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0796A -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0796A
CN111710796A CN202010512592.0A CN202010512592A CN111710796A CN 111710796 A CN111710796 A CN 111710796A CN 202010512592 A CN202010512592 A CN 202010512592A CN 111710796 A CN111710796 A CN 111710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25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昆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25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07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0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07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8Reflective anodes, e.g. ITO combined with thick metall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2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一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功能层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的第一表面以及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表面上的第二表面,所述有机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预设厚度,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厚度之和具有一第二预设厚度,所述第二预设厚度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强度范围为150‑250nits;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能避免因打印墨水膜层过薄而出现的短路和因打印墨水膜厚过厚而出现的墨水铺展均一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OLED显示器在显示色域、色深、对比度和响应速度等方面都优于LCD显示器。其中,IJP-OLED作为新技术,由于其具有的极高的材料利用率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IJP-OLED技术不成熟和材料限制,IJP-OLED显示器面临着很多问题。
例如,在IJP-OLED显示器中,HIL、HTL和EML等有机层采用打印制程进行制作。当上述打印膜层厚度相对较薄时,OLED器件发出的光会在各膜层中发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等,从而引发微腔效应。通过调整打印膜层的厚度,调整上述微腔效应。当HIL、HTL和EML的膜层厚度总和在100nm左右时,OLED器件出现第一节点的出光强度峰值;当HIL、HTL和EML的膜层厚度总和在200-300nm时,OLED器件出现第二节点的出光强度峰值。
如图1A所示,当IJP-OLED的厚度较薄时,IJP-OLED器件极易由于阳极210表面凸起结构201的影响产生平整度和洁净度不佳的问题,进而出现器件短路等异常,极大地影响了面板的显示品质。
如图1B所示,当IJP-OLED的厚度较厚时,IJP-OLED器件的有机功能层220会由于打印的墨水厚度太厚,会出现打印的墨水铺展均匀性差的情况。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所述发光器件将所述有机发光层和第一电极维持在第一预设厚度内,同时通过调整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有机功能层具有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强度维持在150-250nits范围内的第二预设厚度,进而能保障出光效果,还能避免因打印墨水膜层过薄而出现的短路和因打印墨水膜厚过厚而出现的墨水铺展均一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一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一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功能层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的第一表面以及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表面上的第二表面,所述有机发光层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预设厚度;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厚度之和具有一第二预设厚度,所述第二预设厚度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强度范围为150-250nits。
进一步,所述第一预设厚度的范围为80-120nm。
进一步,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不同。
进一步,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一反射电极层和一透明电极层,其中:所述反射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构成一微腔,所述第二预设厚度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微腔具有一预设腔长,所述预设腔长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强度保持在150-250nits;所述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反射电极层和所述有机功能层之间并与所述反射电极层电性连接,并且所述透明电极层被配置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
进一步,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对应的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不同。
进一步,所述反射导电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层背离所述有机功能层的表面上;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反射导电层背离所述透明电极层的表面上并与所述反射导电层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层叠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有机发光层之间至少一第一有机功能层;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为电子注入层、电子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衬底基板和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一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复数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为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中,制备厚度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的第一电极的步骤。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制备反射电极层的步骤;以及,在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中,在所述反射电极层上制备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的透明电极层的步骤。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的步骤;
在所述基板上制备反射电极层的步骤;
在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中,制备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的透明电极层的步骤;以及,
在制备有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基板上制备像素定义层的步骤;
在制备有像素定义层的基板上制备有机功能层和第二电极的步骤。
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其将所述有机功能层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维持在第一预设厚度内,通过调整第一电极的厚度,使得第一电极和有机功能层具有第二预设厚度,能保障所述发光器件、显示面板的出光强度;同时,通过将所述有机功能层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维持在第一预设厚度内,能避免因打印墨水膜层过薄而出现的短路和因打印墨水膜厚过厚而出现的墨水铺展均一性差的问题,还能节省打印墨水,降低物料成本,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所述发光器件或显示面板的平坦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A-图1B为现有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与现有发光器件的架构对比图,图2左侧为现有发光器件的架构示意图,图2右侧为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的架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所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图7为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其中图6A-图6C为制备所述第一电极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2为现有发光器件与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的架构对比图,图2左侧为现有发光器件的架构示意图,图2右侧为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的架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图2对本申请所述发光器件的结构和效果的进行阐述。
请参考图2左侧,现有发光器件100中,阳极110作为反射电极,阴极130作为透明反射电极,其中所述阳极110的反射层和所述阴极130之间构成微腔L。在所述发光器件100的架构中,多通过调整位于阳极110和阴极130之间的有机功能层120,尤其是HIL、HTL或EML等膜层的厚度,微腔L的长度,以使得该发光器件能获得比较好的出光强度。
然而,在发光器件的制程中,HIL、HTL或EML等膜层多采用打印制程制备,其厚度较厚或较薄都容易出现器件不良,造成显示问题。例如,打印膜层较厚,容易出现墨水(ink)铺展均一性差,而打印膜层较薄则容易出现由表面平整度和洁净度不佳而造成的器件短路异常。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了图2右侧所示意的发光器件架构。
请参考图2右侧,在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200中,所述第一电极210作为反射电极,第二电极230作为透明反射电极,两者之间构成微腔。很显然地,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200利用第一电极210的厚度贡献部分腔长,使得在有机功能层220整体维持于一便于IJP制程的厚度时,所述发光器件200能具有比较好的出光强度。
请参考图2右侧,在本申请所述发光器件200中,所述有机功能层220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210接触的第一表面2201以及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221背离所述第一电极210的表面上的第二表面2202,所述有机功能层220在所述第一表面2201和所述第二表面2202之间具有一第一预设厚度L1,并通过调整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厚度d,使得所述第一电极210和所述有机功能层220具有一第二预设厚度L2,所述第二预设厚度L2使得所述发光器件200的出光强度范围为150-250nits。
综上,所述第一预设厚度L1实质上为:位于所述第一表面2201和第二表面2202之间的各有机功能层220的厚度的总和。例如,所述第一预设厚度L1可以为所述有机发光层221的厚度,或者为,所述有机发光层221以及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221和所述第一电极210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有机功能层220的厚度的总和。
进一步,所述有机功能层220包括层叠于所述第一电极210和有机发光层221之间至少一第一有机功能层。此时,所述第一预设厚度L1实质上为所述有机发光层221和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的厚度之和。
具体地,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为电子注入层、电子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210用作阳极,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第一电极210的表面上的空穴注入层(HTL)和空穴传输层(HIL)。
很显然地,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200,将所述发光器件200的第一预设厚度L1维持于打印效果最佳的范围内,能防止在采用IJP方法制备所述发光器件200时出现打印膜层厚度的短路或铺展均一性较差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厚度还能使得所述发光器件200中第一电极210和有机功能层220的厚度之和维持于第二预设厚度L2,从而保障所述发光器件200出光效果。通过调整
具体地,所述第一预设厚度L1的范围为80-120nm。在该范围内时,采用IJP方法制备第一有机功能层和/或有机发光层221时,能确保比较好的打印效果,不会出现短路或铺展均一差的问题。
具体地,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200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220的厚度相同。
具体地,所述第二预设厚度的范围为180-300nm。但在具体实施时,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200对应于将所述发光器件200的出光强度维持在150-250nits范围内的所述第二预设厚度L2具体取值范围可能不同。例如,红色发光器件200的第二预设厚度L2的厚度大于蓝色发光器件中的第二预设厚度L2;绿色发光器件中的第二预设厚度L2大于所述蓝色发光器件中的第二预设厚度L2。
具体地,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200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厚度d不同。
如图2右侧所示,所述第一电极210包括一反射电极层211和一透明电极层212,其中:所述透明电极层212与所述有机功能层220背离所述第二电极230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反射电极层211位于所述透明电极层212背离所述有机功能层220的表面上并与所述透明电极层212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透明电极层211被配置为用以调整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厚度,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厚度d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L1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L2。所述反射电极层211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极230之间构成一微腔,所述第二预设厚度L2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微腔具有一预设腔长,所述预设腔长使得所述发光器件200的出光强度范围为150-250nits。
具体地,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200对应的所述透明电极层212的厚度不同。
具体地,所述反射电极层211可以采用单层膜层结构或多层层叠复合膜层结构。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电极层211为采用一层反射金属层,所述反射金属层的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材料为铝、铜或银中的至少一种。
图3本发明所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衬底基板100和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00上的本发明所述的发光器件200。
如图3所示,所述衬底基板100包括一阵列基板110和覆盖于所述基板110上的平坦化层120。
如图3所示,所述阵列基板110包括一基底和阵列于所述基底上的复数个TFT,所述TFT用于驱动或开关作用。在具体实施时,所述TFT可以为非晶硅TFT、氧化物半导体TFT或低温多晶硅TFT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说,本发明并未对所述TFT的类型或结构进行限定。
如图3所示,所述平坦化层120上具有多个第一过孔1201,所述第一过孔120暴露出所述基板110的电极或走线,用于所述发光器件120的第一电极210与所述基板110的接触或电性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平坦化层110的材料采用有机光敏性光阻材料,其图案化采用黄光制程。
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平坦化层120上的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200。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200包括红色发光器件201、绿色发光器件202及蓝色发光器件203。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极210位于在所述平坦化层120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极210的至少部分区域填充或穿过所述第一过孔1201以与所述基板110接触或电性连接。
如图3所示,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200中,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厚度不同。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红色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210的厚度d大于蓝色发光器件中的第一电极210的厚度d;绿色发光器件中第一电极210的厚度d大于所述蓝色发光器件中的第一电极210的厚度d。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极210包括位于所述平坦化层120上反射电极层211,所述反射电极层211包括反射导电层2112和透明导电层2111。
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2111与所述平坦化层120接触并至少部分区域填充于所述第一过孔1201,以实现所述第一电极210与所述基板110的电性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透明导电层2111材料为氧化铟、氧化锌、氧化铟锡、氧化铟锌和透明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3所示,所述反射导电层2112覆盖于所述透明导电层2111上并与所述透明导电层2111电性连接,并且所述反射导电层2112为用于构成所述微腔。
如图3所示,所述反射导电层2112由采用能用作反射金属层的材料。例如,所述能用作反射金属层的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铝、铜或银。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极210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射电极层211上的透明电极层212。具体地,所述透明电极层212位于所述反射导电层2112上与所述有机功能层220之间。所述透明电极层211被配置为用以调整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厚度d,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厚度d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L1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L2,使得所述发光器件200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机功能层220维持于较适宜打印的范围时,还能保障较好的出光强度。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透明电极层212材料为氧化铟、氧化锌、氧化铟锡、氧化铟锌和透明导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200对应的所述透明电极层212的厚度不同。
如图3所示,所述衬底基板100上还设置有一像素定义层240,所述像素定义层240覆盖于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外围区域或边缘区域,并形成暴露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像素开口,所述像素开口用于限定所述发光器件200。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开口暴露出所述透明电极层212的部分区域。
例如,所述像素定义层240可以涂覆诸如聚酰亚胺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的光敏有机材料,然后可以执行曝光工艺和显影工艺以形成像素定义层2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印刷工艺(例如,喷墨印刷工艺)由聚合物材料或无机材料来形成像素定义层240。
如图3所示,在所述透明电极层212由所述像素开口暴露的区域上形成有机功能层220。所述有机功能层220至少包括有机发光层221(图3中未标示),所述有机发光层221由用于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的有机发光材料形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不同的所述发光器件200内,分别采用发红光、蓝光或绿光的有机发光材料制备所述有机发光层221,以获得红色发光器件201、绿色发光器件202及蓝色发光器件203。
具体地,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200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220的厚度相同。在上述设定下,一个或者多个有机功能层220可以针对多个不同发光器件200同时设置。例如,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有机发光层221可以针对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同时设置,从而能简化制程。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电极230形成于所述有机发光层220和像素定义层240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230为针对多个发光器件200共同地设置的共电极。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230的针对不同的所述发光器件200而被单独的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衬底基板100和排布于所述衬底基板100上的复数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200,所述发光器件为本发明所述发光器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中,制备厚度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L1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L2所述第一电极的步骤。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极210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制备反射电极层的步骤;以及,
在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中,在所述反射电极层上制备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的透明电极层的步骤。
图4-图7为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其中图6A-图6C为制备所述第一电极的工艺流程图。如图4-图7所示,本实施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S1、提供一衬底基板的步骤;
S2、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制备反射电极层的步骤;
S3、在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中,制备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的透明电极层的步骤;以及,
S4、在制备有所述透明电极层的衬底基板上制备像素定义层的步骤;以及,
S5、在制备有像素定义层的衬底基板上制备有机功能层和第二电极的步骤。
如图4所示,在所述步骤S1中,获得所述衬底基板100。
请参考图4,所述衬底基板100包括一阵列基板110和位于所述阵列基板110上的平坦化层120。其中,阵列基板110包括一基底和阵列于所述基底上的多个TFT。所述平坦化层120覆盖所述TFT和所述基底,以用于平坦所述TFT的段差;并且,平坦化层120上具有暴露出所述阵列基板110上TFT的源极的第一过孔1201,以用于后续发光器件200的电性连接。
如图5所示,在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平坦化层120上制备反射电极层211。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电极层211包括透明导电层2111和反射导电层2112,其中透明导电层2111形成所述平坦化层120上并至少部分区域填充所述第一过孔1201,以与所述阵列基板110上的TFT电性连接或接触。所述反射导电层2112对应形成于透明导电层2111上。
图6A-图6C为制备所述第一电极的工艺流程图。如图6A-6C所示,通过所述步骤S3中,在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200中,制备不同厚度的透明电极层212,所述透明电极层212使得其所属的第一电极210的厚度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透明电极层212的厚度可以依据被定义为第一预设厚度L1的有机发光层221的厚度或有机发光层221与第一有机功能层的厚度,以及,对应于使得所述发光器件200的出光强度保持于150-250nits范围内的第二预设厚度L2,计算获得。
可以针对不同厚度透明电极层212分别采用不同的成膜-黄光-刻蚀制程进行制备。例如,如图6A-6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红色发光器件201、绿色发光器件202以及蓝色发光器件203的第一透明电极层2121、第二透明电极层2122和第三透明电极层2123,分别采用图案化工艺制备形成。
在具体实施时,并未限定针对不同颜色发光器件200或不同厚度的透明电极层212的制备顺序。若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200的的大小或尺寸差异较小时,针对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200的透明电极层212可以采用同一光罩制作。
如图7所示,在所述步骤S4中,在制备有透明电极层212的所述衬底基板100上制备像素定义层240。其中,所述像素定义层240位于所述平坦化层120上并覆盖所述第一电极210的边缘区域,以形成暴露所述透明电极层212的像素开口。
在所述步骤S5中,在所述像素开口内制备有机功能层220。其中,所述有机功能层220至少包括一有机发光层221。例如,所述有机功能层220还可以包括位于所有机发光层221和所述第一电极210之间第一有机功能层。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可以为电子注入层、电子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所述有机发光层221和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分别通过喷墨打印法制备。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层221的厚度,或者,所述有机发光层221和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厚度总和为所述第一预设厚度L1。
具体地,所述第二电极230采用面阴极结构。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一有机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一有机发光层;
所述有机功能层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的第一表面以及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表面上的第二表面,所述有机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预设厚度;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厚度之和具有一第二预设厚度,所述第二预设厚度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强度的范围为150-250nit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的范围为80-12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厚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一反射电极层和一透明电极层,其中:
所述反射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构成一微腔,所述第二预设厚度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微腔具有一预设腔长,所述预设腔长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强度保持在150-250nits;
所述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反射电极层和所述有机功能层之间并与所述反射电极层电性连接,并且所述透明电极层被配置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对应的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不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电极层包括一反射导电层和一透明导电层,其中:
所述反射导电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层背离所述有机功能层的表面上;
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反射导电层背离所述透明电极层的表面上并与所述反射导电层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层叠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有机发光层之间至少一第一有机功能层;
所述第一预设厚度为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的厚度之和;
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为电子注入层、电子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衬底基板和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一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
1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复数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中,制备厚度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的第一电极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制备反射电极层的步骤;以及,
在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器件中,在所述反射电极层上制备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适配于所述第一预设厚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厚度的透明电极层的步骤。
CN202010512592.0A 2020-06-08 2020-06-08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7107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2592.0A CN111710796A (zh) 2020-06-08 2020-06-08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2592.0A CN111710796A (zh) 2020-06-08 2020-06-08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0796A true CN111710796A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9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2592.0A Pending CN111710796A (zh) 2020-06-08 2020-06-08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07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3090A (zh) * 2022-02-22 2022-06-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3270A1 (ja) * 2010-11-29 2012-06-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有機発光素子、発光装置、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5590947A (zh) * 2014-11-07 2016-05-1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7195584A (zh) * 2017-05-27 2017-09-22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963108A (zh) * 2018-08-01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10164911A (zh) * 2018-07-10 2019-08-23 上海视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发射式微腔oled显示装置
CN110649075A (zh) * 2019-09-27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腔阳极结构、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3270A1 (ja) * 2010-11-29 2012-06-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有機発光素子、発光装置、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5590947A (zh) * 2014-11-07 2016-05-1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7195584A (zh) * 2017-05-27 2017-09-22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64911A (zh) * 2018-07-10 2019-08-23 上海视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发射式微腔oled显示装置
CN108963108A (zh) * 2018-08-01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10649075A (zh) * 2019-09-27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腔阳极结构、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3090A (zh) * 2022-02-22 2022-06-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6149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display substrate thereof
CN109817694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47898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757910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5126545B2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64210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in OLED devices
US20190006443A1 (en) Ole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890406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背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1251233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US11183111B2 (en) Pixel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ouble-sided OLED display device
US11374070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apparatus having a connecting electrode in an electrode connecting region
US20220376007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146215B (zh)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070222375A1 (en)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s including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1987136A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186420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20220285653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JP5691167B2 (ja)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1710795A (zh)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336552A1 (en) Display substrat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apparatuses
CN108400153B (zh) 一种oled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10796A (zh)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US20220069030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622490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substrate
US20220123252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