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0978A - 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0978A
CN111810978A CN202010701628.XA CN202010701628A CN111810978A CN 111810978 A CN111810978 A CN 111810978A CN 202010701628 A CN202010701628 A CN 202010701628A CN 111810978 A CN111810978 A CN 111810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ipe
regulating unit
moving
flu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16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0978B (zh
Inventor
张玉斌
蒋海涛
李刚
林科
季元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or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or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or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or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16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09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0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0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0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0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包括导流管,导流管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连通导流管,导流管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出气管,出气管连通进气管一,导流管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导轨,导轨上活动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器,导流管活动安装有风扇,导流管固定有导向框架,导向框架上活动安装有活动密封板,导流管设置有调整机构,风扇的转动效果和活动密封板的打开效果相配合,同时风扇的摆动效果可以与气体的流动方向相适配,从而更好将导流管内的气体输送到出气管并排出到导流管外部,同时可以避免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输送的热废气形成相互对冲和干扰。

Description

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目前国内大部分锅炉厂家,为保证锅炉下游用户的正常使用,锅炉多采用一用一备,或多台锅炉同时运行。配套的烟气换热器也都是根据每台锅炉各自配置。这样对于相同型号的两台锅炉,就需要配置两套烟气换热器,相互不能互用,造成极大资源浪费,但是由于两个锅炉一个输送管道时,两个锅炉之间的热废气会在输送管道内形成对称和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影响输送管道输送热废气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所述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连通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进气管一,所述导流管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活动安装有能在导轨上自由移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左右了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导流管的壁内且在与出气管连接处活动安装有风扇,导流管的内部顶端与风扇相适配的位置固定有导向框架,所述导向框架上活动安装有活动密封板,所述活动密封板与移动块活动连接,风扇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移动块之间设置有根据温度调节风扇角度的调整机构。
优选的,所述导向框架的左右两侧设置均有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的形状与导向框架相同,两个所述导向板与导向框架相靠近的面均开始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框架和导向板均设计为梯形,所述导向框架的底部开始有活动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密封板有两个,所述活动密封板的竖向界面尺寸与导流管的内径尺寸相同,两个所述活动密封板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移动杆,两个所述限位移动杆靠近导向框架和导向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短杆,所述限位移动杆上短杆活动卡合在导向槽内,两个所述活动密封板通过短杆与导向槽卡合效果在导向槽内自由上下左右移动;
所述移动块上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活动密封板分别活动卡合在两个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与活动密封板的接触位置设计为粗糙面。
优选的,所述风扇的上方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导流管壁内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旋转电机活动卡合在固定槽内。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内部顶端开设有两个密封槽,两个所述密封槽分别开设在导向框架和导向板上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密封槽的位置与导向槽相适配,所述密封槽的形状和尺寸与限位移动杆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有中心连杆,所述中心连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三个外环,每个所述外环上固定安装有内杆,每个所述内杆上活动套接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壁与相应的内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一,三个所述外管、弹簧一和内杆形成是三个相同的调节单元,每两个调节单元之间活动安装有限位复位机构,三个调节单元分别为上调节单元、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
优选的,所述上调节单元的外管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到风扇上,所述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上的外管上均固定安装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上固定安装有轴承且所述轴承的外圈能在从动杆上自由转动,所述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二,所述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一,所述上调节单元的两侧同样开设有滑槽一。
优选的,所述限位复位机构包括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活动放置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杆,每个所述弧形杆的一端与弹簧二固定连接且伸入在弧形杆内不会从弧形杆内脱落,每个所述弧形杆的另一端活动卡合在相应的滑槽一或者滑槽二内且不会从滑槽一和滑槽二内脱落。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上与调整机构相适配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移动块内部开设有与通槽相连通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下方且在移动块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活动卡合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端与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上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活动放置在滑动槽内且两个所述轴承均与导向块的弧形面相接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风扇的转动效果和活动密封板的打开效果相配合,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风扇的工作效果,同时风扇的摆动效果可以与气体的流动方向相适配,从而更好将导流管内的气体输送到出气管并排出到导流管外部,同时可以避免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输送的热废气形成相互对冲和干扰。
2、该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当进气管二向导流管内部输送热废气时,温度感应器感应到温度升高后控制导轨使移动块向左移动,当移动块向左移动时,移动块带动右侧的活动密封板向左移动,同时短杆在导向槽的倾斜面上移动,从而使活动密封板在向左移动的同时向下移动,左侧的活动密封板通过相同的原理在导向槽上向左并向上移动,最终使左侧限位移动杆卡合在密封槽内,此时通过活动密封板的密封效果和密封槽与限位移动杆的米密封效果,使进气管一与出气管不再连通,同时另一边的活动密封板移动到导向框架的水平面上,此时左侧的活动密封板处于打开状态,出气管只与进气管二相连通,当风扇运作时,可以最大功率的对进气管二进行抽气输送热废气处理,达到更好的输送热废气的效果。
3、该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当只有一个锅炉运作时,通过利用活动密封板的密封和打开效果,避免了只有一个锅炉运作时,两个活动密封板一个密封另一个打开,热废气通过导流管输送到另一个未运作的锅炉内,从而对另一个锅炉造成热污染和不良的影响。
4、该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通过在连接杆和移动块之间设置有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内的三个调节单元同时对中心连杆作用,从而保证了中心连杆的位置的稳定性,同时当中心连杆发生偏移时,利用限位复位机构的拉动效果,保护中心连杆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导流管1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流管1侧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c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导向框架5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移动块2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导向块和移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调节单元作用力变化示意图。
图中:1、导流管;11、进气管一;12、进气管二;13、出气管;14、导轨;15、密封槽;17、固定槽;2、移动块;21、限位槽;22、移动槽;23、温度感应器;24、导向块;25、移动杆;26、通槽;27、滑动槽;3、调整机构;31、外管;32、弹簧一;33、内杆;34、滑槽一;35、滑槽二;36、从动杆;37、轴承;38、中心连杆;39、外环;4、活动密封板;41、限位移动杆;42、短杆;5、导向框架;51、导向板;52、导向槽;53、活动槽;6、连接杆;61、风扇;62、旋转电机;63、定位杆;7、限位复位机构;71、弧形杆;72、弧形杆;73、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包括导流管1,导流管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进气管一11和进气管二12,进气管一11和进气管二12连通导流管1,导流管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出气管13,出气管13连通进气管一11,导流管1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导轨14,导轨14上活动安装有能在导轨14上自由移动的移动块2,移动块2的左右了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器23,导流管1的内部顶端开设有两个密封槽15,两个密封槽15分别开设在导向框架5和导向板51上的左右两侧,且密封槽15的位置与导向槽52相适配,密封槽15的形状和尺寸与限位移动杆41相适配,导流管1的壁内且在与出气管13连接处活动安装有风扇61,导流管1的内部顶端与风扇61相适配的位置固定有导向框架5,导向框架5上活动安装有活动密封板4,导向框架5的左右两侧设置均有导向板51,两个导向板51的形状与导向框架5相同,两个导向板51与导向框架5相靠近的面均开始有导向槽52,导向框架5和导向板51均设计为梯形,导向框架5的底部开始有活动槽53。
活动密封板4与移动块2活动连接,活动密封板4有两个,活动密封板4的竖向界面尺寸与导流管1的内径尺寸相同,两个活动密封板4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移动杆41,两个限位移动杆41靠近导向框架5和导向板5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短杆42,限位移动杆41上短杆42活动卡合在导向槽52内,两个活动密封板4通过短杆42与导向槽52卡合效果在导向槽52内自由上下左右移动;
移动块2上开设有两个限位槽21,两个活动密封板4分别活动卡合在两个限位槽21内,限位槽21与活动密封板4的接触位置设计为粗糙面。
风扇6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定位杆63,风扇61的上方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62,旋转电机62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杆63,导流管1壁内开设有固定槽17,旋转电机62活动卡合在固定槽17内。
定位杆63与移动块2之间设置有根据温度调节风扇61角度的调整机构3,调整机构3包括有中心连杆38,中心连杆38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三个外环39,每个外环39上固定安装有内杆33,每个内杆33上活动套接有外管31,外管31的内壁与相应的内杆33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一32,三个外管31、弹簧一32和内杆33形成是三个相同的调节单元,每两个调节单元之间活动安装有限位复位机构7,三个调节单元分别为上调节单元、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上调节单元的外管31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固定连接到风扇61上,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上的外管31上均固定安装有从动杆36,从动杆36上固定安装有轴承37且轴承37的外圈能在从动杆36上自由转动,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二35,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一34,上调节单元的两侧同样开设有滑槽一34。
限位复位机构7包括有弧形杆71,弧形杆71的活动放置有弹簧二73,弹簧二7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杆72,每个弧形杆72的一端与弹簧二73固定连接且伸入在弧形杆71内不会从弧形杆71内脱落,每个弧形杆72的另一端活动卡合在相应的滑槽一34或者滑槽二35内且不会从滑槽一34和滑槽二35内脱落,移动块2上与调整机构3相适配的位置开设有通槽26,移动块2内部开设有与通槽26相连通的滑动槽27,滑动槽27的下方且在移动块2上开设有移动槽22,移动槽22内活动卡合有移动杆25,移动杆25的底端与导轨14固定连接,移动杆25上固定安装有导向块24,导向块24活动放置在滑动槽27内且两个轴承37均与导向块24的弧形面相接触。
在使用时,进气管一11和进气管二12均连接到锅炉的出气口上,锅炉运作时通过进气管一11和进气管二12向导流管1内输送热废气,初始状态时,如图2所示,移动块2位于导流管1内部底面的中心位置,此时两个活动密封板4相对于风扇61对称设置,两个活动密封板4均为形成密封效果,当进气管二12向导流管1内部输送热废气时,温度感应器23感应到温度升高后控制导轨14使移动块2向左移动,当移动块2向左移动时,移动块2带动右侧的活动密封板4向左移动,同时短杆42在导向槽52的倾斜面上移动,从而使活动密封板4在向左移动的同时向下移动,左侧的活动密封板4通过相同的原理在导向槽52上向左并向上移动,最终使左侧限位移动杆41卡合在密封槽15内,此时通过活动密封板4的密封效果和密封槽15与限位移动杆41的米密封效果,使进气管一11与出气管13不再连通,同时另一边的活动密封板4移动到导向框架5的水平面上,此时左侧的活动密封板4处于打开状态,出气管13只与进气管二12相连通,当风扇61运作时,可以最大功率的对进气管二12进行抽气输送热废气处理,达到更好的输送热废气的效果,避免了只有一个锅炉运作时,热废气通过导流管1输送到另一个未运作的锅炉内,从而对另一个锅炉造成热污染和不良的影响,当移动块2向左移动时,从而使导向块24在滑动槽27内发生相对位移,此时移动块2的壁面与右侧的从动杆36相接触,从而使右侧的轴承37在导向块24的弧形面上发生位移,因为导向块24弧形面的圆心与轴承37绕中心连杆38转动的圆心相同,所以右侧调节单元对中心连杆38的作用力始终没变,只是作用力的大小在变化,具体变化如图10所示,初始状态时,三个调节单元同时作用于中心连杆38且处于平衡状态,从而是中心连杆38保持平衡,当右调节单元发生转动时,右调节单元对中心连杆38的作用发生角度变化,当右调节单元的作用力如图10示时,此时由于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向同一个方向作用,而上调节单元向下推动中心连杆38,从而使中心连杆38向右侧偏移,从而使风扇61和连接杆6均发生逆时针转动,从而使风扇61更好的从进气管二12输送热废气到导流管1内部的空气抽气热废气,提高了风扇61的工作效果,当只有进气管一11输送热废气时与此是相同的原理,当进气管二12打开运作后,然后进气管一11运作时,左侧的温度感应器23同样感应到热废气的温度,当两个温度感应器23同时感应到热废气时,导轨14控制移动块2在导流管1内部发生左右往复移动,从而使左右两侧的活动密封板4在打开和密封之间来回切换,可以避免进气管一11和进气管二12输送的热废气形成相互对冲和干扰,同时风扇61随着移动块2的移动而发生摆动,利用风扇61的转动效果和活动密封板4的打开效果相配合,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风扇61的工作效果,同时风扇61的摆动效果可以与气体的流动方向相适配,从而更好将导流管1内的气体输送到出气管13并排出到导流管1外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包括导流管(1),所述导流管(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进气管一(11)和进气管二(12),所述进气管一(11)和进气管二(12)连通导流管(1),所述导流管(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出气管(13),所述出气管(13)连通进气管一(11),所述导流管(1)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导轨(1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4)上活动安装有能在导轨(14)上自由移动的移动块(2),所述移动块(2)的左右了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器(23),所述导流管(1)的壁内且在与出气管(13)连接处活动安装有风扇(61),导流管(1)的内部顶端与风扇(61)相适配的位置固定有导向框架(5),所述导向框架(5)上活动安装有活动密封板(4),所述活动密封板(4)与移动块(2)活动连接,风扇(6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定位杆(63),所述定位杆(63)与移动块(2)之间设置有根据温度调节风扇(61)角度的调整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架(5)的左右两侧设置均有导向板(51),两个所述导向板(51)的形状与导向框架(5)相同,两个所述导向板(51)与导向框架(5)相靠近的面均开始有导向槽(52),所述导向框架(5)和导向板(51)均设计为梯形,所述导向框架(5)的底部开始有活动槽(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密封板(4)有两个,所述活动密封板(4)的竖向界面尺寸与导流管(1)的内径尺寸相同,两个所述活动密封板(4)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移动杆(41),两个所述限位移动杆(41)靠近导向框架(5)和导向板(5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短杆(42),所述限位移动杆(41)上短杆(42)活动卡合在导向槽(52)内,两个所述活动密封板(4)通过短杆(42)与导向槽(52)卡合效果在导向槽(52)内自由上下左右移动;
所述移动块(2)上开设有两个限位槽(21),两个所述活动密封板(4)分别活动卡合在两个限位槽(21)内,所述限位槽(21)与活动密封板(4)的接触位置设计为粗糙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61)的上方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62),所述旋转电机(62)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杆(63),所述导流管(1)壁内开设有固定槽(17),所述旋转电机(62)活动卡合在固定槽(1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的内部顶端开设有两个密封槽(15),两个所述密封槽(15)分别开设在导向框架(5)和导向板(51)上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密封槽(15)的位置与导向槽(52)相适配,所述密封槽(15)的形状和尺寸与限位移动杆(41)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3)包括有中心连杆(38),所述中心连杆(38)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三个外环(39),每个所述外环(39)上固定安装有内杆(33),每个所述内杆(33)上活动套接有外管(31),所述外管(31)的内壁与相应的内杆(33)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一(32),三个所述外管(31)、弹簧一(32)和内杆(33)形成是三个相同的调节单元,每两个调节单元之间活动安装有限位复位机构(7),三个调节单元分别为上调节单元、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单元的外管(31)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固定连接到风扇(61)上,所述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上的外管(31)上均固定安装有从动杆(36),所述从动杆(36)上固定安装有轴承(37)且所述轴承(37)的外圈能在从动杆(36)上自由转动,所述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二(35),所述左调节单元和右调节单元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一(34),所述上调节单元的两侧同样开设有滑槽一(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复位机构(7)包括有弧形杆(71),所述弧形杆(71)的活动放置有弹簧二(73),所述弹簧二(7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杆(72),每个所述弧形杆(72)的一端与弹簧二(73)固定连接且伸入在弧形杆(71)内不会从弧形杆(71)内脱落,每个所述弧形杆(72)的另一端活动卡合在相应的滑槽一(34)或者滑槽二(35)内且不会从滑槽一(34)和滑槽二(35)内脱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上与调整机构(3)相适配的位置开设有通槽(26),所述移动块(2)内部开设有与通槽(26)相连通的滑动槽(27),所述滑动槽(27)的下方且在移动块(2)上开设有移动槽(22),所述移动槽(22)内活动卡合有移动杆(25),所述移动杆(25)的底端与导轨(14)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25)上固定安装有导向块(24),所述导向块(24)活动放置在滑动槽(27)内且两个所述轴承(37)均与导向块(24)的弧形面相接触。
CN202010701628.XA 2020-07-20 2020-07-20 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Active CN1118109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1628.XA CN111810978B (zh) 2020-07-20 2020-07-20 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1628.XA CN111810978B (zh) 2020-07-20 2020-07-20 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0978A true CN111810978A (zh) 2020-10-23
CN111810978B CN111810978B (zh) 2022-09-13

Family

ID=72866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1628.XA Active CN111810978B (zh) 2020-07-20 2020-07-20 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0978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31500A0 (fi) * 1993-04-02 1993-04-02 Outokumpu Harjavalta Metals Oy Tapa ja laite nostaa jätelämpökattilan tehokkuutta
DE4242233A1 (de) * 1992-12-15 1994-06-16 Puren Schaumstoff Gmbh Vorrichtung zur Wärmerückgewinnung für Feuerungsanlagen
JPH0921329A (ja) * 1995-07-04 1997-01-2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ガスタービンシステムの排ガス逆流防止装置
JPH0926125A (ja) * 1995-07-10 1997-01-28 Babcock Hitachi Kk 排ガスダクト装置およびガスタービン起動方法
JPH10169904A (ja) * 1996-12-06 1998-06-26 Ebara Boiler Kk ボイラの制御方式
JPH1137401A (ja) * 1997-07-15 1999-02-12 Babcock Hitachi Kk 排熱回収ボイラの運転方法と制御装置
CN1587665A (zh) * 2004-08-19 2005-03-02 周华群 燃气—蒸汽锅炉发动机
JP2005146954A (ja) * 2003-11-13 2005-06-09 Babcock Hitachi Kk コンバインドサイクルの排ガス通路構成とその運用方法
JP2007024425A (ja) * 2005-07-19 2007-02-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複合ボイラ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US20070099039A1 (en) * 2005-11-02 2007-05-03 Galloway Terry R Appliance for converting household waste into energy
DE202009001405U1 (de) * 2008-02-06 2009-05-20 Rudolph, Heide Abgaswärmetauscher
KR20090120752A (ko) * 2008-05-20 2009-11-25 주식회사 경동네트웍 배기가스 역류를 방지하기 위한 멀티보일러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4187648U (zh) * 2014-10-29 2015-03-04 高叶根 一种用于锅炉废气处理的自动防回烟装置
KR20160010757A (ko) * 2014-07-17 2016-01-28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스털링엔진의 내부 응축수 발생 억제 구조
JP2016070592A (ja) * 2014-09-30 2016-05-09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加熱炉の排熱回収設備及び加熱炉の排熱回収方法
CN107420926A (zh) * 2017-07-28 2017-12-01 江苏中瀚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10056897A (zh) * 2019-04-01 2019-07-26 山东博然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42233A1 (de) * 1992-12-15 1994-06-16 Puren Schaumstoff Gmbh Vorrichtung zur Wärmerückgewinnung für Feuerungsanlagen
FI931500A0 (fi) * 1993-04-02 1993-04-02 Outokumpu Harjavalta Metals Oy Tapa ja laite nostaa jätelämpökattilan tehokkuutta
JPH0921329A (ja) * 1995-07-04 1997-01-2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ガスタービンシステムの排ガス逆流防止装置
JPH0926125A (ja) * 1995-07-10 1997-01-28 Babcock Hitachi Kk 排ガスダクト装置およびガスタービン起動方法
JPH10169904A (ja) * 1996-12-06 1998-06-26 Ebara Boiler Kk ボイラの制御方式
JPH1137401A (ja) * 1997-07-15 1999-02-12 Babcock Hitachi Kk 排熱回収ボイラの運転方法と制御装置
JP2005146954A (ja) * 2003-11-13 2005-06-09 Babcock Hitachi Kk コンバインドサイクルの排ガス通路構成とその運用方法
CN1587665A (zh) * 2004-08-19 2005-03-02 周华群 燃气—蒸汽锅炉发动机
JP2007024425A (ja) * 2005-07-19 2007-02-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複合ボイラ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US20070099039A1 (en) * 2005-11-02 2007-05-03 Galloway Terry R Appliance for converting household waste into energy
DE202009001405U1 (de) * 2008-02-06 2009-05-20 Rudolph, Heide Abgaswärmetauscher
KR20090120752A (ko) * 2008-05-20 2009-11-25 주식회사 경동네트웍 배기가스 역류를 방지하기 위한 멀티보일러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00330512A1 (en) * 2008-05-20 2010-12-30 Kim Si-Hwan Multi-boil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r preventing back flow of exhaust gas
KR20160010757A (ko) * 2014-07-17 2016-01-28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스털링엔진의 내부 응축수 발생 억제 구조
JP2016070592A (ja) * 2014-09-30 2016-05-09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加熱炉の排熱回収設備及び加熱炉の排熱回収方法
CN204187648U (zh) * 2014-10-29 2015-03-04 高叶根 一种用于锅炉废气处理的自动防回烟装置
CN107420926A (zh) * 2017-07-28 2017-12-01 江苏中瀚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10056897A (zh) * 2019-04-01 2019-07-26 山东博然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0978B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7478B (zh) 一种引风机汇流后母管内导流板结构
CN107860022A (zh) 一种变烟道截面管式空气预热器
CN114674001A (zh) 一种用于热电厂锅炉的湿式烟气换热系统
CN111810978B (zh) 基于热量自调节的两台锅炉的烟气换热器切换装置
CN209655854U (zh) 一种钢铁生产中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N103591595A (zh) 一种可释放螺旋蒸汽的蒸汽吹灰器
CN206093073U (zh) 防火止回排风道
CN208431793U (zh) 锅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6091710B (zh) 烧结环冷机废气余热综合回收利用系统
CN104676887A (zh) 一种免值守电控热风炉
CN104729079A (zh) 一种热风炉
CN208327931U (zh) 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气的冷却系统
CN208967834U (zh) 一种超效节能回转式空预器
CN208998101U (zh)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器
CN209558945U (zh) 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装置
CN109084319B (zh) 采用两级进行换热的烟气再循环系统
CN209655279U (zh) 一种带独立循环回路蒸发受热面的生物质锅炉
CN207599778U (zh) 一种变烟道截面管式空气预热器结构
CN101886805B (zh) 一种塔式锅炉高温再热器集箱系统的布置方法
CN205807399U (zh) 一种内外浓淡实时可调的煤粉浓缩器结构
CN205953938U (zh) 自冷却炉排和具有该炉排的气化炉
CN214687890U (zh) 一种吹瓶机加温炉机构
CN203385187U (zh) 二次加热式炉膛
CN213454274U (zh) 一种燃气壁挂炉导流式集烟罩
CN210069903U (zh) 单引风机运行时的锅炉两个抽烟口的通烟量平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