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1840A - 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1840A
CN111731840A CN202010629133.0A CN202010629133A CN111731840A CN 111731840 A CN111731840 A CN 111731840A CN 202010629133 A CN202010629133 A CN 202010629133A CN 111731840 A CN111731840 A CN 111731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utt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negative pressure
pressure ad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91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海浪
刘翠兰
吴志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Yi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Yi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Yi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Yi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91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18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1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所述运输设备用于将管材运输到切割装置进行裁切,所述运输设备用于将管材运输到切割装置进行裁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设备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所述机架上的轨道结构和输送结构,所述轨道结构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用于容纳所述管材,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为输送端口,所述输送端口的位置和所述切割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避免人工用手捡拾管材放置于切割装置上进行裁切,便于操作,此外,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能够昏暗的工况下工运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施工用管材输送设备同质化严重,仅仅具有输送功能,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
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所述运输设备用于将管材运输到切割装置进行裁切,所述运输设备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所述机架上的轨道结构和输送结构,所述轨道结构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用于容纳所述管材,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为输送端口,所述输送端口的位置和所述切割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传动部以及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中,所述第一主动轮靠近所述输送端口,所述第一传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及所述第一从动轮上,所述驱动电机邻近于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轮转动,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照明结构,所述照明结构邻近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照明结构具有照明部,所述照明部用于照明。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安装部、设于所述安装部上的连接端、设于所述连接端上的输出电机、设于输出电机上的输出轴、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的安装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上的照明部,所述安装部邻近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安装部上朝向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侧壁连接,所述输出电机嵌设于所述连接端内,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和所述输出电机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和所述安装结构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上远离所述驱动电机一端的固定连接筒和设于所述固定连接筒上的旋转部,所述照明部设于所述旋转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旋转部围绕设置于所述固定连接筒的周缘,每一个所述旋转部上设有所述照明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固定连接筒一体成型,所述旋转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旋转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铝合金涂层,铝合金涂层的厚度为0.1-0.3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由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驱动电机的外表面和所述连接端的内表面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结构还包括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二传输通道,所述输送结构还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传动部以及连杆,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中,所述第二传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轮及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相对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离远离所述第一传动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以防止所述管材脱离所述第一输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有负压吸附结构,所述负压吸附结构包括负压吸附部和设于所述负压吸附部上的固定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的一端和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部的另一端和所述负压吸附部连接,所述负压吸附部用于和所述地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吸附结构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负压吸附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第一输送通道用于容纳所述管材,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为输送端口,输送端口的位置和切割装置的位置相对应,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相对设置于第一输送通道中,第一传动部套设于第一主动轮及第一从动轮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转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的同时,进一步带动第一传动部将管材经由输送端口输送至切割装置上,避免人工用手捡拾管材放置于切割装置上进行裁切,便于操作。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照明结构,所述照明结构邻近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照明结构具有照明部,使得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能够昏暗的工况下工运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的照明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的负压吸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管材用切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管材用切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的管材用切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管材用切割装置的动力件、第二切割架以及推抵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200,所述运输设备用于将管材运输到切割装置进行裁切,所述运输设备包括机架21以及位于所述机架上的轨道结构22和输送结构23,所述轨道结构包括第一侧壁221与第二侧壁222之间形成的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用于容纳所述管材,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为输送端口224,使用时,所述输送端口的位置和所述切割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传动部233以及驱动电机234,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中,所述第一主动轮靠近所述输送端口,所述第一传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及所述第一从动轮上,所述驱动电机邻近于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轮转动。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照明结构30,所述照明结构邻近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照明结构具有照明部36,使得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能够昏暗的工况下工运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安装部31、设于所述安装部上的连接端32、设于所述连接端上的输出电机33、设于输出电机上的输出轴34、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的安装结构35以及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上的照明部36,所述安装部邻近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安装部上朝向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侧壁连接,所述输出电机嵌设于所述连接端内,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和所述输出电机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和所述安装结构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上远离所述驱动电机一端的固定连接筒351和设于所述固定连接筒上的旋转部352,所述照明部设于所述旋转部上。
其中,所述旋转部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旋转部围绕设置于所述固定连接筒的周缘,每一个所述旋转部上设有所述照明部。
其中,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固定连接筒一体成型,所述旋转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旋转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铝合金涂层,铝合金涂层的厚度为0.1-0.3毫米。
其中,所述连接端由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驱动电机的外表面和所述连接端的内表面过盈配合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由于每一个所述旋转部上设有所述照明部,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时,所述输出轴带动多个所述旋转部旋转,以降低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周围的温度,使得在炎热的工况下,便于用户操作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此外,多个所述旋转部在旋转的过程中,每一个所述旋转部上的所述照明部能够发亮,提高了亮度,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机架的外表面设置有钛合金涂层,钛合金涂层的厚度为0.4-0.5毫米。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结构还包括第三侧壁225与第四侧壁226之间形成的第二传输通道,所述输送结构还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传动部237以及连杆,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中,所述第二传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轮及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上。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均可以为传动皮带或者传动链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机架上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所述差速器上远离所述第一主动轮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相对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离远离所述第一传动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以防止所述管材脱离所述第一输送通道。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上方设置有盖板24,所述盖板朝向所述第一传动部的表面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上,以防止所述管材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上方脱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的下端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导向轮26,以使得所述机架可以被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有负压吸附结构25,所述机架通过所述负压吸附结构和地面接触。
负压吸附结构25包括负压吸附部251和设于负压吸附部251上的固定连接部252,固定连接部252的一端和所述机架连接,固定连接部252的另一端和负压吸附部251连接,所述负压吸附部用于和所述地面接触。
当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通过负压吸附部251和所述地面上接触,负压吸附部251内部的空气排出,使得负压吸附部251的内部气压小于外部气压,由于外界空气无法流入至负压吸附部251内部,外部大气对负压吸附部251的边缘施加的压力使负压吸附部251压在所述地面上,使得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能够固定于所述地面上。当用户需要移动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时,可通过推动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使得外界空气能够通过负压吸附部251与所述地面之间的空隙流入至负压吸附部251内部,由此,负压吸附部251的内部气压和外部气压平衡,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能够脱离所述地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吸附结构可以为普通负压吸附结构,也可以为带有释压结构的负压吸附结构、持续制造负压的负压吸附结构等等。
其中,对负压吸附结构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吸附结构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负压吸附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请参阅图4,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管材用切割装置100,所述管材用切割装置包括安装架10、切割组件50与滑动组件60,所述切割组件包括两个矩形的切割件51,所述两个切割件均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两个切割件相对设置,所述两个切割件之间形成有切割空隙52,所述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用于拖动芯轴沿于所述切割空隙中沿所述芯轴300的轴向移动,进而实施切割作业。具体的,所述芯轴用于定位所述管材,所述芯轴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
例如,所述多功能切割设备在使用时,将所述芯轴放置于所述两个切割件之间,利用所述滑动组件拖动所述芯轴于所述切割空隙中沿所述芯轴的轴向移动,进而实施切割作业,由于所述两个切割件能够同时对所述芯轴进行切割,因而可以提高切割效率。
例如,为了便于对所述芯轴实施拖动作业,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11与立架12,所述立架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两个切割件均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两个切割件均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两个切割件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两个切割件之间相互倾斜设置,所述切割件的边缘形成有切割刃513。所述切割刃的厚度沿朝向所述切割空隙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安装支架61、拖动气缸(图未示)与夹具(图未示),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立架上,所述拖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夹具安装于所述拖动气缸的输出轴上。通过设置所述安装支架,从而方便安装所述拖动气缸,利用所述拖动气缸对所述芯轴实施拖动作业。
例如,为了便于调节所述芯轴的高度,以便于在不同高度进行切割,所述立架上设置有滑轨121,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滑行件611与弧形连接件613,所述滑行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弧形连接件安装于所述滑行件上,所述拖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弧形连接件上。所述弧形连接件上形成有弧形空间615,所述弧形空间背离所述底板。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滑行气缸与滑行履带616,所述滑行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轨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行件上,所述滑行气缸安装于所述滑行件上,用于驱动所述滑行件沿所述滑轨滑行。通过设置所述滑轨,并使所述滑轨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从而可以驱动所述拖动气缸沿竖直方向升降,继而调整所述芯轴的高度。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为了便于对所述芯轴的各处进行切割,请参阅图5,所述多功能切割设备还包括打磨组件40,所述打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凸设有安装板13与滑行推动板14,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滑行推动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滑行推动板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两个切割件之间,所述滑行推动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旋转气缸41、导杆42、打磨轮43、第一齿轮44与第二齿轮45。所述旋转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拖动气缸的底部,所述打磨轮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滑行推动板上,所述导杆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旋转气缸与所述打磨轮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导杆上并位于所述旋转气缸与所述打磨轮之间,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芯轴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芯轴的打磨区域支撑于所述打磨轮上,所述芯轴的中部夹持于所述两个切割件之间。在切割之前,需要对所述芯轴进行打磨时,所述旋转气缸通过所述导杆带动所述打磨轮旋转,同时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对带动所述芯轴反向旋转,进而利用所述打磨轮对所述芯轴进行打磨,实现了所述切割设备的多功能化。
具体的,所述导杆包括外辊(图未示出)、部分收容于所述外辊内的内辊(图未示出),以及设于所述内辊一端并收容于所述外辊内的卡止块(图未示出),所述卡止块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外辊和所述旋转气缸连接,所述外辊上套设于所述内辊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外辊上和所述旋转气缸连接一端的外径,所述内辊上部分收容于所述外辊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内辊上和所述打磨轮连接一端的外径,通过滑动所述内辊,所述卡止块能够逐渐和所述外辊的内表面抵持。
例如,当需要进行切割时,将所述第二齿轮从所述芯轴上拔下,而此时为了便于实施切割作业,所述打磨轮的周缘处转动地设置有第一切割刃438,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第一切割架53与动力件54,所述第一切割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切割架上设置有第一切割板,所述第一切割板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两个切割件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一切割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部531,所述第一切割板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切割刃(图未标),所述第二切割刃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切割刃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即所述第二切割刃的高度位置大于所述第一切割刃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一切割刃用于切割所述芯轴的底部,所述第二切割刃用于切割芯轴的顶部,所述两个切割件用于切割所述芯轴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切割件背离所述切割件的切割刃的一侧设置有转轴515,所述两个切割件的转轴分别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切割板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上。所述两个切割件位于所述第一切割架53与所述滑行推动板14之间。所述两个切割件之间的距离沿朝向所述滑行推动板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两个切割件的切割刃均抵持于所述滑行推动板背离所述旋转气缸的一侧。所述动力件54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动力件位于所述第一切割架远离所述旋转气缸的一侧,所述动力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滑行推动板垂直连接,所述动力件可以为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和所述滑行推动板垂直连接,所述动力件用于拉动所述滑行推动板朝向所述切割件滑动。
当需要对所述芯轴进行切割时,所述拖动气缸通过夹具拖动所述芯轴于所述切割空隙中移动,所述芯轴由所述第一切割架53处朝所述旋转气缸41处移动。利用所述两个切割件对所述芯轴的相对两侧进行刮除切割。翻转所述第一切割刃使得所述第一切割刃凸出于所述打磨轮43的顶部处,利用所述第二切割刃及所述第一切割刃分别对所述芯轴的顶部及底部进行切割。而当需要调整所述芯轴的左右切割量时,通过所述动力件54拉动所述滑行推动板14于所述底板上移动,使得所述滑行推动板14朝所述第一切割架53移动,进而利用所述滑行推动板抵持所述两个切割件相对所述第一切割架53旋转,减小所述切割空隙。当需要将所述芯轴的末端切断时,所述拖动气缸停止作业,所述动力件继续拉动所述滑行推动板,直至所述两个切割件转动至极限位置并互相闭合,进而驱动所述两个切割刃相向移动并相互抵接,继而将所述芯轴的末端切断。通过设置所述滑行推动板14与所述动力件54,首先可以通过所述两个切割件切割所述芯轴,其次所述两个切割件能够定位所述芯轴,使得其不易左右晃动,尤其是在所述打磨轮对所述芯轴进行打磨时,所述两个切割件能够保证所述芯轴支撑于圆形的打磨轮上,而不会偏移。最后,通过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滑行推动板移动,可以迫使所述两个切割件旋转,继而实现对所述芯轴的切断作业。所述多功能切割设备能够实现切割作业,同时又能实现切断及打磨等功能。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第二切割架70,所述第二切割架和所述第一切割架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切割架上设置有第二切割板,所述第二切割板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两个切割件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一切割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切割板的顶壁形成有第三切割刃,所述第三切割刃用于切割所述芯轴上远离所述第一切割刃的一端,第三切割刃和所述第一切割刃均用于切割所述芯轴的底部,第二切割刃535用于切割芯轴的顶部。所述两个切割件的转轴分别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切割板的两个第二连接部上,具体的,所述两个切割件的转轴分别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切割板的两个第二连接部上是指,所述两个切割件能够分别沿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转动,所述第二切割架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向上滑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上靠近所述第二切割架的一端凸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和所述第二切割架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凸起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切割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向下滑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件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推抵件80,所述推抵件位于所述输出轴上朝向所述第二切割架的外表面上,所述打磨轮朝向所述切割件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推抵件具有第一斜面81,所述第一斜面为所述推抵件上朝向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表面,所述第一斜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斜面包括第一部分811和第二部分812,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打磨轮,所述第一部分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位置,所述第二切割架远离所述第三切割刃的端面为第二斜面82,所述第二斜面具有第一端点821和第二端点822,所述第一端点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端点的位置,所述第二端点位于所述第二部分。
当需要将所述芯轴的末端切断时,所述动力件继续拉动所述滑行推动板朝所述两个切割件的方向滑动,直至所述两个切割件转动至极限位置并互相闭合,进而驱动所述两个切割刃相向移动并相互抵接,继而将所述芯轴的末端切断。与此同时,所述动力件拉动所述滑行推动板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推抵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当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接触,所述推抵件上的所述第一部分推动所述第二斜面上靠近所述第二端点处时,所述推抵件上的所述第一部分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切割架轴向向上滑动,所述第三切割刃和所述芯轴接触,使得所述第三切割刃切割所述芯轴上远离所述第一切割刃的一端,所述第三切割刃切割所述芯轴的底部,此外,所述推抵件推动所述第二切割架轴向向上滑动,所述第三切割刃和所述芯轴接触时,所述芯轴受到所述第二切割架向上的推力后和所述第一切割架抵接,第二切割刃能够切割芯轴的顶部,以实现同时对管材的两端进行切割,使得管材的两端更为平整,提高切割效率和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所述运输设备用于将管材运输到切割装置进行裁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设备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所述机架上的轨道结构和输送结构,所述轨道结构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用于容纳所述管材,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为输送端口,所述输送端口的位置和所述切割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传动部以及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中,所述第一主动轮靠近所述输送端口,所述第一传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及所述第一从动轮上,所述驱动电机邻近于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轮转动,所述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照明结构,所述照明结构邻近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照明结构具有照明部,所述照明部用于照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安装部、设于所述安装部上的连接端、设于所述连接端上的输出电机、设于输出电机上的输出轴、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的安装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上的照明部,所述安装部邻近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安装部上朝向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侧壁连接,所述输出电机嵌设于所述连接端内,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和所述输出电机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和所述安装结构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上远离所述驱动电机一端的固定连接筒和设于所述固定连接筒上的旋转部,所述照明部设于所述旋转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旋转部围绕设置于所述固定连接筒的周缘,每一个所述旋转部上设有所述照明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固定连接筒一体成型,所述旋转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旋转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铝合金涂层,铝合金涂层的厚度为0.1-0.3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由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驱动电机的外表面和所述连接端的内表面过盈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还包括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二传输通道,所述输送结构还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传动部以及连杆,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中,所述第二传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轮及所述第二从动轮上,所述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相对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离远离所述第一传动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以防止所述管材脱离所述第一输送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有负压吸附结构,所述负压吸附结构包括负压吸附部和设于所述负压吸附部上的固定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的一端和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部的另一端和所述负压吸附部连接,所述负压吸附部用于和所述地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附结构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负压吸附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CN202010629133.0A 2020-07-03 2020-07-03 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 Pending CN1117318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9133.0A CN111731840A (zh) 2020-07-03 2020-07-03 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9133.0A CN111731840A (zh) 2020-07-03 2020-07-03 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840A true CN111731840A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52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9133.0A Pending CN111731840A (zh) 2020-07-03 2020-07-03 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184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92692A (en) * 1931-03-10 1933-05-25 Budd Int Corp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method of and machine for removing projections suchas flash from metal sheets
US2809545A (en) * 1952-02-06 1957-10-15 Norlindh Sven Erik Malte Arrangement for rolling straight bars at high rolling speeds
CN103292280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ed灯的散热装置
CN107726104A (zh) * 2017-10-11 2018-02-23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带风扇的一体式台灯
CN109611777A (zh) * 2018-12-31 2019-04-12 广州市诺思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聚光高散热led车灯
CN208916126U (zh) * 2018-10-08 2019-05-31 江苏恒耐炉料集团有限公司 浇注料用输送装置
CN109927093A (zh) * 2019-03-20 2019-06-25 南昌迪亚汽车波纹管有限公司 多功能切割设备
CN209084638U (zh) * 2018-12-02 2019-07-09 广东远合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造景灯
CN110919076A (zh) * 2019-12-17 2020-03-27 贵溪奥泰铜业有限公司 紫铜棒用运输设备
CN210740086U (zh) * 2019-10-30 2020-06-12 中山市大麦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照明性能优良的led筒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92692A (en) * 1931-03-10 1933-05-25 Budd Int Corp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method of and machine for removing projections suchas flash from metal sheets
US2809545A (en) * 1952-02-06 1957-10-15 Norlindh Sven Erik Malte Arrangement for rolling straight bars at high rolling speeds
CN103292280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ed灯的散热装置
CN107726104A (zh) * 2017-10-11 2018-02-23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带风扇的一体式台灯
CN208916126U (zh) * 2018-10-08 2019-05-31 江苏恒耐炉料集团有限公司 浇注料用输送装置
CN209084638U (zh) * 2018-12-02 2019-07-09 广东远合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造景灯
CN109611777A (zh) * 2018-12-31 2019-04-12 广州市诺思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聚光高散热led车灯
CN109927093A (zh) * 2019-03-20 2019-06-25 南昌迪亚汽车波纹管有限公司 多功能切割设备
CN210740086U (zh) * 2019-10-30 2020-06-12 中山市大麦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照明性能优良的led筒灯设备
CN110919076A (zh) * 2019-12-17 2020-03-27 贵溪奥泰铜业有限公司 紫铜棒用运输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4709B (zh) 一种用于氮化硼坩埚的打磨装置
CN111993188A (zh) 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墙皮铲除装置
CN111731840A (zh) 建筑施工用多功能管材输送设备
US5220729A (en) Hand-held wire saw
CN109079519B (zh) 一种新材料打孔用新型装置
CN212735367U (zh) 一种用于清理管道口打磨装置
CN211565484U (zh) 一种基于工业机械手的不锈钢管抛光装置
CN110899826B (zh) 一种管材切割机
CN113001288A (zh) 一种轻型输送带生产线上的打磨装置
CN208496754U (zh) 除尘小磨工作舱
CN111844480B (zh) 粉尘收集装置
CN110900417B (zh) 一种矩形密封圈全自动内外圈抛光装置
CN112405201B (zh) 一种异型手机显示屏磨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936236B (zh) 一种防尘型齿轮滚刀修磨装置
CN208231456U (zh) 一种电路板用自动磨边机
KR20130034835A (ko) 롤 표면 이물 제거 장치
CN220498690U (zh) 一种用于三通弯头抛光装置
CN220740668U (zh) 一种铝扣板生产用抛光装置
CN218697480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管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9403657U (zh) 一种用于玻璃板的磨角装置
CN205415481U (zh) 胶条安装装置
CN218904595U (zh) 一种pvc管材的打磨抛光装置
CN216462973U (zh) 一种用于装修工程的切割打磨装置
CN204725263U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打磨装置
CN117944104A (zh) 一种bwfrp电力管切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