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6347A - 一种防撞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撞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6347A
CN111806347A CN202010718736.8A CN202010718736A CN111806347A CN 111806347 A CN111806347 A CN 111806347A CN 202010718736 A CN202010718736 A CN 202010718736A CN 111806347 A CN111806347 A CN 111806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front door
block
rearview mirror
connect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87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兴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7187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63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6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63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78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easily removable; mounted for bodily outward movement, e.g. when to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后视镜,包括门体和用于包裹后视镜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球;所述门体包括前门板和后门板,所述前门板内设有连接面板,所述连接面板的一端通过铰接机构与所述前门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球固定连接;所述后门板上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斜块和与驱动块,所述斜块与所述驱动块联动且所述斜块与所述连接球相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后视镜,当包裹后视镜的壳体受到撞击时,连接球带动连接面板转动撞击至后门板上,使得分离机构解除连接面板与前门板的铰接状态,使得壳体带动连接面板从前门板上脱落,即从门体上自动脱落掉落,避免障碍物继续迫使后视镜转动从而导致后视镜受损。

Description

一种防撞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撞后视镜。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近年来,汽车的数量发展迅速,城市道路的逐步开展,汽车交通事故急增,因此便捷并安全的出行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汽车的小事故中,由于后视镜设于车辆的两侧,因此在事故中后视镜受损的占较大比重,其中还有不少车辆在倒车过程中由于没注意到电线杆、树木等障碍物而造成的后视镜受损,目前后视镜仅有防撞的功能是防撞贴或是通过简单旋转来减少其受损,而目前的后视镜均设置为往内旋转,当车辆倒车情况下使得后视镜向外旋转时后视镜往往更容易受损且一旦车辆车速过快或人们没有及时在事故发生时停止车辆,后视镜在翻转后仍持续受到压力,这样很容易造成后视镜被撞断的情况,而汽车中的后视镜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急需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后视镜,后视镜通过壳体与门体连接,门体包括前门板和后门板,壳体通过连接球与连接面板固定连接,连接面板与前门板铰接,而后门板上设有分离机构,当包裹后视镜的壳体受到撞击时,连接球带动连接面板转动撞击至后门板上,使得分离机构解除连接面板与前门板的铰接状态,使得壳体带动连接面板从前门板上脱落,即从门体上自动脱落掉落,避免障碍物继续迫使后视镜转动从而导致后视镜受损。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门体和用于包裹后视镜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球;
所述门体包括前门板和后门板,所述前门板内设有连接面板,所述连接面板的一端通过铰接机构与所述前门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球固定连接;
所述后门板上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斜块和与驱动块,所述斜块与所述驱动块联动且所述斜块与所述连接球相抵,当所述壳体被撞击时,所述连接球往所述后门板方向移动迫使所述斜块带动驱动块移动,使得所述驱动块解除所述连接面板与所述前门板铰接状态,所述壳体与所述门体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所述改进,使得包裹后视镜的壳体通过于连接面板固定连接设置在门体上,且连接面板的一端与前门板铰接,后门板上设有与壳体上的连接球相配合的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驱动块和斜块,当壳体受到撞击时,壳体带动连接球和连接面板往后门板方向旋转,连接球迫使斜块带动驱动块移动,使得驱动块解除连接面板与前门板的铰接状态,从而壳体和连接面板能从前门板上脱离下坠,使得后视镜在遭受到撞击时自动脱落,避免后视镜损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作为改进,所述铰接机构包括限位销、设于所述前门板上的第一插销座和设于所述连接面板上的第二插销座,所述第一插销座和所述第二插销座上均设有供所述限位销通过的通孔且两个通孔互相连通,当所述限位销同时位于第一插销座和所述第二插销座内时,所述连接面板与所述前门板铰接,当所述限位销脱离所述第一插销座或所述第插二销座时,所述连接面板与所述前门板分离,通过所述改进,在前门板和连接面板的相应位置上分别设置第一插销座和第二插销座,并通过限位销来实现铰接,不仅使得前门板与连接面板铰接的稳定性高且结构简便,还易于拆装。
作为改进,所述铰接机构包括限位销、第一插销座和第二插销座,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连杆,所述斜块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驱动块连接,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限位销固定连接,当所述连接球往所述后门板方向移动时,所述斜块带动所述驱动块移动使得所述限位销往脱离所述第一插销座方向移动,通过所述改进,壳体在受到撞击时,由于连接面板的一端与前门板铰接,因此连接球会带动连接面板往后门板方向转动,从而迫使斜块联动驱动块使得限位销脱离第一插销座,通过简单而又高效的连杆斜块机构完成连接面板与前门板的脱离,保证分离结构在壳体受到撞击时能稳定保证分离机构的运行。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插销座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前门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插销座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连接面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插销座与所述第二插销座位置相对应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限位销、所述斜块、所述连杆和所述驱动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均上下对称设置,通过所述改进,第一插销座、第二插销座、限位销以及分离机构均上下对称设置,能保证机构运行状态下的受力平衡,进一步提高机构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两个所述驱动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迫使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限位销往所述第一插销座方向移动,通过所述改进,可防止后视镜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部内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绕设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门体连接,当所述壳体与所述门体分离后,所述连接线使得所述壳体悬挂于空中,通过所述改进,后视镜在自动脱落后可通过连接线悬挂于车上,从而避免后视镜掉落至地面对后视镜的损伤。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轴上还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提供所述连接线绕回至所述连接轴上的回复力,通过所述改进,后视镜自动脱落后,在将后视镜重新装回去时连接线可自动绕设在连接轴上以及回复至初始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前门板内还设有限位机构、锁止腔和供限位机构容置的第一凹槽,所述连接面板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伸入至所述第二凹槽内的锁止块,所述锁止块的一端设有斜面且所述斜面朝向所述连接面板,所述锁止块远离所述连接面板一侧通过弹性元件与所述前门板连接,所述锁止块一侧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前门板内相对于所述第三凹槽处开设有锁止腔,所述锁止腔内设有电磁铁和电磁铁抵接的永磁体,当所述电磁铁通电后,所述永磁体伸入至所述第三凹槽内限制所述锁止块移动,进而限制所述连接面板脱离所述前门板,通过所述改进,当车辆在开启状态时,电磁铁不通电,分离机构可正常运行,当车辆在停止使用状态下,电磁体通电,限制分离机构的运行,从而避免有人在车主不使用车辆的情况下偷盗后视镜,提升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门体的爆炸图。
图3为限位销脱离第一插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分离机构状态示意图。
图5为限位机构与连接面板的截面图。
图6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中所示:1、壳体;2、连接部;21、连接球;22、连接轴;23、连接线;24、扭簧;3、前门板;31、第一插销座;4、连接面板;41、第二插销座;5、后门板;6、斜块;61、连杆;62、驱动块;63、限位销;64、弹簧;71、第一凹槽;72、第二凹槽;73、第三凹槽;74、锁止腔;8、锁止块;81、弹性元件;82、电磁铁;83、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防撞后视镜,包括门体和用于包裹后视镜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包括连接球21;
所述门体包括前门板3和后门板5,所述前门板3内设有连接面板4,所述连接面板4的一端通过铰接机构与所述前门板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球21固定连接;
所述后门板5上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斜块6和驱动块62,所述斜块6与所述驱动块62联动且所述斜块6与所述连接球21相抵,当所述壳体1被撞击时,所述连接球21往所述后门板5方向移动迫使所述斜块6带动驱动块62移动,使得所述驱动块62解除所述连接面板4与所述前门板3铰接状态,所述壳体1与所述门体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面板4的一端通过铰接机构与前门板3铰接,即连接面板4的另一端可带动连接面板4以连接面板4的一端为轴往后门板5方向转动,且连接面板4在铰接状态下仍固定在前门板3上。
具体的,所述铰接机构包括限位销63、设于所述前门板3上的第一插销座31和设于所述连接面板4上的第二插销座41,所述第一插销座31和所述第二插销座41上均设有供所述限位销63通过的通孔且两个通孔互相连通,当所述限位销63同时位于第一插销座31和所述第二插销座41内时,所述连接面板4与所述前门板3铰接,当所述限位销63脱离所述第一插销座31或所述第二插销座41时,所述连接面板4与所述前门板3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插销座31和第二插销座41处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一插销座31和第二插销座41内的通孔大小一致且可供限位销63通过。
具体的,所述铰接机构包括限位销63、第一插销座31和第二插销座41,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连杆61,所述斜块6通过所述连杆61与所述驱动块62连接,所述驱动块62与所述限位销63固定连接,当所述连接球21往所述后门板5方向移动时,所述斜块6带动所述驱动块62移动使得所述限位销63往脱离所述第一插销座31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球21与后门板4抵接时,斜块6带动驱动块62移动使得限位销63脱离第一插销座31。
具体的,所述第一插销座31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前门板3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插销座41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连接面板4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插销座31与所述第二插销座41位置相对应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限位销63、所述斜块6、所述连杆61和所述驱动块6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均上下对称设置。
具体的,两个所述驱动块62之间设有弹簧64,所述弹簧64迫使所述驱动块62带动所述限位销63往所述第一插座31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64为限位销63提供往第一插销座31方向移动的张力。
具体的,所述连接部2内设有连接轴22,所述连接轴22上绕设有连接线23,所述连接线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门体连接,当所述壳体1与所述门体分离后,所述连接线23使得所述壳体1悬挂于空中。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线23依序绕设在连接轴22上,连接线23另一端连接在后门板5内。
具体的,所述连接轴22上还设有扭簧24,所述扭簧24用于提供所述连接线23绕回至所述连接轴22上的回复力。
具体的,所述前门板3内还设有限位机构、锁止腔和供限位机构容置的第一凹槽71,所述连接面板4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71相对的第二凹槽72,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伸入至所述第二凹槽72内的锁止块8,所述锁止块8的一端设有斜面且所述斜面朝向所述连接面板4,所述锁止块8远离所述连接面板4一侧通过弹性元件81与所述前门板3连接,所述锁止块8一侧设有第三凹槽73,所述前门板3内相对于所述第三凹槽73处开设有锁止腔74,所述锁止腔74内设有电磁铁82和电磁铁82抵接的永磁体83,当所述电磁铁82通电后,所述永磁体83伸入至所述第三凹槽73内限制所述锁止块8移动,进而限制所述连接面板4脱离所述前门板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71与第二凹槽72相互连通,锁止块8的斜面伸入至连接面板4的第二凹槽72内且斜面朝向车门外侧,弹性元件81迫使锁止块8朝向连接面板4移动,电磁铁82通电与永磁体83产生相斥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为:当车辆在点火状态下,即使用状态下,电磁铁82不通电,永磁体83位于锁止腔74内,此时锁止块8处于自由移动状态,由于锁止8的斜面朝向车门外侧,即朝向远离后门板5一侧,因此连接面板3只能往靠近后门板5一端移动。
当车辆在倒车或者遭遇撞击使得包括后视镜的壳体1往车辆前端方向移动时,由于壳体1通过连接球21与连接面板4连接,且连接面板4的一端与通过铰接机构与前门板3铰接,因此壳体1会带动连接面板4以及连接球21以限位销63为轴往后门板5方向转动,连接球21迫使斜块6移动,由于斜块6通过连杆61与驱动块62连接,驱动块62与限位销63固定连接,因此斜块6带动驱动块62压缩弹簧64往远离第一插销座31方向移动,当连接球21与后门板5抵接时,斜块6带动驱动块62使得限位销63完全脱离第一插销座31,此时限位销63只位于第二插销座41内,此时连接面板4与前门板3已不在铰接,在壳体1继续受到外力时,壳体1带动连接面板4脱离前门板3,掉落至车体外。
由于连接部2内的连接轴22上绕设有连接线23,且连接线23的另一端连接在后门板5内,因此在壳体1与车体脱落时,连接线23可通过连接轴22使得壳体1悬挂于汽车上,防止因坠地造成二次伤害进而损伤后视镜。
当壳体1脱落后,只需将连接线23通过设于连接轴22上的扭簧24自动收回,随后将限位销63重新插入至第一插销座31内,使得连接面板4重新铰接于前门板3内即可。
当车辆停车反锁后,此时电磁铁82保持通电状态,对永磁体83产生相斥力使得永磁体83深入至第三凹槽73内,此时锁止块8由于被永磁体83卡住而无法移动,因此即使有人想要偷盗后视镜,将壳体1用力往车体方向挤压,壳体1也不会脱落。
以上仅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防撞后视镜,包括门体和用于包裹后视镜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包括连接球(21);
所述门体包括前门板(3)和后门板(5),所述前门板(3)内设有连接面板(4),所述连接面板(4)的一端通过铰接机构与所述前门板(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球(21)固定连接;
所述后门板(5)上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斜块(6)和驱动块(62),所述斜块(6)与所述驱动块(62)联动且所述斜块(6)与所述连接球(21)相抵,当所述壳体(1)被撞击时,所述连接球(21)往所述后门板(5)方向移动迫使所述斜块(6)带动驱动块(62)移动,使得所述驱动块(62)解除所述连接面板(4)与所述前门板(3)铰接状态,所述壳体(1)与所述门体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机构包括限位销(63)、设于所述前门板(3)上的第一插销座(31)和设于所述连接面板(4)上的第二插销座(41),所述第一插销座(31)和所述第二插销座(41)上均设有供所述限位销(63)通过的通孔且两个通孔互相连通,当所述限位销(63)同时位于第一插销座(31)和所述第二插销座(41)内时,所述连接面板(4)与所述前门板(3)铰接,当所述限位销(63)脱离所述第一插销座(31)或所述第二插销座(41)时,所述连接面板(4)与所述前门板(3)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机构包括限位销(63)、第一插销座(31)和第二插销座(41),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连杆(61),所述斜块(6)通过所述连杆(61)与所述驱动块(62)连接,所述驱动块(62)与所述限位销(63)固定连接,当所述连接球(21)往所述后门板(5)方向移动时,所述斜块(6)带动所述驱动块(62)移动使得所述限位销(63)往脱离所述第一插销座(31)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撞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销座(31)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前门板(3)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插销座(41)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连接面板(4)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插销座(31)与所述第二插销座(41)位置相对应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限位销(63)、所述斜块(6)、所述连杆(61)和所述驱动块(6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均上下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撞后视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块(62)之间设有弹簧(64),所述弹簧(64)迫使所述驱动块(62)带动所述限位销(63)往所述第一插销座(31)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板(3)内还设有限位机构、锁止腔和供限位机构容置的第一凹槽(71),所述连接面板(4)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71)相对的第二凹槽(72),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伸入至所述第二凹槽(72)内的锁止块(8),所述锁止块(8)的一端设有斜面且所述斜面朝向所述连接面板(4),所述锁止块(8)远离所述连接面板(4)一侧通过弹性元件(81)与所述前门板(3)连接,所述锁止块(8)一侧设有第三凹槽(73),所述前门板(3)内相对于所述第三凹槽(73)处开设有锁止腔(74),所述锁止腔(74)内设有电磁铁(82)和电磁铁(82)抵接的永磁体(83),当所述电磁铁(82)通电后,所述永磁体(83)伸入至所述第三凹槽(73)内限制所述锁止块(8)移动,进而限制所述连接面板(4)脱离所述前门板(3)。
CN202010718736.8A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防撞后视镜 Withdrawn CN1118063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8736.8A CN111806347A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防撞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8736.8A CN111806347A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防撞后视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6347A true CN111806347A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8736.8A Withdrawn CN111806347A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防撞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63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1306A (zh) * 2022-06-27 2022-10-11 蒋宏伟 一种建筑消防安全预警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1306A (zh) * 2022-06-27 2022-10-11 蒋宏伟 一种建筑消防安全预警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1917A (zh) 一种电动汽车适用的安全充电设备
CN112647791B (zh) 一种汽车剪刀门铰链及汽车
CN111806347A (zh) 一种防撞后视镜
CN211893180U (zh) 一种汽车用碰撞安全触发机构
CN102862498A (zh) 具有追尾保护功能的座椅安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02376U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205220517U (zh) 防撞汽车
CN111806345B (zh) 一种后视镜
CN212827826U (zh) 基于两段式开门法的车门
CN212898034U (zh) 一种汽车二次开门装置
CN217106577U (zh) 一种用于预防开门杀的车门限位器
CN211200185U (zh) 一种具有防撞损功能的智能终端拦车杆
CN111775841A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
CN214396365U (zh) 一种具有内部支撑的抗撞车门
CN209904652U (zh) 一种汽车用防撞防断后视镜
CN210416317U (zh) 一种儿童汽车座的isofix锁定机构及儿童汽车座
CN214219494U (zh)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用防冲撞拦车装置
CN2492429Y (zh) 机动车后视镜防碰撞支杆
CN113242810B (zh) 一种电动汽车适用的安全充电设备
CN106347325B (zh) 一种高速运动中汽车的强行制动装置
CN220813566U (zh) 一种可抗冲撞的道闸
CN21515446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的收卷器外壳
CN210067712U (zh) 一种电动车防盗锁结构
CN113997893B (zh) 具有扩展功能的汽车保险杠装置
CN210228923U (zh) 车用玻璃击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