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0274A -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0274A
CN111740274A CN202010211548.6A CN202010211548A CN111740274A CN 111740274 A CN111740274 A CN 111740274A CN 202010211548 A CN202010211548 A CN 202010211548A CN 111740274 A CN111740274 A CN 111740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erminal
mating
center
shield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15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部清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40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02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使EMC特性提高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连接器(2)安装于基板且与对方侧连接器连接。连接器(2)包括:外侧端子(27),外侧端子(27)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外侧端子(27)隔着具有绝缘性的支承体(28)设置于中心端子(26)的径向外侧;屏蔽构件(22),屏蔽构件(22)形成为除了朝向前方和下方以外的面无间隙地连结而成的箱状,屏蔽构件(22)设置成将包括在外侧端子(27)的后端开口的开口部(45)在内的外侧端子(27)的后方覆盖。此外,外侧端子(27)的开口部(45)的边缘面(45E)与屏蔽构件(22)的后方内表面(22R)抵接。

Description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屏蔽壳以及收容于屏蔽壳内的端子。第一壳体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筒即连接部和盖子。盖子具有一对外壁,所述一对外壁与连接部的第二部(下部)之间具有间隙地相对。第二壳体的第一封闭部配置于一对外壁间的空间以与连接部(第二部)和外壁抵接而将间隙封闭。第二壳体的第二封闭部设置于一对外壁间的空间以将盖子的后端开口封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74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连接器中,第一壳体的后端开口通过第二壳体的第二封闭部封闭,从而使连接器的EMC(电磁兼容(英语: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特性提高。然而,显而易见的是,第二封闭部仅插入一对外壁间的空间,在与外壁之间会存在微小间隙。因此,无法将第一壳体的后端开口完全封闭,由于无法封闭的微小间隙,连接器的EMC特性的提高受到阻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EMC特性提高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连接器安装于基板并且与对方侧连接器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
外侧端子,所述外侧端子形成为在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连接的连接方向上延伸的筒状,所述外侧端子隔着具有绝缘性的支承体设置于中心端子的径向外侧;以及
屏蔽构件,所述屏蔽构件形成为除了朝向所述对方侧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一侧以及与连接方向正交而作为所述基板一侧的安装方向的一侧以外的面无间隙地连结而成的箱状,所述屏蔽构件设置成将包括开口部在内的所述外侧端子的连接方向的另一侧覆盖,其中,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外侧端子的连接方向的另一端开口。
根据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连接器,能够通过屏蔽构件的无间隙部分将包括开口部在内的外侧端子的连接方向的另一侧覆盖。由此,能够抑制从中心端子等产生的电磁噪声(电磁能)泄漏(放射)至外部这一情况。此外,能够对来自外部的电磁噪声进入屏蔽构件的内部这一情况进行抑制(遮蔽)。也就是说,能够提高连接器的EMC特性。
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连接器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连接器中,优选所述外侧端子的所述开口部的边缘面与所述屏蔽构件的连接方向的另一侧的内表面抵接。
在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连接器中,外侧端子的开口部的边缘面与屏蔽构件的内表面抵接而彼此导通。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阻抗不匹配以及VSWR(Voltage StandingWave Ratio:电压驻波比)的增大等高频特性变差的情况。
在上述第二技术方案的连接器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连接器中,优选,所述中心端子通过在连接方向上延伸地设置的中心主体部以及在安装方向上延伸地设置的中心安装部形成L字状,所述外侧端子通过设置于所述中心主体部的径向外侧的外侧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心安装部的径向外侧的外侧安装部形成为L字状,所述屏蔽构件具有:接触开口部,所述接触开口部在连接方向的一端面开口以使所述外侧主体部露出;以及安装开口部,所述安装开口部在安装方向的一端面开口以使所述外侧安装部露出,所述外侧主体部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屏蔽构件的所述接触开口部的边缘部卡合,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接触开口部的边缘部卡合的状态下,所述外侧主体部的连接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合部之间的覆盖设置部被压入所述屏蔽构件的内部。
在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连接器中,外侧主体部的卡合部与屏蔽构件的接触开口部的边缘部卡合,从而外侧主体部的覆盖设置部被压入屏蔽构件的内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使开口部的边缘面与屏蔽构件的内表面紧贴的状态下将屏蔽构件可靠地固定至外侧端子。
在上述第三技术方案的连接器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连接器中,优选,所述屏蔽构件包括屏蔽安装部,所述屏蔽安装部朝向安装方向的一侧延伸地设置,并且与所述外侧安装部重叠,所述外侧安装部和所述屏蔽安装部在重叠的状态下与所述基板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连接器,由于能够将外侧安装部和屏蔽安装部连接至基板的相同位置,因此,能够实现基板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高频特性的提高(稳定)。
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器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第五技术方案的连接器中,优选,所述支承体包括:内侧支承体,所述内侧支承体设置在所述中心端子与所述外侧端子之间;以及外侧支承体,所述外侧支承体设置于所述外侧端子的外周面,并且与所述屏蔽构件的内周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第五技术方案的连接器,能够通过内侧支承体维持中心端子与外侧端子的间隔,并且能够通过外侧支承体使外侧端子可靠地保持于屏蔽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五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器;以及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对方侧连接器,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包括对方侧外侧端子,所述对方侧外侧端子形成为在连接方向上延伸的筒状,所述对方侧外侧端子隔着具有绝缘性的对方侧支承体设置于对方侧中心端子的径向外侧,所述外侧端子包括多个接触片,所述多个接触片在连接方向的一侧沿周向分割成多个,并且从连接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一端逐渐在径向上扩大,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连接的状态下,所述中心端子与所述对方侧中心端子接触,所述多个接触片具有弹性力地与所述对方侧外侧端子的内周面接触,所述对方侧外侧端子的连接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多个接触片的外周面分开。
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连接器装置中,由于多个接触片从连接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一端扩径,因此,各接触片的头端部具有弹性力地与对方侧外侧端子的内周面紧贴。由此,能够维持外侧端子与对方侧外侧端子的连接状态。由于电(信号)具有在最短路径中流动的性质,因此,在对方侧外侧端子中流动的电(信号)经由对方侧外侧端子和外侧端子的接触点而向外侧端子流动。假定在各接触片与对方侧外侧端子的外周面接触的情况下,由于对方侧外侧端子的连接方向的另一端处于延伸至比接触点靠连接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的状态,因此,电(信号)经过接触点而到达连接方向的另一端后,会再次返回至接触点。也就是说,在各接触片与对方侧外侧端子的外周面接触的情况下,会导致形成电(信号)绕远的路径。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连接器装置中,各接触片与对方侧外侧端子的内周面接触,对方侧外侧端子的连接方向的另一端与多个接触片的外周面分开而相对地配置。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未形成上述那样绕远的路径,因此,从对方侧外侧端子朝向外侧端子流动的电(信号)能够以最短路径流动。由此,能够实现高频特性的稳定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连接器的EMC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对方侧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端子以及屏蔽构件的侧视图。
图7是图6的Ⅶ-Ⅶ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端子以及屏蔽构件的仰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端子以及屏蔽构件的分解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连接器装置;
2 连接器;
3 对方侧连接器;
4 基板;
15 对方侧中心端子;
16 对方侧外侧端子;
17 对方侧支承体;
22 屏蔽构件;
22R (屏蔽构件的)后方内表面;
26 中心端子;
27 外侧端子;
28 支承体;
28A 内侧支承体;
28B 外侧支承体;
30 中心主体部;
31 中心安装部;
40 外侧主体部;
41 外侧安装部;
42A 覆盖设置部;
45 开口部;
45E (开口部的)边缘面;
47 卡合槽(卡合部);
48 接触片;
50 安装开口部;
51 接触开口部;
53 屏蔽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所示的“X1”表示“左”,“X2”表示“右”、“Y1”表示“前”,“Y2”表示“后”,“Z1”表示“上”,“Z2”表示“下”。此外,前后方向是“连接方向”的一例,与前后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是“安装方向”的一例,从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平面的中心(重心)呈放射状扩展的方向是“径向”的一例。在本说明中使用了表示方向和位置的技术用语,不过上述用语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采用的,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连接器装置的概述)
参照图1对连接器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连接器装置1的立体图。
连接器装置1包括连接器2以及与该连接器2连接的对方侧连接器3。连接器2安装于基板4(参照图3)。对方侧连接器3例如经由同轴线缆5与作为连接对象的装置(未图示)电连接。对方侧连接器3设置成能够从连接器2的前方嵌合。
(对方侧连接器)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对方侧连接器3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对方侧连接器3的剖视图。
对方侧连接器3包括对方侧外壳10以及对方侧端子11。对方侧外壳10构成对方侧连接器3的外包装。对方侧端子11支承于对方侧外壳10。
<对方侧外壳>
对方侧外壳10例如通过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为近似长方体形状。在对方侧外壳10的上部处,在与对方侧外壳10的上表面之间隔着间隙地设置有锁定操作部12。锁定操作部12架设在对方侧外壳10的前后两端部之间。锁定操作部12的上表面后部隔着台阶位于比上表面前部靠下方的位置处。在锁定操作部12的上表面后部突出地设置有锁定爪部12A。锁定爪部12A的后表面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前方倾斜。
在对方侧外壳10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的对方侧贯穿孔13。在对方侧贯穿孔13配置对方侧端子11。在对方侧贯穿孔13的内周面的上部配置有矛形件14。矛形件14从对方侧外壳10的前端部朝向后方延伸地设置。
<对方侧端子>
对方侧端子11是所谓的同轴端子,固定于同轴线缆5的头端部。此处,同轴线缆5包括中心导体5A、呈同心状地包围该中心导体5A的外部导体5B、使中心导体5A与外部导体5B之间绝缘的绝缘体5C以及覆盖外部导体5B的外部覆盖体5D(绝缘性)。
对方侧端子11包括对方侧中心端子15和对方侧外侧端子16。对方侧中心端子15和对方侧外侧端子16例如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的方式成型。
对方侧中心端子15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设置,该对方侧中心端子15的后部一分为二。对方侧外侧端子16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近似圆筒状,并且隔着具有绝缘性的对方侧支承体17设置于对方侧中心端子15的径向外侧。在对方侧外侧端子16处,开口设置有用于使矛形件14的头端部卡合的矛形件卡合孔18。
对方侧支承体17例如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对方侧支承体17相对于对方侧中心端子15和对方侧外侧端子16嵌件成型。对方侧支承体17设置在对方侧中心端子15与对方侧外侧端子16之间,对方侧外侧端子16以呈同心状地包围对方侧中心端子15的方式被支承。对方侧支承体17的后部形成为直径小于其前部的直径,并且从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远离。另外,对方侧支承体17以不从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后端开口(头端)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内部。另外,对方侧中心端子15以不从对方侧支承体17的后端开口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对方侧支承体17的内部。
(对方侧连接器的组装)
对同轴线缆5的头端部施加末端处理,使中心导体5A和外部导体5B露出。中心导体5A铆接至对方侧中心端子15的前部,外部导体5B铆接至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前部。另外,同轴线缆5的绝缘体5C以及外部覆盖体5D也铆接至对方侧外侧端子16。
固定至同轴线缆5的头端部的对方侧端子11从对方侧外壳10的前端面插入对方侧贯穿孔13的内部。通过在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矛形件卡合孔18卡合矛形件14的头端部,对方侧端子11的拔出(朝向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如上所述那样,对方侧连接器3的组装完成。另外,对方侧外侧端子16以不从对方侧外壳10的后端(头端)突出的方式设置。
(连接器)
接着,参照图3至图9,对连接器2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连接器2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连接器2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连接器2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端子21以及屏蔽构件22的侧视图。图7是图6的Ⅶ-Ⅶ剖视图。图8是表示端子21以及屏蔽构件22的仰视图。图9是表示端子21以及屏蔽构件22的分解剖视图。
如图3至图5所示,连接器2包括外壳20、端子21以及屏蔽构件22。外壳20具有使对方侧连接器3(对方侧外壳10)嵌合的嵌合凹部23。端子21支承于外壳20。屏蔽构件22覆盖设置于端子21的后部。
<外壳>
外壳20例如通过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为近似长方体形状。在外壳20处,嵌合凹部23从前端面朝向后方凹陷地设置。嵌合凹部23形成为具有能够使对方侧外壳10嵌合的形状和大小。
在外壳20的上壁处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锁定孔20A。在对方侧外壳10嵌合于嵌合凹部23的状态下,在锁定孔20A卡合有对方侧外壳10的锁定爪部12A(参照图1)。在外壳20的左右两侧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一对固定狭缝20B(参照图5)。在各固定狭缝20B插入具有一对固定腿部24A的固定金属配件24。各固定腿部24A从外壳20的下部露出而焊接至基板4。也就是说,外壳20通过一对固定金属配件24固定至基板4(参照图3)。
如图4所示,在外壳20的后端壁20R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25。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说明,端子21被压入贯穿孔25而支承于后端壁20R(贯穿孔25的内周面)。
<端子>
如图4和图5所示,端子21是所谓的同轴端子,包括中心端子26和外侧端子27。中心端子26和外侧端子27例如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的方式成型。从侧面观察时,中心端子26形成为曲柄状。外侧端子27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并且隔着具有绝缘性的支承体28设置于中心端子26的径向外侧。
(中心端子)
中心端子26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设置的中心主体部30以及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地设置的中心安装部31形成为近似L字状。
中心主体部30包括中心固定部32以及连续地设置于该中心固定部32的前端的中心接触部33。中心固定部32与中心接触部33连续而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棒状(针状)。如图4和图7所示,中心固定部32以隐没于支承体28(准确地说是后述的内侧支承体28A)的状态被固定。中心接触部33从中心固定部32的前端朝向前方延伸地设置,并且在支承体28(内侧支承体28A)的前方露出。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中心固定部32的后部沿左右方向突出地设置有一对限位部32A。各限位部32A形成为近似三角形形状,并且在支承体28(内侧支承体28A)的后方露出(参照图7)。
如图4和图5所示,中心安装部31从中心固定部32(各限位部32A)的后端部朝向下方延伸地设置。中心安装部31相对中心固定部32弯折成近似直角。中心安装部31的下部向后方弯折成近似直角,从而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连接片31A。另外,中心端子26构成“L字状”是指中心主体部30与中心安装部31以构成为彼此交叉的姿势的方式弯折的状态,不限定于两者所成的角度为直角。
(外侧端子)
如图4和图5所示,外侧端子27通过设置于中心主体部30的径向外侧的外侧主体部40以及设置于中心安装部31的径向外侧的一对外侧安装部41形成为L字状。
如图4至图7所示,外侧主体部40包括外侧固定部42以及连续地设置于该外侧固定部42的前端的外侧接触部43。外侧固定部42和外侧接触部43连续而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近似圆筒状。外侧接触部43是直径小于外侧固定部42的直径的近似圆筒状,并且隔着台阶部42S连续地设置于外侧固定部42。
在外侧固定部42的前部处沿周向隔开间隔且突出地设置有多个压接突起44(参照图5和图6)。各压接突起44通过使具有切口的外侧固定部42的一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此外,如图5至图8所示,在外侧固定部42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一对卡合槽47(卡合部)。从侧面观察时,各卡合槽47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参照图5和图6),当从平面(底面)观察时,各卡合槽47呈矩形形状凹陷(参照图7和图8)。一对卡合槽47在比压接突起44靠后方处在彼此相对的位置上开口。各卡合槽47的宽度(前后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大于后述的屏蔽构件22的壁厚(壁部厚度)(参照图7和图8)。另外,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说明,在外侧固定部42(外侧主体部40)中,卡合槽47的后方边缘部与开口部45的边缘面45E之间的部分构成为被屏蔽构件22覆盖的覆盖设置部42A。
此外,如图9所示,开口部45开口于外侧固定部42的后端面。由于外侧固定部42的后上部沿斜向切开,因此,开口部45的边缘面45E的上部倾斜。具体而言,外侧固定部42的后部的比中心端子26靠上方的部分被切开而沿斜向形成。另外,外侧主体部40(外侧固定部42、外侧接触部43)通过对一块金属板进行弯曲而形成为近似圆筒状,因此,在外侧主体部40的下部形成有接缝J(参照图8)。此外,在外侧固定部的后方下部处,下表面开口部46以与开口部45连续的方式开口(参照图4、图7以及图8)。内包于外侧端子27的中心端子26的中心安装部31通过下表面开口部46向下方突出(露出)(参照图4)。
如图5至图8所示,外侧接触部43从外侧固定部42的前端朝向前方延伸地设置。在外侧接触部43的前部形成有多个接触片48。多个接触片48通过将外侧接触部43的前部沿周向分割成多个的方式形成。此外,多个接触片48形成为从后方朝向前端逐渐在径向上扩大。另外,由多个接触片48构成的外侧接触部43的前端的外径设定为小于外侧固定部42的前端的外径。
如图4、图5以及图8所示,一对外侧安装部41从外侧固定部42的后部朝向下方延伸地设置。准确地说,一对外侧安装部41在从外侧固定部42朝向下方延伸的头端部处弯曲而向左右两外侧延伸后,再弯曲而向下方延伸(参照图5)。也就是说,一对外侧安装部41弯折成从正面观察时构成为左右对称的曲柄状。一对外侧安装部41配置成夹着中心端子26的中心安装部31相对(参照图8)。
(支承体)
支承体28例如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如图4、图5以及图7所示,支承体28与外侧端子27一体成型(嵌件成型)。支承体28包括设置在中心端子26与外侧端子27之间的内侧支承体28A以及设置于外侧端子27的外周面的外侧支承体28B。
内侧支承体28A从外侧接触部43填充至外侧固定部42。详细而言,内侧支承体28A填充在从各接触片48的略后方至各卡合槽47的略后方之间。在内侧支承体28A的轴心部贯穿地形成有用于供中心端子26(中心主体部30)压入(固定)的压入孔。中心端子26的中心固定部32固定于内侧支承体28A,中心接触部33延伸地设置于比内侧支承体28A靠前方的位置处。此外,内侧支承体28A在中心固定部32和中心安装部31的弯折部附近与中心安装部31接触(参照图4)。内侧支承体28A设置在中心端子26与外侧端子27之间,外侧端子27以呈同心状地包围中心端子26的方式被支承。此外,内侧支承体28A的后方下部设置在中心安装部31与一对外侧安装部41之间,中心安装部31支承于一对外侧安装部41的间隔的中央(参照图7和图8)。另外,在内侧支承体28A的与各卡合槽47对应的部分处形成有凹部28C以使内侧支承体28A不填埋各卡合槽47。此外,在使支承体28嵌件成型时,由于从外侧端子27的内侧向径向(板厚方向)的外侧施加压力,因此,各凹部28C略微进入卡合槽47,从而也与卡合槽47的内端面紧贴(卡定)(参照图9)。
外侧支承体28B在比各卡合槽47靠后方的位置处固定于外侧固定部42的外周面。详细而言,外侧支承体28B固定于覆盖设置部42A的前后方向中央附近的外周面。外侧支承体28B设置于从侧面观察时相对于内侧支承体28A向后方偏移的位置处。外侧支承体28B设置成从正面观察时呈同心状地包围内侧支承体28A。外侧支承体28B通过外侧固定部42的下表面开口部46与内侧支承体28A相连。
中心端子26与外侧端子27通过支承体28一体化,从而形成端子21。在该状态下,中心端子26的前端与外侧端子27的前端基本一致(参照图7)。
<屏蔽构件>
如图4至图8所示,屏蔽构件22例如通过对金属板进行拉深加工而成型为带有顶面的方形箱状。详细而言,屏蔽构件22形成为除了前表面(连接方向一侧)和下表面(安装方向一侧)以外的面无间隙连结而成的方形箱状。也就是说,屏蔽构件22形成为在后表面、上表面以及左右两侧面处没有接缝(连接缝)的箱状。屏蔽构件22的下端部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略微扩展。
屏蔽构件22形成为具有能够覆盖外侧端子27的外侧固定部42(覆盖设置部42A)的大小。例如,屏蔽构件22可形成为至少覆盖开口部45的边缘面45E的上部的倾斜部分。优选,屏蔽构件22可形成为将能够从开口部45观察到的中心端子26(中心固定部32与中心安装部31的弯折部以及中心安装部31等)覆盖并隐藏。更优选可以下述方式进行设定。如图9所示,屏蔽构件22的前后方向的内部尺寸L1设定为覆盖设置部42A的前后方向的尺寸L2(从卡合槽47的后方边缘部到开口部45的边缘面45E的长度)以下(L1≤L2)。此外,如图7和图8所示,屏蔽构件22的左右方向的内部尺寸W1设定成与外侧支承体28B的左右方向的外部尺寸W2基本相同(W1=W2)。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屏蔽构件22的下表面形成有在拉深加工时通过压制机的冲压产生的开口(以下称为安装开口部50)。安装开口部50是屏蔽构件22的整个下表面敞开的近似矩形形状的开口。此外,如图5以及图9所示,在屏蔽构件22的前表面形成有从下端朝向上方切开而成的接触开口部51。也就是说,安装开口部50和接触开口部51从屏蔽构件22的下表面到前表面连续地开口。如图5、图7以及图8所示,接触开口部51形成于屏蔽构件22的前表面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接触开口部51是宽度形成得比外侧端子27的外侧固定部42的直径(左右宽度)窄的近似矩形形状的开口。另外,接触开口部51的下部形成得比外侧固定部42的左右宽度宽(参照图5)。作为屏蔽构件22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在接触开口部51的左右两侧留有一对边墙52。此外,在接触开口部51的上侧也留有屏蔽构件22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另外,详细内容将在后文进行说明,外侧主体部40开口以使接触开口部51在前方露出,安装开口部50开口以使外侧安装部41在下方露出。
如图5、图6以及图9所示,在屏蔽构件22的左右两侧的下端形成有一对屏蔽安装部53。一对屏蔽安装部53从屏蔽构件22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地设置。
(屏蔽构件的安装)
如图9所示,屏蔽构件22从上方覆盖外侧端子27的后部。具体而言,首先,作业人员将屏蔽构件22的安装开口部50朝向外侧端子27的后部(覆盖设置部42A),将一对边墙52(接触开口部51的边缘部)以与一对卡合槽47配合的姿势向下方压入。各边墙52(接触开口部51的边缘部)一边与各卡合槽47的后方边缘部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屏蔽构件22的后方内表面22R一边与外侧固定部42的开口部45的边缘面45E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参照图7和图8)。此外,外侧支承体28B的左右两侧面一边与屏蔽构件22的左右两侧的侧方内表面22S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参照图7和图8)。
如上所述,由于屏蔽构件22的内部尺寸L1比覆盖设置部42A的尺寸L2略短,因此,一边使屏蔽构件22在前后方向上略微扩大一边将其相对地压入覆盖设置部42A。此外,由于屏蔽构件22的内部尺寸W1与外侧支承体28B的外部尺寸W2基本相同,因此,外侧支承体28B的左右两侧面与屏蔽构件22的左右两侧的侧方内表面22S紧贴(参照图7和图8)。
接触开口部51的上边缘部与外侧主体部40抵接,从而屏蔽构件22的推入(压入)受到限制。由此,屏蔽构件22设置成将包括开口部45在内的外侧端子27的后方覆盖(参照图6)。也就是说,屏蔽构件22相对于外侧端子27(端子21)的安装完成。如图7和图8所示,在屏蔽构件22覆盖开口部45的状态下,屏蔽构件22的接触开口部51的边缘部(各边墙52)嵌入(卡合至)外侧主体部40的各卡合槽47。此外,外侧端子27的开口部45的边缘面45E处于与屏蔽构件22的后方内表面22R抵接的状态。此外,位于比各卡合槽47靠前方处的外侧端子27的外侧主体部40从接触开口部51向前方露出。外侧端子27的一对外侧安装部41从安装开口部50向下方露出(参照图4),屏蔽构件22的一对屏蔽安装部53与一对外侧安装部41的外表面重叠(参照图8)。
(端子的安装)
如图4所示,从接触开口部51向前方露出的外侧主体部40从外壳20的后方插入贯穿孔25。详细而言,多个接触片48在不干涉贯穿孔25的内周面的情况下通过贯穿孔25而在嵌合凹部23的内部露出。当外侧固定部42进入贯穿孔25时,多个压接突起44与贯穿孔25的内周面以咬入的方式接触。外侧固定部42被压入贯穿孔25而支承于外壳20的后端壁20R。由此,端子21相对于外壳20的安装完成。在该状态下,屏蔽构件22的前表面相对外壳20的后表面隔着微小的间隙相对。另外,各接触片48的前端位于比锁定孔20A靠后方的位置处。
(连接器的安装)
如图4所示,通过屏蔽构件22被固定至端子21,端子21被固定至外壳20,从而完成连接器2。如图3所示,连接器2配置在基板4上,安装于外壳20的各固定金属配件24的固定腿部24A焊接至基板4。此外,中心端子26的中心安装部31(中心连接片31A)焊接至基板4。此外,各外侧安装部41和各屏蔽安装部53以重叠的状态一起被焊接(电连接)至基板4。另外,屏蔽构件22的下端与基板4相对,安装开口部50通过基板4基本封闭。
根据上述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能够通过屏蔽构件22的无间隙部分将包括开口部45在内的外侧端子27的后方(覆盖设置部42A)覆盖。由此,能够抑制从中心端子26等产生的电磁噪声(电磁能)泄漏(放射)至外部这一情况。此外,能够对来自外部的电磁噪声进入屏蔽构件22的内部这一情况进行抑制(遮蔽)。也就是说,能够提高连接器2的EMC特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中,外侧端子27的开口部45的边缘面45E与屏蔽构件22的后方内表面22R抵接而彼此导通。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阻抗不匹配以及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电压驻波比)的增大等高频特性变差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中,在各卡合槽47与接触开口部51的边缘部(各边墙52)卡合的状态下,覆盖设置部42A被压入屏蔽构件22的内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使开口部45的边缘面45E与屏蔽构件22的后方内表面22R紧贴的状态下将屏蔽构件22可靠地固定至外侧端子27。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由于能够将外侧安装部41和屏蔽安装部53连接至基板4的相同位置,因此,能够实现基板4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高频特性的提高(稳定)。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由于外侧支承体28B与屏蔽构件22的侧方内表面22S接触,因此,能够通过内侧支承体来维持中心端子与外侧端子的间隔,并且能够通过外侧支承体使外侧端子可靠地保持于屏蔽构件。
(连接器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连接)
接着,参照图10对连接器2与对方侧连接器3的连接作用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连接器装置1的剖视图。
作业人员将对方侧连接器3(对方侧外壳10)插入到凹陷地设置于连接器2的外壳20上的嵌合凹部23中。当对方侧连接器3的插入继续进行时,锁定爪部12A与外壳20接触,一边使锁定操作部12向下方弹性变形一边进入嵌合凹部23内。此外,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后端与外侧端子27的多个接触片48接触,多个接触片48一边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一边相对地插入对方侧外侧端子16内。此外,中心端子26相对地插入被一分为二的对方侧中心端子15之间。
当锁定爪部12A到达外壳20的锁定孔20A时,锁定操作部12在自身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锁定爪部12A嵌合至锁定孔20A。由此,对方侧连接器3的拔出受到限制。由此,形成连接器2与对方侧连接器3连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中心端子26(中心接触部33)具有弹性力地被夹入一分为二的对方侧中心端子15(与对方侧中心端子15接触)。此外,多个接触片48具有弹性力地与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内周面接触。另外,由于多个接触片48具有从后方朝向前端向径向外侧扩大的形状,因此,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后端(连接方向的另一端)与多个接触片48的外周面略微分开。
在上述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中,由于多个接触片48从后方向前方扩径,因此,各接触片48的头端部具有弹性力地与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内周面紧贴。由此,能够维持外侧端子27与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连接状态。
由于电(信号)具有在最短路径中流动的性质,因此,在同轴线缆5中流动的电(信号)经由对方侧外侧端子16和外侧端子27的接触点而向外侧端子27流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假定在各接触片48与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外周面接触的情况下,由于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后端处于延伸至比与外侧端子27接触的接触点靠后方的位置的状态,因此,电(信号)在经过接触点而到达后端后,会再次返回至接触点。也就是说,在各接触片48与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外周面接触的情况下,会导致形成电(信号)绕远的路径。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中,各接触片48与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内周面接触,对方侧外侧端子16的后端与多个接触片48的外周面分开而相对地配置。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未形成上述那样绕远的路径,因此,从对方侧外侧端子16朝向外侧端子27流动的电(信号)能够以最短路径流动。由此,能够实现高频特性的稳定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的屏蔽构件22是通过拉深加工而成型的,但不限于此,也可通过将金属材料进行锻造加工、铸造加工或者切削加工的方式成型。也就是说,优选,除了安装开口部50和接触开口部51以外,屏蔽构件22通过不会产生间隙(接缝)的加工方法成型。此外,屏蔽构件22也可通过将一个或多个金属板进行弯折等而形成为箱状(未图示)。在该情况下,在屏蔽构件22会形成间隙,不过,也可将相邻的金属板熔接或钎焊以封闭上述间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中,屏蔽构件22形成为方形的箱状(近似长方体状),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屏蔽构件22也可形成为例如圆柱形、半球形、圆锥形或者方锥形等的箱状(未图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中,作为卡合部的一例,卡合槽47贯穿地设置于外侧主体部40的左右两侧,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一个卡合槽47形成于外侧主体部40的上部(未图示)。此外,作为卡合部的另一例,也可以是,突起从外侧主体部40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未图示)。在该情况下,突起与边墙52等接触开口部51的边缘部卡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中,外侧端子27的前部在周向上被分割,从而形成有多个接触片48,不过,并不限于此,外侧端子27(外侧接触部43)的前部也可形成为未在周向上分割的圆筒状。此外,在外侧端子27形成有一对外侧安装部41,但不限于此,只要至少形成一个外侧安装部41即可。与之相同的是,只要至少形成一个与外侧安装部11重叠的屏蔽安装部53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中,包括一个端子21和一个对方侧端子11,但不限于此,也可包括两个以上的端子21(对方侧端子1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21和对方侧端子11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的方式成型的,但不限于此,也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锻造加工、铸造加工或者切削加工的方式成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方侧中心端子15的后部被一分为二而将中心端子26夹入,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对方侧中心端子15形成为圆筒状,并且中心端子26被插入对方侧中心端子15(未图示)。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能适当地与现有的构成要素等进行替换和组合,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不对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内容进行限定。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安装于基板且与对方侧连接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外侧端子,所述外侧端子形成为在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连接的连接方向上延伸的筒状,所述外侧端子隔着具有绝缘性的支承体设置于中心端子的径向外侧;以及
屏蔽构件,所述屏蔽构件形成为除了朝向所述对方侧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一侧以及与连接方向正交而作为所述基板一侧的安装方向的一侧以外的面无间隙地连结而成的箱状,所述屏蔽构件设置成将包括开口部在内的所述外侧端子的连接方向的另一侧覆盖,其中,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外侧端子的连接方向的另一端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端子的所述开口部的边缘面与所述屏蔽构件的连接方向的另一侧的内表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端子通过在连接方向上延伸地设置的中心主体部以及在安装方向上延伸地设置的中心安装部形成L字状,
所述外侧端子通过设置于所述中心主体部的径向外侧的外侧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心安装部的径向外侧的外侧安装部形成为L字状,
所述屏蔽构件具有:
接触开口部,所述接触开口部在连接方向的一端面开口以使所述外侧主体部露出;以及
安装开口部,所述安装开口部在安装方向的一端面开口以使所述外侧安装部露出,
所述外侧主体部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屏蔽构件的所述接触开口部的边缘部卡合,
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接触开口部的边缘部卡合的状态下,所述外侧主体部的连接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合部之间的覆盖设置部被压入所述屏蔽构件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构件包括屏蔽安装部,所述屏蔽安装部朝向安装方向的一侧延伸地设置,并且与所述外侧安装部重叠,
所述外侧安装部和所述屏蔽安装部在重叠的状态下与所述基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体包括:
内侧支承体,所述内侧支承体设置在所述中心端子与所述外侧端子之间;以及
外侧支承体,所述外侧支承体设置于所述外侧端子的外周面,并且与所述屏蔽构件的内表面接触。
6.一种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
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对方侧连接器,
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包括对方侧外侧端子,所述对方侧外侧端子形成为在连接方向上延伸的筒状,所述对方侧外侧端子隔着具有绝缘性的对方侧支承体设置于对方侧中心端子的径向外侧,
所述外侧端子包括多个接触片,所述多个接触片在连接方向的一侧沿周向分割成多个,并且从连接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一端逐渐在径向上扩大,
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连接的状态下,所述中心端子与所述对方侧中心端子接触,所述多个接触片具有弹性力地与所述对方侧外侧端子的内周面接触,所述对方侧外侧端子的连接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多个接触片的外周面分开。
CN202010211548.6A 2019-03-25 2020-03-24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Pending CN1117402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5968 2019-03-25
JP2019055968A JP7008659B2 (ja) 2019-03-25 2019-03-25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0274A true CN111740274A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9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1548.6A Pending CN111740274A (zh) 2019-03-25 2020-03-24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08659B2 (zh)
CN (1) CN11174027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94555B2 (ja) * 2004-04-28 2008-12-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
JP2006318788A (ja) * 2005-05-13 2006-11-2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257653B2 (ja) * 2008-02-28 2013-08-07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装置
JP5221188B2 (ja) * 2008-04-07 2013-06-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15176657A (ja) * 2014-03-13 2015-10-05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61214A (ja) 2020-10-01
JP7008659B2 (ja)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1085B (zh) 端子零件
CN110011084B (zh) 端子零件
EP3544124B1 (en) Connector
US7318742B2 (en) Shield terminal for coaxial cable
US11031736B2 (en) Outer conductor terminal and shield connector
JP2019114489A (ja) コネクタ
CN111628321B (zh) 屏蔽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JP6879647B2 (ja) シールド端子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7785118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having a compensating tab
JPH08250173A (ja) 雌型電気端子
US20230129292A1 (en) Shielded terminal and shielded connector
WO2021145198A1 (ja) 電磁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11416243B (zh) 内导体端子及屏蔽端子
WO2020017572A1 (ja) コネクタ及び外導体
US10998652B2 (en) Shield terminal
JP2009016178A (ja) 同軸コネクタ
CN109698441B (zh) 同轴线缆用连接器
CN111740274A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KR102667028B1 (ko) 동축 전기 커넥터
US1070047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7068750B2 (ja) 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コネクタ
CN118630532A (zh) 连接器
CN117220096A (zh) 端子单元以及具备其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