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6993A - 用于连接输送机轨道的适配衔接连接器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连接输送机轨道的适配衔接连接器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6993A
CN111806993A CN202010756409.1A CN202010756409A CN111806993A CN 111806993 A CN111806993 A CN 111806993A CN 202010756409 A CN202010756409 A CN 202010756409A CN 111806993 A CN111806993 A CN 111806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onnector
track
track section
alig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64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杰·霍根
克莱顿·迪赞
史蒂夫·艾肯斯
艾伯特·克莱因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806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6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4/00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54/02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ostatic, electric, or magne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30Modular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种衔接连接器用于输送机的轨道区部,其中所述轨道区部包括需要对准的特征部,所述衔接连接器包括:第一区段,用于附接到所述输送机的第一轨道区部的附接特征部;第二区段,用于附接到所述输送机的第二轨道区部的附接特征部,其中所述第二区段被构造针对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的所述附接特征部的未对准而适配,以在所述衔接连接器安装之后保持所述特征部的对准。

Description

用于连接输送机轨道的适配衔接连接器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
本公开内容要求对于美国专利申请No.62/881,082的优先权,该申请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整体上涉及适配衔接连接器,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机轨道区部的输送机系统和方法的适配衔接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输送机系统中,移动元件被控制沿轨道移动,典型地通过设置在移动元件上的轴承实现。为了使输送机系统更易于构建,轨道常形成在区部中,而区部附接到一起形成更长的轨道。轨道区部对准可对于减少或消除移动元件/轴承沿轨道移动时的震动或噪声而言是重要的。对准也可对于减少或消除可能由于不对准导致的轴承和/或轮和轨道的磨损而言是重要的。
在线性马达输送机系统中,移动元件通过电动力移动。例如,移动元件可包括磁体,轨道可包括电磁场发生器。移动元件安置在轨道上,使得磁体通过电磁场起作用以产生电动力使移动元件沿轨道移动。
在线性马达输送机系统中,对移动元件的力(包括引起加速的力)可较高以快速移动或停止移动元件以增大生产速度。当移动元件沿轨道快速移动时,甚至更重要的是,相邻轨道区部以一定方式连接以保持轨道区部轴承表面之间对准。特别地,还可重要的是,允许在轨道区部制造过程中引入的容差误差以确保平滑骑跨。
线性马达输送机系统在组装线上变得更常用,因而大量生产,其具有略微减小的部件(例如轨道区部)制造容差。如果移动元件/轴承在从一个轨道区部横越到另一轨道区部时发生不对准,则这可引起维护和控制问题。类似的问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输送机,如果轨道区部对准可以改善,则通常将减少噪声、磨损、振动和类似情况。
因此,需要一种连接输送机轨道区部的改进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文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衔接连接器,用于输送机的轨道区部,其中所述轨道区部包括需要对准的特征部,所述衔接连接器包括:
第一区段,用于附接到所述输送机的第一轨道区部的附接特征部;
第二区段,用于附接到所述输送机的第二轨道区部的附接特征部,其中,所述第二区段被构造针对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的所述附接特征部的未对准而适配,以在所述衔接连接器安装之后保持所述特征部的对准。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二区段可被构造以适配,以保持所述特征部的100微米或更小、50微米或更小、40微米或更小、或者25微米或更小的对准容差。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二区段可被构造以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中的至少一种上适配。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二区段可被构造以在三个维度上适配。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二区段可通过可动部件或可动衔接部或滑动衔接部适配。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可动部件能够通过旋转所述可动部件而运动。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可动部件能够通过使所述可动部件沿一轴滑动而运动。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二区段可以包括缝,多个紧固件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所述缝,所述缝适应所述多个紧固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位置差异。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衔接连接器可进一步包括:
夹,其竖直夹紧所述第二轨道区部,所述竖直夹沿竖直方向可调节以适配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沿竖直维度的差异。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衔接连接器可进一步包括:
竖直对准基准部,使所述第一区段竖直对准所述第一轨道区部的所述附接特征部。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衔接连接器可进一步包括:
热适配器,用于适配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的热膨胀/收缩。
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用于连接输送机的轨道区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临时连接器将第一轨道区部和第二轨道区部固紧到对准位置;
将适配衔接连接器的第一区段连接到所述第一轨道区部;
将所述适配衔接连接器的第二区段适配性连接到所述第二轨道区部,以将所述第一轨道区部和所述第二轨道区部保持在对准位置;
移除所述临时连接器。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适配性连接可以包括:在三个维度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调节所述第二区段。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方法可见一般包括:
在所述适配性连接之后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区部和所述第二轨道区部。
在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线性马达输送机系统,包括:
第一轨道区部,其包括第一对准特征部;
第二轨道区部,其包括与所述第一对准特征部相关的第二对准特征部;
衔接连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轨道区部与第二轨道区部连接,所述衔接连接器包括:
第一区段,用于附接到所述第一轨道区部的附接特征部;
第二区段,用于附接到所述第二轨道区部的附接特征部,其中所述第二区段被构造针对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的所述附接特征部的未对准而适配,以在所述衔接连接器安装之后保持所述第一和第二对准特征部的对准。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文中对特定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见。
附图说明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现在将仅示例性地参照附图进行描述。
图1显示出输送机系统的实施例,其包括轨道和两个移动元件;
图2显示出轨道区部的端部的实施例;
图3A显示出附接到两个轨道区部的夹的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图3B显示出图3A的夹和轨道区部的后视立体图;
图3C显示出夹的立体图;
图3D显示出夹的前视图;
图3E显示出夹的后视图;
图3F显示出夹的侧视图;
图4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图4B显示出图4A的衔接连接器的背视立体图;
图5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图5B显示出图5A的衔接连接器的背视立体图;
图6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图6B显示出图6A的衔接连接器的背视立体图;
图7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图7B显示出图7A的衔接连接器的背视立体图;
图8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图8B显示出图8A的衔接连接器的背视立体图;
图9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图9B显示出图9A的衔接连接器(无弹簧螺栓)的前视立体图;
图9C显示出图9A的衔接连接器的背视立体图;
图9D显示出图9A的衔接连接器(省略第二支座)的前视立体图;
图9E显示出图9A的衔接连接器(省略第一支座)的前视立体图;
图9F显示出图9A的衔接连接器所用弹簧螺栓的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图10A显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两个适配衔接连接器(其附连到两个轨道区部的上轨和两个轨道区部的下轨)的后视立体图;
图10B显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适配衔接连接器(其附连到两个轨道区部以保持导轨对准)的俯视前视立体图;
图11例示出设置一夹将销钉定位到轨(在此情况下为成形槽)中处于轨道区部之间的衔接部上;
图12例示出安置衔接连接器的第一支座;
图13A例示出紧置第二紧固件,使得第一支座被拉紧抵靠轨的下突部;
图13B例示出紧置第一紧固件,使得第一支座在所有三个维度上保持就位抵靠轨道区部;
图14例示出安置衔接连接器的第二支座抵靠第二轨道区部并轻轻紧置第三螺丝使第二支座保持就位;
图15例示出紧置第四螺丝使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连接到一起;
图16例示出完全紧置第三螺丝;
图17例示出两个轨道区部,其中两个区段螺栓被安装和紧置;
图18例示出来自轨道区部的上、下对的轨,其通过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两个适配衔接连接器连接;
图19例示出上、下支台螺栓的紧置;
图20的流程图例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衔接轨道区部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在整体上,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连接输送机轨道区部的改进的系统和方法。在整体上,意在使输送机轨道区部(有时被称为轨道区段)可实现100微米或更小、50微米或更小、40微米或更小、或者25微米或更小的对准容差。本文中的实施例涉及衔接连接器和方法而实现:通过临时连接器将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连接就位于对准的位置;将持久连接器的第一侧连接到第一轨道区部,将持久连接器的第二侧适配性地连接到第二轨道区部而使得两个轨道区部相对于彼此保持而具有偏离对准位置的有限可能运动。适配性连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提供调节机构而允许连接器的第二侧适配于第二轨道区部相对于第一轨道区部在制造容差内的尺度变化。
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术语“临时连接器”是指可在连接输送机轨道区部的过程中采用但当过程完成时即不存在的连接器。与此不同的是,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术语“持久连接器”是指在连接轨道区部的过程完成之后保持就位的连接器,不过,此连接器可实际上为可移除的(例如作为拆卸轨道区部的过程的一部分)。使用临时连接器可实现轨道区部在第一对准容差内对准。使用持久连接器可通过以下方式使轨道区部在第二对准容差内保持对准:将各轨道区部保持到一起而具有偏离对准的有限可能运动。
在非排他性示例中,轨道区部可通过第一侧(包括导轨)和第二侧(典型地为平坦的,与第一侧相反)制成,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开一轨道厚度。在此示例中,从第一侧到第二侧的轨道厚度由于制造容差而可导致因不同轨道区部而异。如果制造容差大于导轨的对准容差,则这可能是个问题。第二侧将有多平坦可能也会在制造容差内变动,第二侧的高度也可不同。将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夹紧或以其它方式衔接就位以在对准容差内对准第一轨道区部和第二轨道区部的导轨,可能导致轨道区部的第二侧(即,可附接到衔接联接器的侧)由于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之间的厚度/平坦度/高度的差异而不对准。换而言之,导轨在对准容差内的对准仍可导致轨道区部的相反侧不对准。不能适应不对准附接特征部/表面的衔接联接器(例如平坦且不适配的衔接联接器)可迫使轨道区部的第二平坦侧对准,由此使导轨不对准。
适配衔接联接器被构造为:通过包括一个或多个调节机构而适配不对准的附接特征部/表面,以允许适配衔接联接器的第一部分不对准适配衔接联接器的第二部分,其中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对准差异被调节为等于各附接表面的不对准量。适配衔接联接器可然后附连到两个轨道区部之间的衔接部,其中,两个轨道区部的第二平坦侧之间的对准差异通过适配衔接联接器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对准差异而适应。换言之,当适配衔接联接器被构造适配两个轨道区部的不对准附接表面时,通过使适配衔接联接器附接到两个轨道区部,适配衔接联接器可适配性地连接到两个轨道区部。
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适配衔接联接器各部分的对准通过适配衔接联接器与相应轨道区部接触的部分而确定。换言之,当第一部分的与第一轨道区部接触的部位和第二部分的与第二轨道区部接触的部位具有的对准差异等于两个轨道区部的第一和第二平坦侧的对准差异时,衔接连接器是适配性的。调节机构的非排他性示例包括可动部件和可动衔接部。例如,第二部分可包括:可动部件,其被构造以接触第二轨道区部,其中可动部件的运动由此允许调节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对准状态。在另一示例中,第二部分可通过可动衔接部(例如滑动衔接部)被联接到第一部分,其中整个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运动允许调节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对准状态。换言之,通过对适配衔接联接器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对准进行调节,适配衔接联接器可适配两个轨道区部在制造容差内的各种尺度变化。
为了制造更易于组装的输送机系统和相应轨道区部,连接轨道区部的方法应尽可能简单。一种连接轨道区部的简单方法的非排他性示例是一种据此可使具有相对较基本机械技能的人员通过遵照在对准容差内实现导轨对准的一系列指令执行组装过程并由此允许输送机系统平滑操作的方法。如上所述,在一些情况下,对准容差可小于或等于100微米、小于或等于50微米、小于或等于40微米、或者小于或等于25微米。在另外的其它情况下,对准容差可以是在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范围内的任意值。
在以下描述中,示例涉及线性马达输送机系统,不过,相同或相似的衔接连接器和方法通常可用于其它输送机系统,其将得益于轨道对准和更易于机械组装。
图1例示出线性马达输送机系统100的实施例,包括轨道102和两个移动元件104。图2例示出轨道区部106的端部,显示出导轨108的形状。轨道102可通过首尾相接的轨道区部106构成,其中每个轨道区部106的每个导轨108对准相邻的轨道区部106的导轨108。在图2中所示实施例中,轨道区部106包括的导轨108位于轨道区部106的上部分中,导轨108具有两个成形槽110。移动元件104包括:轴承112,其对应成形以沿导轨108运行,每个轴承112在相应成形槽110内运行。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轨道区部106可产生磁力使移动元件104沿轨道102运动。磁力也可将移动元件104捕获于轨道102上。在一些情况下,磁力通过由嵌入轨道区部中/设置在轨道区部下的线圈(未示出)产生的磁通与移动元件104的磁元件(未示出)的相互作用产生。磁力可认为具有用于导引移动元件104沿行进方向在轨道102上运动的动力分量、和沿侧向将移动元件104保持在轨道102上且相对于轨道表面分开的捕获力分量。在至少一些输送机系统中,动力和捕获力可通过相同的磁通提供。
通常而言,轨道区部106将安装到支撑结构(图1和2中未示出)上相互对准邻接以形成轨道102。为实现模块化,每个轨道区部106可装容自有电路以驱动和控制轨道区部。每个轨道区部可受控于控制系统。
线性马达输送机系统的示例在Kleinikkink等人的美国专利No.8,397,896中更详细描述,该专利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如前所述,拟连接的两个轨道区部可首先通过使用临时连接器对准,临时连接器被构造以在预定对准容差内对准轨道区部的导轨。例如,临时连接器可包括:销钉或类似物,其在尺寸上适于装配到轨或类似物内。在特定情况下,临时连接器可包括:销钉,其在尺寸上适于装配到轨道区部的导轨108的槽110中。图3A显示出附接到轨道区部106上轨将导轨108保持到每个轨道区部上在对准容差内对准的临时连接器(在此情况下为夹)300的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图3B显示出附接到轨道区部106上轨的夹300的后视立体图。图3C显示出夹300的立体图。图3D显示出夹300的前视图。图3E显示出夹300的后视图。图3F显示出夹300的侧视图。在此实施例中,夹300包括销钉302。销钉302被设置为通过将销钉302安置到导轨108内处于轨道区部之间的间隙中而在夹300夹到轨道区部时辅助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的导轨108的对准。将销钉302安置到导轨108内,可通过在导轨108的位置处提供更大对准量而在对准容差内对准轨道区部。夹300可被构造以在对准容差内保持平坦或成形轨。在一些情况下可使用单个销钉,而在其它情况下可使用多个销钉,例如每槽一个销钉。在一些情况下,销钉302可成形以对应于导轨形状。
在成形轨的情况下,夹300可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提供对准。使夹300在对准容差内保持导轨108的轮/轴承骑跨表面对准,意在提供在轮/轴承上的更小的磨损和更少的噪声、振动、和类似情况。在此实施例中,夹300的夹紧位置和夹紧力可独立于夹300所夹紧的每个轨道区部106进行调节。应理解,具有附接或分立销钉(或类似物)的各种类型的夹可在适合时使用。
图4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400的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而图4B显示出衔接连接器400的实施例的背视立体图。在图4A至9F中,可参照螺丝、螺栓、和/或螺纹轴,不过,通用术语“紧固件”可被认为适用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任意类型的紧固件(无论为螺丝、螺栓、或类似物)将是适合的。进一步地,通常而言,为了清楚而并未图示出螺纹表面。
衔接连接器400包括:大致矩形主体402,其通常具有两个侧(其可替代地可被称为“部分”或“区部”)。在这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主体描述为矩形的,不过,其它形状也是可接受的,只要与轨道区部充分接触即可。第一侧404通过弹簧螺栓406附接到第一轨道区部的后部,并接触第一轨道区部。第二侧408从与第一侧404的接触侧齐平处稍微“回切”,并通过螺纹轴410水平地附接到第二轨道区部。“回切”量可基于轨道区部制造容差的量确定以允许制造容差的最大差异。衔接连接器400包括圆形调节器412。圆形调节器412能够运动以当第二侧408附接到第二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二轨道区部。换而言之,圆形调节器412是可动部件的示例。圆形调节器412相对第一侧404的位置能够通过旋转圆形调节器412而调节,例如由于圆形调节器412上存在的螺纹接合于衔接连接器400上存在的对应螺纹实现。由于制造容差所致的轨道区部尺度差异可通过调节圆形调节器412的定位而适配。例如,如果第一轨道区部和第二轨道区部由于制造变动而具有不同的水平或竖直维度的厚度(即使在所述部件的制造容差内),则衔接连接器可以适配而使得:在连接和移除夹300之后,轨道区部的轨仍处于所需对准容差内。通过这种适配方式将衔接连接器400牢固附连到每个轨道区部,意在使导轨在预定对准容差内保持对准。
衔接连接器400可通过弹簧螺栓406和螺纹轴410附连到轨道区部。通过转动(或驱动、紧置或类似动作),圆形调节器412意在与第二轨道区部接触,圆形调节器412在制造容差内适配轨道区部尺度差异。
图5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500的前视立体图,而图5B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500的背视立体图。
衔接连接器500包括:矩形的主体502,其通常具有两个侧。第一侧504通过弹簧螺栓406附接到第一轨道区部并接触第一轨道区部。第二侧508从与第一侧504的接触侧齐平处稍微“回切”并通过螺纹轴410水平地附接到第二轨道区部。衔接连接器500包括:圆形调节器512和锁定螺母514。圆形调节器512能够运动,以当第二侧508附接到第二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二轨道区部。换言之,圆形调节器512是可动部件的示例。圆形调节器512相对第一侧504的位置能够通过旋转圆形调节器512而调节,例如由于圆形调节器512上存在的螺纹接合于衔接连接器500上存在的对应螺纹而实现。锁定螺母514可转动以锁定或解锁圆形调节器512的旋转。制造容差内的轨道区部尺度差异可通过调节圆形调节器512的位置进行适配。衔接连接器500附连到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中的每个,意在当夹被移除时使导轨在对准容差内保持对准。衔接连接器500包括竖直C夹516。竖直C夹516可竖直捕获第二轨道区部,并可被竖直调节以适配于由于制造容差而在第一轨道区部与第二轨道区部之间的竖直容差/尺度的任何差异。竖直C夹516的竖直位置可由螺丝518固定。竖直捕获第二轨道区部可包括:使衔接连接器保持沿竖直方向对准第二轨道区部。
图6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600的前视立体图,而图6B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600的背视立体图。
衔接连接器600包括:矩形的主体602,其通常具有两个侧。第一侧604通过弹簧螺栓406附接到第一轨道区部并当第一侧604附接到第一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一轨道区部。第二侧608从与第一侧604的接触侧齐平处稍微“回切”并通过螺纹轴410水平地附接到第二轨道区部。衔接连接器600包括:平滑轴620和弹簧夹622以通过螺丝624使平滑轴620保持就位。平滑轴620当第二侧608附接到第二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二轨道区部。平滑轴620相对于第一侧604的位置可通过滑动平滑轴620而调节。换言之,平滑轴620是可动部件的示例。制造容差内的轨道区部尺度差异可通过调节平滑轴620的位置进行适配。衔接连接器600没有竖直捕获特征部,不过,轨道区部的竖直运动(例如在热循环过程中)可通过弹簧螺栓406和/或将轨道区部保持在固定位置的衔接连接器600而得以避免。
衔接连接器600不太可能发生平滑轴620的运动,这是因为,平滑轴620没有螺纹,因而当有力施加于平滑轴620时不会发生螺纹回差。衔接连接器600不太可能发生平滑轴620的超速传动。
图7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700的前视立体图,而图7B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700的背视立体图。
衔接连接器700包括:矩形的主体702,其通常具有两个侧。第一侧704通过弹簧螺栓406附接到第一轨道区部并当第一侧704附接到第一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一轨道区部。弹簧螺栓406可凹入主体702中。第二侧708从第一侧704的接触侧齐平处稍微“回切”并通过螺纹轴410水平地附接到第二轨道区部。衔接连接器700包括:平滑轴/杆720和弹簧夹722以通过螺丝724将平滑轴720保持就位。平滑轴720当第二侧708附接到第二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二轨道区部。换言之,平滑轴720是可动部件的示例。在制造容差内的轨道区部尺度差异可通过调节平滑轴720的位置进行适配。平滑轴720的直径大于先前实施例的平滑轴620的直径。虽然衔接连接器(例如主体)可由任意适合材料制成,不过矩形主体702的材料优选地更硬并可例如为钢或类似材料以提供额外硬度。衔接连接器700可包括分体竖直夹726以沿竖直方向将轨区部保持到衔接连接器700。分体竖直夹726可沿竖直方向调节,分体竖直夹726的两个件可紧置以竖直捕获第二轨道区部。
衔接连接器700意在简单附接,并包括7个螺丝,其可紧置(在一些情况下以特定次序紧置)以在期望对准容差内使导轨对准。
图8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800的前视立体图,而图8B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800的背视立体图。
衔接连接器800包括两个侧/部分/区部,被设置为第一支座828和第二支座830。第一支座828通过第一支座828底部上的基准边缘832和第一支座828顶部上的圆头螺丝834竖直对准第一轨。第一支座828当第一支座828附接到第一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一轨道区部。第一支座828通过螺纹轴410水平附接到第一轨。第二支座830通过弹簧螺栓806附接到第二轨。弹簧螺栓806可包括热补偿螺丝结构(有时称为热适配器)。第二支座830当第二支座830附接到第二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二轨道区部。在制造容差内的轨道区部尺度(包括每个导轨的竖直位置)差异可通过第一支座828和第二支座830的相遇处的接触部进行适配,这是因为,第一和第二支座可相互附接,不同于将每个支座附接到其相应的轨区部。换言之,适配衔接连接器800包括:在第一支座828和第二支座830之间的可动衔接部,特别是滑动衔接部。第一支座828通过螺丝840连接到第二支座。
图8B中可见第一支座828的第一表面848和第二支座830的第二表面850。第一表面848当第一支座828附连到第一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一轨道区部,而第二表面850当第二支座830附连到第二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二轨道区部。在图8B中还分别可见第一支座828和第二支座830的第一回切区部852和第二回切部854。第一回切区部852和第二回切区部854接近第一支座828和第二支座830的接触表面定位。
第一回切区部852和第二回切区部854允许衔接连接器800的配合表面(即,每个支座)介入到支座的水平和竖直对准的设置中,而不会在自身衔接处造成干扰。目标在于,使轨道区部之间的衔接位置处于第一回切区部852和第二回切区部854中的至少一个中。
此实施例意在使用更少数量的需紧置紧固件。
图9A至9F显示出衔接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900的各种视图。
衔接连接器900类似于衔接连接器800,但包括弹簧夹942。图9A显示出衔接连接器900的前视立体图。衔接连接器900包括两个侧/部分/区部,被设置为第一支座928和第二支座930。第一支座928通过在第一支座928底部上的基准边缘932和第一支座928顶部上的第二紧固件934(例如圆头螺丝)竖直对准第一轨。第一支座928通过螺纹轴410而水平地附接到第一轨。第一支座828当第一支座828附接到第一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一轨道区部。第二支座930通过弹簧螺栓806(可为台肩螺栓806)附接到第二轨。第二支座930当第二支座930附接到第二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二轨道区部。在制造容差内的轨道区部尺度差异可通过第一支座928和第二支座930的接触之处进行适配,这是因为,第一和第二支座可相互附接,不同于将每个支座附接到其相应轨区部。换言之,适配衔接连接器900包括在第一支座928和第二支座930之间的可动衔接部,特别是滑动衔接部。第一支座通过螺丝940连接到第二支座。弹簧螺栓806可通过利用螺丝944保持就位的弹簧夹942而在第二支座930内适配热膨胀/收缩作用(有时称为热适配器)。在使用中,轨道区部(以及在次要程度上的衔接连接器自身)可由于热膨胀/收缩而经历尺度变化。
图9B显示出衔接连接器900(无弹簧螺栓806)的前视立体图。缝946供弹簧螺栓806穿过第二支座930,适应由于制造容差差异所致的第二支座930相对于弹簧螺栓806的各种位置,例如供弹簧螺栓806进入而附接到第二轨道区部的孔由于制造容差所致的位置。应注意,第二支座930相对于台肩螺栓806的位置的差异可能由于尺度变化(例如由于热膨胀/收缩所致的第一轨道区部和/或第二轨道区部的尺度变化)所致。
图9C显示出衔接连接器900的背视立体图。图9C中可见第一支座928的第一表面948和第二支座930的第二表面950。第一表面948当第一支座928附连到第一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一轨道区部,而第二表面950当第二支座930附连到第二轨道区部时接触第二轨道区部。
图9D显示出衔接连接器900(省略第二支座928)的前视立体图。图9D中可见弹簧夹942的形状、螺丝944的位置、和弹簧夹942接合弹簧螺栓806以将弹簧螺栓806保持到第二支座930的位置。
图9E显示出衔接连接器900(省略第一支座930)的前视立体图。图9E中可见螺纹轴410、第二紧固件934(所示为圆头螺丝)、和螺丝940的相对位置。
图9F显示出弹簧螺栓806的前视立体图。弹簧螺栓806包括弹簧垫圈952。弹簧垫圈952意在提供夹紧力而以足以在对准容差内保持导轨的力使衔接连接器900保持抵靠轨,而同时仍然允许衔接连接器900适应由于热膨胀/收缩所致的弹簧螺栓806的位置变化。在一个特定非限制性示例中,所需的力可在1780N的范围内。
图10A显示出两个适配衔接连接器900(其附连到两个上轨轨道区部106和两个下平坦轨轨道区部106)的后视立体图。如图可见,用于两个下轨区部的衔接连接器旋转以例如允许更易于访问紧固件。图10B显示出适配衔接连接器900(其附连到两个上轨轨道区部106以保持导轨108对准)的俯视前视立体图。
图11-17例示出根据本文的实施例安装适配衔接连接器900的方法/过程。在本实施例中,适配衔接连接器900包括第一支座928和第二支座930,不过应理解,类似过程可用于本文中所述衔接连接器的任意不同实施例。
图11例示出设置临时夹300将销钉302定位在轨道前面上的成形槽110中。特别地,销钉位于第一轨道区部106和第二轨道区部106之间的衔接部120上。在此特定情况下,目标在于:使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的每个上的导轨108对准,并使轨道区部随连接保持对准。夹300意在保持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的前面、特别是保持导轨对准以进行进一步处理。在一些情况下夹可设有夹紧力,例如为1000N。夹300和销钉302或类似物可相应选择,只要夹300和销钉302能够使具有导轨108的轨道区部106以预定对准容差保持对准。在此情况下,第一轨道区部106和第二轨道区部106还通过两个区段螺栓160(仅一个区段螺栓160在图11中可见)相互抵靠保持。一旦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被夹紧,则每个区段螺栓160可轻轻紧置。
如本文中所用的措辞“轻轻紧置”是指:使紧固件以足以将部件基本保持紧固就位的力紧置,其方式在对准部件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已知的。通过轻轻紧置的紧固件联接到一起的部件可响应于足够大力而相对于彼此改变位置。轻轻紧置紧固件所必要的力的大小可随紧固件的类型、尺寸和位置、和由紧固件紧固的对象的性质而变化。如本文中所用的措辞“完全紧置”是指:以足以限制由紧固件所紧固部件的运动的力紧置紧固件,抵抗更强的力,例如可能存在于普通操作中的力或类似力。通过完全紧置紧固件联接到一起的部件意在在典型操作力下相对于彼此不改变位置,小于对准容差。完全紧置紧固件所必要的力的大小可随紧固件的类型、尺寸和位置、和由紧固件紧固的对象的性质而变化。
图12例示出安置衔接连接器900的第一支座928。第一支座928包括第一边缘954.。第一支座边缘954在衔接部120上居中。第一紧固件(例如8mm螺丝和/或螺纹轴410)然后轻轻紧置以保持支座抵靠第一轨道区部106的部分/特征部(有时称为附接特征部)。第一紧固件可按例如0.5Nm的扭矩轻轻紧置。
图13A例示出完全紧置第二紧固件934(例如6mm螺丝),使得第一支座928被拉紧抵靠第一轨道区部106的部分/特征部的下突部932,并偏置抵靠下突部932。第二紧固件934可按例如9.0Nm的扭矩完全紧置。在一些情况下,此第二紧固件可为平头螺丝(socket headcap screw),而不是如图13A所示的圆头螺丝(button head cap screw)。在一些其它情况下,第一轨道区部106可包括凹部或类似物以适应第二紧固件。
图13B例示出完全紧置第一紧固件410,使第一支座928在所有三个维度上保持就位抵靠第一轨道区部106。在下文中,可使用术语“螺丝”或“螺栓”,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适合时可使用其它类型的紧固件。第一紧固件410可按例如40Nm的扭矩完全紧置。
图14例示出安置衔接连接器900的第二支座930抵靠第二轨道区部106、安置第二支座930抵靠第一支座928、轻轻紧置第三螺丝806和第四螺丝944以将第二支座930保持就位。第三螺丝806和第四螺丝944可按例如0.5Nm的扭矩轻轻紧置。第二支座928包括:弹簧夹942,其通过第四螺丝944联接到第二支座928。在一些情况下,第三螺丝806可为台肩螺栓(例如8mm台肩螺栓)。第三螺丝806可包括弹簧垫圈(未示出)以提供足够夹紧力保持第二支座930抵靠第二轨道区部106,而同时仍允许第二支座930在第五螺丝940紧置过程中运动,如下所述。
图15例示出轻轻紧置第五螺丝940(例如8mm螺丝)将第一支座928和第二支座930结合到一起。第五螺丝940可按例如10Nm的扭矩轻轻紧置。图16例示出完全紧置第三螺丝806和第四螺丝944并然后完全紧置第五螺丝940,使得第二支座在所有三个维度上保持就位而抵靠第二轨道区部和第一支座930。第三螺丝806可按例如15Nm的扭矩完全紧置。第四螺丝944可按例如9Nm的扭矩完全紧置。第五螺丝940可按例如40Nm的扭矩完全紧置。在此意在当夹300松开和/或销钉302从成形槽110脱离接合之后,轨道区部的轨应在适合对准容差内保持对准。两个区段螺栓160然后完全紧置。
图17例示出两个轨道区部106,其中,两个区段螺栓160完全紧置。第一支座928通过第一紧固件410紧固到轨道区部106之一。图17中可见下突部932偏置抵靠轨道区部106的下边缘。第一支座928通过第二紧固件934被拉紧而抵靠第一轨道区部106的下边缘。第二支座930通过第三螺丝806紧固到第二轨道区部106,并通过第五螺丝940紧固到第一支座928。第一支座928通过第二支座930、第四螺丝944、弹簧夹942、第三螺丝806而紧固到第二轨道区部106。
图11至17例示出将衔接连接器900安装和固紧到上轨/轨道区部上的方法。类似的步骤于是可用于将衔接连接器固紧到下轨(若其存在)。在此情况下,衔接连接器当连接下轨时可以翻转180度以允许访问各种紧固件。图18例示出通过采取与所述步骤一致的第一取向的适配衔接连接器900连接的上对的轨道区部106/轨108以如前所述地固紧衔接连接器。图18还例示出通过翻转180度的适配衔接连接器900连接的下对的轨道区部106的轨。
图19例示出紧置两个上支台螺栓114和两个下支台螺栓116(第二个支台螺栓116未示出),其统称为“支台螺栓”。支台螺栓是保持支台(轨道支撑结构)的螺栓,上、下支台螺栓可当适配衔接连接器安装时轻轻紧置,并然后完全紧置。
图20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方法2000的流程图,用于安装适配衔接连接器。在2010,使第一轨道区部和第二轨道区部保持就位,使得轨道特征部(典型地在轨道的面上)对准。在特定的示例中,销钉可位于成形槽中在第一轨道区部与第二轨道区部之间的衔接部上,并夹紧到第一轨道区部106和第二轨道区部106以使轨道区部对准和保持就位。
在2012,衔接连接器的第一区段牢固紧固到第一轨道区部与第一轨道区部的部分/特征部(有时称为附接特征部)对准。在一些情况下,可使用多于一个紧固件以在所有相关维度上固紧第一区段。
在2014,衔接连接器的第二区段轻轻紧固到第二轨道区部。如果衔接连接器具有分立的区段,则各区段将安置在此部位而接触连接到一起(轻轻紧固)。
在2016,第二区段被调节与第二轨道区部的部分/特征部对准。如在本文中所述,第二区段可通过各种方式调节以使其对准第二轨道区部。意在使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中的每个在其面处在适合的对准容差内保持对准,即使当与衔接连接器接触的轨道区部的部分/特征部由于各种容差差异或者类似情况而在每个轨道区部上不对准时。在一些情况下,适合的对准容差可在以下范围内:100微米或更小、50微米或更小、40微米或更小、或者25微米或更小。
一旦第二区段已被调节,则在2018,第二区段牢固紧固到第二轨道区部。对于第一区段,可使用多于一个紧固件以在所有相关维度上固紧第二区段。
在2020,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紧固到一起和/或紧固到支撑台或类似物。
在2022,松开使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保持对准的机构(例如夹)。
在以上描述中,为了阐释目的,提出多个细节以提供对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不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见的是,这些具体细节可以并非必要。在其它情况下,公知结构可通过方框图形式显示以避免混淆理解。进一步地,应理解,在此所述的每个实施例的各个元件/方面可在适合时用于其它实施例,每个实施例可包括所述元件/方面的子组。
上述实施例意在仅为示例性的。在不背离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特定实施例施行改变、修改和变化。

Claims (15)

1.一种衔接连接器,用于输送机的轨道区部,其中所述轨道区部包括需要对准的特征部,所述衔接连接器包括:
第一区段,用于附接到所述输送机的第一轨道区部的附接特征部;
第二区段,用于附接到所述输送机的第二轨道区部的附接特征部,其中,所述第二区段被构造针对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的所述附接特征部的未对准而适配,以在所述衔接连接器安装之后保持所述特征部的对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区段被构造适配,以保持所述特征部的100微米或更小、50微米或更小、40微米或更小、或者25微米或更小的对准容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区段被构造以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中的至少一种上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区段被构造以在三个维度上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区段通过可动部件或可动衔接部或滑动衔接部适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衔接连接器,其中,
所述可动部件能够通过旋转所述可动部件而运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衔接连接器,其中,
所述可动部件能够通过使所述可动部件沿一轴滑动而运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区段包括缝,多个紧固件中的至少一个穿过所述缝,所述缝适应所述多个紧固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位置差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连接器,其中所述衔接连接器进一步包括:
夹,其竖直夹紧所述第二轨道区部,所述竖直夹沿竖直方向可调节以适配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沿竖直维度的差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连接器,其中所述衔接连接器进一步包括:
竖直对准基准部,使所述第一区段竖直对准所述第一轨道区部的所述附接特征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接连接器,其中所述衔接连接器进一步包括:
热适配器,用于适配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的热膨胀/收缩。
12.一种方法,用于连接输送机的轨道区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临时连接器将第一轨道区部和第二轨道区部固紧到对准位置;
将适配衔接连接器的第一区段连接到所述第一轨道区部;
将所述适配衔接连接器的第二区段适配性连接到所述第二轨道区部,以将所述第一轨道区部和所述第二轨道区部保持在对准位置;
移除所述临时连接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适配性连接包括:在三个维度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调节所述第二区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适配性连接之后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区部和所述第二轨道区部。
15.一种线性马达输送机系统,包括:
第一轨道区部,其包括第一对准特征部;
第二轨道区部,其包括与所述第一对准特征部相关的第二对准特征部;
衔接连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轨道区部与第二轨道区部连接,所述衔接连接器包括:
第一区段,用于附接到所述第一轨道区部的附接特征部;
第二区段,用于附接到所述第二轨道区部的附接特征部,其中所述第二区段被构造针对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区部的所述附接特征部的未对准而适配,以在所述衔接连接器安装之后保持所述第一和第二对准特征部的对准。
CN202010756409.1A 2019-07-31 2020-07-31 用于连接输送机轨道的适配衔接连接器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18069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81082P 2019-07-31 2019-07-31
US62/881,082 2019-07-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6993A true CN111806993A (zh) 2020-10-23

Family

ID=71894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6409.1A Pending CN111806993A (zh) 2019-07-31 2020-07-31 用于连接输送机轨道的适配衔接连接器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2583B2 (zh)
EP (1) EP3771665A1 (zh)
CN (1) CN1118069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23577A1 (en) * 2020-12-29 2022-07-06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d connecting conveyor track
US20220219919A1 (en) * 2019-03-20 2022-07-1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inear convey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47767S (zh) * 2017-11-28 2019-12-09
JP2023118152A (ja) * 2022-02-15 2023-08-25 Thk株式会社 レールの接続構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2823Y (zh) * 2003-06-10 2004-09-22 成都铁路局重庆配件厂 一种钢轨接头夹板
KR200419503Y1 (ko) * 2006-04-10 2006-06-20 (주)동명기술공단종합건축사사무소 철도레일의 이음매 체결구
CN101971695A (zh) * 2008-03-12 2011-02-09 切梅特朗-铁路产品公司 轨道现场铁轨焊接系统
US20110248092A1 (en) * 2010-04-09 2011-10-13 Yves Nelson Foldable or detachable feed rail for rock drill
CN202830654U (zh) * 2012-07-17 2013-03-27 上海瑞纽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钢轨接头夹紧装置
CN206545143U (zh) * 2016-12-26 2017-10-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块、限位结构和轨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8966A (en) * 1992-09-14 1998-06-23 Duginske; Mark A. Woodworking machinery jig and fixture system
US5598784A (en) * 1994-11-22 1997-02-04 Jervis B. Webb Company Extruded aluminum conveyor with track offset
US5957057A (en) * 1996-07-31 1999-09-28 Daifuku Co., Ltd. Rail system for carrier equipment
CA3030712C (en) 2009-03-03 2023-02-14 Albert Kleinikkink Multi-mode and multi-pitch conveyor system
US9333875B2 (en) * 2010-07-29 2016-05-10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to a moving element
DE102010037523A1 (de) * 2010-09-14 2012-03-15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Verbindungsanordnung zweier Schienenabschnitte
DE102011017525A1 (de) * 2011-04-26 2012-10-31 Robert Bosch Gmbh Transportsystem mit Schleusenvorrichtung
DE102012204919A1 (de) * 2012-03-27 2013-10-02 Beckhoff Automation Gmbh Statorvorrichtung für einen linearmotor und lineares transportsystem
EP3149840B1 (en) * 2014-06-02 2019-06-26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Linear motor system with powered curvilinear track sections
DE112016007248T5 (de) * 2016-09-21 2019-05-2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inearfördervorrichtung
JP6676765B2 (ja) * 2016-09-23 2020-04-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ニアコンベアおよび中継ユニット
WO2018055721A1 (ja) * 2016-09-23 2018-03-2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
US10608469B2 (en) * 2017-09-28 2020-03-31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transfer to an independent moving cart during travel along a trac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2823Y (zh) * 2003-06-10 2004-09-22 成都铁路局重庆配件厂 一种钢轨接头夹板
KR200419503Y1 (ko) * 2006-04-10 2006-06-20 (주)동명기술공단종합건축사사무소 철도레일의 이음매 체결구
CN101971695A (zh) * 2008-03-12 2011-02-09 切梅特朗-铁路产品公司 轨道现场铁轨焊接系统
US20110248092A1 (en) * 2010-04-09 2011-10-13 Yves Nelson Foldable or detachable feed rail for rock drill
CN202830654U (zh) * 2012-07-17 2013-03-27 上海瑞纽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钢轨接头夹紧装置
CN206545143U (zh) * 2016-12-26 2017-10-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块、限位结构和轨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19919A1 (en) * 2019-03-20 2022-07-1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inear conveyor
US11772910B2 (en) * 2019-03-20 2023-10-0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inear conveyor
EP4023577A1 (en) * 2020-12-29 2022-07-06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d connecting conveyor tra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71665A1 (en) 2021-02-03
US20210032039A1 (en) 2021-02-04
US11312583B2 (en)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6993A (zh) 用于连接输送机轨道的适配衔接连接器系统和方法
US9879821B2 (en) Support assembly
US20100139038A1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Sliding Doors
CN110181439B (zh) 用于夹紧卡匣的夹紧器件和卡匣组件
GB2463413A (en) Rotor mountain device and rotor mounting method
CN115088186A (zh) 改进的夹具
JPH0986825A (ja) エレベータガイドレールの接続装置
AU2016247118A1 (en) Mounting alignment system
US2022020405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d connecting conveyor track
US20020082096A1 (en) Counterweight arbor guide system
CN218706428U (zh) 位置调节装置
US20240166039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storage means for drive energy
CN219212314U (zh) 夹具及工装平台
CN219224160U (zh) 转向器安装装置
WO2023100717A1 (ja) モジュールシステム
WO2023162030A1 (ja) スライド部材およびスライド部材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部品実装機
CN220248665U (zh) 一种安全承载直线导向机构
CN213998453U (zh) 车身定位机构
WO2023157546A1 (ja) レールの接続構造
JP4404669B2 (ja) バスダクト支持装置
EP4015418A1 (en) Roller axle lock
EP4355592A1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to a load to be moved
CN112334627B (zh) 用于安装摆动门操作器的节省空间机构
CN213053431U (zh) 一种焊接轨道装置
CN217716449U (zh) 一种对准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