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1013B - 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1013B
CN111781013B CN202010782328.9A CN202010782328A CN111781013B CN 111781013 B CN111781013 B CN 111781013B CN 202010782328 A CN202010782328 A CN 202010782328A CN 111781013 B CN111781013 B CN 1117810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cylinder
base
rail
stepped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23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1013A (zh
Inventor
高俊广
齐根望
董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sting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sting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sting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sting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7823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1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1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1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1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1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04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solid state, e.g. by cutting
    • G01N1/08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solid state, e.g. by cutting involving an extracting tool, e.g. core b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7/00Wheels characterised by rail-engaging elements
    • B60B17/0082Wheels designed to interact with a particular rail profile
    • B60B17/0096Triangular rail prof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9/00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preventing derailing, e.g. by use of guide whe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3/00Easily dismountable or movable tracks, e.g. temporary railways;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包括:一基座,底部能够插入地面,基座上具有若干个第一孔洞;两个轨道,间隔平行连接在基座的顶部上;一取土件,连接在轨道上,顺着轨道滑动位置,在第一孔洞处取土;一倾斜式螺旋输送机,连接在基座的顶部上,用于收集、输送取土件排出的土壤样品;一处理件,连接在基座的顶部上,与倾斜式螺旋输送机连接,用于对土壤样品进行加热;一第一管件,一端连接在处理件上,用于将处理件中的挥发气体导出;以及一气相色谱仪,连接在基座的顶部上,并且与第一管件的另一端连接,检测挥发气体;从而克服了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检测不方便,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亦日益凸显,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并要求推进重点地区污染场地和土壤修复,加大土壤环境污染修复治理的投入力度;
其中,土壤有机物污染是土壤环境污染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其是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物引起的土壤污染,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一般均具有可挥发性,例如农药、有机氯、有机磷、三氯乙醛、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石油、甲烷等,针对不同的有机物污染土壤需要采用不同的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方案;但是,目前尚未有能够方便检测土壤中有机物污染种类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检测不方便,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包括:
一基座,底部能够插入地面,所述基座上具有若干个第一孔洞;
两个轨道,间隔平行连接在所述基座的顶部上;
一取土件,连接在所述轨道上,顺着所述轨道滑动位置,在所述第一孔洞处取土;
一倾斜式螺旋输送机,连接在所述基座的顶部上,用于收集、输送所述取土件排出的土壤样品;
一处理件,连接在所述基座的顶部上,与所述倾斜式螺旋输送机连接,用于对所述土壤样品进行加热;
一第一管件,一端连接在所述处理件上,用于将所述处理件中的挥发气体导出;
以及一气相色谱仪,连接在所述基座的顶部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管件的另一端连接,检测所述挥发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包括:一基板,具有所述第一孔洞;以及至少四个锥形件,间隔连接在所述基板的底部,用于插入所述地面;
所述第一孔洞沿着一条直线排布在所述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取土件包括:至少四个行走件,两个为一组,每组分别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
一第一支撑件,底部连接在所述行走件上,顶部向上延伸,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第一空间;
一电动直线导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中;
一直线滑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中,与所述电动直线导轨对面设置;
以及一取土结构,连接在所述电动直线导轨和所述直线滑轨之间,设置在第一空间中,顺着所述电动直线导轨和所述直线滑轨上下移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件包括:一主轮体,用于与轨道卡合,顺着所述轨道移动位置;
以及两个副轮体,对称连接在所述主轮体上,分别与所述轨道的侧壁贴合,在所述主轮体移动时,所述副轮体夹住所述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主轮体包括:一主支架,中间部位具有一第一凹槽,顶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部连接;
一第一阶梯轴,穿在所述主支架上;
两个第一轴承,对称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阶梯轴;
两个第一压盖,对称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分别压住所述第一轴承;
一主轮,连接在所述第一阶梯轴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处,用于与所述轨道卡合;
以及两个第一卡簧,连接在所述第一阶梯轴上,限位所述主轮。
进一步的:所述副轮体包括:一副支架,中间部位连接在所述主支架的侧壁上,两个边缘部位分别由中间部位向外延伸,远离所述主支架,每个边缘部位的端部上设置有一第二凹槽,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的两个U形槽;
以及两个滚轮件,分别连接在所述U形槽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处,用于与所述轨道的侧壁滚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件包括:一第二阶梯轴,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槽连接;
一滚轮,套在所述第二阶梯轴上,与所述第二阶梯轴间隙配合,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用于与所述轨道的侧壁接触;
两个第二轴承,间隔设置,连接在所述第二阶梯轴和所述滚轮之间,支撑所述滚轮;
以及两个第二压盖,连接在所述滚轮上,分别压住所述第二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取土结构包括:一第一筒体;
两个支撑杆,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上,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电动直线导轨或者所述直线滑轨;
一第一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
一螺旋插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传动轴上,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筒体,用于插入所述地面,取出所述土壤样品;
一导出管路,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侧壁上,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用于导出所述土壤样品;
以及一暂存箱,为透明结构,连接在所述导出管路的另一端上,用于暂存所述土壤样品。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件包括:一第二筒体,用于容纳所述土壤样品;
一上盖,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的顶部,具有一第一进料口和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倾斜式螺旋输送机连接,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管件连接;
一阀门,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
一外套体,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壁上,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内腔;
若干个加热件,连接在所述外套体上,插入所述内腔中;
一搅拌件,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侧壁上的一凸台上,并且穿入所述第二筒体内,用于搅拌所述土壤样品;
以及至少三个支撑脚,连接在所述外套体的外壁上,与所述基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件包括:一第二电机,通过一第一电机架连接在所述凸台上;
一第二阶梯轴,一端通过一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二阶梯轴与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二轴承和至少一第一密封件;
一第二压盖,套在所述第二阶梯轴上,连接在所述凸台上,压住所述第二轴承;
以及两个叶片,连接在所述第二阶梯轴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
对比相关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设置有基座,形成了稳定的支撑结构,便于排布其他部件,搬运也较方便;在基座上连接轨道,倾斜式螺旋输送机,处理件和气相色谱仪;在轨道上连接取土件;倾斜式螺旋输送机与处理件连接;处理件通过第一管件与气相色谱仪连接;使用时,通过取土件,由第一孔洞处,取出土壤样品,土壤样品被暂存在取土件中,之后土壤样品被排出至倾斜式螺旋输送机中,由倾斜式螺旋输送机收集、输送至处理件中,被处理件处理后,形成的挥发气体,由第一管件进入气相色谱仪中,挥发气体被检测,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有机污染物的种类;从而克服了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检测不方便,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相对方便的检测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检测准确度相对较高的技术效果,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际使用状态的三维总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取土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行走件和轨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行走件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5是行走件上的副轮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副轮体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7是副轮体上的副支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取土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取土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10是处理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处理件的剖视图;
附图12是处理件上的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处理件上的加热件的电性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0.基座,11.第一孔洞,12.基板,13.锥形件,20.轨道,30.取土件,31.行走件,311.主轮体,311-1.主支架,311-2.第一凹槽,311-3.第一阶梯轴,311-4.第一轴承,311-5.第一压盖,311-6.主轮,311-7.第一卡簧,312.副轮体,312-1.副支架,312-2.第二凹槽,312-3.滚轮件,312-31.第二阶梯轴,312-32.滚轮,312-33.第二轴承,312-34.第二压盖,312-4.U形槽,32.第一支撑件,321.第一空间,33.电动直线导轨,34.直线滑轨,35.取土结构,351.第一筒体,352.支撑杆,353.第一电机,354.螺旋插杆,355.导出管路,356.暂存箱,40.倾斜式螺旋输送机,50.处理件,51.第二筒体,511.凸台,52.上盖,521.第一进料口,522.出气口,53.阀门,54.外套体,55.加热件,56.搅拌件,561.第二电机,562.第一电机架,563.第二阶梯轴,564.第一联轴器,565.第二轴承,566.第一密封件,567.第二压盖,568.叶片,57.支撑脚,60.第一管件,70.气相色谱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检测不方便,准确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能够相对方便的检测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检测准确度相对较高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
一实施方式:
见图1;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包括:
一基座10,底部能够插入地面,所述基座10上具有若干个第一孔洞11;
两个轨道20,间隔平行连接在所述基座10的顶部上;
一取土件30,连接在所述轨道20上,顺着所述轨道20滑动位置,在所述第一孔洞11处取土;
一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连接在所述基座10的顶部上,用于收集、输送所述取土件30排出的土壤样品;
一处理件50,连接在所述基座10的顶部上,与所述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连接,用于对所述土壤样品进行加热;
一第一管件60,一端连接在所述处理件50上,用于将所述处理件50中的挥发气体导出;
以及一气相色谱仪70,连接在所述基座10的顶部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管件60的另一端连接,检测所述挥发气体;
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基座10,形成了稳定的支撑结构,便于排布其他部件,搬运也较方便;在基座10上连接轨道20,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处理件50和气相色谱仪70;在轨道20上连接取土件30;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与处理件50连接;处理件50通过第一管件60与气相色谱仪70连接;使用时,通过取土件30,由第一孔洞11处,取出土壤样品,土壤样品被暂存在取土件30中,之后土壤样品被排出至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中,由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收集、输送至处理件50中,被处理件50处理后,形成的挥发气体,由第一管件60进入气相色谱仪70中,挥发气体被检测,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另一实施方式:
见图1;实施时,所述基座10包括:一基板12,具有所述第一孔洞11;以及至少四个锥形件13,间隔连接在所述基板12的底部,用于插入所述地面;
基板12采用钢板或者槽钢组焊,外形大致为长方体形结构;
锥形件13为锥形管件,与基板12的底部焊接,具有尖头,便于插入地面,使得基座10能够被可靠地定位;
所述第一孔洞11沿着一条直线排布在所述基板12上,形成了多个取土点,能够取出足够多的土壤样品;
另一实施方式:
见图1、图3;实施时,轨道20包括:一长方体形板,用于与基板12之间穿入外六角螺栓件连接,以及一支撑轨面,断面大致为锥形结构,与长方体形板一体成型,用于与取土件30上的行走件31配合,使得取土件30能够可靠地在轨道20上移动位置;
另一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实施时,所述取土件30包括:至少四个行走件31,两个为一组,每组分别与所述轨道20滑动连接;一第一支撑件32,底部连接在所述行走件31上,顶部向上延伸,与所述基座1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321;一电动直线导轨33,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32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321中;一直线滑轨34,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32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321中,与所述电动直线导轨33对面设置;以及一取土结构35,连接在所述电动直线导轨33和所述直线滑轨34之间,设置在第一空间321中,顺着所述电动直线导轨33和所述直线滑轨34上下移动位置;
所述行走件31包括:一主轮体311,用于与轨道20卡合,顺着所述轨道20移动位置;以及两个副轮体312,对称连接在所述主轮体311上,分别与所述轨道20的侧壁贴合,在所述主轮体311移动时,所述副轮体312夹住所述轨道20。
所述主轮体311包括:一主支架311-1,中间部位具有一第一凹槽311-2,顶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2的底部连接;一第一阶梯轴311-3,穿在所述主支架311-1上;两个第一轴承311-4,对称连接在所述主支架311-1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阶梯轴311-3;两个第一压盖311-5,对称连接在所述主支架311-1上,分别压住所述第一轴承311-4;一主轮311-6,连接在所述第一阶梯轴311-3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311-2处,用于与所述轨道20卡合;以及两个第一卡簧311-7,连接在所述第一阶梯轴311-3上,限位所述主轮311-6;
所述副轮体312包括:一副支架312-1,中间部位连接在所述主支架311-1的侧壁上,两个边缘部位分别由中间部位向外延伸,远离所述主支架311-1,每个边缘部位的端部上设置有一第二凹槽312-2,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凹槽312-2连通的两个U形槽312-4;以及两个滚轮件312-3,分别连接在所述U形槽312-4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312-2处,用于与所述轨道20的侧壁滚动接触;
所述滚轮件312-3包括:一第二阶梯轴312-31,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槽312-4连接;一滚轮312-32,套在所述第二阶梯轴312-31上,与所述第二阶梯轴312-31间隙配合,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312-2中,用于与所述轨道20的侧壁接触;两个第二轴承312-33,间隔设置,连接在所述第二阶梯轴312-31和所述滚轮312-32之间,支撑所述滚轮312-32;以及两个第二压盖312-34,连接在所述滚轮312-32上,分别压住所述第二轴承312-33;
主支架311-1通过板材冲压而成,外形大致为倒锥形结构,两个侧壁上加工出第一阶梯通孔,用于定位第一轴承311-4;
第一阶梯轴311-3通过一段圆钢机加工而成,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311-4按照正常公差紧配;
第一轴承311-4采用深沟球轴承,连接在第一阶梯通孔中后,能够很好地支撑第一阶梯轴311-3,并且第一阶梯轴311-3能够顺畅地旋转;
第一压盖311-5外形大致为圆形,通过板材机加工而成,穿入外六角螺栓件连接在主支架311-1上,形成阻挡,能够防止大量的灰尘进入第一轴承311-4,也防止了第一轴承311-4受到碰撞,保护了第一轴承311-4;
主轮311-6通过锻打坯料机加工而成,外形为圆形,外圆上具有大致为“V”形的凹槽,用于与轨道20上的支撑轨面垂直卡合,使得主轮311-6能够顺着轨道20移动位置,主轮311-6的内孔处与第一阶梯轴311-3按照正常公差紧配,并且与第一阶梯轴311-3之间通过键连接,使得主轮311-6能够与第一阶梯轴311-3一起旋转;
第一卡簧311-7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连接第一阶梯轴311-3上,挡住主轮311-6,防止主轮311-6滑动位置;
副支架312-1采用铸造坯料,机加工而成,中间部位与主支架311-1的侧壁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安装拆卸很方便;
第二阶梯轴312-31通过一段圆钢机加工而成;
滚轮312-32的外形为圆形,具有一第二阶梯通孔,通过第二阶梯通孔套在第二阶梯轴312-31的中间部位;
第二轴承312-33采用深沟球轴承,连接在第二阶梯通孔中,定位第二阶梯轴312-31;
第二压盖312-34,外形大致为圆形,通过板材机加工而成,穿入内六角螺栓件连接在滚轮312-32上,使得滚轮312-32与第二轴承312-33可靠地连接在一起,第二压盖312-34随着滚轮312-32一起旋转;
滚轮件312-3组合后,通过第二阶梯轴312-31与U形槽312-4插接后,焊接,使得滚轮件312-3连接在副支架312-1上,与轨道20的侧壁接触,夹住轨道20,使得取土件30在移动时的稳定性较好,不会倾倒;
所述第一支撑件32包括:两个第一长方体形板材,分别用于与行走件31穿入外六角螺栓件连接,安装拆卸较方便,以及一“[”形支撑架,与第一长方体形板材之间焊接,形成了所述第一空间321,有利于排布其他部件;
电动直线导轨33和直线滑轨34都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电动直线导轨33起到了驱动的作用,直线滑轨34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取土结构35能够顺畅地上下移动位置,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看到公开的内容后,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知晓如何设置,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也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试验;
所述取土结构35包括:一第一筒体351;两个支撑杆352,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351上,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电动直线导轨33或者所述直线滑轨34;一第一电机353,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351的顶部;一螺旋插杆354,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353上的第一传动轴上,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筒体351,用于插入所述地面,取出所述土壤样品;一导出管路355,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351侧壁上,靠近所述第一电机353,用于导出所述土壤样品;以及一暂存箱356,为透明结构,连接在所述导出管路355的另一端上,用于暂存所述土壤样品;
第一筒体351为一段直管;
支撑杆352的外形大致为“T”形结构,一端与第一筒体351的外壁焊接,另一端与电动直线导轨33或者直线滑轨34上的滑动块穿入内六角螺栓件连接,使得电动直线导轨33和直线滑轨34动作时,第一筒体351和支撑杆352能够被联动;
第一电机353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普通立式电机,减速电机等等,起到了驱动的作用;
螺旋插杆354包括:一第一圆轴,一端与第一电机353上的第一传动轴之间插接,并且通过键连接,在第一圆轴上螺纹连接至少一个外螺纹销,顶住第一传动轴,使得第一圆轴与第一传动轴能够可靠地连接;以及一螺旋叶片,与第一圆轴焊接,与第一筒体351的内壁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
螺旋叶片一般为单螺旋,一端凸出在第一筒体351的外部,并且凸出的部分的外径尺寸≥第一筒体351的外径尺寸,凸出的部分的长度尺寸为螺旋叶片总长的1/3,螺旋叶片总长与第一圆轴的总长大致相等,便于插入地面,搅动土壤,土壤顺着螺旋叶片和第一筒体351,由导出管路355排出,有利于取出土壤样品;
导出管路355包括:一第一直管段,一端与第一筒体351焊接,并且与第一筒体351连通,第一直管段为向下倾斜状态,便于排出土壤样品;以及一第一法兰,焊接在所述一第一直管段的另一端上;
暂存箱356包括:一箱体,与第一法兰之间穿入外六角螺栓件连接,箱体的底部为敞开,并且侧壁上具有一插槽;以及一插板,与插槽插接,挡住箱体的底部;箱体材质为透明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外形大致为四方体形,透明材质,能够看到土壤样品的量,便于操作;插板为塑料板,便于控制土壤样品的排放;
设置有取土件30,能够顺着轨道20移动位置,在第一孔洞11处,由取土结构35取出土壤样品,操作相对方便;
另一实施方式:
见图1;实施时,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的出料管与第一进料口521插接紧配,有利于土壤样品进入处理件50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看到公开的内容后,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知晓如何设置,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也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试验;
另一实施方式:
见图1、图10、图11、图12、图13;实施时,所述处理件50包括:一第二筒体51,用于容纳所述土壤样品;一上盖52,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51的顶部,具有一第一进料口521和一出气口522,所述第一进料口521与所述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连接,所述出气口522与所述第一管件60连接;一阀门53,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51的底部;一外套体54,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51的外壁上,与所述第二筒体51之间形成内腔;若干个加热件55,连接在所述外套体54上,插入所述内腔中;一搅拌件56,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51侧壁上的一凸台511上,并且穿入所述第二筒体51内,用于搅拌所述土壤样品;以及至少三个支撑脚57,连接在所述外套体54的外壁上,与所述基座10连接;
第二筒体51为圆环形结构,通过板材卷制、焊接、机加工而成;
上盖52外形大致为圆形,与第二筒体51之间穿入外六角螺栓件连接,安装拆卸较方便;
第一进料口521为一第二直管段,与上盖52焊接,并且与第二筒体51连通;
出气口522包括:一第三直管段,与上盖52焊接,并且与第二筒体51连通;以及一第二法兰,焊接在第三直管段上,用于连接第一管件60;
阀门53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球阀,与第二筒体51之间穿入外六角螺栓件连接,用于控制土壤样品的排放,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看到公开的内容后,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知晓如何设置,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也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试验;
外套体54包括:一圆环形外筒,通过板材卷制、焊接、机加工而成;两个圆环形板材,分别与圆环形外筒和第二筒体51焊接,使得外套体54与第二筒体51之间形成内腔;外套体54的高度尺寸小于第二筒体51的高度尺寸,便于排布搅拌件56;
加热件55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带法兰的插入式电加热管,连接在外套体54上,与PT1000型温度传感器800、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810和LU-916K型温控器820之间电性连接,将内腔处的温度控制在120℃左右;PT1000型温度传感器800接受到内腔处的温度,将信号传递给LU-916K型温控器820,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LU-916K型温控器820传递开关信号给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810,使得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810断开,加热件55断电,停止工作;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LU-916K型温控器820传递开关信号给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810,使得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810接触得电,加热件55工作;达到了恒温的目的,对第二筒体51中的土壤样品,进行加热,使得土壤样品中的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挥发成气体;为了提高保温的效果,在外套体54的四周包裹保温棉,这为公知常识;
所述搅拌件56包括:一第二电机561,通过一第一电机架562连接在所述凸台511上;一第二阶梯轴563,一端通过一第一联轴器564与所述第二电机561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筒体51内,所述第二阶梯轴563与所述凸台5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二轴承565和至少一第一密封件566;一第二压盖567,套在所述第二阶梯轴563上,连接在所述凸台511上,压住所述第二轴承565;以及两个叶片568,连接在所述第二阶梯轴563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51内;
第二电机56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普通立式电机,减速电机等等,起到了驱动的作用;
第一电机架562通过铸造坯料,机加工而成,一端与第二电机561之间穿入外六角螺栓件连接,另一端与凸台511之间穿入外六角螺栓件连接,有利于连接定位第二电机561;
第二阶梯轴563采用圆钢机加工而成,外形为阶梯状;
第一联轴器564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柱销联轴器、凸缘联轴器等;
第二轴承565采用深沟球轴承;
第一密封件566为油封;
第二压盖567采用板材机加工而成,为圆环形结构,与凸台511之间穿入外六角螺栓件连接,限位第二轴承565;
叶片568为长方体形板材,与第二阶梯轴563之间焊接,便于搅动土壤样品;
凸台511的外形为圆形,一端与第二筒体51之间焊接,中间部位具有第三阶梯通孔,便于连接第二轴承565和第一密封件566;
设置有搅拌件56,第二电机561联动第二阶梯轴563和叶片568旋转,实现了搅动土壤样品的目的,有利于土壤样品被充分加热;
支撑脚57包括:一空心方管,与外套体54的外壁焊接;以及一第一四方体形板材,焊接在空心方管上,用于与基座10之间穿入外六角螺栓件连接,形成了稳定地支撑结构;
另一实施方式:
见图1;实施时,第一管件60采用第四直管段、弯管、第三法兰组焊,之后分别与气相色谱仪70和处理件50连接,便于将挥发气体,导入气相色谱仪70,为了保证导入的效果,在第一管件60上,可以加设一个风机,使得挥发气体的流通性更好;
另一实施方式:
见图1;实施时,气相色谱仪70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GC8100系列,实现了对挥发气体的检测,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比如有机氯、有机磷、三氯乙醛、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甲烷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看到公开的内容后,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知晓如何设置,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也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试验;
另一实施方式:
见图1、图2;还包括:至少四个配重块80,通过外六角螺栓件连接在第一支撑件32上,使得取土件30在移动时,稳定性更好,不会倾倒,也不会在取土结构35钻土时,出现取土件30被撑起倾倒,安全性较好;
工作原理如下:设置有基座10,形成了稳定的支撑结构,便于排布其他部件,搬运也较方便;在基座10上连接轨道20,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处理件50和气相色谱仪70;在轨道20上连接取土件30;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与处理件50连接;处理件50通过第一管件60与气相色谱仪70连接;使用时,通过取土件30,由第一孔洞11处,取出土壤样品,土壤样品被暂存在取土件30中,之后土壤样品被排出至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中,由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收集、输送至处理件50中,被处理件50处理后,形成的挥发气体,由第一管件60进入气相色谱仪70中,挥发气体被检测,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在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过程不是绝对的使用步骤,实际使用时,可以做相应的调整;
除非个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绝对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需根据实施例的内容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10),底部能够插入地面,所述基座(10)上具有若干个第一孔洞(11);
两个轨道(20),间隔平行连接在所述基座(10)的顶部上;
一取土件(30),连接在所述轨道(20)上,顺着所述轨道(20)滑动位置,在所述第一孔洞(11)处取土;
一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连接在所述基座(10)的顶部上,用于收集、输送所述取土件(30)排出的土壤样品;
一处理件(50),连接在所述基座(10)的顶部上,与所述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连接,用于对所述土壤样品进行加热;
一第一管件(60),一端连接在所述处理件(50)上,用于将所述处理件(50)中的挥发气体导出;
以及一气相色谱仪(70),连接在所述基座(10)的顶部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管件(60)的另一端连接,检测所述挥发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包括:一基板(12),具有所述第一孔洞(11);以及至少四个锥形件(13),间隔连接在所述基板(12)的底部,用于插入所述地面;
所述第一孔洞(11)沿着一条直线排布在所述基板(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土件(30)包括:至少四个行走件(31),两个为一组,每组分别与所述轨道(20)滑动连接;
一第一支撑件(32),底部连接在所述行走件(31)上,顶部向上延伸,与所述基座(1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321);
一电动直线导轨(33),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32)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321)中;
一直线滑轨(34),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32)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321)中,与所述电动直线导轨(33)对面设置;
以及一取土结构(35),连接在所述电动直线导轨(33)和所述直线滑轨(34)之间,设置在第一空间(321)中,顺着所述电动直线导轨(33)和所述直线滑轨(34)上下移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件(31)包括:一主轮体(311),用于与轨道(20)卡合,顺着所述轨道(20)移动位置;
以及两个副轮体(312),对称连接在所述主轮体(311)上,分别与所述轨道(20)的侧壁贴合,在所述主轮体(311)移动时,所述副轮体(312)夹住所述轨道(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体(311)包括:一主支架(311-1),中间部位具有一第一凹槽(311-2),顶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2)的底部连接;
一第一阶梯轴(311-3),穿在所述主支架(311-1)上;
两个第一轴承(311-4),对称连接在所述主支架(311-1)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阶梯轴(311-3);
两个第一压盖(311-5),对称连接在所述主支架(311-1)上,分别压住所述第一轴承(311-4);
一主轮(311-6),连接在所述第一阶梯轴(311-3)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311-2)处,用于与所述轨道(20)卡合;
以及两个第一卡簧(311-7),连接在所述第一阶梯轴(311-3)上,限位所述主轮(31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轮体(312)包括:一副支架(312-1),中间部位连接在所述主支架(311-1)的侧壁上,两个边缘部位分别由中间部位向外延伸,远离所述主支架(311-1),每个边缘部位的端部上设置有一第二凹槽(312-2),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凹槽(312-2)连通的两个U形槽(312-4);
以及两个滚轮件(312-3),分别连接在所述U形槽(312-4)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312-2)处,用于与所述轨道(20)的侧壁滚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件(312-3)包括:一第二阶梯轴(312-31),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槽(312-4)连接;
一滚轮(312-32),套在所述第二阶梯轴(312-31)上,与所述第二阶梯轴(312-31)间隙配合,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312-2)中,用于与所述轨道(20)的侧壁接触;
两个第二轴承(312-33),间隔设置,连接在所述第二阶梯轴(312-31)和所述滚轮(312-32)之间,支撑所述滚轮(312-32);
以及两个第二压盖(312-34),连接在所述滚轮(312-32)上,分别压住所述第二轴承(312-3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土结构(35)包括:一第一筒体(351);
两个支撑杆(352),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351)上,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电动直线导轨(33)或者所述直线滑轨(34);
一第一电机(353),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351)的顶部;
一螺旋插杆(354),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353)上的第一传动轴上,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筒体(351),用于插入所述地面,取出所述土壤样品;
一导出管路(355),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351)侧壁上,靠近所述第一电机(353),用于导出所述土壤样品;
以及一暂存箱(356),为透明结构,连接在所述导出管路(355)的另一端上,用于暂存所述土壤样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件(50)包括:一第二筒体(51),用于容纳所述土壤样品;
一上盖(52),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51)的顶部,具有一第一进料口(521)和一出气口(522),所述第一进料口(521)与所述倾斜式螺旋输送机(40)连接,所述出气口(522)与所述第一管件(60)连接;
一阀门(53),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51)的底部;
一外套体(54),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51)的外壁上,与所述第二筒体(51)之间形成内腔;
若干个加热件(55),连接在所述外套体(54)上,插入所述内腔中;
一搅拌件(56),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51)侧壁上的一凸台(511)上,并且穿入所述第二筒体(51)内,用于搅拌所述土壤样品;
以及至少三个支撑脚(57),连接在所述外套体(54)的外壁上,与所述基座(1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56)包括:一第二电机(561),通过一第一电机架(562)连接在所述凸台(511)上;
一第二阶梯轴(563),一端通过一第一联轴器(564)与所述第二电机(561)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筒体(51)内,所述第二阶梯轴(563)与所述凸台(5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二轴承(565)和至少一第一密封件(566);
一第二压盖(567),套在所述第二阶梯轴(563)上,连接在所述凸台(511)上,压住所述第二轴承(565);
以及两个叶片(568),连接在所述第二阶梯轴(563)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51)内。
CN202010782328.9A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 Active CN111781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2328.9A CN111781013B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2328.9A CN111781013B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1013A CN111781013A (zh) 2020-10-16
CN111781013B true CN111781013B (zh) 2024-01-26

Family

ID=7276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2328.9A Active CN111781013B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10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5924B (zh) * 2021-01-29 2022-07-01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土壤颗粒挥发气体用收集装置
CN114295805B (zh) * 2021-12-06 2022-06-24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模拟土壤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8917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山东华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质检测系统
CN107748092A (zh) * 2017-09-07 2018-03-02 无锡龙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土壤酸碱度检测的前处理装置
CN207248829U (zh) * 2017-10-19 2018-04-17 青岛高新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土壤检测装置
CN207440088U (zh) * 2017-09-06 2018-06-01 广东瀛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环境检测装置
JP2018185197A (ja) * 2017-04-25 2018-11-22 株式会社Kouwaグローバルビュー 打ち込み機
CN212454046U (zh) * 2020-05-13 2021-02-02 泉州市宏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优质耐用的支重轮轮体改良结构
CN112505289A (zh) * 2020-11-12 2021-03-16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土壤养分自动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8917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山东华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质检测系统
JP2018185197A (ja) * 2017-04-25 2018-11-22 株式会社Kouwaグローバルビュー 打ち込み機
CN207440088U (zh) * 2017-09-06 2018-06-01 广东瀛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环境检测装置
CN107748092A (zh) * 2017-09-07 2018-03-02 无锡龙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土壤酸碱度检测的前处理装置
CN207248829U (zh) * 2017-10-19 2018-04-17 青岛高新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土壤检测装置
CN212454046U (zh) * 2020-05-13 2021-02-02 泉州市宏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优质耐用的支重轮轮体改良结构
CN112505289A (zh) * 2020-11-12 2021-03-16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土壤养分自动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1013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1013B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高效检测装置
CN201935970U (zh) 一种充电器产品自动测试设备
CN204505262U (zh) 用于泵体装配线的曲轴抓取装置
CN220761054U (zh) 一种管道加工用的打孔机
CN219957505U (zh) 一种sf6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CN110190324B (zh) 电芯入壳装置及电池组装系统
CN203993637U (zh) 检测电器零件装配专用机械夹具
CN114194800A (zh) 一种机械加工制造用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
CN110426161B (zh) 一种滤清器内泄漏测试设备
CN108169649B (zh) 一种耐高压循检设备
CN208721328U (zh) 一种高精度智能扭矩球阀试验装置
CN209140053U (zh) 一种用于自动凸焊机的电极旋转机构
CN109079306B (zh) 一种用于自动凸焊机的电极旋转机构
CN214106346U (zh) 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废气处理输送装置
CN22051665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扳手
CN205264941U (zh) 移动式伸缩送电装置
CN219358537U (zh) 一种移动式焊接作业平台
CN205263197U (zh) 旋转供电装置
CN219302530U (zh) 一种防爆电气检测夹具
CN216582900U (zh) 一种机械加工制造用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
CN112809292B (zh) 一种车厢加工用焊接工装
CN220206306U (zh) 一种烘干解析一体窑的进料箱
CN216046662U (zh) 一种用于环境检测设备的安装支架
CN215953584U (zh) 一种市政环保用水库库区水质监测装置
CN216109784U (zh) 一种格构柱下放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