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6446A - 钟表 - Google Patents

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6446A
CN111736446A CN202010218258.4A CN202010218258A CN111736446A CN 111736446 A CN111736446 A CN 111736446A CN 202010218258 A CN202010218258 A CN 202010218258A CN 111736446 A CN111736446 A CN 111736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er member
edge
housing
convex portion
wind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82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6446B (zh
Inventor
井口胜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736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6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6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6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008Cases for pocket watches and wrist watch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8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 G04B37/084Complete encasings for wrist or pocket watches without means for hermetic sealing of winding stem or crown
    • G04B37/086Complete encasings for wrist or pocket watches without means for hermetic sealing of winding stem or crown for shaped watch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091Cases for clock parts, e.g. for the escapement or the electric motor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9/00Watch crystals; Fastening or sealing of crystals; Clock gl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考虑到所述事实,目的在于,能够合理地重复玻璃边缘相对于壳体的开闭,使钟表的维护性提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钟表(10)具有:壳体(12),其在上表面侧具有开口,在内周部具有凹部;玻璃边缘(14)(风挡边缘),其固定有玻璃(42)(风挡),安装于壳体(12)的上表面侧;凸部(16),其设于玻璃边缘(14)中的插入至壳体(12)的内侧的部位,朝向内周部(22)以未进入至凹部(24)的程度突出;以及止动部件(18),其转动自由地安装于玻璃边缘(14),一边弹性变形,一边越过凸部(16),由此能够在凸部(16)的上侧与下侧之间摆动,在将玻璃边缘(14)安装于壳体(12)的状态下,上部抵接于凹部(24)的顶部(24A),下部抵接于凸部(16),分别卡合于壳体(12)和玻璃边缘(14)。

Description

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钟表。
背景技术
存在如下的构造的钟表:在将带有针和文字盘的机芯相对于钟表的壳体而从玻璃边缘相对于该壳体而安装的方向插入之后,将玻璃边缘安装于壳体。作为该一个示例,公开了使用小螺钉来将钟表的壳体和玻璃边缘固定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890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用于将壳体和玻璃边缘固定的构造,除了如上所述的小螺钉止动的构造之外,还已知如下的构造:在玻璃边缘中的插入至壳体的支脚设有卡合部,利用该支脚的挠曲力来使卡合部卡合于壳体。
然而,在利用玻璃边缘的支脚的挠曲力来使卡合部卡合于壳体的构造中,顾及每当玻璃边缘安装和拆卸于壳体的次数(即,开闭次数)增加时,壳体或玻璃边缘就被切削。而且,在如金那样的易于发生变形的材料或如钛等那样的硬材料用于玻璃边缘或壳体的情况下,利用玻璃边缘的支脚的挠曲力来使卡合部卡合于壳体的构造是不合适的。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考虑到上述事实,目的在于,能够合理地重复风挡边缘相对于壳体的开闭,使钟表的维护性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钟表具有:壳体,其在上表面侧具有开口,在内周部具有凹部;风挡边缘,其固定有风挡,安装于前述壳体的上表面侧;凸部,其设于前述风挡边缘中的插入至前述壳体的内侧的部位,朝向前述内周部以未进入至前述凹部的程度突出;以及止动部件,其转动自由地安装于前述风挡边缘,一边弹性变形,一边越过前述凸部,由此能够在前述凸部的上侧与下侧之间摆动,在将前述风挡边缘安装于前述壳体的状态下,上部抵接于前述凹部的顶部,下部抵接于前述凸部,分别卡合于前述壳体和前述风挡边缘。
在该钟表中,止动部件转动自由地安装于风挡边缘。在将机芯收纳于壳体,将风挡边缘安装于壳体时,将风挡边缘的支脚部插入至壳体。此时,由于在支脚部设置的凸部以未进入至凹部的程度突出,因而难以与壳体的内周部干涉。另外,此时,在风挡边缘安装的止动部件开始进入至壳体的凹部。如果将风挡边缘的支脚部压入至壳体,则位于止动部件的上侧的风挡边缘的凸部一边使该止动部件弹性变形,一边进入至止动部件的下侧,使得止动部件暂且深深地进入至凹部。此时,相对而言,止动部件弹性变形,并同时越过风挡边缘的凸部,从该凸部的下侧向上侧转动。止动部件在越过凸部时,暂且弹性地伸长,在越过之后,将要利用自身的弹性力来恢复至原来的形状。此时,止动部件的上部抵接于凹部的顶部,止动部件的下部抵接于凸部,止动部件成为分别卡合于壳体和风挡边缘的状态。由此,风挡边缘安装于壳体。止动部件成为收纳于风挡边缘与壳体之间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将风挡边缘从壳体拆卸时,在风挡边缘的支脚部设置的凸部一边使该止动部件弹性变形,一边从止动部件的下侧向上侧移动,使得止动部件暂且深深地进入至凹部。此时,相对而言,止动部件越过风挡边缘的凸部,从该凸部的上侧向下侧转动。由此,由于止动部件与壳体和风挡边缘的卡合被解除,因而能够将风挡边缘从壳体拆卸。
关于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钟表中,在前述风挡边缘,设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在未将前述风挡边缘安装于前述壳体,且使前述风挡边缘成为水平状态时,限制前述止动部件向下方转动的范围,使得前述止动部件停留于前述凸部的下侧的既定位置。
在该钟表中,当未将风挡边缘安装于壳体,且使风挡边缘成为水平状态时,由支撑部限制止动部件向下方转动的范围,止动部件停留于凸部的下侧的既定位置。由此,抑制止动部件从风挡边缘垂下。因此,在将风挡边缘安装于壳体时,能够抑制止动部件相对于在机芯安装的针或文字板的干涉。
关于第三方式,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涉及的钟表中,在前述风挡边缘的径向方向的两侧设有一对前述止动部件。
在该钟表中,在将风挡边缘安装于壳体时,将风挡边缘的支脚部插入并压入至壳体,由此,在风挡边缘的径向方向的两侧,止动部件成为分别卡合于壳体和风挡边缘的状态。因此,容易进行风挡边缘相对于壳体而安装的操作。
关于第四方式,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涉及的钟表中,前述止动部件设于前述风挡边缘的径向方向的单侧,在前述风挡边缘中的未设置前述止动部件的一侧,设有相对于前述壳体而直接卡合的卡合部。
在该钟表中,由于使风挡边缘中的未设置止动部件的一侧的卡合部直接卡合于壳体,因而将设有止动部件的一侧压入至壳体,使止动部件分别卡合于壳体和风挡边缘。由于止动部件设于风挡边缘的径向方向的单侧,因而与止动部件设于径向方向的两侧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少零件数。
关于第五方式,在第一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钟表中,前述凹部的前述顶部朝向前述壳体的径向方向内侧倾斜至前述壳体的上表面侧,前述凸部朝向前述风挡边缘的径向方向外侧以截面渐缩状形成。
在该钟表中,由于壳体中的凹部的顶部倾斜,因而止动部件易于出入于凹部。另外,由于风挡边缘的凸部以截面渐缩状形成,因而止动部件易于越过凸部。因此,容易进行风挡边缘相对于壳体的装卸。
关于第六方式,在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钟表中,在前述止动部件,设有成为在弹性变形时的伸展空间(伸び代)的伸长预定部。
在该钟表中,由于在止动部件设有成为在弹性变形时的伸展空间的伸长预定部,因而与不存在该伸长预定部的情况比较,在止动部件越过风挡边缘的凸部时,易于沿凸部的突出方向伸长。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合理地重复风挡边缘相对于壳体的开闭,能够使钟表的维护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钟表的部分剖切正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钟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壳体的构造的部分截面立体图。
图4是示出翻过来的玻璃边缘和止动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止动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正视图。
图6是示出在将玻璃边缘固定于壳体之前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图7是示出图6的A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8(A)是示出将玻璃边缘固定于壳体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图8(B)是示出图8(A)的B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9(A)是示出止动部件的第二变形例的放大截面图。图9(B)是示出止动部件相对于壳体的转动范围被限制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图10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钟表中,在将玻璃边缘固定于壳体之前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图11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钟表中,将玻璃边缘固定于壳体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而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钟表10是例如手表,具有壳体12、作为风挡边缘的一个示例的玻璃边缘14、凸部16以及止动部件18。
壳体12是如下的钟表零件:上表面侧开口,在内周部22形成有凹部24,从上表面侧收纳机芯26。在图1中的壳体12的两端,分别设有带安装部12A。在带安装部12A,经由弹簧杆30来安装有腕带32。如图2所示,在壳体12的侧表面,形成有转柄28的轴28A所插入的孔12B。该孔12B贯通于壳体12的内周部22。转柄28的轴28A穿过该孔12B而与在壳体12收纳的机芯26结合。
在图2、图3中,在壳体12,设有收纳文字板34的文字板收纳部44。在文字板收纳部44,还收纳有在机芯26安装的针35。在文字板收纳部44的下侧,设有收纳机芯26的机芯收纳部46。机芯收纳部46与机芯26的外形配合地以筒状形成。在机芯收纳部46的下侧,形成有用于安装后盖36的例如阴螺纹12C。此外,此处的“下侧”意味着钟表10的背侧(后盖36侧)。
在图2中,在文字板收纳部44内,机芯26由中框38定位。在后盖36与壳体12之间,为了确保密闭性,设有后盖衬垫40。
设有凹部24的内周部22位于文字板收纳部44的内周。在例如俯视钟表10的情况下,凹部24分别设于该钟表10的上侧(钟表10的12点钟侧)和下侧(钟表10的6点钟侧)。该凹部24是例如从壳体12的内周部22向径向方向外侧以凹状形成的凹槽,沿壳体12的宽度方向以例如直线状或弧状延伸。该宽度方向是在装戴钟表时的横宽方向,换而言之,是将文字板34的3点钟与9点钟连结的方向。在钟表10的形状并非方形而是圆形的情况下,凹部24也可以沿周向方向延伸。在图6、图7中,凹部24的顶部24A朝向壳体12的径向方向内侧倾斜至壳体12的上表面侧。由此,顶部24A朝向壳体12的中央侧斜下方。另外,凹部24的底部24B比文字板收纳部44的底部44B更低一段地形成,与壳体12的径向方向内侧连续,到达机芯收纳部46。
在图1、图2、图4中,关于玻璃边缘14,作为风挡的一个示例的玻璃42被固定,安装于壳体12的上表面侧。在玻璃边缘14与壳体12之间,为了确保密闭性,设有玻璃边缘衬垫48。在图4中,示出翻过来的玻璃边缘14。玻璃边缘14具有被壳体12遮盖并构成玻璃42的周围的外观方面的边缘部14A。另外,玻璃边缘14具有作为插入至壳体12的内侧的部位的支脚部14B。此外,风挡不限于玻璃42,只要是透明且硬质的原料即可,也可以是例如透明树脂。
与凹部24的底部24B比文字板收纳部44的底部44B更低一段地形成的结构对应地,支脚部14B中的形成有凸部16的部分比其它部分更突出至玻璃边缘14的下侧(在图4中为上侧)。
在图6、图7中,凸部16是如下的部位:设于作为玻璃边缘14中的插入至壳体12的内侧的部位的支脚部14B,朝向内周部22以未进入至凹部24的程度突出。凸部16朝向玻璃边缘14的径向方向外侧以截面渐缩状(渐细状)形成。换而言之,凸部16在上侧和下侧具有倾斜面。如图1所示,钟表10的在俯视下的凸部16的范围比壳体12的凹部24的范围更窄(短)地设定。另外,如图7(B)、图8(B)所示,关于凸部16的上侧的面的倾斜角度,凹部24的顶部24A的倾斜角度不同,由此,凸部16与凹部24的顶部24A的分离距离朝向壳体12的径向方向内侧变窄。
在图2、图4中,止动部件18转动自由地安装于玻璃边缘14,一边弹性变形,一边越过凸部16,由此能够在凸部16的上侧与下侧之间摆动。关于该止动部件18,在将玻璃边缘14安装于壳体12的状态下,上部抵接于凹部24的顶部,下部抵接于凸部16,分别卡合于壳体12和玻璃边缘14。
具体而言,止动部件18将例如金属制的金属丝(钢琴丝)以沿着玻璃边缘14的支脚部14B的外形的方式以例如大致C字状弯折而形成。为了抑制壳体12和玻璃边缘14的磨损,理想的是,止动部件18的材质比壳体12和玻璃边缘14中的与止动部件18接触的部分的材料更柔软。在止动部件18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沿从后述的插入部18C远离的方向(壳体12的凹部24的深度方向)部分地伸出的伸出部18A。如图1所示,伸出部18A成为沿着玻璃边缘14的凸部16和壳体12的凹部24的形状。另外,伸出部18A的范围设定得比玻璃边缘14的凸部16的范围更广(长)。
在止动部件18的两端,形成有将金属丝的两端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折的插入部18C。另一方面,在玻璃边缘14中的支脚部14B的侧表面,各形成有例如两处安装孔14C。将止动部件18的插入部18C插入至安装孔14C,由此,止动部件18安装于玻璃边缘14。止动部件18以插入部18C为中心而转动自由。在玻璃边缘14的径向方向的两侧设有一对该止动部件18。对应于此,也分别设有一对玻璃边缘14的凸部16和壳体12的凹部24。
另外,在玻璃边缘14的钟表宽度方向两侧,设有支撑部50。该支撑部50是如下的部位:当未将玻璃边缘14安装于壳体12,且使玻璃边缘14成为水平状态时,限制止动部件18向下方转动的范围,使得止动部件18停留于凸部16的下侧的既定位置。如图4所示,支撑部50以从支脚部14B向外侧伸出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于该支脚部14B。关于支撑部50,当未将玻璃边缘14安装于壳体12,且使玻璃边缘14成为水平状态时,至少在止动部件18的插入部18C的下侧(在图4中为上侧)伸出,以便在止动部件18向下方略微转动的位置处抵接于止动部件18。
此外,如图5所示的变形例1那样,也可以在止动部件18设有成为在弹性变形时的伸展空间的伸长预定部18B。该伸长预定部18B是使止动部件18的一部分以波形折弯的部位,针对每一个止动部件18而设置例如一对或多对。
另外,如图9(A)所示的变形例2那样,也可以构成止动部件18和安装孔14C。在该支撑部60中,止动部件18的插入部18C成为截面非圆形(例如,截面长方形),安装孔14C成为截面非圆形(例如,椭圆形)。安装孔14C的宽度设定得比插入部18C的宽度略大。如图9(B)所示,在该变形例中,当止动部件18以某种程度转动时,插入部18C与安装孔14C干涉。在这样的构成中,也能够限制止动部件18的转动范围。即,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构成而实现用于限制止动部件18的转动范围的支撑部。而且,支撑部只要能够限制止动部件18的转动范围,就也可以是其它构成。
(作用)
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地构成,以下对其作用进行说明。在图6至图8中,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钟表10中,止动部件18以插入部18C为中心而转动自由地安装于玻璃边缘14。通过仅仅将插入部18C插入至玻璃边缘14的安装孔14C,该止动部件18就能够容易地安装于该玻璃边缘14。
在将安装有文字板34和针35的机芯26收纳于壳体12,将玻璃边缘14安装于壳体12时,如图6、图7(A)所示,将玻璃边缘14的支脚部14B插入至壳体12。此时,由于在支脚部14B设置的凸部16难以与壳体12的内周部22干涉,因而难以发生由于玻璃边缘14与壳体12的接触而导致的磨损。另外,此时,在玻璃边缘14安装的止动部件18一边在文字板收纳部44的底部44B或凹部24的底部24B上滑动,一边开始进入至壳体12的凹部24。具体而言,止动部件18的伸出部18A开始进入至凹部24。
如图7、图8所示,如果将玻璃边缘14的支脚部14B压入至壳体12,则位于止动部件18的上侧的玻璃边缘的凸部16一边使该止动部件18弹性变形(图7(B)),一边进入至止动部件18的下侧(图8),使得止动部件18的伸出部18A暂且深深地进入至凹部24。此时,相对而言,止动部件18弹性变形,并同时,其伸出部18A越过玻璃边缘的凸部16,从该凸部16的下侧向上侧转动。
由于止动部件18具有C字形的折曲形状,因而在越过凸部16时,暂且弹性地伸长,在越过之后,将要利用自身的弹性力来恢复至原来的形状。此时,止动部件18中的伸出部18A的上部抵接于凹部24的顶部24A,止动部件18的下部抵接于凸部16,止动部件18成为分别卡合于壳体12和玻璃边缘14的状态。由此,玻璃边缘14安装于壳体12。由于利用止动部件18的弹性变形,伸出部18A越过凸部16,因而难以发生磨损。另外,由于玻璃边缘14的凸部16以截面渐缩状形成,因而当止动部件18的伸出部18A将要越过凸部16而利用自身的弹性力来恢复至原来的形状时,易于抵接于凸部16。
关于凸部16的上侧的面的倾斜角度,凹部24的顶部24A的倾斜角度不同,由此,凸部16与凹部24的顶部24A的分离距离朝向壳体12的径向方向内侧变窄。因此,当止动部件18的伸出部18A将要越过凸部16而利用自身的弹性力来恢复至原来的形状时,伸出部18A不仅抵接于凸部16,而且还抵接于凹部24的顶部24A。由此,止动部件18未复原至自然状态,而是以略微弹性变形的状态被约束。由此,抑制产生异音。另外,通过止动部件18的弹性力,伸出部18A抵接于凸部16的上侧,由此,能够使力对凸部16向下侧起作用。由此,能够将玻璃边缘14引入至壳体12的下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玻璃边缘14的径向方向的两侧设有一对止动部件18,因而在将玻璃边缘14安装于壳体12时,将玻璃边缘14的支脚部14B插入并压入至壳体12,由此,在玻璃边缘14的径向方向的两侧,止动部件18成为分别卡合于壳体12和玻璃边缘14的状态。因此,容易进行玻璃边缘14相对于壳体12而安装的操作。
另一方面,在将玻璃边缘14从壳体12拆卸时,在玻璃边缘14的支脚部14B设置的凸部16一边使该止动部件18弹性变形,一边从止动部件18的下侧向上侧移动,使得止动部件18暂且深深地进入至凹部24。此时,相对而言,止动部件18越过玻璃边缘14的凸部16,从该凸部16的上侧向下侧转动。由此,由于止动部件18与壳体12和玻璃边缘14的卡合被解除,因而能够将玻璃边缘14从壳体12拆卸。
即使由于玻璃边缘14相对于壳体12的装卸而导致止动部件18发生磨损,也仅更换该止动部件18即可。由于止动部件18是将金属丝弯折的价廉的零件,因而能够抑制更换费用。
另外,如图2所示,当未将玻璃边缘14安装于壳体12,且使玻璃边缘14成为水平状态时,由支撑部50限制止动部件18向下方转动的范围,止动部件18停留于凸部16的下侧的既定位置。由此,抑制止动部件18从玻璃边缘14垂下。因此,在将玻璃边缘14安装于壳体12时,能够抑制止动部件18相对于在机芯26安装的针或文字板的干涉。
而且,如图7、图8所示,由于壳体12中的凹部24的顶部24A倾斜,因而止动部件18易于出入于凹部24。另外,由于玻璃边缘14的凸部16以截面渐缩状形成,因而止动部件18易于越过凸部16。因此,容易进行玻璃边缘14相对于壳体12的装卸。
由于在图5所示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止动部件18中,设有成为在弹性变形时的伸展空间的伸长预定部18B,因而与不存在该伸长预定部18B的情况比较,在止动部件18越过玻璃边缘14的凸部16时,易于沿凸部16的突出方向伸长。
这样,依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合理地重复玻璃边缘14相对于壳体12的开闭,能够使钟表的维护性提高。
此外,在使用小螺钉来将玻璃边缘固定于壳体的情况下,由于在玻璃边缘的支脚部切割用于紧固小螺钉的阴螺纹,因而需要玻璃边缘的宽度,影响到视觉辨认性的文字板未大大地显示。在同一壳体还需要使螺钉穿过的贯通孔,为了使螺钉隐藏,需要考虑在腕带的上表面配置螺钉等。
在这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需要小螺钉,因而与使用小螺钉的情况比较,能够使玻璃边缘14的边缘宽度较细。因此,能够大大地显示文字板34而使视觉辨认性提高。另外,由于止动部件18成为不浪费空间地收纳于玻璃边缘14与壳体12之间的状态,因而在钟表10的内部不需要多余的空间。因此,还能够在玻璃边缘14下确保腕带32的配置空间。
[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10、图11中,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钟表20中,止动部件18设于玻璃边缘14的径向方向的单侧,设于例如钟表20的上侧(文字板34的12点钟侧)或下侧(文字板34的6点钟侧)。
在玻璃边缘14中的未设置止动部件18的一侧(具体而言,玻璃边缘14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凸部16的相反侧),设有相对于壳体12的凹部25而直接卡合的卡合部52。卡合部52设于支脚部14B。另外,卡合部52是在支脚部14B的外表面抵接于内周部22的状态下进入至凹部25的形状的凸部。与止动部件18卡合的凸部16朝向壳体12的内周部22以未进入至凹部24的程度突出,与此相对的是,卡合部52突出到进入至凹部25的位置。即,卡合部52比凸部16更突出。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钟表20中,由于使玻璃边缘14中的未设置止动部件18的一侧的卡合部直接卡合于壳体12,因而将设有止动部件18的一侧压入至壳体12,使止动部件18分别卡合于壳体12和玻璃边缘14(图11)。由于止动部件18设于玻璃边缘14的径向方向的单侧,因而与止动部件18设于径向方向的两侧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少零件数。
对于在玻璃边缘14装卸时的止动部件18与壳体12和玻璃边缘14的卡合及其解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在附图中标记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进行了说明,但当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述,除了上述以外,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形而实施。
作为凹部24是沿壳体1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的情况而进行了说明,但凹槽也可以断续地设于多处。另外,凹部24不限于凹槽,也可以是一处以上的局部的凹部。也可以将凹槽和局部的凹部组合。
凸部16是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倾斜的截面渐缩状,但上表面和下表面不限于平面状,也可以由弯曲面构成。另外,凸部1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也可以由平面和弯曲面的组合构成。
符号说明
10 钟表
12 壳体
14 玻璃边缘(风挡边缘)
14B 支脚部(插入至壳体的内侧的部位)
16 凸部
18 止动部件
18B 伸长预定部
20 钟表
22 内周部
24 凹部
24A 顶部
26 机芯
42 玻璃(风挡)
50 支撑部
52 卡合部。

Claims (6)

1.一种钟表,具有:
壳体,其在上表面侧具有开口,在内周部具有凹部;
风挡边缘,其固定有风挡,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侧;
凸部,其设于所述风挡边缘中的插入至所述壳体的内侧的部位,朝向所述内周部以未进入至所述凹部的程度突出;以及
止动部件,其转动自由地安装于所述风挡边缘,一边弹性变形,一边越过所述凸部,由此能够在所述凸部的上侧与下侧之间摆动,在将所述风挡边缘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上部抵接于所述凹部的顶部,下部抵接于所述凸部,分别卡合于所述壳体和所述风挡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挡边缘,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未将所述风挡边缘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使所述风挡边缘成为水平状态时,限制所述止动部件向下方转动的范围,使得所述止动部件停留于所述凸部的下侧的既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挡边缘的径向方向的两侧设有一对所述止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件设于所述风挡边缘的径向方向的单侧,
在所述风挡边缘中的未设置所述止动部件的一侧,设有相对于所述壳体而直接卡合的卡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所述顶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内侧倾斜至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侧,
所述凸部朝向所述风挡边缘的径向方向外侧以截面渐缩状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动部件,设有成为在弹性变形时的伸展空间的伸长预定部。
CN202010218258.4A 2019-03-25 2020-03-25 钟表 Active CN1117364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6659A JP7217185B2 (ja) 2019-03-25 2019-03-25 時計
JP2019-056659 2019-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6446A true CN111736446A (zh) 2020-10-02
CN111736446B CN111736446B (zh) 2022-10-28

Family

ID=72605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8258.4A Active CN111736446B (zh) 2019-03-25 2020-03-25 钟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6187B2 (zh)
JP (1) JP7217185B2 (zh)
CN (1) CN111736446B (zh)
CH (1) CH716020B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39418A (en) * 1953-11-02 1955-10-26 Piquerez Sa Ervi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 fluidtight casing for watches
US4223527A (en) * 1977-10-13 1980-09-23 Citizen Watch Co., Ltd. Retaining spring for a wristwatch case
JP2002181960A (ja) * 2000-12-11 2002-06-26 Seiko Epson Corp 時 計
CN1694017A (zh) * 2004-04-30 2005-11-09 劳力士有限公司 将后盖与/或玻璃框装配到表外壳中部的棘齿装配装置
CN1991639A (zh) * 2005-12-26 2007-07-0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时计
CN103472709A (zh) * 2012-06-06 2013-12-25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转动表圈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82843A (en) * 1931-12-24 1937-06-08 Mathez Samuel Wrist watch case and setting system for watches
JPS53121064U (zh) * 1977-03-03 1978-09-26
JP2002189084A (ja) 2000-12-21 2002-07-05 Seiko Instruments Inc 腕時計
US7307921B1 (en) * 2004-08-30 2007-12-11 Karterman Don S Wristwatch with movable movement case
US20070189127A1 (en) * 2005-08-24 2007-08-16 Isaac Pollak Combination watch device
DE602005021517D1 (de) * 2005-12-08 2010-07-08 Swatch Group Man Serv Ag Uhr mit Klappgehäuse
US20070253290A1 (en) * 2006-04-27 2007-11-01 Christopher Aire Modular wristwatch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39418A (en) * 1953-11-02 1955-10-26 Piquerez Sa Ervi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 fluidtight casing for watches
US4223527A (en) * 1977-10-13 1980-09-23 Citizen Watch Co., Ltd. Retaining spring for a wristwatch case
JP2002181960A (ja) * 2000-12-11 2002-06-26 Seiko Epson Corp 時 計
CN1694017A (zh) * 2004-04-30 2005-11-09 劳力士有限公司 将后盖与/或玻璃框装配到表外壳中部的棘齿装配装置
CN1991639A (zh) * 2005-12-26 2007-07-0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时计
CN103472709A (zh) * 2012-06-06 2013-12-25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转动表圈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17185B2 (ja) 2023-02-02
CN111736446B (zh) 2022-10-28
US20200310351A1 (en) 2020-10-01
US11036187B2 (en) 2021-06-15
JP2020159737A (ja) 2020-10-01
CH716020A2 (fr) 2020-09-30
CH716020B1 (fr)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2070B2 (en) Timepiece with stabilizing bezel
EP1041460B1 (en) Rotating bezel mounting structure and timepiece with the mounting structure
JP6364763B2 (ja) ケース、及び時計
JP2013507607A (ja) 複数の構成を備えた時計用ケース
JP5742830B2 (ja) 内装部品の位置決め構造、時計、および内装部品の位置決め方法
RU2012104994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топорения часового механизма
KR0163059B1 (ko) 두 인접한 쉘을 포함하는 시계케이스
US4605312A (en) Watchband/watchcase connection
CN111736446B (zh) 钟表
JP5136046B2 (ja) バンド取付構造
JP4251175B2 (ja) 時計のムーブメント保持構造および時計
JP2593713B2 (ja) ブレスレツトおよび時計
KR100918148B1 (ko) 베젤 또는 백 커버를 통해 조립된 케이스에 장착된무브먼트를 위한 케이싱 링을 포함하는 시계
JP5831846B2 (ja) バンドおよび腕時計
JP6020970B2 (ja) 腕時計
JP3964492B2 (ja) 時計用バンドの取付構造
JP2006284235A (ja) 腕装着型の電子機器
JP2007090046A (ja) 腕装着装置
RU2664741C1 (ru) Часы наручные
EP1594381B1 (en) Watch strap
RU174837U1 (ru) Часы наручные
JP2003043165A (ja) バンド取付構造
JP6338926B2 (ja) バンド取付構造および腕時計
JPH04213093A (ja) 時計側用ブレスレット・ストランド取り付け装置
JP2004144536A (ja) バンド取付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