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7932B - 有机黑猪的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黑猪的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7932B
CN111727932B CN202010624429.3A CN202010624429A CN111727932B CN 111727932 B CN111727932 B CN 111727932B CN 202010624429 A CN202010624429 A CN 202010624429A CN 111727932 B CN111727932 B CN 1117279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fermentation
weight
pig
ferme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44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7932A (zh
Inventor
倪仲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engzhi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engzhi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engzhi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engzhi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44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7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7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7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7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7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15Floor coverings, e.g. bedding-down sheets ; Stable floors
    • A01K1/0152Litter
    • A01K1/0154Litter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15Floor coverings, e.g. bedding-down sheets ; Stable floors
    • A01K1/0152Litter
    • A01K1/0155Litter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05Aliphatic or alicycl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58Fatty acids; Fats; Products containing oils or fa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89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40/00Shaping or working-up of animal feeding-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40/00Shaping or working-up of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40/10Shaping or working-up of animal feeding-stuffs by agglomeration; by granulation, e.g. making pow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3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sw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rds (AREA)
  • Botan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黑猪养殖方法,属于脊椎动物养殖方法领域。本发明主要针对野玫黑猪的一种养殖方法,包括制备发酵垫料;铺设发酵垫料;在铺好发酵垫料的发酵床中饲养,并使用有机发酵饲料作为猪饲料。其中发酵垫料包括有机基质、黄土、粗盐、促进剂和发酵菌液;有机发酵饲料包括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使用本发明养殖的黑猪食草率高,养殖8个月即可达到理想的出栏状态,猪肉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铁质、蛋白质、维他命和氨基酸。

Description

有机黑猪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脊椎动物养殖领域,尤其是一种有机黑猪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猪肉又名豚肉,是主要家畜之一、猪科动物家猪的肉。其性味甘咸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营养成分。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猪肉作为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特别鲜美。
市面猪肉普遍味道“不够香”;重金属、抗生素、催长激素等污染严重,健康问题突出;市面可供选择的高端猪肉产品少,选择度低。
黑猪全身体毛黑色、结构匀称、四肢健壮、头型稍长、额部有横行皱纹。黑猪耳朵中等、软而下垂、皮肤褶皱较少,颈下少见垂肉,背腰较平直,腹大而不拖地。后躯较弱,略高于前驱。母猪平均奶头12.7个。黑猪生长期慢,体重偏低,一年生黑猪仅150斤,所以在上世纪末西方白猪大举进入中国后,几近灭绝。
现有技术中,最为优秀的黑猪为壹号土猪,壹号土猪是利用我国优秀的地方土猪种太湖猪与广西陆川猪种进行二元杂交选育出来的优质土猪种。该猪抗逆性强,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在抗寒、耐热、耐粗饲料和低营养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表现。
然而,壹号土猪生产成本高,生长期长,出栏时间在1年以上;其次售价高出市场80-100%,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第三,色相不佳,肥瘦比例相差大,肉膘厚度三指以上,脂肪较多,不益于消费者长期食用。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黑猪养殖方法。本发明针对野玫香猪的特点,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发酵床和有机饲料,有效提升了猪肉的品质,缩短了出栏时间,减少了发病率。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有机黑猪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发酵垫料;
(2)将发酵垫料铺入发酵床中,铺入厚度为15-25cm;
(3)将黑猪在铺好发酵垫料的发酵床中饲养,并使用有机发酵饲料作为猪饲料,当猪体重小于等于20kg时日喂量为1-2kg;当体重大于20kg小于60kg时日喂量为4-6kg,当猪体重大于等于60kg时,日喂量为6-8kg。
优选地,所述黑猪为野玫香猪。
所述的野玫香猪为野猪、香猪和梅山猪杂交而得,杂交过程如下所述:
用4头不同血系的成年巴马香猪母猪编号为X001,X002,X003,X004,与4头不同血系的野猪Y001,Y002,Y003,Y004进行杂交。2008年2月16日编号X002母猪开产,产子7头,3头公猪,编号为YX201,YX202,YX203,4头母猪,编号为YX205,YX206,YX207,YX208。2008年2月21日编号X001母猪开产,产子9头,5头公猪,YX101,YX102,YX103,YX104,YX105,4头母猪,编号为YX106,YX107,YX108,YX109。2008年3月9日编号X004母猪开产,产子6头,3头公猪,编号为YX401,YX402,YX403。3头母猪编号为YX404,YX405,YX406。于2008年3月12日编号X003母猪开产,产子8头,4头公猪编号为YX301,YX302,YX303,YX304,4头母猪编号为YX305,YX306,YX307,YX308。
所产仔猪体色接近巴马香猪(白蹄、白肚皮、白颈小耳直立、野性强)将它们命名为野香猪,从15头公猪中选育了8头小公猪留作种公猪,其余小猪育肥淘汰。
2007年9月6日,从江苏引进2月龄纯种梅山小母猪200头,档案编号为M001-M200,2008年3月10日由野香猪做父本,梅山猪做母本陆续开始杂交配种(初配年龄为7月龄)。
2008年7月6日,梅山母猪陆续开产,将它们命名为野玫香猪,体色特征:白蹄、白肚皮、少部分颈部呈白色,耳中等直立,妊娠期114天,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2头、乳头数7对,初生体重430克,3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6.5公斤,8月龄体重平均达到180斤,平均日增重375克、平均瘦肉率为61%,背膘厚1.3厘米,胴体屠宰率为67%。
2009年1月2日,第二胎陆续开产,平均产仔数14头、乳头数7对,初生体重480克,3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7.5公斤,8月龄平均日增重405克、平均瘦肉率为61%,背膘厚1.3厘米,胴体屠宰率为67%。
2010年2月6日用4套血系的野玫香猪8头公猪编号为YMX001-YMX020,240头母猪编号为YMX009-YMX240分别进行横交固定。
2010年6月4日起,野玫香母猪陆续开产,实验用20头猪测试平均妊娠期114天,初产母猪平均产仔率11头、乳头数7对,初生体重435克,3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6.8公斤,2010年2月5日经过测试结果8月龄体重平均达到129斤。8月龄平均日增重240克、平均瘦肉率为67%,背膘厚1.2厘米,胴体屠宰率为67%。
2010年10月16日,野玫香猪第二胎陆续开产,妊娠期114天,平均产仔数15头、乳头数7对,初生体重485克,3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7.7公斤。
2011年6月16日经过测试结果8月龄平均体重达到206斤,平均日增重429克、平均瘦肉率为67%,背膘厚1.2厘米,胴体屠宰率为67%。
经过4年得杂交选育结果为:野玫香猪妊娠期114天,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5头、乳头数7对,初生体重485克,3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7.7公斤,8月龄平均体重达到206斤,平均日增重429克、平均瘦肉率为67%,背膘厚1.2厘米,胴体屠宰率为67%。
杂交系谱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564231270000031
Figure BDA0002564231270000041
Figure BDA0002564231270000042
Figure BDA0002564231270000051
Figure BDA0002564231270000052
优选地,所述发酵垫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85-92份有机基质、7-9份黄土、1-2份粗盐、1-5份促进剂和3-10份发酵菌液制备而成;
所述有机基质为稻壳、锯末、木屑、树皮、秸秆、豆腐渣、豆粕中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粗盐由按重量百分比92-95%的氯化钠和5-8%的杂盐组成;
所述杂盐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钾、氯化镁、氯化铁、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柠檬酸钠、柠檬酸钾、酒石酸钠、酒石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发酵菌液为EM菌液。
优选地,所述促进剂为沸石-过渡金属促进剂;
所述的过渡金属选自锰、铁、钴、镍、铜、锌、铑、钯、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沸石-过渡金属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过渡金属的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加入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搅拌10-30分钟,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120-140℃保持48-72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水分,60-70℃干燥12-24小时,空气气氛下550℃煅烧5-8小时,即得;
所述过渡金属硝酸盐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8):1;
水的质量为过渡金属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2-3倍;
胶体二氧化硅与四丙基氢氧化铵的摩尔比为(6-8):1;
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的质量之和与过渡金属的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比例为(1-2):1。
所述过渡金属的硝酸盐选自硝酸锰、硝酸铁、硝酸亚铁、硝酸钴、硝酸镍、硝酸铜、硝酸锌、硝酸铑、硝酸钯、硝酸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更有选地,所述过渡金属硝酸盐为硝酸锰和硝酸钴质量(3-5):1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发酵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有机基质、黄土、粗盐、促进剂、发酵菌液混合均匀,堆成高0.3-0.8米、宽1-5米的长方形物料堆,用塑料布将肥堆覆盖,塑料布与地面相接。夏、秋季节早晚要揭膜通风翻堆一次每次1-2小时。堆沤4~6天后,堆温可升至50~70℃时,即得发酵垫料。
优选地,所述有机发酵饲料包括发酵有机牧草;
所述发酵有机牧草由牧草经CM复合活菌厌氧发酵得到;
所述牧草包括桑、紫花苜蓿、玉米、高粱、菊苣、构树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发酵有机牧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牧草粉碎,使纤维长度小于6cm,晒干,含水率控制在10%以下,加入牧草等质量的水润湿,边加水边翻动,保证润湿均匀,静置一天,添加CM复合活菌,CM复合活菌的添加量为0.2g/kg牧草,翻动均匀,加水使含水量在65-70%之间,将拌制好的牧草收堆,用塑料膜覆盖,厌氧发酵,春夏秋季节2-5天后即可取出饲喂;冬季7-10天后取出饲喂。
优选地,所述有机发酵饲料还包括有机发酵牧草质量3-10%的中链脂肪酸微粒。
优选地,所述中链脂肪酸微粒制备方法如下:
将中链脂肪酸和百里酚按质量比(1-2):1混合,降温至-80~-60℃,粉碎,过50-200目筛,升温至65-80℃,加入中链脂肪酸质量5-7倍的预胶化淀粉和预胶化淀粉质量2-3倍的水或2-5wt%藻酸钠水溶液,随即将体系转入冰水浴中,静置2-3小时,过滤,取固体,使用造粒机将固体造粒,干燥即得;
所述的中链脂肪酸为碳数大于等于12小于等于18的直链饱和烷基酸。
优选地,所述有机发酵饲料在投喂前经过预处理;
所述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发酵饲料在120-180℃/4-5bar的条件下保温10-30分钟;
(2)降温至30-45℃,在2-3倍有机发酵饲料的质量的柠檬酸缓冲液或醋酸缓冲液中浸泡18-24小时,加入复合酶,搅拌1-3小时,滤除液体;
(3)在120-180℃/4-5bar的条件下保温10-30分钟,即得经预处理有机发酵饲料;
所述的复合酶包括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转化酶、蛋白酶、淀粉酶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发酵饲料的的制备方法为将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混合均匀即得。
更有选地,所述有机发酵饲料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混合均匀;
(2)预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生态养殖模式:生物垫料、生物发酵床、生物消毒、生物保健、生物发酵粮草进行规模化生产高品质猪肉,使得猪肉品质达到无激素、无残留,在养殖过程达到零污染、零排放。彻底脱离化学药物,化学激素,化学添加剂。野玫香猪抗逆性特强,减少防疫和兽药的大量使用。
在饲料方面一般猪必须吃精细饲料,才能把其中的蛋白质、能量等转化吸收,而野玫香猪的食草性表现为主要吃草就能吸收其中的蛋白质、能量等,具有较高的转化率,也就是料肉比,构树、蛋白桑、菊苣、苜蓿等都是蛋白含量较高的牧草,但是普通猪吃了,吸收较少,达不到成长所需的营养结构,野玫香猪的优势就是转化高,同时保持较低的脂肪量。养殖八个月可以达到理想的出栏状态,这也是决定了它的养殖成本很低的关键因素。野玫香猪肉可以改善人体内SOD的活性,抑制MDA的生成,延缓机体衰老,细胞老化,对人体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瘦肉中含丰富的铁质、蛋白质和维他命,肌纤维数较其它品种多,尤其对肉的风味起关键作用的苏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以及半胱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下述实施例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制。
具体地,下述实施例使用到的原料来源或CAS号如下:
黑猪均为野玫香猪,采用野猪、香猪、梅山猪三元杂交得到,具体杂交过程和杂交谱系参见发明内容,黑猪养殖地位于甘肃定西市临洮县太石镇三益村。
稻壳、木屑、秸秆、豆腐渣、豆粕、黄土均取自太石镇三益村,使用前粉碎,过20目筛。
EM菌液,郑州好旺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CM复合活菌,山西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氯化钠,CAS号:7647-14-5。
氯化镁,CAS号:7786-30-3。
酒石酸钾,CAS号:6100-19-2。
硝酸锰,CAS号:10377-66-9。
硝酸钴,CAS号:10141-05-6。
聚乙烯吡咯烷酮,CAS号:9003-39-8,攻碧克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PVPK60。
胶体二氧化硅,广东惠尔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HSD大粒径,平均粒径为100nm。
四丙基氢氧化铵,CAS号:4499-86-9。
桑、紫花苜蓿、玉米、高粱、菊苣均为内蒙古中和新鑫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预胶化淀粉,CAS号:9005-25-8,湖北鑫鸣泰化学有限公司生产,食品级。
肉豆蔻酸,CAS号:544-63-8。
硬脂酸,CAS号:57-11-4。
棕榈酸,CAS号:57-10-3。
藻酸钠,CAS号:9005-38-3。
百里酚,CAS号:89-83-8。
木聚糖酶,CAS号:9025-57-4,规格BR,6000U/mg,购自上海源叶生物。
葡聚糖酶,CAS号:9025-70-1,规格BR,50U/mg,购自上海源叶生物。
纤维素酶,CAS号:9012-54-8,规格BR,50U/mg,购自上海源叶生物。
甘露聚糖酶,CAS号:37288-54-3,规格BR,10000U/mg,购自上海源叶生物。
淀粉酶,为β-淀粉酶,CAS号:9000-91-3,规格BR,50U/mg,购自上海源叶生物。
实施例1
有机黑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发酵垫料;
所述发酵垫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90份有机基质、5份黄土、2份粗盐、3份促进剂和6份发酵菌液制备而成;
所述有机基质由按重量份计的30份稻壳、30份木屑、10份秸秆、10份豆腐渣、10份豆粕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粗盐由按重量百分比95%的氯化钠、3%氯化镁、2%酒石酸钾组成;
所述发酵菌液为EM菌液;
所述沸石-过渡金属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硝酸锰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加入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300rpm搅拌20分钟,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120℃保持70小时,2KPa/60℃减压蒸馏除去水分,65℃干燥12小时,空气气氛下550℃煅烧6小时,即得;
所述硝酸锰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3:1;
水的质量为硝酸锰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2倍;
胶体二氧化硅与四丙基氢氧化铵的摩尔比为7:1;
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的质量之和与硝酸锰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比例为1:1。
所述发酵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有机基质、黄土、粗盐、促进剂、发酵菌液混合均匀,堆成高0.5米、宽2米、长1.5米的长方形物料堆,用塑料布将肥堆覆盖,塑料布与地面相接。在25℃储存,当堆温可升至60℃时,即得发酵垫料。
(2)将发酵垫料铺入发酵床中,铺入厚度为20cm;
(3)将黑猪在铺好发酵垫料的发酵床中饲养,并使用有机发酵饲料作为猪饲料,当猪体重小于等于20kg时日喂量为2kg;当体重大于20kg小于60kg时日喂量为5kg,当猪体重大于等于60kg时,日喂量为7kg。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包括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其中中链脂肪酸微粒质量为有机发酵牧草质量的8%。
所述中链脂肪酸微粒制备方法如下:
将肉豆蔻酸和百里酚按质量比1:1混合,降温至-80℃,粉碎,过50目筛,升温至70℃,加入中链脂肪酸质量6倍的预胶化淀粉和预胶化淀粉质量2倍的3wt%藻酸钠水溶液,随即将体系转入冰水浴中,静置2小时,过500目筛,取固体,使用造粒机将固体造粒成粒径为0.1mm的颗粒,50℃干燥1小时即得。
所述发酵有机牧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牧草粉碎,使纤维长度小于6cm,晒干,含水率控制在8%,加入牧草等质量的水润湿,边加水边翻动,保证润湿均匀,静置一天,添加CM复合活菌,CM复合活菌的添加量为0.2g/kg牧草,翻动均匀,加水使含水量在65%,将拌制好的牧草收堆,用塑料膜覆盖,厌氧发酵,春夏秋季节3天后即可取出饲喂;冬季10天后取出饲喂;
所述牧草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20%桑、30%紫花苜蓿、30%玉米、10%高粱和10%菊苣混合而成。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2
有机黑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发酵垫料;
所述发酵垫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90份有机基质、5份黄土、2份粗盐、3份促进剂和6份发酵菌液制备而成;
所述有机基质由按重量份计的30份稻壳、30份木屑、10份秸秆、10份豆腐渣、10份豆粕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粗盐由按重量百分比95%的氯化钠、3%氯化镁、2%酒石酸钾组成;
所述发酵菌液为EM菌液;
所述沸石-过渡金属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硝酸钴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加入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300rpm搅拌20分钟,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120℃保持70小时,2KPa/60℃减压蒸馏除去水分,65℃干燥12小时,空气气氛下550℃煅烧6小时,即得;
所述硝酸钴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3:1;
水的质量为硝酸钴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2倍;
胶体二氧化硅与四丙基氢氧化铵的摩尔比为7:1;
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的质量之和与硝酸钴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比例为1:1。
所述发酵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有机基质、黄土、粗盐、促进剂、发酵菌液混合均匀,堆成高0.5米、宽2米、长1.5米的长方形物料堆,用塑料布将肥堆覆盖,塑料布与地面相接。在25℃储存,当堆温可升至60℃时,即得发酵垫料。
(2)将发酵垫料铺入发酵床中,铺入厚度为20cm;
(3)将黑猪在铺好发酵垫料的发酵床中饲养,并使用有机发酵饲料作为猪饲料,当猪体重小于等于20kg时日喂量为2kg;当体重大于20kg小于60kg时日喂量为5kg,当猪体重大于等于60kg时,日喂量为7kg;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包括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其中中链脂肪酸微粒质量为有机发酵牧草质量的8%。
所述中链脂肪酸微粒制备方法如下:
将肉豆蔻酸和百里酚按质量比1:1混合,降温至-80℃,粉碎,过50目筛,升温至70℃,加入中链脂肪酸质量6倍的预胶化淀粉和预胶化淀粉质量2倍的3wt%藻酸钠水溶液,随即将体系转入冰水浴中,静置2小时,过500目筛,取固体,使用造粒机将固体造粒成粒径为0.1mm的颗粒,50℃干燥1小时即得。
所述发酵有机牧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牧草粉碎,使纤维长度小于6cm,晒干,含水率控制在8%,加入牧草等质量的水润湿,边加水边翻动,保证润湿均匀,静置一天,添加CM复合活菌,CM复合活菌的添加量为0.2g/kg牧草,翻动均匀,加水使含水量在65%,将拌制好的牧草收堆,用塑料膜覆盖,厌氧发酵,春夏秋季节3天后即可取出饲喂;冬季10天后取出饲喂;
所述牧草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20%桑、30%紫花苜蓿、30%玉米、10%高粱和10%菊苣混合而成。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3
有机黑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发酵垫料;
所述发酵垫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90份有机基质、5份黄土、2份粗盐、3份促进剂和6份发酵菌液制备而成;
所述有机基质由按重量份计的30份稻壳、30份木屑、10份秸秆、10份豆腐渣、10份豆粕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粗盐由按重量百分比95%的氯化钠、3%氯化镁、2%酒石酸钾组成;
所述发酵菌液为EM菌液;
所述沸石-过渡金属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过渡金属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加入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300rpm搅拌20分钟,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120℃保持70小时,2KPa/60℃减压蒸馏除去水分,65℃干燥12小时,空气气氛下550℃煅烧6小时,即得;
所述过渡金属硝酸盐为硝酸锰和硝酸钴质量3:1的混合金属盐;
所述过渡金属硝酸盐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3:1;
水的质量为过渡金属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2倍;
胶体二氧化硅与四丙基氢氧化铵的摩尔比为7:1;
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的质量之和与过渡金属的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比例为1:1。
所述发酵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有机基质、黄土、粗盐、促进剂、发酵菌液混合均匀,堆成高0.5米、宽2米、长1.5米的长方形物料堆,用塑料布将肥堆覆盖,塑料布与地面相接。在25℃储存,当堆温可升至60℃时,即得发酵垫料。
(2)将发酵垫料铺入发酵床中,铺入厚度为20cm;
(3)将黑猪在铺好发酵垫料的发酵床中饲养,并使用有机发酵饲料作为猪饲料,当猪体重小于等于20kg时日喂量为2kg;当体重大于20kg小于60kg时日喂量为5kg,当猪体重大于等于60kg时,日喂量为7kg;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包括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其中中链脂肪酸微粒质量为有机发酵牧草质量的8%。
所述中链脂肪酸微粒制备方法如下:
将肉豆蔻酸和百里酚按质量比1:1混合,降温至-80℃,粉碎,过50目筛,升温至70℃,加入中链脂肪酸质量6倍的预胶化淀粉和预胶化淀粉质量2倍的3wt%藻酸钠水溶液,随即将体系转入冰水浴中,静置2小时,过500目筛,取固体,使用造粒机将固体造粒成粒径为0.1mm的颗粒,50℃干燥1小时即得。
所述发酵有机牧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牧草粉碎,使纤维长度小于6cm,晒干,含水率控制在8%,加入牧草等质量的水润湿,边加水边翻动,保证润湿均匀,静置一天,添加CM复合活菌,CM复合活菌的添加量为0.2g/kg牧草,翻动均匀,加水使含水量在65%,将拌制好的牧草收堆,用塑料膜覆盖,厌氧发酵,春夏秋季节3天后即可取出饲喂;冬季10天后取出饲喂;
所述牧草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20%桑、30%紫花苜蓿、30%玉米、10%高粱和10%菊苣混合而成。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4
有机黑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发酵垫料;
所述发酵垫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90份有机基质、5份黄土、2份粗盐、3份促进剂和6份发酵菌液制备而成;
所述有机基质由按重量份计的30份稻壳、30份木屑、10份秸秆、10份豆腐渣、10份豆粕中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粗盐由按重量百分比95%的氯化钠、3%氯化镁、2%酒石酸钾组成;
所述发酵菌液为EM菌液;
所述沸石-过渡金属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过渡金属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加入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300rpm搅拌20分钟,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120℃保持70小时,2KPa/60℃减压蒸馏除去水分,65℃干燥12小时,空气气氛下550℃煅烧6小时,即得;
所述过渡金属硝酸盐为硝酸锰和硝酸钴质量3:1的混合金属盐;
所述过渡金属硝酸盐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3:1;
水的质量为过渡金属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2倍;
胶体二氧化硅与四丙基氢氧化铵的摩尔比为7:1;
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的质量之和与过渡金属的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比例为1:1。
所述发酵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有机基质、黄土、粗盐、促进剂、发酵菌液混合均匀,堆成高0.5米、宽2米、长1.5米的长方形物料堆,用塑料布将肥堆覆盖,塑料布与地面相接。在25℃储存,当堆温可升至60℃时,即得发酵垫料。
(2)将发酵垫料铺入发酵床中,铺入厚度为20cm;
(3)将黑猪在铺好发酵垫料的发酵床中饲养,并使用有机发酵饲料作为猪饲料,当猪体重小于等于20kg时日喂量为2kg;当体重大于20kg小于60kg时日喂量为5kg,当猪体重大于等于60kg时,日喂量为7kg;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包括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其中中链脂肪酸微粒质量为有机发酵牧草质量的8%。
所述中链脂肪酸微粒制备方法如下:
将硬脂酸和百里酚按质量比1:1混合,降温至-80℃,粉碎,过50目筛,升温至70℃,加入中链脂肪酸质量6倍的预胶化淀粉和预胶化淀粉质量2倍的3wt%藻酸钠水溶液,随即将体系转入冰水浴中,静置2小时,过500目筛,取固体,使用造粒机将固体造粒成粒径为0.1mm的颗粒,50℃干燥1小时即得。
所述发酵有机牧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牧草粉碎,使纤维长度小于6cm,晒干,含水率控制在8%,加入牧草等质量的水润湿,边加水边翻动,保证润湿均匀,静置一天,添加CM复合活菌,CM复合活菌的添加量为0.2g/kg牧草,翻动均匀,加水使含水量在65%,将拌制好的牧草收堆,用塑料膜覆盖,厌氧发酵,春夏秋季节3天后即可取出饲喂;冬季10天后取出饲喂;
所述牧草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20%桑、30%紫花苜蓿、30%玉米、10%高粱和10%菊苣混合而成。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5
有机黑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发酵垫料;
所述发酵垫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90份有机基质、5份黄土、2份粗盐、3份促进剂和6份发酵菌液制备而成;
所述有机基质由按重量份计的30份稻壳、30份木屑、10份秸秆、10份豆腐渣、10份豆粕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粗盐由按重量百分比95%的氯化钠、3%氯化镁、2%酒石酸钾组成;
所述发酵菌液为EM菌液;
所述沸石-过渡金属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过渡金属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加入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300rpm搅拌20分钟,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120℃保持70小时,2KPa/60℃减压蒸馏除去水分,65℃干燥12小时,空气气氛下550℃煅烧6小时,即得;
所述过渡金属硝酸盐为硝酸锰和硝酸钴质量3:1的混合金属盐;
所述过渡金属硝酸盐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3:1;
水的质量为过渡金属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2倍;
胶体二氧化硅与四丙基氢氧化铵的摩尔比为7:1;
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的质量之和与过渡金属的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比例为1:1。
所述发酵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有机基质、黄土、粗盐、促进剂、发酵菌液混合均匀,堆成高0.5米、宽2米、长1.5米的长方形物料堆,用塑料布将肥堆覆盖,塑料布与地面相接。在25℃储存,当堆温可升至60℃时,即得发酵垫料。
(2)将发酵垫料铺入发酵床中,铺入厚度为20cm;
(3)将黑猪在铺好发酵垫料的发酵床中饲养,并使用有机发酵饲料作为猪饲料,当猪体重小于等于20kg时日喂量为2kg;当体重大于20kg小于60kg时日喂量为5kg,当猪体重大于等于60kg时,日喂量为7kg;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包括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其中中链脂肪酸微粒质量为有机发酵牧草质量的8%。
所述中链脂肪酸微粒制备方法如下:
将棕榈酸和百里酚按质量比1:1混合,降温至-80℃,粉碎,过50目筛,升温至70℃,加入中链脂肪酸质量6倍的预胶化淀粉和预胶化淀粉质量2倍的3wt%藻酸钠水溶液,随即将体系转入冰水浴中,静置2小时,过500目筛,取固体,使用造粒机将固体造粒成粒径为0.1mm的颗粒,50℃干燥1小时即得。
所述发酵有机牧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牧草粉碎,使纤维长度小于6cm,晒干,含水率控制在8%,加入牧草等质量的水润湿,边加水边翻动,保证润湿均匀,静置一天,添加CM复合活菌,CM复合活菌的添加量为0.2g/kg牧草,翻动均匀,加水使含水量在65%,将拌制好的牧草收堆,用塑料膜覆盖,厌氧发酵,春夏秋季节3天后即可取出饲喂;冬季10天后取出饲喂;
所述牧草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20%桑、30%紫花苜蓿、30%玉米、10%高粱和10%菊苣混合而成。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6
有机黑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发酵垫料;
所述发酵垫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90份有机基质、5份黄土、2份粗盐、3份促进剂和6份发酵菌液制备而成;
所述有机基质由按重量份计的30份稻壳、30份木屑、10份秸秆、10份豆腐渣、10份豆粕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粗盐由按重量百分比95%的氯化钠、3%氯化镁、2%酒石酸钾组成;
所述发酵菌液为EM菌液;
所述沸石-过渡金属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过渡金属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加入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300rpm搅拌20分钟,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120℃保持70小时,2KPa/60℃减压蒸馏除去水分,65℃干燥12小时,空气气氛下550℃煅烧6小时,即得;
所述过渡金属硝酸盐为硝酸锰和硝酸钴质量3:1的混合金属盐;
所述过渡金属硝酸盐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3:1;
水的质量为过渡金属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2倍;
胶体二氧化硅与四丙基氢氧化铵的摩尔比为7:1;
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的质量之和与过渡金属的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之和的比例为1:1。
所述发酵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有机基质、黄土、粗盐、促进剂、发酵菌液混合均匀,堆成高0.5米、宽2米、长1.5米的长方形物料堆,用塑料布将肥堆覆盖,塑料布与地面相接。在25℃储存,当堆温可升至60℃时,即得发酵垫料。
(2)将发酵垫料铺入发酵床中,铺入厚度为20cm;
(3)将黑猪在铺好发酵垫料的发酵床中饲养,并使用有机发酵饲料作为猪饲料,当猪体重小于等于20kg时日喂量为2kg;当体重大于20kg小于60kg时日喂量为5kg,当猪体重大于等于60kg时,日喂量为7kg;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包括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其中中链脂肪酸微粒质量为有机发酵牧草质量的8%。
所述中链脂肪酸微粒制备方法如下:
将棕榈酸和百里酚按质量比1:1混合,降温至-80℃,粉碎,过50目筛,升温至70℃,加入中链脂肪酸质量6倍的预胶化淀粉和预胶化淀粉质量2倍的3wt%藻酸钠水溶液,随即将体系转入冰水浴中,静置2小时,过500目筛,取固体,使用造粒机将固体造粒成粒径为0.1mm的颗粒,50℃干燥1小时即得。
所述发酵有机牧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牧草粉碎,使纤维长度小于6cm,晒干,含水率控制在8%,加入牧草等质量的水润湿,边加水边翻动,保证润湿均匀,静置一天,添加CM复合活菌,CM复合活菌的添加量为0.2g/kg牧草,翻动均匀,加水使含水量在65%,将拌制好的牧草收堆,用塑料膜覆盖,厌氧发酵,春夏秋季节3天后即可取出饲喂;冬季10天后取出饲喂;
所述牧草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20%桑、30%紫花苜蓿、30%玉米、10%高粱和10%菊苣混合而成。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为
(1)将发酵有机牧草和中链脂肪酸微粒混合均匀即得;
(2)预处理;
所述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发酵饲料在150℃/4.25bar的条件下保温20分钟;
(2)降温至40℃,在3倍有机发酵饲料的质量的pH值4.6的柠檬酸缓冲液中浸泡22小时,加入复合酶,搅拌2小时,50目筛滤除液体;
所述的复合酶由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淀粉酶组成;
所述木聚糖酶的添加量为24000U/kg,葡聚糖酶的添加量为3000U/kg,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10000U/kg,甘露糖酶的添加量为12000U/kg,淀粉酶的添加量为24000U/kg;
(3)在150℃/4.25bar的条件下保温20分钟,即得经预处理有机发酵饲料。
测试例1
出栏体重
实施例1-实施例6中所选取的健康35日断奶野玫黑猪仔72头,平均体重7.7公斤,随机分为6组每组均12头,分别按照实施例1-6所述的方法养殖至8月龄出栏,每组试验猪仔体重分布均匀,调节每组初始总重相同(每组猪仔总重差距在0.2kg内),6个实验组同期同地饲养,控制养殖场内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同,至240天出栏日统一称重,计算各组平均重量。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8月龄野玫黑猪出栏平均体重
平均体重
实施例1 197.5斤
实施例2 198.2斤
实施例3 207.5斤
实施例4 207.3斤
实施例5 206.9斤
实施例6 208.0斤
由上表可知,发酵垫料对野玫黑猪的体重影响较大,不同的垫料配方对黑猪排泄物的分解能力不同,所以会影响黑猪的平均体重,但是有机发酵饲料本身对野玫黑猪的体重影响不大。
测试例2
猪肉营养价值分析
将测试例1中得到的出栏野玫黑猪屠宰后,取后腿肌肉,风干后粉碎,过50目筛,备用,分别采用GB/T 5009.5-1985中凯氏定氮法方法检测蛋白质含量和GB/T 14965-94的方法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氨基酸含量。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猪肉营养价值分析
蛋白质含量(mg/g) 氨基酸总含量(%)
实施例1 145.27 15.00
实施例2 148.09 14.45
实施例3 154.07 15.36
实施例4 162.77 15.43
实施例5 203.84 19.22
实施例6 230.68 23.83
由上表可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养殖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蛋白质和氨基酸等价值,垫料和发酵饲料对猪肉营养价值都有一定的影响。

Claims (3)

1.有机黑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发酵垫料;
(2)将发酵垫料铺入发酵床中,铺入厚度为15-25cm;
(3)将黑猪在铺好发酵垫料的发酵床中饲养,并使用有机发酵饲料作为猪饲料,当猪体重小于等于20kg时日喂量为1-2kg;当体重大于20kg小于60kg时日喂量为4-6kg,当猪体重大于等于60kg时,日喂量为6-8kg;
所述发酵垫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85-92份有机基质、7-9份黄土、1-2份粗盐、1-5份促进剂和3-10份发酵菌液制备而成;
所述有机基质为稻壳、锯末、木屑、树皮、秸秆、豆腐渣、豆粕中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粗盐由按重量百分比92-95%的氯化钠和5-8%的杂盐组成;
所述杂盐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钾、氯化镁、氯化铁、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柠檬酸钠、柠檬酸钾、酒石酸钠、酒石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促进剂为沸石-过渡金属促进剂;
所述沸石-过渡金属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过渡金属的硝酸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加入胶体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搅拌10-30分钟,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120-140℃保持48-72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水分,60-70℃干燥12-24小时,空气气氛下550℃煅烧5-8小时,即得;
所述过渡金属硝酸盐为硝酸锰和硝酸钴质量(3-5):1的混合物;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包括发酵有机牧草;
所述发酵有机牧草由牧草经CM复合活菌厌氧发酵得到;
所述牧草包括桑、紫花苜蓿、玉米、高粱、菊苣、构树中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还包括有机发酵牧草质量3-10%的中链脂肪酸微粒;
所述中链脂肪酸微粒制备方法如下:
将棕榈酸和百里酚按质量比1:1混合,降温至-80℃,粉碎,过50目筛,升温至70℃,加入棕榈酸质量6倍的预胶化淀粉和预胶化淀粉质量2倍的3wt%藻酸钠水溶液,随即将体系转入冰水浴中,静置2小时,过500目筛,取固体,使用造粒机将固体造粒成粒径为0.1mm的颗粒,50℃干燥1小时即得;
所述有机发酵饲料在投喂前经过预处理;
所述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发酵饲料在120-180℃/4-5bar的条件下保温10-30分钟;
(2)降温至30-45℃,在2-3倍有机发酵饲料的质量的柠檬酸缓冲液或醋酸缓冲液中浸泡18-24小时,加入复合酶,搅拌1-3小时,滤除液体;
(3)在120-180℃/4-5bar的条件下保温10-30分钟,即得经预处理有机发酵饲料;
所述的复合酶包括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转化酶、蛋白酶、淀粉酶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黑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猪为野玫香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黑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液为EM菌液。
CN202010624429.3A 2020-06-30 2020-06-30 有机黑猪的养殖方法 Active CN111727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4429.3A CN111727932B (zh) 2020-06-30 2020-06-30 有机黑猪的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4429.3A CN111727932B (zh) 2020-06-30 2020-06-30 有机黑猪的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7932A CN111727932A (zh) 2020-10-02
CN111727932B true CN111727932B (zh) 2022-07-22

Family

ID=72652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4429.3A Active CN111727932B (zh) 2020-06-30 2020-06-30 有机黑猪的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793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608A (zh) * 2006-03-29 2006-08-30 浙江大学 控缓释型铬的补铬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2349452A (zh) * 2011-09-05 2012-02-15 天津市文学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生态环保的生猪饲养方法及其专用圈舍
CN103071807A (zh) * 2012-11-21 2013-05-01 四川大学 一种超细球形钴粉的制备方法
WO2016081716A1 (en) * 2014-11-19 2016-05-26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Chemical mitigants in animal feed and feed ingredients
CN105661063A (zh) * 2016-01-04 2016-06-1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利用青绿秸秆制备生猪饲料的方法
CN106577528A (zh) * 2016-12-20 2017-04-26 怀宁县森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床养猪方法
CN107573253A (zh) * 2017-10-25 2018-01-12 广州英赛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N,n‑二甲基甘氨酸有机酸共轭酸盐及其组合物和应用
CN107950792A (zh) * 2017-12-12 2018-04-24 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740350A (zh) * 2018-05-04 2018-11-06 尹富贵 一种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09198208A (zh) * 2018-09-17 2019-01-15 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猪肉品质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1714A (zh) * 2019-02-01 2019-04-12 武汉润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抑菌活性和改善动物生长性能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608A (zh) * 2006-03-29 2006-08-30 浙江大学 控缓释型铬的补铬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2349452A (zh) * 2011-09-05 2012-02-15 天津市文学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生态环保的生猪饲养方法及其专用圈舍
CN103071807A (zh) * 2012-11-21 2013-05-01 四川大学 一种超细球形钴粉的制备方法
WO2016081716A1 (en) * 2014-11-19 2016-05-26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Chemical mitigants in animal feed and feed ingredients
CN105661063A (zh) * 2016-01-04 2016-06-1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利用青绿秸秆制备生猪饲料的方法
CN106577528A (zh) * 2016-12-20 2017-04-26 怀宁县森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床养猪方法
CN107573253A (zh) * 2017-10-25 2018-01-12 广州英赛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N,n‑二甲基甘氨酸有机酸共轭酸盐及其组合物和应用
CN107950792A (zh) * 2017-12-12 2018-04-24 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740350A (zh) * 2018-05-04 2018-11-06 尹富贵 一种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09198208A (zh) * 2018-09-17 2019-01-15 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猪肉品质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1714A (zh) * 2019-02-01 2019-04-12 武汉润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抑菌活性和改善动物生长性能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7932A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8850B (zh) 绿色生物活性饲料
CN105475624B (zh) 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
CN102907563B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高活性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1658141A (zh) 发酵床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10728B (zh) 一种微生物秸秆饲料的制备工艺
CN107373022B (zh) 猪饲料
CN109601743A (zh) 一种利用饲料桑制备生产优质猪肉饲料的方法
CN108575885B (zh) 一种黑猪的饲养方法
CN106954733A (zh) 一种木薯渣活性饲料原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756002A (zh) 利用树叶和醋糟发酵生产高复合酶和高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6912742A (zh) 一种促进肉鸡生长用育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1634A (zh) 一种动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5381A (zh) 一种湖羊tmr饲料及湖羊养殖方法
CN105851588A (zh) 一种猪用复合发酵蛋白饲料及制备方法
CN103478502B (zh) 一种以柿子为基料猪用育肥全价生物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5394390A (zh) 一种用于饲喂哺乳母猪的象草饲料
CN111727932B (zh) 有机黑猪的养殖方法
CN110477190A (zh) 一种秸秆厌氧发酵饲料及制备工艺和配方饲料
CN102461741A (zh) 一种原生态猪用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12602836B (zh) 一种改善猪血液指标的饲料及其应用
CN108719198B (zh) 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
CN113854423A (zh) 一种用于生猪养殖多种益生菌发酵饲料
CN108668915B (zh) 一种盐碱地畜禽养殖用发酵床垫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93470A (zh) 制仿生秸秆饲料的曲种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4079A (zh) 富硒牛肉肉牛的养殖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1

Address after: 411100 Yutang group, feilan village, yunhuqiao Town, Xiangtan County,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nan Hengzhi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730000 Room 202, No.7, 124 Yinan Road, Anning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i Zhongzho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