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8066B - 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8066B
CN111808066B CN202010500724.8A CN202010500724A CN111808066B CN 111808066 B CN111808066 B CN 111808066B CN 202010500724 A CN202010500724 A CN 202010500724A CN 111808066 B CN111808066 B CN 1118080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isandrin
extraction
extract
eluent
petroleum e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07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8066A (zh
Inventor
周有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Aolida Nai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Aolida Nai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Aolida Nai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Aolida Nai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07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8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8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8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8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8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317/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 C07D317/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17/7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ring system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味子乙素的提取方法,并以五味子乙素为指标制订了质量标准。它的提取工艺是通过CO2超临界提取、硅胶柱层析、己烷纯化三步得到,经过HPLC法测得含量为25%~95%。本工艺完整、成本低,适宜工业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五味子中具有联苯环辛二烯结构的木脂素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五味子乙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等,其中五味子乙素是含量一般在0.1~0.4%之间。
据典籍记载,五味子具有调节肌肤、美容美颜、延年益寿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列五味子为上品;《本草纲目》称五味子“令人体悦泽”,其营养丰富,有红润面色、白皙肌肤的作用。李时珍谓:五味子有难背之分,滋补必用北者为良。近年来研究发现,五味子乙素不仅具有抗肿瘤、保肝、抗溃疡、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还对清除自由基也有较好效果。科学实验证明:五味子乙素可全面的清除有氧代谢产生的自由基、有效的清除无氧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并在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脂质形成的同时,可直接促进人体自行激活抗氧化物质,提高人体自身抗氧化能力,抗氧化效果更全面、更持久更有效。因此北五味子提取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成分制剂、保健食品、药品、护肤品中。
五味子乙素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但五味子乙素来源途径较少,主要靠从五味子药材中提取纯化制得,且五味子药材中所得五味子乙素含量较低,结构类似物较为复杂,故研究开发一个可工业化制备分离五味子乙素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活性成分保留好的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
S1)将北五味子进行粉碎,得到北五味子粉末;
S2)将所述北五味子粉末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超临界萃取物;
S3)将所述超临界萃取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洗脱分离,浓缩后,得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
S4)将所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溶于己烷与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进行低温结晶,得到五味子乙素粗品;
S5)将所述五味子乙素粗品经己烷纯化后,得到五味子乙素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北五味子粉末的目数为30~50目。
优选的,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压力为20~30MPa;萃取温度为30℃~50℃;萃取时间为1.5~2.5h。
优选的,所述步骤S3)具体为:
A)将所述超临界萃取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采用第一洗脱剂洗脱分离,浓缩后,得到木脂素浓缩馏分;所述有机溶剂为石油醚;所述第一洗脱剂为石油醚;
B)将所述木脂素浓缩馏分用第二有机溶剂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采用第二洗脱剂洗脱分离,浓缩后,得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石油醚与丙酮的混合溶剂;第二有机溶剂中石油醚与丙酮的体积比为(90~97):(10~3);所述第二洗脱剂为石油醚与丙酮的混合溶剂;第二洗脱剂中石油醚与丙酮的体积比为(90~97):(10~3)。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第一洗脱剂的流速为3~7ml/min;所述步骤B)中第二洗脱剂的流速为3~7ml/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己烷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1.5~2.5);低温重结晶的温度为-10℃~-30℃。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己烷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2;低温重结晶的温度为-20℃。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与混合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g:(1~3)ml。
优选的,使用0℃~8℃的己烷淋洗纯化五味子乙素粗品。
优选的,所述五味子乙素提取物以五味子乙素为指标成分,其含量为25~95w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味子乙素的提取方法,包括:S1)将北五味子进行粉碎,得到北五味子粉末;S2)将所述北五味子粉末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超临界萃取物;S3)将所述超临界萃取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洗脱分离,浓缩后,得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S4)将所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溶于己烷与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进行低温重结晶,得到五味子乙素粗品;S5)将所述五味子乙素粗品经己烷纯化后,得到五味子乙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依次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硅胶柱层析与己烷纯化得到五味子乙素提取物,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活性成分保留效果好,适于天然产物的提取,尤其适于低分子、低极性、亲脂性、低沸点的五味子乙素的提取,适于工业化生产,且制备出的五味子乙素提取物中五味子乙素含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S1)将北五味子进行粉碎,得到北五味子粉末;S2)将所述北五味子粉末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超临界萃取物;S3)将所述超临界萃取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洗脱分离,浓缩后,得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S4)将所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溶于己烷与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进行低温重结晶,得到五味子乙素粗品;S5)将所述五味子乙素粗品经己烷纯化后,得到五味子乙素提取物。
本发明对所有原料的来源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为市售即可。
在本发明中,优选将北五味子进行晾晒、烘干处理;所述晾晒优选在室外进行;所述晾晒的时间优选为1~3天,更优选为2天。
烘干处理后的北五味子优选除去杂质后,进行粉碎;所述粉碎优选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后,优选用筛网进行筛选,得到北五味子粉末;为了减小流体与溶质在天然母体内的打散距离,对天然原料应进行破碎预处理。原料预处理要求粉碎均匀,过粗或过细,都会影响传质效果,粒度越大,物料颗粒越小。在本发明中,所述北五味子粉末的目数优选为30~50目,更优选为40目。
将所述北五味子粉末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超临界萃取物;萃取压力是超临界萃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操作参数。超临界流体的压力是影响被萃取物在流体中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萃取效率,因此对一种具体产物的萃取寻找最合适的压力是非常必要的。超临界流体具有与气体相似的粘度,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溶解能力。一般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正比于溶剂的密度,反比于溶剂的粘度。随着压力增加,流体密度增加,溶解能力增加,而达到一定的压力以后,溶剂密度达到一定值,压力对密度的影响变得不在明显,萃取率的增加也变得平缓。而同时压力达到一定大后,对设备的耐压力,密封性要求非常严格,因而在产品产率变化不大的条件下,萃取的成本增加很明显。因此,一般在SFE工艺中,当萃取压力满足一定萃取率后,便不再以增加压力的方法提高萃取率。在本发明中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压力优选为20~30MPa;温度是超临界萃取过程的另一个十分重要而活跃的参数。萃取温度对溶质萃取率的影响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由于温度的升高导致溶质热运动加快,蒸汽压上升,由于超临界CO2萃取和其它萃取过程一样也是一个传质过程,故溶质蒸汽压的升高必然会导致萃取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温度的升高,引起溶剂CO2的密度变小,而密度的大小决定其对溶质的溶解能力,故温度的升高同时又使溶解能力下降。因此,升温有可能造成萃取物得率增加、不变或降低;它决定于升温所降低的CO2密度与增加的扩散系数两种竞争效应相持的结果。在本发明中,萃取温度优选为30℃~50℃;萃取时间优选为1.5~2.5h。得到的超临界萃取物优选在避光低温下保存,更优选在带瓶塞的棕色瓶中低温保存;所述低温的温度优选为2℃~10℃。
超临界萃取拥有效率高、收率高的显著优势,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多种物质的分离,能够有效减少杂质、控制含量。另外该方法有着提取时间快、生产周期短、操作方便、功耗低、效率高的明显优势,非常适合用于工业化大规模制备中药材。
将所述超临界萃取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洗脱分离;为了提高洗脱的纯度,优选具体为:A)将所述超临界萃取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采用第一洗脱剂洗脱分离,浓缩后,得到木脂素浓缩馏分;B)将所述木脂素浓缩馏分用第二有机溶剂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采用第二洗脱剂洗脱分离,浓缩后,得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所述超临界萃取物与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1g:(1~3)ml,更优选为1g:(1.5~2.5)ml,再优选为1g:2ml;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石油醚;所述超临界萃取物与硅胶柱层析时硅胶柱的质量比优选为1:(1~3),更优选为1:(1.5~2.5),再优选为1:2;所述第一洗脱剂优选为石油醚;所述第一洗脱剂的流速优选为3~7ml/min;在本发明中,采用第一洗脱剂进行洗脱时,优选采用TLC监控流出物,在洗提五味子乙素前,优选将流出物收集浓缩,可以得到脂肪油学浓缩馏分;将含有五味子乙素的洗脱液浓缩,得到木脂素浓缩馏分;将木脂素浓缩馏分用第二有机溶剂溶解;所述木脂素浓缩馏分与第二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1g:(0.5~1.5)ml,更优选为1g:1ml;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优选为石油醚与丙酮的混合溶剂;第二有机溶剂中石油醚与丙酮的体积比优选为(90~97):(10~3),更优选为(90~95):(10~5),再优选为(92~95):(8~5),最优选为95:5;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采用第二洗脱剂洗脱分离;所述木脂素浓缩馏分与硅胶柱的质量比优选为1:(5~15),更优选为1:(8~12),再优选为1:10;所述第二洗脱剂优选为石油醚与丙酮的混合溶剂;第二洗脱剂中石油醚与丙酮的体积比优选为(90~97):(10~3),更优选为(90~95):(10~5),再优选为(92~95):(8~5),最优选为95:5;所述第二洗脱剂的用量优选为硅胶柱体积的6~10倍;所述第二洗脱剂的流速优选为3~7ml/min;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TLC监控流出物,渗出物显示已将单点五味子乙素收集,洗脱结束;将洗脱液浓缩,得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
硅胶柱层析具有良好的吸附功能和分离功能,方便控制时间,抗压能力强。柱层析硅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从多组分溶液中有选择地吸附提纯同分异构体组分。
将所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溶于己烷与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进行低温重结晶,得到五味子乙素粗品;其中,己烷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优选为1:(1.5~2.5),更优选为1:(1.8~2.2),再优选为1:2;所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与混合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为1g:(1~3)ml,更优选为为1g:(1.5~2.5)ml,再优选为为1g:2ml;所述低温重结晶的温度优选为-10℃~-30℃,更优选为-15℃~-25℃,再优选为-20℃;所述低温重结晶的时间优选为8~15h,再优选为10~12h;低温重结晶后,优选经真空过滤从母液中分离得到五味子乙素粗品;更优选过滤后经冷己烷清洗后,得到五味子乙素粗品。
将所述五味子乙素粗品经己烷纯化;所述纯化的方法优选为淋洗;更优选采用0℃~8℃的己烷淋洗纯化,再优选采用0℃~5℃的己烷淋洗纯化,再优选采用2℃~4℃的己烷淋洗纯化,最优选采用采用3℃的己烷淋洗纯化,得到五味子乙素提取物。
按照本发明,优选以五味子乙素为对照品,采用HPLC分析检测五味子乙素提取物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所述五味子乙素提取物以五味子乙素为指标成分,其含量优选为25~95wt%;所述HPLC的色谱柱优选为Nova-PakC184μm(3.9mm×300mm)色谱柱;流动相优选为乙腈与水的混合液;所述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优选为(50~60):(50~40),更优选为(53~57):(47~47),再优选为55:45;所述流动相的流度优选为0.5~2ml/min,更优选为0.5~1.5ml/min,再优选为1ml/min;HPLC过程中优选采用254nm紫外线吸光度对洗脱进行监控。
本发明依次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硅胶柱层析与己烷纯化得到五味子乙素提取物,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活性成分保留效果好,适于天然产物的提取,尤其适于低分子、低极性、亲脂性、低沸点的五味子乙素的提取,适于工业化生产,且制备出的五味子乙素提取物中五味子乙素含量高。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均为市售。
实施例1:萃取压力的选择
1.1称取相同质量的五味子粉末5份,每份200g,五味子粉末均过40目的筛,设定萃取的温度为40℃,萃取压力分别为15MPa、20MPa、25MPa、30MPa、35MPa,萃取时间2h。
随着萃取压力的逐渐增大,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也逐渐增大。这是因为随着压力升高,超临界CO2的密度增加,其溶解能力也随着增加的缘故。当萃取压力从15MPa增加到30MPa时,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增加比较明显。当压力达到35MPa时,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虽有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很小。所以,二者之间并非呈线性相关,这可能与超临界CO2的可压缩性有关。低压时,超临界CO2可压缩性大,高压时,超临界CO2可压缩性小。另外,当萃取压力相对较高时,萃取物的颜色就会加深,这可能是萃取物中的色素含量增加所致。
考虑到生产的实用性,萃取压力应选择在20~30MPa的范围内较好。
1.2在200mL石油醚中溶解100g五味子萃取物,并在预备硅胶柱(200g,4.5cm×30cm)中应用萃取物。按约3~7mL/分流量,使用石油醚洗提硅胶柱,使用TLC监控流出物。洗提五味子乙素前,将流出物汇入池中,并使用旋转蒸发器降压浓缩,以便获得脂肪油学浓缩馏分。将含有五味子乙素的洗脱液,汇入池中并进行浓缩,以便获得木脂素浓缩馏分。五味子乙素洗脱结束后立即将洗提溶液更换为丙酮。
1.3在20mL石油醚/丙酮(95:5,v/v(体积比))中溶解木脂素浓缩馏分20g,并在预备硅胶柱(20g,4.5cm×30cm)中应用该馏分。使用石油醚丙酮(95:5,v/v(体积比)),按约3~7mL/分流量洗提硅胶柱,使用TLC监控流出物。渗出物馏分显示已将单点五味子乙素汇入池中并浓缩,从而获得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
1.4在己烷与异丙醇(体积比为1:2)中溶解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保持在-20℃整晚。随后通过真空过滤从母液中分离五味子乙素晶体,然后采用冷己烷清洗。
1.5纯化,取五味子乙素结晶磨碎成粉,采用3℃冷正己烷淋洗,抽滤,可反复淋洗步骤至五味子乙素粉末变得纯白。
实施例2:萃取温度的选择
2.1称取相同质量的五味子粉末5份,每份200g,五味子粉末均过40筛。控制萃取压力在25MPa,萃取温度分别为20℃、30℃、40℃、50℃、60℃,萃取时间为2h。
在萃取温度低于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升高。在温度达到40℃以上后,随着温度的升高,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反而下降,这是因为开始升温时大大提高了待分离分离组分的蒸汽压和扩散系数,分子运动加剧,溶质与溶剂缔合机会增多,从而使溶解能力提高。然而,当温度上升超过40℃之后,CO2密度急剧下降,提高分离组分的挥发度和扩散系数不足以弥补因密度变化而引起的溶解能力的下降,总的结果五味子乙素含量的下降。
综合考虑以上的因素的作用,同时考虑能量消耗的影响,最终选择萃取温度为30℃~50℃。
2.2在200mL石油醚中溶解五味子萃取物100g,并在预备硅胶柱(200g,4.5cm×30cm)中应用萃取物。按约3~7mL/分流量,使用石油醚洗提硅胶柱,使用TLC监控流出物。洗提五味子乙素前,将流出物汇入池中,并使用旋转蒸发器降压浓缩,以便获得脂肪油学浓缩馏分。将含有五味子乙素的洗脱液,汇入池中并进行浓缩,以便获得木脂素浓缩馏分。五味子乙素洗脱结束后立即将洗提溶液更换为丙酮。
2.3在20mL石油醚/丙酮(95:5,v/v(体积比))中溶解木脂素浓缩馏分20g,并在预备硅胶柱(200g,4.5cm×30cm)中应用该馏分。使用石油醚丙酮(95:5,v/v(体积比)),按约3~7mL/分流量洗提硅胶柱,使用TLC监控流出物。渗出物馏分显示已将单点五味子乙素汇入池中并浓缩,从而获得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
2.4在己烷与异丙醇(体积比为1:2)中溶解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保持在-20℃整晚。随后通过真空过滤从母液中分离五味子乙素晶体,然后采用冷己烷清洗。
2.5纯化,取五味子乙素结晶磨碎成粉,加入3℃冷正己烷淋洗,抽滤,可反复淋洗步骤至五味子乙素粉末变得纯白。
实施例3:原料颗粒大小的选择
3.1称取相同质量的五味子粉末5份,每份200g,五味子粉末分别过20、30、40、50、60目的筛。控制萃取压力在25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2h。
当物料的粒度为40目时,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最高,粒度过粗或者过细均不利于超临界CO2萃取。当原料粒度从20目提高到40目时,随着原料颗粒逐渐变小,物料与溶剂的传质面积逐渐增大,有利于成分的溶出。当原料粒度超过40目时,原料在萃取釜中的堆积密度大大增加,致使有效成分难以穿过料层进入溶剂主体。就是说虽然增大了传质面积,但是同时也减小的传质系数,最终的结果是降低了传质的速率。而且,物料过细还会堵塞萃取设备的管路,影响正常的萃取。因此,物料不易过细,选择粒度在30~50目为宜。
3.2在200mL石油醚中溶解五味子萃取物100g,并在预备硅胶柱(200g,4.5cm×30cm)中应用萃取物。按约3~7mL/分流量,使用石油醚洗提硅胶柱,使用TLC监控流出物。洗提五味子乙素前,将流出物汇入池中,并使用旋转蒸发器降压浓缩,以便获得脂肪油学浓缩馏分。将含有五味子乙素的洗脱液,汇入池中并进行浓缩,以便获得木脂素浓缩馏分。五味子乙素洗脱结束后立即将洗提溶液更换为丙酮。
3.3在20mL石油醚/丙酮(95:5,v/v(体积比))中溶解木脂素浓缩馏分20g,并在预备硅胶柱(200g,4.5cm×30cm)中应用该馏分。使用石油醚丙酮(95:5,v/v(体积比)),按约3~7mL/分流量洗提硅胶柱,使用TLC监控流出物。渗出物馏分显示已将单点五味子乙素汇入池中并浓缩,从而获得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
3.4在己烷与异丙醇(体积比为1:2)中溶解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保持在-20℃整晚。随后通过真空过滤从母液中分离五味子乙素晶体,然后采用冷己烷清洗。
3.5纯化,取五味子乙素结晶磨碎成粉,采用3℃冷正己烷淋洗,抽滤,可反复淋洗步骤至五味子乙素粉末变得纯白。
实施例四:萃取时间的选择
超临界CO2萃取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萃取初始阶段、转换阶段和萃取最后阶段。萃取的初始阶段超临界CO2与溶质未达到良好接触,单位时间内萃取的物质较少,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进入转换阶段,传质达到良好的状态,萃取量逐渐增加,直到萃取的最后阶段,因物料中被萃取的物质含量降低而使单位时间内的萃取量减少。
4.1称取相同质量的五味子粉末5份,每份200g,五味子粉末过40目的筛,控制萃取压力在25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分别为1h、1.5h、2h、2.5h、3h。
随着时间的延长,五味子乙素的含量逐渐提高,2.5h后五味子乙素的含量随着时间增加已不明显,萃取率已达到极限,再继续延长时间已无多少收益,对能源也是一种浪费。而且,萃取物的色泽在萃取初期浅淡,后期较深,主要是一些重质组分及色素的溶出造成的,所以时间不宜太长。萃取时间在1.5h~2.5h为宜。
4.2在200mL石油醚中溶解五味子萃取物100g,并在预备硅胶柱(200g,4.5cm×30cm)中应用萃取物。按约3~7mL/分流量,使用石油醚洗提硅胶柱,使用TLC监控流出物。洗提五味子乙素前,将流出物汇入池中,并使用旋转蒸发器降压浓缩,以便获得脂肪油学浓缩馏分。将含有五味子乙素的洗脱液,汇入池中并进行浓缩,以便获得木脂素浓缩馏分。五味子乙素洗脱结束后立即将洗提溶液更换为丙酮。
4.3在20mL石油醚/丙酮(95:5,v/v(体积比))中溶解木脂素浓缩馏分20g,并在预备硅胶柱(200g,4.5cm×30cm)中应用该馏分。使用石油醚丙酮(95:5,v/v(体积比)),按约3~7mL/分流量洗提硅胶柱,使用TLC监控流出物。渗出物馏分显示已将单点五味子乙素汇入池中并浓缩,从而获得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
4.4在己烷与异丙醇(体积比为1:2)中溶解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保持在-20℃整晚。随后通过真空过滤从母液中分离五味子乙素晶体,然后采用冷己烷清洗。
2.5纯化,取五味子乙素结晶磨碎成粉,采用3℃冷正己烷淋洗,抽滤,可反复淋洗步骤至五味子乙素粉末变得纯白。
对比例1:通过回流方式提取五味子乙素
取五味子药材,粉碎,加入10%钙盐沉淀剂,加95%乙醇水溶液回流搅拌提取2次,乙醇水溶液用量为7mL/g五味子,每次提取2h,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溶剂,得五味子醇提浓缩液;所述钙盐沉淀剂为CaO。
其他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第二次洗脱时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二元溶剂系统。
取五味子乙素结晶母液,上样于硅胶层析柱,加洗脱剂洗脱6~10个柱体积,合并含有五味子乙素的流分,减压回收溶剂至干,加入适量正己烷溶解,放置1~3天,抽滤,得五味子乙素粗品;所述洗脱剂为体积比95:5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二元溶剂系统;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3相同,所用五味子粉末目数为30~50目。
对比例3:在纯化的步骤使用无水乙醇重结晶。
乙醇重结晶:将五味子乙素粗品加6~10倍量无水乙醇溶解,抽滤,滤液放置1~3天,抽滤,干燥,得五味子乙素。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3相同,所用五味子粉末目数为30~50目。
本工艺所得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容保健的功效的五味子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是以五味子乙素作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进行测试,具体如下:
精密称取上述北五味子乙素约10mg,置于25ml的量瓶中加甲醇使其溶解,摇匀,定容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五味子乙素对照品10mg,置于25ml的量瓶中加甲醇使其溶解,摇匀,定容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0μL,注入HPLC中进行分析,检测五味子乙素含量。
HPLC采用Nova-PakC184μm(3.9mm×300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55:45,v/v(体积比)),流量为1ML/分。注入样本(20μL),采用254nm紫外线(UV)吸光度对洗脱进行监控。检测结果如表1。
用HPLC测得即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占活性部位干重的25%~95%,本发明工艺所用设备简单易得,成本低,且具备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非常适合大规模制备北五味子乙素,符合现代工业化的生产需求。
表1五味子乙素提取物检测结果
Figure GDA0002673338110000111
Figure GDA0002673338110000121
由表1可知,通过超临界提取方法所所得五味子乙素量远远高于回流提取,此方法可以用于大规模制备工业用五味子乙素。
考虑到生产的实用性,在加工时应将各变量控制在以下的范围内:
①萃取压力:20~30MPa
②萃取温度:30~50℃
③原料颗粒大小:30~50目
④萃取时间:1.5h~2.5h
当二次硅胶柱层析洗脱剂选用石油醚-丙酮,纯化方式选择用冷正己烷淋洗时,提取出的五味子乙素含量较其它高。

Claims (5)

1.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北五味子进行粉碎,得到北五味子粉末;
S2)将所述北五味子粉末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超临界萃取物;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压力为20~30 MPa;萃取温度为30℃~50℃;萃取时间为1.5~2.5 h;
S3)将所述超临界萃取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洗脱分离,浓缩后,得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
S4)将所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溶于己烷与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进行低温结晶,得到五味子乙素粗品;
S5)使用0~8℃的己烷淋洗纯化五味子乙素粗品,得到五味子乙素提取物;
所述步骤S3)具体为:
A)将所述超临界萃取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采用第一洗脱剂洗脱分离,浓缩后,得到木脂素浓缩馏分;所述有机溶剂为石油醚;所述第一洗脱剂为石油醚;
B)将所述木脂素浓缩馏分用第二有机溶剂溶解后,通过硅胶柱层析,采用第二洗脱剂洗脱分离,浓缩后,得到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石油醚与丙酮的混合溶剂;第二有机溶剂中石油醚与丙酮的体积比为(90~97):(10~3);所述第二洗脱剂为石油醚与丙酮的混合溶剂;第二洗脱剂中石油醚与丙酮的体积比为(90~97):(10~3);
所述步骤S4)中己烷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1.5~2.5);低温重结晶的温度为-10℃~-30℃;
所述五味子乙素提取物以五味子乙素为指标成分,其含量为25~95 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北五味子粉末的目数为30~5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第一洗脱剂的流速为3~7 ml/min;所述步骤B)中第二洗脱剂的流速为3~7 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己烷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2;低温重结晶的温度为-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五味子乙素浓缩馏分与混合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 g:(1~3)ml。
CN202010500724.8A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Active CN111808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0724.8A CN111808066B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0724.8A CN111808066B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8066A CN111808066A (zh) 2020-10-23
CN111808066B true CN111808066B (zh) 2023-04-25

Family

ID=7284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0724.8A Active CN111808066B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806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4213A (zh) * 2013-09-18 2014-04-0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五味子中木脂素单体的提取分离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54903B1 (ko) * 2009-09-10 2011-08-05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오미자 종자로부터 리그난의 추출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4213A (zh) * 2013-09-18 2014-04-0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五味子中木脂素单体的提取分离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超临界CO2提取五味子木脂素的工艺研究;戴军等;《食品与药品》;20101231;第12卷(第9期);第312-3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8066A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7775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cannabidiol by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using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CN102432582A (zh) 一种原花青素的制备方法
CN102351819A (zh) 一种高纯度丹参酚酸b的提取纯化制备方法
CN112321450B (zh) 一种羟基-α-山椒素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6349324B (zh) 从油橄榄叶中提取分离山楂酸的方法
CN112010738B (zh) 一种利用色谱分离生产大麻素化合物的工业化方法
CN107098942B (zh) 一种亚临界水萃取萝卜叶中山奈苷的方法
CN107033045B (zh) 一种高纯度天然大蒜阿霍烯的制备方法
CN111808066B (zh) 一种五味子乙素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CN111803411B (zh) 一种含五味子提取物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1845C (zh) 一种从葵花粕中提取纯化绿原酸的方法
CN101565437B (zh) 万寿菊素-3-o-葡萄糖苷和紫云英苷的分离制备方法
CN108186790B (zh) 一种地黄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在促进cik细胞体外增殖方面的应用
CN113480585B (zh) 一种山茱萸新苷原料药的制备方法
CN113440547B (zh) 采用大孔树脂串联动态轴向压缩柱分离纯化大蓟总苷的方法
CN106336440B (zh) 从油橄榄叶中提取分离齐墩果酸的方法
US20230219872A1 (en) Industrial extraction method of cannabidiol
CN108191933B (zh) 一种以土茯苓为原料制备新落新妇苷的方法
CN107098838B (zh) 一种大蒜阿霍烯对照品的制备方法
CN105420293A (zh) 中药虎杖提取液中分离纯化白藜芦醇的方法
CN105418385A (zh) 一种利用复合原料提取分离白藜芦醇的装置和方法
CN114380666B (zh) 一种大麻二酚的工业化提取方法
CN114853840B (zh) 一种木通皂苷d原料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6098930B (zh) 一种制取高纯度杜仲叶总黄酮的分离富集方法及应用
CN110015959A (zh) 一种从桑叶中高效分离纯化咖啡酰基奎宁酸异构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209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