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3129B - 组合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 - Google Patents

组合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3129B
CN111693129B CN202010152714.XA CN202010152714A CN111693129B CN 111693129 B CN111693129 B CN 111693129B CN 202010152714 A CN202010152714 A CN 202010152714A CN 111693129 B CN111693129 B CN 1116931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hopper
hopper
chute
base
guid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27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3129A (zh
Inventor
影山寿晴
野口和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hi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hi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hi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93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3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3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3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387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combinatorial weighing, i.e.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articles whose total weight or number is closest to a desired val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1/00Details of weigh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1/00Details of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1/02Arrangements of bear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1/00Details of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1/28Frames, 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 Supply Of Fluid Materials To The Packaging Lo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合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组合计量装置具备:集合滑槽,使在多处计量而被供给的物品集合;定时料斗,暂时贮存从集合滑槽排出的物品;基座,包围集合滑槽的至少一部分;引导单元,具有在比基座更靠下侧处延伸的引导部件;以及支承单元,支承定时料斗,并沿着引导部件移动。引导部件从集合滑槽的下端部的下侧的第一位置延伸至比基座更靠外侧的第二位置。

Description

组合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合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
背景技术
具备使在多处计量而被供给的物品集合的集合滑槽、暂时贮存从集合滑槽排出的物品的定时料斗以及包围集合滑槽的至少一部分的基座的组合计量装置是公知的。在这样的组合计量装置中,为了使定时料斗的拆装变得容易,有时会在基座设有引导轨道,并将定时料斗吊挂在该引导轨道(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923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定时料斗的拆装位置是比基座更靠下侧且比基座的外边缘部更靠内侧的位置,所以作业人员为了拆装定时料斗,必须接触(アクセス)到基座的下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拆装定时料斗的组合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
本发明的组合计量装置具备:集合滑槽,使在多处计量而被供给的物品集合;定时料斗,暂时贮存从集合滑槽排出的物品;基座,包围集合滑槽的至少一部分;引导单元,具有在比基座更靠下侧处延伸的引导部件;以及支承单元,支承定时料斗,并沿着引导部件移动,引导部件从集合滑槽的下端部的下侧的第一位置延伸至比基座更靠外侧的第二位置。
在该组合计量装置中,支承定时料斗的支承单元能够沿着引导单元的引导部件从集合滑槽的下端部的下侧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比基座更靠外侧的第二位置。由此,作业人员即使不接触基座的下侧也能够在比基座更靠外侧的第二位置拆装定时料斗。因此,根据该组合计量装置,能够容易拆装定时料斗。
本发明的组合计量装置也可以是,还具备支承基座的台架,引导部件被设置在台架上,支承单元在引导部件上移动。由此,能够实现引导部件的稳定的设置以及支承单元的稳定的移动。另外,作业人员能够在台架上实施与定时料斗的拆装相关的作业。
在本发明的组合计量装置中,也可以是,引导单元还具有卡合部件,支承单元具有锁定机构和把手,锁定机构通过在支承单元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从动于支承单元,与卡合部件卡合,并通过在支承单元位于第一位置时向把手侧动作,从卡合部件解除。由此,作业人员通过握住把手使支承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能够容易将支承单元固定在第一位置。另外,作业人员使锁定机构向把手侧动作,以握住把手使支承单元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由此能够将锁定机构容易从卡合部件解除。
在本发明的组合计量装置中,也可以是,支承单元具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连杆机构以及第二连杆机构,定时料斗具有设有上侧开口及下侧开口的料斗主体部以及相对于下侧开口开闭的第一门及第二门,第一连杆机构在与铅直方向及引导部件的延伸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一门的一侧,将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门彼此连结,第二连杆机构在与铅直方向及延伸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第二驱动电机及第二门的一侧,将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门彼此连结。由此,由于作业人员能够从相同侧接触到第一连杆机构及第二连杆机构,因此能够容易拆装定时料斗。
本发明的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是用于在组合计量装置中支承集合滑槽、定时料斗以及基座的台架,其中,集合滑槽使在多处计量而被供给的物品集合,定时料斗暂时贮存从集合滑槽排出的物品,基座包围集合滑槽的至少一部分,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具备:引导单元,具有在比基座更靠下侧处延伸的引导部件;以及支承单元,支承定时料斗,并沿着引导部件移动,引导部件从集合滑槽的下端部的下侧的第一位置延伸至比基座更靠外侧的第二位置。
在该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中,支承定时料斗的支承单元能够沿着引导单元的引导部件从集合滑槽的下端部的下侧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比基座更靠外侧的第二位置。由此,作业人员即使不接触基座的下侧也能够在比基座更靠外侧的第二位置拆装定时料斗。因此,根据该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能够容易拆装定时料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组合计量装置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组合计量装置的示意性右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组合计量装置的示意性左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组合计量装置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分配定时料斗及支承单元的放大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分配定时料斗及支承单元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分配定时料斗的动作的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卡合部件及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同一部分或相应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组合计量装置的结构]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组合计量装置1具备分散进料器2、多个放射进料器3、多个贮存料斗(pool hopper)4、多个计量料斗5、多个集合滑槽6、多个分配定时料斗(定时料斗)7、多个中间滑槽8、多个回收滑槽9、多个分离定时料斗11以及多个排出滑槽12。组合计量装置1计量物品(像农产品、水产品、加工食品等这样的在单体质量上存在偏差的物品)以使其成为目标计量值并供给至制袋包装机100。在本实施方式中,4个物品供给系统(第一系统、第二系统、第三系统及第四系统)存在于组合计量装置1。
分散进料器2配置在输送物品的输送装置(省略图示)的下侧。分散进料器2具有向下侧逐渐展开的圆锥状的输送面21。分散进料器2通过使输送面21振动,将从输送装置向输送面21的顶部排出的物品向输送面21的外边缘输送。
多个放射进料器3在比分散进料器2更靠下侧处被配置成放射状。多个放射进料器3中彼此相邻的多个放射进料器3A构成第一系统。多个放射进料器3中彼此相邻的多个放射进料器3B构成第二系统。多个放射进料器3中彼此相邻的多个放射进料器3C构成第三系统。多个放射进料器3中彼此相邻的多个放射进料器3D构成第四系统。各放射进料器3通过使槽(省略图示)振动,将从输送面21的外边缘向槽的内侧端部排出的物品向槽的外侧端部输送。
多个贮存料斗4在比多个放射进料器3更靠下侧处被配置成环状。多个贮存料斗4中彼此相邻的多个贮存料斗4A构成第一系统。在第一系统中,1个贮存料斗4A与1个放射进料器3A对应。多个贮存料斗4中彼此相邻的多个贮存料斗4B构成第二系统。在第二系统中,1个贮存料斗4B与1个放射进料器3B对应。多个贮存料斗4中彼此相邻的多个贮存料斗4C构成第三系统。在第三系统中,1个贮存料斗4C与1个放射进料器3C对应。多个贮存料斗4中彼此相邻的多个贮存料斗4D构成第四系统。在第四系统中,1个贮存料斗4D与1个放射进料器3D对应。各贮存料斗4暂时贮存从对应的放射进料器3排出的物品。具体而言,各贮存料斗4在关闭门(省略图示)的状态下,贮存从对应的放射进料器3排出的物品,通过在该状态下打开门,将物品向下侧排出。
多个计量料斗5在比多个贮存料斗4更靠下侧处被配置成环状。多个计量料斗5中彼此相邻的多个计量料斗5A构成第一系统。在第一系统中,1个计量料斗5A与1个贮存料斗4A对应。多个计量料斗5中彼此相邻的多个计量料斗5B构成第二系统。在第二系统中,1个计量料斗5B与1个贮存料斗4B对应。多个计量料斗5中彼此相邻的多个计量料斗5C构成第三系统。在第三系统中,1个计量料斗5C与1个贮存料斗4C对应。多个计量料斗5中彼此相邻的多个计量料斗5D构成第四系统。在第四系统中,1个计量料斗5D与1个贮存料斗4D对应。各计量料斗5暂时贮存从对应的贮存料斗4排出的物品。具体而言,各计量料斗5在关闭门(省略图示)的状态下,贮存从对应的贮存料斗4排出的物品,通过在状态下打开门,将物品向下侧排出。
多个集合滑槽6配置在比多个计量料斗5更靠下侧处。1个集合滑槽6A构成第一系统。在第一系统中,1个集合滑槽6A与全部的计量料斗5A对应。1个集合滑槽6B构成第二系统。在第二系统中,1个集合滑槽6B与全部的计量料斗5B对应。1个集合滑槽6C构成第三系统。在第三系统中,1个集合滑槽6C与全部的计量料斗5C对应。1个集合滑槽6D构成第四系统。在第四系统中,1个集合滑槽6D与全部的计量料斗5D对应。各集合滑槽6使从对应的计量料斗5排出的物品集合,并从下端部的排出口61向下侧排出。
多个分配定时料斗(振分タイミングホッパ)7配置在比多个集合滑槽6更靠下侧处。1个分配定时料斗7A构成第一系统。在第一系统中,1个分配定时料斗7A与1个集合滑槽6A对应。1个分配定时料斗7B构成第二系统。在第二系统中,1个分配定时料斗7B与1个集合滑槽6B对应。1个分配定时料斗7C构成第三系统。在第三系统中,1个分配定时料斗7C与1个集合滑槽6C对应。1个分配定时料斗7D构成第四系统。在第四系统中,1个分配定时料斗7D与1个集合滑槽6D对应。各分配定时料斗7暂时贮存从对应的集合滑槽6排出的物品。具体而言,各分配定时料斗7在关闭1对门(省略图示)的状态下,贮存从对应的集合滑槽6排出的物品,通过在该状态下打开1对门中的任意一个门,将物品向下侧排出。
多个中间滑槽8配置在比多个分配定时料斗7更靠下侧处。1个中间滑槽8A构成第一系统。在第一系统中,1个中间滑槽8A与1个分配定时料斗7A对应。1个中间滑槽8B构成第二系统。在第二系统中,1个中间滑槽8B与1个分配定时料斗7B对应。1个中间滑槽8C构成第三系统。在第三系统中,1个中间滑槽8C与1个分配定时料斗7C对应。1个中间滑槽8D构成第四系统。在第四系统中,1个中间滑槽8D与1个分配定时料斗7D对应。各中间滑槽8将从对应的分配定时料斗7排出的物品进一步向下侧排出。具体而言,各中间滑槽8通过对应的分配定时料斗7的1对门中的一个门的打开而将从该分配定时料斗7排出的物品进一步向下侧排出。
多个回收滑槽9配置在比多个分配定时料斗7更靠下侧处。多个回收滑槽9分别构成第一系统、第二系统、第三系统以及第四系统。在第一系统中,1个回收滑槽9与1个分配定时料斗7A对应。在第二系统中,1个回收滑槽9与1个分配定时料斗7B对应。在第三系统中,1个回收滑槽9与1个分配定时料斗7C对应。在第四系统中,1个回收滑槽9与1个分配定时料斗7D对应。各回收滑槽9将从对应的分配定时料斗7排出的物品向回收箱91排出。具体而言,各回收滑槽9通过对应的分配定时料斗7的1对门中的另一个门的打开而将从该分配定时料斗7排出的物品向回收箱91排出。此外,在图2及图3中,省略回收滑槽9及回收箱91的图示。
多个分离定时料斗11配置在比多个中间滑槽8更靠下侧处。1个分离定时料斗11A构成第一系统及第二系统。在第一系统及第二系统中,1个分离定时料斗11A与1个中间滑槽8A及1个中间滑槽8B对应。1个分离定时料斗11B构成第三系统及第四系统。在第三系统及第四系统中,1个分离定时料斗11B与1个中间滑槽8C及1个中间滑槽8D对应。各分离定时料斗11暂时贮存从对应的中间滑槽8排出的物品。具体而言,各分离定时料斗11在关闭1对门(省略图示)的状态下,贮存从对应的中间滑槽8排出的物品,通过在该状态下打开1对门中的任意一个门,将物品向下侧排出。
多个排出滑槽12配置在比多个分离定时料斗11更靠下侧处。1个排出滑槽12A构成第一系统及第二系统。在第一系统及第二系统中,1个排出滑槽12A与1个分离定时料斗11A对应。1个排出滑槽12B构成第三系统及第四系统。在第三系统及第四系统中,1个排出滑槽12B与1个分离定时料斗11B对应。各排出滑槽12将从对应的分离定时料斗11排出的物品进一步向下侧排出。具体而言,各排出滑槽12通过对应的分离定时料斗11的1对门中的任意一个门的打开而将从该分离定时料斗11排出的物品进一步向下侧排出。从各排出滑槽12排出的物品被供给至制袋包装机100。
在组合计量装置1中,在第一系统、第二系统、第三系统以及第四系统的每个系统中,在各计量料斗5中暂时贮存有物品时,计量与该物品的质量相应的计量值。并且,在第一系统、第二系统、第三系统以及第四系统的每个系统中,从多个计量值中选择计量值的组合,以使合计值落在将目标计量值设为下限值的规定范围内,并从与该组合对应的计量料斗5排出物品。即,在第一系统、第二系统、第三系统以及第四系统的每个系统中,在多处计量的物品被供给至各集合滑槽6、各分配定时料斗7、各中间滑槽8、各分离定时料斗11以及各排出滑槽12。此外,在第一系统、第二系统、第三系统以及第四系统的每个系统中,在计量值的组合存在不良情况的物品被排出至回收滑槽9以及回收箱91。
组合计量装置1还具备基座13和台架14。基座13包围多个集合滑槽6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13呈例如框状的形状,并包围多个集合滑槽6的下端部。基座13直接或间接地支承分散进料器2、多个放射进料器3、多个贮存料斗4、多个计量料斗5以及多个集合滑槽6。在基座13内收纳有控制组合计量装置1的各部的动作的控制部(省略图示)等。此外,基座13不限定于呈框状的形状,也可以呈其一部分被切掉的形状。台架14直接或间接地支承基座13、多个分配定时料斗7、多个中间滑槽8、多个回收滑槽9、多个分离定时料斗11以及多个排出滑槽12。基座13隔着1对支承部件15配置在台架14上。在台架14上,在基座13的周围存在作业人员能够进行作业的空间。
[台架的结构]
台架14是用于在比制袋包装机100更靠上侧处支承组合计量装置1的各部的台架。如图4所示,台架14具备1对引导单元16A、16B和1对支承单元17A、17B。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铅直方向称为Z轴方向,将水平方向的一个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及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此外,在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支承部件15。
各引导单元16A、16B具有1对引导轨道(引导部件)161和卡合部件162。1对引导轨道161设置在台架14上,在比基座13更靠下侧处延伸。具体而言,在引导单元16A中,1对引导轨道161从2个集合滑槽6A、6B的下端部(即排出口61)的下侧的运行位置(第一位置)P1沿着X轴方向延伸至比基座13更靠外侧的维护位置(第二位置)P2。在引导单元16B中,1对引导轨道161从2个集合滑槽6C、6D的下端部的下侧的运行位置(第一位置)P3沿着X轴方向延伸至比基座13更靠外侧的维护位置(第二位置)P4。
[引导单元及支承单元的结构]
由于引导单元16B及支承单元17B的结构与引导单元16A及支承单元17A的结构相同,在此,对引导单元16A及支承单元17A的结构进行说明,并省略对引导单元16B及支承单元17B的结构的说明。
在说明引导单元16A及支承单元17A的结构之前,对分配定时料斗7A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及图6所示,分配定时料斗7A具有料斗主体部71、第一门73以及第二门74。料斗主体部71是设有上侧开口75及下侧开口76的筒状的部件。第一门73相对于下侧开口76中的第一区域76a开闭。第二门74相对于下侧开口76中的第二区域76b开闭。贮存在分配定时料斗7A中的物品通过第一门73的打开而从第一区域76a向第一系统的回收滑槽9排出,通过第二门74的打开而从第二区域76b向第一系统的中间滑槽8A排出(参照图1)。其他分配定时料斗7B、7C、7D的结构与分配定时料斗7A的结构相同。
接下来,对引导单元16A及支承单元17A的结构进行说明。支承单元17A具有框架171、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车轮172、1对第一驱动电机173、1对第二驱动电机174、1对第一连杆机构175、1对第二连杆机构176、锁定机构177以及把手178。支承单元17A支承1对分配定时料斗7A、7B、,并沿着引导单元16A的1对引导轨道161在该1对引导轨道161上移动。
框架171具有1对支承杆171a和1对支承杆171b。1对支承杆171a以偏向Y轴方向中的一侧的状态在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并沿着Y轴方向延伸。分配定时料斗7A以吊挂的方式安装在1对支承杆171a。1对支承杆171b以偏向Y轴方向中的另一侧的状态在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并沿着Y轴方向延伸。分配定时料斗7B以吊挂的方式安装在1对支承杆171b。多个车轮172安装在框架171的下部,并在各引导轨道161分别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配置有2个)。各车轮172例如是V槽车轮。
1对第一驱动电机173中的一个是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驱动电机,而另一个是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驱动电机。1对第二驱动电机174中的一个是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驱动电机,而另一个是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驱动电机。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一驱动电机173及第二驱动电机174以偏向Y轴方向中的一侧的状态安装于框架171。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第一驱动电机173及第二驱动电机174以偏向Y轴方向中的一侧的状态安装于框架171。
1对第一连杆机构175中的一个是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连杆机构,而另一个是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连杆机构。各第一连杆机构175由第一连杆175a及第二连杆175b构成。1对第二连杆机构176中的一个是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连杆机构,而另一个是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连杆机构。各第二连杆机构176由第一连杆176a及第二连杆176b构成。
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一连杆机构175在Y轴方向(与铅直方向及1对引导轨道161的延伸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一驱动电机173及分配定时料斗7A的第一门73的外侧(一侧),将该第一驱动电机173与该第一门73彼此连结。更具体而言,第一连杆175a的基端部被固定在第一驱动电机173的旋转轴173a,第二连杆175b的两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第一连杆175a的前端部及第一门73的安装部73a连接。此外,Y轴方向上的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一驱动电机173及分配定时料斗7A的第一门73的外侧是指与Y轴方向上的框架171的中央部相反的一侧。
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二连杆机构176在Y轴方向上的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二驱动电机174及分配定时料斗7A的第二门74的外侧,将该第二驱动电机174与该第二门74彼此连结。更具体而言,第一连杆176a的基端部被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174的旋转轴174a,第二连杆176b的两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第一连杆176a的前端部及第二门74的安装部74a连接。此外,Y轴方向上的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二驱动电机174及分配定时料斗7A的第二门74的外侧是指与Y轴方向上的框架171的中央部相反的一侧。
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第一连杆机构175在Y轴方向上的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第一驱动电机173及分配定时料斗7B的第一门73的外侧,与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一连杆机构175同样地,将该第一驱动电机173与该第一门73彼此连结。此外,Y轴方向上的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第一驱动电机173及分配定时料斗7B的第一门73的外侧是指与Y轴方向上的框架171的中央部相反的一侧。
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第二连杆机构176在Y轴方向上的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第二驱动电机174及分配定时料斗7B的第二门74的外侧,与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二连杆机构176同样地,将该第二驱动电机174与该第二门74彼此连结。此外,Y轴方向上的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第二驱动电机174及分配定时料斗7B的第二门74的外侧是指与Y轴方向上的框架171的中央部相反的一侧。
在分配定时料斗7A用第一连杆机构175及第二连杆机构176中,第二连杆机构176的第二连杆176b将第一连杆机构175的第二连杆175b侧作为谷侧而弯曲。由此,如图7的(a)及(b)所示,防止在分配定时料斗7A的第一门73及第二门74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73及第二驱动电机174开闭时,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一连杆机构175及第二连杆机构176发生物理干扰。在分配定时料斗7B用的第一连杆机构175及第二连杆机构176中,第二连杆机构176的第二连杆176b也同样将第一连杆机构175的第二连杆175b侧作为谷侧而弯曲。此外,在图7的(b)中,第一门73及第二门74同时打开,但实际上,第一门73及第二门74可选择性地打开。
如图8所示,锁定机构177由1对臂177a、锁定杆177b以及操作杆177c构成。1对臂177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框架171中的维护位置P2侧的端部。锁定杆177b在各臂177a的前端部安装在1对臂177a之间。操作杆177c在锁定杆177b的上侧安装在1对臂177a之间。把手178安装在框架171中的维护位置P2侧的端部。把手178的把持部178a位于操作杆177c的上侧。锁定机构177以自重位于1对臂177a的转动范围的下端。锁定机构177通过作业人员例如以单手将操作杆177c拉向把持部178a侧而向上侧转动。
引导单元16A的卡合部件162配置在1对引导轨道161之间(参照图6)。卡合部件162包括在Y轴方向上相互面对的卡合部162a。在各卡合部162a设有斜面162b及切口部162c。斜面162b是朝向运行位置P1呈上坡的斜面。切口部162c是在朝向运行位置P1呈上坡的斜面162b的顶部凹陷成山谷状(谷状)的切口部。锁定机构177在支承单元17位于运行位置P1的状态下,通过锁定杆177b位于1对切口部162c内,与卡合部件162卡合。由此,防止在组合计量装置1运行时支承单元17A从运行位置P1向维护位置P2侧意外移动的情况。
锁定机构177通过在支承单元17位于运行位置P1时向把手178侧动作,而从卡合部件162解除。更具体而言,作业人员例如以单手将操作杆177c拉向把持部178a侧,使锁定杆177b位于1对切口部162c外,由此使得锁定机构177从卡合部件162解除。由此,在维护组合计量装置1时,作业人员握住把手178而使支承单元17A从运行位置P1移动至维护位置P2。
锁定机构177通过在支承单元17A从维护位置P2向运行位置P1移动时从动于支承单元17A,与卡合部件162卡合。更具体而言,若作业人员握住把手178而使支承单元17A从维护位置P2移动至运行位置P1,则随着该移动,锁定杆177b在1对斜面162b上上升而落入1对切口部162c内,由此使得锁定机构177与卡合部件162卡合。
[作用及效果]
在组合计量装置1中,支承1对分配定时料斗7A、7B的支承单元17A能够沿着引导单元16A的1对引导轨道161从各集合滑槽6A、6B的下端部的下侧的运行位置P1移动至比基座13更靠外侧的维护位置P2移动。另外,支承1对分配定时料斗7C、7D的支承单元17B能够沿着引导单元16B的1对引导轨道161从各集合滑槽6C、6D的下端部的下侧的运行位置P3移动至比基座13更靠外侧的维护位置P4。由此,作业人员即使不接触基座13的下侧,也能够在比基座13更靠外侧的各维护位置P2、P4拆装各分配定时料斗7A、7B、7C、7D。因此,根据组合计量装置1,能够容易拆装各分配定时料斗7A、7B、7C、7D。
另外,在组合计量装置1中,1对引导轨道161被设置在台架14上,各支承单元17A、17B在1对引导轨道161上移动。由此,能够实现1对引导轨道161的稳定的设置以及各支承单元17A、17B的稳定的移动。另外,作业人员能够在台架14上实施与各分配定时料斗7A、7B、7C、7D的拆装相关的作业。
另外,在组合计量装置1中,通过在支承单元17A从维护位置P2向运行位置P1移动时锁定机构177从动于支承单元17A,使得锁定机构177与引导单元16A的卡合部件162卡合,并且通过在支承单元17A位于运行位置P1时使锁定机构177向把手178侧动作,使得锁定机构177从卡合部件162解除。另外,通过在支承单元17B从维护位置P4向运行位置P3移动时锁定机构177从动于支承单元17B,使得锁定机构177与引导单元16B的卡合部件162卡合,并且通过在支承单元17B位于运行位置P3时使锁定机构177向把手178侧动作,使得锁定机构177从卡合部件162解除。由此,作业人员通过握住把手178使各支承单元17A、17B从各自的维护位置P2、P4移动至各自的运行位置P1、P3,能够容易将各支承单元17A、17B固定在各自的运行位置P1、P3。另外,作业人员使锁定机构177向把手178侧动作,以握住把手178使各支承单元17A、17B从各自的运行位置P1、P3移动至各自的维护位置P2、P4,由此能够容易将锁定机构177从卡合部件162解除。
另外,在组合计量装置1中,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一连杆机构175在Y轴方向上的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一驱动电机173及分配定时料斗7A的第一门73的外侧,将该第一驱动电机173与该第一门73彼此连结。另外,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二连杆机构176在Y轴方向上的分配定时料斗7A用的第二驱动电机174及分配定时料斗7A的第二门74的外侧,将该第二驱动电机174与该第二门74彼此连结。其他各分配定时料斗7B、7C、7D用的第一连杆机构175及第二连杆机构176也以相同方式构成。由此,由于作业人员能够从相同侧接触到各分配定时料斗7A、7B、7C、7D用的第一连杆机构175及第二连杆机构176,所以能够容易拆装各分配定时料斗7A、7B、7C、7D。
另外,根据具备1对引导单元16A、16B以及1对支承单元17A、17B的组合计量装置1用的台架14,基于上述的理由,能够容易拆装各分配定时料斗7A、7B、7C、7D。
[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1个组合计量装置1中构成有4个供给系统,但也可以在1个组合计量装置1中构成1个供给系统,或者,在1个组合计量装置1中构成5个以上的供给系统。像这样,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数量相关的事项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对于组合计量装置1的各结构(例如,从分散进料器2到集合滑槽6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公知的各种结构。
另外,1对引导轨道161不限定于设置在台架14上,例如,也可以埋设于台架14。另外,若各引导单元16A、16B具有能够使各支承单元17A、17B移动的引导部件,则不限定于具有1对引导轨道161。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拆装定时料斗的组合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

Claims (5)

1.一种组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集合滑槽,使在多处计量而被供给的物品集合;
定时料斗,暂时贮存从所述集合滑槽排出的所述物品;
基座,包围所述集合滑槽的至少一部分;
引导单元,具有在比所述基座更靠下侧处延伸的引导部件;以及
支承单元,支承所述定时料斗,当所述定时料斗进行拆装作业时,所述支承单元沿着所述引导部件移动,
所述引导部件从所述集合滑槽的下端部的下侧的第一位置延伸至比所述基座更靠外侧的第二位置,
所述定时料斗用的连杆机构在预定方向上的所述定时料斗的一侧,所述预定方向是与铅直方向和所述引导部件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计量装置还具备支承所述基座的台架,
所述引导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台架上,
所述支承单元在所述引导部件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单元还具有卡合部件,
所述支承单元具有锁定机构和把手,
所述锁定机构通过在所述支承单元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从动于所述支承单元,而与所述卡合部件卡合,
所述锁定机构通过在所述支承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向所述把手侧动作,而从所述卡合部件解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单元具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连杆机构以及第二连杆机构,
所述定时料斗具有设有上侧开口及下侧开口的料斗主体部以及相对于所述下侧开口开闭的第一门及第二门,
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在与铅直方向及所述引导部件的延伸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及所述第一门的一侧,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门彼此连结,
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在与铅直方向及所述延伸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的所述方向上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及所述第二门的所述一侧,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门彼此连结。
5.一种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是用于在组合计量装置中支承集合滑槽、定时料斗以及基座的台架,其中,所述集合滑槽使在多处计量而被供给的物品集合,所述定时料斗暂时贮存从所述集合滑槽排出的所述物品,所述基座包围所述集合滑槽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具备:
引导单元,具有在比所述基座更靠下侧处延伸的引导部件;以及
支承单元,支承所述定时料斗,当所述定时料斗进行拆装作业时,所述支承单元沿着所述引导部件移动,
所述引导部件从所述集合滑槽的下端部的下侧的第一位置延伸至比所述基座更靠外侧的第二位置,
所述定时料斗用的连杆机构在预定方向上的所述定时料斗的一侧,所述预定方向是与铅直方向和所述引导部件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
CN202010152714.XA 2019-03-12 2020-03-06 组合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 Active CN111693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4824A JP7300706B2 (ja) 2019-03-12 2019-03-12 組合せ計量装置、及び組合せ計量装置用の架台
JP2019-044824 2019-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3129A CN111693129A (zh) 2020-09-22
CN111693129B true CN111693129B (zh) 2023-12-22

Family

ID=72429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2714.XA Active CN111693129B (zh) 2019-03-12 2020-03-06 组合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00706B2 (zh)
CN (1) CN11169312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5125U (zh) * 1986-09-30 1988-04-13
JP2003121248A (ja) * 2001-10-17 2003-04-23 Ishida Co Ltd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04020259A (ja) * 2002-06-13 2004-01-22 Ishida Co Ltd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12112758A (ja) * 2010-11-24 2012-06-14 Yamato Scale Co Ltd 組合せ秤
CN107110701A (zh) * 2014-12-16 2017-08-29 株式会社石田 料斗及组合计量装置
CN107209047A (zh) * 2015-02-04 2017-09-26 株式会社石田 组合计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24619A (ja) 2018-01-18 2019-07-25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組合せ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5125U (zh) * 1986-09-30 1988-04-13
JP2003121248A (ja) * 2001-10-17 2003-04-23 Ishida Co Ltd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04020259A (ja) * 2002-06-13 2004-01-22 Ishida Co Ltd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12112758A (ja) * 2010-11-24 2012-06-14 Yamato Scale Co Ltd 組合せ秤
CN107110701A (zh) * 2014-12-16 2017-08-29 株式会社石田 料斗及组合计量装置
CN107209047A (zh) * 2015-02-04 2017-09-26 株式会社石田 组合计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00706B2 (ja) 2023-06-30
CN111693129A (zh) 2020-09-22
JP2020148539A (ja) 2020-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005001643T2 (de) Maschine zum Dosieren eines Produktes in Kapseln
US7210598B2 (en) Authomated pill-dispensing apparatus
US9351569B1 (en) Parts supply drawer system for robot assisted manufacturing
US7624894B2 (en) Automated pill-dispensing apparatus
CN110891886B (zh) 用于分拣装置的操作装置
TR201809664T4 (tr) Enjeksiyonlu malzemenin ağırlığını algılama özelliğine sahip boşaltma robotu.
HU207813B (en) Productio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nd/or processing part-units consist of more details
EP1322923B2 (de) Vorrichtung mit einem werkzeughalter, einem werkzeug und einer waage
DE10246211A1 (de) Labor-Arbeitsstation zum Bereitstellen von Proben
EP0496083A1 (en) Device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he automatic checking of the weight of a product put into bottles by high-output micro-feeders
CH671102A5 (zh)
DE4025391C2 (de) 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und/oder Sortieren von Einzelteilen
CN111693129B (zh) 组合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用台架
EP4263144A1 (de) Vorrichtung zur handhabung von verschlüssen innerhalb eines reinraums, ein reinraum umfassend eine entsprechende vorrichtung und ein verfahren zur handhabung von verschlüssen innerhalb eines reinraums
EP1941858A1 (en) Automatic medicine packing machine with detachable shutter assembly
EP0181738B1 (en) Flow control apparatus
EP3879245B1 (en) Combination weighing device
EP2359944A2 (en) Self-propelled screen
EP3598085B1 (en) Combination weighing device
EP4137785A1 (en) Hopper attachment structure and weighing device comprising same
DE3346102A1 (de) Verfahren zur automatisierten verwiegung
JPH0332987Y2 (zh)
EP0794476A1 (en) Device for gravimetric metering of a mixture
CA1274761A (en) Automatic loading system
DE10300626B3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chnellen Beschicken einer Wa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