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8974B - 防打鼾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打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8974B
CN111698974B CN201980005171.4A CN201980005171A CN111698974B CN 111698974 B CN111698974 B CN 111698974B CN 201980005171 A CN201980005171 A CN 201980005171A CN 111698974 B CN111698974 B CN 111698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noring
hole
insertion part
mai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51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8974A (zh
Inventor
金喜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8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8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56Devices for preventing snoring
    • A61F5/566Intra-oral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5/00Filling or capping teeth
    • A61C5/007Dental splints; teeth or jaw immobilisation devices; stabilizing retainers bonded to teeth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打鼾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打鼾装置,其包括插入部和硬性板,所述插入部中插入配戴者的上颚及下颚的全部牙齿,支撑上部牙龈、下部牙龈、上牙的外侧部及下牙的外侧部,在中央形成有可收容上唇和下唇的系带的收容槽;在所述插入部之间通过嵌件成型插入所述硬性板,所述硬性板用于固定变形为适合使用者的口腔结构的形态的防打鼾装置的形状。

Description

防打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打鼾装置。
具体地,涉及防打鼾装置,其包括插入部和硬性板构成,所述插入部中插入配戴者的上颚及下颚的全部牙齿,支撑上部牙龈、下部牙龈、上牙的外侧部及下牙的外侧部,在中央形成有可收容上唇和下唇的系带的收容槽;在所述插入部之间通过嵌件成型插入所述硬性板,所述硬性板用于固定变形为适合使用者的口腔结构的形态的防打鼾装置的形状。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打鼾是指人呼吸时由于空气进入气道之前通过的咽喉部变窄导致空气不容易进出的情况下发生的现象,是一种表明睡眠时呼吸有困难的症状。人呼吸时空气会经过上膛、小舌、扁桃体、舌头等柔软的器官,白天时,周围的肌肉帮助这些器官部分维持原位,不堵塞空气通道,因此几乎不会发出声音。但是,睡觉时,肌肉松弛拉伸,局部的空气通道变窄,空气通过这部分时,使周围柔软的部分振动,发出鼾声。
另外,很严重形打鼾患者中,由于睡眠中肌肉松弛严重或非常严重的肥胖症等原因,可能一时堵塞空气通道,这时空气完全不能流动到肺部,这称为睡眠无呼吸症。
治疗打鼾和睡眠无呼吸症的方法有外科手术法、正压供给装置及口腔内装置。
外科手术方法在全身麻醉、手术、住院等过程中需要很多时间和努力,首要缺点是手术后没有效果或过几年复发。
正压供给装置具有要戴着氧气面罩睡觉、价格高且需要携带庞大设备的缺点。
另外,虽然开发提供了多样的口腔内装置,但是存在以下缺点:每个人需要按口腔的尺寸或形状单独定制,价格高,且由于使用坚硬的材料,睡完起床后会感觉到牙齿或颚关节疼痛。
对此,注册实用新型公报第20-0382053号公开一种防打鼾用护齿。
但是,上述的现有的护齿在配戴时,由于没有空气通道,具有使用者在睡眠中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因将所述上牙插入部和下牙插入部的宽度形成为比插入于护齿的牙齿的厚度小05mm左右,因此在使用者通过过盈配合配戴时不方便,具有对牙齿造成异物感的缺点。
因此,本申请人在注册专利公报第10-1133537号公开过自我匹配型防打鼾装置。
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自我匹配型防打鼾装置,由于制造为相同的形状,因此具有无法形成为准确匹配于各种形态结构的使用者口腔结构的结构的问题。
随之,不仅难以适合多样的消费者的口型,还需要匹配使用者的口腔结构进行单独定制,具有大量生产所需的制造费用上升的问题。
另外,本申请人申请的注册专利公报第10-1235888号记载有防打鼾装置。
所述技术具有可准确地匹配使用者的口腔结构提供的结构,虽然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变换为匹配型形态方面具有结构性局限。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打鼾装置,其包括插入部和硬性板,所述插入部中插入配戴者的上颚及下颚的全部牙齿,支撑上部牙龈、下部牙龈、上牙的外侧部及下牙的外侧部,在中央形成有可收容上唇和下唇的系带的收容槽;在所述插入部之间通过嵌件成型插入所述硬性板,所述硬性板用于固定变形为适合使用者的口腔结构的形态的防打鼾装置的形状。
课题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插入部2,该插入部中插入配戴者的上颚及下颚的全部牙齿,支撑上部牙龈、下部牙龈、上牙的外侧部及下牙的外侧部,在中央形成有可收容上唇和下唇的系带的收容槽;硬性板1,在所述插入部之间通过嵌件成型插入该硬性板1,该硬性板1用于固定变形为适合使用者的口腔结构的形态的防打鼾装置的形状,该硬性板1包括主板11和固定板12,所述主板11弯曲为‘U’字形态,固定板12从所述主板11的一侧凸出延长,在所述主板11的所述固定板12凸出的一侧,以所述固定板12为基准在两侧凹陷形成第二柔软槽15,在所述主板11的所述固定板12凸出一侧的相反一侧,凹陷形成第一柔软槽14,在与所述主板11上形成的第二柔软槽15邻接的外侧还包括开口孔16,所述开口孔16形成为长度超过所述主板11的宽度方向;及扩张部件,构成为以圆筒形态延长后以直径增大倾斜的形态延长后再次对应增大后的直径以圆筒形态延长,具有“”的形态,该扩张部件的小直径的区域构成为与所述开口孔16的内径相应的大小,在该扩张部件的大直径的区域的端部形成沿着外周面形成的凹陷槽,在使该防打鼾装置配合配戴者的口腔结构变换形态时,所述扩张部件被插入与所述开口孔16连通的所述插入部2的孔区域,以使被插入的孔扩张,当要去除所述扩张部件时,向在所述扩张部件的端部沿着外周面形成的所述凹陷槽中嵌入销后,通过杠杆原理去除。
这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孔16的形态为圆筒形态,内部形成沿长度方向贯通的中空。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2包括:位于上颚和下颚的前方和前方插入部21、位于所述上颚和下颚的后方的后方插入部22、及连接插入部23,所述连接插入部23是用于插入所述硬性板的位置,在所述前方插入部21和后方插入部22的中间连接,且凹陷形成以支撑上颚的牙齿和下颚的牙齿,在所述前方插入部21的一侧形成固定板贯通孔21a,以露出硬性板1的固定板12,在上部一侧形成向下方凹陷形成的收容槽21b,以收容上唇的系带,在下部一侧形成向上方凹陷形成的第二收容槽,以收容下唇的系带。
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板11形成从上部向下部方向贯通形成的贯通孔13,在所述插入部2的连接插入部23贯通形成与所述贯通孔13的个数和位置对应的连通孔23a,以与所述贯通孔13连通。
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部2,与所述开口孔(16)连通的所述孔是对所述开口孔16的两端部接触的前方插入部21及后方插入部22的一侧进行穿孔,以使所述开口孔16的中空与外部连通。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打鼾装置,提高配戴感,在不引发牙齿或颚关节的疼痛的所述防打鼾装置上增设PP材质的硬性板,具有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口腔结构以固定状态维持防打鼾装置的形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打鼾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打鼾装置的硬性板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防打鼾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防打鼾装置的硬性板的结构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的插入部和硬性板结合的结构的侧面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配戴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使用的用语或词语不应限定解释为通常或词典上的意义,从发明人为了用最优选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而可以适当定义用语的概念的原则出发,应该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意义和概念。
因此,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所示的事项不过是本发明的最优选的实施例,不代表本发明的全部技术思想,因此应当理解在提出本申请的时刻存在可以代替它们的多样的等同物和变形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之前,为了突显本发明的主旨,事先说明对于不必要的事项即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地附加的公知结构不进行图示或具体地记述。
本发明涉及防打鼾装置。
具体地,防打鼾装置包括插入部和硬性板,所述插入部中插入配戴者的上颚及下颚的全部牙齿,支撑上部牙龈、下部牙龈、上牙的外侧部及下牙的外侧部,在中央形成有可收容上唇和下唇的系带的收容槽;在所述插入部之间通过嵌件成型插入所述硬性板,所述硬性板用于固定变形为适合使用者的口腔结构的形态的防打鼾装置的形状。
通过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
首先,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式可以参考附图1。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打鼾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打鼾装置的硬性板的结构的图。
硬性板1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嵌件成型插入于插入部2内部,这时如所附的图2所示,硬性板包括弯曲成‘U’字形态的主板11和从所述主板11的一侧凸出延长的固定板12。
在所述主板11形成从上部向下部方向贯通形成的贯通孔13。
在主板11的所述固定板12凸出的一侧,以所述固定板12为基准在两侧凹陷形成第二柔软槽15。
在主板11的所述固定板12凸出一侧的相反一侧凹陷形成第一柔软槽14。
这时,硬性板1和插入部2最初制作销售的形态可以是当配戴者配戴后拔出并在高温(大约80摄氏度以上)浸泡一天以上时,使其形态变形为适合配戴者的配戴形态。
因此,插入部2由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质制造,构成为在使用者的口腔内卫生且接触时不造成口腔内的伤口。
所述硬性板1由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材质构成,根据使用者的口腔形态可以变形为多样的形态,而且可以原样维持变形后的形态,使使用者感到舒适的配戴感。
这种第一及第二柔软槽14、15形成为有利于变形所述硬性板1的形态。
另外,虽然后述,所述硬性板1插入于插入部2的情况下,形成于所述插入部2的连通孔23a可能与硬性板1的贯通孔13连通,这种连通孔23a构成为与贯通孔13的个数和位置对应,具有沿贯通孔13方向贯通且连通的形态,总的具有从插入部2的上部向下部方向贯通的形态,以形成配戴者的上颚和下颚的空气流路。
根据其它实施方式,硬板板1可以如所附的图3及图4构成。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防打鼾装置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防打鼾装置的硬性板的结构的图。
根据所附的图3及图4的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防打鼾装置,不同于图1及图2的结构的一点是在硬性板1一侧形成开口孔16。
如所附的图4可知,这种开口孔16形成为在与主板11上形成的柔软槽15邻接的外侧具有超过所述主板1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其形态构成为圆筒形态,形成内部沿长度方向贯通的中空。另外,所述开口孔16的两端部构成为接触插入部2,插入部2的开口孔16接触的区域在注塑完成后,通过穿孔作业在对应于开口孔16的中空的位置形成孔,从而使插入部2的内外侧(唇方向为外侧,反方向为内侧基准)贯通而开口。
这种开口孔16的两端部根据插入部2的内外侧弯曲的程度,能够以相同的曲度弯曲。
另一方面,如所附的图5及图6所示,硬性板1插入于插入部2,所述硬性板1的固定板12通过插入部2的固定板贯通孔21a露出于插入部2的外部。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的插入部和硬性板结合的结构的侧面图,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的插入部的结构。
根据附图的插入部2,包括:位于上颚和下颚的前方的前方插入部21;位于所述上颚和下颚的后方的后方插入部22;以及连接插入部23,所述连接插入部23是插入所述硬性板1的位置,在所述前方插入部21和后方插入部22的中间连接,且凹陷形成为支撑上颚的牙齿和下颚的牙齿。
在所述前方插入部21的一侧形成用于露出硬性板1的固定板12的固定板贯通孔21a,在上部一侧形成向下方凹陷形成收容槽21b,以收容上唇的系带;在下部一侧形成向上方凹陷形成的第二收容槽(未表示附图符号),以收容下唇的系带。
另外,在插入部2的连接插入部23的一侧,可以具备上下部贯通且连通到所述硬性板1的贯通孔13的连通孔23a。
如上所述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可以如图7所示配戴。
图7是表示配戴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图。
另外,根据设计条件,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还可以包括扩张部件。
所述扩张部件与包括硬性板1和插入部2构成为护齿形态的防打鼾装置以套装概念构成。所述扩张部件构成为以圆筒形态延长后以直径增大倾斜的形态延长后再次对应增大后的直径以圆筒形态延长,具有“”的形态。
这时,对应于扩张部件的小直径的区域构成为与所述开口孔16的内径相应的大小。
另外,在对应于扩张部件的大直径的区域的端部,形成沿着外周面形成的凹陷槽。
在使根据本发明的防打鼾装置配合配戴者的口腔结构变换形态时,这种扩张部件被插入与防打鼾装置的开口孔16连通的插入部2的孔区域,起到使被插入的孔扩张的作用。
即,在将对应于小直径的区域插入于所述孔中的状态下进行按压,以引导倾斜区域的孔的扩张,在该状态下进行硬化,可以扩张孔。
然后,要去除所述扩张部件时,可向在所述扩张部件的端部沿着外周面形成的凹陷槽中嵌入销等后,通过杠杆原理去除。
根据其它设计条件,在上述的扩张部件上,可在倾斜区域的外侧还可以构成第二倾斜部件。
所述第二倾斜部件在对应于小直径的区域的倾斜开始的区域,以比扩张部件的倾斜区域更加倾斜的喇叭形状构成,且构成为内部贯通且中空。
这种第二倾斜部件的直径大的区域因中空具有开放的形态,从所述扩张部件的倾斜区域开始越向倾斜方向越增大隔开的空间。另外,在第二倾斜部件的内侧面和扩张部件的倾斜区域的外侧面之间的空间中,向相接区域附近弯曲为“)”形状的板簧的两端部可以构成为分别结合(粘贴)于第二倾斜部件的内侧面和扩张部件的倾斜区域的外侧面。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降低扩张部件的倾斜角度,另包括第二倾斜部件,根据这种结构,通过进一步构成第二倾斜部件,不仅能够使扩张部件在开口孔16中进一步插入,还可以具有用于扩张开口孔16的直径扩张的力起到更大的作用的效果。
如上所述,利用附图仅说明了本发明的主要事项,在其描述范围内可以进行多样的设计,相应地,本发明不限于附图上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5)

1.一种防打鼾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插入部(2),该插入部(2)中插入配戴者的上颚及下颚的全部牙齿,支撑上部牙龈、下部牙龈、上牙的外侧部及下牙的外侧部,在中央形成有可收容上唇和下唇的系带的收容槽;
硬性板(1),在所述插入部之间通过嵌件成型插入该硬性板(1),该硬性板(1)用于固定变形为适合使用者的口腔结构的形态的防打鼾装置的形状,该硬性板(1)包括主板(11)和固定板(12),所述主板(11)弯曲为“U”字形态,所述固定板(12)从所述主板(11)的一侧凸出延长,在所述主板(11)的所述固定板(12)凸出的一侧,以所述固定板(12)为基准在两侧凹陷形成第二柔软槽(15),在所述主板(11)的所述固定板(12)凸出一侧的相反一侧凹陷形成第一柔软槽(14),在与所述主板(11)上形成的第二柔软槽(15)邻接的外侧还包括开口孔(16),所述开口孔(16)形成为长度超过所述主板(11)的宽度方向;及
扩张部件,构成为以圆筒形态延长后以直径增大倾斜的形态延长后再次对应增大后的直径以圆筒形态延长,具有
Figure FDA0003351579170000011
的形态,该扩张部件的小直径的区域构成为与所述开口孔(16)的内径相应的大小,在该扩张部件的大直径的区域的端部形成沿着外周面形成的凹陷槽,
在使该防打鼾装置配合配戴者的口腔结构变换形态时,所述扩张部件被插入与所述开口孔(16)连通的所述插入部(2)的孔区域,以使被插入的孔扩张,当要去除所述扩张部件时,向在所述扩张部件的端部沿着外周面形成的所述凹陷槽中嵌入销后,通过杠杆原理去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打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孔(16)的形态为圆筒形态,内部形成沿长度方向贯通的中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打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2)包括:
前方插入部(21),位于上颚和下颚的前方;
后方插入部(22),位于所述上颚和下颚的后方;及
连接插入部(23),该连接插入部(23)是用于插入所述硬性板的位置,在所述前方插入部(21)和后方插入部(22)的中间连接,且凹陷形成以支撑上颚的牙齿和下颚的牙齿;
在所述前方插入部(21)的一侧形成固定板贯通孔(21a),以露出硬性板(1)的固定板(12);
在上部一侧形成向下方凹陷形成的收容槽(21b),以收容上唇的系带;
在下部一侧形成向上方凹陷形成的第二收容槽,以收容下唇的系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打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板(11)形成从上部向下部方向贯通形成的贯通孔(13),
在所述插入部(2)的连接插入部(23)贯通形成与所述贯通孔(13)的个数和位置对应的连通孔(23a),以与所述贯通孔(13)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打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2),与所述开口孔(16)连通的所述孔是对所述开口孔(16)的两端部接触的前方插入部(21)及后方插入部(22)的一侧进行穿孔而成,以使所述开口孔(16)的中空与外部连通。
CN201980005171.4A 2019-01-14 2019-02-21 防打鼾装置 Active CN1116989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04659A KR101997238B1 (ko) 2019-01-14 2019-01-14 코골이 방지부재
KR10-2019-0004659 2019-01-14
PCT/KR2019/002136 WO2020149445A1 (ko) 2019-01-14 2019-02-21 코골이 방지부재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974A CN111698974A (zh) 2020-09-22
CN111698974B true CN111698974B (zh) 2022-04-29

Family

ID=67225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5171.4A Active CN111698974B (zh) 2019-01-14 2019-02-21 防打鼾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997238B1 (zh)
CN (1) CN111698974B (zh)
WO (1) WO20201494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59365B1 (ko) 2020-01-20 2020-09-23 박원영 코골이 및 수면 무호흡 방지용 구강내 장치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82053Y1 (ko) * 2004-12-03 2005-04-19 이종대 코골이 방지용 마우스피스
KR101133537B1 (ko) * 2011-11-24 2012-04-09 김희윤 자가 맞춤형 코골이 방지장치
CN102614041A (zh) * 2011-01-27 2012-08-01 陈宝鑑 止鼾器
KR101235888B1 (ko) * 2012-07-24 2013-02-21 김희윤 코골이 방지부재
CN103596525A (zh) * 2011-04-05 2014-02-19 气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改善呼吸的设备
CN208287129U (zh) * 2017-09-06 2018-12-28 肖若德 一种止鼾器
TWM576053U (zh) * 2018-09-27 2019-04-01 黃瀞儀 Braces type anti-snoring device
CN109561982A (zh) * 2016-03-30 2019-04-02 奥温特斯医疗有限公司 可调节呼吸辅助装置
CN112351754A (zh) * 2018-05-02 2021-02-09 奥温特斯医疗有限公司 呼吸辅助口部器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53431Y1 (ko) * 2004-03-09 2004-06-26 학교법인단국대학 코골이 완화용구
KR200428746Y1 (ko) * 2006-07-14 2006-10-16 김의철 코골이 방지구
JP2010029615A (ja) * 2008-07-29 2010-02-12 New Wave Medical:Kk 睡眠時無呼吸等の防止用マウスピース
DE202010011965U1 (de) * 2010-08-30 2011-12-01 Hubertus von Treuenfels Saugutensil zum Verhindern des Schnarchens und anderer Gewohnheiten
KR102264125B1 (ko) * 2014-04-01 2021-06-11 오벤투스 메디칼 리미티드 호흡 보조 장치
JP2016174890A (ja) * 2015-05-25 2016-10-06 株式会社キートロン 抗菌性マウスピース
KR200486167Y1 (ko) * 2016-03-02 2018-04-11 김대구 수면용 마우스피스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82053Y1 (ko) * 2004-12-03 2005-04-19 이종대 코골이 방지용 마우스피스
CN102614041A (zh) * 2011-01-27 2012-08-01 陈宝鑑 止鼾器
CN103596525A (zh) * 2011-04-05 2014-02-19 气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改善呼吸的设备
KR101133537B1 (ko) * 2011-11-24 2012-04-09 김희윤 자가 맞춤형 코골이 방지장치
KR101235888B1 (ko) * 2012-07-24 2013-02-21 김희윤 코골이 방지부재
CN109561982A (zh) * 2016-03-30 2019-04-02 奥温特斯医疗有限公司 可调节呼吸辅助装置
CN208287129U (zh) * 2017-09-06 2018-12-28 肖若德 一种止鼾器
CN112351754A (zh) * 2018-05-02 2021-02-09 奥温特斯医疗有限公司 呼吸辅助口部器械
TWM576053U (zh) * 2018-09-27 2019-04-01 黃瀞儀 Braces type anti-snor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974A (zh) 2020-09-22
KR101997238B1 (ko) 2019-07-05
WO2020149445A1 (ko) 2020-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7831B2 (en) Lip closing tool
JP2022001284A (ja) 患者用インタフェースおよびその態様
US8857439B2 (en) Variable automated tissue retention system
EP2114326B1 (en) Apparatus for assisting breathing through a person's nose
CN102014814B (zh) 抗鼾装置
KR102053985B1 (ko) 코골이 및 수면무호흡증 방지기구
AU2009321054B2 (en) Fitting tool for use in wearing breathing mask, and breathing mask
JP2014133016A (ja) マウスピース型いびき又は睡眠時無呼吸症防止具
KR102361865B1 (ko) 수면 무호흡 및 코골이 방지용 디바이스
KR101969677B1 (ko) 비강확장기를 갖는 코마스크
CN111698974B (zh) 防打鼾装置
JP2007520279A (ja) 上部気道の閉塞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JP2000051357A (ja) 加圧気体をユ―ザ―に供給するためのマウスピ―ス付き装置
US20050119526A1 (en) Mouthpiece for endoscope
JP4009659B1 (ja) 顎位矯正装置
US20230301815A1 (en) Corrective apparatus for deformed external ear
KR20170016057A (ko) 개선된 코골이 방지구
EP1192928A2 (en) Comforter adaptable to the tongue and palate
KR102389453B1 (ko) 내시경용 마우스피스
KR101831251B1 (ko) 부정교합방지 및 구호흡 개선용 입술근육 강화장치
KR102483879B1 (ko) 코골이 방지기구
KR102562986B1 (ko) 상기도 근기능 강화 운동기구
US2024005814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deling an ear
WO2016194238A1 (ja) 口腔挿入具
KR20220090114A (ko) 비강 확장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