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1705B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1705B
CN112731705B CN202011626277.7A CN202011626277A CN112731705B CN 112731705 B CN112731705 B CN 112731705B CN 202011626277 A CN202011626277 A CN 202011626277A CN 112731705 B CN112731705 B CN 112731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polarizer
light
display pane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62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1705A (zh
Inventor
吴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62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1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1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1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1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1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中,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一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二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范围内,或者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重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点胶难度以及漏光现象出现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备技术成熟,产品稳定性好,在新兴显示装置兴起的时代,仍在显示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对应光学电子元件设置的盲孔,为避免盲孔内偏光片的侧壁、偏光片与显示面板之间的缝隙,以及偏光片与背光模组之间的缝隙漏光,,通过胶封住上述位置,但由于盲孔在背光模组中的部分的尺寸较小,点胶治具可深入至盲孔中的长度和角度均有限,导致点胶难度较大,且点胶治具的出胶位置无法将胶点在偏光片和背光模组的拐角处,进而该位置出现镂空,产生漏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降低点胶难度以及漏光现象出现的概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对位贴合的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之间的偏光片;
显示模组包括贯穿背光模组和偏光片的盲孔;
显示面板对应盲孔的位置形成有透光区以及围绕透光区的非透光区;
显示面板包括位于非透光区内的遮光层,遮光层和非透光区靠近透光区的边缘重合;
盲孔位于背光模组中的部分为第一通孔,盲孔位于偏光片中的部分为第二通孔,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一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二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范围内,或者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重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显示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一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二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范围内,或者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重合,使得背光模组上的第一通孔的尺寸较大,为点胶治具留出更大的放置空间,降低了点胶难度,且点胶治具的出胶位置与偏光片侧面之间的距离更近,偏光片与背光模组之间拐角位置处能够充分填充胶,进而降低了漏光现象出现的概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对位贴合的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之间的偏光片;
显示模组包括贯穿背光模组和偏光片的盲孔;
显示面板对应盲孔的位置形成有透光区以及围绕透光区的非透光区;
显示面板包括位于非透光区内的遮光层,遮光层和非透光区靠近透光区的边缘重合;
盲孔位于背光模组中的部分为第一通孔,盲孔位于偏光片中的部分为第二通孔,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一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二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范围内,或者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重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一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二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范围内,或者透光区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通孔在显示面板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重合,使得背光模组上的第一通孔的尺寸较大,为点胶治具留出更大的放置空间,降低了点胶难度,且点胶治具的出胶位置与偏光片侧面之间的距离更近,偏光片与背光模组之间拐角位置处能够充分填充胶,进而降低了漏光现象出现的概率。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器件结构的示意图并非按照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包括对应光学电子元件设置的盲孔10,为避免盲孔10内偏光片200侧壁L、偏光片200与显示面板100之间的缝隙,以及偏光片200与背光模组300之间的缝隙漏光,通过胶封住上述位置。显示模组的盲孔10位置处,背光模组300边缘与显示面板100中遮光层110的边缘平齐,且当背光模组300边缘相较于偏光片200边缘更靠近盲孔10的中轴时,受背光模组300影响,点胶治具的放置空间较小,点胶难度较大,且点胶治具400在背光模组300上的支撑点V与待点胶位置之间的距离较小,点胶治具400的出胶方向偏离垂直于偏光片200的侧壁L的方向的角度α较大,且受背光模组300的阻挡,点胶治具400的出胶位置与偏光片200的侧壁L的距离较远,导致偏光片200与背光模组300之间的拐角K成为点胶死角,胶几乎无法到达拐角K位置处,导致该位置无胶填充,出现漏光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通过增大背光模组中第一通孔的尺寸,降低了点胶难度和漏光风险。
具体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模组包括对位贴合的显示面板100与背光模组300,以及位于显示面板100与背光模组300之间的偏光片200,显示模组包括贯穿背光模组300和偏光片200的盲孔10,显示面板100对应盲孔的位置形成有透光区a以及围绕透光区a的非透光区b,显示面板包括位于非透光区b内的遮光层110,遮光层110和非透光区b靠近透光区a的边缘重合。
盲孔10位于背光模组300中的部分为第一通孔11,盲孔10位于偏光片200中的部分为第二通孔12,透光区a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一通孔11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透光区a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二通孔12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范围内。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透光区a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通孔12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重合,如图3所示。
其中,遮光层110例如可以为显示面板100中彩膜基板上的黑矩阵,与彩膜基板上其他位置处的黑矩阵同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盲孔10容置光学电子元件,具体的,光学电子元件位于显示面板100靠近背光模组300的一侧,光学电子元件例如为摄像头。透光区a内的显示面板100中无遮光材料,外界光线能够通过该区域入射至光学电子元件的取景区中,保证光学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透光区a可用于显示,以增大显示区面积,实现全面屏设计。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透光区a也可不用于显示,仅作为光学电子元件获取外界光线的通道,不用于显示图像。
还需要说明的是,盲孔10的形状适应光学电子元件的形状进行调节,例如,对于截面为圆形的摄像头,盲孔10的截面也可以为圆形。
需要说明的是,为简化附图结构,图2中未示出点胶形成的胶结构,但实际产品中胶结构是真实存在的,后续部分附图中也省略了胶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透光区a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一通孔11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或者,透光区a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通孔12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重合,透光区a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二通孔12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范围内,使得背光模组300上的第一通孔11的尺寸较大,为点胶治具留出更大的放置空间,降低了点胶难度,也即当背光模组300的第一通孔11的尺寸增大时,更容易放置点胶治具,则点胶治具的出胶位置与偏光片侧面之间的距离更近,偏光片200与背光模组300之间拐角位置K处能够充分填充胶;另外,当点胶治具可以转动时,例如,点胶治具向显示面板方向转动,点胶治具的出胶方向偏离垂直于偏光片200的侧壁L的方向的角度可以变化时,由于背光模组300上的第一通孔11的尺寸增加,背光模组300不会对点胶治具产生阻挡,则点胶治具的出胶方向偏离垂直于偏光片侧壁的方向的夹角可以减小,进而减小偏光片200和背光模组300之间的点胶死角的尺寸,进而降低了漏光现象出现的概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透光区a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一通孔11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第二通孔12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第一通孔11在显示面板100朝向背光模组300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范围内。
如此,在盲孔10附近,透光区a、第二通孔12和第一通孔11的尺寸依次增大,显示面板100、偏光片200和背光模组300的边缘呈阶梯状,一方面,背光模组300中第一通孔11的尺寸较大,为点胶治具留出更大的放置空间,降低了点胶难度,也即当背光模组300的第一通孔11的尺寸增大时,更容易放置点胶治具,则点胶治具的出胶位置与偏光片200侧面之间的距离更近,偏光片200与背光模组300之间拐角位置处能够充分填充胶;另一方面,当点胶治具可以转动时,例如,点胶治具向显示面板方向转动,点胶治具的出胶方向偏离垂直于偏光片200的侧壁L的方向的角度可以变化时,由于背光模组300上的第一通孔11的尺寸增加,点胶治具在背光模组300上的支撑点与待点胶位置之间的距离增大,由于背光模组300不会对点胶治具产生阻挡,则点胶治具的出胶方向偏离垂直于偏光片200侧壁的方向的夹角减小;再一方面,需要被胶封住的偏光片200侧壁、偏光片200和显示面板100之间的缝隙,以及偏光片200和背光模组300之间的缝隙均直接暴露,点胶治具能够通过一次点胶方式将胶更直接的点在待点胶位置上,无点胶死角问题;且在点胶时,点胶治具有充足的放置空间,则点胶位置可以灵活选择,如点胶位置可以选择在偏光片200靠近背光模组300一侧的露出的表面,点胶后胶流向显示面板100一侧,能够更好的覆盖偏光片200的侧壁,偏光片200和显示面板100之间的缝隙,以及偏光片200和背光模组300之间的缝隙,避免漏光问题的出现;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仅仅需要一次点胶,胶量易于控制,避免点胶时过多的胶流向盲孔区域,而导致容置电子元件的空间减小,或者是导致胶遮挡光学电子元件的取景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一次点胶方式形成第三胶结构503,如图4所示。
而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点胶治具400受背光模组300阻挡,无法伸入至偏光片200的侧壁L位置处,且点胶后胶向显示面板100一侧流动,本就接收到的胶较少的拐角K处的胶更少,易出现镂空,导致漏光。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现有技术中采用两次点胶方式,第一次点胶保证覆盖偏光片200和显示面板100之间的缝隙以及部分偏光片200侧壁,第二次点胶保证覆盖剩余偏光片200侧壁与偏光片200和背光模组300之间的缝隙,参见图1,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结构501,第二次点胶形成第二胶结构502。但两次点胶方式的点胶工艺复杂,且采用两次点胶的工艺,容易造成点胶量过多,出现溢胶,而溢出的胶可能流动至盲孔区域,导致容置电子元件的空间减小,另外,当溢出的胶流动至盲孔区域时,会导致胶遮挡光学电子元件的取景区。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一次点胶即可实现具有完美覆盖率的点胶,在保证不漏光的前提下,简化了点胶工艺,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偏光片200包括从第一通孔11内露出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201,其中,第一表面为偏光片200朝向背光模组300一侧的表面。
如此,一方面可增大偏光片200与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两者之间的粘附力,避免脱胶问题出现。另一方面,形成至少一个凹槽201时会去除部分偏光片材料,使得偏光片200自身折射率漏光量减小,进一步降低了漏光现象出现的概率。此外,点胶操作中,胶滴在偏光片200靠近背光模组300一侧的表面时,位于该表面上的凹槽201可以对胶起到阻挡作用,减少向透光区a流动的胶的量,避免胶遮挡光学电子元件的取景区。
可选的,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凹槽201为围绕透光区a设置的圆形凹槽,以实现大面积、低制备难度且有序的凹槽201的制备。继续参见图5,凹槽201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可选的,凹槽201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半圆形,如图7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凹槽201均满足如下规律:随着凹槽201的深度的增大,凹槽201的截面尺寸减小,具有上述规律的凹槽201易于形成,制备工艺难度低。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凹槽201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偏光片200从第一通孔11内露出的端部中,沿第一方向X,偏光片200的厚度逐渐减小,其中,第一方向X为偏光片200的边缘指向第二通孔12的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此,偏光片200从第一通孔11内露出的端部体积减小,端部占用的盲孔10内的空间减小,省出的空间可用于容置胶结构,也即是,偏光片200从第一通孔11内露出的端部体积减小,偏光片200与显示面板100之间形成有更多可容置有角的空间,因此,点胶后,同等体积的胶流向透光区a的量更小,降低了胶流入光学电子元件取景区内的风险,避免了胶影响光学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偏光片200从第一通孔11内露出的端部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凡是满足沿第一方向X,偏光片200的厚度逐渐减小的形状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示例性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偏光片200中朝向透光区a的侧壁与朝向背光模组300的第一表面之间呈圆弧型平滑过渡。
如此,在能够实现上述降低胶流入光学电子元件取景区内的风险的基础上,还能够使得胶的平铺面的平整度更佳,保证胶能够完美覆盖偏光片200侧壁、偏光片200与显示面板100之间的缝隙,以及偏光片200与背光模组300之间的缝隙。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图9中圆弧型的边还可以为直线边,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有益效果。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图4的基础上,显示模组还包括与偏光片200同层且间隔设置的环形凸起202,环形凸起202围绕透光区a设置。
如此,当进行一次点胶时,环形凸起202能够阻挡胶向透光区a流动,也即胶可以流入偏光片200与环形凸起之间的缝隙,当胶流向显示面板100一侧,能够覆盖偏光片200的侧壁,偏光片200和显示面板100之间的缝隙,以及偏光片200和背光模组300之间的缝隙,从而更好的避免漏光时,可以避免胶流入光学电子元件的取景区,影响光学元件的正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环形凸起202的厚度和材料等均不作限定,凡是能够实现上述胶阻挡效果的设置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凸起202靠近盲孔10的内边缘212不限于与透光区a的边缘齐平,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环形凸起202靠近盲孔10的内边缘212与透光区a边缘之间可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环形凸起202靠近盲孔10的内边缘212可不在透光区a内,也可以在透光区a内。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环形凸起202影响光学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当环形凸起202靠近盲孔10的内边缘212在透光区a内时,环形凸起202需为透光结构。
示例性的,环形凸起202为偏光片的材料和偏光片200的材料相同,环形凸起202的厚度和偏光片200的厚度相等,具体的,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环形凸起202为围绕第二通孔12设置的环形结构。
如此,可在形成第二通孔12时同时形成凸起结构202,具体的,在显示模组的制备工艺中,偏光片200贴附在显示面板100上之后,切割偏光片,同时形成第二通孔12以及凸起结构202,进而无需为凸起结构202设置专属的制备和贴附工艺,有利于显示模组制备工艺的简化。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环形凸起202均为图11所示的环形结构,不同的是,不同环形凸起202结构其材料、厚度以及贴附位置等不同,但其环形结构是相同的,图11中仅以环形凸起202采用偏光片200形成进行示例性说明而非限定。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01和彩膜基板102,阵列基板101包括衬底111,环形凸起202与衬底111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凸起结构202的宽度较小,单独贴附难度较大,设置环形凸起202与衬底111一体成型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无需对环形凸起202进行单独贴附,制备工艺简单且环形凸起202的位置更准确,其中,环形凸起202的厚度也可以与偏光片220的厚度一致。
可选的,衬底111可以为柔性衬底。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衬底的可塑性更好,易于进行异形化设置,形成凸起结构202的工艺难度低。此外,制备成型的柔性显示面板可弯折,能够减小收纳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300与遮光层110的交叠宽度H大于或等于0.5mm。其中,交叠宽度H可以理解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背光模组300在遮光层110的垂直投影沿平行于显示面板的方向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影响显示效果,背光模组与遮光层有交叠,背光模组300与遮光层110的交叠宽度H越小,对工艺制备的要求越高,制备难度越大,制备成本越高,为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制备成本,较佳的设置背光模组300与遮光层110的交叠宽度H大于或等于0.5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300还包括遮光胶310,背光模组300与遮光层110的交叠部分为背光模组300靠近第一通孔11的边缘到遮光胶310远离第一通孔11的边缘之间的部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遮光层110在平行于显示面板上的宽度可以为0.7mm,也即非透光区b在平行显示面板的方向的宽度可以为0.7mm,避免围绕非透光区处的显示区在显示时,影响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300包括遮光胶310,遮光胶310与偏光片200的厚度之和为F,偏光片200从第一通孔11内露出的部分的宽度为J,F<J,其中,遮光胶310位于背光模组300朝向偏光片200的一侧,且遮光层110在背光模组300上的垂直投影覆盖遮光胶310。
如此,显示面板100、偏光片200和背光模组300的边缘呈阶梯状设置的情况下,偏光片200边缘形成的台阶的台阶面大于台阶高度,有利于点胶面平整度的提升,使得胶能够更完美的覆盖偏光片200的侧面,偏光片200与显示面板100之间的缝隙,以及偏光片200与背光模组之间的缝隙,降低漏光概率。此外,F<J的设置方式中,第一通孔11内露出的偏光片200的端部的长度较大,点胶后胶能够与偏光片200更好的贴附,降低脱胶现象的产生概率。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2。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所述的显示模组2,其具有其所包括的显示模组2相同或相应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位贴合的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的偏光片;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贯穿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偏光片的盲孔;
所述显示面板对应所述盲孔的位置形成有透光区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的非透光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非透光区内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和所述非透光区靠近所述透光区的边缘重合;
所述盲孔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中的部分为第一通孔,所述盲孔位于所述偏光片中的部分为第二通孔,所述透光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落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范围内;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偏光片同层且间隔设置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围绕所述透光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包括从所述第一通孔内露出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围绕所述透光区设置的圆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从所述第一通孔内露出的端部中,沿第一方向,所述偏光片的厚度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偏光片的边缘指向所述第二通孔的几何中心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中朝向所述透光区的侧壁与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一表面之间呈圆弧型平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为偏光片的材料和所述偏光片的材料相同,所述环形凸起的厚度和所述偏光片的厚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衬底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柔性衬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遮光层的交叠宽度大于或等于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遮光胶,所述遮光胶与所述偏光片的厚度之和为F,所述偏光片从所述第一通孔内露出的部分的宽度为J,F<J;
其中,所述遮光胶位于所述背光模组朝向所述偏光片的一侧,且所述遮光层在所述背光模组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遮光胶。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011626277.7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731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6277.7A CN112731705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6277.7A CN112731705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1705A CN112731705A (zh) 2021-04-30
CN112731705B true CN112731705B (zh) 2023-02-17

Family

ID=75609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6277.7A Active CN112731705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1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0703B (zh) * 2021-09-27 2023-10-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4527595A (zh) * 2022-03-04 2022-05-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198A (zh) * 2018-12-19 2019-03-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CN109407196A (zh) * 2018-09-30 2019-03-0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偏光片、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0138935A (zh) * 2019-05-05 2019-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0579898A (zh) * 2019-09-23 2019-12-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点胶方法
CN111190301A (zh) * 2020-02-27 2020-05-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56810A (zh) * 2019-04-29 2020-10-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705624U (zh) * 2018-09-30 2019-04-0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70839B (zh) * 2019-04-03 2021-03-12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0333617A (zh) * 2019-06-17 2019-10-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10488526B (zh) * 2019-08-13 2020-08-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组装方法
JP6803951B2 (ja) * 2019-08-28 2020-12-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のカール抑制方法
CN111538180A (zh) * 2020-05-25 2020-08-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196A (zh) * 2018-09-30 2019-03-0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偏光片、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9407198A (zh) * 2018-12-19 2019-03-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CN111856810A (zh) * 2019-04-29 2020-10-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N110138935A (zh) * 2019-05-05 2019-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0579898A (zh) * 2019-09-23 2019-12-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点胶方法
CN111190301A (zh) * 2020-02-27 2020-05-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1705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4484B (zh) 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2731705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61273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10149089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0703486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90816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3585839U (zh) 背光源单元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230251517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826950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099650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10646981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856810A (zh) 液晶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N113193136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33195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U201931474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1443523A (zh)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组件
CN111025752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68561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4224A (zh) 一种3d显示器件
CN11059694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3818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13240761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4669966U (zh) 显示设备
JP2010211202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22360C (zh) 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