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5395B - 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5395B
CN111715395B CN202010622632.7A CN202010622632A CN111715395B CN 111715395 B CN111715395 B CN 111715395B CN 202010622632 A CN202010622632 A CN 202010622632A CN 111715395 B CN111715395 B CN 1117153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conveyor belt
separating device
water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26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5395A (zh
Inventor
陈招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6226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5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5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5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5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5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B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 B03B7/00Combinations of wet processes or apparatus with other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or dressing ores or garb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2101/00Type of solid waste
    • B09B2101/02Gases or liquids enclosed in discarded articles, e.g. aerosol cans or cooling systems of refrig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包括第一垃圾传送带,垃圾袋破碎装置;第一垃圾传送带的一端与垃圾袋破碎装置连接,垃圾袋破碎装置与垃圾分离装置连接;垃圾分离装置的上部设有搅拌装置,垃圾分离装置的下部为垃圾出口;垃圾分离装置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伸缩网、第二伸缩网、第三伸缩网和伸缩挡板;垃圾分离装置的垃圾出口下部设有第二垃圾传送带;第二垃圾传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识别瓶类的拍照识别装置以及与拍照识别装置连接的机械手;第二垃圾传送带的末端设有涡电流装置;第二垃圾传送带的末端下部设有垃圾烘干装置。本发明利用水的浮力将垃圾进行分选,可以减少垃圾处理时产生的粉尘及臭味对人体的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及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一个相当棘手且迫在眉睫的难题。随着人们消费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其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给处理和利用带来困难,如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
而垃圾处理需用到分级筛,实现对垃圾的分离处理,方便后续垃圾的加工。但是由于目前垃圾分离处理大多是将收集的垃圾进行振动筛选,然后再经过磁选,最后分选出来的垃圾还需要进行清洗之后才能回收利用。在分选时,难免会产生粉尘以及臭味,给垃圾分选人员的健康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包括:第一垃圾传送带,垃圾袋破碎装置,垃圾分离装置;
所述第一垃圾传送带的一端与垃圾袋破碎装置的进料口连接,用于将收集的垃圾运送到垃圾袋破碎装置内进行破碎处理;
垃圾袋破碎装置的出料口与垃圾分离装置连接,用于将破碎的垃圾进行分离处理;
垃圾分离装置的上部设有搅拌装置,垃圾分离装置的下部为垃圾出口;
垃圾分离装置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伸缩网、第二伸缩网、第三伸缩网和伸缩挡板,用于分选不同浮力的垃圾;
垃圾分离装置的垃圾出口下部设有第二垃圾传送带,用于传送分离后的垃圾;
第二垃圾传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识别瓶类的拍照识别装置,拍照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设置在第二垃圾传送带一侧的机械手抓取拍照识别装置识别的垃圾,机械手用于将抓取的垃圾放入一旁的垃圾回收装置内;
第二垃圾传送带的末端设有涡电流装置,用于分选垃圾中的金属;
第二垃圾传送带的末端下部设有垃圾烘干装置,用于接住第二垃圾传送带掉落的垃圾并进行烘干处理。
可选地,所述垃圾分离装置的一侧上部与储水箱连接,垃圾分离装置的一侧下部也与储水箱连接,用于将处理垃圾的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离装置内部设有激光传感器,用于监测水的加入量。
可选地,所述垃圾袋破碎装置包括长筒形的外壳体,以及转动连接于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划破垃圾袋的刀片以及对垃圾行走起导向作用的螺纹;所述内壳体从进料口到出料口的内径逐渐减小,以划破不同大小的垃圾袋。
可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杆体,以及设置在杆体下部的搅拌叶;所述电机通过固定架与垃圾分离装置固定连接,电机上设有用于控制杆体伸缩的开关;所述杆体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搅拌叶转动,对水里面的垃圾进行搅拌;所述搅拌叶上设有若干个通孔,用于减小垃圾搅拌时水的阻力。
可选地,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水泵与垃圾分离装置的上部连接,用于将储水箱上部的清水泵入垃圾分离装置内;储水箱的进水口通过污水泵与垃圾分离装置的下部连接,用于将垃圾分离装置内的浑浊水泵入到储水箱内;储水箱的进水口高度低于储水箱的出水口高度,在储水箱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置滤布,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杂质;储水箱的下部为锥形结构,垃圾分离装置内的浑浊水在储水箱的锥形结构内沉积,通过锥形结构下部的排出口排出沉积物。
可选地,所述污水泵与垃圾分离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与垃圾分离装置连接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1-5mm。
可选地,所述垃圾分离装置的垃圾出口处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垃圾分离装置的侧壁和底板连接,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将底板打开倒出垃圾。
可选地,所述垃圾分离装置的侧壁设有卡件,卡件用于固定垃圾分离装置的侧壁和底板;所述垃圾分离装置的侧壁和底板连接处设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条。
可选地,所述垃圾烘干装置包括放置在传输带上的轻质垃圾烘干装置,悬浮垃圾烘干装置和重质垃圾烘干装置;当第二垃圾传送带传送的是重质垃圾时,传输带将重质垃圾烘干装置移动到第二垃圾传送带末端的下部,用于接住重质垃圾并对重质垃圾进行烘干;当第二垃圾传送带传送的是悬浮垃圾时,传输带将悬浮垃圾烘干装置移动到第二垃圾传送带末端的下部,用于接住悬浮垃圾并对悬浮垃圾进行烘干;当第二垃圾传送带传送的是轻质垃圾时,传输带将轻质垃圾烘干装置移动到第二垃圾传送带末端的下部,用于接住轻质垃圾并对轻质垃圾进行烘干;所述垃圾烘干装置内部设有红外感应装置,当垃圾烘干装置内的垃圾装满时,红外感应装置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更换垃圾烘干装置。
可选地,第一垃圾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本体以及与该传动带本体连接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和第三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一齿轮,以及连接两个第一齿轮的第一轮轴;第二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二齿轮,以及连接两个第二齿轮的第二轮轴;第三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三齿轮,以及连接两个第三齿轮的第三轮轴;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分别设置在传送带本体的两端,第三齿轮组设置在传送带本体的中部;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的两端均设有转轴,转轴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一轮轴或者第二轮轴或第三轮轴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本体转动;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两端的转轴均分别与两个支撑杆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撑杆的下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以增加整个传送带的稳固性;支撑杆为上端开口的半圆形凹槽结构,转轴设置在半圆形凹槽内的尺寸与半圆形凹槽的尺寸相匹配,转轴露出半圆形凹槽部分的尺寸大于半圆形凹槽的尺寸;传送带本体为带有齿槽的凹凸结构,其可以与齿轮上的咬合齿相匹配;在传送带本体的两侧设置挡板,挡板的高度高于传送带本体的上表面30-50cm。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利用水的浮力作用将垃圾进行分选,其可以减少垃圾分选时产生的粉尘及臭味对人体的危害。
本发明通过污水泵的设计,可以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二次污染,还能够达到清洗垃圾的作用,减少后续垃圾处理的成本。
本发明通过设置垃圾袋破碎装置,可以对生活垃圾中的外部垃圾袋进行破碎处理,有利于后续垃圾的分选,提高了垃圾分选的效率。
本发明通过在垃圾分离装置内设置三层伸缩过滤网对垃圾进行一次分选,其中最上层的伸缩网用于对轻质垃圾的分选,中间的伸缩网用于对悬浮垃圾的分选,最下层的伸缩网用于对重质垃圾的分选;而且在垃圾分离装置下部设置传送带,在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拍照识别装置及机械手,可以进一步对每一层伸缩网内的瓶类垃圾进行分选;在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涡电流装置,对每一层伸缩网内的金属再进行一次分选。达到垃圾自动分选的效果,减少垃圾对人体的危害,能够比较彻底的对垃圾进行分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出口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垃圾传送带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垃圾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垃圾传送带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垃圾袋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的机械手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垃圾传送带;1-1:传动带本体;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第三齿轮;1-5:第一轮轴;1-6:第二轮轴;1-7:第三轮轴;1-8:转轴;1-9:支撑杆;1-10:连接杆;1-11:底座;1-12:电机;1-13:壳体;1-14:第四齿轮;1-15:第五齿轮;1-16:第四轮轴;1-17:第六齿轮;1-18:第八齿轮;1-19:第五轮轴;1-20:链条;1-21:第九齿轮;2:垃圾袋破碎装置;2-1:外壳体;2-2:内壳体;2-3:刀片;3:垃圾分离装置;4:固定架;5:电机;6:杆体;7:搅拌叶;8:储水箱;9:红外传感器;10:第一伸缩网;11:第二伸缩网;12:第三伸缩网;13:伸缩挡板;14:过滤网;15:污水泵;16:第一电动伸缩杆;17:卡件;18:第二垃圾传送带;19:涡电流装置;20:垃圾烘干箱;21:传输带;22:水泵;23:机械手;24:连接块;25:框体;26:第二电动伸缩杆;27:横板;28:连杆;29:转杆;30:转块;31: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图。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包括:第一垃圾传送带1,垃圾袋破碎装置2,垃圾分离装置3。
第一垃圾传送带1的一端与垃圾袋破碎装置2的进料口连接,用于将收集的垃圾运送到垃圾袋破碎装置2内进行破碎处理。垃圾袋破碎装置2为从进料口到出料口的内径逐渐减小的筒状结构,其内壳体上设有用于划破垃圾袋的刀片,并且内壳体从进料口到出料口的内径逐渐减小。由于生活垃圾大多是由大垃圾桶内的大垃圾袋套装内部的小垃圾袋组成,例如在小区内,每栋楼均配备有若干个大垃圾桶,大垃圾桶内套有方便工作人员收集的大垃圾袋,而每户居民则是将自家的垃圾装入小垃圾袋再扔到大垃圾袋内,为了确保在大垃圾袋破碎之后,其内的小垃圾袋也能被破碎,把垃圾袋破碎装置2的内壳体设置为从进料口到出料口的内径逐渐减小的筒状结构。
垃圾袋破碎装置2的出料口与垃圾分离装置3连接,用于将初步破碎的垃圾在垃圾分离装置3内通过水的浮力进行分离处理。垃圾分离装置3可以为圆筒状结构,也可以为多边立方体结构。垃圾袋破碎装置2与垃圾分离装置3连接处,在垃圾分离装置3的内壁设有可升降的隔板,隔板紧贴垃圾分离装置3的内壁设置,可以通过固定在隔板上方的伸缩杆控制隔板的升降。通过电机控制伸缩杆的伸缩,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在侧壁上,伸缩杆的开关设置在垃圾分离装置3的侧壁上,当有垃圾运送到垃圾袋破碎装置2内时,通过设置在垃圾袋破碎装置2上部的垃圾分离装置3侧壁上的伸缩杆的开关来控制垃圾分离装置3内壁上的隔板的升起,将垃圾运送到垃圾分离装置3内。垃圾运送完成后,将隔板降下来,以挡住垃圾分离装置3内壁上的开口,防止污水从该开口流出。隔板的尺寸大于开口的尺寸。
垃圾分离装置3的上部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为可伸缩设计。当需要搅拌时,将搅拌装置伸入到垃圾分离装置3内,对垃圾进行搅拌,进一步将垃圾袋内没有出来的垃圾搅拌出来,而且可以将垃圾搅拌的更均匀,使轻质垃圾漂浮在水面上,重质垃圾沉积在水下。
垃圾分离装置3的底部为垃圾出口,垃圾分离装置3的底部为可开关的底板,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控制底板的开启和关闭。第一电动伸缩杆16的一端与底板铰接,第一电动伸缩杆16的另一端与垃圾分离装置3的侧壁内部连接,通过设置在垃圾分离装置3的侧壁外部的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电动伸缩杆16的伸缩。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打开垃圾分离装置3下部的底板,使底板呈倾斜状态,有利于垃圾的倒出。
为了使底板能够更加稳固,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6来控制底板。
垃圾分离装置3的一侧上部与储水箱8连接,垃圾分离装置3的一侧下部也与该储水箱8连接,用于将处理垃圾的水循环利用。储水箱8的一侧通过水泵22与垃圾分离装置3的上部连接,用于将储水箱8上部的清水泵入垃圾分离装置3内。储水箱8的另一侧通过污水泵15与垃圾分离装置3的下部连接,用于将垃圾分离装置3内的浑浊水泵入到储水箱8内;储水箱8的下部为锥形结构,垃圾分离装置3内的浑浊水在储水箱3的锥形结构内沉积,通过锥形结构下部的排出口定期排出沉积物。沉积物大多是灰尘,细小的有机物颗粒等,可以用于后续的饲料制作等。
为了更好的将储水箱8内的污水进行过滤,可以在储水箱8内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一层或多层滤布,储水箱8的进水口高度低于出水口高度。污水经过滤布过滤之后进入到储水箱8的上部,然后通过水泵22将过滤之后的水再输送到垃圾分离装置3内,经过滤布过滤之后的颗粒沉积在储水箱8下部的锥形结构内。当储水箱8内的水减少时,通过储水箱8顶部开口进行补充水量。
垃圾分离装置3内部设有激光传感器9,用于监测水的加入量。激光传感器9可以感应到水的高度,当垃圾分离装置3内水的高度达到设定值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或者手动关闭垃圾分离装置3的上部与储水箱8连接管路上的水泵22,停止向垃圾分离装置3内加入水。
垃圾分离装置3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伸缩网10、第二伸缩网11、第三伸缩网12和伸缩挡板13,用于分选不同浮力的垃圾。第一伸缩网10用于分选轻质垃圾,例如塑料、木头等;第二伸缩网11用于分选悬浮在水中的垃圾,例如纸、碎布、花草等;第三伸缩网12用于分选重质垃圾,例如玻璃、金属、石头等。伸缩挡板13用于在加入垃圾前伸开,用于挡住垃圾和水。由于伸缩挡板13设置在距离垃圾分离装置3底部一段距离,在加入垃圾和水前将其伸开,可以有效节约水的用量。
正常情况下,垃圾分离装置3内液面的高度在第一伸缩网10上部10-50cm的位置,有更大的空间容置漂浮的垃圾。
第一伸缩网10、第二伸缩网11、第三伸缩网1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伸缩杆和中间的网状结构,伸缩杆紧贴垃圾分离装置3内壁设置,网状结构可以为软质材料制成,例如用绳子编织的网状结构,也可以是由不锈钢制成的可伸缩网,其可以随着伸缩杆的伸缩进行运动。伸缩杆由设置在垃圾分离装置3侧壁上的电机控制,网状结构固定在伸缩杆上,二者可以是粘接,也可以是用绳索将网状结构系在伸缩杆上。网状结构的长度与伸缩杆伸展状态的长度相同。为了增加网状结构的承载力,可以在两侧的伸缩杆之间的网状结构上再设置一个或多个伸缩杆。
伸缩挡板13包括伸缩杆以及与伸缩杆连接的挡板,挡板可以由若干个空心长方体组合而成,空心长方体的宽度由后端向前端依次减小,以使前一个空心长方体可以套接在后一个空心长方体内部,两个相邻的空心长方体可以通过滑轨连接或者通过键槽连接,在一个空心长方体的后端与另一个空心长方体的前端连接处设有限位卡件,防止前一个空心长方体在伸缩时与后一个空心长方体之间产生间隙;伸缩杆设置在空心长方体内,伸缩杆的前端与最前端的空心长方体固定,伸缩杆的后端固定在垃圾分离装置3上,伸缩杆由设置在垃圾分离装置3侧壁上的电机控制,挡板的长度与伸缩杆的长度相同。为了增加挡板的承载力,可以在挡板内设置多个伸缩杆。在相邻的两个空心长方体连接处设有密封条,用于防止水的流出。在垃圾分离装置3与伸缩挡板13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密封条,用于防止在分选垃圾时污水从伸缩挡板13的间隙处流出。
挡板也可以设置为若干个尺寸相同的钢板,两个相邻的钢板之间设置滑轨或键槽结构,在两个相邻钢板的连接处设有限位件,用于限制钢板的移动;伸缩杆可以设置在挡板的上部或者下部。
垃圾分离装置3的垃圾出口下部设有第二垃圾传送带18,用于传送分离后的垃圾。第二垃圾传送带18的末端设有涡电流装置19,用于分选垃圾中的金属。第二垃圾传送带18的末端下部设有垃圾烘干装置20,用于接住第二垃圾传送带18掉落的垃圾并进行烘干处理。
第二垃圾传送带18的一侧设有用于识别瓶类的拍照识别装置,拍照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设置在第二垃圾传送带18一侧的机械手23抓取拍照识别装置识别的瓶类垃圾,机械手23用于将抓取的垃圾放入一旁的垃圾回收装置内。
控制装置还可以与第二垃圾传送带18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画出)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启停,当拍照识别装置识别到瓶类垃圾时,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停止转动,即导致第二垃圾传送带18停止运动,此时通过机械手23抓取识别到的瓶类垃圾,机械手23抓取完成后,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开启转动,即第二垃圾传送带18继续运转。
当垃圾分离装置3内的垃圾倒出时,开启拍照识别装置和与其连接的机械手23,机械手23用于抓取识别的垃圾,并将其放入一旁的垃圾回收桶或者运输带上。垃圾分离装置3内已经把玻璃瓶和塑料瓶进行分选,玻璃瓶落在第三伸缩网12上,塑料瓶落在第一伸缩网10上,当拍照识别装置设置为识别瓶子时,由于第一伸缩网10和第三伸缩网12不是同时打开,当打开第三伸缩网12时,机械手23抓取的是玻璃瓶,送入玻璃瓶回收桶或者传输带上;当打开第一伸缩网10时,机械手23抓取的是塑料瓶,送入塑料瓶回收桶或者传输带上;有的瓶子也可能落在第二伸缩网11上,当打开第二伸缩网11时,机械手23将抓取的瓶子放入混合回收桶内,再由人工进行分选。所以玻璃瓶和塑料瓶也能分选出来。
为了进一步更加精细的分选垃圾,例如可以设置多个拍照识别装置,分别用于识别瓶子、衣物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通过设置垃圾袋破碎装置,可以对生活垃圾中的外部垃圾袋进行破碎处理,有利于后续垃圾的分选,提高了垃圾分选的效率。
本发明通过污水泵的设计,可以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二次污染,还能够达到清洗垃圾的作用,减少后续垃圾处理的成本。
本发明利用水的浮力作用将垃圾进行初步分选,其可以减少垃圾分选时产生的粉尘及臭味对人体的危害。
在分离装置下部设置传送带及涡电流装置,对每一层垃圾中的金属进行再一次分选,提高了分选效率的同时,能够更彻底的进行垃圾分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见图3-图6,第一垃圾传送带1包括:传送带本体1-1以及与该传动带本体1-1连接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和第三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一齿轮1-2,以及连接两个第一齿轮1-2的第一轮轴1-5;第二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二齿轮1-3,以及连接第二齿轮1-3的第二轮轴1-6;第三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三齿轮1-4,以及连接两个第三齿轮1-4的第三轮轴1-7;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分别设置在传送带本体1-1的两端,第三齿轮组设置在传送带本体1-1的中部。第一轮轴1-5、第二轮轴1-6、第三轮轴1-7的两端均设有转轴1-8,转轴1-8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一轮轴1-5或者第二轮轴1-6或第三轮轴1-7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本体1-1转动;第一轮轴1-5、第二轮轴1-6、第三轮轴1-7两端的转轴1-8均分别与两个支撑杆1-9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杆1-9之间通过连接杆1-10连接,支撑杆1-9的下部与底座1-11固定连接,底座1-11可以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可以增加整个传送带的稳固性。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12及壳体1-13;电机1-12的输出轴与第四齿轮1-14连接,第四齿轮1-14与设置在壳体1-13内的第五齿轮1-15咬合连接,第五齿轮1-15通过第四轮轴1-16与第六齿轮1-17连接,第六齿轮1-17与设置在壳体1-13内的第七齿轮(图中未示出)咬合连接,第七齿轮通过第五轮轴1-19与设置在壳体1-13外的第八齿轮1-18连接,第八齿轮1-18通过链条1-20与第九齿轮1-21连接,第九齿轮1-21固定在转轴1-8上,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转轴1-8转动,转轴1-8带动第二齿轮1-3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本体1-1转动。第四轮轴1-16和第五轮轴1-19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壳体1-13连接,通过设置齿轮传动,可以将电机1-12设置在地面,不需要再设置一个支撑架用来支撑电机及壳体。而且齿轮传动能够保证传送带本体1-1的转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拆装和后期维护都比较方便。
具体地,传送带本体1-1为钢板压制而成,在钢板两端的连接处采用焊接连接,并且在钢板的上表面镀上一层锌或者镍,以保护传送带本体1-1,防止其与垃圾接触产生的腐蚀现象。为了减少在使用过程中传送带本体1-1被垃圾压变形,可以增加钢板的厚度,也可以在传送带本体1-1内的中间设置多个齿轮组。
传送带本体1-1为带有齿槽的凹凸结构,其可以与齿轮上的咬合齿相匹配;传送带本体1-1进料端高于传送带本体1-1出料端,即传送带本体1-1为倾斜结构,能够提高垃圾的传送效率。一方面,传送带本体1-1的齿槽与齿轮的咬合齿咬合,可以防止垃圾快速滚落到垃圾袋破碎装置2的进料口,避免垃圾袋破碎装置2进料口堵塞,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只设置了齿轮与传送带本体1-1咬合连接即可以达到传送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传送效率,不需要再额外设置其他部件,使整个传送带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齿轮上的咬合齿的端部呈弧形,两个咬合齿之间的凹槽也呈弧形,传送带本体1-1上的齿槽的端部为弧形,即传送带本体1-1的弧形齿槽与齿轮上的弧形咬合齿相匹配。这种结构设计,可以减少齿轮与传送带本体1-1之间的摩擦,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具体设置时,电机的输出轴可以与设置在传送带本体1-1进料端的的第二轮轴1-6上的转轴1-8连接,也可以与设置在传送带本体1-1出料端的第一轮轴1-5上的转轴1-8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保证齿轮与传送带本体1-1咬合紧密,防止齿轮脱扣。
支撑杆1-9为上端开口的半圆形凹槽结构,转轴1-8设置在半圆形凹槽内的尺寸与半圆形凹槽的尺寸相匹配,转轴1-8露出半圆形凹槽部分的尺寸大于半圆形凹槽的尺寸,防止转轴1-8在转动过程中滑落。半圆形凹槽内可以设置润滑油,以使转轴1-8可以在半圆形凹槽内转动,实现电机带动转轴1-8转动,转轴1-8带动齿轮组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本体1-1转动。
传动装置设置成三组齿轮组,分别设置在传送带本体1-1的两端及中部,设置在传送带本体1-1两端的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起到传送的作用,设置在传送带本体1-1中部的第三齿轮1-4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传送的垃圾重量太大把传送带本体1-1的中部压变形。
本实施例中,电机转动带动转轴1-8转动,转轴1-8带动与其相连的转轴以及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本体1-1转动,进行垃圾的传送。
进一步地,在传送带本体1-1的两侧设置挡板,挡板的高度高于传送带本体1-1的上表面30-50cm,以防止在垃圾传送过程中垃圾从传送带本体1-1的侧边掉落。挡板上可以设置轴承,转轴1-8的两端穿过挡板上的轴承与支撑杆1-9转动连接,转轴1-8可以起到支撑挡板的作用,而且也不会影响转轴1-8的正常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加图7,垃圾袋破碎装置2包括:长筒形的外壳体2-1,以及转动连接于外壳体2-1内的内壳体2-2,在垃圾输送过程中,内壳体2-2可以相对外壳体2-1发生转动,以使传输的垃圾与内壳体2-2内壁上的刀片2-3发生碰撞,以提高垃圾外部包裹的垃圾袋的破碎效率;内壳体2-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划破垃圾袋的刀片2-3以及对垃圾行走起导向作用的螺纹;内壳体2-2从进料口到出料口的内径逐渐减小。其中,刀片2-3的一端固定在内壳体2-2的内壁上,刀片2-3的另一端可以朝向内壳体2-2的进料口倾斜设置,刀片2-3与内壳体2-2内壁的夹角可以为10-45度。
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1的一端与垃圾分离装置3连接,外壳体2-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用于喷水的喷头,以减少垃圾破碎时产生的粉尘;内壳体2-2对应喷头的位置设有孔洞,以使喷头喷出的水能够进入到用于破碎垃圾的内壳体2-2内。外壳体2-1与内壳体2-2之间设有轴承,内壳体2-2的进料口一侧突出外壳体2-1设置,突出部分的外部设有齿轮组,齿轮组与电机连接,用于控制内壳体2-2的转动。
本发明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使内壳体转动,例如在内壳体内设置转动轴,转动轴与内壳体固定,通过电机与转动轴连接,实现内壳体的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5,与电机5连接的杆体6,以及设置在杆体6下部的搅拌叶7;搅拌叶7呈螺旋型,其两侧设置有锯齿形突起。电机5通过固定架4与垃圾分离装置3固定连接,电机5上设有用于控制杆体6伸缩的开关;杆体6通过电机5的转动带动搅拌叶7转动,对水里面的垃圾进行搅拌。搅拌叶7上设有若干个通孔,用于防止水的阻力,有效的对垃圾进行搅拌。通过搅拌叶7对垃圾进行搅拌,进一步地将垃圾袋内没有出来的垃圾搅拌出来,而且可以将垃圾搅拌的更均匀,使轻质垃圾漂浮在水面上,重质垃圾沉积在水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污水泵15与垃圾分离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与垃圾分离装置3连接处设有过滤网14,过滤网14的孔径为1-5mm。由于处理的垃圾里面有细小的颗粒状物体,所以设置污水泵15抽出处理后的污水,为了防止污水泵15的堵塞,设置过滤网14的孔径在1-5mm之间。过滤网14伸入垃圾分离装置3内部,可以更好地过滤大颗粒的垃圾,防止其堵塞在过滤网14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垃圾分离装置3的垃圾出口处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16,第一电动伸缩杆16的两端分别与垃圾分离装置3的侧壁和底板连接,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将底板打开倒出垃圾。底板打开时呈倾斜状态,底板的最下端搭在第二垃圾传送带18上,有利于垃圾的倒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垃圾分离装置3的侧壁设有卡件17,卡件17用于固定侧壁和底板,使底板更加稳固,防止在第一电动伸缩杆16损坏或者出现其他情况不能使用时,底板自动打开。为了防止底板与侧壁连接处漏水,还可以在侧壁与底板连接处设置密封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垃圾传送带18的一侧设有拍照识别装置,拍照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设置在第二垃圾传送带18一侧的机械手23抓取拍照识别装置识别的垃圾,机械手23将抓取的垃圾放入一旁的垃圾回收装置内。
具体地,参照图8,机械手23与六自由度的常规机械臂连接,机械手23包括连接块24、框体25、第二电动伸缩杆26、横板27、连杆28、转杆29、转块30和夹块31,连接块24的一端与机械臂的前端连接,连接块24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框体25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24上,框体25的另一端两侧分别通过转杆29和转块30与两个夹块31活动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26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一横板27,横板27的两端分别与连杆28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28的另一端与转块30的一端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块24与机械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转动连接,连接块24与机械臂转动连接是在机械臂上设有一个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块24固定连接,当电机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其转动后,连接块24也随之转动;由于垃圾的规格和形状不同,设置可以转动的连接块24,进而可以调节机械手23的抓取方向,是为了方便机械手抓取垃圾。
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26的伸缩,带动横板27和与横板27相连的连杆28运动,连杆28的运动带动转块30运动,转块30进一步带动夹块31进行张合运动,转杆29随着夹块31一起运动,起到限制夹块31过度张合的作用,可以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26的伸缩带动夹块31进行张合运动,实现夹紧和松开垃圾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垃圾烘干装置20包括放置在传输带上的轻质垃圾烘干装置,悬浮垃圾烘干装置和重质垃圾烘干装置。
当第二垃圾传送带18传送的是重质垃圾时,即当第三伸缩网12收缩时,传输带21将重质垃圾烘干装置移动到第二垃圾传送带18末端的下部,用于接住重质垃圾并对重质垃圾进行烘干。
当第二垃圾传送带18传送的是悬浮垃圾时,即当第二伸缩网11收缩时,传输带21将悬浮垃圾烘干装置移动到第二垃圾传送带18末端的下部,用于接住悬浮垃圾并对悬浮垃圾进行烘干。
当第二垃圾传送带18传送的是轻质垃圾时,即当第一伸缩网10收缩时,传输带21将轻质垃圾烘干装置移动到第二垃圾传送带18末端的下部,用于接住轻质垃圾并对轻质垃圾进行烘干。
传输带21与控制装置连接,第三伸缩网12、第二伸缩网11、第一伸缩网10的驱动装置也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接收到第三伸缩网12、第二伸缩网11、第一伸缩网10的驱动装置的信号之后控制传输带21移动,使对应的垃圾烘干装置20置于第二垃圾传送带18末端的下部,用于接住垃圾。
垃圾烘干装置20内部设有红外感应装置,垃圾烘干装置20的外部设有报警器,当垃圾烘干装置20内的垃圾装满时,红外感应装置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对垃圾烘干装置20进行更换。报警器可以是声音报警器,也可以是灯光报警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第三伸缩网12和第二伸缩网11之间的垃圾分离装置3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吹气孔(图中未示出),用于使垃圾搅拌的更加均匀,使轻质垃圾漂浮在水面,使重质垃圾沉积在水底。
吹气孔沿垃圾分离装置3的周向间隔排布,吹气孔可以朝向垃圾分离装置3的底部倾斜设置,吹气孔的数量为7-8个,吹气孔向垃圾分离装置3底部倾斜的角度可以为相对于水平面呈10-30度。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垃圾分选的更彻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垃圾分离装置3上设有窗口,用于观察垃圾分离装置3内的垃圾处理情况,以及可以观察到垃圾进入到垃圾分离装置3内部的量,当垃圾到达窗口下边缘时,停止垃圾输送,关闭垃圾分离装置3侧壁上的隔板。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为:
首先将垃圾从第一垃圾传送带1运送到垃圾袋破碎装置2,同时通过驱动装置将伸缩挡板13和第三伸缩网12伸展开,伸缩挡板13和第三伸缩网12的另一端均抵接在垃圾分离装置3的另一侧。此时垃圾在垃圾袋破碎装置2中进行破碎处理,开启垃圾袋破碎装置2的外壳体2-1上的喷头,使水喷到内壳体2-2上的孔内,减少垃圾破碎时产生的粉尘。然后打开垃圾分离装置3侧壁上的隔板,使垃圾进入到垃圾分离装置3内,当垃圾达到处理量时,关闭隔板,并打开水泵22,向垃圾分离装置3内装水。当激光传感器9检测到水量达到设定值时,关闭水泵22,此时打开电机5上的开关,使杆体6向下伸展,伸入到垃圾分离装置3内,然后再打开电机5的开关,使杆体6带动搅拌叶7旋转,对水里面的垃圾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缩回杆体6,再分别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二伸缩网11和第一伸缩网10伸展,使第二伸缩网11和第一伸缩网10抵接在垃圾分离装置3的另一侧,然后缩回伸缩挡板13,使垃圾分离装置3内的水下降,在通过污水泵15将垃圾分离装置3内的水泵入到储水箱8内。垃圾分离装置3内的水都抽出去之后,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打开垃圾分离装置3的底板,再缩回第三伸缩网12,将第三伸缩网12上的重质垃圾倒在第二垃圾传送带18上进行再一次的分选,其中玻璃瓶可以通过拍照识别装置和与其连接的机械手进行分选,金属垃圾通过第二垃圾传送带18末端的涡电流装置19分选出来,其他垃圾落入到垃圾烘干装置20内。第三伸缩网12上的垃圾回收完成后,缩回第二伸缩网11,继续回收第二伸缩网11上的垃圾,第二伸缩网11上可能有衣物等垃圾,可以通过拍照识别装置和与其连接的机械手进行分选,金属垃圾通过第二垃圾传送带18末端的涡电流装置19分选出来,其他垃圾落入到垃圾烘干装置20内。第二伸缩网11上的垃圾回收完成后,缩回第一伸缩网10,继续回收第一伸缩网10上的垃圾,第一伸缩网10上的塑料瓶垃圾可以通过拍照识别装置和与其连接的机械手23进行分选,金属垃圾通过第二垃圾传送带18末端的涡电流装置19分选出来,其他垃圾落入到垃圾烘干装置20内。最后再把分选出来的垃圾进行后续的回收利用处理。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垃圾传送带(1),垃圾袋破碎装置(2),垃圾分离装置(3);
所述第一垃圾传送带(1)的一端与垃圾袋破碎装置(2)的进料口连接,用于将收集的垃圾运送到垃圾袋破碎装置(2)内进行破碎处理;
垃圾袋破碎装置(2)的出料口与垃圾分离装置(3)连接,用于将破碎后的垃圾在垃圾分离装置(3)内利用水的浮力进行分离处理;
垃圾分离装置(3)的上部设有搅拌装置,垃圾分离装置(3)的下部为垃圾出口;
垃圾分离装置(3)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伸缩网(10)、第二伸缩网(11)、第三伸缩网(12)和伸缩挡板(13),用于分选不同浮力的垃圾;
垃圾分离装置(3)的垃圾出口下部设有第二垃圾传送带(18),用于传送分离后的垃圾;
第二垃圾传送带(18)的一侧设有用于识别瓶类的拍照识别装置,拍照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设置在第二垃圾传送带(18)一侧的机械手(23)抓取拍照识别装置识别的垃圾,机械手(23)用于将抓取的垃圾放入一旁的垃圾回收装置内;
第二垃圾传送带(18)的末端设有涡电流装置(19),用于分选垃圾中的金属;
第二垃圾传送带(18)的末端下部设有垃圾烘干装置(20),用于接住第二垃圾传送带(18)掉落的垃圾并进行烘干处理;
所述垃圾分离装置(3)的一侧上部与储水箱(8)连接,垃圾分离装置(3)的一侧下部也与储水箱(8)连接,用于将处理垃圾的水循环利用;
垃圾分离装置(3)内部设有激光传感器(9),用于监测水的加入量;
所述储水箱(8)的出水口通过水泵(22)与垃圾分离装置(3)的上部连接,用于将储水箱(8)上部的清水泵入垃圾分离装置(3)内;
储水箱(8)的进水口通过污水泵(15)与垃圾分离装置(3)的下部连接,用于将垃圾分离装置(3)内的污水泵入到储水箱(8)内;
储水箱(8)的进水口高度低于储水箱(8)的出水口高度,在储水箱(8)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置滤布,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杂质;
储水箱(8)的下部为锥形结构,垃圾分离装置(3)内的浑浊水在储水箱(8)的锥形结构内沉积,通过锥形结构下部的排出口排出沉积物;
所述垃圾袋破碎装置(2)包括长筒形的外壳体(2-1),以及转动连接于外壳体(2-1)内的内壳体(2-2);
所述内壳体(2-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划破垃圾袋的刀片(2-3)以及对垃圾行走起导向作用的螺纹;
所述内壳体(2-2)从进料口到出料口的内径逐渐减小,以划破不同大小的垃圾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5),与电机(5)连接的杆体(6),以及设置在杆体(6)下部的搅拌叶(7);
所述电机(5)通过固定架(4)与垃圾分离装置(3)固定连接,电机(5)上设有用于控制杆体(6)伸缩的开关;
所述杆体(6)通过电机(5)的转动带动搅拌叶(7)转动,对水里面的垃圾进行搅拌;
所述搅拌叶(7)上设有若干个通孔,用于减小垃圾搅拌时水的阻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泵(15)与垃圾分离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与垃圾分离装置(3)连接处设有过滤网(14),所述过滤网(14)的孔径为1-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分离装置(3)的垃圾出口处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16),第一电动伸缩杆(16)的两端分别与垃圾分离装置(3)的侧壁和底板连接,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将底板打开倒出垃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分离装置(3)的侧壁设有卡件(17),卡件(17)用于固定垃圾分离装置(3)的侧壁和底板;
所述垃圾分离装置(3)的侧壁和底板连接处设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烘干装置(20)包括放置在传输带(21)上的轻质垃圾烘干装置,悬浮垃圾烘干装置和重质垃圾烘干装置;
当第二垃圾传送带(18)传送的是重质垃圾时,传输带(21)将重质垃圾烘干装置移动到第二垃圾传送带(18)末端的下部,用于接住重质垃圾并对重质垃圾进行烘干;
当第二垃圾传送带(18)传送的是悬浮垃圾时,传输带(21)将悬浮垃圾烘干装置移动到第二垃圾传送带(18)末端的下部,用于接住悬浮垃圾并对悬浮垃圾进行烘干;
当第二垃圾传送带(18)传送的是轻质垃圾时,传输带(21)将轻质垃圾烘干装置移动到第二垃圾传送带(18)末端的下部,用于接住轻质垃圾并对轻质垃圾进行烘干;
所述垃圾烘干装置(20)内部设有红外感应装置,当垃圾烘干装置(20)内的垃圾装满时,红外感应装置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更换垃圾烘干装置(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垃圾传送带(1)包括:传送带本体(1-1)以及与所述传送带本体(1-1)连接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和第三齿轮组;
第一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一齿轮(1-2),以及连接两个第一齿轮(1-2)的第一轮轴(1-5);
第二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二齿轮(1-3),以及连接两个第二齿轮(1-3)的第二轮轴(1-6);
第三齿轮组包括两个第三齿轮(1-4),以及连接两个第三齿轮(1-4)的第三轮轴(1-7);
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分别设置在传送带本体(1-1)的两端,第三齿轮组设置在传送带本体(1-1)的中部;
第一轮轴(1-5)、第二轮轴(1-6)和第三轮轴(1-7)的两端均设有转轴(1-8),其中一个转轴(1-8)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一轮轴(1-5)或者第二轮轴(1-6)或第三轮轴(1-7)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本体(1-1)转动;
第一轮轴(1-5)、第二轮轴(1-6)、第三轮轴(1-7)两端的转轴(1-8)均分别与两个支撑杆(1-9)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杆(1-9)之间通过连接杆(1-10)连接,支撑杆(1-9)的下部与底座(1-11)固定连接,底座(1-11)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以增加整个传送带的稳固性;
支撑杆(1-9)为上端开口的半圆形凹槽结构,转轴(1-8)设置在半圆形凹槽内的尺寸与半圆形凹槽的尺寸相匹配,转轴(1-8)露出半圆形凹槽部分的尺寸大于半圆形凹槽的尺寸;
传送带本体(1-1)为带有齿槽的凹凸结构,其可以与齿轮上的咬合齿相匹配;在传送带本体(1-1)的两侧设置挡板,挡板的高度高于传送带本体(1-1)的上表面30-50cm。
CN202010622632.7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Active CN111715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2632.7A CN111715395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2632.7A CN111715395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5395A CN111715395A (zh) 2020-09-29
CN111715395B true CN111715395B (zh) 2021-04-02

Family

ID=72571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2632.7A Active CN111715395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53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3782B (zh) * 2020-12-16 2022-08-30 中财鼎盛(天津)环境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垃圾袋的分离装置、用于垃圾分类存储的方法
CN113019632B (zh) * 2021-01-25 2022-06-07 福建名盛美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CN112918961B (zh) * 2021-01-25 2023-02-07 广东荣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城市管理垃圾分类运输装置
CN114560539B (zh) * 2022-03-08 2024-01-12 福建亿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9722A (zh) * 2011-07-25 2012-01-18 重庆大学 混装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
CN104174631A (zh) * 2014-06-27 2014-12-03 洛阳盛豫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拣处理工艺
CN204934194U (zh) * 2015-09-21 2016-01-06 林朴 垃圾再生系统
CN206935561U (zh) * 2017-08-01 2018-01-30 龙门县生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黄豆筛选设备
JP2018094493A (ja) * 2016-12-12 2018-06-21 小牧工業株式会社 再生骨材の製造方法
CN210138740U (zh) * 2019-03-26 2020-03-13 海南满家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种子筛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9722A (zh) * 2011-07-25 2012-01-18 重庆大学 混装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
CN104174631A (zh) * 2014-06-27 2014-12-03 洛阳盛豫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拣处理工艺
CN204934194U (zh) * 2015-09-21 2016-01-06 林朴 垃圾再生系统
JP2018094493A (ja) * 2016-12-12 2018-06-21 小牧工業株式会社 再生骨材の製造方法
CN206935561U (zh) * 2017-08-01 2018-01-30 龙门县生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黄豆筛选设备
CN210138740U (zh) * 2019-03-26 2020-03-13 海南满家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种子筛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5395A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5395B (zh) 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CN108487442B (zh) 一种用于市政下水道清理的垃圾清除设备
CN210391498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
WO2019010831A1 (zh) 智能封闭式生活垃圾分类车
CN210278464U (zh) 一种污水初步除杂净化设备
CN209363267U (zh) 一种建筑垃圾用粉碎处理装置
CN111827232B (zh) 一种河道整治用漂浮式垃圾清理装置
CN109610421A (zh) 一种节能环保用水面垃圾清洁装置
CN109403290A (zh) 一种环保用水面垃圾收集粉碎装置
CN108505612B (zh) 一种市政下水道清理车的井盖揭开结构
CN107539431A (zh) 一种市政公园湖内漂浮物清除装置
CN113402043A (zh)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658284U (zh) 一种水面垃圾打捞设备
CN206914580U (zh) 一种清污船
CN111794199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装置
CN208928532U (zh) 一种扫路车垃圾筛分处理设备
CN113577899B (zh) 一种循环利用污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CN108442504B (zh) 一种市政下水道石块清理用清淤车
CN213469068U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
CN111560931A (zh) 一种水体内悬浮垃圾的自动打捞装置
CN106076855B (zh) 垃圾自动分选成套设备
CN112403626A (zh) 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脱水破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27141B (zh) 一种餐厅厨房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CN108517951B (zh) 一种用于市政下水道硬物堵塞处理设备
CN114735144B (zh) 一种高效型水面垃圾清除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