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2411A - 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2411A
CN111752411A CN202010537118.3A CN202010537118A CN111752411A CN 111752411 A CN111752411 A CN 111752411A CN 202010537118 A CN202010537118 A CN 202010537118A CN 111752411 A CN111752411 A CN 111752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light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71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2411B (zh
Inventor
黄东晨
郑净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71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241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0095 priority patent/WO2021248598A1/zh
Priority to US16/961,717 priority patent/US11775093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752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2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2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2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7Intermediate frames, e.g. between backlight housing and front fram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显示面板中与第一窄边框胶位置相对应且位于非显示区内的部分设置为非显示透光部,便于在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进行框贴时,可以采用底部光照固化的方式,使固化光线穿过非显示透光部对第一窄边框胶进行固化,相比于侧向光照固化的方式,极大的增加了第一窄边框胶受固化光线光照的面积以及整体受光照的强度,提高了第一窄边框胶的固化率,便于使用较小宽度的第一窄边框胶实现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的框贴成盒,实现了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窄边框大尺寸触控显示成为行业的关注焦点,现有触控显示屏主要由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通过框胶框贴组成,其中,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中位于非显示区内的部分均为不透光的结构,固化框胶的光线无法从框胶上下两侧的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穿过以对框胶进行底部光照固化,使得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进行框贴时只能采用侧向光照固化的方式对框胶进行固化,但受限于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之间间距较窄,以及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对光线的反射率较低等因素,使得框胶受固化光线光照的面积和光照的强度较小,造成框胶的固化率和固化深度不足,导致需要较大的框胶宽度以保证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的粘接成盒,变向增加了诸如触控显示屏等成盒结构的边框宽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触控显示屏中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只能采用侧向光照固化的方式进行框贴,由于框胶受固化光线光照的面积和光照的强度较小,造成框胶的固化率和固化深度不足,导致需要较大的框胶宽度以保证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的粘接成盒,变向增加了诸如触控显示屏边框宽度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一窄边框胶;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且与所述第一窄边框胶的位置相对应的非显示透光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光基板和第二透光基板,所述第一透光基板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二窄边框胶,所述非显示透光部包括第二窄边框胶、及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部分所述第一透光基板和部分所述第二透光基板。
所述第一透光基板包括TFT玻璃基板、设置于所述TFT玻璃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TFT玻璃基板上的多条第一金属走线、设置于所述TFT玻璃基板和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上且覆盖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上的多条第二金属走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和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上且覆盖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的第二透明绝缘层,所述第二透光基板包括彩膜玻璃基板。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内。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封装盖板和触控基板,所述封装盖板与所述触控基板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三窄边框胶,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窄边框胶与所述封装盖板之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一镂空部;
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或所述触控面板内。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内,所述第二窄边框胶延伸至所述第一镂空部内,以使所述第二窄边框胶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和所述第二透光基板粘接;其中
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靠近所述第二透光基板的一侧,或
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靠近所述第一透光基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内,所述彩膜层与所述遮光层同层设置于所述封装盖板靠近所述触控基板的一侧,且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镂空部内。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彩膜层包括黑色矩阵和设置于所述黑色矩阵之间的多个色阻,所述黑色矩阵的材料与所述遮光层的材料相同且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二镂空部;其中:
所述上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靠近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窄边框胶延伸至所述第二镂空部内,以使所述第一窄边框胶与所述显示面板粘接;或
所述上偏光片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靠近所述封装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窄边框胶延伸至所述第二镂空部内,以使所述第三窄边框胶与所述触控基板粘接。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触控面板一侧的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且与所述非显示透光部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三镂空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将显示面板中与第一窄边框胶位置相对应且位于非显示区内的部分设置为非显示透光部,便于在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进行框贴时,可以采用底部光照固化的方式,使固化光线穿过显示面板中的非显示透光部对第一窄边框胶进行固化,相比于侧向光照固化的方式,极大的增加了第一窄边框胶受固化光线光照的面积以及第一窄边框胶整体受光照的强度,提高了第一窄边框胶的固化率,便于使用较小宽度的第一窄边框胶实现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的框贴成盒,实现了诸如触控显示装置等成盒结构的窄边框化;显然,本申请触控显示装置减少了部分遮光结构,并采用底部光照固化的方式提升了框胶的固化效率,节省了触控显示装置中制作遮光结构的部分工艺步骤以及框胶固化时间,制作工艺成熟,便于窄边框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基板在所述非显示区内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框图;及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三种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显示区100和与所述显示区100相邻的非显示区200,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1和触控面板2,所述显示面板1与所述触控面板2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第一窄边框胶31;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且与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的位置相对应的非显示透光部10。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触控显示屏主要由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通过框胶框贴组成,其中,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中位于非显示区内的部分均为不透光的结构,固化框胶的光线无法从框胶上下两侧的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穿过以对框胶进行底部光照固化,使得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进行框贴时只能采用侧向光照固化的方式对框胶进行固化,但受限于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之间间距较窄,以及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对光线的反射率较低等因素,使得框胶受固化光线光照的面积和光照的强度较小,造成框胶的固化率和固化深度不足,导致需要较大的框胶宽度以保证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的粘接成盒,变向增加了诸如触控显示屏等成盒结构的边框宽度;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显示面板1中与第一窄边框胶31位置相对应且位于非显示区200内的部分设置为非显示透光部10,便于在显示面板1与触控面板2进行框贴时,可以采用底部光照固化的方式,使固化光线穿过显示面板1中的非显示透光部10对第一窄边框胶31进行固化,相比于侧向光照固化的方式,极大的增加了第一窄边框胶31受固化光线光照的面积以及第一窄边框胶31整体受光照的强度,提高了第一窄边框胶31的固化率,便于使用较小宽度的第一窄边框胶31实现显示面板1与触控面板2的框贴成盒,实现了诸如触控显示装置等成盒结构的窄边框化。
承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包括与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位置相对应的非显示透光部10,将所述显示面板1中与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位置相对应的部分设置为非显示透光部10,便于在显示面板1与触控面板2进行框贴时,可以采用底部光照固化的方式,使固化光线穿过显示面板1中的非显示透光部10对第一窄边框胶31进行固化;显然,在诸如触控显示装置等成盒结构的装置中,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在所述显示面板1与所述触控面板2之间的厚度远小于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1方向上的宽度,相比于侧向光照固化的方式,采用在所述显示面板1处进行底部光照固化的方式,不仅极大的增加了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受到固化光线照射的面积,还降低了固化光线需要穿透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的固化深度,提高了第一窄边框胶31的固化率,便于使用较小宽度的第一窄边框胶31实现显示面板1与触控面板2的框贴成盒,减小了诸如触控显示装置等成盒结构的边框宽度。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显示面板1中与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位置相对应的部分设置为非显示透光部10,所述非显示透光部10具备透光的性能,使得在所述显示面板1的制作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底部光照固化的方式,如前所述,也可实现所述显示面板1的窄边框化。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光基板11和第二透光基板12,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第二窄边框胶13,所述非显示透光部10包括第二窄边框胶13、及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部分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和部分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显示面板1与所述触控面板2框贴进行底部光照固化的过程中,将诸如紫外光源等框胶固化光源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中靠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使所述紫外光源的固化光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第二窄边框胶13及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后照射至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进行底部光照固化。
承上,具体的,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包括TFT(Thin 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玻璃基板111、设置于所述TFT玻璃基板111上的薄膜晶体管层112,所述薄膜晶体管层112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TFT玻璃基板111上的多条第一金属走线1121、设置于所述TFT玻璃基板111和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121上且覆盖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121的第一透明绝缘层1122、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1122上的多条第二金属走线1123、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1122和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123上且覆盖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123的第二透明绝缘层1124,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包括彩膜玻璃基板。在所述显示面板1与所述触控面板2框贴进行底部光照固化的过程中,固化光线可以依次穿过TFT玻璃基板111、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121之间的间隙、第一透明绝缘层1122、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123的间隙、及第二透明绝缘层1124实现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的透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遮光层40,所述遮光层40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2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遮光层40用于对所述触控显示装置中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部分进行遮光,显然,为了保证所述显示面板1与所述触控面板2能采用底部光照固化的方式进行框贴固化,可以将所述遮光层40设置于所述述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的区域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40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2内。
承上,具体的,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触控面板2包括相对设置的封装盖板21和触控基板22,所述封装盖板21与所述触控基板22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第三窄边框胶23,所述遮光层40设置于所述第三窄边框胶23与所述封装盖板2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也即使将所述遮光层40设置于所述封装盖板21靠近所述触控基板22的一侧,显然,此种结构不仅使所述遮光层40将所述显示面板1对外显示的显示画面限制在所述显示区100,而且,也便于对所述触控显示装置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部分进行遮挡,避免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外侧可以之间看到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内部的结构而影响产品的外观。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触控显示屏主要由显示面板和具备保护盖板的触控面板组成,其中,保护盖板由于受到物理强化的限制,厚度至少大于3.0mm,远大于诸如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的厚度,除保护盖板外,触控面板还包括触控基板和粘接保护盖板与触控基板的光学胶层,进一步加大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的厚度差,在将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进行真空框贴时,会使厚度较薄的显示面板向触控基板弯曲靠拢变形,此外,触控面板也会由于设置在保护盖板与触控基板之间整面性的光学胶而弯曲受限;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封装盖板21与所述触控基板22通过第三窄边框胶23粘合,使触控面板2形成与显示面板1相似的成盒结构,也解决了采用整面性光学胶粘合结构导致触控面板2弯曲受限的问题;此外,显然触控面板2的厚度越薄越容易折弯,而采用成盒结构的触控面板2也可大幅降低触控面板2的厚度,避免真空框贴时显示面板1向触控基板22方向过度弯曲而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彩膜层50,所述彩膜层50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第一镂空部51;所述彩膜层5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或所述触控面板2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彩膜层50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第一镂空部51,也即是将所述彩膜层50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部分去掉,使所述彩膜层50位于所述显示区100内,避免所述彩膜层50影响所述显示面板1在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透光效果,以保证底部光照固化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的固化效果。
承上,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彩膜层5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内,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延伸至所述第一镂空部51内,以使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和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粘接;其中
所述彩膜层50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靠近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的一侧,或
所述彩膜层50设置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靠近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延伸至所述第一镂空部51内,以填充所述第一镂空部51,将原所述彩膜层50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部分替换为透明的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不仅保证了所述显示面板1的成盒结构不受影响,也保证了所述显示面板1中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所述非显示透光部10的透光性,以便于底部光照固化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此外,所述彩膜层50即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靠近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靠近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的一侧,显然,当所述彩膜层50即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靠近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的一侧时,此时,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为COA(CF on Array,色阻层位于阵列上)型基板。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彩膜层50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2内,所述彩膜层50与所述遮光层40同层设置于所述封装盖板21靠近所述触控基板22的一侧,且所述遮光层40位于所述第一镂空部51内;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所述彩膜层50与所述遮光层40同层设置于所述封装盖板21靠近所述触控基板22的一侧,使得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整体性更好,具体的,所述彩膜层50包括黑色矩阵52和设置于所述黑色矩阵52之间的多个色阻53,所述黑色矩阵52的材料与所述遮光层40的材料相同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显然,所述黑色矩阵52与所述遮光层40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用过一道制程一次成型,节约了工艺步骤,也具备较好的整体性,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上偏光片60,所述上偏光片60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第二镂空部61;其中:
所述上偏光片6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靠近所述触控面板2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延伸至所述第二镂空部61内,以使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与所述显示面板1粘接;或
所述上偏光片60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22靠近所述封装盖板21的一侧,所述第三窄边框胶23延伸至所述第二镂空部61内,以使所述第三窄边框胶23与所述触控基板22粘接。
可以理解的是,将所述上偏光片60在所述非显示区200内进行镂空以形成第二镂空部61,以避免所述上偏光片60对固化光线的遮挡,避免对底部光照固化的固化光线造成影响;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上偏光片60可以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靠近所述触控面板2的一侧,通过将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延伸至所述第二镂空部61内,使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与所述显示面板1粘接,既避免所述上偏光片60在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底部光照固化中对固化光线的遮挡,也保证了所述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触控面板2与所述显示面板1成盒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上偏光片6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22靠近所述封装盖板21的一侧,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所述,采用底部光照固化方式的固化率明显优于采用侧向光照方式的固化率,本实施例中,不仅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和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可以采用底部光照固化,所述第三窄边框胶23也可以采用底部光照固化,为避免所述上偏光片60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22靠近所述封装盖板21的一侧影响所述第三窄边框胶23采用底部光照固化时的固化光线,通过将所述第三窄边框胶23延伸至所述第二镂空部61内,使所述第三窄边框胶23与所述触控基板22粘接,既避免所述上偏光片60在所述第三窄边框胶23底部光照固化中对固化光线的遮挡,也保证了所述触控面板2中所述封装盖板21与所述触控基板22成盒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远离所述触控面板2一侧的下偏光片70,所述下偏光片70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且与所述非显示透光部10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三镂空部71;显然,所述第三镂空部71与所述非显示透光部10的位置相对应用于避免所述下偏光片70对穿过所述非显示透光部10的固化光线的遮挡。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提供一触控面板2和一显示面板1,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100和与所述显示区100相邻的非显示区20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在所述非显示区200内形成有非显示透光部10;及
步骤S200:在所述触控面板2或所述显示面板1上形成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第一窄边框胶31,将所述触控面板2与所述显示面板1对合,采用底部光照的方式使固化光线穿过所述非显示透光部10照射至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以使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固化。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触控面板2与所述显示面板1对合之前,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可以采用涂布或点胶等方式,在所述非显示区200内形成于所述触控面板2或所述显示面板1上,具体在,在采用底部光照的方式固化所述第一窄边框胶31的过程中,还可以辅助采用侧向光照固化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中,如图7所示,所述提供一显示面板1包括:
步骤S111:提供一第一透光基板11和一第二透光基板12;及
步骤S112:在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或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上形成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第二窄边框胶13,将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对合,采用底部光照的方式将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固化,以形成包括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及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部分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和部分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的非显示透光部10。
可以理解的是,具体采用底部光照的方式将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固化的过程中,即可以是在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一侧对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进行底部光照固化,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一侧对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进行底部光照固化,当然,还可以同时从两侧对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进行底部光照固化;在只能选择一侧对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进行底部光照固化时,显然,如前所述第一透光基板11在所述非显示区200内设有遮挡部分固化光线的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121和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123,本实施例中,选择在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一侧对所述第二窄边框胶13固化进行底部光照固化。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中,如图7所示,所述提供一触控面板2包括:
步骤S121:提供一封装盖板21和一触控基板22,在所述封装盖板21上形成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遮光层40;及
步骤S122:在所述触控基板22或所述遮光层40上形成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第三窄边框胶23,将所述封装盖板21与所述触控基板22对合,采用在所述触控基板22一侧进行底部光照的方式将所述第三窄边框胶23固化。
可以理解的是,具体采用底部光照的方式将所述第三窄边框胶23固化的过程中,如前所述,所述封装盖板21靠近所述触控基板22的一侧设有所述遮光层40,本实施例中,选择在所述触控基板22一侧对所述第三窄边框胶23进行底部光照固化。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8所示,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0:将所述触控面板2和所述显示面板1折弯,以使所述显示面板1弯曲呈弧型曲面结构,所述触控面板2设置于呈弧型的所述显示面板1内凹的一侧且与所述触控面板2的形状相适应。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将所述触控面板2和所述显示面板1进框贴后,还包括一折弯步骤,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所述触控面板2的成盒结构,降低了所述触控面板2的厚度,也避免原有整面性光学胶限制折弯的结构,从而便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折弯形成曲面触控显示屏。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将显示面板1中与第一窄边框胶31位置相对应且位于非显示区200内的部分设置为非显示透光部10,便于在显示面板1与触控面板2进行框贴时,可以采用底部光照固化的方式,使固化光线穿过显示面板1中的非显示透光部10对第一窄边框胶31进行固化,相比于侧向光照固化的方式,极大的增加了第一窄边框胶31受固化光线光照的面积以及第一窄边框胶31整体受光照的强度,提高了第一窄边框胶31的固化率,便于使用较小宽度的第一窄边框胶31实现显示面板1与触控面板2的框贴成盒,实现了诸如触控显示装置等成盒结构的窄边框化;显然,本申请触控显示装置减少了部分遮光结构,并采用底部光照固化的方式提升了框胶的固化效率,节省了触控显示装置中制作遮光结构的部分工艺步骤以及框胶固化时间,制作工艺成熟,便于窄边框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一窄边框胶;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且与所述第一窄边框胶的位置相对应的非显示透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光基板和第二透光基板,所述第一透光基板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二窄边框胶,所述非显示透光部包括第二窄边框胶、及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部分所述第一透光基板和部分所述第二透光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包括TFT玻璃基板、设置于所述TFT玻璃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TFT玻璃基板上的多条第一金属走线、设置于所述TFT玻璃基板和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上且覆盖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上的多条第二金属走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和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上且覆盖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的第二透明绝缘层,所述第二透光基板包括彩膜玻璃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封装盖板和触控基板,所述封装盖板与所述触控基板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三窄边框胶,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窄边框胶与所述封装盖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一镂空部;
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或所述触控面板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内,所述第二窄边框胶延伸至所述第一镂空部内,以使所述第二窄边框胶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和所述第二透光基板粘接;其中
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基板靠近所述第二透光基板的一侧,或
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靠近所述第一透光基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层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内,所述彩膜层与所述遮光层同层设置于所述封装盖板靠近所述触控基板的一侧,且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镂空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层包括黑色矩阵和设置于所述黑色矩阵之间的多个色阻,所述黑色矩阵的材料与所述遮光层的材料相同且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二镂空部;其中:
所述上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靠近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窄边框胶延伸至所述第二镂空部内,以使所述第一窄边框胶与所述显示面板粘接;或
所述上偏光片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靠近所述封装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窄边框胶延伸至所述第二镂空部内,以使所述第三窄边框胶与所述触控基板粘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触控面板一侧的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且与所述非显示透光部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三镂空部。
CN202010537118.3A 2020-06-12 2020-06-12 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752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7118.3A CN111752411B (zh) 2020-06-12 2020-06-12 触控显示装置
PCT/CN2020/100095 WO2021248598A1 (zh) 2020-06-12 2020-07-03 触控显示装置
US16/961,717 US11775093B2 (en) 2020-06-12 2020-07-03 Touch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7118.3A CN111752411B (zh) 2020-06-12 2020-06-12 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2411A true CN111752411A (zh) 2020-10-09
CN111752411B CN111752411B (zh) 2021-09-24

Family

ID=72675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7118.3A Active CN111752411B (zh) 2020-06-12 2020-06-12 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5093B2 (zh)
CN (1) CN111752411B (zh)
WO (1) WO2021248598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65435A (ja) * 2006-12-27 2008-07-17 Lg Display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105137635A (zh) * 2015-09-09 2015-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5573561A (zh) * 2016-03-16 2016-05-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触控面板
CN105652504A (zh) * 2016-04-11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170205925A1 (en) * 2016-01-18 2017-07-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ata processor
CN109633993A (zh) * 2019-01-18 2019-04-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413154A (zh) * 2019-07-25 2019-11-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25735A (zh) * 2019-12-20 2020-04-17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1061078A (zh) * 2019-12-16 2020-04-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74750B1 (ko) * 2000-10-13 2005-03-10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덴소 터치 패널, 표시장치, 및 터치 패널의 제조방법
TWI320113B (en) * 2005-11-04 2010-02-01 Liquid crystal displayer
KR20070103833A (ko) * 2006-04-20 2007-10-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표시장치
CN102819343A (zh) * 2011-06-10 2012-12-12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TW201327304A (zh) * 2011-12-30 2013-07-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顯示面板
CN105117069B (zh) * 2015-09-18 2018-11-0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138191B (zh) * 2015-10-15 2019-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82775B (zh) * 2018-07-31 2021-12-3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545838B (zh) * 2018-12-20 2021-01-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13151B (zh) * 2019-07-16 2020-10-16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1752412A (zh) * 2020-06-12 2020-10-0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1287914B2 (en) * 2020-06-19 2022-03-29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65435A (ja) * 2006-12-27 2008-07-17 Lg Display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105137635A (zh) * 2015-09-09 2015-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170205925A1 (en) * 2016-01-18 2017-07-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ata processor
CN105573561A (zh) * 2016-03-16 2016-05-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触控面板
CN105652504A (zh) * 2016-04-11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633993A (zh) * 2019-01-18 2019-04-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413154A (zh) * 2019-07-25 2019-11-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61078A (zh) * 2019-12-16 2020-04-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025735A (zh) * 2019-12-20 2020-04-17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2411B (zh) 2021-09-24
US11775093B2 (en) 2023-10-03
WO2021248598A1 (zh) 2021-12-16
US20230115498A1 (en)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6977B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938267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509582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210149089A1 (en) Display device
JP484976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9127729A1 (zh) 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00118227A1 (en) Liquid c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microlens arr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U2011302924A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curved-surface display panel
CN113193136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61078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TWI766487B (zh) 蓋板組件及應用其的顯示裝置
US11494014B2 (en)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2133195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58138A (zh) 液晶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和拼接显示面板
TWI402586B (zh) 液晶顯示面板
CN112731705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752411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12305799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178924A1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JP5304518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4098025U (zh) 显示装置
CN112596295A (zh) 彩膜基板、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2558348A (zh) 彩膜基板、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1158181A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217386052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