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3830B - 一种煮茧笼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煮茧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3830B
CN111793830B CN202010696351.6A CN202010696351A CN111793830B CN 111793830 B CN111793830 B CN 111793830B CN 202010696351 A CN202010696351 A CN 202010696351A CN 111793830 B CN111793830 B CN 111793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ge
cover
piece
frame
coco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63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3830A (zh
Inventor
吴金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xi Shixi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ianfeng Sil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ianfeng Silk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ianfeng Sil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63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3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3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3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3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3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BMECHANICAL TREATMENT OF NATURAL FIBROU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TO OBTAIN FIBRES OF FILAMENTS, e.g. FOR SPINNING
    • D01B7/00Obtaining silk fibres or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煮茧笼,包括网槽状的笼框和笼框上设置的笼盖,笼盖包括盖框和盖框上设置的盖网,笼盖的a1侧边部与笼框铰接连接,笼框的a1侧边部与煮茧笼的输送方向垂直布置且位于煮茧笼输送方向的下游,盖网活动安装在盖框上,盖网的网面移出盖框或填充盖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煮茧笼,其能够接料位和卸料位时自动打开笼盖,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煮茧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煮茧笼。
背景技术
煮茧是制丝工艺中重要的一环,利用水和热的作用,将蚕茧外围的丝胶适当膨润、泡软,使茧丝间的胶着力小于茧丝的湿润强力,以便在缫丝时,茧丝能连续不断的依次离解。煮茧笼是现今煮茧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煮茧设备,一般由链条牵引至煮茧机内的不同位置。现有的煮茧笼达到接料的位置时需要人工打开笼盖,浪费人力且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煮茧笼,其能够在配合煮茧设备运行,在接料位和卸料位时自动打开笼盖,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煮茧笼,包括网槽状的笼框和笼框上设置的笼盖,笼盖包括盖框和盖框上设置的盖网,笼盖的a1侧边部与笼框铰接连接,笼框的a1侧边部与煮茧笼的输送方向垂直布置且位于煮茧笼输送方向的下游,盖网活动安装在盖框上,盖网的网面移出盖框或填充盖框。
优选地,盖网的b1、b2侧边部分别设置A、B活动件,b1、b2侧边部与煮茧笼输送方向垂直布置,移动A、B活动件实现盖网的网面移出盖框或填充盖框。
优选地,A活动件滑动安装在盖框上,B活动件滑动安装在笼框上。
优选地,B活动件滑动安装在笼框的框底。
优选地,盖框或笼框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阻止盖网的网面从填充盖框的状态向盖网的网面移出盖框的状态转变。
优选地,锁紧销升降式装配在笼框上且靠近笼盖的a2侧边部布置,a1、a2侧边部为相对布置的两边部,锁紧销上设置有柱销弹簧,所述的柱销弹簧驱使锁紧销处于高位用于阻止A活动件移动,锁紧销的下端设置有锁紧抵靠部,锁紧抵靠部与其移动路径上设置的解锁抵靠部抵靠配合使得锁紧销下移解除对A活动件的锁紧。
优选地,盖网的网面移出盖框状态时,B活动件的旁侧设置有用于调节B抵靠件移出B活动件的移动路径的B固定件。
优选地,盖网的网面重新完全覆盖盖框状态时,A活动件的旁侧设置有用于调节A抵靠件移出A活动件的移动路径的A固定件。
优选地,A、B活动件为杆体构成。
优选地,盖网b1、b2侧边之间的两边部设置有边条,盖框和笼框上设置有与边条滑动配合的卡口。
优选地,盖框和笼框的框底分别设置有与A、B活动件的端部滑动配合的条形导向孔。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煮茧笼,其能够在配合煮茧设备运行,在接料位和卸料位时自动打开笼盖,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设备布局结构侧视图;
图2为加料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煮茧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茧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茧槽结构截面图;
图6为煮茧设备局部截面结构图;
图7为煮茧笼结构示意图;
图8为煮茧笼卸料位打开状态结构图;
图9为煮茧笼接料位打开状态结构图;
图10为B调节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采用推送架构成转篮单元的结构图;
图12为推送架进行装配的示意图;
图13为采用集料输送线构成转篮单元的收集机构示意图;
图14为集料输送线进行装配的示意图。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100-茧槽;101-凹槽;102-出水口;200-集中机构;201-推动件;203-阶面部;202-台面部;300-提升机构;301-输送带;302-提升板件;400-收集机构;401-活动料篮;402-阻挡件;500-过渡机构;501-导料槽;502-转茧件;601-承重板;602-称重传感器;700-煮茧设备;701-煮茧笼;701a-盖框;701b-盖网;701c-笼框701c;701d-A铰接轴;702-煮茧槽;703-接料槽;704-处理槽;801a-A调节件;801b-B调节件;802a-A抵靠件;802b-B抵靠件;803a-A固定件;803b-B固定件;804a-A活动件;804b-B活动件;805-锁紧件;901-循环驱动链;902-驱动链轮;1001-压板;1002-整形件;1003-接料斗;1004-喷淋头;1005-挡料板;1100-缓冲机构;1201-推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煮茧笼用渗透茧加料装置,包括茧槽100,茧槽100内设置有用于使得蚕茧向预设处进行集中的集中机构200,将预设处集中的蚕茧进行提升的提升机构300,对提升后的蚕茧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400,收集机构400的储料量与煮茧笼701内蚕茧的储放量相匹配,茧槽100的槽口对应渗透装置的出料口布置,收集机构400包括定量储放的活动料篮401,活动料篮401至少能够处于A1和A2状态;
A1状态为:活动料篮401与提升机构300的出料口相对应布置的上料状态;
A2状态为:活动料篮401和煮茧设备700上待进行加茧的煮茧笼701对应布置。
为使得提升机构300送出的蚕茧能够更加均匀稳定的送入收集机构400,优选地,提升机构300和收集机构400之间设置有过渡机构500,过渡机构500对提升机构300提升的蚕茧进行临时储放。
进一步地,过渡机构500包括倾斜布置的导料槽501,导料槽501较高端与提升机构300对应布置用于承接提升后的蚕茧,导料槽501较低端设置有转茧件502,所述的转茧件502具有柱状的外轮廓,转茧件502的轴心水平布置且与导料槽501的送料方向垂直,转茧件502的上辊面局部凸出于导料槽501出料端布置,转茧件502位于A1状态的活动料篮401和导料槽501之间,转茧件502上半圆的转向与导料槽501的送料方向保持一致,活动料篮401对转茧件502转送的蚕茧进行收集,通过转茧件502的转动避免导料槽501一端的蚕茧堆积,同时将蚕茧匀速向收集机构400移送。
进一步地,活动料篮401设置成敞口状,活动料篮401的一篮壁上部设置成与转茧件502外轮廓相匹配的弧板状,该弧板状的篮壁部与转茧件502相邻近布置对转茧件502上转送的蚕茧进行收集,与转茧件502外轮廓相匹配的弧板状篮臂部能够在转茧件502旋转时将蚕茧由转茧件502上剥离,避免蚕茧粘附于转茧件502上影响蚕茧的转送速率。
进一步地,活动料篮401间隔设置在转篮单元上,转篮单元上设置有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下料工位处的活动料篮401处于A2状态,且活动料篮401的篮底处于敞开状向煮茧笼701内布料;上料工位处的活动料篮401处于A1状态,通过活动料篮401在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的移动,实现对蚕茧的转送,通过转篮单元驱动活动料篮401其运行,使得对煮茧笼701的加料连续有序。
进一步地,活动料篮401下部篮腔的水平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活动料篮401的容量更大,同时提高活动料篮401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活动料篮设置在转篮单元上,转篮单元调整活动料篮移动的路径上设置有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下料工位处的活动料篮处于A2状态,且活动料篮的篮底处于敞开状向煮茧笼内布料;上料工位处的活动料篮处于A1状态,上料工位至下料工位之间的活动料篮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对活动料篮的篮底进行拦挡的阻挡件。
转篮单元可以按照如图1、2所示的转动安装的转料支架进行实施,活动料篮设置两个,分别转动安装在转料支架的两侧,通过电机驱动转料支架带动两个活动料篮401在上、下料工位之间往复运动,调节其中一个进行接料时,另一个进行放料。该实施方式结构简单,连续运行稳定。
进一步地,上料工位处设置有浮动安装的承重板601,承重板601用于对活动料篮401的底部敞口进行阻挡防止蚕茧外溢,承重板601的下侧设置有称重传感器602,通过称重传感器602称量蚕茧,保证活动料篮401内的蚕茧储料量能够与煮茧笼701内蚕茧的存放量相匹配,保证移料稳定,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提升机构300为倾斜布置的输送带301构成,输送带301上设置有提升板件302,提升板件302远离输送带301的边部向输送带301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弯折设置,弯折设置的提升板件302能够有效提高捞取的效率,同时提升捞取出蚕茧在输送带上留存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茧槽100的一端槽底处记为预设处,预设处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半圆形的凹槽101,输送带301的下端延伸至凹槽101内,使得茧槽100底部的蚕茧可以得到有效输送,避免输送带301下端与槽底形成的夹角处淤积蚕茧。
进一步地,集中机构200包括推动件201,推动件201上具有立状布置的推动面,推动件201将茧槽100内的蚕茧向预设处进行推送,避免蚕茧在茧槽100底部淤积,配合提升机构300提高蚕茧输送效率。
进一步地,推动件201活动安装在茧槽100上,调节推动件201往复运动推送蚕茧进行集中,此种集中方式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稳定提供持续的推动力,便于长时间连续运行。
进一步地,推动件201呈台阶状,包括倾斜状布置的台面部202和竖状布置的阶面部203,阶面部203上设置有透水孔,台面部202上靠近预设处的端部高度小于另一端的高度,所述的阶面部203构成所述的推动面,通过台阶状设置的推动面,使得推动件201在往复运动中产生向预设处的推动力,同时倾斜设置的台面也可辅助蚕茧向预设处移动。
进一步地,茧槽100的槽宽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便于蚕茧向预设处集中。
为使得茧槽内水能够排出,进一步地,茧槽100上设置有出水口102,出水口102位于推动件201的下侧且对推动件201的移动进行避让。
进一步地,转茧件502由两转动安装板和两安装板之间设置的连接杆件(连接板件)组成,连接杆件(连接板件)的长度方向与转茧件502的轴线方向相一致,连接杆件(连接板件)沿转动安装板的周向间隔设置,连接杆件/连接板件之间的间距满足蚕茧无法通过,使得转茧件502能够在能够优先排出水流的同时,保证对蚕茧的稳定移料。
进一步地,导料槽501与振动组件相连接,通过振动组件带动导料槽501振动,避免蚕茧与导料槽501粘附,减少蚕茧在导料槽501中的淤积。
进一步地,如图11-12所示,对转篮单元的结构提出第二种实施方式:
为实现对蚕茧的承接并驱动活动料篮401在上、下料工位之间的往复运动,采用推送活动料篮401水平移动的推送架120构成转篮单元,多个活动料篮401装配在推送架1201上,推送架1201驱动活动料篮401于上、下料工位之间往复运动,推送架1201的推送方向与转茧件502的轴向保持一致,上料工位至下料工位之间的活动料篮401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对活动料篮401的篮底进行拦挡的阻挡件402,此种收集机构400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输送速度。
进一步地,上料工位的两侧均设有下料工位,推送架1201上间隔布置有两个活动料篮401,两个活动料篮401之间的间隔满足当一个活动料篮401的底部与上料工位完全对应时,另一个活动料篮401的底部与下料工位完全对应,保证了对蚕茧的承接和卸料操作的连续进行,缩短了移料距离,提高了生产速度。
进一步地,如图13-14所示,对转篮单元的结构提出第三种实施方式:
采用集料输送线构成转篮单元,活动料篮401吊挂式装配在集料输送线上,活动料篮401处于上料工位时,其在集料输送线上的输送方向与转茧件502的轴向保持一致,上料工位至下料工位之间的活动料篮401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对活动料篮401的篮底进行拦挡的阻挡件402,输送方向与转茧件502轴向一致,使得活动料篮401能够顺利从上料工位移出,保证弧板状的篮臂在移动时不会与转茧件502发生剐蹭,阻挡件402的设置能够保证蚕茧在活动料篮401内部的稳定留存。
本发明申请还提供一种煮茧设备700,其设置于加料装置输出端,且煮茧笼701的接料位与收集机构400的下料工位对应设置。
一种煮茧设备700,包括煮茧笼701、用于带动煮茧笼701循环运动的输送机构以及调节机构,煮茧笼701沿输送机构间隔设置,煮茧笼701的移动路径上设有用于对蚕茧进行蒸煮操作的煮茧槽702,煮茧槽702的出茧端设有用于对蒸煮后的蚕茧进行低温水处理的处理槽704,调节机构调节煮茧笼701在循环移动过程中具备三种状态:
A1状态:当煮茧笼701运动至接料位时笼盖开启以承接蚕茧的接料状态;
A2状态:煮茧笼701接料之后笼盖关闭、在煮茧槽702内进行煮茧操作的煮茧状态;
A3状态:当煮茧笼701运动至卸料位时笼盖开启以进行卸料的卸料状态。
优选的,笼盖包括盖框701a和盖框701a上活动设置的盖网701b,笼盖位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下游的端部与煮茧笼701本体铰接连接,A1状态时,盖框701a与煮茧笼701本体相贴合,盖网701b移出盖框701a使得笼盖进行开启,A3状态时,笼盖转动连接,笼盖的另一端与煮茧笼701相分离使得笼盖开启,通过设置由盖网701b和盖框701a组成的笼盖以及将笼盖与笼框701c铰接,使得煮茧笼701具备两种打开方式,在卸料时,笼盖通过轴接转动的方式打开,避免盖框701a对卸料的阻挡,使得卸料更加方便充分,在接料位时,笼盖通过平移推拉盖网701b的方式打开,减小了对接料位活动空间的要求,使得煮茧笼701能够以更加贴近上料装置的状态进行接料,保证煮茧笼701接料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盖网701b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活动安装,调节机构包括A、B调节单元,所述的A调节单元用于调节盖网701b移动使得A1状态的笼盖开启,所述的B调节单元用于调节笼盖转动使得A3状态的笼盖开启,在本实施例中采取的方式中,B调节单元设置为连接煮茧笼701的笼盖与笼框701c的铰簧,在煮茧笼701的移动路径上通过压板1001压住笼盖防止其打开,在卸料位压板1001设有空缺段,使得笼盖在铰簧和重力的作用下打开,通过分设A、B调节单元对两种状态的煮茧笼701进行打开,使得调节机构更加简单,不易相互干扰。
进一步地,盖网701b的两端分别设置有A、B活动件,A、B活动件分别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活动安装,A调节单元用于调节A、B活动件移动实现网盖的开启和关闭,此种封闭方式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有利于进行连续运行生产。
进一步地,输送机构为循环驱动链901构成,循环驱动链901的上层链部的前端设置接料位,接料位的煮茧笼701水平布置,循环驱动链901的下层链部的后端与循环驱动链901的上层链部的前端交接处设置卸料位,通过水平设置的上层链部方便输送煮茧笼701接料,通过上、下层链部的铰接处设置卸料位利用重力辅助笼盖打开和蚕茧卸料,使得卸料更加方便和充分。
进一步地,A活动件804a滑动安装在盖框701a上,B活动件804b滑动安装在煮茧笼701的笼底,A调节单元包括A、B调节件,A、B调节件沿着输送机构的逆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B调节件抵靠B活动件804b沿着输送机构的逆输送方向移动开启盖框701a,A调节件801a抵靠A活动件804a沿着输送机构的逆输送方向移动关闭盖框701a,通过A、B调节件分别抵推盖网701b的两端,实现对盖框701a的打开和封闭,通过A、B调节件分隔设置,使得盖网701b可以在煮茧笼701的输送过程中完成先打开再封闭的动作,利用打开和封闭的间隙完成对蚕茧的承接,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为保证A、B调节件在完成盖网701b的封闭或打开后能够及时移位,避免对A、B活动件及煮茧笼701的运动造成阻碍,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煮茧笼上设置有A、B固定件,B调节件沿高度方向活动安装在机架上,B调节件的旁侧设置有B抵靠件802b,B抵靠件802b与B调节件相连接,B调节件调整盖网701b完全打开时,B固定件803b抵靠B抵靠件802b调整B调节件升降实现与B活动件804b错开;B调节件、B抵靠件802b沿着垂直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具体的B调节件、B抵靠件802b为浮动安装的B调节板的顶部的两侧板体部构成。A调节件801a沿高度方向活动安装在机架上,A调节件801a的旁侧设置有A抵靠件802a,A抵靠件802a与A调节件801a相连接,A调节件801a调整盖网701b完全关闭时,A固定件抵靠A抵靠件802a调整A调节件801a升降实现与A活动件804a错开;A调节件801a、A抵靠件802a沿着垂直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具体的A调节件801a、A抵靠件802a为浮动安装的A调节板的顶部的两侧板体部构成,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方式中,煮茧笼701输送时,B调节件设置于B活动件804b运动路径上,B调节件通过抵推B活动件804b运动实现对盖网701b的打开,B固定件803b的运动带动B抵靠件802b和B调节件下行,使得B调节件与B活动件804b错位,失去对B活动件804b的阻挡,煮茧笼701继续输送,通过A调节件801a抵推A活动件804a运动实现盖网701b的封闭,A固定件803a抵推A抵靠件802a和A调节件801a下行,使得A调节件801a与A 活动件错位,避免对煮茧笼701的运动造成阻碍。
为避免A活动件804a在煮茧笼701在由接料位到卸料位的运动过程中产生滑动,造成蚕茧意外撒漏,进一步地,笼框701c上设置有对A2状态的A活动件804a进行锁紧的锁紧件805,接料工位处设置有对锁紧件805进行解锁的解锁件。
为实现对A活动件804a运动的锁定与解锁,进一步地,锁紧件805沿煮茧笼701深度方向浮动安装于笼框701c上,锁紧件805处于高位状态时对A活动件804a移动开启煮茧笼701进行阻碍,接料位处设置有调节锁紧件805上行或下行对A活动件804a移动开启煮茧笼701进行避让的解锁件,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805为锁紧销构成,锁紧销升降式装配在笼框上且靠近笼盖的a2侧边部布置,a1、a2侧边部为相对布置的两边部,锁紧销上设置有柱销弹簧,所述的柱销弹簧驱使锁紧销处于高位用于阻止A活动件移动,锁紧销的下端设置有锁紧抵靠部,锁紧抵靠部与其移动路径上设置的解锁抵靠部抵靠配合使得锁紧销下移解除对A活动件的锁紧。解锁件为设置在锁紧销移动路径上设置的抵靠楔块构成,抵靠楔块的下表面设置成倾斜状布置的斜面,且该斜面的高度沿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逐渐降低,这样在煮茧笼移动至需要移动打开盖网前和盖网完全闭合覆盖盖框前,斜面抵靠锁紧件使得锁紧件下降实现解锁,使得A活动件移出或移入盖网完全关闭时的位置。
为防止煮茧笼701的笼盖在由接料位到卸料位的运动过程中轴向转动打开,进一步地,煮茧笼701端部通过A铰接轴701d转动安装在输送机构上,煮茧笼701在由接料位到卸料位的移动路径上还设有防止笼盖打开的压板1001和调整煮茧笼701状态的整形件1002。
进一步地,循环驱动链901的上层链部设置于接料槽703内部,输送机构还包括有驱动链轮902,驱动链轮902带动循环驱动链901运动,驱动链轮902分别布置于处理槽704和接料槽703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接料槽703靠近卸料位一端的的驱动链轮902设置于处理槽704端部驱动链轮902的外侧,驱动链轮902驱动循环驱动链901运动,使得在卸料位的循环驱动链901倾斜向上,方便煮茧笼701的卸料操作。
为调节循环驱动链901的松紧程度,同时在设备长期运行时提供一定的缓冲,进一步地,接料槽703的端部还设有缓冲机构1100,缓冲机构1100包括固定安装于接料槽703端部的连接柱,连接柱上滑动套设有安装座,驱动链轮902转轴的端部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1100还包括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设有调节转盘,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柱的中部与槽体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与调节杆的中部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节转盘带动安装座在连接柱上滑动,带动驱动链轮902移动,实现对循环驱动链901松紧的改变。
为方便对蚕茧进行接料和卸料,进一步地,煮茧笼701远离A铰接轴701d一侧的侧壁倾斜设置使得煮茧笼701的笼腔呈敞口状布置,接料时,蚕茧能够更加容易的集聚到笼框701c底部,卸料时,方便笼框701c底部的蚕茧沿侧壁下落,减少蚕茧残留。
为提高煮茧笼701的卸料效率,进一步地,煮茧笼701的卸料位还设有喷淋头1004,当煮茧笼701运动处于A3状态时,喷淋头1004喷出水流辅助煮茧笼701卸料。
为对装置整体提供动力,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其中一个驱动链轮902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固定安装有涡轮,涡轮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通过传动链条与动力源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煮茧槽702靠近卸料位的端部外侧设有接料斗1003,方便对卸料出的蚕茧进行收集。
为防止卸料时蚕茧洒出,提高收集效率,进一步地,接料斗1003的一侧设有挡料板100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煮茧笼701,其设置于输送机构上,用于盛装蚕茧进行煮茧操作。
一种煮茧笼701,包括网槽状的笼框701c和笼框701c上设置的笼盖,笼盖包括盖框701a和盖框701a上设置的盖网701b,笼盖的a1侧边部与笼框701c铰接连接,笼框701c的a1侧边部与煮茧笼701的输送方向垂直布置且位于煮茧笼701输送方向的下游,盖网701b活动安装在盖框701a上,盖网701b的网面移出盖框701a或填充盖框701a。
优选地,盖网701b的b1、b2侧边部分别设置A、B活动件,b1、b2侧边部与煮茧笼701输送方向垂直布置,移动A、B活动件804b实现盖网701b的网面移出盖框701a或填充盖框701a,通过对盖网701b两侧边部的作用实现对盖网701b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对盖网701b位置的调整更加灵活方便。
为使得盖网701b两侧边部的运动可调,优选地,A活动件804a滑动安装在盖框701a上,B活动件804b滑动安装在笼框701c上。
优选地,B活动件804b滑动安装在笼框701c的框底,在满足盖网701b能够有足够大的行程的基础上,减少对活动空间的需求。
为防止盖网701b在煮茧过程中发生位移,避免蚕茧撒漏,优选地,盖框701a或笼框701c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阻止盖网701b的网面从填充盖框701a的状态向盖网701b的网面移出盖框701a的状态转变。
为实现对盖网701b位置的锁定,优选地,锁紧销升降式装配在笼框701c上且靠近笼盖的a2侧边部布置,a1、a2侧边部为相对布置的两边部,锁紧销上设置有柱销弹簧,所述的柱销弹簧驱使锁紧销处于高位用于阻止A活动件804a移动,锁紧销的下端设置有锁紧抵靠部,锁紧抵靠部与其移动路径上设置的解锁抵靠部抵靠配合使得锁紧销下移解除对A活动件804a的锁紧。
为使得在煮茧笼701完全打开后B调节件对B活动件804b进行避让,优选地,盖网701b的网面移出盖框701a状态时,B活动件804b的旁侧设置有用于调节B调节件移出B活动件804b的移动路径的B固定件803b。
为使得在煮茧笼701完全封闭后B调节件对B活动件804b进行避让,优选地,盖网701b的网面重新完全覆盖盖框701a状态时,A活动件804a的旁侧设置有用于调节A调节件801a移出A活动件804a的移动路径的A固定件803a。
优选地,A、B活动件804b为杆体构成,使得A、B活动件804b的运动更加灵活。
为减少盖网701b在移动过程中的偏移形变,优选地,盖网701b的b2侧边之间的两边部设置有边条,盖框701a和笼框701c上设置有与边条滑动配合的卡口。
为实现A、B活动件的滑动运行,避免A、B活动件的滑动时移位,优选地,盖框701a和笼框701c的框底分别设置有与A、B活动件804b的端部滑动配合的条形导向孔。
本发明申请还提供一种连续煮茧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从储放渗透处理后蚕茧的茧槽100内将蚕茧逐步取出,并通过收集机构400对取出的蚕茧进行定量收集,然后将定量收集的蚕茧向煮茧笼701上的各个煮茧笼701进行投料,煮茧笼701内的蚕茧经过煮茧处理后进行卸料收集,卸料后的煮茧笼701再次承接蚕茧进行煮茧处理,如此往复循环。
优选地,通过调节茧槽100内设置的集中机构200运行,使得茧槽100内的蚕茧不断向茧槽100内的预设处进行集中,然后通过设置的提升机构300将预设处不断集中的蚕茧提升移出茧槽100,收集机构400对提升机构300移出的蚕茧进行定量收集。
优选地,在收集机构400进行定量收集前,先对提升机构300移出的蚕茧通过过渡机构500进行临时储放,然后通过过渡机构500向收集机构400进行定量的放料。
优选地,通过收集机构400上设置的上、下敞口状的活动料篮401对蚕茧进行定量收集,移动空的活动料篮401与过渡机构500的出料端对应布置,并通过活动料篮401下侧的阻挡件402对活动料篮401的篮底进行临时拦挡,过渡机构500向空的活动料篮401下料,当活动料篮401旁侧的定量传感器检测到活动料篮401内的蚕茧量达到预设量时,调节过渡机构500停止下料,将装好蚕茧的活动料篮401移动至与待承接蚕茧的笼盖处于开启状态的煮茧笼701的上侧,装好蚕茧的活动料篮401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对篮底的拦挡,装好蚕茧的活动料篮401与待承接蚕茧的笼盖处于开启状态的煮茧笼701上、下对应时,取消对活动料篮401篮底的拦挡,使得蚕茧转移至煮茧笼701内,然后将承装有蚕茧的煮茧笼701移走进行煮茧处理。
优选地,将煮茧笼701的笼盖设置成一端铰接安装,在煮茧处理过程中通过煮茧槽702上设置的压紧件使得笼盖盖合,煮茧笼701内的蚕茧进行煮茧处理后,调整煮茧笼701的笼口向下或斜向下布置,解除压紧件对笼盖的束缚,使得笼盖绕铰接轴转动,使得煮茧笼701内的煮茧处理后的蚕茧完全卸载,关于煮茧笼701姿态的约束,可以按照现有的方案进行实施,压紧件可以采用沿煮茧笼701移动路径设置的条形板件构成,条形板件在卸料位设置空缺段,从而解除束缚打开煮茧笼701。
优选地,将煮茧笼701的笼盖上的盖网701b设置成活动安装,空的煮茧笼701在承接蚕茧前,调整煮茧笼701的笼口向上布置并通过压紧件调节组成笼盖的盖框701a盖合在煮茧笼701上,调节盖网701b移动,打开煮茧笼701的笼口,煮茧笼701承接蚕茧后调节盖网701b移动关闭煮茧笼701的笼口,然后进行煮茧处理。
优选地,通过在煮茧笼701的移动路径上设置的A、B调节件与盖网701b两端设置的A、B活动件804b之间的抵靠配合调整盖网701b移动打开或者关闭笼口。
优选地,通过煮茧笼701上设置的A、B固定件调整A、B调节件由工作状态转至避让状态。
优选地,通过在盖网701b和盖框701a之间设置对盖网701b的移动进行锁定的锁紧件805,防止在煮茧过程中盖网701b移动打开。
优选地,通过过渡机构500上设置的倾斜布置的导料槽501临时储存蚕茧,并通过导料槽501低端设置的转茧件502将蚕茧向活动料篮401转料,通过与导料槽501相连的振动组件使得导料槽501内的物料逐步向导料槽501低端集中
优选地,采用称重传感器602对活动料篮401内的蚕茧进行定量
优选地,将转茧件502的轴心水平布置且与导料槽501的送料方向垂直,并将转茧件502的上辊面局部凸出于导料槽501低端布置,通过调节转茧件502的转动或停止,实现对收集机构400进行定量放料,转茧件502上半圆的转向与导料槽501的送料方向保持一致
优选地,转茧件502具有柱状的外轮廓,通过将活动料篮401上敞口靠近过渡机构500的边部设置为与转茧件502外轮廓相匹配的弧板状,对转茧件502上的蚕茧进行收集
优选地,通过两转动的安装板及安装板之间间隔布置的连接杆构成转茧件502,连接杆之间的间隔满足蚕茧无法通过
优选地,集中机构200通过驱动推动件201往复运动形成持续的推动力将蚕茧向茧槽100预设处集中,推动件201呈台阶状布置,且高度较低端朝向预设处
优选地,通过在推动件201的底部设置出水口102并在推动件201阶面部203设置透水孔进行排水,出水口102的位置满足推动件201运动不对出水造成影响。
优选地,提升机构300设置为倾斜布置的输送带301,通过驱动输送带301转动并在输送带301的带面上设置边部朝向输送方向弯折的提升板,对预设处的蚕茧进行提升
优选地,通过循环驱动链901带动煮茧笼701往复循环运动,通过将卸料位的循环驱动链901倾斜向上布置,使得卸料位时的煮茧笼701笼口向下或斜向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7)

1.一种煮茧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槽状的笼框和笼框上设置的笼盖,笼盖包括盖框和盖框上设置的盖网,笼盖的a1侧边部与笼框铰接连接,笼框的a1侧边部与煮茧笼的输送方向垂直布置且位于煮茧笼输送方向的下游,盖网活动安装在盖框上,盖网的网面移出盖框或填充盖框;
盖网的b1、b2侧边部分别设置A、B活动件,b1、b2侧边部与煮茧笼输送方向垂直布置,移动A、B活动件实现盖网的网面移出盖框或填充盖框;A活动件滑动安装在盖框上,B活动件滑动安装在笼框的框底;
盖网的网面移出盖框状态时,B活动件的旁侧设置有用于调节B调节件移出B活动件的移动路径的B固定件;盖网的网面重新完全覆盖盖框状态时,A活动件的旁侧设置有用于调节A调节件移出A活动件的移动路径的A固定件;
A、B调节件沿着逆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B调节件抵靠B活动件沿着逆输送方向移动开启盖框,A调节件抵靠A活动件沿着逆输送方向移动关闭盖框;
煮茧笼上还设置有A、B固定件,B调节件沿高度方向活动安装,B调节件的旁侧设置有B抵靠件,B抵靠件与B调节件相连接,B调节件调整盖网完全打开时,B固定件抵靠B抵靠件调整B调节件升降实现与B活动件错开;B调节件、B抵靠件沿着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依次布置;
A调节件沿高度方向活动安装,A调节件的旁侧设置有A抵靠件,A抵靠件与A调节件相连接,A调节件调整盖网完全关闭时,A固定件抵靠A抵靠件调整A调节件升降实现与A活动件错开;A调节件、A抵靠件沿着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依次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茧笼,其特征在于:盖框或笼框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阻止盖网的网面从填充盖框的状态向盖网的网面移出盖框的状态转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煮茧笼,其特征在于:锁紧件为锁紧销构成,锁紧销升降式装配在笼框上且靠近笼盖的a2侧边部布置,a1、a2侧边部为相对布置的两边部,锁紧销上设置有柱销弹簧,所述的柱销弹簧驱使锁紧销处于高位用于阻止A活动件移动,锁紧销的下端设置有锁紧抵靠部,锁紧抵靠部与其移动路径上设置的解锁抵靠部抵靠配合使得锁紧销下移解除对A活动件的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茧笼,其特征在于:A、B活动件为杆体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煮茧笼,其特征在于:盖网b1、b2侧边之间的两边部设置有边条,盖框和笼框上设置有与边条滑动配合的卡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煮茧笼,其特征在于:盖框和笼框的框底分别设置有与A、B活动件的端部滑动配合的条形导向孔。
7.一种煮茧设备,其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煮茧笼以及向煮茧笼内加茧的加料装置。
CN202010696351.6A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煮茧笼 Active CN111793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6351.6A CN111793830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煮茧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6351.6A CN111793830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煮茧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3830A CN111793830A (zh) 2020-10-20
CN111793830B true CN111793830B (zh) 2021-07-30

Family

ID=72807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6351.6A Active CN111793830B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煮茧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383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1686B2 (ja) * 1991-08-29 1995-10-04 中小企業事業団 生糸連続緯煮装置
CN201722443U (zh) * 2010-08-20 2011-01-26 童华波 适用于煮茧机的煮茧笼
CN105648542B (zh) * 2016-03-22 2018-01-23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微波和超声波辅助煮茧装置及其用于煮茧的方法
CN206143352U (zh) * 2016-11-10 2017-05-03 六安市凯盛茧丝绢有限公司 一种煮茧笼
CN107366025A (zh) * 2017-07-31 2017-11-21 玖久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蚕茧蒸煮装置
CN209816336U (zh) * 2019-01-14 2019-12-20 桐乡市雪松丝绸有限公司 一种煮茧机的煮茧笼
CN210127281U (zh) * 2019-06-19 2020-03-06 四川语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丝绸生产用蒸煮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3830A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46956B (zh) 一种煮茧设备用渗透茧加料装置
US7946797B2 (en) Egg transport module
KR101178131B1 (ko) 연속 박스 세척건조장치
CN111809249B (zh) 一种连续煮茧的操作方法
CN108587871B (zh) 一种自动化发酵系统
CN212668305U (zh) 一种骨料垂直运输装置
CN110558864A (zh) 油炸系统
CN111793830B (zh) 一种煮茧笼
CN111809250B (zh) 一种煮茧设备
JPH0351019A (ja) 連続式フライヤー
CN111994400A (zh) 一种吨包袋自动拆包卸料、回收装置及工作方法
WO2007087692A1 (en) Loose egg transport module
CN115415272A (zh) 厨房大型减量机
AU2007200892A1 (en) Egg transport module
KR101323482B1 (ko) 수삼 세척기
CN208105192U (zh) 南水北调干渠水面漂浮物无人值守处理系统
CN218906378U (zh) 一种铝制品打包设备
CN215554518U (zh) 自动出鸡装筐总成
CN219750851U (zh) 一种新型刮板机
CN218579112U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斗式提升机
CN219546144U (zh) 一种原料输送储存机构
CN218641261U (zh) 一种中药包装自动排列摆放的自动包装机
CN221026411U (zh) 一种送料装置及阿斯巴甜连续干燥生产线
CN210340307U (zh) 一种犬用化毛膏自动灌装封口机
CN217568643U (zh) 一种方便装卸料的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5

Address after: 246620 Changning Industrial Park, Wenquan Town, Yuexi Coun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Shixing machinery)

Patentee after: YUEXI SHIXI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5, Jianshe East Road, Tiantang Town, Yuexi Coun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246600

Patentee before: ANHUI LIANFENG SILK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