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1565A - 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1565A
CN111731565A CN202010697238.XA CN202010697238A CN111731565A CN 111731565 A CN111731565 A CN 111731565A CN 202010697238 A CN202010697238 A CN 202010697238A CN 111731565 A CN111731565 A CN 111731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arding
cutting
spong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72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张根
袁海峰
吴晓宇
林长彬
王力
姜清青
张陈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ealthcar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ealthcar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ealthcar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ealthcar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72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15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1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5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42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roller-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4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ory pus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56Orientating, i.e. changing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e.g. of non-uniform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1/00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sealing or securing package folds or closures; Devices for gathering or twisting wrappers, or necks of bags
    • B65B51/04Applying separate sealing or securing members, e.g. clips
    • B65B51/07Sewing or sti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04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severing webs, or for separating joined packages
    • B65B61/06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severing webs, or for separating joined packages by cutt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单元、套袋单元、裁切包缝单元、出料单元。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上料单元、套袋单元、裁切包缝单元、出料单元四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海绵的自动输送套袋以及纱袋的自动裁切包缝,整个过程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有效的节省了人工劳动力,而且相对应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
背景技术
聚氨酯软发泡橡胶,聚氨酯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种海绵制品,以及避震,抗摩擦用途的弹性材料,例如鞋底,拖拉机坦克履带衬底。
海绵制品在进行加工时,首先,将发泡树脂,发泡助剂和粘合剂树脂(使成品具有粘合性)混合在一起;再进行发泡加工。将乙烯乙酸乙烯酯(EVA)、APAOPT3385、偶氮二甲酰胺、CaCO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在一起,置于模具中发泡,并用机械力击破闭孔,即可制得发泡海绵制品,其密度(d)为0.028g/cm,25%的压缩硬度为1.9KPa。
海绵的成分大多是聚氨酯,就跟发泡一样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制造工艺就会造出不同的东西,PU海绵制品主要包括聚酯及聚醚型可切片或卷切,亦可根据客户要求复合加工,热压加工及爆破开孔处理等。PU海绵制品由于其具有保温、隔热、吸音、减震、阻燃、防静电、透气性能好等特性,故涉及各种行业,包括汽车工业、电池工业、化妆品业、胸围内衣制造业及高档家具制造业等。
目前,在现有的海绵生产过程中,在对成品海绵进行存储、包装、输送等操作时,由于海绵本身材质的限制,不可避免的海绵本身会带有一定的粘性,因此不可直接将多个海绵堆叠存储,否则长时间的接触就容易导致相邻的海绵粘在一起,在后续操作时,需要对海绵进行分离,比较的麻烦,而且还容易对海绵造成损伤,因此,针对上述的现象,会在海绵的外侧套装上纱袋来作为海绵的内套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而目前,传统的套袋方式,都是由人工进行套袋的,而且现有的纱袋的大小并不是与海绵的大小相一一匹配的,而是由长约几十米的纱筒经过裁剪、缝合等操作,来达到与海绵的尺寸相匹配的大小的,上述的这些过程都是由人工进行操作,整个套袋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劳动力,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也不高。因此,针对上述现象,现希望研究出一种自动套袋的装置来实现对海绵的自动套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海绵的自动套袋的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单元、套袋单元、裁切包缝单元、出料单元;
所述上料单元包括
一上料支架,在上料支架上安装有若干输送辊,所述上料支架上具有一出料区,在上料支架上位于出料区的相邻的两侧分别具有一进料侧、一出料侧,且进料侧与出料侧呈垂直方向分布,相对应的, 海绵的输送方向有两个,自进料侧至出料区方向为海绵的第一输送方向,自出料区至出料侧方向为海绵的第二输送方向,所述输送辊沿着海绵的第一输送方向并列分布,套袋单元、裁切包缝单元、出料单元沿着海绵的第二输送方向并列分布;
一设置在上料支架上的推料单元,所述推料单元包括一次推料组件、二次推料组件;
所述一次推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出料区位于远离出料侧一侧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有数个,沿着第一输送方向并列分布在上料支架的侧端,并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输送辊之间,各个推料板由第一推动机构驱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二次推料组件包括一设置在出料区上方的推料辊,该推料辊正对着上料支架的出料侧,且推料辊的延伸方向与输送辊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推料辊由第二推动机构驱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套袋单元包括
一设置在上料支架旁侧的纱筒上料支架,在纱筒上料支架上具有一容海绵通过的开口,限定纱筒上料支架位于开口的其中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在纱筒上料支架的出料侧处安装有上下分布的上套筒组件、下套筒组件,所述上套筒组件与下套筒组件共同配合形成容纱筒套装的套装框架,在上套筒组件与下套筒组件之间形成容海绵输送的通道;
所述上套筒组件包括数个沿水平方向并列分布在开口处上侧的上套筒支架,且上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上套筒支架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延伸;
所述下套筒组件包括数个沿水平方向并列分布在开口处下侧的下套筒支架,且下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下套筒支架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延伸,在下套筒支架上具有数个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数个下套筒输送辊;
所述裁切包缝单元包括
沿着海绵输送方向依次并列分布在套袋单元旁侧的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第二裁切包缝组件;
所述第一裁切包缝组件包括第一裁切包缝支架,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远离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纱筒梳理机构,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靠近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包缝机、第一裁切机,所述第一包缝机、第一裁切机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第一裁切包缝支架的侧端进行水平移动,且该水平移动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且第一裁切机位于该移动轨迹的前侧;
所述第二裁切包缝组件包括第二裁切包缝支架,在第二裁切包缝支架靠近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包缝机、第二裁切机,所述第二包缝机、第二裁切机由第四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第而裁切包缝支架的侧端进行水平移动,且该水平移动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且第二裁切机位于该移动轨迹的前侧,所述第二包缝机、第二裁切机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包缝机、第一裁切机的移动方向相反;
所述出料单元包括一设置在第二裁切包缝组件远离第一裁切包缝组件一侧的出料输送支架,在出料输送支架上安装有若干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多个出料输送辊。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支架位于出料区远离进料侧的一侧还设置有一挡料板;
所述推料板上位于靠近出料区的一侧还安装有一推送辊,所述推送辊竖直设置,且推送辊的上下两侧与推料板之间滚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动机构为:在上料支架上位于出料区的下方设置有一辅助输送带,该辅助输送带沿着第二输送方向延伸,所述辅助输送带位于出料区的中部位置,在辅助输送带上安装有一辅助输送板,该辅助输送板沿着第一输送方向延伸,且辅助输送板与辅助输送带的上层连接固定,并由辅助输送带驱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各个推料板的底端均安装在辅助输送板的上端面上,并由辅助输送板带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同步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推动机构为:推料辊的中部位置连接有一推料缸,该推料缸铰接在上料支架上远离出料侧的一侧,在上料支架的旁侧位于推料缸旁还设置有一摆动支架,在摆动支架内具有一摆动空腔,推料缸的尾端伸入至摆动空腔中,在摆动支架的上端安装有一摆动缸,该摆动缸的活塞杆伸入至摆动空腔中,并位于推料缸的上方,在活塞杆的底端还连接有一驱动轮,该驱动轮与活塞杆之间滚动配合,在驱动轮的圆周表面的中部位置还具有一容推料缸的外壁嵌入的环形凹槽,所述驱动轮抵在推料缸的外壁上,并由摆动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推料缸进行上下摆动;
推料缸与上料支架之间的连接为:在上料支架的侧端具有一推料缸安装支架,所述推料缸安装支架包括一对延伸至输送辊的上方的推料缸安装板,在两个推料缸安装板之间留有容推料缸安装的间隙,所述推料缸与两个推料缸安装板之间铰接而成,且推料缸与推料缸安装板的铰接点位于输送辊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纱筒上料支架一共有两个,沿着水平方向并列分布,且两个纱筒上料支架由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机构为:在两个纱筒上料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水平移动底座,在第一水平移动底座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列第一水平移动导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导轨沿着两个纱筒上料支架的分布方向延伸,在纱筒上料支架的底面还安装有与第一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水平移动滑块,两个第一水平移动滑块之间通过第一联动板连接实现联动,在第一联动板上安装有第一联动电机,在第一联动电机的输送轴上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移动滚轮,同时在第一水平移动底座的侧端还具有容第一移动滚轮嵌入并滚动的第一导向槽,且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纱筒上料支架的下方还设置有移动滚轮。
进一步的,各个上套筒支架之间由第二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纱筒上料支架的侧端具有一沿着各个上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延伸的T形状第二导向槽,同时在上套筒支架的侧端安装有嵌入第二导向槽内的T形状的第二导向块,在纱筒上料支架位于上套筒支架的上方具有一第二移动丝杠,该第二移动丝杠沿着各个上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延伸,并由第二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在第二移动丝杠上具有一与之配合使用的第二丝杠螺母,且该第二丝杠螺母与位于其中一个最外侧的上套筒支架相连,并带动该上套筒支架沿着第二导向槽进行往复移动,在任意相邻的两个上套筒支架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二联动板由两个呈X形分布的第二联动杆铰接而成,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相邻的上套筒支架之间铰接而成;
各个下套筒支架之间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所述第三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纱筒上料支架的侧端具有一沿着各个下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延伸的T形状第三导向槽,同时在下套筒支架的侧端安装有嵌入第三导向槽内的T形状的第三导向块,在纱筒上料支架位于下套筒支架的下方具有一第三移动丝杠,该第三移动丝杠沿着各个下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延伸,并由第三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在第三移动丝杠上具有一与之配合使用的第三丝杠螺母,且该第三丝杠螺母与位于其中一个最外侧的下套筒支架相连,并带动该下套筒支架沿着第三导向槽进行往复移动,在任意相邻的两个下套筒支架之间还连接有第三联动板,所述第三联动板由两个呈X形分布的第三联动杆铰接而成,所述第三联动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相邻的下套筒支架之间铰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纱筒梳理机构包括上梳理机构、下梳理机构,在上梳理机构与下梳理机构之间留有容纱筒及海绵通过的间隙;
所述上梳理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的上侧端的上梳理支架,该上梳理支架与第一裁切包缝支架之间铰接而成,且上梳理支架由上摆动电机驱动沿着上梳理支架与第一裁切包缝支架之间的铰接点进行上下摆动,在上梳理支架远离第一裁切包缝支架的一侧安装有一上梳理辊,该上梳理辊由安装在上梳理支架上的上梳理电机带动进行转动;
所述下梳理机构包括一下梳理平台,在下梳理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一下梳理辊,下梳理辊的两侧分别活动安装在一下梳理座上,所述下梳理座分别由独立的下驱动缸带动进行上下升降,从而带动下梳理辊进行上下升降,所述下梳理辊由安装在下梳理座上的下梳理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在下梳理平台上位于下驱动缸的旁侧还均设置有一下导向板,在下梳理座的底面上还连接有一下导向杆,同时在下导向板上具有容下导向杆穿过并活动的导向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靠近第二裁切包缝支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一包缝机、第一裁切机安装在第三水平移动板上,在第三水平移动板上安装有与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水平移动滑块,所述第三水平移动板由第三水平丝杠与第三丝杠螺母的配合进行水平移动,所述第三水平丝杠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第四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第二裁切包缝支架靠近第一裁切包缝支架的一侧安装有第四水平移动导轨,第四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二包缝机、第二裁切机安装在第四水平移动板上,在第四水平移动板上安装有与第四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四水平移动滑块,所述第四水平移动板由第四水平丝杠与第四丝杠螺母的配合进行水平移动,所述第四水平丝杠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第一包缝机的侧端还安装有第三梳理机构,所述第三梳理机构包括数个设置在第一包缝机靠近第一裁切包缝支架一侧的第三梳理滚轮,各个第三梳理滚轮之间通过第三联动带进行联动,其中任意一个第三梳理滚轮由安装在第一包缝机上的第三梳理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三联动带进行转动,在第一包缝机靠近第一裁切机的一侧还安装有第三梳理压板;所述第二包缝机的侧端还安装有第四梳理机构,所述第四梳理机构与第三梳理机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输送支架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废料收集单元,所述废料收集单元包括
一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收集箱,两个收集箱与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相一一对应,并分别位于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箱为一上端开口的C字形槽钢结构,且收集箱的长轴方向的两侧均开口;
一存储组件,所述存储组件包括一设置于收集组件旁侧的存储箱,该存储箱为一两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
一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一对分别与两个收集箱的两侧开口相连的传输管道,在传输管道与收集箱相连的一侧的侧端还具有与两个收集箱相一一对应的进料口,所述传输管道的另一侧分别接入存储箱的两端开口,从而使得收集组件、存储组件、传输组件形成一日字形结构,在其中一个传输管道上还安装有引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管道上位于进料口的上方还设置有向收集箱方向水平延伸的挡料板;存储箱远离收集组件的一侧还具有一取料口,在存储箱上还安装有覆盖取料口的箱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套袋系统,通过上料单元、套袋单元、裁切包缝单元、出料单元四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海绵的自动输送套袋以及纱袋的自动裁切包缝,整个过程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有效的节省了人工劳动力,而且相对应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上料装置,采用上料支架、输送辊、推料单元的配合,能够在海绵输送到位后,给到海绵另一个方向的输送推动力,以为后续海绵的顺利套袋提供了基础。
对于推料单元的设置,采用一次推料组件、二次推料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利用两次推料来实现海绵的推送上料,能够尽可能的在占用很小的空间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将海绵推送的更远,以方便实现海绵的自动套袋,减少整个设备的占用面积。
挡料板的设置,则是为了在海绵沿着第一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对海绵的行程进行限制,避免海绵超出行程后无法与后续的套袋工序进行配合,方便实现整体套袋的自动化加工。
在推料板上安装推送辊,则是为了在进行海绵推送时,避免推料板直接推送海绵,而导致海绵上留有推料板的压痕。
对于推料缸与上料支架之间的连接,采用两个推料缸安装板的配合,并将推料缸与推料缸安装板之间的连接点设置在输送辊的上方,从而使得推料缸在驱动推料辊水平移动时,不会影响到输送辊的工作。
通过纱筒上料支架、上套筒组件、下套筒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将纱筒撑开,以方便将海绵连续输送至纱筒内,为后续将纱筒的裁切包缝即可实现海绵的套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设置两个纱筒上料支架,并配合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实现两个纱筒上料支架的水平移动,则是由于纱筒的长度是比较长的,即套袋的时间也就比较长,因此采用两个纱筒上料支架来切换使用,节约套袋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而对第一水平移动机构,采用第一水平移动导轨、第一水平移动滑块、第一联动板之间的配合,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实现两个纱筒上料支架的同步移动,简化了结构;而移动滚轮的设置,则是为了使得纱筒上料支架的移动更加的方便。
对于第二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采用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块、第二移动丝杠、第二丝杠螺母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上套筒支架的水平移动,以改变整个上套筒组件的宽度,来满足不同尺寸的纱筒和海绵的套袋,通用性更强;而X形第二联动板的设置,则是为了使得各个上套筒支架均能够进行水平移动,从而使得各个上套筒支架分布更够均匀,对纱筒的套装以及海绵的输送的承受力能够更加的均匀,避免出现局部重量过重的现象。
对于第三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采用第三导向槽、第三导向块、第三移动丝杠、第三丝杠螺母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下套筒支架的水平移动,以改变整个下套筒组件的宽度,来满足不同尺寸的纱筒和海绵的套袋,通用性更强;而X形第三联动板的设置,则是为了使得各个下套筒支架均能够进行水平移动,从而使得各个下套筒支架分布更够均匀,对纱筒的套装以及海绵的输送的承受力能够更加的均匀,避免出现局部重量过重的现象。
通过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的配合,利用两个组件来对纱筒的两个位置进行同时裁切以及包缝,这样的设计,即实现了对前一个纱袋的尾端的裁切、包缝,以及后一个纱袋的前端的裁切、包缝,从而实现了对纱袋的自动裁切以及包缝,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减少了人工劳动。
对于纱筒梳理机构采用上梳理机构、下梳理机构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纱筒的顶侧以及底侧同时进行梳理,避免纱筒在装入海绵后裁切为纱袋时,纱袋出现很大的褶皱现象,而影响到后续的使用。
对于第三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通过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第三水平移动板、第三水平移动滑块的配合,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带动进行移动,减少了主动驱动件,简化了结构。
对于第四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通过第四水平移动导轨、第四水平移动板、第四水平移动滑块的配合,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带动进行移动,减少了主动驱动件,简化了结构。
对于第三梳理机构、第四梳理机构的设置,则是为了在使用包缝机对纱袋进行缝纫封口时,能够将纱袋进行压紧,避免因裁切导致纱袋的开口过大而影响到缝纫封口的顺利进行。
通过收集组件、存储组件、传输组件之间的配合,从而能够同时对两组裁切机与缝纫机在裁切、包缝过程中产生的废纱料、线头进行回收并存储,避免废料直接掉落在地面上而影响到周边的环境,更利于实现生产的环保。
对于传输管道上设置的挡料板,则是在将废料从收集箱进入传输管道时,对废料进行导向输送,避免废料堵在传输管道上的进料口上,而影响到废料的收集。
存储箱上设置的取料口、箱门,则是为了在存储箱内的废料达到一定量后,可以打开箱门,方便人员将废料取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上料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上料单元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料单元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上料单元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推料缸不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套袋单元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套袋单元的正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套袋单元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套袋单元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纱筒上料支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裁切包缝单元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裁切包缝单元的正视图。
图14为本发明中裁切包缝单元的侧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中裁切包缝单元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中第三梳理机构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废料收集单元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废料收集单元的正视图。
图19为本发明中废料收集单元的侧视图。
图20为本发明中废料收集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20所示的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单元、套袋单元、裁切包缝单元、出料单元。
如图2-图6所示的示意图可知,上料单元包括
一上料支架1,在上料支架1上安装有若干输送辊101,输送辊101的两侧通过旋转轴与上料支架1之间滚动配合,各个输送辊101位于同一侧的旋转轴上安装有联动链轮102,各个联动链轮102通过联动链条联结实现联动,其中任意一个联动链轮102由安装在上料支架1上的旋转马达103带动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所有输送辊101的同步同向转动。
在上料支架1上具有一出料区,在上料支架1上位于出料区的相邻的两侧分别具有一进料侧104、一出料侧105,且进料侧104与出料侧105呈垂直方向分布,相对应的, 海绵的输送方向有两个,自进料侧104至出料区方向为海绵的第一输送方向,自出料区至出料侧105方向为海绵的第二输送方向,如图5所示,输送辊101沿着海绵的第一输送方向并列分布,套袋单元、裁切包缝单元、出料单元则沿着海绵的第二输送方向依次并列分布。
在上料支架1上位于出料区远离进料侧104的一侧还设置有一挡料板,该挡料板的高度高于输送辊101的上端点的高度,同时在上料支架1上位于挡料板的下方还配备有一对海绵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传感器,通过该检测传感器可以在海绵输送超出行程后及时与旋转马达103进行配合,停止海绵的输送。挡料板的设置,则是为了在海绵沿着第一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对海绵的行程进行限制,避免海绵超出行程后无法与后续的套袋工序进行配合,方便实现整体套袋的自动化加工。
一设置在上料支架1上的推料单元,推料单元包括一次推料组件、二次推料组件。对于推料单元的设置,采用一次推料组件、二次推料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利用两次推料来实现海绵的推送上料,能够尽可能的在占用很小的空间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将海绵推送的更远,以方便实现海绵的自动套袋,减少整个设备的占用面积。
一次推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出料区位于远离出料侧105一侧的推料板106,推料板106有数个,沿着第一输送方向并列分布在上料支架1的侧端,且不同的推料板106分别位于不同的相邻的两个输送辊101之间,各个推料板106由第一推动机构驱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在推料板106上位于靠近出料区的一侧还安装有一推送辊107,推送辊107竖直设置,且推送辊107的上下两侧与推料板106之间滚动配合。通过在推料板106上安装推送辊107,则是为了在进行海绵推送时,避免推料板106直接推送海绵,而导致海绵上留有推料板106的压痕。
第一推动机构为:在上料支架1上位于出料区的下方设置有一辅助输送带108,该辅助输送带108沿着第二输送方向延伸,该辅助输送带108位于出料区的中部位置,辅助输送带108由安装在上料支架1上的辅助输送马达驱动进行转动,在辅助输送带108上安装有一辅助输送板109,该辅助输送板109沿着第一输送方向延伸,且辅助输送板109与辅助输送带108的上层连接固定,并且辅助输送板109由辅助输送带108带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各个推料板106的底端均安装在辅助输送板109的上端面上,并由辅助输送板109带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同步往复移动,从而完成海绵的推送动作。
二次推料组件包括一设置在出料区上方的推料辊110,该推料辊110正对着上料支架1的出料侧105,且推料辊110的延伸方向与输送辊10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推料辊110由第二推动机构驱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往复移。
第二推动机构为:推料辊110的中部位置连接有一推料缸111,该推料缸111铰接在上料支架1上远离出料侧105的一侧。
推料缸111与上料支架1之间的连接为:在上料支架1的侧端具有一推料缸安装支架,推料缸安装支架包括一对延伸至输送辊101的上方的推料缸安装板112,在两个推料缸安装板112之间留有容推料缸111安装的间隙,推料缸111的缸体与两个推料缸安装板112之间均铰接而成,且推料缸111的缸体与推料缸安装板112之间的铰接点位于输送辊101的上端点的上方。对于推料缸111与上料支架1之间的连接,采用两个推料缸安装板112的配合,并将推料缸111与推料缸安装板112之间的连接点设置在输送辊的上方,从而使得推料缸111在驱动推料辊110水平移动时,不会影响到输送辊101的工作。
在上料支架1的旁侧位于推料缸111旁还设置有一摆动支架113,在摆动支架113内具有一摆动空腔114,推料缸111的尾端伸入至摆动空腔114中,在摆动支架113的上端安装有一摆动缸115,该摆动缸115的活塞杆伸入至摆动空腔114中,并位于推料缸111的缸体的上方,在摆动缸115的活塞杆的底端还连接有一驱动轮116,该驱动轮116与摆动缸115的活塞杆之间滚动配合,在驱动轮116的圆周表面的中部位置还具有一容推料缸111的缸体的外壁嵌入的环形凹槽,驱动轮116抵在推料缸111的外壁上,并驱动轮116由摆动缸115驱动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推料缸111进行上下摆动。采用摆动支架113、摆动缸115、驱动轮116之间的配合,从而能够驱动推料缸111进行上下摆动,这样,使得推料缸111在不使用时,可以向上摆动,,使得推料缸111与推料辊110可以避开海绵,如图5所示,避免海绵到海绵的顺利输送,而且这样一种摆动方式,无需使用直接连接件与推料缸111连接,即可实现推料缸111的摆动,方便装配、后续的维护等等。
如图7-图11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套袋单元包括
两个沿着海绵的第一输送方向并列分布在上料支架1旁侧的纱筒上料支架2,且两个纱筒上料支架2由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纱筒上料支架2为一由一竖直支架、一水平支架构成的L形框架结构,且竖直支架、水平支架均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在竖直支架与水平支架的连接处还安装有三角形加强支架。通过设置两个纱筒上料支架2,并配合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实现两个纱筒上料支架2的水平移动,则是由于纱筒的长度是比较长的,即套袋的时间也就比较长,因此采用两个纱筒上料支架2来切换使用,当一个纱筒上料支架2对接到整个自动套袋系统中进行工作时,另一个纱筒上料支架2就移动至旁边,此时,就可以先将纱筒套装在该纱筒上料支架2上进行备用,当第一个纱筒上料支架2上的纱筒用完后,可直接通过第一水平移动机构进行切换,将已经套装好纱筒的另一个纱筒上料支架2直接对接到自动套袋系统中进行继续工作,如此反复,大大节省了套袋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水平移动机构为:在两个纱筒上料支架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水平移动底座201,在第一水平移动底座201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列第一水平移动导轨202,第一水平移动导轨202沿着两个纱筒上料支架2的分布方向延伸,即为海绵的第一输送方向,在纱筒上料支架2的底面还安装有与第一水平移动导轨202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水平移动滑块,两个第一水平移动滑块之间通过第一联动板203连接实现联动,在第一联动板203上安装有第一联动电机204,在第一联动电机204的输送轴上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移动滚轮,同时在第一水平移动底座201的侧端还具有容第一移动滚轮嵌入并滚动的第一导向槽,且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水平移动导轨202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水平移动机构,采用第一水平移动导轨202、第一水平移动滑块、第一联动板203之间的配合,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实现两个纱筒上料支架2的同步移动,简化了结构,减少了所需的主动驱动件,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在纱筒上料支架2的下方还设置有移动滚轮205。移动滚轮205的设置,则是为了使得纱筒上料支架2的移动更加的方便,在不安装移动滚轮205时,纱筒上料支架2的底端就至少需要安装两个第一水平移动滑块来与水平移动导轨202进行配合实现移动,而且,此时纱筒上料支架2的移动为水平滑动,纱筒上料支架2与第一水平移动底座201之间的摩擦力是比较大的,另外,第一水平移动导轨202的长度就需要配备很长,整个占用面积就比较大,而加装了移动滚轮205后,一个纱筒上料支架2只需安装一个第一水平移动滑块即可,此时,第一水平移动滑块相当于为移动滚轮205的滚筒提供移动党项即动力,而纱筒上料支架2的移动主要依靠移动滚轮205的滚动,大大减少了纱筒上料支架2与第一水平移动底座20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了纱筒上料支架2的移动更加的方便,而且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将第一水平移动滑块安装在两个纱筒上支架2相邻的一侧,从而可缩短第一水平移动导轨202的长度,大大减少了占用面积。
在纱筒上料支架2上具有一容海绵通过的开口,限定纱筒上料支架2位于开口的其中一侧为进料侧,纱筒上料支架2的另一侧为出料侧,在纱筒上料支架2的出料侧处安装有上下分布的上套筒组件、下套筒组件,上套筒组件与下套筒组件共同配合形成容纱筒套装的套装框架,在上套筒组件与下套筒组件之间形成容海绵输送的通道。
上套筒组件包括数个沿水平方向并列分布在纱筒上料支架2的开口处上侧的上套筒支架206,且上套筒支架206的分布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上套筒支架206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延伸。
各个上套筒支架206之间由第二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第二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纱筒上料支架206的侧端具有一沿着各个上套筒支架206的分布方向延伸的T形状第二导向槽207,在上套筒支架206的上侧端固定有一上辅助连接板208,在上辅助连接板208的侧端安装有嵌入第二导向槽207内的T形状的第二导向块,上辅助连接板208贴合纱筒上料支架2的侧端,上套筒支架206的侧端伸入至纱筒上料支架2位于开口处的上侧底面。
在纱筒上料支架2位于上套筒支架206的上方具有一第二移动丝杠209,该第二移动丝杠209沿着各个上套筒支架206的分布方向延伸,并第二移动丝杠209由安装在纱筒上料支架2上的第二电机210带动进行转动,在第二移动丝杠209上具有一与之配合使用的第二丝杠螺母211,且该第二丝杠螺母211通过一过渡连接板与位于其中一个最外侧的上套筒支架2上的上辅助连接板208相连,并带动该上套筒支架2沿着第二导向槽207的延伸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在任意相邻的两个上套筒支架206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联动板,第二联动板由两个呈X形分布的第二联动杆212铰接而成,第二联动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相邻的上套筒支架2之间铰接而成。对于第二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采用第二导向槽207、第二导向块、第二移动丝杠209、第二丝杠螺母211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上套筒支架2的水平移动,以改变整个上套筒组件的宽度,来满足不同尺寸的纱筒和海绵的套袋,通用性更强;而X形第二联动板的设置,则是为了使得各个上套筒支架2均能够进行一定比列的水平移动,从而使得各个上套筒支架2分布的更够均匀,对纱筒的套装以及海绵的输送的承受力能够更加的均匀,避免出现局部重量过重的现象。
下套筒组件包括数个沿水平方向并列分布在纱筒上料支架2的开口处下侧的下套筒支架213,且下套筒支架213的分布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下套筒支架213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延伸,在下套筒支架213上具有数个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数个下套筒输送辊214。
各个下套筒支架213之间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第三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纱筒上料支架2的侧端具有一沿着各个下套筒支架213的分布方向延伸的T形状第三导向槽215,在下套筒支架213的下侧端还安装有下辅助连接板216,在下辅助连接板216的侧端安装有嵌入第三导向槽215内的T形状的第三导向块。
在纱筒上料支架2上位于下套筒支架213的下方具有一第三移动丝杠217,该第三移动丝杠217沿着各个下套筒支架213的分布方向延伸,并第三移动丝杠217由第三电机218带动进行转动,在第三移动丝杠217上具有一与之配合使用的第三丝杠螺母,且该第三丝杠螺母通过下过渡连接板219与位于其中一个最外侧的下套筒支架213上的下辅助连接板216相连,并带动该下套筒支架213沿着第三导向槽215进行往复移动,且第三丝杠螺母连接的下套筒支架213与第二丝杠螺母211连接的上套筒支架206为位于同一侧的下套筒支架213与上套筒支架206。
在任意相邻的两个下套筒支架213之间还连接有第三联动板,第三联动板由两个呈X形分布的第三联动杆220铰接而成,第三联动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相邻的下套筒支架213之间铰接而成。对于第三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采用第三导向槽215、第三导向块、第三移动丝杠217、第三丝杠螺母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下套筒支架213的水平移动,以改变整个下套筒组件的宽度,来满足不同尺寸的纱筒和海绵的套袋,通用性更强;而X形第三联动板的设置,则是为了使得各个下套筒支架213均能够进行水平移动,从而使得各个下套筒支架213分布更够均匀,对纱筒的套装以及海绵的输送的承受力能够更加的均匀,避免出现局部重量过重的现象。
如图12-图16所示的示意图可知,裁切包缝单元包括
沿着海绵的第二输送方向依次并列分布在纱筒上料支架2旁侧的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第二裁切包缝组件。
第一裁切包缝组件包括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远离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纱筒梳理机构,纱筒梳理机构包括上梳理机构、下梳理机构,在上梳理机构与下梳理机构之间留有容纱筒及海绵通过的间隙。对于纱筒梳理机构采用上梳理机构、下梳理机构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纱筒的顶侧以及底侧同时进行梳理,避免纱筒在装入海绵后裁切为纱袋时,纱袋出现很大的褶皱现象,而影响到后续的使用。
上梳理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的上侧端的上梳理支架301,该上梳理支架301与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之间铰接而成,且上梳理支架301由安装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上的上摆动电机驱动沿着上梳理支架301与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之间的铰接点进行上下摆动,在上梳理支架301远离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的一侧安装有一上梳理辊302,且上梳理辊302与上梳理支架301之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配合滚动连接,该上梳理辊302由安装在上梳理支架301上的上梳理电机303带动进行转动。
下梳理机构包括一下梳理平台304,在下梳理平台304的上方设置有一下梳理辊305,下梳理辊305的两侧分别活动安装在一下梳理座306上,且下梳理辊305与下梳理座306之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滚动连接,两个下梳理座306分别由独立的下驱动缸307带动进行上下升降,从而带动下梳理辊305进行上下升降,在本实施例中,下驱动缸307为液压缸,下梳理辊305由安装在其中一个下梳理座306上的下梳理电机308带动进行转动,在下梳理平台304上位于下驱动缸307的旁侧还均设置有一下导向板309,在下梳理座306的底面上还连接有一下导向杆310,同时在下导向板309上具有容下导向杆310穿过并活动的导向孔。
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靠近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包缝机311、第一裁切机312,第一包缝机311、第一裁切机312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的侧端进行水平移动,且该水平移动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且第一裁切机312位于该移动轨迹的前侧,通过将第一裁切机312放置在前侧,即先对纱筒进行裁切,然后在对切口处进行包缝,避免因先包缝时,导致后续在裁切时,将包缝线切断,影响封口效果。
第三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靠近第二裁切包缝支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第三水平移动导轨有两列,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的侧端,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一包缝机311、第一裁切机312安装在第三水平移动板314上,在第三水平移动板314上安装有与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水平移动滑块,第三水平移动板由第三水平丝杠与第三丝杠螺母的配合进行水平移动,第三水平丝杠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三水平丝杠安装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的侧端,并位于两个第三水平移动导轨之间,在第三水平丝杠上具有一与之配合使用的第三丝杠螺母,该第三丝杠螺母固定在第三水平移动板314上,第三水平丝杠由安装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上的第三水平移动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呈,从而带动第三水平移动板314进行水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包缝机311、第一裁切机312进行水平移动。对于第三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通过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第三水平移动板314、第三水平移动滑块的配合,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带动进行移动,减少了主动驱动件,简化了结构。
在第一包缝机311的侧端还安装有第三梳理机构,第三梳理机构包括数个设置在第一包缝机311靠近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一侧的第三梳理滚轮315,各个第三梳理滚轮315之间通过第三联动带316进行联动,且第三联动带316具有一与第三水平移动板314的上端面相平相的水平段,第三联动带316的水平段与第三水平移动板314的上端面之间共同形成容纱袋端部通过的间隙,其中任意一个第三梳理滚轮315由安装在第一包缝机311上的第三梳理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三联动带316进行转动,在第一包缝机311靠近第一裁切机312的一侧还安装有第三梳理压板317,在第三梳理压板317与第三水平移动板314的上端面之间共同形成容纱袋端部通过的间隙。
第二裁切包缝组件包括第二裁切包缝支架318,在第二裁切包缝支架318靠近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包缝机319、第二裁切机,所述第二包缝机319、第二裁切机由第四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第而裁切包缝支架的侧端进行水平移动,且该水平移动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且第二裁切机位于该移动轨迹的前侧,通过将第二裁切机放置在前侧,即先对纱筒进行裁切,然后在对切口处进行包缝,避免因先包缝时,导致后续在裁切时,将包缝线切断,影响封口效果。
第二包缝机319、第二裁切机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包缝机311、第一裁切机312的移动方向相反,这样的设置,则是为了避免第二包缝机319、第二裁切机、第一包缝机311、第一裁切机312做同向运动时,四者之间发生相互影响。
第四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第二裁切包缝支架319靠近第一裁切包缝支架3的一侧安装有第四水平移动导轨320,第四水平移动导轨320有两列,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第二裁切包缝支架319的侧端,第四水平移动导轨320的延伸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二包缝机319、第二裁切机安装在第四水平移动板321上,在第四水平移动板321上安装有与第四水平移动导轨320相配合使用的第四水平移动滑块,第四水平移动板321由第四水平丝杠322与第四丝杠螺母的配合进行水平移动,第四水平丝杠322安装在第二裁切包缝支架319的侧端,并位于两列第四水平移动导轨320之间,第四丝杠螺母固定在第四水平移动板321上,第四水平丝杠322由安装在第二裁切包缝支架319上第四水平驱动电机带动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第四水平移动板321的水平移动,第四水平丝杠3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水平移动导轨320的延伸方向相同。对于第四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通过第四水平移动导轨320、第四水平移动板321、第四水平移动滑块的配合,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带动进行移动,减少了主动驱动件,简化了结构。
在第二包缝机319的侧端还安装有第四梳理机构,第四梳理机构与第三梳理机构结构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对于第三梳理机构、第四梳理机构的设置,则是为了在使用包缝机对纱袋进行缝纫封口时,能够将纱袋进行压紧,避免因裁切导致纱袋的开口过大而影响到缝纫封口的顺利进行。
出料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二裁切包缝支架318远离第一裁切包缝组件一侧的出料输送支架,在出料输送支架上安装有若干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多个出料输送辊,出料输送辊由安装在出料输送支架上的出料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在出料输送支架内位于出料输送辊的下方还设置有废料收集单元。
如图17-图20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废料收集单元包括
一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收集箱4,两个收集箱4与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相一一对应,并分别位于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的正下方,收集箱4为一上端开口的C字形槽钢结构,且收集箱4的长轴方向的两侧均开口。
一存储组件,存储组件包括一设置于收集组件旁侧的存储箱401,该存储箱401为一两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在存储箱401的内部具有一容废料暂存的空腔。
一传输组件,传输组件包括一对分别与两个收集箱4的两侧开口相连的传输管道402,在传输管道402与收集箱4相连的一侧的侧端还具有与两个收集箱4相一一对应的进料口,在传输管道402上位于进料口的上方还设置有向收集箱4方向水平延伸的挡料板403,挡料板403伸入至收集箱4内,且挡料板403的高度低于收集箱4的顶端的高度。对于传输管道402上设置的挡料板403,则是在将废料从收集箱4进入传输管道402时,对废料进行导向输送,避免废料堵在传输管道402上的进料口上,而影响到废料的收集。
传输管道402的另一侧分别接入存储箱401的两端开口,从而使得收集组件、存储组件、传输组件形成一日字形结构,而且形成这样的结构后,也方便了整个废料收集装置的整体安装,在其中一个传输管道402上还安装有引风机404。
在存储箱401远离收集组件的一侧还具有一取料口,在存储箱401上还安装有覆盖取料口的箱门405,在本发明中箱门405可以采用推拉式门结构,也可以采用铰接门结构。存储箱401上设置的取料口、箱门405,则是为了在存储箱401内的废料达到一定量后,可以打开箱门,方便人员将废料取出。
工作原理:在进行海绵输送前,首先,推料缸111在摆动缸115的驱动作用下向上摆动,形成如图6所示的状态,同时推料板106位于靠近摆动支架113的一侧,然后,海绵放置于输送辊101上,并经由输送辊101带动沿着第一输送方向进行输送,当海绵输送至出料区的相应位置后,停止输送,此时,海绵输送至推料板106的旁侧,由辅助输送马达带动辅助输送带108进行工作,从而带动推料板106向出料侧105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海绵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运动,并逐渐移出输送辊101外,将海绵输送给设置在上料支架1旁侧的套袋平台上,并在推料板106推送到位后,海绵仍有部分停留在输送辊101上,此时,推料板106退回,再由推料缸111在摆动缸115的驱动作用下向下摆动,直至推料缸111摆动之水平位置,然后,再由推料缸111工作,驱动推料辊110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利用推料辊110将海绵完全推出上料支架1外,并随着推料缸111的继续推送,推料辊110还会继续推动海绵在移动至下套筒支架213上,并推动海绵在下套筒支架213上进行移动,直至将海绵推送至出料输送支架上,使得海绵可以由出料输送支架上的出料输送辊进行输送后,推料辊110会退回原位,等待输送下一个海绵。
当海绵在下套筒支架213上进行输送前,会先进行纱筒的上料,首先,根据需要输送的海绵的长度以及上料的纱筒的尺寸,通过第二电机210、第三电机218来分别带动上套筒支架206、下套筒支架213移动,从而调节整个上套筒组件与下套筒组件的幅宽长度,然后,由人工将纱筒套装在上套筒组件与下套筒组件所形成的框架的外侧,并在套装好后,由第一联动电机204驱动两个纱筒上料支架2进行同步同向移动,从而将套装有纱筒的纱筒上料支架2移动至整个海绵自动套袋系统中,与海绵自动套袋系统的其余组件进行配合,来实现海绵的自动套袋,同时,将空的纱筒上料支架2从整个海绵自动套袋系统中移出,并由人工将另一个纱筒套装在空的纱筒上料支架2上,以备用,在另一纱筒上料支架2上的纱筒使用结束后,再由第一联动电机204将两个纱筒上料支架2进行反向移动,实现备用的纱筒上料支架2的对接,如此反复。
在带有纱筒的纱筒上料支架2移动至上料位置时,海绵会先在下套筒支架213上进行等待,然后先由人工拉动纱筒的前端,将纱筒的前端拉过第一裁切包缝组件,利用第一包缝机311、第一裁切机312对纱筒的顶端先进行依次包缝封口,以完成第一个纱袋的前侧的封口,然后,上梳理机构、下梳理机构开始工作,使得上梳理辊302向下摆动,下梳理辊305向上顶起,从而通过上梳理辊302、下梳理辊305的配合来实现对纱筒的顶紧,然后,上梳理电机303、下梳理电机308开始工作,从而带动上梳理辊302、下梳理辊305开始转动,且上梳理辊302、下梳理辊305的转动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反,通过这样反向转动,从而确保纱筒的平整,减少褶皱,然后,海绵会在推料辊110的输送下,进入纱筒中,随着海绵的输送,海绵会顶在第一个纱袋前侧的封口处,并将纱袋继续向第二裁切包缝组件方向移动,并在海绵将第一纱袋推动超过第二裁切包缝组件进入出料输送辊后,停止移动,然后,由第二包缝机319、第二裁切机对第一个纱袋的未测进行裁切以及包缝封口,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纱袋,同时也完成了对第一个海绵的套袋,同时,第一包缝机311、第一裁切机312约会带纱筒进行裁切以及包缝封口,从而完成第二个纱袋前侧的封口,等待第二个海绵的淘到,依次反复,除了每个纱筒的第一纱袋前侧的封口需要人工操作外,其余均为自动套袋,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
套袋好的海绵经过出料输送辊输送处整个套袋系统,完成海绵的套袋加工。
在进行废料收集时,首先,裁切后的废料会分别掉落在两个收集箱4内,此时,引风机404开始工作,使得传输管道402内形成负风状态,而由于废料本身的重量比较轻,因此,会在传输管道402内负风的拉扯下,从传输管道402的进料口进入传输管道402中,并经过传输管道402进入存储箱401,从而实现了废料的收集。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单元、套袋单元、裁切包缝单元、出料单元;
所述上料单元包括
一上料支架,在上料支架上安装有若干输送辊,所述上料支架上具有一出料区,在上料支架上位于出料区的相邻的两侧分别具有一进料侧、一出料侧,且进料侧与出料侧呈垂直方向分布,相对应的, 海绵的输送方向有两个,自进料侧至出料区方向为海绵的第一输送方向,自出料区至出料侧方向为海绵的第二输送方向,所述输送辊沿着海绵的第一输送方向并列分布,套袋单元、裁切包缝单元、出料单元沿着海绵的第二输送方向并列分布;
一设置在上料支架上的推料单元,所述推料单元包括一次推料组件、二次推料组件;
所述一次推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出料区位于远离出料侧一侧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有数个,沿着第一输送方向并列分布在上料支架的侧端,并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输送辊之间,各个推料板由第一推动机构驱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二次推料组件包括一设置在出料区上方的推料辊,该推料辊正对着上料支架的出料侧,且推料辊的延伸方向与输送辊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推料辊由第二推动机构驱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套袋单元包括
一设置在上料支架旁侧的纱筒上料支架,在纱筒上料支架上具有一容海绵通过的开口,限定纱筒上料支架位于开口的其中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在纱筒上料支架的出料侧处安装有上下分布的上套筒组件、下套筒组件,所述上套筒组件与下套筒组件共同配合形成容纱筒套装的套装框架,在上套筒组件与下套筒组件之间形成容海绵输送的通道;
所述上套筒组件包括数个沿水平方向并列分布在开口处上侧的上套筒支架,且上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上套筒支架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延伸;
所述下套筒组件包括数个沿水平方向并列分布在开口处下侧的下套筒支架,且下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下套筒支架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延伸,在下套筒支架上具有数个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数个下套筒输送辊;
所述裁切包缝单元包括
沿着海绵输送方向依次并列分布在套袋单元旁侧的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第二裁切包缝组件;
所述第一裁切包缝组件包括第一裁切包缝支架,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远离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纱筒梳理机构,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靠近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包缝机、第一裁切机,所述第一包缝机、第一裁切机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第一裁切包缝支架的侧端进行水平移动,且该水平移动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且第一裁切机位于该移动轨迹的前侧;
所述第二裁切包缝组件包括第二裁切包缝支架,在第二裁切包缝支架靠近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包缝机、第二裁切机,所述第二包缝机、第二裁切机由第四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第而裁切包缝支架的侧端进行水平移动,且该水平移动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且第二裁切机位于该移动轨迹的前侧,所述第二包缝机、第二裁切机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包缝机、第一裁切机的移动方向相反;
所述出料单元包括一设置在第二裁切包缝组件远离第一裁切包缝组件一侧的出料输送支架,在出料输送支架上安装有若干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多个出料输送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支架位于出料区远离进料侧的一侧还设置有一挡料板;
所述推料板上位于靠近出料区的一侧还安装有一推送辊,所述推送辊竖直设置,且推送辊的上下两侧与推料板之间滚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机构为:在上料支架上位于出料区的下方设置有一辅助输送带,该辅助输送带沿着第二输送方向延伸,所述辅助输送带位于出料区的中部位置,在辅助输送带上安装有一辅助输送板,该辅助输送板沿着第一输送方向延伸,且辅助输送板与辅助输送带的上层连接固定,并由辅助输送带驱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各个推料板的底端均安装在辅助输送板的上端面上,并由辅助输送板带动沿着第二输送方向进行同步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推动机构为:推料辊的中部位置连接有一推料缸,该推料缸铰接在上料支架上远离出料侧的一侧,在上料支架的旁侧位于推料缸旁还设置有一摆动支架,在摆动支架内具有一摆动空腔,推料缸的尾端伸入至摆动空腔中,在摆动支架的上端安装有一摆动缸,该摆动缸的活塞杆伸入至摆动空腔中,并位于推料缸的上方,在活塞杆的底端还连接有一驱动轮,该驱动轮与活塞杆之间滚动配合,在驱动轮的圆周表面的中部位置还具有一容推料缸的外壁嵌入的环形凹槽,所述驱动轮抵在推料缸的外壁上,并由摆动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推料缸进行上下摆动;
推料缸与上料支架之间的连接为:在上料支架的侧端具有一推料缸安装支架,所述推料缸安装支架包括一对延伸至输送辊的上方的推料缸安装板,在两个推料缸安装板之间留有容推料缸安装的间隙,所述推料缸与两个推料缸安装板之间铰接而成,且推料缸与推料缸安装板的铰接点位于输送辊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筒上料支架一共有两个,沿着水平方向并列分布,且两个纱筒上料支架由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机构为:在两个纱筒上料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水平移动底座,在第一水平移动底座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列第一水平移动导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导轨沿着两个纱筒上料支架的分布方向延伸,在纱筒上料支架的底面还安装有与第一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水平移动滑块,两个第一水平移动滑块之间通过第一联动板连接实现联动,在第一联动板上安装有第一联动电机,在第一联动电机的输送轴上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移动滚轮,同时在第一水平移动底座的侧端还具有容第一移动滚轮嵌入并滚动的第一导向槽,且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纱筒上料支架的下方还设置有移动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上套筒支架之间由第二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纱筒上料支架的侧端具有一沿着各个上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延伸的T形状第二导向槽,同时在上套筒支架的侧端安装有嵌入第二导向槽内的T形状的第二导向块,在纱筒上料支架位于上套筒支架的上方具有一第二移动丝杠,该第二移动丝杠沿着各个上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延伸,并由第二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在第二移动丝杠上具有一与之配合使用的第二丝杠螺母,且该第二丝杠螺母与位于其中一个最外侧的上套筒支架相连,并带动该上套筒支架沿着第二导向槽进行往复移动,在任意相邻的两个上套筒支架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二联动板由两个呈X形分布的第二联动杆铰接而成,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相邻的上套筒支架之间铰接而成;
各个下套筒支架之间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所述第三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纱筒上料支架的侧端具有一沿着各个下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延伸的T形状第三导向槽,同时在下套筒支架的侧端安装有嵌入第三导向槽内的T形状的第三导向块,在纱筒上料支架位于下套筒支架的下方具有一第三移动丝杠,该第三移动丝杠沿着各个下套筒支架的分布方向延伸,并由第三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在第三移动丝杠上具有一与之配合使用的第三丝杠螺母,且该第三丝杠螺母与位于其中一个最外侧的下套筒支架相连,并带动该下套筒支架沿着第三导向槽进行往复移动,在任意相邻的两个下套筒支架之间还连接有第三联动板,所述第三联动板由两个呈X形分布的第三联动杆铰接而成,所述第三联动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相邻的下套筒支架之间铰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筒梳理机构包括上梳理机构、下梳理机构,在上梳理机构与下梳理机构之间留有容纱筒及海绵通过的间隙;
所述上梳理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的上侧端的上梳理支架,该上梳理支架与第一裁切包缝支架之间铰接而成,且上梳理支架由上摆动电机驱动沿着上梳理支架与第一裁切包缝支架之间的铰接点进行上下摆动,在上梳理支架远离第一裁切包缝支架的一侧安装有一上梳理辊,该上梳理辊由安装在上梳理支架上的上梳理电机带动进行转动;
所述下梳理机构包括一下梳理平台,在下梳理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一下梳理辊,下梳理辊的两侧分别活动安装在一下梳理座上,所述下梳理座分别由独立的下驱动缸带动进行上下升降,从而带动下梳理辊进行上下升降,所述下梳理辊由安装在下梳理座上的下梳理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在下梳理平台上位于下驱动缸的旁侧还均设置有一下导向板,在下梳理座的底面上还连接有一下导向杆,同时在下导向板上具有容下导向杆穿过并活动的导向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第一裁切包缝支架靠近第二裁切包缝支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一包缝机、第一裁切机安装在第三水平移动板上,在第三水平移动板上安装有与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水平移动滑块,所述第三水平移动板由第三水平丝杠与第三丝杠螺母的配合进行水平移动,所述第三水平丝杠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第四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第二裁切包缝支架靠近第一裁切包缝支架的一侧安装有第四水平移动导轨,第四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海绵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二包缝机、第二裁切机安装在第四水平移动板上,在第四水平移动板上安装有与第四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四水平移动滑块,所述第四水平移动板由第四水平丝杠与第四丝杠螺母的配合进行水平移动,所述第四水平丝杠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包缝机的侧端还安装有第三梳理机构,所述第三梳理机构包括数个设置在第一包缝机靠近第一裁切包缝支架一侧的第三梳理滚轮,各个第三梳理滚轮之间通过第三联动带进行联动,其中任意一个第三梳理滚轮由安装在第一包缝机上的第三梳理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三联动带进行转动,在第一包缝机靠近第一裁切机的一侧还安装有第三梳理压板;所述第二包缝机的侧端还安装有第四梳理机构,所述第四梳理机构与第三梳理机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输送支架的下方还设置有一废料收集单元,所述废料收集单元包括
一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收集箱,两个收集箱与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相一一对应,并分别位于第一裁切包缝组件、第二裁切包缝组件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箱为一上端开口的C字形槽钢结构,且收集箱的长轴方向的两侧均开口;
一存储组件,所述存储组件包括一设置于收集组件旁侧的存储箱,该存储箱为一两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
一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一对分别与两个收集箱的两侧开口相连的传输管道,在传输管道与收集箱相连的一侧的侧端还具有与两个收集箱相一一对应的进料口,所述传输管道的另一侧分别接入存储箱的两端开口,从而使得收集组件、存储组件、传输组件形成一日字形结构,在其中一个传输管道上还安装有引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道上位于进料口的上方还设置有向收集箱方向水平延伸的挡料板;存储箱远离收集组件的一侧还具有一取料口,在存储箱上还安装有覆盖取料口的箱门。
CN202010697238.XA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 Pending CN1117315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7238.XA CN111731565A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7238.XA CN111731565A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565A true CN111731565A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55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7238.XA Pending CN111731565A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156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0008A (zh) * 2021-04-22 2021-08-17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典型自动化生产线实验教学仿真平台
CN113892783A (zh) * 2021-09-06 2022-01-07 南通恒康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床垫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15158762A (zh) * 2022-07-01 2022-10-11 南通恒康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床垫内套套袋用超声波缝合生产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0008A (zh) * 2021-04-22 2021-08-17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典型自动化生产线实验教学仿真平台
CN113892783A (zh) * 2021-09-06 2022-01-07 南通恒康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床垫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15158762A (zh) * 2022-07-01 2022-10-11 南通恒康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床垫内套套袋用超声波缝合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1565A (zh) 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
CN106697399B (zh) 一种纸箱自动装箱机
CN104044762B (zh) 一种全型号铝材自动包装机
CN101394000A (zh) 一种粘胶纸机
CN111661409A (zh) 一种纱筒自动装袋机
CN105329476B (zh) 卷筒纸中袋包装装置
CN110589135A (zh) 枕头包装机
CN212710213U (zh) 一种海绵内套用套袋系统
CN113511393B (zh) 一种自动化卷材薄膜包装设备
CN112918732A (zh) 一种纸箱包装封口机器人
CN211309014U (zh) 一种环保型粉体包装机
CN103043237A (zh) 包纸机及包纸方法
US479177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ling a bag with individual packs of articles or produce
CN202517560U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坯全自动切割设备
CN209757604U (zh) 一种中封式塑封机
CN208377190U (zh) 一种卧式菌包装袋机
CN115477190A (zh) 一种转台旋转垂直铺纸设备
CN110654845A (zh) 一种板垛推板机
CN206050223U (zh) 型材自动包装设备
CN211196791U (zh) 一种全自动预制袋包装机
CN212922204U (zh) 一种海绵内套套袋机用包缝系统
CN212686067U (zh) 一种纱筒自动装袋机
CN212922139U (zh) 一种海绵内套套袋机上料装置
CN114275213A (zh) 一种基于智能化连续生产的瞬干胶生产系统
CN106218967A (zh) 一种用于型材包装的送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