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5872B - 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5872B
CN111785872B CN202010508108.7A CN202010508108A CN111785872B CN 111785872 B CN111785872 B CN 111785872B CN 202010508108 A CN202010508108 A CN 202010508108A CN 111785872 B CN111785872 B CN 111785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battery module
cover body
pol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81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5872A (zh
Inventor
柯颖华
林鹏
赖信华
董锋
沈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81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58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5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5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5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5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在电池模组中设置有端板组件、多个单体电池、集成盖板、压筋和打包带,端板组件包括注塑结构件和金属结构件;多个单体电池并排设置在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之间;集成盖板设置在多个单体电池的上侧;压筋压靠在集成盖板的上侧,压筋的两端与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一一对应地连接;打包带捆绑在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注塑结构件以及多个单体电池的外表面。采用该方案可使得打包带与端板组件的接触面积大,避免应力集中,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压筋压靠在集成盖板上并与端板组件连接,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便于装配。并且,该方案可以优化电池模组的结构和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电池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中,电池模组通常是由多个单体电池串/并联起来,并置于盖板和底板中间,多个单体电池的四周设有侧板和端板,底板、侧板、端板和盖板采用螺栓固定。这种电池模组不仅重量大,而且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打包带、两个端板、集成盖板和多个单体电池,多个单体电池排列设置在两个端板之间,集成盖板设置在多个单体电池的上方,并用打包带将多个单体电池和端板捆绑,从而成为一体结构。采用此种方案简化了电池模组的结构,降低了电池模组的重量和成本。
但是,现有的电池模组中的端板均为板状金属结构,在使用打包带捆绑后,存在受力不均的问题,局部位置应力集中,影响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以提高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端板组件,所述端板组件包括注塑结构件和金属结构件,所述端板组件为两个;多个单体电池,多个所述单体电池并排设置在两个所述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之间;集成盖板,所述集成盖板设置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上侧;压筋,所述压筋压靠在所述集成盖板的上侧,所述压筋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一一对应地连接;打包带,所述打包带捆绑在两个所述端板组件的两个注塑结构件以及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压筋包括具有多个折弯的筋条和设置在所述筋条的端部的连接片,所述金属结构件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片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筋条为一体成型的钣金件,所述筋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三折板、第四折板和第五折板,其中,所述第一折板、所述第三折板和所述第五折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五折板均与所述集成盖板抵接,所述第三折板与所述集成盖板间隔设置;所述压筋还包括卡头,所述卡头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折板和/或所述第四折板的端部,所述金属结构件的上端具有卡槽,所述卡头卡接在所述金属结构件的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结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注塑结构件的第一侧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打包带的带槽,所述注塑结构件具有避让孔;所述金属结构件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的安装件,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注塑结构件的第二侧,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压筋的端部连接,所述安装件穿过所述避让孔并凸出于所述注塑结构件的第一侧。
进一步地,沿所述带槽的延伸方向,所述带槽的两端各有一个用于穿过打包带的穿带口,两个所述穿带口分别位于所述注塑结构件的两个边沿,所述穿带口内具有弧形过渡面,所述弧形过渡面用于与所述打包带的弯折位置匹配;所述穿带口内还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引导弧面,所述引导弧面用于对所述打包带进行引导,两个所述引导弧面分别为所述带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所述弧形过渡面位于两个所述引导弧面之间,所述弧形过渡面为所述带槽的底壁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所述板体的上端的连接板,所述板体与所述注塑结构件连接,所述连接板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所述注塑结构件的顶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压筋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盖板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包括下盖本体,所述下盖本体的下侧用于与单体电池配合,所述下盖本体的上侧具有用于容纳线束的走线槽以及设置在所述走线槽的侧壁上的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走线槽的槽底间隔设置以卡住所述线束;分极片和总极片,所述分极片和所述总极片均设置在所述下盖本体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卡板为多个,所述走线槽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多个所述卡板分布在所述走线槽的两个侧壁上,所述走线槽的一个侧壁上的卡板与所述走线槽的另一个侧壁上的卡板沿所述走线槽的延伸方向交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走线槽包括长槽和多个短槽,多个所述短槽均与所述长槽连通,所述长槽沿所述下盖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短槽均沿所述下盖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线束分布在所述长槽和多个所述短槽内;所述卡板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板分布在所述长槽的内壁上和多个所述短槽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本体的上侧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均沿所述下盖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走线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和所述第二安装区之间,所述分极片和所述总极片分布在所述第一安装区和所述第二安装区上;所述第一安装区内具有多个第一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均与所述走线槽连通,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分极片或一个所述总极片;所述第二安装区内具有多个第二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均与所述走线槽连通,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分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本体的上侧具有正极片槽和负极片槽,所述正极片槽和所述负极片槽分别位于所述下盖本体的两端;所述下盖板还包括下正极标识和下负极标识,所述下正极标识与所述正极片槽对应设置,所述下负极标识与所述负极片槽对应设置;所述总极片为两个,两个所述总极片分别为正极总极片和负极总极片,其中,所述正极总极片设置在所述正极片槽内,所述负极总极片设置在所述负极片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盖板还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包括上盖本体和环绕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的周缘的上凸边,所述上凸边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卡接件;所述下盖本体的上侧的周缘环绕设置有下凸边,所述下凸边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卡接槽,多个所述卡接件一一对应地卡接在多个所述卡接槽内;所述分极片和所述总极片位于所述上盖本体和所述下盖本体之间,所述压筋压靠在所述上盖本体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压筋具有多个顶通气孔,多个所述顶通气孔沿所述压筋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上盖板具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位于所述上盖板的背离所述下盖板的一侧,所述装配槽沿所述上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压筋设置在所述装配槽内;所述上盖板具有多个上通气孔,多个所述上通气孔沿所述装配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装配槽的底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总极片为两个,两个所述总极片分别为正极总极片和负极总极片;所述上盖板包括上盖本体,所述上盖本体具有正极片孔和负极片孔,所述正极片孔和所述负极片孔分别位于所述上盖本体的两端,其中,所述正极片孔与所述正极总极片对应,所述负极片孔与所述负极总极片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正极护罩,所述正极护罩扣设在所述正极片孔处,所述正极护罩的表面具有顶正极标识;负极护罩,所述负极护罩扣设在所述负极片孔处,所述负极护罩的表面具有顶负极标识。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在电池模组中设置有端板组件、多个单体电池、集成盖板、压筋和打包带,端板组件包括注塑结构件和金属结构件,端板组件为两个;多个单体电池并排设置在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之间;集成盖板设置在多个单体电池的上侧;压筋压靠在集成盖板的上侧,压筋的两端与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一一对应地连接;打包带捆绑在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注塑结构件以及多个单体电池的外表面。采用上述设置,打包带与强度较低并且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注塑结构件接触,可使得打包带与端板组件的接触面积大,避免应力集中,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采用压筋压靠在集成盖板上并与端板组件连接,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便于装配。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简化电池模组的结构、降低重量,提高电池模组的强度,使得电池模组的不同位置受力均匀,承受的力矩小,从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该方案可优化电池模组的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电池模组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压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端板组件在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中的注塑结构件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5中的金属结构件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集成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不含上盖板);
图10示出了图9中的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下盖板的在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的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0、注塑结构件;111、带槽;112、避让孔;113、弧形过渡面;114、引导弧面;115、工艺孔;116、凸板;117、环形凸筋;120、金属结构件;121、支撑板;122、安装件;123、钩形板;124、安装板;125、板体;126、连接板;127、缺口;128、卡槽;210、下盖板;211、下盖本体;2111、走线槽;2112、第一安装槽;2113、第二安装槽;2114、正极片槽;2115、负极片槽;212、卡板;213、极柱孔;214、下通气孔;215、下正极标识;216、下负极标识;217、下凸边;218、卡接件;220、上盖板;221、上盖本体;2211、装配槽;222、上凸边;2221、卡接槽;223、上通气孔;224、正极片孔;225、负极片孔;226、第一凸筋;227、第二凸筋;228、上正极标识;229、上负极标识;231、线束;232、分极片;233、总极片;310、单体电池;410、压筋;411、筋条;412、连接片;413、卡头;414、顶通气孔;510、打包带;610、正极护罩;611、顶正极标识;620、负极护罩;621、顶负极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端板组件,端板组件包括注塑结构件110和金属结构件120,端板组件为两个;多个单体电池310,多个单体电池310并排设置在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120之间;集成盖板,集成盖板设置在多个单体电池310的上侧;压筋410,压筋410压靠在集成盖板的上侧,压筋410的两端与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120一一对应地连接;打包带510,打包带510捆绑在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注塑结构件110以及多个单体电池310的外表面。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在电池模组中设置有端板组件、多个单体电池310、集成盖板、压筋410和打包带510,端板组件包括注塑结构件110和金属结构件120,端板组件为两个;多个单体电池310并排设置在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120之间;集成盖板设置在多个单体电池310的上侧;压筋410压靠在集成盖板的上侧,压筋410的两端与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120一一对应地连接;打包带510捆绑在两个端板组件的两个注塑结构件110以及多个单体电池310的外表面,以将两个端板组件和多个单体电池310连接在一起。采用上述设置,打包带510与强度较低并且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注塑结构件110接触,可使得打包带510与端板组件的接触面积大,避免应力集中,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采用压筋410压靠在集成盖板上并与端板组件连接,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便于装配。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可将单体电池310设置为2的整数倍,这样便于装配以及线路连接。金属结构件120与单体电池310之间设置有PC板。
在本实施例中,压筋410包括具有多个折弯的筋条411和设置在筋条411的端部的连接片412,金属结构件120的上端与连接片412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具有多个折弯的筋条411可以提高压筋410的结构强度,通过紧固件可以实现金属结构件120的上端与连接片412的可靠连接。连接件可以采用拉钉,操作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筋条411为一体成型的钣金件,筋条41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三折板、第四折板和第五折板,其中,第一折板、第三折板和第五折板相互平行,第一折板和第五折板均与集成盖板抵接,第三折板与集成盖板间隔设置;压筋410还包括卡头413,卡头413凸出设置在第二折板和/或第四折板的端部,金属结构件120的上端具有卡槽128,卡头413卡接在金属结构件120的卡槽128内。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筋条411的结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将压筋410的卡头413卡接在金属结构件120的卡槽128内,可以实现将压筋410与端板组件的可靠连接,提高电池模组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注塑结构件11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一侧具有用于容纳打包带510的带槽111,注塑结构件110具有避让孔112;金属结构件120包括支撑板121和设置在支撑板121的一侧的安装件122,支撑板121设置在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二侧,支撑板121的上端与压筋410的端部连接,安装件122穿过避让孔112并凸出于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一侧。采用上述设置,在装配电池模组时,可将打包带缠绕到注塑结构件110的带槽111内,这样一方面可通过金属结构件120保证端板组件和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打包带与强度较低并且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注塑结构件110直接接触,而不是与金属材料直接接触,这样可使得打包带与端板组件的接触面积大,从而使得端板组件和打包带的受力比较均匀,避免应力集中,从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通过带槽111可以对打包带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安装件122用于与其他结构连接,以便于固定电池模组,并且,安装件122也可用作吊装点,以供吊装设备吊装电池模组。
在本实施例中,沿带槽111的延伸方向,带槽111的两端各有一个用于穿过打包带510的穿带口,两个穿带口分别位于注塑结构件110的两个边沿,穿带口内具有弧形过渡面113,弧形过渡面113用于与打包带510的弯折位置匹配。通过设置弧形过渡面113,可使得注塑结构件110与打包带的弯折位置的接触面为弧面,这样增大了接触面积,避免了在弯折位置应力集中,并且使得打包带与带槽111的整个底壁接触,进一步增大了打包带与端板组件的接触面积,使得端板组件受力均匀,优化电池模组的结构。穿带口内还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引导弧面114,引导弧面114用于对打包带510进行引导,两个引导弧面114分别为带槽11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弧形过渡面113位于两个引导弧面114之间,弧形过渡面113为带槽111的底壁的端部。采用上述设置,使得穿带口的宽度大于带槽111内部的宽度,可通过两个引导弧面114对打包带进行引导,便于将打包带缠绕到带槽111内,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一侧的底部具有限位台阶,通过限位台阶可与其他结构件配合,便于电池模组的定位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一侧是指朝向电池模组外的一侧,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二侧是指朝向电池模组内的一侧。
可选地,安装件122位于注塑结构件110的中部,即安装件122的顶端与注塑结构件110的顶端具有第一预设距离,安装件122的底端与注塑结构件110的底端具有第二预设距离。采用上述设置,在通过安装件122将电池模组固定在其他结构件上后,例如固定在车辆底盘上,由于安装件122位于电池模组的中部,因此可以减小电池模组承受的力矩,提高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带槽111为多个,多个带槽111并排设置在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一侧,安装件122位于相邻的两个带槽111之间。通过设置多个带槽111,可以对应缠绕多个打包带,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整体结构强度。可选地,带槽111为两个,两个带槽111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注塑结构件110具有工艺孔115,安装件122为多个,工艺孔115位于相邻的两个安装件122之间。通过设置多个安装件122,可以提高电池模组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强度以及结构稳定性。工艺孔115可便于注塑结构件110的注塑加工,并且可以减少材料用量,降低重量和成本。
可选地,工艺孔115的周缘有环形凸筋117,通过设置环形凸筋117,可以提高注塑结构件110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
可选地,支撑板121具有用于避让多个工艺孔115的缺口127。可选地,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二侧设置有多个加强筋,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注塑结构件110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1包括板体125和设置在板体125的上端的连接板126,板体125与注塑结构件110连接,连接板126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注塑结构件110的顶端,连接板126与压筋410的端部连接。这样便于端板组件与压筋410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二侧具有安装槽,支撑板12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安装槽内,安装槽的侧壁与位于安装槽内的支撑板121的周缘匹配。将安装槽的侧壁与位于安装槽内的支撑板121的周缘匹配,可以对支撑板121起到定位和限位作用,便于装配,并且可以实现注塑结构件110与金属结构件120的可靠连接,从而提高端板组件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件122包括竖直设置的钩形板123和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24,钩形板123和安装板124均与支撑板121连接,钩形板123用于吊装;钩形板123为两个,两个钩形板123并列设置,安装板124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两个钩形板123的底部连接。由于钩形板123为钩形结构,便于与吊装设备连接,因此便于电池模组的吊装。通过安装板124,可以方便地将电池模组与其他结构固定连接。而且,钩形板123和安装板124的上述布置方式,可以提高安装件122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强度。
可选地,安装板124上具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孔,以便于穿设紧固件并与其他结构连接。
可选地,避让孔112的上边缘上设置有凸板116,凸板116位于两个钩形板123之间,凸板116的宽度小于避让孔112的宽度。凸板116的侧面与支撑板121的侧面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端板组件的强度。
可选地,连接板126上具有用于穿设紧固件的通孔,这样便于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连接板126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卡槽128,这样便于将连接板126与电池模组的其他结构卡接,便于装配,并且可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集成盖板包括:下盖板210,下盖板210包括下盖本体211,下盖本体211的下侧用于与单体电池310配合,下盖本体211的上侧具有用于容纳线束231的走线槽2111以及设置在走线槽2111的侧壁上的卡板212,卡板212与走线槽2111的槽底间隔设置以卡住线束231;分极片232和总极片233,分极片232和总极片233均设置在下盖本体211的上侧。采用该技术方案,将线束231设置在走线槽2111内,并通过卡板212进行固定,这样可以避免线束231凸出于下盖板210的表面,并且通过卡板212固定避免了线束231移动,因此可对线束231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避免其他结构挤压或摩擦线束231,从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分极片232和总极片233通过线束23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卡板212为多个,走线槽2111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多个卡板212分布在走线槽2111的两个侧壁上,走线槽2111的一个侧壁上的卡板212与走线槽2111的另一个侧壁上的卡板212沿走线槽2111的延伸方向交替设置。通过交替设置的多个卡板212可以提高对线束231的限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走线槽2111包括长槽和多个短槽,多个短槽均与长槽连通,长槽沿下盖本体211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短槽均沿下盖本体211的宽度方向延伸,线束231分布在长槽和多个短槽内;卡板212为多个,多个卡板212分布在长槽的内壁上和多个短槽的内壁上。通过长槽和多个短槽,可以便于线束231的布置,以实现不同电器结构件的连接,多个卡板212分布在长槽的内壁上和多个短槽的内壁上,可以对长槽和短槽内的线束231均进行限位,防止线束231脱出。
在本实施例中,下盖本体211的上侧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均沿下盖本体211的长度方向延伸,走线槽2111位于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之间,分极片232和总极片233分布在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上。通过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便于分极片232和总极片233的布置,而且走线槽2111位于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之间,也便于设置在走线槽2111内的电压采集线和温度采集线与分极片232和总极片233连接。第一安装区内具有多个第一安装槽2112,每个第一安装槽2112均与走线槽2111连通,每个第一安装槽2112内均安装有一个分极片232或一个总极片233;第二安装区内具有多个第二安装槽2113,每个第二安装槽2113均与走线槽2111连通,每个第二安装槽2113内均安装有一个分极片232。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安装槽2112和多个第二安装槽2113可便于分极片232或总极片233的安装。
可选地,第一安装槽2112的内壁的形状与位于第一安装槽2112内部的极片的周缘匹配,第二安装槽2113的内壁的形状与位于第二安装槽2113内部的极片的周缘匹配,这样可对极片起到良好的限位效果。可选地,第一安装槽2112的内壁上具有卡扣,第二安装槽2113的内壁上具有卡扣,这样便于与其他结构件卡接,提高连接强度。
可选地,总极片233为两个,两个总极片233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区的两端;分极片232为多个,多个分极片232中的一部分分极片232沿第一安装区的长度方向分布在第一安装区上且位于两个总极片233之间,多个分极片232中的另一部分分极片232沿第二安装区的长度方向分布在第二安装区上。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将单体电池与极片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下盖本体211具有多个极柱孔213,多个极柱孔213分布在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中的极柱孔213与第二安装区中的极柱孔213一一对应地设置,极柱孔213用于避让单体电池的极柱;下盖本体211具有多个下通气孔214,多个下通气孔214沿下盖本体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下通气孔214位于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之间。通过设置极柱孔213,便于单体电池的极柱与极片连接,以进行输电。下通气孔214用于与防爆阀对应,以在发生危险时进行排气,提高安全性。下通气孔214内具有十字形架,十字形架与下通气孔214的内壁连接,以起到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下盖本体211的上侧具有正极片槽2114和负极片槽2115,正极片槽2114和负极片槽2115分别位于下盖本体211的两端;下盖板210还包括下正极标识215和下负极标识216,下正极标识215与正极片槽2114对应设置,下负极标识216与负极片槽2115对应设置;总极片233为两个,两个总极片233分别为正极总极片和负极总极片,其中,正极总极片设置在正极片槽2114内,负极总极片设置在负极片槽2115内。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安装正极总极片和负极总极片。而且,通过下正极标识215和下负极标识216可在装配时起到提示作用,避免装错。
在本实施例中,正极片槽2114和负极片槽2115设置在下盖本体211的上侧的一侧,即采用非对称设置,这样避免在装配时装反而造成错误。正极片槽2114和负极片槽2115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区的两端,即第一安装区的两端两个第一安装槽2112分别为正极片槽2114和负极片槽2115。
可选地,正极片槽2114和负极片槽2115的内壁上均具有卡扣,这样可卡接安装在正极片槽2114和负极片槽2115内的极片,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下盖本体211的上侧的周缘环绕设置有下凸边217,下凸边217的外侧分布设置有多个卡接件218和/或多个卡接槽。通过下凸边217可以提高下盖板210的强度,通过多个卡接件218和/或多个卡接槽,便于与其他结构件卡接,提高装配效率。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下凸边217的内侧分布设置有多个卡扣,卡扣用于与极片配合,以对极片进行限位,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下盖板210还包括多个交错设置的加强筋,多个加强筋分布在下盖本体211的下侧。这样可以提高下盖板210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下盖板210内的极片上还设置有温度采集传感器,以检测电池模组的温度,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集成盖板还包括:上盖板220,上盖板220包括上盖本体221和环绕设置在上盖本体221的周缘的上凸边222,上凸边222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卡接件218;下盖本体211的上侧的周缘环绕设置有下凸边217,下凸边217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卡接槽2221,多个卡接件218一一对应地卡接在多个卡接槽2221内;分极片232和总极片233位于上盖本体221和下盖本体211之间,压筋410压靠在上盖本体221的上侧。上盖板220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通过卡接的方式可以便于装配,实现可靠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压筋410具有多个顶通气孔414,多个顶通气孔414沿压筋4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上盖板220具有装配槽2211,装配槽2211位于上盖板220的背离下盖板210的一侧,装配槽2211沿上盖板220的长度方向延伸,压筋410设置在装配槽2211内;上盖板220具有多个上通气孔223,多个上通气孔223沿装配槽2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装配槽2211的底壁上。通过设置装配槽2211便于对压筋410进行限位。多个上通气孔223与防爆阀对应,以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总极片233为两个,两个总极片233分别为正极总极片和负极总极片;上盖板220包括上盖本体221,上盖本体221具有正极片孔224和负极片孔225,正极片孔224和负极片孔225分别位于上盖本体221的两端,其中,正极片孔224与正极总极片对应,以安装动力线,负极片孔225与负极总极片对应,以安装动力线。通过上述设置,便于正极总极片和负极总极片的安装。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盖板220还包括:第一凸筋226,第一凸筋226位于上盖本体221的背离下盖板210的一侧,第一凸筋226沿正极片孔224的周缘设置;第二凸筋227,第二凸筋227位于上盖本体221的背离下盖板210的一侧,第二凸筋227沿负极片孔225的周缘设置;上正极标识228,上正极标识228位于上盖本体221的背离下盖板210的一侧,上正极标识228与正极片孔224对应设置;上负极标识229,上负极标识229位于上盖本体221的背离下盖板210的一侧,上负极标识229与负极片孔225对应设置。通过第一凸筋226和第二凸筋227可以提高上盖板220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上正极标识228和上负极标识229可在装配时起到提示作用,避免装错。第一凸筋226的内侧设置有卡扣,第二凸筋227的内侧设置有卡扣,这样便于与护罩连接,以起到防护作用,并且连接方便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正极护罩610,正极护罩610扣设在正极片孔224处,正极护罩610的表面具有顶正极标识611;负极护罩620,负极护罩620扣设在负极片孔225处,负极护罩620的表面具有顶负极标识621。通过正极护罩610和负极护罩620可对极片起到防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正极护罩610与第一凸筋226卡接,负极护罩620与第二凸筋227卡接,便于装配和拆卸。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简化电池模组的结构、降低重量,提高电池模组的强度,使得电池模组的不同位置受力均匀,承受的力矩小,从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该方案可优化电池模组的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端板组件,所述端板组件包括注塑结构件(110)和金属结构件(120),所述端板组件为两个;
多个单体电池(310),多个所述单体电池(310)并排设置在两个所述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120)之间;
集成盖板,所述集成盖板设置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310)的上侧;
压筋(410),所述压筋(410)压靠在所述集成盖板的上侧,所述压筋(410)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端板组件的两个金属结构件(120)一一对应地连接;
打包带(510),所述打包带(510)捆绑在两个所述端板组件的两个注塑结构件(110)以及多个所述单体电池(310)的外表面;
所述压筋(410)包括具有多个折弯的筋条(411)和设置在所述筋条(411)的端部的连接片(412),所述金属结构件(120)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片(412)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筋条(411)为一体成型的钣金件,所述筋条(41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三折板、第四折板和第五折板,其中,所述第一折板、所述第三折板和所述第五折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五折板均与所述集成盖板抵接,所述第三折板与所述集成盖板间隔设置;
所述压筋(410)还包括卡头(413),所述卡头(413)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折板和/或所述第四折板的端部,所述金属结构件(120)的上端具有卡槽(128),所述卡头(413)卡接在所述金属结构件(120)的卡槽(128)内;
所述注塑结构件(11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一侧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打包带(510)的带槽(111),所述注塑结构件(110)具有避让孔(112);
所述金属结构件(120)包括支撑板(12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21)的一侧的安装件(122),所述支撑板(121)设置在所述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二侧,所述支撑板(121)的上端与所述压筋(410)的端部连接,所述安装件(122)穿过所述避让孔(112)并凸出于所述注塑结构件(110)的第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带槽(111)的延伸方向,所述带槽(111)的两端各有一个用于穿过打包带(510)的穿带口,两个所述穿带口分别位于所述注塑结构件(110)的两个边沿,所述穿带口内具有弧形过渡面(113),所述弧形过渡面(113)用于与所述打包带(510)的弯折位置匹配;
所述穿带口内还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引导弧面(114),所述引导弧面(114)用于对所述打包带(510)进行引导,两个所述引导弧面(114)分别为所述带槽(11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所述弧形过渡面(113)位于两个所述引导弧面(114)之间,所述弧形过渡面(113)为所述带槽(111)的底壁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1)包括板体(125)和设置在所述板体(125)的上端的连接板(126),所述板体(125)与所述注塑结构件(110)连接,所述连接板(126)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所述注塑结构件(110)的顶端,所述连接板(126)与所述压筋(410)的端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盖板包括:
下盖板(210),所述下盖板(210)包括下盖本体(211),所述下盖本体(211)的下侧用于与单体电池(310)配合,所述下盖本体(211)的上侧具有用于容纳线束(231)的走线槽(2111)以及设置在所述走线槽(2111)的侧壁上的卡板(212),所述卡板(212)与所述走线槽(2111)的槽底间隔设置以卡住所述线束(231);
分极片(232)和总极片(233),所述分极片(232)和所述总极片(233)均设置在所述下盖本体(211)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12)为多个,所述走线槽(2111)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多个所述卡板(212)分布在所述走线槽(2111)的两个侧壁上,所述走线槽(2111)的一个侧壁上的卡板(212)与所述走线槽(2111)的另一个侧壁上的卡板(212)沿所述走线槽(2111)的延伸方向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线槽(2111)包括长槽和多个短槽,多个所述短槽均与所述长槽连通,所述长槽沿所述下盖本体(211)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短槽均沿所述下盖本体(21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线束(231)分布在所述长槽和多个所述短槽内;
所述卡板(212)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板(212)分布在所述长槽的内壁上和多个所述短槽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本体(211)的上侧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均沿所述下盖本体(21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走线槽(211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和所述第二安装区之间,所述分极片(232)和所述总极片(233)分布在所述第一安装区和所述第二安装区上;
所述第一安装区内具有多个第一安装槽(2112),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2112)均与所述走线槽(2111)连通,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槽(2112)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分极片(232)或一个所述总极片(233);
所述第二安装区内具有多个第二安装槽(2113),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2113)均与所述走线槽(2111)连通,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2113)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分极片(23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本体(211)的上侧具有正极片槽(2114)和负极片槽(2115),所述正极片槽(2114)和所述负极片槽(2115)分别位于所述下盖本体(211)的两端;
所述下盖板(210)还包括下正极标识(215)和下负极标识(216),所述下正极标识(215)与所述正极片槽(2114)对应设置,所述下负极标识(216)与所述负极片槽(2115)对应设置;
所述总极片(233)为两个,两个所述总极片(233)分别为正极总极片和负极总极片,其中,所述正极总极片设置在所述正极片槽(2114)内,所述负极总极片设置在所述负极片槽(2115)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盖板还包括:
上盖板(220),所述上盖板(220)包括上盖本体(221)和环绕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221)的周缘的上凸边(222),所述上凸边(222)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卡接件(218);
所述下盖本体(211)的上侧的周缘环绕设置有下凸边(217),所述下凸边(217)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卡接槽(2221),多个所述卡接件(218)一一对应地卡接在多个所述卡接槽(2221)内;
所述分极片(232)和所述总极片(233)位于所述上盖本体(221)和所述下盖本体(211)之间,所述压筋(410)压靠在所述上盖本体(221)的上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筋(410)具有多个顶通气孔(414),多个所述顶通气孔(414)沿所述压筋(4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上盖板(220)具有装配槽(2211),所述装配槽(2211)位于所述上盖板(220)的背离所述下盖板(210)的一侧,所述装配槽(2211)沿所述上盖板(22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压筋(410)设置在所述装配槽(2211)内;
所述上盖板(220)具有多个上通气孔(223),多个所述上通气孔(223)沿所述装配槽(2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装配槽(2211)的底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极片(233)为两个,两个所述总极片(233)分别为正极总极片和负极总极片;
所述上盖板(220)包括上盖本体(221),所述上盖本体(221)具有正极片孔(224)和负极片孔(225),所述正极片孔(224)和所述负极片孔(225)分别位于所述上盖本体(221)的两端,其中,所述正极片孔(224)与所述正极总极片对应,所述负极片孔(225)与所述负极总极片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
正极护罩(610),所述正极护罩(610)扣设在所述正极片孔(224)处,所述正极护罩(610)的表面具有顶正极标识(611);
负极护罩(620),所述负极护罩(620)扣设在所述负极片孔(225)处,所述负极护罩(620)的表面具有顶负极标识(621)。
CN202010508108.7A 2020-06-05 2020-06-05 电池模组 Active CN111785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8108.7A CN111785872B (zh) 2020-06-05 2020-06-05 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8108.7A CN111785872B (zh) 2020-06-05 2020-06-05 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5872A CN111785872A (zh) 2020-10-16
CN111785872B true CN111785872B (zh) 2023-08-11

Family

ID=72754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8108.7A Active CN111785872B (zh) 2020-06-05 2020-06-05 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58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61796B1 (en) 2020-07-17 2023-06-28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imited Battery modul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6489A (zh) * 2017-11-23 2018-04-20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108172720A (zh) * 2018-01-06 2018-06-15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电池模组
CN108206248A (zh) * 2017-11-23 2018-06-26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集成盖板
CN207967116U (zh) * 2018-03-23 2018-10-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209418597U (zh) * 2019-02-19 2019-09-20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209447886U (zh) * 2019-02-27 2019-09-2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
CN111029497A (zh) * 2019-11-20 2020-04-17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模组
CN212587605U (zh) * 2020-06-05 2021-02-23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6489A (zh) * 2017-11-23 2018-04-20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108206248A (zh) * 2017-11-23 2018-06-26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集成盖板
CN108172720A (zh) * 2018-01-06 2018-06-15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电池模组
CN207967116U (zh) * 2018-03-23 2018-10-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209418597U (zh) * 2019-02-19 2019-09-20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209447886U (zh) * 2019-02-27 2019-09-2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
CN111029497A (zh) * 2019-11-20 2020-04-17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模组
CN212587605U (zh) * 2020-06-05 2021-02-23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5872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6489B (zh) 一种电池模组
EP2492990A1 (en) Means for mounting a battery module
CN109273650B (zh) 电池模组
CN105845866B (zh) 电池模块
US20180151908A1 (en) Clamp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11785872B (zh) 电池模组
CN212587605U (zh) 电池模组
CN116830332A (zh) 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10403889U (zh) 电芯连接总成、模组和动力电池包
CN110422127B (zh) 一种线束隔离件及电池包
CN219226520U (zh) 电池模组保护盖结构
CN212587606U (zh) 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2485479U (zh) 一种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0723154U (zh) 用于电芯组件的端板和电芯组件
CN210535733U (zh) 电池模组及其动力电池包
CN213401351U (zh) 电池模组
CN213093308U (zh) 一种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111785863A (zh) 集成盖板及电池模组
CN110265601B (zh) 电池包内电池模块的安装方法
CN113437561A (zh) 排线连接组件
CN210706856U (zh) 电池包的电池模块
CN217788599U (zh) 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CN111785870A (zh) 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CN112928377A (zh) 集成盖板及动力电池模组
CN212676369U (zh) 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