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2363A - 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2363A
CN111792363A CN202010661541.4A CN202010661541A CN111792363A CN 111792363 A CN111792363 A CN 111792363A CN 202010661541 A CN202010661541 A CN 202010661541A CN 111792363 A CN111792363 A CN 111792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weighing
transfer
measured
com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15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2363B (zh
Inventor
苏祎
熊忠琪
傅云霞
程丽苑
许祎凡
刘佳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6615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2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2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2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2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2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3/01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weigh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包括基座和罩体,罩体安装于所述基座,罩体和基座围绕形成加载空间;工作台,工作台安装于基座,用于放置待测量砝码和/或配衡砝码;质量比较仪,质量比较仪安装于基座,用于测量待测量砝码的质量;砝码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传送臂,驱动组件安装于基座,传送臂安装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传送臂将待测量砝码和/或所述配衡砝码在工作台与质量比较仪之间传送;其中传送臂的砝码放置部的宽度能够满足两个克组砝码沿着所述砝码放置部的宽度方向并排放置,凹槽能够实现砝码自动定中心,提高砝码测量精度和传送、检测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衡量各种不同质量的物体,质量标准通常由个数最少而又能组成任何量值的一组标准砝码组成。标准砝码通常分为千克组(1-20)kg、克组(1-50)g和毫克组(1-500)mg,砝码的组合形式通常有5、3、2、1,5、2、2、1和5、2、1、1,目前国内常用的是5、2、2、1的形式。
可以理解的是,砝码是测量物品质量的标准,只有砝码自身的质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才能够更加精确地测量出物品的质量,因此需要对砝码的质量进行校准,以保证砝码具有精确的质量。
传统砝码进行校准时通常采用人工校准的方法,不但效率较低,而且校准结果误差较大。为了提高砝码校准的效率和精确度,采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砝码的校准是必然的趋势。
目前,传统砝码自动加载装置的整体工作时间较长,砝码加载装置的抓手一次只能够抓取一个砝码进入质量比较仪进行称重,在进入质量比较仪之前,通常需要先将砝码放置于中转台,砝码加载装置的抓手需要往复在中转台取放砝码,砝码取放的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导致砝码检测的整体效率较低。
另外,传统砝码自动加载装置只针对连续称量的设备,不能够适用于非连续称量设备。非连续称量设备,由于采用手动调整配衡的模式,单次只能够测试同一规格的砝码。另外由于尺寸的限制,加载1g或1g以下砝码的时候对砝码加载装置的叉齿间隙具有较高的要求,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需要对传统砝码加载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其能够提高砝码加载的效率,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的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包括基座和罩体,所述罩体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罩体和所述基座围绕形成加载空间;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安装于所述基座,用于放置待测量砝码和/或配衡砝码;
质量比较仪,所述质量比较仪安装于所述基座,用于测量所述待测量砝码的质量;
砝码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传送臂,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传送臂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传送臂将所述待测量砝码和/或所述配衡砝码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质量比较仪之间传送;其中所述传送臂的砝码放置部的宽度能够满足两个克组砝码沿着所述砝码放置部的宽度方向并排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包括多层放置部,多层放置部之间呈阶梯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臂的所述砝码放置部的宽度在2cm与8cm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质量比较仪包括比较仪基底、称量台以及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底的比较仪罩体,所述比较仪罩体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底,并且所述比较仪罩体与所述比较仪基底围绕形成称量空间,所述称量台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底,并位于所述称量空间,其中所述称量台包括称量部和配衡部,所述称量部用于放置所述待测量砝码,所述配衡部用于放置所述配衡砝码。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配衡部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座,所述称量部安装于所述配衡部,所述称量部与所述配衡部阶梯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称量台的所述称量部和所述配衡部安装于同一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称量台还包括一个称量座,所述称量座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座,所述称量台的所述称量部和所述配衡部分别安装于所述称量座。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臂的所述砝码放置部由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传送板组成,所述砝码放置部进一步具有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传送板之间的第一凹槽,用于放置所述待测量砝码。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的砝码放置部由多个相互间隔的工作板组成,所述工作台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工作台的所述砝码放置部的相邻两个所述工作板之间的第二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称量台的所述称量部由多个相互间隔的称量板组成,所述称量台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称量部的相邻两个所述称量板之间的第三凹槽。
本发明方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有益效果:
1、砝码传送机构的传送臂的砝码放置部的宽度能够满足两个待测量砝码沿着所述砝码放置部的宽度并排放置的宽度要求,能够同时放置两个待测量砝码,从而实现双砝码传送,避免砝码中转工位的设置,缩短传送臂的移动行程,提高砝码检测的效率。
2、砝码传送机构的传送臂具有形成于两个传送板之间的第一凹槽,待测量砝码能够以横卧的方式放置于所述传送臂的所述第一凹槽,以降低所述待测量砝码的重心高度,提高所述待测量砝码运输的稳定性。
3、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工作台采用多层阶梯设计,能够缩短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整体宽度方向的尺寸,提高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竖直方向空间的利用率。
4、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质量比较仪的称量台具有称量部和配衡部,所述称量部上适于放置待测量砝码,所述配衡部上适于放置配衡砝码,将称量台上的砝码的质量累计到预设的质量值,以满足质量比较仪非连续称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方案、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质量比较仪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质量比较仪的称量台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质量比较仪的称量台的第一变形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传送臂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传送臂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称量台和传送臂组合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称量台的第一变形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传送臂的第一变形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工作台和传送臂组合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工作台的第一变形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装置主体,2工作台,3质量比较仪,4砝码传送机构;11基座,12罩体,10加载空间,21第一工作台,22第二工作台,23第三工作台,24第四工作台,25工作板,26第二凹槽;31比较仪基座,32比较仪罩体,33称量台,30称量空间;41驱动组件,42传送臂;321固定罩体部,322门挡,331称量部,332配衡部,333称量座,334第三凹槽,421砝码放置部,422传送板,423第一凹槽;3311称量板,3321配衡板;4211第一放置部,4212第二放置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实施例1
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用于对砝码进行加载、传送、卸载以及检测。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砝码检测效率高,实现两个砝码同时传送和交替加、卸载,能够减少砝码检测所花费的时间。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尤其适于克组砝码的检测。
具体地,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工作台2、质量比较仪3以及砝码传送机构4,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基座11和罩体12,所述罩体12安装于所述基座11,所述罩体12和所述基座11围绕形成加载空间10;所述工作台2安装于所述基座11,用于放置待检测的砝码,并且所述工作台2位于所述加载空间10内;所述质量比较仪3安装于所述基座11,用于测量所述两个待测量砝码间的质量差,并且所述质量比较仪3位于所述加载空间10内;所述砝码传送机构4包括驱动组件41和传送臂42,所述驱动组件41安装于所述基座11,所述传送臂42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41,所述驱动组件41能够驱动所述传送臂42将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所述待测量砝码传送至所述质量比较仪3称重,在称重完成之后将所述待测量砝码传送至所述工作台2;其中所述传送臂42的砝码放置部421的宽度能够满足至少两个克组砝码沿着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宽度方向并排放置。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宽度能够满足至少两个克组砝码沿着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宽度方向并排放置,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能够同时放置至少两个待测量砝码,能够携带至少两个所述待测量砝码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砝码也可以在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长度方向并排放置,砝码在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上的并排放置方向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优选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宽度满足两个克组砝码沿着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宽度要求,也就是说,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能够放置两个沿着所述砝码放置部421宽度方向并排放置的待测量砝码。可以理解的是,砝码并排放置的个数还能够被实施为其它数字,比如2个,3个,5个或5个以上,砝码在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上的并排放置个数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所述驱动组件41驱动所述传送臂42移动至所述工作台2时,所述工作台2上的第一待测量砝码和第二待测量砝码能够被转移至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所述驱动组件41驱动所述传送臂42携带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和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质量比较仪3,然后将其中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质量比较仪3进行称重,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停留在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在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测量完成之后,将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质量比较仪3,将所述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进行存放。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一次在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加载两个所述待测量砝码的方式能够减少将待测量砝码自所述工作台2至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时间,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砝码检测效率。
具体地,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包括第一放置部4211和第二放置部4212,其中所述第一放置部4211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所述第二放置部4212用于放置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优选地,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宽度是2cm至8cm。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宽度还能够是其他尺寸,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具体尺寸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质量比较仪3包括一个比较仪基座31、一个比较仪罩体32以及一个称量台33,所述比较仪罩体32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座31,所述比较仪罩体32与所述比较仪基座31围绕形成一个称量空间30,所述称量台33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座31,并且所述称量台33位于所述称量空间30内。
所述比较仪罩体32进一步包括一个固定罩体部321和一个门挡322,所述门档322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罩体部321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罩体部321,以控制所述称量空间30的开合。当所述门档32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传送臂42能够进入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称量空间30,将所述待测量砝码放置于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称量台33;当所述传送臂42离开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称量空间30之后,所述门档322能够被驱动至闭合状态。
在所述传送臂42将所述待测量砝码传送至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称量台33时,当所述传送臂42运动至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门档322外时,所述门档322被驱动切换至打开状态,所述传送臂42运动至所述称量空间30内,将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放置于所述称量台33,然后携带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离开所述称量空间30,运动至所述门档322的外侧,所述门档322被驱动切换至闭合状态,以称量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的质量;当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的质量测量完成之后,所述门档322切换至打开状态,所述传送臂42运动进入所述称量空间30,将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第一放置部4211,将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放置于所述称量台33,然后所述传送臂42运动离开所述称量空间30,运动至所述门档322的外侧,所述门档322切换至闭合状态,对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进行称量;在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的质量测量完成之后,所述门档322切换至打开状态,所述传送臂42运动至所述称量空间30内,将所述第二待称量砝码转移至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第二放置部4212,然后离开所述称量空间30,所述门档322切换至所述闭合状态,所述传送臂42将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和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转运至所述工作台进行存放。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和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均采用两次重量称量的方式进行测量。优选地,先将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转运至所述称量台进行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的第一次测量;然后将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第一放置部4211,将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称量台33,对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进行第一次称量;然后通过所述传送臂42将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向上抬起离开所述称量台33之后再放下,对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进行第二次称量;最后将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传送臂,将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称量台,进行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的第二次测量。可以理解的是,对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和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的测量顺序和测量次数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将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放置于所述称量台33时,先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第一放置部4211运动至所述称量台33的上方,然后降低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将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转运至所述称量台33之后,将所述传送臂42收回;相应地,在将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自所述称量台33取下时,先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第一放置部4211运动至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的下方,然后向上提升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以将所述第一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第一放置部4211。
相应地,在将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放置于所述称量台33时,先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第二放置部4212运动至所述称量台33的上方,然后降低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将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转运至所述称量台33之后,将所述传送臂42收回;相应地,在将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自所述称量台33取下时,先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第二放置部4212运动至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的下方,然后向上提升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以将所述第二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第二放置部4212。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2包括多层放置部,多层放置部之间呈阶梯状排列,从而能够减小整个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度,减小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体积,提高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内的高度方向空间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2包括四层放置部,四层所述放置部呈阶梯状排列。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放置部的层数还能够被实施为其他数字,比如2层、3层、5层或5层以上,所述工作台2的具体层数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3,所述工作台2的四层所述放置部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工作台21、第二工作台22、第三工作台23以及第四工作台24,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台21、所述第二工作台22、所述第三工作台23以及所述第四工作台24依次呈阶梯状排列,从而能够减小整个砝码加在装置横向的尺寸,提高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纵向空间的利用率。示例地,所述第四工作台24用于放置配衡砝码,所述第一工作台21、所述第二工作台22以及所述第三放置部24用于放置待测量砝码。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工作台21、所述第二工作台22、所述第三工作台23以及所述第四工作台24所具体放置的砝码的类型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5,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称量台33包括一个称量部331和一个配衡部332,其中所述称量部331用于放置所述待测量砝码,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配衡部332用于放置配衡砝码。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质量比较仪仅能在固定称量点进行非连续称量,当砝码质量小于质量比较仪固定称量点时,在称量的过程中需要增加配衡砝码,将称量质量提升至质量比较仪固定称量点,以满足质量比较仪的非连续称量需求,实现高精度质量测量。在本发明中,在进行砝码质量的称量之前,需要先将配衡砝码放置于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配衡部332,然后将所述待测量砝码放置于所述称量部331进行称量。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配衡部332低于所述称量部331,使得配衡砝码的重心低于待测量砝码,提高了称量过程的稳定性,保证测量精度。
参考说明书附图5,优选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位于所述配衡部332的上方,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配衡部332安装于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比较仪基座31,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与所述配衡部332呈阶梯状布置,并且所述配衡部332的尺寸大于所述称量部331的尺寸,所述称量部331自所述配衡部332的顶表面向上延伸预设的高度。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和所述配衡部332的形状分别大致为圆柱状,并且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与所述配衡部332同心设置。所述配衡砝码的形状为圆环型,并且所述配衡砝码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称量台33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当所述配衡砝码安装于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配衡部332时,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穿过所述配衡砝码的中空的环形空间,环形的所述配衡砝码环绕与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在所述配衡砝码安装于所述配衡部332之后,将所述待测量砝码放置于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以对所述待测量砝码进行称量。
具体地,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竖直排布的称量板3311,多个所述称量板3311间隔排布形成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配衡部332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竖直排列的配衡板3321,多个所述配衡板3321间隔排布形成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配衡部332。所述称量部331的所述称量板3311安装于对应的所述配衡部332的所述配衡板3321上,并与所述配衡板3321的延伸方向相同。换句话说,相邻所述称量板3311之间的间隙与相邻所述配衡板3321之间的间隙相对应,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叉齿能够由相邻所述称量板3311之间的间隙运动至相邻所述配衡板3321之间的间隙,相应地,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传送板还能够由相邻所述配衡板3321之间的间隙运动至相邻所述称量板3311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称量部331的所述称量板3311与所述配衡部332的所述配衡板3321一体成型,所述配衡部332中间部位的所述配衡板3321向上延伸预设的距离形成所述称量部331。可选地,所述称量部331的所述称量板3311还能够被安装于所述配衡部332的所述配衡板3321,举例但不限于,胶粘,焊接、卡结等连接方式,所述称量部331的所述称量板3311与所述配衡部332的所述配衡板3321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7,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由多个相互间隔排列的传送板422竖直排列组成,相邻所述传送板422之间的排列间距与相邻所述称量板3311之间的间距、相邻所述配衡板3321之间的间距相适配。在使用所述传送臂42将所述配衡砝码放置于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配衡部332时,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移动至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的上方,将所述传送臂42的传送板442对准所述称量部331的所述称量板3311之间的间隙,然后降低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高度,直到所述配衡砝码放置于所述配衡部332的顶表面,然后沿着配衡板3321的长度延伸方向拉回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完成所述配衡砝码的放置。相应地,当需要将所述配衡砝码自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配衡部332取下时,首先,先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对准所述配衡板3321之间的间隙,将所述传送板422插入所述配衡板3321之间的间隙中,然后向上提高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以将所述配衡砝码自所述配衡部332转移至所述砝码放置部421。同样地,在将所述待测量砝码放置于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进行称量时,先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在所述称量部331的上方对准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板3311之间的间隙,然后降低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使得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移动至所述称量板3311之间的间隙,以使所述待测量砝码转移至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相应地,在将所述待测量砝码自所述称量部331取下时,先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在所述称量部331的侧面对准所述称量板3311之间的间隙,然后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插入所述称量板3311之间的间隙,然后向上提高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以使所述待测量砝码自所述称量部331转移至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
参考说明书附图3和附图12,所述工作台2的多个放置部分别由多个相互间隔竖直排列的工作板25组成,并且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工作板25的厚度与所述传送臂42的相邻所述传送板422之间的间隙相适配,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的厚度与相邻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工作板25之间的间隙相适配。在将所述待测量砝码或所述配衡砝码自所述工作台2转运至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时,先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对准相邻所述工作板25之间的间隙,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插入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工作板25之间的间隙中,然后向上提升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以将所述待测量砝码或所述配衡砝码转运至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相应地,在将所述待测量砝码或所述配衡砝码转移至所述工作台2的放置部时,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在所述工作台2的上方对准所述工作板25之间的间隙,然后降低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以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运动至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工作板25之间的间隙,将所述待测量砝码或所述配衡砝码由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转移至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放置部。
参考说明书附图6,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第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第一变形实施方式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在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第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与所述配衡部332相邻设置,并且位于同一平面。
具体地,在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第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称量台33进一步包括一个称量座333,所述称量部331和所述配衡部332分别位于所述称量座333的两端,所述称量座333安装于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比较仪基座31。优选地,所述称量部331和所述配衡部332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所述称量部331和所述配衡部332在所述称量座333上相互分离,以便于所述配衡砝码和所述待测量砝码的安装。可选地,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和所述配衡部332还能够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称量部331和所述配衡部332安装于所述称量座333的具体方式和位置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2
参考说明书附图9至图13,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被阐述,在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在所述第二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具有第一凹槽423,用于承载横卧放置的待测量砝码,以提高待测量砝码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考说明书附图9,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待测量砝码能够被放置于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第一凹槽423内,从而能够在所述待测量砝码的运输过程中提高砝码运输的稳定性,提高所述待测量砝码的运输效率。进一步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423的长度于所述待测量砝码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待测量砝码能够被采用横卧加载的方式被放置于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从而能够降低所述待测量砝码的重心,进一步提高砝码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考说明书附图9,所述砝码放置部421的所述第一凹槽423形成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传送板422的顶端之间,并且形成所述第一凹槽423的顶端分别具有一个倾斜斜面,两个倾斜斜面相对应形成所述第一凹槽423。
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具有两个侧面,所述传送板422的所述倾斜斜面与所述传送板422的其中一个侧面的夹角在90°与180°之间,以能够更加稳定地放置所述待测量砝码。
参考说明书附图9,所述传送板422的所述倾斜斜面在所述传送板422的两个所述侧面之间延伸。
参考说明书附图10,在所述传送板422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板422还包括一个顶面,所述传送板422的所述倾斜斜面在所述顶面和其中一个侧面之间延伸。
优选地,所述倾斜斜面由方形的所述传送板422切除一个角形成。可选地,具有所述倾斜斜面的所述传送板422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传送板422的所述倾斜斜面的形成方式不应当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9,在将所述待测量砝码自所述工作台2或所述称量台33转移至所述传送臂42时,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插入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工作板25之间的间隙或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板3311之间的间隙,然后提升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使得一个所述传送板422的顶端与所述待测量砝码接触,并且随着所述传送臂42的升高,在所述待测量砝码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所述待测量砝码沿着一个所述传送臂42的倾斜斜面运动至所述第一凹槽423,自动完成所述待测量砝码的准确定位。
参考说明书附图12,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所述工作台2的第一变形实施方式被阐述,在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第一变形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在所述工作台的所述第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放置部的预设位置具有多个第二凹槽26,所述第二凹槽26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待测量砝码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所述待测量砝码适于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6,以防止所述待测量砝码在所述工作台2上发生滑动。
具体地,所述工作板25具有两个侧面和一个倾斜斜面,所述工作板25的所述倾斜斜面在所述工作板25的两个侧面之间延伸,并与其中一个侧面具有一个预设的夹角。相邻两个所述工作板25的所述倾斜斜面相对应围绕形成所述工作台25的所述第二凹槽26。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倾斜斜面与所述工作板25的其中一个所述侧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90°至180°。
在将所述待测量砝码自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放置部24转移至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时,先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插入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工作板25之间的间隙中,然后向上提高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使得所述传送板422的所述倾斜斜面与放置于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待测量砝码接触,随着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进一步升高,所述待测量砝码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所述传送板422的所述倾斜斜面滚动,从而能够被收纳于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第一凹槽423。
相应地,在将所述待测量砝码自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转移至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放置部时,先将所述传送臂42运动至所述工作台2的上方,并使得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与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工作板25之间的间隙相对应,然后降低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随着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的降低,所述工作板25的所述倾斜斜面与放置于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待测量砝码接触;随着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的进一步降低,所述待测量砝码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所述工作板25的所述倾斜斜面滑动至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第二凹槽26。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中,通过三个板就能够完成所述待测量砝码在所述传送臂42与所述工作台2之间的相互转移,并通过第一凹槽423和第二凹槽26的斜面设计,利用砝码自身重心,将砝码调整至砝码放置部421中心位置。
参考说明书附图13,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砝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所述工作台2的第二变形实施方式被阐述,在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第二变形实施方式中,与所述工作台2的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在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第二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工作板25还具有一个顶面,所述工作板25的所述倾斜斜面在所述工作板25的所述顶面和所述工作板25的其中一个侧面之间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工作板25的所述顶面能够使得所述工作台2的顶表面更加地平整。
参考说明书附图9,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所述质量比较仪3的所述称量台33的一第一变形实施方式被阐述,在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第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称量台3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称量台33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在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第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具有一个第三凹槽334,所述第三凹槽334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待测量砝码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所述待测量砝码适于被放置于所述称量部331的所述第三凹槽334,以提高所述待测量砝码在所述称量部331放置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板3311包括两个侧面和一个倾斜斜面,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倾斜斜面自所述称量板3311的两个所述倾斜斜面之间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称量板3311的两个所述倾斜斜面围绕形成所述第三凹槽334。
优选地,所述称量板3311的所述倾斜斜面与所述称量板3311的其中一个所述侧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90°至180°。
在将所述待测量砝码自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转移至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时,先将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插入所述称量部331的所述称量板3311之间的间隙中,然后向上提高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使得所述传送板422的所述倾斜斜面与放置于所述称量部331的所述待测量砝码接触,随着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进一步升高,所述待测量砝码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所述传送板422的所述倾斜斜面滚动,从而能够被收纳于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第一凹槽423。
相应地,在将所述待测量砝码自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砝码放置部421转移至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时,先将所述传送臂42运动至所述称量部331的上方,并使得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传送板422与所述工作台2的所述工作板25之间的间隙相对应,然后降低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随着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的降低,所述称量板3311的所述倾斜斜面与放置于所述传送臂42的所述待测量砝码接触;随着所述传送臂42的高度的进一步降低,所述待测量砝码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所述称量板3311的所述倾斜斜面滑动至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第三凹槽334。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中,通过三个板就能够完成所述待测量砝码在所述传送臂42与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之间的相互转移,并通过第一凹槽423和第三凹槽334的斜面设计,利用砝码自身重心,将砝码调整至称量部331的中心位置。
参考说明书附图10,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的所述称量台33的第一变形实施方式被阐述,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第一变形实施例与上述优选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第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板331进一步具有一个顶面,所述称量板3311的所述倾斜斜面在所述称量板3311的所述顶面与所述称量板3311的其中一个侧面之间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称量板3311具有一个顶面能够使得所述称量台33的所述称量部331的顶表面更加地平整。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包括基座和罩体,所述罩体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罩体和所述基座围绕形成加载空间;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安装于所述基座,用于放置待测量砝码和/或配衡砝码;
质量比较仪,所述质量比较仪安装于所述基座,用于测量所述待测量砝码的质量;
砝码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传送臂,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传送臂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传送臂将所述待测量砝码和/或所述配衡砝码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质量比较仪之间传送;其中所述传送臂的砝码放置部的宽度能够满足两个克组砝码沿着所述砝码放置部的宽度方向并排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工作台包括多层放置部,多层放置部之间呈阶梯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传送臂的所述砝码放置部的宽度在2cm与8c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质量比较仪包括比较仪基底、称量台以及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底的比较仪罩体,所述比较仪罩体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底,并且所述比较仪罩体与所述比较仪基底围绕形成称量空间,所述称量台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底,并位于所述称量空间,其中所述称量台包括称量部和配衡部,所述称量部用于放置所述待测量砝码,所述配衡部用于放置所述配衡砝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配衡部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座,所述称量部安装于所述配衡部,所述称量部与所述配衡部阶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称量台的所述称量部和所述配衡部安装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称量台还包括一个称量座,所述称量座安装于所述比较仪基座,所述称量台的所述称量部和所述配衡部分别安装于所述称量座。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传送臂的所述砝码放置部由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传送板组成,所述砝码放置部进一步具有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传送板之间的第一凹槽,用于放置所述待测量砝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工作台的砝码放置部由多个相互间隔的工作板组成,所述工作台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工作台的所述砝码放置部的相邻两个所述工作板之间的第二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称量台的所述称量部由多个相互间隔的称量板组成,所述称量台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称量部的相邻两个所述称量板之间的第三凹槽。
CN202010661541.4A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 Active CN111792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1541.4A CN111792363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1541.4A CN111792363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2363A true CN111792363A (zh) 2020-10-20
CN111792363B CN111792363B (zh) 2022-03-08

Family

ID=7281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1541.4A Active CN111792363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23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4142A (zh) * 2021-04-28 2021-10-19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砝码传送装置及质量测量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3482A (ja) * 1992-01-23 1993-08-10 A & D Co Ltd 分銅加除機構を有する電子秤
CN101025374A (zh) * 2006-02-17 2007-08-29 韩新房 一种凹型大量限砝码
CN204461597U (zh) * 2015-03-31 2015-07-0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多层式叉齿和砝码承载盘的组合
CN106092301A (zh) * 2016-08-08 2016-11-09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体式砝码组合自动检测机构
CN106323438A (zh) * 2016-08-08 2017-01-11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砝码智能加卸载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195458A (zh) * 2018-02-05 2018-06-22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砝码自动检定装置
CN106315211B (zh) * 2016-08-08 2018-08-31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全方位操控砝码的传运机构、砝码检定系统及砝码检定方法
CN109470351A (zh) * 2018-11-12 2019-03-15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上海市计量器具强制检定中心、中国上海测试中心) 一种大质量比较仪砝码校准装置
CN209069407U (zh) * 2018-11-20 2019-07-05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砝码检定的检定装置
CN209372214U (zh) * 2019-03-12 2019-09-10 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公斤组砝码检定设备
CN210089841U (zh) * 2019-08-29 2020-02-18 浙江方易校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砝码计量检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3482A (ja) * 1992-01-23 1993-08-10 A & D Co Ltd 分銅加除機構を有する電子秤
CN101025374A (zh) * 2006-02-17 2007-08-29 韩新房 一种凹型大量限砝码
CN204461597U (zh) * 2015-03-31 2015-07-0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多层式叉齿和砝码承载盘的组合
CN106092301A (zh) * 2016-08-08 2016-11-09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体式砝码组合自动检测机构
CN106323438A (zh) * 2016-08-08 2017-01-11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砝码智能加卸载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315211B (zh) * 2016-08-08 2018-08-31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全方位操控砝码的传运机构、砝码检定系统及砝码检定方法
CN108195458A (zh) * 2018-02-05 2018-06-22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砝码自动检定装置
CN109470351A (zh) * 2018-11-12 2019-03-15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上海市计量器具强制检定中心、中国上海测试中心) 一种大质量比较仪砝码校准装置
CN209069407U (zh) * 2018-11-20 2019-07-05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砝码检定的检定装置
CN209372214U (zh) * 2019-03-12 2019-09-10 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公斤组砝码检定设备
CN210089841U (zh) * 2019-08-29 2020-02-18 浙江方易校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砝码计量检定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程丽苑: "毫克组砝码自动加载系统的研制",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4142A (zh) * 2021-04-28 2021-10-19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砝码传送装置及质量测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2363B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8387B (zh) 汽车第一代轮毂轴承装配线
CN209648039U (zh)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游隙检测及负游隙压装装置
CN109909720A (zh)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负游隙的测量法
CN111792363B (zh) 一种双砝码传送、交替加载的装置
CN109701885A (zh) 一种3c产品尺寸检测设备
CN112180256B (zh) 圆柱电池ocv测试机及其电池生产线
CN203643535U (zh) 软板自动测试设备
CN103471754B (zh) 精密管件双向插拔力自动检测机
CN111115502B (zh) 自动升降装置
CN211437097U (zh)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CN218444086U (zh) 一种具有挂码校验功能的皮带秤
CN110449370B (zh) 产品厚度自动分类装置
CN218444137U (zh) 一种挂码校验装置
CN111776743B (zh) 带自动定心功能的砝码传送机构及砝码称量组件
CN214235097U (zh) 一种检测连杆厚度用的辅助装置
CN110967100B (zh) 一种在线重量检测装置
CN111780850B (zh) 一种具有双称量部的称量台及质量比较仪
CN103736676A (zh) 软板自动出料装置
CN109911583B (zh) 上料机构及其自动测试机
CN114999811B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的产线及其测试机
CN203664210U (zh) 软板测试装置
CN210140247U (zh) 一种全自动测量白玻装备
CN216548560U (zh) 一种升降转移机构和料盘上下料装置
CN220097602U (zh) Tray盘上料装置
CN114904779B (zh) 垫片自动检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