328A (zh) * 2016-05-04 2017-12-0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一种包括可展开的扩展部的乘客安全气囊
US20180001863A1 (en) * 2016-06-30 2018-01-04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5615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42444B2 (ja) 個別膨張式二段クッションエアバッグ
US8789846B2 (en) Airbag device
US10836343B2 (en) Airbag device
US10023144B2 (en) Airbag device
JP6411971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EP2699454B1 (en) Unification airbag module
JP5761220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60028009A1 (en) Airbag device
US20190161050A1 (en) Multi-chambered side airbag assemblies
US20050098994A1 (en) Airbag cushion with angled recess
US11267432B2 (en) Airbag
CN112440922A (zh) 一种远端保护安全气囊、车辆座椅及车辆
JP5026026B2 (ja) エアバッグ
EP3912867A1 (en) Side air bag for vehicle
US11260819B2 (en) Airbag apparatus
KR101250413B1 (ko) 통합형 에어백 모듈
US20100171295A1 (en) Driver's air bag
CN111845615B (zh) 安全气囊和车辆
KR101242751B1 (ko) 커튼 에어백 모듈
KR101627120B1 (ko) 차량용 에어백
JP6920542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17270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784039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20174892A1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1775881B (zh) 顶置式安全气囊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