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5793B - 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5793B
CN111765793B CN202010663382.1A CN202010663382A CN111765793B CN 111765793 B CN111765793 B CN 111765793B CN 202010663382 A CN202010663382 A CN 202010663382A CN 111765793 B CN111765793 B CN 1117657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aking
phase change
heat exchange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33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5793A (zh
Inventor
康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Banshan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Banshan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Banshan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Banshan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33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5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5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5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5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5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2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 F28D20/021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the latent heat storage material and the heat-exchanging means being enclosed in one contain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工业上使用的蓄热箱采用热能形式进行换热,但是常规的蓄热箱蓄热周期短,其原因多由于热流体在箱内停留时间不足,局部高温致使换热效能不足引起的,而且蓄热箱的供热部分保温不足,也致使换热的能耗增加的问题,包括蓄热箱;所述蓄热箱的中部横向安装有换热器。本发明中由于换热器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的上端中部分别垂直向外固定安装有取热流体出口管和取热流体进口管,可将从供热流体进口管而来的热流体向两侧引流,增加热流体在装置内停留的时间以及和相变球接触的时间,提高换热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
背景技术
冶金行业是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是冶金企业的追求目标。以前工业上通常采用燃烧废气直排的方式,由于废气是高温气体,所以在排放废气的同时也浪费不少的热量。为了能够利用这些被浪费的热量,目前工业上采用一种蓄热式燃烧技术,蓄热式燃烧箱体就是蓄热式燃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作用就是储存和释放热量,蓄热箱内的蓄热体吸收炉膛排放高温废气的热量,把热量留在蓄热箱中,当给炉膛加热外部给空气时,使空气通过本蓄热箱进入炉膛燃烧,于是把热量带回炉膛,这种方式较好的实现了余热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如专利申请书CN201620820235.X中一种新型蓄热箱体机构,包括箱体和底座,箱体上设有主加料口、空气接管口和高温管接口,空气接管口位于箱体底部,高温管接口位于箱体侧面上方,箱体内设有蓄热体,主加料口位于箱体的顶部,箱体侧面还设有辅助加料口和出料口,底座上方设有栅板,栅板和底座相连接,底座侧面还设有清灰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的新型蓄热箱体机构能够使添加蓄热体方便,易于清理和维修,且可以合理灵活的调整蓄热箱体的位置。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蓄热箱采用热能形式进行换热,但是常规的蓄热箱蓄热周期短,其原因多由于热流体在箱内停留时间不足,局部高温致使换热效能不足引起的,而且蓄热箱的供热部分保温不足,也致使换热的能耗增加。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以解决目前工业上使用的蓄热箱采用热能形式进行换热,但是常规的蓄热箱蓄热周期短,其原因多由于热流体在箱内停留时间不足,局部高温致使换热效能不足引起的,而且蓄热箱的供热部分保温不足,也致使换热的能耗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包括蓄热箱;所述蓄热箱的中部横向安装有换热器;所述蓄热箱的左端和右端分别竖向固定封装有端封板;所述端封板的上端与换热器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的上端分别固定相连接;所述蓄热箱内腔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下端与换热器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保温机构;所述换热器的内腔上端中部横向固定安装有取热机构;所述取热机构前侧和后侧的换热器的内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下方的换热器中固定安装有相变机构;所述相变机构包括相变球,所述相变机构的上端填充有层叠的相变球。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包括取热流体出口管、取热流体进口管、挂耳、供热流体进口管、供热流体出口管和供热管体,所述换热器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的上端中部分别垂直向外固定安装有取热流体出口管和取热流体进口管,所述取热流体出口管和取热流体进口管的内端分别与取热机构的两端固定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下端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垂直向外固定安装有供热流体进口管和供热流体出口管,其供热流体进口管和供热流体出口管之间连通有供热管体。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挂耳,所述取热流体出口管和取热流体进口管左侧和右侧的换热器的外壁上分别垂直安装有矩形状的挂耳,其挂耳的下端略高于端封板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端封板包括套块,所述端封板的上端棱边上分别对称安装有两个与挂耳相适应的矩形状的套块。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机构整体呈内端窄外端宽的等腰梯形状结构,其保温机构的内腔中竖向安装间隔均匀的层叠的波浪状的保温板。
进一步的,所述取热机构包括取热板,所述取热机构上竖向固定安装有弯折状的取热板,其取热板的内凹面与供热流体进口管的进口端固定相对,而取热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换热器内腔的上端和下端相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球靠近取热机构的相变球的直径为靠近限位机构处的相变球的直径的两倍,且靠近限位机构的相变球位于限位机构下方,而靠近取热机构的大直径的相变球与限位机构的内端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由两根向上相互平行的三角柱构成,其限位机构的内端为锐角棱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主体为下窄上宽的倒锥状结构,其换热器的下端圆滑的筒状结构,而换热器的筒状结构正对保温机构的窄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换热器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的上端中部分别垂直向外固定安装有取热流体出口管和取热流体进口管,取热流体出口管和取热流体进口管的内端分别与取热机构的两端固定相连通,换热器下端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垂直向外固定安装有供热流体进口管和供热流体出口管,其供热流体进口管和供热流体出口管之间连通有供热管体,而取热机构上竖向固定安装有弯折状的取热板,其取热板的内凹面与供热流体进口管的进口端固定相对,而取热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换热器内腔的上端和下端相对接,可将从供热流体进口管而来的热流体向两侧引流,增加热流体在装置内停留的时间以及和相变球接触的时间,提高换热能力。
由于保温机构整体呈内端窄外端宽的等腰梯形状结构,其保温机构的内腔中竖向安装间隔均匀的层叠的波浪状的保温板,可使得换热器的下端供热部分包套在保温机构之间,以便于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装置的蓄热能力,并且配合相变球靠近取热机构的相变球的直径为靠近限位机构处的相变球的直径的两倍,且靠近限位机构的相变球位于限位机构下方,而靠近取热机构的大直径的相变球与限位机构的内端相切,可通过相变球提高装置的蓄热能力,使得装置具有长时间的蓄热续航能力,减少能源损耗。
由于换热器主体为下窄上宽的倒锥状结构,其换热器的下端圆滑的筒状结构,而换热器的筒状结构正对保温机构的窄端面,可使得换热器的下端始终处于高热区域。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左前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端封板和蓄热箱主体相分离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蓄热箱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蓄热箱部分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蓄热箱部分顶板去除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蓄热箱部分半剖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取热机构部分去除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蓄热箱;2、换热器;201、取热流体出口管;202、取热流体进口管;203、挂耳;204、供热流体进口管;205、供热流体出口管;206、供热管体;3、端封板;301、套块;4、保温机构;401、保温板;5、取热机构;501、取热板;6、限位机构;7、相变机构;701、相变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包括蓄热箱1;蓄热箱1的中部横向安装有换热器2;蓄热箱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竖向固定封装有端封板3;端封板3的上端与换热器2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的上端分别固定相连接;蓄热箱1内腔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下端与换热器2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保温机构4;保温机构4包括保温板401,保温机构4整体呈内端窄外端宽的等腰梯形状结构,其保温机构4的内腔中竖向安装间隔均匀的层叠的波浪状的保温板401,可使得换热器2的下端供热部分包套在保温机构4之间,以便于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装置的蓄热能力;换热器2的内腔上端中部横向固定安装有取热机构5;取热机构5前侧和后侧的换热器2的内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下方的换热器2中固定安装有相变机构7;相变机构7包括相变球701,相变机构7的上端填充有层叠的相变球701。
其中,换热器2包括取热流体出口管201、取热流体进口管202、挂耳203、供热流体进口管204、供热流体出口管205和供热管体206,换热器2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的上端中部分别垂直向外固定安装有取热流体出口管201和取热流体进口管202,取热流体出口管201和取热流体进口管202的内端分别与取热机构5的两端固定相连通,换热器2下端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垂直向外固定安装有供热流体进口管204和供热流体出口管205,其供热流体进口管204和供热流体出口管205之间连通有供热管体206。
其中,换热器2还包括挂耳203,取热流体出口管201和取热流体进口管202左侧和右侧的换热器2的外壁上分别垂直安装有矩形状的挂耳203,其挂耳203的下端略高于端封板3的上端,端封板3可通过挂耳203封堵在蓄热箱1的左端和右端,并且方便拆卸检修。
其中,端封板3包括套块301,端封板3的上端棱边上分别对称安装有两个与挂耳203相适应的矩形状的套块301。
其中,取热机构5包括取热板501,取热机构5上竖向固定安装有弯折状的取热板501,其取热板501的内凹面与供热流体进口管204的进口端固定相对,而取热板50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换热器2内腔的上端和下端相对接,可将从供热流体进口管204而来的热流体向两侧引流,增加热流体在装置内停留的时间以及和相变球701接触的时间,提高换热能力。
其中,相变球701靠近取热机构5的相变球701的直径为靠近限位机构6处的相变球701的直径的两倍,且靠近限位机构6的相变球701位于限位机构6下方,而靠近取热机构5的大直径的相变球701与限位机构6的内端相切,可通过相变球701提高装置的蓄热能力,使得装置具有长时间的蓄热续航能力,减少能源损耗。
其中,限位机构6由两根向上相互平行的三角柱构成,其限位机构6的内端为锐角棱边结构,一方面,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够起到增加装置内褶皱面积,提高换热面积的目的。
其中,换热器2主体为下窄上宽的倒锥状结构,其换热器2的下端圆滑的筒状结构,而换热器2的筒状结构正对保温机构4的窄端面,可使得换热器2的下端始终处于高热区域。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时,由于换热器2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的上端中部分别垂直向外固定安装有取热流体出口管201和取热流体进口管202,取热流体出口管201和取热流体进口管202的内端分别与取热机构5的两端固定相连通,换热器2下端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垂直向外固定安装有供热流体进口管204和供热流体出口管205,其供热流体进口管204和供热流体出口管205之间连通有供热管体206,而取热机构5上竖向固定安装有弯折状的取热板501,其取热板501的内凹面与供热流体进口管204的进口端固定相对,而取热板50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换热器2内腔的上端和下端相对接,可将从供热流体进口管204而来的热流体向两侧引流,增加热流体在装置内停留的时间以及和相变球701接触的时间,提高换热能力;
而保温机构4整体呈内端窄外端宽的等腰梯形状结构,其保温机构4的内腔中竖向安装间隔均匀的层叠的波浪状的保温板401,可使得换热器2的下端供热部分包套在保温机构4之间,以便于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装置的蓄热能力,并且配合相变球701靠近取热机构5的相变球701的直径为靠近限位机构6处的相变球701的直径的两倍,且靠近限位机构6的相变球701位于限位机构6下方,而靠近取热机构5的大直径的相变球701与限位机构6的内端相切,可通过相变球701提高装置的蓄热能力,使得装置具有长时间的蓄热续航能力,减少能源损耗,特别的是,由于换热器2主体为下窄上宽的倒锥状结构,其换热器2的下端圆滑的筒状结构,而换热器2的筒状结构正对保温机构4的窄端面,可使得换热器2的下端始终处于高热区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4)

1.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箱(1);所述蓄热箱(1)的中部横向安装有换热器(2);所述蓄热箱(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竖向固定封装有端封板(3);所述端封板(3)的上端与换热器(2)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的上端分别固定相连接;所述蓄热箱(1)内腔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下端与换热器(2)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保温机构(4);所述换热器(2)的内腔上端中部横向固定安装有取热机构(5);所述取热机构(5)前侧和后侧的换热器(2)的内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下方的换热器(2)中固定安装有相变机构(7);所述相变机构(7)包括相变球(701),所述相变机构(7)的上端填充有层叠的相变球(701);所述保温机构(4)包括保温板(401),所述保温机构(4)整体呈内端窄外端宽的等腰梯形状结构,其保温机构(4)的内腔中竖向安装间隔均匀的层叠的波浪状的保温板(401);所述取热机构(5)包括取热板(501),所述取热机构(5)上竖向固定安装有弯折状的取热板(501),其取热板(501)的内凹面与供热流体进口管(204)的进口端固定相对,而取热板(50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换热器(2)内腔的上端和下端相对接;所述相变球(701)靠近取热机构(5)的相变球(701)的直径为靠近限位机构(6)处的相变球(701)的直径的两倍,且靠近限位机构(6)的相变球(701)位于限位机构(6)下方,而靠近取热机构(5)的大直径的相变球(701)与限位机构(6)的内端相切;所述限位机构(6)由两根向上相互平行的三角柱构成,其限位机构(6)的内端为锐角棱边结构;所述换热器(2)主体为下窄上宽的倒锥状结构,其换热器(2)的下端圆滑的筒状结构,而换热器(2)的筒状结构正对保温机构(4)的窄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包括取热流体出口管(201)、取热流体进口管(202)、挂耳(203)、供热流体进口管(204)、供热流体出口管(205)和供热管体(206),所述换热器(2)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的上端中部分别垂直向外固定安装有取热流体出口管(201)和取热流体进口管(202),所述取热流体出口管(201)和取热流体进口管(202)的内端分别与取热机构(5)的两端固定相连通,所述换热器(2)下端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垂直向外固定安装有供热流体进口管(204)和供热流体出口管(205),其供热流体进口管(204)和供热流体出口管(205)之间连通有供热管体(20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热流体出口管(201)和取热流体进口管(202)左侧和右侧的换热器(2)的外壁上分别垂直安装有矩形状的挂耳(203),其挂耳(203)的下端略高于端封板(3)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封板(3)包括套块(301),所述端封板(3)的上端棱边上分别对称安装有两个与挂耳(203)相适应的矩形状的套块(301)。
CN202010663382.1A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 Active CN111765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3382.1A CN111765793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3382.1A CN111765793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5793A CN111765793A (zh) 2020-10-13
CN111765793B true CN111765793B (zh) 2021-09-10

Family

ID=72726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3382.1A Active CN111765793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579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00192A (ja) * 1983-04-26 1984-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潜熱蓄熱装置
CN201463683U (zh) * 2009-06-19 2010-05-12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热管强化的相变材料蓄热装置
CN101968240A (zh) * 2010-11-16 2011-02-0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利用相变蓄热球的移动供热装置及方法
CN106765091A (zh) * 2016-12-24 2017-05-31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蓄热烧嘴装置
CN206905600U (zh) * 2017-05-04 2018-01-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相变蓄热球的移动供热车
CN107036288B (zh) * 2017-06-21 2023-07-18 济南金孚瑞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多工况蓄热型电锅炉
CN108534578B (zh) * 2018-03-07 2019-11-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填充床储热装置及储热球的制备方法
KR102080260B1 (ko) * 2018-05-09 2020-02-21 주식회사 탑솔 태양열 히트펌프용 축열조
CN208269710U (zh) * 2018-05-25 2018-12-21 李俊玮 一种新型相变储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5793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06877Y (zh) 双效相变蓄热式热管换热器
CN101408388A (zh) 一种蓄热换热器
CN206772098U (zh) 一种深度回收排烟余热的气‑气‑水组合式换热器
CN106785236B (zh) 圆柱体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368001Y (zh) 整体热管式复合相变换热器
CN111765793B (zh) 一种热泵提供热源的蓄热箱
CN205979692U (zh) 蒸汽发生器
CN112361861A (zh) 一种多介质换热的储能换热器
CN201028567Y (zh)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
CN201110683Y (zh) 一种板翅式冰蓄冷器
CN209180909U (zh) 一种模块化蒸汽机组的组合换热器
CN201599817U (zh) 高温烟气与多介质间热量交换的整体列管式换热器
CN201653209U (zh) 一种换热器
CN210374680U (zh) 一种水冷夹套式冷凝器
CN210035777U (zh) 一种基于冰蓄冷技术的组合式空调
CN203928848U (zh) 一种冷凝式换热板片及其应用的冷凝换热器
CN206685504U (zh) 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
CN202582305U (zh) 一种新型蓄热换热罐
CN201104015Y (zh) 锅炉换热装置
CN2129914Y (zh) U形重力式热管
CN109099731A (zh) 烟气回收冷凝系统
CN215491242U (zh) 高效节能电加热换热器
CN204830960U (zh) 一种水侧采用鳍片的热管节能器
CN208476058U (zh) 壁挂炉专用保温换热装置
CN207214525U (zh) 方形不锈钢冷凝式高效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6

Address after: No. 1303, 13 / F, building 2, No. 666, middle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Chengdu high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93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Banshan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102 Rongsheng Huafu, Guangyang District,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Kang Ji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