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6208A - 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6208A
CN111756208A CN202010191116.3A CN202010191116A CN111756208A CN 111756208 A CN111756208 A CN 111756208A CN 202010191116 A CN202010191116 A CN 202010191116A CN 111756208 A CN111756208 A CN 111756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body
coil
connecting body
plate portion
moving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11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6208B (zh
Inventor
土桥将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56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6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2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34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18Machines moving with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Abstract

一种能抑制可动体移动时的摆动的致动器。致动器(1)包括与可动体(3)和支承体(2)连接并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位移的第一连接体(41)和第二连接体(42)。第一连接体(41)在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可动体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连接。第二连接体(42)在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连接。在使可动体沿第二方向移动时该可动体试图沿第二方向摆动的情况下,第一连接体抑制其摆动。在使可动体沿第三方向移动时该可动体试图沿第三方向摆动的情况下,第二连接体抑制其摆动。

Description

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振动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致动器,其用作通过振动报知信息的设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包括支承体、可动体及弹性部件,所述支承体包括磁体;所述可动体包括与磁体对置的线圈,所述弹性部件配置于可动体和支承体之间。可动体包括使板厚方向朝向磁体和线圈对置的第一方向的线圈支架。
线圈支架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包括两个第一线圈,并且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包括两个第二线圈。支承体相对于第一线圈在第一方向的两侧包括第一磁体,相对于第二线圈在第一方向的两侧包括第二磁体。由此,第一线圈及第一磁体构成使可动体沿第二方向振动的第一磁驱动电路,第二线圈及第二磁体构成使可动体沿第三方向振动的第二磁驱动电路。因此,致动器能够产生第二方向的振动及第三方向的振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277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的可动体中,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平面地设置于使板厚方向朝向第一方向的支架上。因此,可动体的平面面积大,致动器的平面面积变大。
如果将第一磁驱动电路及第二磁驱动电路沿第一方向重叠,则能够缩小致动器的平面面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当驱动第一磁驱动电路时作用于可动体的力的作用点和当驱动第二磁驱动电路时作用于可动体的力的作用点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不同的位置。因此,在使可动体沿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振动时,可动体容易以重心为中心摆动。在此,如果可动体在使可动体沿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振动时摆动,第一磁驱动电路及第二磁驱动电路产生的推力的朝向就会分散。因此,在将致动器用作通过振动报知信息的设备等的情况下,影响用户从设备获得的感觉。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动器,即使在沿与可动体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将第一磁驱动电路及第二磁驱动电路重叠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可动体摆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体;可动体;第一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磁驱动电路使所述可动体沿第一移动方向移动;第二磁驱动电路,所述第二磁驱动电路使所述可动体沿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交叉的第二移动方向移动;以及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方,且与所述可动体和所述支承体连接,将所述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所述第一移动方向及所述第二移动方向进行位移,所述第一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一个部件上;以及第一磁体,其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另一个部件上,且在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及所述第二移动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对置,所述第二磁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一个部件上;以及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另一个部件上,且在所述正交方向上与所述两个线圈对置,所述第一磁驱动电路位于所述第二磁驱动电路的所述正交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体位于所述可动体的所述正交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体位于所述可动体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另一侧,在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中的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的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中的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的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
本发明的致动器包括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该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与可动体和支承体连接,且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所述第一移动方向及所述第二移动方向进行位移。另外,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位于可动体的正交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而且,在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中,第一连接体与可动体中的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且第二连接体与可动体的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或者,在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中,第一连接体与可动体中的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且第二连接体与可动体的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因此,在驱动位于正交方向的一侧的第一磁驱动电路使可动体沿第一移动方向移动时该可动体试图沿第一移动方向摆动的情况下,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中的、与可动体的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的连接体抑制上述摆动。另外,在驱动位于正交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磁驱动电路使可动体沿第二移动方向移动时该可动体试图沿第二移动方向摆动的情况下,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中的、与可动体的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的连接体抑制其摆动。由此,即使沿与可动体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将第一磁驱动电路及第二磁驱动电路重叠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可动体摆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各自的从所述正交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长方形形状。据此,可以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一连接体将可动体中的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或者,可以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一连接体将可动体中的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或者,可以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二连接体将可动体中的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或者,可以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二连接体将可动体中的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一侧第一连接体,所述一侧第一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在所述第一移动方向或所述第二移动方向上的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以及另一侧第一连接体,所述另一侧第一连接体与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一侧第二连接体,所述一侧第二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在所述第一移动方向及所述第二移动方向中的、不同于所述一侧第一连接体和所述另一侧第一连接体排列的方向的方向上的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以及另一侧第二连接体,所述另一侧第二连接体与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据此,与分别由一个部件构成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的情况比较,可以减小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与所述可动体中的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以及所述可动体中的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据此,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体抑制可动体向第一移动方向的摆动及可动体向第二移动方向的摆动。另外,能够通过第二连接体抑制可动体向第一移动方向的摆动及可动体向第二移动方向的摆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从所述正交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为十字形状。据此,可以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一连接体将可动体中的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并且将可动体中的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另外,可以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二连接体将可动体中的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并且将可动体中的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支承体侧,所述第一磁体及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可动体侧。如果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设置于支承体,则与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设置于可动体的情况比较,向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配线变得更容易。另外,在可动体移动时,不会产生因向第一线圈的配线及向第二线圈的配线变形导致的负载。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可动体包括:第一磁轭,所述第一磁轭具有固定有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一板部;以及第二磁轭,所述第二磁轭具有固定有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一磁体的所述正交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板部位于所述第二线圈及所述第二磁体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另一侧,从所述正交方向观察所述第一板部时的形状为十字形状,该十字形状包括向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及向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二突部,从所述正交方向观察所述第二板部时的形状为十字形状,该十字形状包括向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一突部及向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第二板部第二突部,所述第一连接体与一对所述第一板部第一突部及一对所述第一板部第二突部中的至少一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一对所述第二板部第一突部及一对所述第二板部第二突部中的至少另一方连接。据此,即使在将第一磁轭及第二磁轭的形状设为相同形状并减少零件数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第一磁轭上连接第一连接体,使用第一连接体将可动体中的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或者,通过在第一磁轭上连接第一连接体,可以将可动体中的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另外,据此,即使在将第一磁轭及第二磁轭的形状设为相同形状并减少零件数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第二磁轭上连接第二连接体,使用第二连接体将可动体中的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或者,能够通过在第二磁轭上连接第二连接体,使用第二连接体将可动体中的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侧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可动体包括在所述正交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磁驱动电路之间的磁性部件,所述第一磁轭包括一对第一延伸设置部,一对所述第一延伸设置部分别从向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的两端部沿所述正交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磁轭包括一对第二延伸设置部,一对所述第二延伸设置部分别从向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的两端部沿所述正交方向延伸,在所述磁性部件上连接有一对所述第一延伸设置部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另一端及一对所述第二延伸设置部的所述正交方向的一端。据此,因为能够由第一磁轭和磁性部件形成围绕第一线圈的磁路,所以能够抑制磁通从第一磁驱动电路泄漏。由此,能够容易地确保第一磁驱动电路的驱动力。另外,因为能够由第二磁轭和磁性部件形成围绕第二线圈的磁路,所以能够抑制磁通从第二磁驱动电路泄漏。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第二磁驱动电路的驱动力。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是凝胶状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方的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中的一方将可动体中的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另外,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方的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中的另一方将可动体中的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连接。因此,在驱动第一磁驱动电路或者第二磁驱动电路使可动体沿第一移动方向或第二移动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防止或者抑制该可动体向第一移动方向的摆动及向第二移动方向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将致动器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切断时的说明图。
图3是将致动器沿第一方向及第三方向切断时的说明图。
图4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卸下约束部件的状态的致动器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卸下约束部件的状态的致动器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将致动器的磁驱动电路分解后的状态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将用于致动器的磁驱动电路分解后的状态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第一磁驱动电路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第二磁驱动电路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中的图10的(a)及图10的(b)是变形例1的连接体的说明图。
图11中的图11的(a)及图11的(b)是变形例2、变形例3的连接体的说明图。
图12中的图12的(a)及图12的(b)是变形例4、变形例5的连接体的说明图。
图13中的图13的(a)及图13的(b)是变形例6、变形例7的连接体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致动器;2…支承体;3…可动体;4、4A~4G…连接体;6…第一磁驱动电路;7…第二磁驱动电路;9…柔性配线基板;11…第一线圈支架;12…第二线圈支架;20…销;27…约束部件;28…第一板状部件;29…第二板状部件;41…第一连接体;41a…一侧第一连接体;41b…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c…第二一侧第一连接体;41d…第二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2…第二连接体;42a…一侧第二连接体;42b…另一侧第二连接体;42c…第二一侧第二连接体;42d…第二另一侧第二连接体;61…第一线圈;64…第一磁轭;66…第一框架部;67…第一加强框架;69…第一柱状部;71…第二线圈;72…第二线圈;74…第二磁轭;76…第二框架部;77…第二加强框架;79…第二柱状部;84…第三磁轭(磁性部件);90…弯曲部;90…弯曲的弯曲部;91…第一部分;92…第二部分;93…第三部分;94…第四部分;281…第一端板部;281a…第一端板中央部;281b…第一端板第一突部;281c…第一端板第二突部;282…第一侧板部;291…第二端板部;291a…第二端板中央部;291b…第二端板第一突部;291c…第二端板第二突部;292…第二侧板部;611、612…第一有效边部分;613、614…第一无效边部分;621、622…第一磁体;640…第一板部;640a…第一板部中央部;640b…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c…第一板部第二突部;641、642…第一延伸设置部;641、642…一对第一延伸设置部;641a…凹部;660…第一开口部;661、662…第一座部;665…凹部;666…凸部;711、712…第二有效边部分;713、714…第二无效边部分;721、722…第二磁体;722…第二磁体;740…第二板部;740a…第二板部中央部;740b…第二板部第一突部;740c…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1、742…第二延伸设置部;741a…凹部;760…第二开口部;761、762…第二座部;765…凹部;766…凸部;840…板部;E1…第一作用点;E2…第二作用点;X…第二方向(第一移动方向);Y…第三方向(第二移动方向);Z…第一方向(正交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致动器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互交叉的三个方向分别设为第二方向X、第三方向Y及第一方向Z。第一方向Z是与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正交的方向。另外,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X1标注X1,在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标注X2,在第三方向Y的一侧标注Y1,在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标注Y2,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标注Z1,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标注Z2。
(整体结构)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致动器的立体图。图2是将致动器沿第一方向Z及第二方向X切断时的说明图。图3是将致动器沿第一方向Z及第三方向Y切断时的说明图。图4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卸下约束部件的状态的致动器时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卸下约束部件的状态的致动器时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致动器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2、图3所示,致动器1具有支承体2、可动体3、以及配置于支承体2和可动体3之间的连接体4(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连接体4具备弹性或粘弹性,与可动体3和支承体2连接。
致动器1具有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沿第一移动方向移动(振动)的第一磁驱动电路6和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沿第二移动方向移动(振动)的第二磁驱动电路7。第一磁驱动电路6使可动体3移动的第一移动方向与第二磁驱动电路7使可动体3移动的第二移动方向正交。第一磁驱动电路6使可动体3移动的第一移动方向是第二方向X。第二磁驱动电路7使可动体3移动的第二移动方向是第三方向Y。与第一移动方向及第二移动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是第一方向Z。
在此,致动器1能够通过第一磁驱动电路6和第二磁驱动电路7的驱动使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振动。因此,能够使使用致动器1或安装了致动器1的设备等的用户感觉到第二方向X的振动、第三方向Y的振动或组合了第二方向X的振动和第三方向Y的振动而成的振动。因此,致动器1能够用作通过上述的振动给予用户触觉的触觉设备,例如,能够装入到游戏机的操作部件、操作面板、汽车的手柄或座椅等中来使用。经由柔性配线基板9向致动器1供电,即,向第一磁驱动电路6及第二磁驱动电路7供电(参照图1)。
如图4、图5所示,支承体2包括沿第一方向Z重叠配置的第一线圈支架11及第二线圈支架12和从第一方向Z的两侧约束这些第一线圈支架11及第二线圈支架12的约束部件27。如图5所示,在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配置有第一连接体41。第一连接体41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将约束部件27与可动体3连接。如图4所示,在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配置有第二连接体42。第二连接体42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将约束部件27与可动体3连接。如图2、图3所示,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均处于在第一方向Z上被压缩的状态。连接体4(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将可动体3支承为能够沿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位移。
第一磁驱动电路6及第二磁驱动电路7分别具有线圈和在第一方向Z上与线圈对置的磁体。线圈设置于支承体2及可动体3中的一个部件上,磁体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在本实施例中,线圈(第一线圈61及第二线圈71)固定于线圈支架(第一线圈支架11及第二线圈支架12)。线圈(第一线圈61及第二线圈71)、线圈支架(第一线圈支架11及第二线圈支架12)及约束部件27构成支承体2。另外,磁体(第一磁体621、622及第二磁体721、722)及磁轭(第一磁轭64、第二磁轭74及第三磁轭84(磁性部件))设置于可动体3上。即,磁体(第一磁体621、622及第二磁体721、722)及磁轭(第一磁轭64、第二磁轭74及第三磁轭84)构成可动体3。
第一磁驱动电路6重叠配置于第二磁驱动电路7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因此,从第一方向Z观察致动器1时的尺寸(平面面积)小。由此,本实施例的致动器1适于装设至手持控制器等设备。
(第一磁驱动电路及第二磁驱动电路)
第一磁驱动电路6和第二磁驱动电路7的基本结构相同。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磁驱动电路6和第二磁驱动电路7将相同结构的两个磁驱动电路在第一方向Z上对称配置,并构成为使一个磁驱动电路以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90°。
第一磁驱动电路6具有第一线圈61、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第一线圈61对置的第一磁体621、以及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一线圈61对置的第一磁体622。第二磁驱动电路7具有第二线圈71、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二线圈71对置的第二磁体721、以及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第二线圈71对置的第二磁体722。第二磁驱动电路7(第二线圈71及第二磁体721、722)重叠于第一磁驱动电路6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
为了将这样构成的第一磁驱动电路6及第二磁驱动电路7在第一方向Z重叠配置,如图4、图5所示,支承体2具有保持第一线圈61的第一线圈支架11和保持第二线圈71的第二线圈支架12。第一线圈支架11及第二线圈支架12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向另一侧Z2依次重叠配置。另外,第一线圈支架11及第二线圈支架12被连接。
另一方面,如图2、图3所示,可动体3包括配置于第一线圈61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第一磁轭64、配置于第二线圈71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第二磁轭74、以及配置于第一线圈61和第二线圈71之间的第三磁轭84。在第一磁轭64及第三磁轭84中的、与第一线圈61对置的面上保持有第一磁体621、622。在第二磁轭74及第三磁轭84中的、与第二线圈71对置的面上保持有第二磁体721、722。
(第一磁驱动电路)
图6是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观察将致动器1的磁驱动电路分解后的状态时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观察将致动器1的磁驱动电路分解后的状态时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第一磁驱动电路6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第二磁驱动电路7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6、图8所示,第一线圈支架11包括将第一线圈61保持于内侧的第一框架部66、配置于第一框架部66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第一加强框架67、以及连接第一框架部66的端部和第一加强框架67的端部的多个第一柱状部69。从第一方向Z观察第一框架部66及第一加强框架67时的外形是四边形,在四个角中的每个角部设置有第一柱状部69。第一柱状部69从第一框架部66朝向第二线圈支架12突出。第一线圈支架11为树脂制或金属制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支架11为树脂制的。
如图8所示,用于第一磁驱动电路6的第一线圈61是具有沿第三方向Y延伸的第一有效边部分611、612(长边部分)的长圆形的空芯线圈。对应于该形状,在第一线圈支架11的第一框架部66形成有使长径方向朝向第三方向Y的长圆形的第一开口部660,第一线圈61通过粘接等固定至第一开口部660的内侧。
在第一线圈支架11上,在第一框架部66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形成有第一座部661、662,该第一座部661、662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支承第一无效边部分613、614(短边部分),该第一无效边部分613、614(短边部分)在与第一开口部660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重叠的位置,在第一线圈61的两端部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一座部661、662从第一框架部66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突出,在第一开口部660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构成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底部。在第一框架部66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上,在第三方向Y的一侧Y1与第一开口部660相邻的位置形成有凹部665。凹部665是用于供构成第一线圈61的线圈线的卷绕开始的引出部分及卷绕结束的引出部分穿过的导向部分。第一框架部66的厚度(第一方向Z的尺寸)大于第一线圈61的厚度(第一方向Z的尺寸)。因此,在第一线圈61收容到第一开口部660的内侧的状态下,第一线圈61不会从第一框架部66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在第一线圈支架11上,在第一框架部66的外表面形成有向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突出的凸部666。
第一磁体621、622分别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第一磁体621、622分别使长边方向朝向第二方向X。另外,第一磁体621、622分别沿第二方向X分极磁化,N极及S极分别与第一线圈61的第一有效边部分611、612对置。因此,如果对第一线圈61通电,则第一磁驱动电路6产生沿第二方向X驱动可动体3的驱动力。
在第一磁驱动电路6中,第一磁轭64具有平板状的第一板部640,该第一板部640将第一磁体621保持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上。第一板部640位于第一线圈61及第一磁体621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如图8所示,从第一方向Z观察第一板部640时的形状为十字形状。即,第一板部640包括矩形的第一板部中央部640a、从第一板部中央部640a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b、以及从第一板部中央部640a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二突部640c。另外,第一磁轭64具有一对第一延伸设置部641、642,该一对第一延伸设置部641、642由从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b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部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弯折的板状部分构成。
第三磁轭84为平板状。从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三磁轭84为十字形状。第一磁轭64的第一延伸设置部641、642分别与第三磁轭84连接。更详细地说,在第一延伸设置部641、642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形成有凹部641a、642a,在第三磁轭84的板部840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及另一侧X2的端部形成有嵌入凹部641a、642a的凸部841、8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轭64的第一延伸设置部641、642和第三磁轭84通过焊接或铆接等连接。
在此,如图6所示,在这样构成的第一磁驱动电路6中,第一磁轭64中与第一线圈61对置的第一板部640及第一磁体621在第一方向Z上配置于第一线圈支架11的第一框架部66和第一加强框架67之间。第一延伸设置部641、642从第一框架部66和第一加强框架67之间朝向第三磁轭84突出。
(第二磁驱动电路)
如图7、图9所示,第二线圈支架12包括在将第二线圈71保持于内侧的第二框架部76、配置于第二框架部76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第二加强框架77、以及连接第二框架部76的端部与第二加强框架77的端部的多个第二柱状部79。从第一方向Z观察第二框架部76及第二加强框架77时的外形是四边形,在四个角中的每个角设置有第二柱状部79。第二柱状部79从第二框架部76朝向第一线圈支架11突出,与第一线圈支架11的第一柱状部69前端面彼此抵接。因此,在第一线圈支架11所保持的第一线圈61和第二线圈支架12所保持的第二线圈71之间设置有适当的间隔。第二线圈支架12为树脂制或金属制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线圈支架12为树脂制的。
如图9所示,用于第二磁驱动电路7的第二线圈71是具有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第二有效边部分711、712(长边部分)的长圆形的空芯线圈。对应于该形状,在第二线圈支架12的第二框架部76形成有使长径方向朝向第二方向X的长圆形的第二开口部760,第二线圈71通过粘接等固定至第二开口部760的内侧。
在第二线圈支架12中,在第二框架部76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形成有第二座部761、762,该第二座部761、762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支承第二无效边部分713、714(短边部分),该第二无效边部分713、714(短边部分)在与第二开口部760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部重叠的位置,在第二线圈71的两端部沿第三方向Y延伸。第二座部761、762从第二框架部76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在第二开口部760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部构成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底部。在第二框架部76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面上,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与第二开口部760相邻的位置形成有凹部765。凹部765是用于供给构成第二线圈71的线圈线的卷绕开始的引出部分及卷绕结束的引出部分穿过的导向部分。第二框架部76的厚度(第一方向Z的尺寸)大于第二线圈71的厚度(第一方向Z的尺寸)。因此,在第二线圈71收容到第二开口部760的内侧的状态下,第二线圈71不会从第二框架部76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突出。在第二线圈支架12中,在第二框架部76的外表面形成有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突出的凸部766。
第二磁体721、722分别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第二磁体721、722分别使长边方向朝向第三方向Y。另外,第二磁体721、722分别沿第三方向Y分极磁化,N极及S极分别与第二线圈71的第二有效边部分711、712对置。因此,如果对第二线圈71通电,则第二磁驱动电路7产生沿第三方向Y驱动可动体3的驱动力。
在第二磁驱动电路7中,第二磁轭74具有平板状的第二板部740,该第二板部740将第二磁体721保持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面上。第二板部740位于第二线圈71及第二磁体721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如图9所示,从第一方向Z观察第二板部740时的形状为十字形状。即,第二板部740包括矩形的第二板部中央部740a、从第二板部中央部740a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一突部740b、以及从第二板部中央部740a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0c。另外,第二磁轭74具有一对第二延伸设置部741、742,该一对第二延伸设置部741、742由从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0c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弯折的板状部分构成。
第二延伸设置部741、742分别与第三磁轭84连接。更详细地说,在第二延伸设置部741、742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形成有凹部741a、742a,在第三磁轭84的板部840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及另一侧Y2的端部形成有嵌入凹部741a、742a的凸部843、84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轭74的第二延伸设置部741、742和第三磁轭84通过焊接或铆接等被连接。
在此,第三磁轭84与第一磁驱动电路6共用。第三磁轭84的板部840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上保持第二磁体722。第三磁轭84的第一方向Z的厚度大于其它磁轭(第一磁轭64及第二磁轭74)。因此,即使在第一磁驱动电路6及第二磁驱动电路7中将第三磁轭84用作共用的磁轭,也不易发生磁饱和等。
如图7所示,在这样的构成的第二磁驱动电路7中,第二磁轭74中的与第二线圈71对置的第二板部740及第二磁体721在第一方向Z上配置于第二线圈支架12的第二框架部76和第二加强框架77之间。第二延伸设置部741、742从第二框架部76和第二加强框架77之间朝向第三磁轭84突出。
(第一线圈支架和第二线圈支架的连接结构及柔性配线基板)
如图6及图7所示,第一线圈支架11及第二线圈支架12具有在第一方向Z上相互对置的部分开口的有底的多个孔690、790。第一线圈支架11和第二线圈支架12分别通过嵌入多个孔690、790各孔中的销定位而连接。销20由金属制的圆棒构成。在第一线圈支架11和第二线圈支架12连接的状态下,第一线圈支架11的多个第一柱状部69与第二线圈支架12的多个第二柱状部79各自的前端面彼此抵接。
如图4、图5所示,柔性配线基板9包括沿着第一线圈支架11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面延伸的第一部分91、从第一部分91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弯曲的弯曲部90、以及从弯曲部90延伸并沿着第一线圈支架11及第二线圈支架12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面延伸的第二部分92。第二部分92具有从弯曲部90沿着第一线圈支架11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面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的第三部分93和从第三部分93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延伸的带状的第四部分94。第一部分91卡定于第一线圈支架11的凸部666,通过粘接剂固定于第一线圈支架11。第四部分94卡定于第二线圈支架12的凸部766,通过粘接剂固定于第二线圈支架12。在第一部分91连接有构成第一线圈61的线圈线,在第二部分92连接有构成第二线圈71的线圈线。在第二部分92设置有外部连接用的多个端子。
(约束部件及连接体)
如图4、图5所示,约束部件27包括第一板状部件28和第二板状部件29,上述第一板状部件28包括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第一线圈支架11重叠的第一端板部281,上述第二板状部件29包括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二线圈支架12重叠的第二端板部291。第一板状部件28及第二板状部件29均由金属板形成。
如图4、图5所示,从第一方向Z观察第一板状部件28的第一端板部281时的形状为十字形状。即,第一端板部281包括矩形的第一端板中央部281a、从第一端板中央部281a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端板第一突部281b、以及从第一端板中央部281a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端板第二突部281c。另外,第一板状部件28包括从第一端板部281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第一端板第二突部281c的端)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弯曲的两个第一侧板部282。
另外,从第二方向X观察第二板状部件29的第二端板部291时的形状为十字形状。即,第二端板部291包括矩形的第二端板中央部291a、从第二端板中央部291a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端板第一突部291b、以及从第二端板中央部291a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端板第二突部291c。另外,第二板状部件29包括从第二端板部291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第二端板第二突部291c的端)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弯曲的两个第二侧板部292。
在此,各第一侧板部282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通过焊接与第二板状部件29的第二端板部291连接。另外,各第二侧板部292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通过焊接等与第一板状部件28的第一端板部281连接。在第一板状部件28和第二板状部件29被连接的状态下,第一线圈支架11和第二线圈支架12以被约束部件27从第一方向Z的两侧按压的状态被约束。
如图2、图3所示,在约束部件27重叠到第一线圈支架11及第二线圈支架12上的状态下,第一板状部件28的第一端板部281在第一方向Z上与可动体3的第一磁轭64的第一板部640对置。从第一方向观察第一端板部281和第一板部640时,彼此的十字形状重叠。第一连接体41位于第一端板部281和第一板部640之间。另外,在约束部件27重叠到第一线圈支架11及第二线圈支架12上的状态下,第二板状部件29的第二端板部291在第一方向Z上与可动体3的第二磁轭74的第二板部740对置。从第一方向观察第二端板部291和第二板部740时,彼此的十字形状重叠。第二连接体42位于第二端板部291和第二板部740之间。
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是具备粘弹性的粘弹性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是长方体形状的凝胶状部件。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体41通过使长边方向朝向第二方向X配置于第一磁轭64的第一板部640,而与可动体3中的第二方向X(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即,第一连接体41与在第一磁轭64中的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b的没一个和第一板部中央部640a连接。第一连接体41以在第一方向Z上压缩在第一端板部281和第一磁轭64之间的状态连接支承体2和可动体3。第一连接体41将可动体3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体2沿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进行位移。第一连接体41的第一方向Z的两面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可动体3及约束部件27上。
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体42通过使长边方向朝向第三方向Y固定于第二磁轭74的第二板部740,以与可动体3的第三方向Y(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即,第二连接体42与第二磁轭74中的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0c和第二板部中央部740a连接。第二连接体42以在第一方向Z上压缩在第二端板部291和第二磁轭74之间的状态连接支承体2与可动体3。第二连接体42将可动体3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体2沿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进行位移。第二连接体42的第一方向Z的两面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可动体3及约束部件27上。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连接体41的长边方向与第二连接体42的长边方向正交。
在此,构成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的凝胶状部件根据其伸缩方向具备线性或非线性的伸缩特性。例如,板状的凝胶状部件在其厚度方向(轴向)上被按压而压缩变形时,具备非线性成分大于线性成分的伸缩特性,另一方面,在厚度方向(轴向)上被拉伸而伸长的情况下,具备线性成分大于非线性成分的伸缩特性。另外,在与厚度方向(轴向)交叉的方向(剪切方向)上变形的情况下,也具有线性成分大于非线性成分的变形特性。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当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振动时,连接体4(粘弹性体)在剪切方向上变形。因此,因为连接体4在线性高的范围内变形,所以能够得到线性良好的振动特性。
(磁驱动电路的磁中心和可动体的重心的位置关系)
在这样构成的致动器1中,第一线圈61、第二线圈71、第一线圈支架11及第二线圈支架12构成为以穿过可动体3的第二方向X的中心并且在第三方向Y上延伸的假想线为中心的线对称、且以穿过第三方向Y的中心并且在第二方向X上延伸的假想线为中心的线对称。另外,第一磁体621、622、第二磁体721、722以及第一磁轭64及第二磁轭74构成为以穿过可动体3的第二方向X的中心并且在第三方向Y上延伸的假想线为中心的线对称、且以穿过第三方向Y的中心并且在第二方向X上延伸的假想线为中心的线对称。因此,如图2、图3所示,致动器1的重心G位于致动器1的中心(第一方向Y的中心、第二方向X的中心及第三方向Y的中心)或大致中心。
另外,第一磁驱动电路6的磁中心位置,即,在驱动第一磁驱动电路6时作用于可动体3的驱动力的第一作用点E1在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上处于与可动体3的重心一致的位置,在第一方向Z上处于从重心G向一侧Z1偏移的位置。第二磁驱动电路7的磁中心位置,即,在驱动第二磁驱动电路7时作用于可动体3的驱动力的第二作用点E2在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上处于与可动体3的重心G一致的位置,在第一方向Z上处于从重心G向另一侧Z2偏移的位置。
(动作)
在本实施例的致动器1中,当对第一线圈61施加交流电,另一方面,停止向第二线圈71的通电时,因为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振动,因此,致动器1中的重心G在第二方向X上变动。因此,用户能够感觉到第二方向X的振动。此时,如果调节施加到第一线圈61的交流电波形,而使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移动的加速度和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移动的加速度不同,则用户能够感觉到在第二方向X上具有方向性的振动。
另外,如果对第二线圈71施加交流电,另一方面,停止向第一线圈61的通电,则可动体3沿第三方向Y振动,因此,致动器1中的重心G在第三方向Y上变动。因此,用户能够感觉到第三方向Y的振动。此时,如果调节施加到第二线圈71的交流电波形,而使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移动的加速度和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移动的加速度不同,则用户能够感觉到在第三方向Y上具有方向性的振动。
而且,如果将对第一线圈61和第二线圈71的通电组合,则用户能够获得将第二方向X上的振动和第三方向Y上的振动组合的感觉。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在驱动第一磁驱动电路6时作用于可动体3的驱动力的第一作用点E1和在驱动第二磁驱动电路7时作用于可动体3的力的第二作用点E2在第一方向Z上处于与重心G不同的位置。因此,在使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或第三方向Y振动时,存在可动体3容易以重心G为中心摆动的问题。如果在使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或第三方向Y振动时可动体3摆动,则第一磁驱动电路6及第二磁驱动电路7产生的推力的朝向分散。因此,在将致动器用作通过振动报知信息的设备等时,会影响用户从设备接收到的感受。
针对这样的问题,本实施例的致动器1包括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该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与可动体3和支承体2连接,且将可动体3支承为能够沿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进行位移。另外,第一连接体41在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可动体3中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连接。第二连接体42在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与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连接。因此,在驱动第一磁驱动电路6使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移动时该可动体3试图沿第二方向X摆动的情况下,与可动体3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连接的第一连接体41抑制其摆动。另外,在驱动第二磁驱动电路7使可动体3沿第三方向Y移动时该可动体3试图沿第三方向Y摆动的情况下,第二连接体42抑制其摆动。因此,即使在与可动体3的移动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Z将第一磁驱动电路6及第二磁驱动电路7重叠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或者抑制移动时可动体3摆动。
在此,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各自的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的形状均为长方形形状。因此,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一连接体41可以将可动体3中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另外,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二连接体42可以将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可动体3中,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供第一连接体41固定的第一磁轭64的第一板部640的形状为十字形状,该十字形状包括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b及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二突部640c。另外,供第二连接体42固定的第二磁轭74的第二板部740,从第一方向Z观察第二板部740时的形状为十字形状,该十字形状包括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一突部740b及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0c。而且,第一连接体41连接到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b及第一板部中央部640a,第二连接体42连接到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0c及第二板部中央部740a。
这样,因为磁轭64包括向第二方向X突出的突部,磁轭74包括向第三方向Y突出的突部,所以即使在将第一磁轭64及第二磁轭74的形状设为相同形状以减少零件数量的情况下,通过在第一磁轭64上连接第一连接体41,也能够使用第一连接体41将可动体3中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另外,通过在第二磁轭74上连接第二连接体42,也能够使用第二连接体42将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可动体3包括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第一磁驱动电路6和第二磁驱动电路7之间的第三磁轭84(磁性部件)。第一磁轭64包括一对第一延伸设置部641、642,该一对第一延伸设置部641、642从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b的两端部分别沿第一方向Z延伸,第二磁轭74包括一对第二延伸设置部741、742,该一对第二延伸设置部741、742从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0c的两端部分别沿第一方向Z延伸。而且,在第三磁轭84上连接有一对第一延伸设置部641、642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及一对第二延伸设置部741、742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由此,因为可以由第一磁轭64和第三磁轭84形成围绕第一线圈61的磁路,所以可抑制磁通从第一磁驱动电路6泄漏。由此,可以容易地确保第一磁驱动电路6的驱动力。另外,因为可以由第二磁轭74和第三磁轭84形成围绕第二线圈71的磁路,所以可抑制磁通从第二磁驱动电路7泄漏。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第二磁驱动电路7的驱动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61及第二线圈71设置于支承体2侧,第一磁体621、622及第二磁体721、722设置于可动体3侧。因此,与第一线圈61及第二线圈71设置于可动体3的情况比较,给第一线圈61及第二线圈71配线变得容易。另外,在可动体3移动时,不会产生由于向第一线圈61的配线及向第二线圈71的配线的变形而引起的负载。
(变形例)
此外,也可以是,第一连接体41与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连接,且第二连接体42与可动体3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连接。即,也可以将第一连接体41的长边方向的朝向与第二连接体42的长边方向的朝向调换。这样也能获得与上述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构成致动器1时,可以使用以下的变形例的连接体来代替上述的连接体4(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图10的(a)及图10的(b)是变形例1的连接体的说明图。图11的(a)及图11的(b)是变形例2、3的连接体的说明图。图12的(a)及图12的(b)是变形例4、5的连接体的说明图。图13的(a)及图13的(b)是变形例6、7的连接体的说明图。
如图10的(a)所示,在变形例1的连接体4A中,配置于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第一连接体41包括:一侧第一连接体41a,该一侧第一连接体41a与可动体3在第二方向X或第三方向Y上的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以及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b,该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b与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在图10的(a)所示的例子中,一侧第一连接体41a和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b分别与第一磁轭64的第一板部640中的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及另一侧X2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b连接。
另外,配置于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第二连接体42包括:一侧第二连接体42a,该一侧第二连接体42a与可动体3的、与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中的、不同于一侧第一连接体41a和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b排列的方向的方向上的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以及另一侧第二连接体42b,该另一侧第二连接体42b与该可动体3的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在图10的(b)所示的例子中,一侧第二连接体42a和另一侧第二连接体42b分别与第二磁轭74的第二板部740中的、向第三方向Y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0c连接。
即使在采用本实施例的连接体4A(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的情况下,在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或者第三方向Y移动时也可以防止或者抑制该可动体3的摆动。另外,根据本实施例,与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分别由一个部件构成的情况相比,可以缩小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此外,也可以是,在第一磁轭64的第一板部640中,将一侧第一连接体41a和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b沿第三方向Y排列,在第二磁轭74的第二板部740中,将一侧第二连接体42a和另一侧第二连接体42b沿第二方向X排列。
接下来,在图11的(a)及图11的(b)所示的变形例2的连接体4B及变形例3的连接体4C中,配置于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第一连接体41和配置于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第二连接体42分别与可动体3中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以及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连接。据此,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体41抑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摆动及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摆动。另外,能够通过第二连接体42抑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摆动及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摆动。
如图11的(a)所示,在变形例2的连接体4B中,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为十字形状。第一连接体41与第一磁轭64中的、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b的每一个、向第三方向Y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二突部640c的每一个、以及第一板部中央部640a连接。第二连接体42与第二磁轭74中的、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一突部740b的每一个、向第三方向Y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0c的每一个、以及第二板部中央部740a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连接体41可以抑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摆动及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摆动。另外,通过第二连接体42可以抑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摆动及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摆动。而且,根据本实施例,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一连接体41可以将可动体3中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并且将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另外,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二连接体42可以将可动体3中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并且将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
如图11的(b)所示,在变形例2的连接体4C中,第一连接体41包括:第一一侧第一连接体41a,该第一一侧第一连接体41a与可动体3在第二方向X上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连接;第一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b,该第一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b与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连接;第二一侧第一连接体41c,该第二一侧第一连接体41c与可动体3在第三方向Y上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连接;以及第二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d,该第二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d与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连接。第二连接体42与第一连接体41同样,也包括:第一一侧第二连接体42a,该第一一侧第二连接体42a与可动体3在第二方向X上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连接;第一另一侧第二连接体42b,该第一另一侧第二连接体42b与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连接;第二一侧第二连接体42c,该第二一侧第二连接体42c与可动体3在第三方向Y上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连接;以及第二另一侧第二连接体42d,该第二另一侧第二连接体42d与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连接。第一一侧第一连接体41a和第一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b分别与第一磁轭64中的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b连接。第二一侧第一连接体41c和第二另一侧第一连接体41d分别与第一磁轭64中的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二突部640c连接。第一一侧第二连接体42a和第一另一侧第二连接体42b分别与第二磁轭74中的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0c连接。第二一侧第二连接体42c和第二另一侧第二连接体42d分别与第二磁轭74中的向第三方向Y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0c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连接体41可以抑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摆动及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摆动。另外,通过第二连接体42可以抑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摆动及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摆动。
如图12的(a)所示,在变形例4的连接体4D中,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为圆形。如图12的(b)所示,在变形例5的连接体4E中,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为矩形。变形例5的连接体使处于对角的两个角部朝向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在变形例4、5中,第一连接体41与在第一磁轭64中的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b的每一个、向第三方向Y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二突部640c的每一个、以及第一板部中央部640a连接。第二连接体42与第二磁轭74中的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一突部740b的每一个、向第三方向Y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740c的每一个、以及第二板部中央部740a连接。
根据变形例4、5,通过第一连接体41可以抑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摆动及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摆动。另外,通过第二连接体42可以抑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摆动及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摆动。而且,根据本实施例,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一连接体41可以将可动体3中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并且将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另外,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二连接体42可以将可动体3中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并且将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
在图13的(a)所示的变形例6的连接体4F中,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为圆形。在图13的(b)所示的变形例7的连接体4G中,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为矩形。第一连接体41及第二连接体42使两边的对置方向朝向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变形例6的连接体4F及变形例7的连接体4G为包括从磁轭64、74向外周侧突出的突出部分的大小。在变形例6、7中,第一连接体41对第一磁轭64中的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640b的每一个、向第三方向Y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二突部640c的每一个、以及第一板部中央部640a进行覆盖。第二连接体42对第二磁轭74中的向第二方向X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740b的每一个、向第三方向Y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二突部740c的每一个、以及第二板部中央部740a进行覆盖。
根据变形例6、7,通过第一连接体41可以抑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摆动及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摆动。另外,通过第二连接体42可以抑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摆动及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摆动。而且,根据本实施例,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一连接体41可以将可动体3中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并且可以将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另外,使用由一个部件构成的第二连接体42可以将可动体3中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并且可以将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与支承体2连接。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凝胶状部件作为连接体4,但也可以使用橡胶或弹簧等作为连接体4。另外,连接体4的形状除了上述形状以外,也可以是椭圆形或其它多边形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朝向另一侧Z2依次配置第一磁轭64、第一磁体621、第一线圈61、第一磁体622、第三磁轭84、第二磁体721、第二线圈71、第二磁体722及第二磁轭74。与此相对,在第一磁驱动电路6及第二磁驱动电路7分别各使用一个磁体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实施例。例如,也可以将本实施例应用到依次配置有第一磁轭64、第一线圈61、第一磁体622、第三磁轭84、第二磁体721、第二线圈71及第二磁轭74的致动器1。另外,也可以将本实施例应用到依次配置有第一磁轭64、第一磁体621、第一线圈61、第三磁轭84、第二线圈71、第二磁体722及第二磁轭74的致动器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及线圈支架设置于支承体2,磁体及磁轭设置于可动体3,但在线圈及线圈支架设置于可动体3,磁体及磁轭设置于支承体2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体;
可动体;
第一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磁驱动电路使所述可动体沿第一移动方向移动;
第二磁驱动电路,所述第二磁驱动电路使所述可动体沿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交叉的第二移动方向移动;
以及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方,且与所述可动体和所述支承体连接,将所述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所述第一移动方向及所述第二移动方向进行位移,
所述第一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一个部件上;以及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另一个部件上,且在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及所述第二移动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对置,
所述第二磁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一个部件上;以及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中的另一个部件上,且在所述正交方向上与所述两个线圈对置,
所述第一磁驱动电路位于所述第二磁驱动电路的所述正交方向的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体位于所述可动体的所述正交方向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体位于所述可动体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另一侧,
在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中的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的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中的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的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各自的从所述正交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长方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一侧第一连接体,所述一侧第一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在所述第一移动方向或所述第二移动方向上的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以及另一侧第一连接体,所述另一侧第一连接体与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一侧第二连接体,所述一侧第二连接体与所述可动体在所述第一移动方向及所述第二移动方向中的、不同于所述一侧第一连接体和所述另一侧第一连接体排列的方向的方向上的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以及另一侧第二连接体,所述另一侧第二连接体与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与所述可动体中的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和所述可动体中的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的端侧部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正交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为十字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支承体侧,
所述第一磁体及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可动体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体包括:第一磁轭,所述第一磁轭具有固定有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一板部;以及第二磁轭,所述第二磁轭具有固定有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二板部,
所述第一板部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一磁体的所述正交方向的一侧,
所述第二板部位于所述第二线圈及所述第二磁体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另一侧,
从所述正交方向观察所述第一板部时的形状为十字形状,该十字形状包括向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及向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二突部,
从所述正交方向观察所述第二板部时的形状为十字形状,该十字形状包括向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一突部及向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第二板部第二突部,
所述第一连接体与一对所述第一板部第一突部及一对所述第一板部第二突部中的至少一方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体与一对所述第二板部第一突部及一对所述第二板部第二突部中的至少另一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体包括在所述正交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磁驱动电路之间的磁性部件,
所述第一磁轭包括一对第一延伸设置部,一对所述第一延伸设置部分别从向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一板部第一突部的两端部沿所述正交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磁轭包括一对第二延伸设置部,一对所述第二延伸设置部分别从向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第二板部第二突部的两端部沿所述正交方向延伸,
在所述磁性部件上连接有一对所述第一延伸设置部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另一端及一对所述第二延伸设置部的所述正交方向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体及所述第二连接体是凝胶状部件。
CN202010191116.3A 2019-03-29 2020-03-18 致动器 Active CN1117562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5371A JP7270442B2 (ja) 2019-03-29 2019-03-29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9-065371 2019-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6208A true CN111756208A (zh) 2020-10-09
CN111756208B CN111756208B (zh) 2022-08-05

Family

ID=72673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1116.3A Active CN111756208B (zh) 2019-03-29 2020-03-18 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70442B2 (zh)
CN (1) CN11175620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6211A (ja) * 1998-11-20 2000-06-16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ボイスコイル形リニアモータ
JP2011250637A (ja) * 2010-05-28 2011-12-08 Fujitsu Component Ltd 2次元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入力装置
CN106471719A (zh) * 2014-12-26 2017-03-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JP2017147831A (ja) * 2016-02-16 2017-08-24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器
CN207200547U (zh) * 2017-08-21 2018-04-06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致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5081B (zh) * 2017-03-30 2021-06-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JP2019013087A (ja) * 2017-06-30 2019-01-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020810B2 (ja) * 2017-06-30 2022-02-1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6211A (ja) * 1998-11-20 2000-06-16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ボイスコイル形リニアモータ
JP2011250637A (ja) * 2010-05-28 2011-12-08 Fujitsu Component Ltd 2次元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入力装置
CN106471719A (zh) * 2014-12-26 2017-03-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JP2017147831A (ja) * 2016-02-16 2017-08-24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器
CN207200547U (zh) * 2017-08-21 2018-04-06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致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67817A (ja) 2020-10-08
JP7270442B2 (ja) 2023-05-10
CN111756208B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26725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072502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KR20170099829A (ko) 액추에이터
CN110098714B (zh) 致动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079251A1 (ja)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
CN110476339B (zh) 致动器
CN110521096B (zh) 致动器
CN110098711B (zh) 致动器
CN111756208B (zh) 致动器
US11323015B2 (en) Actuator
CN112469510B (zh) 致动器
CN110495082B (zh) 致动器
CN110098713B (zh) 致动器
CN112018992B (zh) 致动器及触觉设备
CN110098712B (zh) 致动器
JP7250610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触覚デバイス
JP7410705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触覚デバイス
JP2023105409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7858768A (zh) 振动致动器
JP2022020185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触覚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