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7157B - 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7157B
CN111717157B CN202010716993.8A CN202010716993A CN111717157B CN 111717157 B CN111717157 B CN 111717157B CN 202010716993 A CN202010716993 A CN 202010716993A CN 111717157 B CN111717157 B CN 111717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ler
brake
electromagnetic valve
air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69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7157A (zh
Inventor
陈亮
池华
金维丹
林晨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li Group Rui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169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7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7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7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7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7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3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manual input of alphanumerical c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60R25/08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brakes or brak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1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 B60R25/104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heft warning signal, e.g. visual or audible signals with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包括:多个弹簧制动气室,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位于挂车车轴上,且每一所述弹簧制动气室都与挂车的一车轮以及气囊对应;挂车电子制动系统,该挂车电子制动系统通过电磁阀与每一所述弹簧制动气室连接,并控制每一所述弹簧制动气室的排气和进气,其中,所述电磁阀通过限压阀与气源连接,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向所述电磁阀发送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实现所述气源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之间的气体流动,以使得所述车轮实现锁止或者解锁,其可以取代现有技术中挂车和牵引车适配以及挂车防盗适配中所采用的仅具有单一物理结构的机械锁止防盗器,引用适配牵引车和挂车的识别码以加密或者解锁挂车电子制动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防盗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大型挂车大多采用机械锁止的防盗方式,例如常见的汽车、挂车机械锁止防盗器。
然而,通常的这种机械锁止防盗器,是一种通过物理结构实现锁止的防盗器,也正由于其采用单一的机械结构实现锁止的功能,因而极易因结构损坏或者人为破坏而导致挂车被盗。另一方面,由于挂车缺乏缺少匹配识别,从而挂车的取用无需获取任何授权或者许可,也即,只要解除实现锁止的机械防盗器,即可随意取用挂车,继而,这样的取用方式容易使得挂车与牵引车之间错误地对接。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挂车与牵引车的连接过程中,如锁止结构未充分解锁,又或者挂号与牵引车之间的连接不充分,则强行牵引拖车拖行容易出现非受控性的移动,这种因挂车锁止结构解锁不充分而导致的非受控性移动会进一步地影响牵引车的行车安全和挂车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下挂车解锁方式单一,防盗安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取代现有技术中挂车和牵引车适配以及挂车防盗适配中所采用的仅具有单一物理结构的机械锁止防盗器,引用适配牵引车和挂车的识别码以加密或者解锁挂车电子制动系统的挂车防盗系统防盗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车防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弹簧制动气室,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位于挂车车轴上,且每一所述弹簧制动气室都与挂车的一车轮以及气囊对应;挂车电子制动系统,该挂车电子制动系统通过电磁阀与每一所述弹簧制动气室连接,并控制每一所述弹簧制动气室的排气和进气,其中,所述电磁阀通过限压阀与气源连接,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向所述电磁阀发送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实现所述气源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之间的气体流动,以使得所述车轮实现锁止或者解锁。
优选地,所述弹簧制动气室包括行车制动腔和驻车制动腔,所述行车制动腔和驻车制动腔形成双控弹簧控制结构,其中,当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弹簧制动气室排气时,则所述车轮锁止;当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气源向所述弹簧制动气室排气时,则所述车轮解除锁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磁阀上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每一所述弹簧制动气室的所述驻车制动腔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所述限压阀与所述气源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作为排气口,其中,当控制所述第一连接口通过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第三连接口导通时,所述驻车制动腔向外排气,则使得所述车轮锁止;当控制所述第一连接口通过电磁阀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时,所述气源向所述弹簧制动室的所述驻车制动腔充气,则所述车轮解除锁止。
又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密码解锁系统,该密码解锁系统与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适配,其中,通过所述密码解锁系统,加密或解锁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密码解锁系统与报警装置连接,当所述密码解锁系统未成功解锁时,触发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挂车防盗系统的挂车防盗方法,所述挂车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每一挂车配置识别码,以及配置通过识别码解锁并与挂车电子制动系统适配的密码解锁系统的步骤S1;配置与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连接并控制气源通断的电磁阀的步骤S2;配置与所述气源连通的弹簧制动气室,并通过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气源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之间的气体流动的步骤S3。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通过所述识别码解锁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的过程为:驻车状态下,当需要牵引挂车时,若输入所述识别码适配,则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控制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气源连通,以使得所述弹簧制动气室充气,实现挂车车轮解除锁止;驻车状态下,当需要与挂车分离时候,若输入所述识别码适配,则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控制所述电磁阀与排气口连通,以使得所述弹簧制动气室向外排气,实现挂车车轮锁止。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配置报警装置的步骤,其中,将牵引车与所述挂车的识别码配置成一一对应,则当牵引车未与挂车适配,或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未正确解锁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将挂车启停适配控制,转化为通过识别码适配以及通过识别码加密或者解锁挂车电子制动系统的过程,从而取代了现有技术下通过挂车和牵引车适配以及挂车防盗适配中所采用的仅具有单一物理结构的机械锁止防盗器,大幅简化了挂车解锁的过程的同时,又显著提升了挂车的防盗安全等级;
2、引入弹簧制动气室,是其与挂车的每一车轮以及气囊对应连接,则在挂车电子制动系统工作时,将挂车车轮解锁过程转化为弹簧制动气室向外排气又或者是气囊向弹簧制动气室充气的过程;
3、还引入报警装置,当识别码识别错误时发生警报,则避免因识别错误,又或者是牵引车和挂车连接不稳定而强行拖车等非正常移动给牵引车和挂车造成的安全隐患;
4、加密过程中,可以是通过牵引车的车辆钥匙直接对整车进行锁止,也可以是保留钥匙电源接入,而仅通过识别码对牵引车和挂车进行锁止,以满足车辆驻车或者临停等不同情况下对牵引车和挂车锁止的不同需要;在解密过程中,应当是既要保证车辆钥匙电源接通,同时要求识别码正确,才能将牵引车和挂车适配,以进一步提升牵引车和挂车之间连接的安全等级;
5、挂车电子制动系统与每一车轮以及弹簧制动气室之间通过电磁阀连接,电磁阀上的多个连接口分别弹簧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腔、气源以及排气口,从而通过控制电磁阀各连接通路的通断,实现弹簧制动气室与排气口连通从而对外排气,又或者是与气源连通以使得气源向其充气;
6、另外,还可以为牵引车配置与挂车相同或者不相同的识别码,当牵引车和/或挂车识别码识别不正确,又或者牵引车和/或挂车适配错误时,则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从而进一步提升整车的防盗安全等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挂车防盗系统的结构;
图2为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挂车防盗系统中的电磁阀的等效电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挂车防盗系统是通过识别码对挂车电子制动系统进行加密或者解锁,以实现对挂车车轮的锁止或是解除锁止,从而起到对挂车的加密和锁止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挂车电子制动系统控制与车辆的多个车轮和气囊连接的电磁阀的通断,实现弹簧制动气室的的充气或者排气,继而使得车辆车轮的解除锁止或者解锁,而挂车电子制动系统又是通过类似识别码、又或者用户登录等匹配适配方式进行控制。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挂车防盗系统的结构。参看图1,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挂车防盗系统是由挂车电子制动系统10、电磁阀20、气源30以及多个弹簧制动气室40组成的。弹簧制动气室40是位于挂车车轴50上,且每一弹簧制动气室40是与挂车的一车轮60以及挂车车轴50位置处的一气囊70对应的。挂车电子制动系统10通过电磁阀20分别与每一弹簧制动气室40连接,从而控制其排气或者进气。另外,作为一种常规手段,于气源30位置处还设置有限压阀80,以使得气源30充气过程的气压稳定。
弹簧制动气室40包括行车制动腔和驻车制动腔,分别与行车刹车制动,以及驻车(或称手刹)制动相对应,而由于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适配多发生在停车制动之后,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是与弹簧制动气室40中的驻车制动腔产生关联。顺带一提,弹簧制动气室40中的行车制动腔和驻车制动腔形成双控弹簧控制结构。
图2为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挂车防盗系统中的电磁阀的等效电路结构。电磁阀20上包括第一连接口21、第二连接口22和第三连接口23,其中,第一连接口21与每一弹簧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腔分别连通,而第二连接口22通过限压阀80与气源30连通,第三连接口23是作为排气口直接与外界连通。实际运行过程中,当需要锁止车辆时,是于62.3连接口和62.4连接口之间加24V电压,并于62.1连接口和62.2连接口之间加0V电压,从而控制第一连接口21通过电磁阀20与第三连接口23导通,也即将弹簧制动气室40的驻车制动腔与外界连通,以使得其驻车制动腔向外排气,实现车轮锁止,也即是挂车锁止,相应的,当需要解除锁止时,则是于62.3连接口和62.4连接口之间加0V电压,62.1连接口和62.2连接口之间加24V电压,从而控制第一连接口21通过电磁阀20与第二连接口22导通,也即将弹簧制动气室40的驻车制动腔与气囊70之间的管路连接,从而在限压阀80的控制下,气囊70向驻车制动腔内充气,这样,实现挂车车轮60的解除锁止。
而挂车电子制动系统10的适配,是通过密码解锁系统实现,可以理解为,通过密码解锁系统,加密或者解密挂车电子制动系统10。具体地说,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为每一挂车分配与之唯一对应的识别码,例如在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每一挂车配置一由多位数字组成,或者数字与字母构成的PIN码,则牵引车与挂车连接时,需要于车辆控制面板,或者触控屏幕上输入相应的PIN码,挂车电子制动系统10的控制器识别PIN码,若输入的PIN码正确,则进行相应的操作。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等级,还可以为牵引车配置与挂车相同或者不同的识别码,如牵引车与挂车的识别码相同,则需要识别码一致时,才能使得牵引车和挂车正常连接,又或者,将牵引车与挂车的识别码识别成不同但一一对应的形式,也同样可以起到提高安全等级的效果。另外,还可以设置与密码解锁系统相配合的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是当识别码输入不正确,又或者如前所述的更高安全级别的方案中,当牵引车和挂车匹配错误时,发出长鸣警报,而当牵引车和挂车匹配成功时,也可以发出短鸣警报以提示匹配成功。驻车状态下也可以通过输入相应的PIN码对车辆进行锁止,驻车状态下的锁止可以是通过牵引车的车辆钥匙直接对整车进行锁止,也可以是保留钥匙电源接入,而仅通过识别码对牵引车和挂车进行锁止,以满足车辆驻车或者临停等不同情况下对牵引车和挂车锁止的需要;在解密过程中,应当是既要保证车辆钥匙电源接通,同时要求识别码正确,才能将牵引车和挂车适配,以进一步提升牵引车和挂车之间连接的安全等级。当挂车电子制动系统的控制器接收到正确的PIN码时,向电磁阀发出指令,以控制弹簧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腔的充气和排气。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挂车防盗系统的挂车防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每一挂车配置识别码,以及配置通过识别码解锁并与挂车电子制动系统适配的密码解锁系统的步骤S1;配置与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连接并控制气源通断的电磁阀的步骤S2;配置与所述气源连通的弹簧制动气室,并通过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气源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之间的气体流动的步骤S3。
所述步骤S1中,通过所述识别码解锁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的过程,是于驻车状态下,当需要牵引挂车时,则通过车辆控制板或者触控屏输入识别码(PIN码),若输入的识别码(PIN码)适配,则挂车电子制动系统控制电磁阀与气源连通,以使得弹簧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腔充气,实现挂车车轮解除锁止,完成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牵引车可牵引挂车行驶,并且,在牵引车与挂车的行驶过程中,若挂车电子制动系统检测到挂车产生非正常移动,则也相应的会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驻车状态下,当需要与挂车分离时候,同样通过车辆控制面板或者触控屏幕输入识别码(PIN码),若输入的识别码(PIN码)适配,则挂车电子制动系统控制电磁阀与排气口连通,以使得弹簧制动气室的驻车制动腔向外排气,实现挂车车轮锁止。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弹簧制动气室,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位于挂车车轴上,且每一所述弹簧制动气室都与挂车的一车轮以及气囊对应,弹簧制动气室中的行车制动腔和驻车制动腔形成双控弹簧控制结构;
挂车电子制动系统,该挂车电子制动系统通过电磁阀与每一所述弹簧制动气室连接,并控制每一所述弹簧制动气室的排气和进气,其中,
密码解锁系统,该密码解锁系统与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适配,其中,通过所述密码解锁系统,加密或解锁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以及锁定或者解锁牵引车和挂车,所述电磁阀通过限压阀与气源连接,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向所述电磁阀发送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实现所述气源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之间的气体流动,以使得所述车轮实现锁止或者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包括行车制动腔和驻车制动腔,所述行车制动腔和驻车制动腔形成双控弹簧控制结构,其中,
当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弹簧制动气室排气时,则所述车轮锁止;当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气源向所述弹簧制动气室排气时,则所述车轮解除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上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每一所述弹簧制动气室的所述驻车制动腔分别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所述限压阀与所述气源连通;
所述第三连接口作为排气口,其中,
当控制所述第一连接口通过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第三连接口导通时,所述驻车制动腔向外排气,则使得所述车轮锁止;当控制所述第一连接口通过电磁阀与第二连接口导通时,所述气源向所述弹簧制动气室的所述驻车制动腔充气,则所述车轮解除锁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解锁系统与报警装置连接,当所述密码解锁系统未成功解锁时,触发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4的挂车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车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为每一挂车配置识别码,以及配置通过识别码解锁并与挂车电子制动系统适配的密码解锁系统的步骤S1;
配置与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连接并控制气源通断的电磁阀的步骤S2;
配置与所述气源连通的弹簧制动气室,并通过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气源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之间的气体流动的步骤S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车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通过所述识别码解锁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的过程为:
驻车状态下,当需要牵引挂车时,若输入所述识别码适配,则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控制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气源连通,以使得所述弹簧制动气室充气,实现挂车车轮解除锁止;
驻车状态下,当需要与挂车分离时候,若输入所述识别码适配,则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控制所述电磁阀与排气口连通,以使得所述弹簧制动气室向外排气,实现挂车车轮锁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车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报警装置的步骤,其中,
将牵引车与所述挂车的识别码配置成一一对应,则当牵引车未与挂车适配,或所述挂车电子制动系统未正确解锁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CN202010716993.8A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Active CN111717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6993.8A CN111717157B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6993.8A CN111717157B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7157A CN111717157A (zh) 2020-09-29
CN111717157B true CN111717157B (zh) 2024-03-22

Family

ID=72573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6993.8A Active CN111717157B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715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3768A (en) * 1964-09-21 1968-02-21 Westinghouse Brake & Signal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braking systems
JP2000118357A (ja) * 1998-10-14 2000-04-25 Suzuki Shoji:Kk 車両盗難防止装置
JP2002211370A (ja) * 2001-01-19 2002-07-31 Nippon Sharyo Seizo Kaisha Ltd トレーラの誤発進防止システム
CN101506009A (zh) * 2006-09-13 2009-08-12 威伯科有限公司 用于挂车车辆的离驶保护
CN101722928A (zh) * 2010-01-19 2010-06-09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储能弹簧驻车制动的大中型客车防盗系统
WO2011003491A1 (de) * 2009-07-06 2011-01-13 Wabco Gmbh & Co. Ohg Pneumatische bremsanlage für ein anhänger und bremssteuermodulator
CN204264125U (zh) * 2014-11-14 2015-04-15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中型客车的自动驻车系统
CN208264230U (zh) * 2018-05-17 2018-12-21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驻车制动系统
CN209126711U (zh) * 2018-10-15 2019-07-19 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驻车制动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09366130U (zh) * 2018-12-26 2019-09-10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挂车制动系统
CN212267406U (zh) * 2020-07-23 2021-01-01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挂车防盗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3768A (en) * 1964-09-21 1968-02-21 Westinghouse Brake & Signal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braking systems
JP2000118357A (ja) * 1998-10-14 2000-04-25 Suzuki Shoji:Kk 車両盗難防止装置
JP2002211370A (ja) * 2001-01-19 2002-07-31 Nippon Sharyo Seizo Kaisha Ltd トレーラの誤発進防止システム
CN101506009A (zh) * 2006-09-13 2009-08-12 威伯科有限公司 用于挂车车辆的离驶保护
WO2011003491A1 (de) * 2009-07-06 2011-01-13 Wabco Gmbh & Co. Ohg Pneumatische bremsanlage für ein anhänger und bremssteuermodulator
CN101722928A (zh) * 2010-01-19 2010-06-09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储能弹簧驻车制动的大中型客车防盗系统
CN204264125U (zh) * 2014-11-14 2015-04-15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中型客车的自动驻车系统
CN208264230U (zh) * 2018-05-17 2018-12-21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驻车制动系统
CN209126711U (zh) * 2018-10-15 2019-07-19 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驻车制动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09366130U (zh) * 2018-12-26 2019-09-10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挂车制动系统
CN212267406U (zh) * 2020-07-23 2021-01-01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挂车防盗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7157A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1080B (zh) 一种远程蓝牙钥匙辅助解锁方法
KR100951861B1 (ko) 타이어위치 자동인식 시스템
US6963794B2 (en) Locking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170259785A1 (en) Locking assembly and method with authenticated unlocking of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JPH06234312A (ja) 牽引車両及びトレーラ用のタイヤ圧制御装置
JP2006321452A (ja) 鞍乗型車両の車両制御装置
CN101295412A (zh) 远程控制器重新激活
CN1723142A (zh) 车辆安全设备以及识别码管理设备
US20060261675A1 (en) Vehicle controller for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11717157B (zh) 一种挂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方法
CN101402349B (zh) 副钥匙收纳装置
CN212267406U (zh) 一种挂车防盗系统
KR20050089739A (ko) 타이어 공기압 경고 시스템
JP2012250584A (ja) 始動制御装置
CN112277877A (zh) 一种基于p档锁止的整车防盗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6097517A (zh) 一种汽车手环钥匙以及汽车解锁方法
JP2006022607A (ja) 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
CN108454604B (zh) 电子驻车制动器的执行器的访问保护控制
CN103579855A (zh) 锁闭装置、控制装置及车辆
TWI763934B (zh) 無線通訊系統
CN212275250U (zh) 一种车辆稳定控制系统失效装置
KR20070119781A (ko) 차량 도난 방지 방법
KR20110062097A (ko) 전기모터를 구동 동력원으로 하는 전기 이륜차의 스마트키 시스템
JP5144946B2 (ja) 車両の盗難防止システム、及び、盗難防止システムを搭載した車両
CN114954358B (zh) 一种车辆非授权使用的检测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