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9632B -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9632B
CN113019632B CN202110095033.9A CN202110095033A CN113019632B CN 113019632 B CN113019632 B CN 113019632B CN 202110095033 A CN202110095033 A CN 202110095033A CN 113019632 B CN113019632 B CN 113019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conveying belt
output end
recycl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50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9632A (zh
Inventor
陈林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Mingsheng Meiji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Mingsheng Meiji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Mingsheng Meiji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Mingsheng Meiji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950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9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9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9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19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9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28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spiked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6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 B02C18/16Details
    • B02C18/22Feed or discharge means
    • B02C18/2225Feed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6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 B02C18/16Details
    • B02C18/22Feed or discharge means
    • B02C18/2225Feed means
    • B02C18/2241Feed means of conveyor bel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3/00Auxiliary methods or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groups or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group
    • B02C23/08Separating or sorting of material, associated with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 B02C23/10Separating or sorting of material, associated with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with separator arranged in discharge path of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3/00Auxiliary methods or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groups or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group
    • B02C23/08Separating or sorting of material, associated with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 B02C23/14Separating or sorting of material, associated with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with more than one separ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3/00Grad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by dry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orting articles otherwise than by indirectly controlled devices
    • B07B13/04Grad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by dry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orting articles otherwise than by indirectly controlled devices according to size
    • B07B13/07Apparatus in which aggregates or articles are moved along or past openings which increase in size i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5/00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02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e.g.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orien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07C5/342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optical properties, e.g. colour
    • B07C5/3422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optical properties, e.g. colour using video scanning devices, e.g. TV-camer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07C5/362Separating or distributor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8Collecting or arrang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084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integrating garbage, waste or sewage
    • B02C18/0092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integrating garbage, waste or sewage for waste water or for garb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201/00Codes relating to disintegrating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materials
    • B02C2201/06Codes relating to disintegrating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materials for garbage, waste or sew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0Glass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其一公开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与垃圾刺破机构连接的垃圾进料机构、与一级垃圾过滤机构连接的垃圾刺破机构、与第一垃圾分排机构连接的一级垃圾过滤机构、与第一垃圾单分机构连接的第一垃圾分排机构、与第一垃圾回收机构连接的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第一垃圾回收机构、与第一垃圾回收机构连接的第一垃圾转运机构和位于第一垃圾单分机构上的第一垃圾检测机构;其智能程度高,回收效率高;其二公开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不同材质的垃圾外壳上喷涂不同荧光涂料;将垃圾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离;垃圾分隔成多排间隔分布的垃圾;将垃圾分隔成单个的垃圾;对单个垃圾进行检测;对检测后垃圾进行收集;其分类方式可靠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行业标准,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比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铁制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现有的垃圾分类都是将垃圾进行破碎后将金属吸附出来后进行焚烧掩埋这种处理方式十分的不环保;但是由于垃圾中种类繁多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所以使得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变得难以实施。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其一在于提供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智能程度高,回收效率高。
其二在于提供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方法,其分类方式可靠高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垃圾进料机构、垃圾刺破机构、一级垃圾过滤机构、第一垃圾分排机构、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第一垃圾回收机构、第一垃圾转运机构和第一垃圾检测机构;所述垃圾进料机构输出端与垃圾刺破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垃圾刺破机构输出端与一级垃圾过滤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一级垃圾过滤机构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分排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垃圾分排机构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单分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垃圾单分机构输出端与第一垃圾转运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垃圾转运机构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回收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垃圾检测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垃圾单分机构下游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垃圾进料机构包括承载平台和垃圾夹持机构;所述承载平台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形成有垃圾进口;所述承载平台下方与所述凹槽相对应处形成有垃圾出口;所述垃圾进口与所述垃圾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垃圾进料机构还包括位于凹槽开口处的伸缩开关板和位于凹槽内的密封机构;所述伸缩开关板与所述凹槽侧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垃圾夹持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承载平台对应凹槽两侧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对向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结构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固定座、夹持滑动座、夹持移动座和夹持头;所述夹持固定座上表面形成有夹持滑动槽,所述夹持滑动座与夹持滑动槽滑动连接;夹持滑动座朝向第二夹持组件的一面形成有夹持移动槽,所述夹持移动座与所述夹持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头位于所述夹持移动座的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凹槽为矩形凹槽;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顶出密封机构、第二顶出密封机构、第三顶出密封机构和第四顶出密封机构;所述第一顶出密封机构、第二顶出密封机构、第三顶出密封机构和第四顶出密封机构分别位于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一顶出密封机构与所述第二顶出密封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顶出密封机构与所述第四顶出密封机构结构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顶出密封机构包括第一顶出密封油缸,以及与矩形垃圾进口长边长度相同的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顶出密封油缸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条相连接;所述第三顶出密封机构包括第二顶出密封油缸,以及与矩形垃圾进口短边长度相同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顶出密封油缸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条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垃圾刺破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转动辊和承载框体;所述承载框体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辊与所述承载框体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辊表面形成多个有锥形刺。
进一步,所述一级垃圾过滤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过滤承载体和多个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过滤承载体之间的运输辊;各所述运输辊间隔设置或者各所述运输辊间隔逐渐增大。
进一步,所述第一垃圾分排机构包括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二输送带输出端下方的第一垃圾过渡体,以及位于第一垃圾过渡体的内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表面形成有多个与第三输送带宽度长度相等且相平行的第一隔板;多个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带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垃圾过渡体包括位于第二输送带输出端下方的第一垃圾存储段和承载第三输送带的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垃圾存储段和第一倾斜段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垃圾过渡体还包括位于第一倾斜段输出端的第一导向段;所述第一导向段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垃圾单分机构包括第四输送带,位于第四输送带输出端下方的第二垃圾过渡体,以及位于第二垃圾过渡体的内第五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输送带输入端的侧壁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输送带的宽度和所述第五输送带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宽度;所述第五输送带表面形成有多个与第五输送带宽度长度相等且相平行的第二隔板;多个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五输送带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垃圾过渡体包括位于第四输送带输出端下方的第二垃圾存储段和承载第五输送带的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垃圾储存段和第二倾斜段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二垃圾过渡体还包括位于第二倾斜段输出端的第二导向段;所述第二导向段输出端与第一垃圾转运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垃圾转运机构包括第六输送带,以及多个位于第六输送带且间隔设置的左右移动输送带;所述第六输送带形成有多个容置左右移动输送带的转运容置框。
进一步,所述第一垃圾检测机构位于第二倾斜段下游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垃圾回收机构包括第一收集机构、第二收集机构、第三收集机构和第四收集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收集机构包括第一回收输送带和第一收集仓,所述第一回收输送带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收集仓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收集机构包括第二回收输送带和第二收集仓,所述第二回收输送带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收集仓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收集机构包括第三回收输送带和第三收集仓,所述第三回收输送带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收集仓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四收集机构包括第四回收输送带和第四收集仓,所述第四回收输送带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收集仓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回收输送带位于所述第四回收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三回收输送带具有磁吸性;
所述第一回收输送带和所述第二回收输送带分别位于所述第六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回收输送带和所述第二回收输送位于所述第六输送带上最高处所述左右移动输送带的下方;
所述第四回收输送带位于所述第六输送带的输出端。
进一步,还包括位于所述过滤承载体前半段下方的第一垃圾运输机构和位于所述过滤承载体后半段下方第二垃圾运输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垃圾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垃圾运输带;还包括第二分排机构、第二垃圾单分机构、第二垃圾回收机构、第二垃圾转运机构和第二垃圾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垃圾输送带输出端与第二垃圾分排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垃圾分排机构输出端与第二垃圾单分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垃圾单分机构输出端与第二垃圾转运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垃圾转运机构输出端与第二垃圾回收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垃圾检测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垃圾单分机构下游的上方;
所述第二垃圾运输机构包括第二垃圾运输带;还包括第三分排机构、第三垃圾单分机构、第三垃圾回收机构、第三垃圾转运机构和第三垃圾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垃圾输送带输出端与第三垃圾分排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垃圾分排机构输出端与第三垃圾单分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垃圾单分机构输出端与第三垃圾转运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垃圾转运机构输出端与第三垃圾回收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垃圾检测机构位于所述第三垃圾单分机构下游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第二分排机构与所述第一分排机构结构相同;第二垃圾单分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垃圾回收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回收机构结构相同;第二垃圾转运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转运机构结构相同;第二垃圾检测机构与第一垃圾检测机构相同;
所述第三分排机构与所述第一分排机构结构相同;第三垃圾单分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垃圾回收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回收机构结构相同;第三垃圾转运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转运机构结构相同;第三垃圾检测机构与第一垃圾检测机构相同。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不同材质的垃圾外壳上喷涂不同荧光涂料;垃圾包括塑料带、铁制易拉罐和玻璃瓶;
(2)将垃圾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离;
(3)将一条连续输送的垃圾分隔成多排间隔分布的垃圾;
(4)将多排间隔分布的垃圾分隔成单个的垃圾;
(5)对单个垃圾进行检测;
(6)对检测后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收集;
其步骤(1)具体通过在各类材质产品在出厂时,对其外包装喷涂荧光涂料,不同材质对应不同的荧光涂料;
其步骤(2)中垃圾从垃圾进料机构中落入到第一输送带中,垃圾经过位于第一输送带上的承载框体内,被转动辊上的锥形刺刺破,将粘合在一起垃圾进行初步分离,垃圾从第一输送带上落入到转动辊上,体积小于各转动辊之间间隙的垃圾落入到其他第一垃圾运输带或第二垃圾运输带进行分类回收;
其步骤(3)从转动辊上落入第二输送带中,垃圾被第二输送带运入第一垃圾存储段内,第一垃圾存储段内的垃圾被第三输送带上的第一隔板带起从第一导向段排入到第四输送带上,实现了垃圾分排;
其步骤(4)垃圾被第四输送带运输到第二垃圾存储端内,第二垃圾存储段内的垃圾被第五输送带上的第二隔板带起,实现了垃圾分个;
其步骤(5)垃圾被第五输送带上的第二隔板带起,位于第五输送带上的第一垃圾检测机构通过机器视觉机构对各第二分隔板中的垃圾颜色进行识别然后排入到第六输送带的左右移动输送带上;
其步骤(6)第一收集仓用来回收塑料,第二收集仓用来回收玻璃,第三收集仓用来回收金属制品,第四收集仓用来收集不可回收物品,第一垃圾检测机构将识别后的信号发送给第一垃圾转运机构,通过左右输送带的向左传送和向右传送将塑料和玻璃分别送到第一回收输送带和第二回收输送带上,金属和不可回收垃圾通过第六输送带的转动被排入到第四回收输送带上,当金属制品通过第四回收输送带被第三回收输送带覆盖区域时,由于磁性被吸附到第三回收输送带上,不可回收垃圾直接被第四回收输送带排出收集。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其一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垃圾进料机构、垃圾刺破机构、一级垃圾过滤机构、第一垃圾分排机构、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第一垃圾回收机构、第一垃圾转运机构和第一垃圾检测机构,实现了对垃圾的分排分个,然后对单个垃圾进行检测,方便后续的回收,各机构的配合使得整个回收过程更加智能化与自动化。
2.通过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运输辊或者间隙逐渐增大的运输辊对垃圾的体积进行分类,体积相近的垃圾在后续第一垃圾检测机构在识别的时候更加的方便,减少第一垃圾检测机构的成本,而且不同体积的垃圾先行筛选后在一同进行分类更加的快速。
3.垃圾被第二输送带运入第一垃圾存储段内,第一垃圾存储段内的垃圾被第三输送带上的第一隔板带起从第一导向段排入到第四输送带上,由于第一隔板的宽度等于第三输送带的带宽实现了垃圾分排;垃圾被第四输送带运输到第二垃圾存储端内,第二垃圾存储段内的垃圾被第五输送带上的第二隔板带起,由于第二隔板的宽度等于第一隔板的短边宽度,将垃圾分成了单个;方便后续第一垃圾检测机构的检测使得第一垃圾回收机构的回收更加精准。
本发明涉及的其二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方法,其通过对可回收的材料外包装进行喷涂荧光染料,在各类材质被使用过后当成垃圾被收集起来时,先对收集的垃圾进行分排在进行分个,通过检测垃圾所带有的颜色,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回收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垃圾进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垃圾刺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一级垃圾过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垃圾分排机构和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垃圾回收机构和第一垃圾转运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垃圾进料机构1;承载平台11;伸缩开关板111;垃圾夹持机构12;夹持固定座121;夹持滑动座122;夹持移动座123;夹持头124;密封机构13;
垃圾刺破机构2;第一输送带21;转动辊22;承载框体23;
一级垃圾过滤机构3;过滤承载体31;运输辊32;
第一垃圾分排机构4;第二输送带41;第一垃圾过渡体42;第一垃圾存储段421;第一倾斜段422;第一导向段423;第三输送带43;第一隔板431;
第一垃圾单分机构5;第四输送带51;第二垃圾过渡体52;第二垃圾存储段521;第二倾斜段522;第二导向段523;第五输送带53;第二隔板531;
第一垃圾回收机构6;第一回收输送带61;第二回收输送带62;第三回收输送带63;第四回收输送带64;第一收集仓65;第二收集仓66;第三收集仓67;第四收集仓68;
第一垃圾转运机构7;第六输送带71;左右移动输送带72;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
第一垃圾运输机构9;第二垃圾分排机构91;第二垃圾单分机构92;第二垃圾回收机构93;第二垃圾转运机构94;第二垃圾检测机构95;
第二垃圾运输机构10;第三垃圾分排机构101;第三垃圾单分机构102;第三垃圾回收机构103;第三垃圾转运机构104;第三垃圾检测机构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中主要用于回收塑料制品垃圾,玻璃制品垃圾,以及铁制垃圾等,需在塑料制品,玻璃制品,以及铁制易拉罐制作厂商出场时对该制品的外包装喷砂荧光涂料,荧光涂料为无毒无害荧光剂,不同制品喷洒的荧光剂颜色不同;本发明中靠近各机构的输入端为上游,靠近各机构输出端的为下游;如图1至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垃圾进料机构1、垃圾刺破机构2、一级垃圾过滤机构3、第一垃圾分排机构4、第一垃圾单分机构5、第一垃圾回收机构6、第一垃圾转运机构7和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垃圾进料机构1输出端与垃圾刺破机构2输入端相连接;垃圾刺破机构2输出端与一级垃圾过滤机构3输入端相连接;一级垃圾过滤机构3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分排机构4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垃圾分排机构4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单分机构5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垃圾单分机构5输出端与第一垃圾转运机构7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垃圾转运机构7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回收机构6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位于第一垃圾单分机构5下游的上方。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包括机器视觉机构;通过垃圾进料机构1、垃圾刺破机构2、一级垃圾过滤机构3、第一垃圾分排机构4、第一垃圾单分机构5、第一垃圾回收机构6、第一垃圾转运机构7和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实现了对垃圾的分排分个,然后对单个垃圾进行检测,方便后续的回收,各机构的配合使得整个回收过程更加智能化与自动化。
优选地,垃圾进料机构1包括承载平台11和垃圾夹持机构12;承载平台11上形成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形成有垃圾进口;承载平台11下方与凹槽相对应处形成有垃圾出口;垃圾进口与垃圾出口相连通。本发明中运输所用的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和位于垃圾桶本体开口处的封盖;封盖与垃圾桶本体转动连接;封盖通过气缸来驱动,从而实现开合。通过垃圾夹持机构12将垃圾桶夹起来,使得垃圾桶封盖朝向垃圾进口然后伸入垃圾进口,气缸驱动封盖转动使得垃圾桶打开,垃圾从垃圾出口掉出,垃圾夹持机构12将垃圾桶拿出,整个过程全自动,而且将垃圾桶翻转180°后在打开封盖垃圾会在自重的作用下快速排出。
优选地,垃圾进料机构1还包括位于凹槽开口处的伸缩开关板111和位于凹槽内的密封机构13;伸缩开关板111与凹槽侧壁滑动连接。当垃圾车移动到伸缩开关板111上,垃圾夹持机构12将垃圾筒夹持起来,垃圾车退出去,伸缩开关板111打开,垃圾夹持机构12将垃圾筒插入凹槽的垃圾进口内,密封机构13对垃圾进口进行密封,防止臭气溢出。
优选地,垃圾夹持机构12包括分别位于承载平台11对应凹槽两侧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通过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夹持更加的稳定。
优选地,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对向设置;第一夹持组件结构与第二夹持组件相同。通过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对向夹持更加的稳定。
优选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固定座121、夹持滑动座122、夹持移动座123和夹持头124;夹持固定座121上表面形成有夹持滑动槽,夹持滑动座122与夹持滑动槽滑动连接;夹持滑动座122朝向第二夹持组件的一面形成有夹持移动槽,夹持移动座123与夹持移动槽滑动连接;夹持头124位于夹持移动座123的输出端,通过夹持滑动座122与夹持滑动槽滑动连接实现上下移动,通过夹持移动座123与夹持移动槽滑动连接实现前后移动,更加合理。
优选地,凹槽为矩形凹槽;密封机构13包括第一顶出密封机构13、第二顶出密封机构13、第三顶出密封机构13和第四顶出密封机构13;第一顶出密封机构13、第二顶出密封机构13、第三顶出密封机构13和第四顶出密封机构13分别位于凹槽的一侧;第一顶出密封机构13与第二顶出密封机构13结构相同;第三顶出密封机构13与第四顶出密封机构13结构相同。通过设置第一顶出密封机构13、第二顶出密封机构13、第三顶出密封机构13和第四顶出密封机构13使得垃圾车在倒垃圾的时候,能够防止臭味散发出去到外界中造成空气污染。
优选地,第一顶出密封机构13包括第一顶出密封油缸,以及与矩形垃圾进口长边长度相同的第一密封条;第一顶出密封油缸输出端与第一密封条相连接;第三顶出密封机构13包括第二顶出密封油缸,以及与矩形垃圾进口短边长度相同的第二密封条;第二顶出密封油缸输出端与第二密封条相连接,使得密封效果更加的好。
优选地,垃圾刺破机构2包括第一输送带21、转动辊22和承载框体23;承载框体23位于第一输送带21的上方连接在一起,转动辊22与承载框体23转动连接在一起,转动辊22表面形成多个有锥形刺。通过转动辊22和锥形刺转动,将粘合在一起或者包裹在其他垃圾中的垃圾刺破,方便后续的分排分个和回收。
优选地,一级垃圾过滤机构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过滤承载体31和多个转动连接在两个过滤承载体31之间的运输辊32;各运输辊32间隔设置或者各运输辊32间隔逐渐增大。通过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运输辊32或者间隙逐渐增大的运输辊32对垃圾的体积进行分类,体积相近的垃圾在后续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在识别的时候更加的方便,减少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的成本,而且不同体积的垃圾先行筛选后在一同进行分类更加的快速。
优选地,第一垃圾分排机构4包括第二输送带41,位于第二输送带41输出端下方的第一垃圾过渡体42,以及位于第一垃圾过渡体42的内第三输送带43;第三输送带43表面形成有多个与第三输送带43宽度长度相等且相平行的第一隔板431;多个第一隔板431设置在第三输送带43上。优选地,第一垃圾过渡体42包括位于第二输送带41输出端下方的第一垃圾存储段421和承载第三输送带43的第一倾斜段422;第一垃圾存储段和第一倾斜段422相连通。垃圾被第二输送带41运入第一垃圾存储段421内,第一垃圾存储段421内的垃圾被第三输送带43上的第一隔板431带起从第一导向段423排入到第四输送带51上,由于第一隔板431的宽度等于第三输送带43的带宽实现了垃圾分排。
优选地,第一垃圾过渡体42还包括位于第一倾斜段422输出端的第一导向段423;第一导向段423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单分机构5相连接,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地,第一垃圾单分机构5包括第四输送带51,位于第四输送带51输出端下方的第二垃圾过渡体52,以及位于第二垃圾过渡体52的内第五输送带53;第三输送带43输出端与第四输送带51输入端的侧壁连接在一起;第四输送带51的宽度和第五输送带53的宽度等于第一隔板431的宽度;第五输送带53表面形成有多个与第五输送带53宽度长度相等且相平行的第二隔板531;多个第二隔板531设置在第五输送带53上。优选地,第二垃圾过渡体52包括位于第四输送带51输出端下方的第二垃圾存储段521和承载第五输送带53的第二倾斜段522;第二垃圾储存段和第二倾斜段522相连通。垃圾被第四输送带51运输到第二垃圾存储端内,第二垃圾存储段521内的垃圾被第五输送带53上的第二隔板531带起,由于第二隔板531的宽度等于第一隔板431的短边宽度,将垃圾分成了单个;
优选地,第二垃圾过渡体52还包括位于第二倾斜段522输出端的第二导向段523;第二导向段523输出端与第一垃圾转运机构7相连接,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地,第一垃圾转运机构7包括第六输送带71,以及多个位于第六输送带71且间隔设置的左右移动输送带72;第六输送带71形成有多个容置左右移动输送带72的转运容置框。通过设置第六输送带71和位于第六输送带71上的左右移动输送带72,使得落入左右移动输送带72的单个垃圾,可以随着第六输送带71进行分类回收,或者随着左右移动输送带72的左右移动来进行分类回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优选地,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位于第二倾斜段522下游的上方,使得检测精度更高。
优选地,第一垃圾回收机构6包括第一收集机构、第二收集机构、第三收集机构和第四收集机构。
优选地,第一收集机构包括第一回收输送带61和第一收集仓65,第一回收输送带61输出端与第一收集仓65连接在一起;更加合理;
第二收集机构包括第二回收输送带62和第二收集仓66,第二回收输送带62输出端与第二收集仓66连接在一起;更加合理;
第三收集机构包括第三回收输送带63和第三收集仓67,第三回收输送带63输出端与第三收集仓67连接在一起;更加合理;
第四收集机构包括第四回收输送带64和第四收集仓68,第四回收输送带64输出端与第四收集仓68连接在一起;更加合理;
第三回收输送带63位于第四回收输送带64的上方,第三回收输送带63具有磁吸性;第三回收输送带63输送带的背面形成有磁铁,通过磁铁将金属制品吸附在第三回收输送带63上送入第三收集仓67;
第一回收输送带61和第二回收输送带62分别位于第六输送带71的两侧;第一回收输送带61和第二回收输送位于第六输送带71上最高处左右移动输送带72的下方;方便单个垃圾的排出和回收;
第四回收输送带64位于第六输送带71的输出端;方便回收。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过滤承载体31前半段下方的第一垃圾运输机构9和位于过滤承载体31后半段下方第二垃圾运输机构10,使得不同立体的垃圾分别被不同的回收机构进行分拣回收,效率更高更智能化。
优选地,第一垃圾运输机构9包括第一垃圾运输带;还包括第二分排机构、第二垃圾单分机构92、第二垃圾回收机构93、第二垃圾转运机构94和第二垃圾检测机构95;第一垃圾输送带输出端与第二垃圾分排机构91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垃圾分排机构91输出端与第二垃圾单分机构92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垃圾单分机构92输出端与第二垃圾转运机构94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垃圾转运机构94输出端与第二垃圾回收机构93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垃圾检测机构95位于第二垃圾单分机构92下游的上方;更加合理,提升回收效率;
第二垃圾运输机构10包括第二垃圾运输带;还包括第三分排机构、第三垃圾单分机构102、第三垃圾回收机构103、第三垃圾转运机构104和第三垃圾检测机构105;第一垃圾输送带输出端与第三垃圾分排机构101输入端相连接;第三垃圾分排机构101输出端与第三垃圾单分机构102输入端相连接;第三垃圾单分机构102输出端与第三垃圾转运机构104输入端相连接;第三垃圾转运机构104输出端与第三垃圾回收机构103输入端相连接;第三垃圾检测机构105位于第三垃圾单分机构102下游的上方;更加合理,提升回收效率。
优选地,第二分排机构与第一分排机构结构相同;第二垃圾单分机构92与第一垃圾单分机构5结构相同;第二垃圾回收机构93与第一垃圾回收机构6结构相同;第二垃圾转运机构94与第一垃圾转运机构7结构相同;第二垃圾检测机构95与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相同;结构一致,方便维修更换;
第三分排机构与第一分排机构结构相同;第三垃圾单分机构102与第一垃圾单分机构5结构相同;第三垃圾回收机构103与第一垃圾回收机构6结构相同;第三垃圾转运机构104与第一垃圾转运机构7结构相同;第三垃圾检测机构105与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相同;结构一致,方便维修更换。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不同材质的垃圾外壳上喷涂不同荧光涂料;垃圾包括塑料带、铁制易拉罐和玻璃瓶;使得后续回收更容易被识别;
(2)将垃圾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离;不同体积的垃圾用不同的机构或者流水线进行分拣回收,效率更高更合理;
(3)将一条连续输送的垃圾分隔成多排间隔分布的垃圾;方便后续分拣;
(4)将多排间隔分布的垃圾分隔成单个的垃圾;方便检测和回收;
(5)对单个垃圾进行检测;通过检测颜色来识别垃圾种类;
(6)对检测后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收集;
其通过对可回收的材料外包装进行喷涂荧光染料,在各类材质被使用过后当成垃圾被收集起来时,先对收集的垃圾进行分排在进行分个,通过检测垃圾所带有的颜色,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回收效率高;
其步骤(1)具体通过在各类材质产品在出厂时,对其外包装喷涂荧光涂料,不同材质对应不同的荧光涂料;
其步骤(2)中垃圾从垃圾进料机构1中落入到第一输送带21中,垃圾经过位于第一输送带21上的承载框体23内,被转动辊22上的锥形刺刺破,将粘合在一起垃圾进行初步分离,垃圾从第一输送带21上落入到转动辊22上,体积小于各转动辊22之间间隙的垃圾落入到其他第一垃圾运输带或第二垃圾运输带进行分类回收;
其步骤(3)从转动辊22上落入第二输送带41中,垃圾被第二输送带41运入第一垃圾存储段421内,第一垃圾存储段421内的垃圾被第三输送带43上的第一隔板431带起从第一导向段423排入到第四输送带51上,实现了垃圾分排;
其步骤(4)垃圾被第四输送带51运输到第二垃圾存储端内,第二垃圾存储段521内的垃圾被第五输送带53上的第二隔板531带起,实现了垃圾分个;
其步骤(5)垃圾被第五输送带53上的第二隔板531带起,位于第五输送带53上的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通过机器视觉机构对各第二分隔板中的垃圾颜色进行识别然后排入到第六输送带71的左右移动输送带72上;
其步骤(6)第一收集仓65用来回收塑料,第二收集仓66用来回收玻璃,第三收集仓67用来回收金属制品,第四收集仓68用来收集不可回收物品,第一垃圾检测机构8将识别后的信号发送给第一垃圾转运机构7,通过左右输送带的向左传送和向右传送将塑料和玻璃分别送到第一回收输送带61和第二回收输送带62上,金属和不可回收垃圾通过第六输送带71的转动被排入到第四回收输送带64上,当金属制品通过第四回收输送带64被第三回收输送带63覆盖区域时,由于磁性被吸附到第三回收输送带63上,不可回收垃圾直接被第四回收输送带64排出收集。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23)

1.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进料机构、垃圾刺破机构、一级垃圾过滤机构、第一垃圾分排机构、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第一垃圾回收机构、第一垃圾转运机构和第一垃圾检测机构;所述垃圾进料机构输出端与垃圾刺破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垃圾刺破机构输出端与一级垃圾过滤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一级垃圾过滤机构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分排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垃圾分排机构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单分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垃圾单分机构输出端与第一垃圾转运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垃圾转运机构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回收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垃圾检测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的下游;
还包括一种应用所述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减量化垃圾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不同材质的垃圾外壳上喷涂不同荧光涂料;垃圾包括塑料带、铁制易拉罐和玻璃瓶;
(2)将垃圾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离;
(3)将一条连续输送的垃圾分隔成多排间隔分布的垃圾;
(4)将多排间隔分布的垃圾分隔成单个的垃圾;
(5)对单个垃圾进行检测;
(6)对检测后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收集;
其步骤(1)具体通过在各类材质产品在出厂时,对其外包装喷涂荧光涂料,不同材质对应不同的荧光涂料;
其步骤(2)中垃圾从垃圾进料机构中落入到第一输送带中,垃圾经过位于第一输送带上的承载框体内,被转动辊上的锥形刺刺破,将粘合在一起垃圾进行初步分离,垃圾从第一输送带上落入到转动辊上,体积小于各转动辊之间间隙的垃圾落入到其他第一垃圾运输带或第二垃圾运输带进行分类回收;
其步骤(3)从转动辊上落入第二输送带中,垃圾被第二输送带运入第一垃圾存储段内,第一垃圾存储段内的垃圾被第三输送带上的第一隔板带起从第一导向段排入到第四输送带上,实现了垃圾分排;
其步骤(4)垃圾被第四输送带运输到第二垃圾存储端内,第二垃圾存储段内的垃圾被第五输送带上的第二隔板带起,实现了垃圾分个;
其步骤(5)垃圾被第五输送带上的第二隔板带起,位于第五输送带上的第一垃圾检测机构通过机器视觉机构对各第二分隔板中的垃圾颜色进行识别然后排入到第六输送带的左右移动输送带上;
其步骤(6)第一收集仓用来回收塑料,第二收集仓用来回收玻璃,第三收集仓用来回收金属制品,第四收集仓用来收集不可回收物品,第一垃圾检测机构将识别后的信号发送给第一垃圾转运机构,通过左右输送带的向左传送和向右传送将塑料和玻璃分别送到第一回收输送带和第二回收输送带上,金属和不可回收垃圾通过第六输送带的转动被排入到第四回收输送带上,当金属制品通过第四回收输送带被第三回收输送带覆盖区域时,由于磁性被吸附到第三回收输送带上,不可回收垃圾直接被第四回收输送带排出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进料机构包括承载平台和垃圾夹持机构;所述承载平台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形成有垃圾进口;所述承载平台下方与所述凹槽相对应处形成有垃圾出口;所述垃圾进口与所述垃圾出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进料机构还包括位于凹槽开口处的伸缩开关板和位于凹槽内的密封机构;所述伸缩开关板与所述凹槽侧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夹持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承载平台对应凹槽两侧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对向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结构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固定座、夹持滑动座、夹持移动座和夹持头;所述夹持固定座上表面形成有夹持滑动槽,所述夹持滑动座与夹持滑动槽滑动连接;夹持滑动座朝向第二夹持组件的一面形成有夹持移动槽,所述夹持移动座与所述夹持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头位于所述夹持移动座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矩形凹槽;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顶出密封机构、第二顶出密封机构、第三顶出密封机构和第四顶出密封机构;所述第一顶出密封机构、第二顶出密封机构、第三顶出密封机构和第四顶出密封机构分别位于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一顶出密封机构与所述第二顶出密封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顶出密封机构与所述第四顶出密封机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密封机构包括第一顶出密封油缸,以及与矩形垃圾进口长边长度相同的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顶出密封油缸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条相连接;所述第三顶出密封机构包括第二顶出密封油缸,以及与矩形垃圾进口短边长度相同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顶出密封油缸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条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刺破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转动辊和承载框体;所述承载框体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辊与所述承载框体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辊表面形成多个有锥形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垃圾过滤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过滤承载体和多个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过滤承载体之间的运输辊;各所述运输辊间隔设置或者各所述运输辊间隔逐渐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分排机构包括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二输送带输出端下方的第一垃圾过渡体,以及位于第一垃圾过渡体的内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表面形成有多个与第三输送带宽度长度相等且相平行的第一隔板;多个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带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过渡体包括位于第二输送带输出端下方的第一垃圾存储段和承载第三输送带的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垃圾存储段和第一倾斜段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过渡体还包括位于第一倾斜段输出端的第一导向段;所述第一导向段输出端与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单分机构包括第四输送带,位于第四输送带输出端下方的第二垃圾过渡体,以及位于第二垃圾过渡体的内第五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输送带输入端的侧壁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输送带的宽度和所述第五输送带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宽度;所述第五输送带表面形成有多个与第五输送带宽度长度相等且相平行的第二隔板;多个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五输送带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垃圾过渡体包括位于第四输送带输出端下方的第二垃圾存储段和承载第五输送带的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垃圾存储段和第二倾斜段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垃圾过渡体还包括位于第二倾斜段输出端的第二导向段;所述第二导向段输出端与第一垃圾转运机构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转运机构包括第六输送带,以及多个位于第六输送带且间隔设置的左右移动输送带;所述第六输送带形成有多个容置左右移动输送带的转运容置框。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检测机构位于第二倾斜段下游的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回收机构包括第一收集机构、第二收集机构、第三收集机构和第四收集机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机构包括第一回收输送带和第一收集仓,所述第一回收输送带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收集仓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收集机构包括第二回收输送带和第二收集仓,所述第二回收输送带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收集仓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收集机构包括第三回收输送带和第三收集仓,所述第三回收输送带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收集仓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四收集机构包括第四回收输送带和第四收集仓,所述第四回收输送带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收集仓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回收输送带位于所述第四回收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三回收输送带具有磁吸性;
所述第一回收输送带和所述第二回收输送带分别位于所述第六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回收输送带和所述第二回收输送位于所述第六输送带上最高处所述左右移动输送带的下方;
所述第四回收输送带位于所述第六输送带的输出端。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过滤承载体前半段下方的第一垃圾运输机构和位于所述过滤承载体后半段下方第二垃圾运输机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垃圾运输带;还包括第二分排机构、第二垃圾单分机构、第二垃圾回收机构、第二垃圾转运机构和第二垃圾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垃圾输送带输出端与第二垃圾分排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垃圾分排机构输出端与第二垃圾单分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垃圾单分机构输出端与第二垃圾转运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垃圾转运机构输出端与第二垃圾回收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垃圾检测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垃圾单分机构下游的上方;
所述第二垃圾运输机构包括第二垃圾运输带;还包括第三分排机构、第三垃圾单分机构、第三垃圾回收机构、第三垃圾转运机构和第三垃圾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垃圾输送带输出端与第三垃圾分排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垃圾分排机构输出端与第三垃圾单分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垃圾单分机构输出端与第三垃圾转运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垃圾转运机构输出端与第三垃圾回收机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垃圾检测机构位于所述第三垃圾单分机构下游的上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排机构与所述第一分排机构结构相同;第二垃圾单分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垃圾回收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回收机构结构相同;第二垃圾转运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转运机构结构相同;第二垃圾检测机构与第一垃圾检测机构相同;
所述第三分排机构与所述第一分排机构结构相同;第三垃圾单分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单分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垃圾回收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回收机构结构相同;第三垃圾转运机构与所述第一垃圾转运机构结构相同;第三垃圾检测机构与第一垃圾检测机构相同。
CN202110095033.9A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Active CN113019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5033.9A CN113019632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5033.9A CN113019632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9632A CN113019632A (zh) 2021-06-25
CN113019632B true CN113019632B (zh) 2022-06-07

Family

ID=76460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5033.9A Active CN113019632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1963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89A (zh) * 1993-06-07 1995-08-30 神钢电机株式会社 废瓶分选装置
JP2000006150A (ja) * 1998-06-15 2000-01-11 Integrated Recycling Syst Ltd プラスチック容器の選別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装置
CN102240658A (zh) * 2011-04-12 2011-11-16 曹泽民 一种将餐厨垃圾在源头减量及分类的设备
CN207343441U (zh) * 2017-08-23 2018-05-11 邹振豪 一种垃圾分拣处理系统
CN110770149A (zh) * 2017-04-24 2020-02-07 伯克希尔格雷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物体移动重新分配来提供物体的分离以供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1111915A (zh) * 2019-12-24 2020-05-08 武宣县叠彩图文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环保的垃圾分拣系统
CN111715395A (zh) * 2020-06-30 2020-09-29 陈招远 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CN211802999U (zh) * 2019-11-29 2020-10-30 杭州学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89A (zh) * 1993-06-07 1995-08-30 神钢电机株式会社 废瓶分选装置
JP2000006150A (ja) * 1998-06-15 2000-01-11 Integrated Recycling Syst Ltd プラスチック容器の選別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装置
CN102240658A (zh) * 2011-04-12 2011-11-16 曹泽民 一种将餐厨垃圾在源头减量及分类的设备
CN110770149A (zh) * 2017-04-24 2020-02-07 伯克希尔格雷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物体移动重新分配来提供物体的分离以供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207343441U (zh) * 2017-08-23 2018-05-11 邹振豪 一种垃圾分拣处理系统
CN211802999U (zh) * 2019-11-29 2020-10-30 杭州学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选装置
CN111111915A (zh) * 2019-12-24 2020-05-08 武宣县叠彩图文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环保的垃圾分拣系统
CN111715395A (zh) * 2020-06-30 2020-09-29 陈招远 一种生活垃圾分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9632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44025A (en) Commingled waste sepa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5249690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orting commingled waste materials for recycling
CN210527448U (zh) 居住区中垃圾自动分类的垃圾箱
KR20190087815A (ko) 재활용품 수거 장치
CN213103313U (zh) 一种收纳盒子设备
KR101857940B1 (ko) 재활용 알루미늄캔 처리장치
CN113019632B (zh) 一种减量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US5267823A (en) Apparatus for splitting bags containing waste
CN218538331U (zh) 一种自动识别分类机
CN113118039B (zh) 一种垃圾运载自动分类和卸载匹配系统和方法
CN115283264A (zh) 一种塑料瓶回收的分拣打包系统
KR100314687B1 (ko) 재활용쓰레기 선별 시스템
CN216655413U (zh) 分色打包机构及瓶体分拣打包回收线
CN216233370U (zh) 一种试剂盒灌装系统
CN112974302B (zh) 一种生活垃圾资源化高效处理装置
CN115301555B (zh) 一种瓶罐类分选回收系统
CN113000547B (zh) 一种河道垃圾清扫智能化分类回收装置
KR20200091581A (ko) 재활용품의 수지 분리 구별 장치
CN113000545B (zh) 一种垃圾资源化分类回收装置及监控系统
CN219651982U (zh) 一种用于塑料垃圾回收处理的输送装置
CN113019880A (zh) 一种垃圾自动化分类回收智能系统及方法
CN215087976U (zh) 一种六面顶压机合成尾料转运分拣回收装置
CN214682965U (zh) 一种竹条形状分拣机
CN213468658U (zh) 一种酒瓶回收用分类结构
CN218554835U (zh) 一种回收物的分拣打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