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2508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22508A CN111722508A CN202010184641.2A CN202010184641A CN111722508A CN 111722508 A CN111722508 A CN 111722508A CN 202010184641 A CN202010184641 A CN 202010184641A CN 111722508 A CN111722508 A CN 1117225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image forming
- cleaning blade
- forming apparatus
- photorecep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11—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blade; Details of cleaning blades, e.g. blade shape, layer forming
- G03G21/0029—Details relating to the blade suppor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11—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blade; Details of cleaning blades, e.g. blade shape, layer form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8—Driving control for rotary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speed control, stop position contro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降低伴随像承载体的旋转开始而产生的摩擦力。具备:感光体(41);清洁刀片(471),在感光体的旋转停止中配置于第1位置,在感光体的旋转过程中配置于第2位置,与感光体的表面接触来去除调色剂;移动机构(477),使清洁刀片在维持与感光体的接触状态的状态下在与感光体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控制部(10),控制感光体及移动机构的动作,控制部在感光体的旋转停止中通过移动机构使清洁刀片开始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在该移动过程中使感光体开始旋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用于将作为像承载体的感光体上的未转印调色剂、转印残留调色剂等残留调色剂进行去除的单元,例如已知一种刀片清洁方式的清洁装置,将由弹性体构成的平板状的清洁刀片抵接到感光体的表面,由此去除感光体上的残留调色剂。
清洁刀片需要拥有刮取感光体上的调色剂的能力,所以一般使用向感光体的紧贴性高且摩擦系数大的橡胶材料。然而,如果使用如橡胶材料那样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则伴随感光体的旋转,在与感光体之间产生大的摩擦力。
例如,在摩擦力伴随感光体的旋转停止而增大时,有时起因于由于摩擦而反复使运动停止或滑动的粘滑现象,发生噪音、清洁不良。针对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使感光体的旋转停止的过程中使清洁刀片沿着感光体的轴方向进行往返运动,从而提高清洁刀片相对感光体的相对速度,解决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59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般,静止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所以在感光体的旋转开始时间点,对清洁刀片施加最大的负荷。
由于施加大的静止摩擦力,发生清洁刀片被引入到感光体的旋转方向而反转的所谓“打卷”。而且,为了使感光体克服静止摩擦力而进行旋转,需要额定转矩的大的马达,存在导致图像形成装置的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虽然能够应对伴随感光体的旋转停止而发生的问题,但旋转开始时的问题依然发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伴随像承载体的旋转开始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像承载体,承载向纸张转印的调色剂图像;
清扫部件,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停止中配置于第1位置,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过程中配置于第2位置,所述清扫部件与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接触来去除调色剂;
移动机构,在维持所述清扫部件和所述像承载体的接触状态的状态下使所述清扫部件在与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清扫部件在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像承载体以及所述移动机构的动作,
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停止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清扫部件开始从所述第1位置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并在该移动过程中,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像承载体开始旋转。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所述控制部针对所述像承载体,输出用于使所述像承载体旋转的旋转信号,并且针对所述移动机构,输出用于使所述清扫部件移动的与所述旋转信号独立的移动信号。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者2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每当所述像承载体停止旋转时相互切换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过程中,所述清扫部件被固定保持于所述第2位置。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或者4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所述清扫部件是将所述像承载体的轴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的清洁刀片,所述清扫部件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而与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接触的第1边、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2边以及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3边,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2边之间的第1端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3边之间的第2端部是R形状。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者2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每当所述像承载体停止旋转时,所述清扫部件始终配置于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中的某一方。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过程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清扫部件开始从所述第2位置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或者7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所述清扫部件是将所述像承载体的轴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的清洁刀片,所述清扫部件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而与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接触的第1边、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2边以及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3边,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2边之间的第1端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3边之间的第2端部中的至少位于从所述第1位置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的方向的前端侧的端部是R形状。
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8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所述清扫部件是将所述像承载体的轴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的清洁刀片,所述清扫部件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而与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接触的第1边、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2边、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3边、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2边之间的第1端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3边之间的第2端部,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回收部件,回收所述清扫部件去除的调色剂;以及
密封部件,填补所述第1端部以及所述第2端部各自与所述回收部件之间的空隙,所述密封部件由弹性体构成,
所述清扫部件被配置成不论配置于所述第1位置以及所述第2位置中的哪个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端部以及所述第2端部都被压入到所述密封部件。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降低伴随像承载体的旋转开始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部附近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端部密封部件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移动机构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6是图像形成部的各部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体的驱动转矩的图。
图8是示出清洁刀片的端部的形状的图。
图9是示出清洁刀片相对端部密封部件的压入量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效果的图。
图11是示出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体的驱动转矩的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4:图像形成部;41:感光体(像承载体);47:清洁装置;471:清洁刀片(清扫部件);471a:第1边;471b:第2边;471c:第3边;471d:第1端部;471e:第2端部;472:保持部件;473:壳体(回收部件);474:回收螺旋器;475:上游密封部件;476:端部密封部件(密封部件);477:移动机构;477a:轴杆;477b:凸轮;477c: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利用电子照相处理技术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如图1~图3所示,构成为具备自动原稿搬送部2、扫描仪部3、图像形成部4、供纸部5、存储部6、操作显示部7以及控制部10等。
自动原稿搬送部2构成为具备载置原稿D的载置托盘、搬送原稿D的机构以及搬送辊等,将原稿D搬送到预定的搬送通路。
扫描仪部3构成为具备光源、反射镜等光学系统,对在预定的搬送通路中搬送的原稿D或者载置于稿台玻璃的原稿D照射光源,并接收反射光。另外,扫描仪部3将接收到的反射光变换为电信号,并输出到控制部10。
图像形成部4构成为具备黄色成像部Y、品红色成像部M、青色成像部C、黑色成像部K、中间转印带T以及定影部F。
各成像部YMCK分别将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像形成于感光体41,将形成于感光体41的YMCK各颜色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T。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部4的概略结构的图。各成像部具备:鼓(drum)状的感光体41(像承载体),在图中a方向上被旋转驱动;带电装置42,使该感光体4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装置43,对通过该带电装置42带电的感光体41的表面进行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44,使用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对由该曝光装置43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可视成像;一次转印辊45,使形成于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清洁装置47,去除通过转印区域的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以及带清洁装置48(参照图1),去除中间转印带T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其中,将形成于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向图中b方向移动的中间转印带T。转印到中间转印带T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辊46被转印到纸张,之后被搬送到定影部F,在纸张上被定影。
此外,各成像部YMCK的结构以及动作都相同,所以下面以黄色成像部Y为例子,说明图像形成部4进行的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动作。
感光体41由在鼓状的金属基体的外周面形成由含有有机光导电体的树脂构成的感光层而成的有机感光体构成,在图中a的方向上被旋转驱动。作为构成感光层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聚碳酸酯树脂、聚硅酮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氯乙烯树脂、密胺树脂等。
感光体41具有在铝管等导电性的毛坯管上按照下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产生层(CGL:Charge Generation Layer)、电荷输送层(CTL:Charge TransportLayer)的顺序配置的层构造。
带电装置42使用带电充电器使感光体41按照负极性带电为一定的电位。
曝光装置43根据来自控制部10的图像数据Dy对感光体41的非图像区域进行曝光,去除所曝光的部分的电荷,在感光体41的图像区域中形成静电潜像。
具体而言,针对通过带电装置42而被带电为负极性的感光体41表面,通过曝光装置43的曝光来去除电荷,如果由CGL中的电荷产生材料(CGM:Charge GenerationMaterial)产生正负两个电荷,则正电荷(空穴)经过CTL而到达感光体41的表面,负电荷经过UCL而到达毛坯管,从而在感光体4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44具备以与感光体41隔着显影区域而对置的方式配置的显影套筒44a。对显影套筒44a,例如施加对与带电装置42的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即负极性的直流电压重叠交流电压而成的显影偏压,由此向形成于感光体41的静电潜像上供给显影剂,向感光体41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像。此外,显影剂包含调色剂以及用于使调色剂带电的载体。
调色剂并未被特别限定,能够使用通常使用的公知的调色剂。例如,能够使用使粘合剂树脂中含有着色剂以及根据需要含有电荷控制剂、脱模剂等并处理外添加剂而得到的调色剂。调色剂粒径并未被特别限定,但优选为3~15μm程度。
一次转印辊45将形成于感光体41的黄色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T。此外,其它成像部MCK也同样地将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T。由此,在中间转印带T上形成YMCK各颜色的彩色的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带T是悬挂于多个辊并被可旋转地支撑的半导电性环状带,伴随辊的旋转而在图中b的方向上被旋转驱动。该中间转印带T通过一次转印辊45而被压接到对置的各个感光体41。在一次转印辊45各自中流过与所施加的电压对应的转印电流。由此,在各感光体41的表面中显影的各调色剂像分别通过各一次转印辊45而被依次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T。
二次转印辊46被按压到中间转印带T而进行从动旋转,从而将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T而形成的YMCK各颜色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从供纸部5的供纸托盘51~53搬送来的纸张P。详细而言,二次转印辊46配置为隔着中间转印带T而与二次转印对置辊461抵接,纸张P经过在二次转印辊46与二次转印对置辊461之间形成的转印夹持部,从而中间转印带T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纸张P。
在转印区域中未转印到中间转印带T上而残留在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被搬送到清洁装置47而被回收。此外,关于清洁装置47的结构的详细的说明,在后面叙述。
另外,由清洁装置47回收表面的调色剂后的感光体41再次通过带电装置42而被带电,重复进行形成接下来的静电潜像并形成调色剂像的处理。
带清洁装置48具有与中间转印带T的表面进行滑动接触的带清洁刀片481等,去除在二次转印后残留于中间转印带T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图像形成部4通过定影部F对二次转印有YMCK各颜色的调色剂像的纸张P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之后经由预定的搬送通路排出到设备外部。
以上是由图像形成部4执行的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动作。
供纸部5构成为具备多个供纸托盘51~53,在各供纸托盘51~53中收容种类不同的多个纸张P。供纸部5将通过预定的搬送通路收容的纸张P供给到图像形成部4。
存储部6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以能够从控制部10进行读写的方式存储程序数据、各种设定数据等数据。
操作显示部7例如由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构成,作为显示部71以及操作部72发挥功能。
显示部71依照从控制部10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另外,受理由用户实施的触摸操作,将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0。
操作部72具备数字键、启动键等各种操作键,受理由用户实施的各种输入操作,将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0。用户能够操作操作显示部7,进行画质设定、倍率设定、应用设定、输出设定及纸张设定等与图像形成有关的设定、纸张搬送指示、以及装置的停止操作等。
控制部10构成为具备CPU、RAM、ROM等,CPU将存储于ROM的各种程序展开在RAM中,并与展开的各种程序协作,总体地控制自动原稿搬送部2、扫描仪部3、图像形成部4、供纸部5、存储部6、操作显示部7等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的动作(参照图2)。例如,控制部10输入来自扫描仪部3的电信号而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将通过图像处理生成的YMCK各颜色的图像数据Dy、Dm、Dc、Dk输出到图像形成部4。另外,控制部10控制图像形成部4的动作,向纸张形成检查图像。
[清洁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清洁装置47的结构。
如图3所示,清洁装置47构成为具备:清洁刀片471;保持部件472,保持清洁刀片471;壳体473,设置于清洁刀片471的大致下侧;回收螺旋器474,在壳体473的内部设置于清洁刀片471的大致下侧;以及上游密封部件475,与壳体473连结且在感光体41的旋转方向A上设置于清洁刀片471的上游,清洁装置47还具备以与清洁刀片47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接触的方式设置的端部密封部件476(参照图4)以及移动机构477(参照图5)。
清洁刀片471是将感光体41的与感光体41的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的部件,具有将在感光体41的表面残留的未转印调色剂等附着物进行刮取来去除的功能。清洁刀片471例如是将耐磨损性、耐臭氧性优良的氨基甲酸酯橡胶等弹性体加工为平板状而得到的部件,配置成使前端与感光体41的表面进行刮擦。清洁刀片471的长度方向的长短形成为比感光体41上的图像形成区域长,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宽度方向的长短优选为5~12mm,但也可以比这长。清洁刀片471的厚度优选为0.5~2.0mm程度,但不限定于此。此外,在利用模具对清洁刀片471进行成型的情况下,还能够进一步减小厚度以及宽度方向的长短。
清洁刀片471作为本发明中的清扫部件发挥功能。
保持部件472是固定配置于壳体473的钣金,以使清洁刀片471抵接到感光体41的方式保持清洁刀片471。根据保持部件472的朝向壳体473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角度,规定感光体41和清洁刀片471的距离。作为保持部件472的材质,可以列举SECC等钢板。关于保持部件472的厚度,为了确保能够抑制由施加于清洁刀片471的压力、外力等引起的变形并满足清洁刀片47b的边缘平直度这样的强度,优选为将厚度设定为1.6~2.0mm。为了将保持部件472粘贴到清洁刀片471,既可以使用热可塑性的热熔胶系粘接剂,也可以使用双面胶带。此外,在清洁刀片471的成型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利用模具的一体成型来粘贴保持部件472和清洁刀片471的制造方法。在该情况下,成为不使用粘接剂的结构。
壳体473是沿着感光体41的轴方向而配置的框体,使在清洁刀片471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的开口部与感光体41对置,收容由清洁刀片471刮取的调色剂。壳体473作为本发明中的回收部件发挥功能。
回收螺旋器474配置于壳体473的内部,一边向一个方向进行旋转,一边将由清洁刀片471刮取后落下的调色剂搬送至未图示的废调色剂盒。
上游密封部件475是由弹性体构成的平板状的部件,以使前端接触到感光体41的方式固定于壳体473。上游密封部件475具有如下功能:通过填补壳体473与感光体41之间的空隙,防止壳体473的内部的调色剂向上游侧飞散而污染感光体41。
端部密封部件476是由清洁刀片471的发泡氨基甲酸酯等弹性体构成的部件。
图4是从配置感光体41的一侧观察清洁刀片471、保持部件472、壳体473以及端部密封部件476的图。此外,图中c表示清洁刀片471的长度方向,图中a表示感光体41的旋转方向。
将在清洁刀片471的长度方向c上延伸并与感光体41的表面接触的边设为第1边471a,将位于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并与第1边471a正交的边设为第2边471b,将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并与第1边471a正交的边设为第3边471c。在清洁刀片471的长度方向c的两端部之中,将形成于第1边471a与第2边471b之间的端部设为第1端部471d,将形成于第1边471a与第3边471c之间的端部设为第2端部471e。
端部密封部件476是由与第1端部471d以及第2端部471e分别接触的2个部件构成,并以分别与第1边471a、以及第2边471b或第3边473c接触的方式设置的L字形状的部件。2个端部密封部件476分别被清洁刀片471的第2边471b或者第3边471c按压,在被挤压的状态下使用。
如图4所示,壳体473具有沿着清洁刀片471的长度方向c开口的开口部473a。如果感光体41向a的方向进行旋转,则被清洁刀片471刮取的调色剂的喷烟从开口部473a进入到壳体473的内部。另一方面,如果假设未配置端部密封部件476,则在第1端部471d以及第2端部471e的附近,有可能调色剂不进入到壳体473而从清洁刀片471与壳体473之间的空隙漏出。端部密封部件476具有如下功能:通过与第1端部471d以及第2端部471e接触来填补与壳体473之间的空隙,从而防止调色剂的漏出。
移动机构477是用于使清洁刀片471在后述的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机构,构成为具备轴杆477a、凸轮477b以及驱动马达477c。
图5是清洁刀片471、保持部件472以及移动机构477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在设置于保持部件472的两端的孔中,插通有以与感光体41的轴方向平行的方式设置的轴杆477a。另外,凸轮477b接触到保持部件472的一端,对凸轮477b连接有用于使凸轮477b旋转的马达477c。
如果在控制部10的控制下使马达477c旋转,则凸轮477b如图5(A)~(C)所示旋转。图5(A)是凸轮477b的旋转中心和外径的距离成为最小的部分接触到保持部件472的状态,经过图5(B)所示的与凸轮477b的旋转中心和外径的距离成为中间的部分接触的状态,变化到图5(C)所示的与凸轮477b的旋转中心和外径的距离成为最大的部分接触的状态。凸轮472b伴随着旋转而向图中d所示的方向按压保持部件472。由此,保持部件472沿着轴杆477a向图中d的方向移动,所以清洁刀片471也同时向图中d的方向移动。通过调整马达477c的旋转速度、凸轮477b的形状等,能够使清洁刀片471以任意的速度进行移动。
此外,在使保持部件472向与由凸轮477b的旋转所致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有效的是设置按压保持部件472的施力单元。即,在保持部件47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之中的、凸轮477b不接触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未图示的盘簧等施力单元,向与由凸轮477b的旋转所致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由此,在使凸轮477b从图5(C)的位置返回到图5(A)的位置时,清洁刀片471也能够返回到图5(A)的位置。
[清洁刀片的移动]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清洁刀片471的移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刀片471的特征在于,在感光体41开始旋转前,维持与感光体41的接触状态,并且在与感光体41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
清洁刀片471由于使用与感光体41的紧贴性高且摩擦系数大的橡胶等材料,所以伴随着感光体41的旋转而在与清洁刀片471之间产生大的摩擦力。
图11是示出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感光体41中产生的驱动转矩的图。可以说驱动转矩越大,则感光体41与清洁刀片471之间的摩擦力越大。此外,图11所示的驱动转矩是在感光体41与使感光体41旋转的驱动马达之间设置转矩测定值并测定感光体41的驱动转矩而得到的值。
如图11所示,从图中t1所示的开始施加用于使感光体41旋转的驱动转矩的时间点起,产生静止摩擦力。在静止摩擦力增大而达到最大静止摩擦力之后,感光体41开始旋转。之后,直至图中t2所示的感光体41的旋转停止时间点为止,动摩擦力进行作用。如通常所知晓那样,静止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因此,为了防止由该静止摩擦力引起的清洁刀片471的“打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在感光体41开始旋转前使清洁刀片471在感光体41的轴方向上移动,从而并非产生静止摩擦力而是产生动摩擦力,降低施加到清洁刀片471的负荷。
即,如果将在感光体41的旋转停止中配置清洁刀片471的位置设为第1位置,并将在感光体41的旋转过程中配置清洁刀片471的位置设为第2位置,则在感光体41开始旋转前,使清洁刀片471开始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并且,在该移动过程中,感光体41开始旋转。
图6是示出清洁刀片471的移动的定时的时序图。此外,图中所示的“旋转信号”是指为了使感光体41旋转而由控制部10针对感光体41输出的信号,“移动信号”是指为了通过移动机构477使清洁刀片471移动而由控制部10针对移动机构477输出的信号。
如图6所示,移动信号和旋转信号分别是独立的信号。在被输入感光体41的旋转信号之前就被输入移动信号,所以在感光体41开始旋转前,由于被输入移动信号,清洁刀片471沿着感光体41的轴方向开始移动。并且,在被输入移动机构信号的过程中被输入感光体41的旋转信号,所以在清洁刀片471的移动过程中感光体41就开始旋转。
图7是示出在感光体41的旋转开始时间点使清洁刀片471移动的情况下的感光体41的驱动转矩的图。
在感光体41开始旋转时,清洁刀片471在感光体41的轴方向上移动,所以在感光体41与清洁刀片471之间,并非是静止摩擦力进行作用而是动摩擦力进行作用。因此,与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比能够减小摩擦力,减小感光体41的旋转所需的驱动转矩。
在此,使用图8,说明清洁刀片471的长度方向端部的形状。即使在使清洁刀片471在感光体41的轴方向上活动时,在与清洁刀片471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也产生静止摩擦力。因此,有效的是使清洁刀片47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成为能够降低静止摩擦力的形状。
图8(A)是示出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清洁刀片471的第1端部471d的形状的图。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8(B)所示,使清洁刀片471的第1端部471d成为R形状。通过这样使移动方向的前端的形状成为R形状,与如图8(A)所示的方形形状的清洁刀片相比,能够降低静止摩擦力。此外,如果考虑清洁刀片471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双向地移动,则优选将第1端部471d以及第2端部471e这两方设为R形状。
另外,使用图9,说明清洁刀片471相对端部密封部件476的压入量。
如上所述,清洁刀片471的第1端部471d以及第2端部471e分别被配置成压入到端部密封部件476。在此,将图9上段所示的清洁刀片471的配置设为第1位置,将图9下段所示的清洁刀片471的配置设为第2位置,设为配置于第1位置时的第1端部471d相对端部密封部件476的压入量是e1。将从该状态移动到第2位置时、即清洁刀片471向图中d所示的方向进行了移动时的移动量设为F。
此时,移动量F小于压入量e1,即使移动到第2位置也确保压入量e2。在假设移动量f是压入量e1以上时,端部密封部件476的密封功能变得不充分,无法充分地防止被回收的调色剂的飞散。在第2端部471e中也同样地配置成即使在清洁刀片从第2位置移动到第1位置的情况下,也确保第2端部471e相对端部密封部件476的压入量。
即,配置成不论在清洁刀片471配置于第1位置以及第2位置中的哪个位置的情况下,第1端部471d以及第2端部471e都被压入到端部密封部件476。
此外,关于清洁刀片471在感光体41的旋转停止中所配置的第1位置和在感光体41的旋转过程中所配置的第2位置,既可以设为每当感光体41停止时相互切换,也可以与感光体41的旋转状态无关地始终成为相同的位置。
在设为第1位置和第2位置相互切换时,在第1作业中,当第1位置是清洁刀片471移动到第1端部471d侧时的配置、第2位置是清洁刀片471移动到第2端部471e侧时的配置时,如果完成第1作业而感光体41停止,则清洁刀片471保持在第2位置停止的状态。然后,在开始第2作业时,第1作业中的第2位置、即清洁刀片471移动到第2端部471e这一方时的配置成为第2作业中的第1位置。然后,在感光体41开始旋转前,清洁刀片471从第2端部471e向第1端部471d这一方移动。此外,在感光体41的旋转过程中,清洁刀片471被固定保持在第2位置。
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第1端部471d以及第2端部471e这两方是R形状,能够充分地得到静止摩擦力的降低效果。
另一方面,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始终成为相同的位置的情况下,例如如果设为第1位置始终是清洁刀片471移动到第1端部471d侧时的配置、并设为第2位置始终是清洁刀片471移动到第2端部471e侧时的配置,则在所有的作业中,在感光体41开始旋转前,清洁刀片471从第1端部471d向第2端部471e的方向移动。此外,在第1作业中,在感光体41的旋转过程中的某个定时从第2位置移动到第1位置时,能够在第2作业的开始时间点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第1端部471d以及第2端部471e之中的、至少位于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移动方向的前端侧的端部(在上述例子中是第2端部471e)是R形状。
此外,在清洁刀片471移动的过程中,在由于卡纸、门开启等理由而使图像形成部4的动作紧急停止的情况下,无法判别清洁刀片471的位置是第1位置以及第2位置中的哪个位置或者哪个位置也不是。应对这样的情况,有效的是设置能够检测清洁刀片471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在感光体41重新开始旋转之前使清洁刀片471移动到预定的位置。作为位置检测单元,能够使用通常的光学传感器,通过利用光学传感器来检测设置于清洁刀片471的突起部,能够检测清洁刀片471的位置。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
依照下述的方法,验证了应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静止摩擦力的降低效果。
(比较例)
设为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即,构成为不进行与感光体41的旋转开始相伴的清洁刀片471的移动。
(实施例1)
设为应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即,构成为使清洁刀片471在感光体41开始旋转前沿着感光体41的轴方向进行移动,在清洁刀片471的移动过程中使感光体41的旋转开始。此外,将清洁刀片471的第1端部471d以及第2端部471e设为方形形状。
(实施例2)
设为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构,而且将清洁刀片471的第1端部471d以及第2端部471e设为R形状。
<共同条件>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改造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造的Accurio Press C6100来使用。清洁刀片471在抵接力以及抵接角中有交叉,但都设定为上限值。即,在易于发生“打卷”的条件下进行了设定。
关于比较例、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分别在NN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50%)以及HH环境(温度30℃、相对湿度80%)中,将输出1张覆盖率为0%的原稿的动作重复了50次。
<评价结果>
图10示出比较例、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的有无发生打卷的评价结果。此外,图中“〇”表示未发生打卷,“×”表示发生打卷。另外,“转矩”表示将比较例中的感光体41的驱动转矩设为1时的各实施例中的驱动转矩的比。
如图10所示,在比较例中,在更易于发生打卷的HH条件下发生了打卷。另一方面,在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在HH条件下也未发生打卷。可知与比较例相比在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驱动转矩都降低,特别是在实施例2中,驱动转矩是比较例的0.68倍,所以显而易见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摩擦力。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的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像承载体,以感光体4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对于作为像承载体的中间转印带T也能够应用本申请发明,能够使中间转印带T与带清洁装置48的带清洁刀片48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
此外,在该情况下,中间转印带T的旋转轴是指架设中间转印带T的二次转印对置辊461等的旋转轴,使带清洁刀片481在与二次转印对置辊461等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
在上述说明中,公开了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硬盘等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的例子,但不限定于该例子。作为其它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能够应用CD-ROM等可移动型记录介质。另外,作为经由通信线路来提供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的数据的介质,还应用载波(carrier wave)。
此外,关于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各装置的详细结构以及各装置的详细动作,也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像承载体,承载向纸张转印的调色剂图像;
清扫部件,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停止中配置于第1位置,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过程中配置于第2位置,所述清扫部件与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接触来去除调色剂;
移动机构,在维持所述清扫部件和所述像承载体的接触状态的状态下使所述清扫部件在与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清扫部件在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像承载体以及所述移动机构的动作,
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停止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清扫部件开始从所述第1位置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并在该移动过程中,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像承载体开始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针对所述像承载体,输出用于使所述像承载体旋转的旋转信号,并且针对所述移动机构,输出用于使所述清扫部件移动的与所述旋转信号独立的移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当所述像承载体停止旋转时相互切换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过程中,所述清扫部件被固定保持于所述第2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部件是将所述像承载体的轴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的清洁刀片,所述清扫部件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而与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接触的第1边、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2边以及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3边,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2边之间的第1端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3边之间的第2端部是R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当所述像承载体停止旋转时,所述清扫部件始终配置于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中的某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过程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清扫部件开始从所述第2位置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部件是将所述像承载体的轴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的清洁刀片,所述清扫部件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而与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接触的第1边、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2边以及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3边,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2边之间的第1端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3边之间的第2端部中的至少位于从所述第1位置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的方向的前端侧的端部是R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部件是将所述像承载体的轴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的清洁刀片,所述清扫部件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而与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接触的第1边、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2边、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且与所述第1边正交的第3边、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2边之间的第1端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第1边与所述第3边之间的第2端部,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回收部件,回收所述清扫部件去除的调色剂;以及
密封部件,填补所述第1端部以及所述第2端部各自与所述回收部件之间的空隙,所述密封部件由弹性体构成,
所述清扫部件被配置成不论配置于所述第1位置以及所述第2位置中的哪个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端部以及所述第2端部都被压入到所述密封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55167 | 2019-03-22 | ||
JP2019055167A JP2020154243A (ja) | 2019-03-22 | 2019-03-22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22508A true CN111722508A (zh) | 2020-09-29 |
Family
ID=7251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84641.2A Pending CN111722508A (zh) | 2019-03-22 | 2020-03-17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00301318A1 (zh) |
JP (1) | JP2020154243A (zh) |
CN (1) | CN111722508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61329A (ja) * | 1992-11-26 | 1994-06-07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83028A (ja) * | 1994-09-12 | 1996-03-26 | Konica Corp | 画像形成方法と装置 |
JPH0922231A (ja) * | 1995-07-07 | 1997-01-21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284663A (ja) * | 1999-03-29 | 2000-10-13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021995A (ja) * | 2001-07-09 | 2003-01-2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266299A (ja) * | 2004-03-18 | 2005-09-29 | Ricoh Co Ltd |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6195027A (ja) * | 2005-01-12 | 2006-07-27 | Fuji Xerox Co Ltd | 回転体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267710A (ja) * | 2005-03-24 | 2006-10-05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195993A (ja) * | 2012-03-23 | 2013-09-30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7797429A (zh) * | 2016-09-06 | 2018-03-13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清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76130A (ja) * | 2005-03-28 | 2006-10-12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79714B2 (ja) * | 2014-07-28 | 2017-02-1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9
- 2019-03-22 JP JP2019055167A patent/JP2020154243A/ja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3-17 CN CN202010184641.2A patent/CN111722508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3-20 US US16/824,743 patent/US2020030131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61329A (ja) * | 1992-11-26 | 1994-06-07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83028A (ja) * | 1994-09-12 | 1996-03-26 | Konica Corp | 画像形成方法と装置 |
JPH0922231A (ja) * | 1995-07-07 | 1997-01-21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284663A (ja) * | 1999-03-29 | 2000-10-13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021995A (ja) * | 2001-07-09 | 2003-01-2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266299A (ja) * | 2004-03-18 | 2005-09-29 | Ricoh Co Ltd |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6195027A (ja) * | 2005-01-12 | 2006-07-27 | Fuji Xerox Co Ltd | 回転体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267710A (ja) * | 2005-03-24 | 2006-10-05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195993A (ja) * | 2012-03-23 | 2013-09-30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7797429A (zh) * | 2016-09-06 | 2018-03-13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清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154243A (ja) | 2020-09-24 |
US20200301318A1 (en) | 2020-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4144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662480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13678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299469B2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異物除去方法 | |
JP201807741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KR20110115436A (ko) |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JP619756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70323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a contacting operation for contacting a developing member with an image bearing member | |
US20210373454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5215548A (ja) | 潜像担持体の除電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1722508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KR100917369B1 (ko) | 화상 형성 장치 | |
JP201818027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0174826B (zh)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
JP451677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699326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114757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5161921A (ja) | 画像転写補助装置、画像転写補助方法 | |
JP749460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315641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7537348B2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25604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00775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回転制御方法 | |
JP200403765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716681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