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4185A - 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4185A
CN111824185A CN202010550079.0A CN202010550079A CN111824185A CN 111824185 A CN111824185 A CN 111824185A CN 202010550079 A CN202010550079 A CN 202010550079A CN 111824185 A CN111824185 A CN 111824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door
working state
shunting
door
population d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00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海鹏
郭金明
杜新恒
闵付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ru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ru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ru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ru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00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41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4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4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B61B1/02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and platforms including protection devices for the passe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和根据该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判断该地铁站台门的工作状态得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以及根据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和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站台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地铁因独具的安全、准点、快捷、舒适、环保及其庞大的运量,越来越成为当今人们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然而,现有的地铁站台门分流方案,一般包括地铁站台门等车和地铁站台门上下车两种情况的分流;现有的地铁站台门等车分流方案一般是采用无序等车方式,人们一下电梯就往地铁站台门挤,导致地铁站台门门口拥挤,这样不仅给地铁站台门门口行走部分的位置的交通造成了拥堵隐患,也给拥堵的人流带来了安全隐患;现有的地铁站台门上下车分流方案一般是采用单门双向混流技术的先下后上方式,上车人员和下车人员都往地铁站台门门口挤,导致地铁站台门门口拥挤,这样不仅给地铁站台门门口行走部分的位置的交通造成了人流拥堵问题,也给拥堵的人流带来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和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包括: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其中,所述运行状态包括站台门是开启的运行状态和站台门是关闭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地铁站台门的工作状态得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和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根据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
其中,所述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包括: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每个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所述人口密度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
其中,所述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包括: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标识和一个监控摄像头,在每个站台门上显示所述标识,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对应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所述人口密度数据和所述标识,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
其中,所述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包括: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
其中,所述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包括: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分流杆,在所述分流杆的两侧地面上分别添加前进标志指示包括在上车人流上车方向的右侧地面上添加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在下车人流方向右侧地面上添加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和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所述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将上车人流分流到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和将下车人流分流到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判断模块和分流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其中,所述运行状态包括站台门是开启的运行状态和站台门是关闭的运行状态;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地铁站台门的工作状态得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和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所述分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
其中,所述分流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每个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所述人口密度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
其中,所述分流模块,具体用于: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标识和一个监控摄像头,在每个站台门上显示所述标识,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对应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所述人口密度数据和所述标识,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
其中,所述分流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
其中,所述分流模块,具体用于: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分流杆,在所述分流杆的两侧地面上分别添加前进标志指示包括在上车人流上车方向的右侧地面上添加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在下车人流方向右侧地面上添加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和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所述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将上车人流分流到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和将下车人流分流到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
可以发现,以上方案,可以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其中,该运行状态包括站台门是开启的运行状态和站台门是关闭的运行状态等,和可以根据该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判断该地铁站台门的工作状态得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其中,该工作状态包括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和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等,以及可以根据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和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以上方案,可以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每个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该人口密度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以上方案,可以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标识和一个监控摄像头,在每个站台门上显示该标识,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对应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该人口密度数据和该标识,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以上方案,可以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以上方案,可以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分流杆,在该分流杆的两侧地面上分别添加前进标志指示包括在上车人流上车方向的右侧地面上添加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在下车人流方向右侧地面上添加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和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该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将上车人流分流到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和将下车人流分流到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一实施例的一举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计算机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和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并不以图1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其中,该运行状态包括站台门是开启的运行状态和站台门是关闭的运行状态等。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检测地铁站台门配套的两扇门之间的距离的方式,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等,本发明不加以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检测到地铁站台门配套的两扇门之间的距离为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例如零距离时,得到站台门是关闭的运行状态的运行状态检测结果;也可以在检测到地铁站台门配套的两扇门之间的距离为预设的第二阈值时例如2米距离时,得到站台门是开启的运行状态的运行状态检测结果等,本发明不加以限定。
S102:根据该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判断该地铁站台门的工作状态得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其中,该工作状态包括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和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等。
在本实施例中,该工作状态可以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也可以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还可以是站台门是故障中的工作状态,又可以是站台门是维修保养的工作状态等,本发明不加以限定。
S103:根据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
其中,该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可以包括:
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每个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该人口密度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其中,该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可以包括:
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标识和一个监控摄像头,在每个站台门上显示该标识,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对应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该人口密度数据和该标识,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其中,该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可以包括:
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其中,该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可以包括:
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分流杆,在该分流杆的两侧地面上分别添加前进标志指示包括在上车人流上车方向的右侧地面上添加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在下车人流方向右侧地面上添加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和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该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将上车人流分流到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和将下车人流分流到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一实施例的一举例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该地铁站台门配置了一个分流杆,在该分流杆的两侧地面上分别添加前进标志指示包括在上车人流上车方向的右侧地面上添加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在下车人流方向右侧地面上添加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如图2所示,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该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将上车人流分流到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和将下车人流分流到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可以发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其中,该运行状态包括站台门是开启的运行状态和站台门是关闭的运行状态等,和可以根据该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判断该地铁站台门的工作状态得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其中,该工作状态包括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和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等,以及可以根据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和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每个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该人口密度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标识和一个监控摄像头,在每个站台门上显示该标识,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对应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该人口密度数据和该标识,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分流杆,在该分流杆的两侧地面上分别添加前进标志指示包括在上车人流上车方向的右侧地面上添加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在下车人流方向右侧地面上添加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和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该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将上车人流分流到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和将下车人流分流到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装置,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和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装置30包括检测模块31、判断模块32和分流模块33。
该检测模块31,用于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其中,该运行状态包括站台门是开启的运行状态和站台门是关闭的运行状态等。
该判断模块32,用于根据该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判断该地铁站台门的工作状态得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其中,该工作状态包括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和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等。
该分流模块33,用于根据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
可选地,该分流模块33,可以具体用于:
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每个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该人口密度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
可选地,该分流模块33,可以具体用于:
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标识和一个监控摄像头,在每个站台门上显示该标识,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对应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该人口密度数据和该标识,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
可选地,该分流模块33,可以具体用于:
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
可选地,该分流模块33,可以具体用于:
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分流杆,在该分流杆的两侧地面上分别添加前进标志指示包括在上车人流上车方向的右侧地面上添加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在下车人流方向右侧地面上添加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和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该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将上车人流分流到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和将下车人流分流到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
该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装置30的各个单元模块可分别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步骤,故在此不对各单元模块进行赘述,详细请参见以上对应步骤的说明。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4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42;其中,存储器4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4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4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41能够执行上述的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
其中,存储器42和处理器41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和存储器42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4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41。
处理器41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4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4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可以发现,以上方案,可以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其中,该运行状态包括站台门是开启的运行状态和站台门是关闭的运行状态等,和可以根据该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判断该地铁站台门的工作状态得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其中,该工作状态包括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和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等,以及可以根据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和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以上方案,可以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每个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该人口密度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以上方案,可以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标识和一个监控摄像头,在每个站台门上显示该标识,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等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对应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该人口密度数据和该标识,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等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以上方案,可以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该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以上方案,可以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分流杆,在该分流杆的两侧地面上分别添加前进标志指示包括在上车人流上车方向的右侧地面上添加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在下车人流方向右侧地面上添加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和在该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该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将上车人流分流到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和将下车人流分流到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有效疏导地铁站台门门口上下车的人流拥堵问题,减少了地铁站台门门口的人流安全隐患。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其中,所述运行状态包括站台门是开启的运行状态和站台门是关闭的运行状态;
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地铁站台门的工作状态得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和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包括:
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每个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所述人口密度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包括:
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标识和一个监控摄像头,在每个站台门上显示所述标识,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对应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所述人口密度数据和所述标识,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包括:
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包括:
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分流杆,在所述分流杆的两侧地面上分别添加前进标志指示包括在上车人流上车方向的右侧地面上添加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在下车人流方向右侧地面上添加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和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所述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将上车人流分流到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和将下车人流分流到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
6.一种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判断模块和分流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地铁站台门的运行状态得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其中,所述运行状态包括站台门是开启的运行状态和站台门是关闭的运行状态;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地铁站台门的工作状态得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和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
所述分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每个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所述人口密度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模块,具体用于:
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标识和一个监控摄像头,在每个站台门上显示所述标识,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车的工作状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对应站台门进行人口密度分析得到每个站台门的人口密度数据,和根据所述人口密度数据和所述标识,采用人口密度疏导分流方式,将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口密度高的人流引导到人口密度低的地铁站台门进行分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对所述地铁站台门口的人流进行分流。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模块,具体用于:
为每个站台门配置一个分流杆,在所述分流杆的两侧地面上分别添加前进标志指示包括在上车人流上车方向的右侧地面上添加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在下车人流方向右侧地面上添加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和在所述工作状态判断结果是站台门是上下车的工作状态时,采用通过所述分流杆将上车和下车人流进行分离的单门双向分流方式,将上车人流分流到上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和将下车人流分流到下车前进的前进标志指示一侧。
CN202010550079.0A 2020-06-16 2020-06-16 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18241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0079.0A CN111824185A (zh) 2020-06-16 2020-06-16 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0079.0A CN111824185A (zh) 2020-06-16 2020-06-16 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4185A true CN111824185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0079.0A Pending CN111824185A (zh) 2020-06-16 2020-06-16 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41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8206B1 (ja) * 2021-04-16 2022-08-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案内装置、案内方法及び案内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9474A (zh) * 2014-10-29 2016-05-04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地铁车门上下乘客的人流分流装置
CN105564462A (zh) * 2014-10-16 2016-05-11 西安景行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乘客分流辅助系统
WO2018227682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乘客引导方法及系统
CN109435966A (zh) * 2018-12-18 2019-03-08 铜陵空天高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的乘客上下车分流装置
CN110278409A (zh) * 2019-05-13 2019-09-24 南京知常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客流密度估计的地铁屏蔽门客流导引系统
CN110481606A (zh) * 2019-08-23 2019-11-22 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地铁客流引导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4462A (zh) * 2014-10-16 2016-05-11 西安景行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乘客分流辅助系统
CN105539474A (zh) * 2014-10-29 2016-05-04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地铁车门上下乘客的人流分流装置
WO2018227682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乘客引导方法及系统
CN109435966A (zh) * 2018-12-18 2019-03-08 铜陵空天高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的乘客上下车分流装置
CN110278409A (zh) * 2019-05-13 2019-09-24 南京知常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客流密度估计的地铁屏蔽门客流导引系统
CN110481606A (zh) * 2019-08-23 2019-11-22 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地铁客流引导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8206B1 (ja) * 2021-04-16 2022-08-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案内装置、案内方法及び案内プログラ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7775B (zh) 一种基于导航的预警方法、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11210662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与dsrc的交叉口安全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CN108198441B (zh) 一种快速智能交通系统及方法
CN107886740A (zh) 一种车辆合流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01782A (zh) 一种基于交通监控的多车道隧道车流调控系统
DE102010021665A1 (de) Verfahren zur Staufrontenwarnung basierend auf fahrzeugbezogenen Verkehrsinformationen
CN109448384B (zh) 一种高速公路危险交通行为识别方法
CN102426802A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环境下公交车在公交站点安全预警方法
CN110992712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交通信号灯灯光控制系统
CN107180533A (zh) 道路预警方法和装置
CN110211383A (zh) 智能交通数据处理系统
CN112258833A (zh) 可变车道控制方法、边缘计算设备和系统
CN111824185A (zh) 地铁站台门智能分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1916510B (zh) 城市轨道交通准移动闭塞正线通过能力的分析方法
KR20090061782A (ko) 근거리 전용 통신을 이용한 교차로 사전 정보 알림 시스템및 그 알림 방법
KR102456869B1 (ko) 스마트 교통관제 시스템
CN113470389B (zh) 一种智慧交通管控方法
CN213634847U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隧道的主动式分合流指示与预警装置
EP2176836B1 (de) Verfahren zum überprüfen einer von einem fahrzeug ausgesendeten positionsnachricht des fahrzeugs und sende- und empfangseinrichtung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fahrzeug
CN111710164A (zh) 一种封道预警装置及封道预警方法
CN11525028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云服务的高速作业区安全管控系统
KR20040037423A (ko) 디 에스 알 씨를 이용한 지능형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07767663A (zh) 一种智能的公交调度系统
KR20030037455A (ko) 실시간 가변 교통정보 제공 시스템
CN212694572U (zh) 一种封道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